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國的內與外

出版日期:2017-2
ISBN:9789882370144
作者:葛兆光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葛兆光,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教授。曾任日本京都大學、東京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台灣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芝加哥大學客座教授或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是東亞及中國的思想、文化與宗教史。著有《增訂本中國禪思想史》、《中國思想史》(兩卷本)、《宅茲中國》、《想像異域》、《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等。

书籍目录

引言 「從周邊看中國」到「歷史中國之內與外」 xv
壹 「周邊」的重新界定:移動與變化的「中國」 1
一 從〈禹貢〉到《史記》:「九州」與「中國」
二 統一與統合:帝國內部政治、制度與文化的同質化
三 內與外:古代敵國的爾疆我界
四 有疆無界:移動的「周邊」
貳 成為「中國」:「外」何以成「內」 27
一 從《職貢圖》說起:「朝貢之邦」與「神州帝宅」
二 「胡化」與「漢化」:帝國向南再向南
三 宋明之「中國」:仍是「九州」?
四 歷史的頓挫:大清帝國的擴張
參 成為「外國」:「內」何以成「外」 47
一 「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北宋的西北與西南
二 「限山隔海,天造地設」:安南成為異國
三 「少虧尺寸」:帝國疆域贏縮之無奈
肆 核心與邊緣:凝聚、雜糅、延續 67
一 「歷史過程」:如何書寫「中國」形成的歷史?
二 制度、社會與文化:「中國」得以延續的基礎
三 穩定的、移動的和交錯的
四 傳統帝國與現代國家的糾纏
伍 重思所謂「漢化」、「殖民」與「帝國」 85
一 政治史與文化史:如何重新理解「漢化」
二 同與異:大清帝國也是「殖民主義」嗎?
三 何謂「帝國」:歷史中國何時是帝國?
結論 如何解釋「中國」?
在現代概念與古代歷史之間 123
附錄 對「天下」的想像
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 131
後記 199
引用文獻 205

作者简介

葛兆光教授十年前開始推動「從周邊看中國」研究計劃,把日本、韓國、越南等地保存的有關中國史資料作為「新材料」,試圖提供重新認識東亞和中國的多重視角與立場。為此,葛教授陸續出版了《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等著作,在國際學界受到廣泛關注。本書是葛兆光教授有關東亞與中國研究系列論著之一。為了對「周邊」及其相對應的「中國」概念做一個清晰的界定,作者在這本書中梳理歷史上中國疆域、族群和文化的移動與交錯,說明「內」與「外」之變化,並嘗試溝通原本分屬中外關係史、中國民族史(包括「邊疆民族」)、歷史地理學(包括「邊疆史地」)、全球史(和區域史)等各學術領域的資料和方法。


 歷史中國的內與外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與其根據現代中國領土追搠歷史,不如根據歷史敘述中國疆域~
  •     历史中国的内与外在移动与变化,不能用现代国家的概念去理解古代中国的疆域,所谓“周边”,不仅包含现在中国境外的日韩越缅印俄等“外国”,也包括历史上原本在汉族中国边缘的“异族”,用全球史或地区史的眼光重新考虑其意义
  •     到秦汉,一个稳定的政治-文化区域基本形成了——这个区域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中国“只有边疆,而无边界。周边的民族、领土乃至历史,时而由外变为内,时而由内变为外。”中国“之所以可以延绵不绝,不在于”国家统一“而在于”国家统合“,制度、社会与文化构成了统合的基础,我们不能用现代中国的版图去倒推历史,应当在历史中理解中国的形成,理清现代概念与古代历史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摆脱在有限国家中对“无边帝国意识“的想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