《一个人的三条河》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 一个人的三条河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300157658
作者:阎连科
页数:199页

村庄是永远的老家

村庄是永远的老家——读《一个人的三条河》长假在家,哪里都没去,就宅在家里。恰好节前收到几本好书,其中就有阎连科的这本散文集《一个人的三条河》。不到两百页的书,整整看了四五天,尤其是本书的第一篇长文《想念父亲》更是一连看了好几遍。阎连科曾在访谈录《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中说到过,那块土地把你送到这个世界上来,把你变成一个作家,那块土地是有目的的。因为他有太多东西需要你去表达、表现,所以他让你成了作家。……当我写作懒惰的时候,只要一只脚踏进了那块土地,那块土地就迅速地展现出许多急着要表达的东西催促我的写作。在我看来,村庄已经是阎连科永远的老家。这个老家是生活中的,更是灵魂中的,这种表现在他的创作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读过《一个人的三条河》后,我再次重读了他的访谈录,从访谈中我发现作者也曾说过类似的看法:那个村庄是我写作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情感源泉、想象的源泉;一句话,是我写作的一起灵感之源。《一个人的三条河》这本书即是这个不竭源泉的一股泉水,它的意义在于,它承载了往常在小说、访谈中,阎连科不能表达的情感,那些故去的人、事、物,作者试图以文字为代步工具,重返村庄,故地重走,这该会弥补多少遗憾呀。书名“一个人的三条河”,取自书中的一篇同题文章,所谓三条河就是时间之河,死亡之河,生命之河。而本书所写,也正是关于这三条河的,关于时间,关于死亡,关于生命,其实追根究底,这一切都是关于村庄的。书中头篇即是长文,由《土地的身影》、《盖房》、《打》、《失孝》、《病》、《战争》、《命运》、《罪孽》、《清欠》、《结去》等十部分构成。在阅读时,这十节犹如十块被父亲刨出的料僵石,坚硬沉重,一遍遍地读过后,更像是那块被休整一新、长满红薯的庄稼地,突然被公家收回去时父亲的心那样空落落的,直至“月落星稀和人心寒凉”。其实,在每个农村长大的孩子都有一个作者那样的父亲,五十年前阎连科小时候如是,五十年后的今天农村依旧;这是幸还是不幸?看《过年的母亲》,才发现自己离家到新疆也已经八年。八年里,没回家过过几次年,而每次回去在母亲看来都是倍感珍惜的,读此文,想作者的母亲,笔者的母亲……可怜天下母亲的心,在深秋读阎连科的这些文字,眼眶湿润如此时的天气。在少年的我们经历中,谁没有过向往一辆自行车、偷偷向老师打同学的小报告、掏鸟窝的夏天……诸如此类的记忆,而我们“常想念的那些人”也都渐行渐远。而在人生的长途中,那些早逝的同学是藏在我们心底最初的痛,从这里开始我们慢慢地知晓时间、生命和死亡。在作者看来,对早逝的两个同学的追念和想念,其实是一种对死亡的追赶,是对生命的遗弃和对岁月的抛离。本书里有一篇《三个读书人》,在文章中作者谈到了几种读书态度:有一种人是用时间读书的,另一种是用心情读书的,有一种是用知识读书的人,还有一种是用人生读书的人。作者谈的是读书,在我读来谈的更是读村庄,我们这些从小生长在乡村的孩子,有朝一日离开了村庄,再转头回望村庄、阅读村庄,大约也会有这么四种吧。作者说,用人生读书的人,是最不会读书的人,是最能把书读懂的人其实他们也最能把村庄读懂,比如阎连科,只因村庄是我们永远的老家。(《一个人的三条河》,阎连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定价:29.80元)二〇一二年十月七日,七十七团,守拙园

朴拙到落泪的瞬间(姬小琴/文)

读大学那会儿,一次阎连科来校做讲座,主讲那部给他带来不少麻烦的小说《丁庄梦》创作背后的曲折经历。那时远远地看不清楚阎连科长什么样,只是觉得,那是一个对自己成长的平原土地上生命、苦难、真相执著追寻的人。再一次见到阎连科,是在读研时的一次研讨会上。那次,如果没记错的话,他似乎很匆匆,并说了以后他不想参加此类会议,而是要留更多的时间写作。当时觉得,在作家学者频频地出席各种研讨会学术会的时候,他怎能如此有性格?如今,翻看他的散文集《一个人的三条河》,从他对父辈、土地、乡人乡事的书写中,似乎也隐约能看到这些年来他独立坚持与思考的缘由。书中,阎连科用大量篇幅写了他的父亲,一个深深扎根在土地上的铮铮男人,一个对儿女们倾注并透支了过多心力的父亲,一个因疾病而预知、触摸了死亡但依然尽力活在世上的一家之主……在阎连科的记忆里,父亲善良正直,当乡人们纷纷把分到手的土地上的树木不论大小一律砍下来当成自家财产时,父亲却因为自家土地上树木并未长成而拒绝砍伐。那时候的乡人似乎都已经练成了政策的最好解读者,谁知道这政策是不是翻烧饼,下一年烤熟的还不知归了谁家?但是大家都能确证的是,伐下那棵树,用来盖房是绝好的木材,就是卖出去,也可以卖上几十近百元,那在当年自然是一笔很壮的钱。面对乡人们的疑惑,父亲只是笑笑说:“让它再长长。”那棵树孤傲挺拔地成长在父亲的庇护下,也孤独地看着世界的变幻与人心。阎连科少年时的农村家庭岁月是灰黑色的,长期充斥着贫穷、饥饿、疾病。是父亲做人的正直品性和对生活的韧性坚持,带领整个家庭行走在苦难的生命之河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当时的父亲眼里,似乎并不是一件特别值得期盼的事。父亲当时最大的心愿,大概就是希望儿女们少受疾病的折磨,可以顺利地婚配成家。而对于深刻体悟了乡村生活的艰难、希望稀薄的阎连科来说,如果自己不主动寻找出路,改变生活现状的可能几乎为零。于是,他萌生了参军入伍的念头,这大概是仅存的突围苦难的机会。但他又何尝不知道,父亲和姐姐同时患病,这个家庭有多么需要他这个壮劳力。父亲在沉默之后,毅然给了他一个肯定的应允。于成年后成功的阎连科来说,当年的决定却成为了一件需要长时间忏悔的事情。他自我剖析当时的心理,认为家难当口,自己其实是对土地的逃离,对苦难的逃避,他的离开,使父亲更加操劳,病痛更难治愈,并最终导致了父亲五十八岁即离开了这个他无比热爱的人世。他后悔自己当年为什么没有花十块钱满足父亲生前想看电影《少林寺》的愿望,悔恨自己为什么会有“只有父亲下世,我们才有好日子过”的一瞬恶念。于是,父亲的过早离世,成为阎连科在以后的日子里无法驱赶的悔恨和痛。借由父亲的病痛及离世,阎连科开始了对命运、死亡等恒常话题的思索。他们父子俩似乎在死亡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于正常的人,死亡是站在你人生的前方某处,在等着你一日日、一步步向它走近,待你到了它的面前,它能够伸手及你,它才会携你而去。但对于一个病人,那就不仅是你一日日、一步步向死亡走去,而是死亡也从你的对面,一日日、一步步向你跑来。人生就是那么一定的、有限的一段距离,如果时速一定,只有你单向地向死亡靠近,那就需要相对长点的时间,如果你向死亡走去,死亡也迎面向你走来,那你的人生时间就要短下许多。”也许是冥冥中已经看到死亡的走来,父亲更着急地履行着作为一个父亲对家庭的职责,为的是可以无憾地结束人世的行程。而死亡对于作者自己,似乎不需要过多揣测,而已成为一个熟知的朋友,不会希望到来,却清楚地知道它的存在,而在自己的日子里,可以不慌不忙地坚强。于是,相对于小说家阎连科,我更喜欢散文家阎连科。褪去了他小说中所有娴熟的写作技巧,呈现在面前的,是朴拙到会让你时时动容甚至落泪的瞬间。载于《北京青年报》:http://bjyouth.ynet.com/3.1/1211/02/7575454.html

乡土作家,尘土飞扬

偷钱买烧饼,挨老爸的揍,没花钱包场电影《少林寺》,父亲的树,漂亮早逝的女同学,广告栏里面的点睛点评,自行车撞车事件,哥哥给买的自行车,《我是谁》,在信用社(银行)里面地上弹琉琉儿,帮忙邻居处理垃圾,都是有意思的事,让人感动,感慨,思考,难忘,大笑,哭泣....《我是谁》一文,放大了说,中国人在中国才大概感觉到我是谁,到了美国,欧洲什么的,只是尴尬,漂浮,失语,惶惑等等。这篇小文里面写到的,到了家乡的温暖感觉好舒坦,乡民淳朴,民风淳良


 一个人的三条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