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喜剧(第五卷)》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 人间喜剧(第五卷)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08
ISBN:9787020018925
作者:巴尔扎克(法)
页数:719页

人间喜剧(第五卷)

  《人间喜剧》的演出暂时离开了婚姻,而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演出了。而此卷也迎来了巴尔扎克作品的最出色篇章之一,虽然他的每一部作品我都非常喜欢,但毕竟还是有几部更加杰出,如果我个人最欣赏的是《欧也妮·葛朗台》,但《高老头》与其是不相伯仲的,都是其最出色的篇章之一。  《高老头》:此书出色到有些难以评说。让人感悟颇多。  首先是高里奥的父亲形象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以前总觉得高老头不值的。可是仔细想一想,难道真正的父母不是为子女们呕心沥血抽筋剥骨的吗?不管子女如此对待自己,无私的对待子女真是父母的形象呀!我甚至想到《圣经》中主的形象,不管人类犯了多大的错误,主都会宽恕我们。这个主的做法不正是高里奥吗?  其次就是高里奥的命运似乎有些封建贵族们“剥削”布尔乔亚的意味。其实在布尔乔亚们力量还不够强大之时,为了取得地位只得借助封建贵族们的力量,奉献的就是金钱了。当然布尔乔亚们也依仗着金钱进入了上流贵族社会。其两个女儿分别嫁给真正的贵族雷斯托伯爵以及新兴商业贵族纽沁根男爵的原因。  另外此书也是承前启后的作品,高里奥的大女儿雷斯托伯爵最后的命运在《高布赛尔》中揭示。而《被遗弃的女人》中德·鲍赛昂子爵在巴黎的最后一次亮相与高里奥的死亡两场算是此书的最重头场景之一。两个场景,一个是光彩夺目的上流社会聚会,一个是阴沉可怕的贫民区。可是两个都是死亡,一个心理上的死亡,一个肉体上的死亡。相对而出令人惊叹。  而《人间喜剧》中的两个重要人物拉斯蒂涅骑士和伏脱冷也第一次正式出现在读者面前。两者都在以后的作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实此书也可以看成拉斯蒂涅的奋斗史,一部巴尔扎克的《红与黑》。  《夏倍上校》:一个人被认定死亡,于是妻子带着财产再嫁,可是十几年后又重新出现,该怎么处理妻子以及财产。这种问题在当今普通人来说都是个难题,更别说巴尔扎克时代,对一个伯爵夫人来说。此书的最吸引人的就是诉论代理人向夏倍上校解释法律的情节。要是换作是我,我也害怕麻烦,宁愿和解算了。其实费罗伯爵夫人(前夏倍上校伯爵夫人)的做法虽然卑鄙,但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其实这就是现代社会越发进步文明之后,人们的关系渐渐被法律以及代表法律的官僚主义所掌控的后果。我们已经不是单纯地活着,而是生活在种种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之中。夏倍上校选择了一条最正确地路。塞林格说:一个勇敢的人会为一件事去死,而一个成熟的人会为一件事屈辱地活下去。夏倍上校更上一层。勇敢地选择放弃恢复自己的身份(其实真要是有了钱未必是幸福,正如同书中几次夏倍所说,干脆完全忘记重新生活也许更好),但又成熟地活了下去。谁知道谁更幸福呢?是夏倍还是费罗伯爵夫人。  《无神论者望弥撒》:在看了两部沉重的作品后,巴尔扎克又给了一剂良药,让人看到了希望。此书中的布尔雅是个普通人,普通到我读过几遍依旧无法记往他的名字。可是记不记住对他重要吗?他不是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法兰西人吗?我们觉得中国人伟大,觉得俄罗斯人伟大,法兰西人也是伟大的。可是为什么他们会伟大。是因为有秦始皇彼得大帝路易十四吗?我不认为,其实任何伟大长存的民族都有着许许多多布尔雅似的人们。他们有着许多缺点,不文明,贫困甚至野蛮,可是他们纯朴他们善良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着自己的双手养活着自己家庭以及传承着民族性。有了他们才有了法兰西民族,俄罗斯民族以及中华民族。  《禁治产》:此书与《夏倍上校》题材类似,但又别有洞天。类似处在于都是讲法律对当今社会人与人关系的牵绊。不同处在于此书有些清算财富原罪的意味在内。  其实说实话,哪怕是按当今社会主流意见,德·埃斯巴侯爵夫人的做法是正确的。德·埃斯巴侯爵意图对自家财富的原罪进行清算,做法无疑是荣耀道德的,但事实上却是不可行甚至有些虚伪的,他也只清算到路易十四时期,那其家族原始的财富来源就正当吗?其实此书初步反映了巴尔扎克的:巨大的财富后来往往隐藏着巨大的财富。这个观点怕是古今中外都适用的。不管是你赚来的(如比尔·盖茨),还是你继承的(各种二代)。其实原罪都是一样的。不过人们往往看到富人们在干着慈善事业,却忘却了财富的黑暗。当然作者也通过书指出,这种清算是不可行的。那恐怕要天下大乱了。但并不因为此就忘却并宽恕这种原罪。  此书的重要看点在于刻画的人物,不管是包比诺法官,还是德·埃斯巴侯爵夫妇,甚至包括几个非主要人物,都刻画得相当出色。包比诺法官的形象让人们可以明了为什么道德楷模们都只能生活在第一线并且大多数死后荣光。而德·埃斯巴侯爵无疑只可能是作者心目中完美的贵族形象,倒是其夫人有血有肉得多。加上其他人物的形象,其实此书倒颇有些《悲惨世界》的味道。一部出色的小书。  《婚约》:当看到两位公证人马蒂亚斯、索洛内分别为玛奈维尔伯爵和埃旺热利斯塔小姐订立婚约的谈判场景时,不觉感叹万分,这丝毫不比国与国之间的谈判省力。甚至可以想像,以后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可能将不在战场而是谈判场,可能不是用武力而是经济实力。  而在马蒂亚斯、索洛内又可以看到两种职业人的身影。一类是老派的做法,他们把事业当成一辈子的事来做,认真诚实苦干。而另一类则是为了发家成名而做,努力钻营取巧。不过显然后一种人更适合当今社会,这又完美地证明了“劣币驱离良币”。  我们还可以看到“真正”的贵族婚姻的样子。也明了千万不要得罪女人,还有就是对待婚姻对待妻子的做法。小小的一部书,内容可真是丰富!  《妇女再研究》:此书没有一个主干的东西,由三段情感故事串起。说实话后两个故事可够悲惨的。其实此作品倒是起到了一个串连人物的作用,可以说《人间喜剧》中或早或晚出现的人物都出现发表了自己的言语。至于内容观点仁者见仁吧。只能说很有意思的小品文作品。

惊心动魄的第五卷和法律问题

这卷的总体感受可谓“惊心动魄”!比较详尽地出现了我最喜欢的三个角色:拉斯蒂涅、伏脱冷、毕安训。他们在我心里如同一个正反合的三位一体。 另外,这卷也是集中体现了许多法律问题,可以说是巴尔扎克科班出身以及曾在事务所实习的结晶。 尤其是民法,更容易契入现实,这也就是律师往往比检察官能够看到更多、学到更多、城府更多。 第五卷包括六部小说: 1、《高老头》,傅雷译, 1834年12月--1835年2月 只能用“杰作”来评价!这本我想是否能够背下来,还从来没背过小说。 小说中的三个人物:高老头,行将就木。拉斯蒂涅,初出茅庐。只有伏脱冷才像是整部小说的明星。 2、《夏倍上校》,傅雷译, 1832年2、3月 关系到现在我们民法中的”宣告死亡“制度。我设想了一下,如果现在遇到同样的情况,某甲被宣告死亡后返回,但是面目全非,而妻子拒绝承认他。某甲如何向法院撤销宣告?当然现在有DNA。 但是,为了让故事更有戏剧性,妻子肯定不会提供前夫的比对样本,某甲也未曾在其他地方留下曾经的DNA样本,所以除了亲人,仍然无法确认他的身份。那么接下来呢? 似乎仍然和夏倍上校一样。。。 3、《无神论者望弥撒》,何友齐译, 1836年1月3日 这篇故事性一般,倒是让我对毕安训的老师——德普兰医生的八卦有点兴趣~~ 4、《禁治产》,傅雷译, 1836年1、2月 又是一个小杰作!而且妙就妙在当正直的法官对即将受害的伯爵做出类似“法律会给你公道”的保证之后,读者几乎为伯爵松一口气,准备迎来巴尔扎克难得的美好结局,故事在一页的篇幅内就结束了:法官被上司连锅端掉。。。 5、《婚约》,袁树仁译, 1835年10月--12月 看得心里发凉,这是一篇“恐怖小说”!足以给对婚姻报幻想者一盆冰水!依然是和民法相关,而且可以结合我们的新婚姻法来看,实际上就是关于缔结婚前财产协议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纠结于婚前房产证上是否写入女方的名字。 这是一个傻蛋女婿被岳母玩于股掌中的故事,虽然有男方的公证人在其中抵抗,到底是孤掌难鸣。。。或者说,娶老婆回家的同时也娶回一个岳母是何等普遍又可怕。。。 6、《妇女再研究》,王文融译, 1841年3月 由五个短篇糅合成的中篇。形式有点像十日谈,由《人间喜剧》中那些著名人物在一场晚会上讲述各自的故事。最后一个毕安训讲的故事最为印象深刻,丈夫当场抓住妻子和情人在一起,情人躲到屋子里,丈夫就叫人把屋子的门用砖头封上。

了解人间

没时间看完所有的《人间喜剧》,所以只从图书馆里挑了这本《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因为里面有巴尔扎克的代表作《高老头》。读完之后我发现,《高老头》除了最后拉斯蒂涅彪西拿出来的蜕变能引起我的兴趣外,其他乏善可陈。而偏偏《高老头》有两百五十多页——这一卷最长的小说。而这一卷里其他的诸如《无神论者望弥撒》《禁治产》《妇女在研究》更值得一读。虽然里边的主人公不再是拉斯蒂涅(它是整个《人间喜剧》的主人公)。但是不论是从故事情节还是语言描写或是人际冲突上,都更胜《高老头》一筹。《无神论者望弥撒》:似乎是这卷书里为一个不是悲剧的小说。有了那么一点好人有好报的意味,让我读得很舒服,不像其他的小说。《禁治产》:里面的男主人非常崇拜中国和中国文化,这也引起了我的好感。虽然中国在那个时代的巴黎,在巴尔扎克的书里不是没有显得那么有对于西方文明的威慑感。《妇女在研及》:一部很好的揭示妇女“妇女性”的小说。不叙述稍显罗嗦。《高老头》;作为《人间喜剧》不得不读的小说之一(另一部是《欧也妮·葛朗台》),有必要在这里介绍一下。一位出身贫寒的高老头(高立欧)靠著承包军粮而致富。高老头非常疼爱两位女儿,不希望女儿们跟他过的那么的辛苦,便让她们学习上流社会的才艺,打扮得满身珠光宝气,到社交场上引诱贵族子弟,并以大笔家产作嫁妆,终于,两个女儿成功的当上贵族夫人,这是高老头至高无上的安慰。但是贵族夫人们骄奢淫逸、挥霍无度的生活,积欠了庞大的债务,两个女人又像吸血鬼似地榨取父亲的钱财还债。高老头的钱被女儿榨光后,只好重操旧业卖面粉,但此举又让女儿及女婿大失颜面,不愿与其来往。最后,高老头中风,临死时,甚至女儿无意与其见最后一面。《高老头》还成功地塑造了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的形象,热情而有才气,想做一个清廉正直的法官,却堕落在巴黎的灯红酒绿之中,拉斯蒂涅一度勾引高老头的二女儿妞沁根太太,当高老头一贫如洗的死在寓所,两个女儿不闻不问,最后拉斯蒂涅卖了自己的表才给他入殓的,拉斯蒂涅目睹这一切,“埋葬了他的最后一滴眼泪”,完成了人生三堂大课的教育,决心要向这个气急败坏的社会挑战。总之,想要真正了解法国,了解巴黎,《人间喜剧》不可错过。虽然里面的叙述方式可能不太适合国人口味,稍嫌冗长和细腻了,但是估计是法语本身的性质,或者是翻译的原因。这些问题,只有待自己学了法语之后才能知道了。看完之后,我已经决定去中关村图书大厦买下《人间喜剧》的其中两卷了。

父亲对女儿的爱情是不美的爱情

《高老头》:高老头对两个女儿的感情,可以说完全超越了亲情,达到了爱情的程度。这种感情完全是无因无果的。受了女儿一下抚摸,他就异常激动,女儿穿戴过的东西,他要仔细品尝上面的香味。可是,在一个荒淫享乐的天地之中,爱情是不美的,只有虚假的东西才能够芳香四溢。到最后,他只能死于自己的幻想。拉斯蒂涅的本性,是善良的,他准备借母亲、姐妹的钱去耍手段的时候,心里是自责的。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是他去赌场,毫不犹豫就将所赢的钱拿出一部分与一个其实并没帮他多大忙的人分享。这样一个柔弱的人,最后竟决心对这个世界喊出“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的豪言,可见逼迫之下,没有什么转变是不能发生的。逃犯伏冷脱是个强大的人,他教给了拉斯蒂涅最重要的一课,可因为不美的缘故,也只能重归监牢。最终那几个房客也因此而散去。下层人物确实是可悲的,竟然只能靠着这么一个魔鬼式的人物来维持向心力。《夏倍上校》:一个为国尽了忠,对下属体恤的军人,到了最后忘掉一切终于养老院。可见忠和义,实在没什么好光荣的。但维尔先生的能力不可以说不强,可上校自己却在女人的微笑中崩塌了。但这个结局对他反而可能是最温柔的。“做母亲的剥削女儿,做丈夫的偷盗妻子,做老婆的利用丈夫对她的爱情来杀死丈夫,使他们发疯或变成白痴,为的是要跟情人消消停停过一辈子”,这是必然的。幸福是纯粹偶然的。《无神论者望弥撒》:一个温暖的故事。毕安训大夫可能是书里面最正派的人,他的老师德普兰更是有情有义。医生是值得尊敬的职业。《禁治产》:同《夏倍上校》一样是小女人对老男人的战争。越有判断力,就越是不美。《婚约》也是性别战争,结局特别令人不快。婚姻制度确实是人类所发展出的最不合理的制度之一。《妇女再研究》:叙事结构最复杂的一篇,其实是多篇小说拼成的。第一层叙事者是参加晚会的“我”,另有参加晚会的诸人做第二层叙事者,故事里套故事,令人眼花缭乱。毕安训讲的故事我记得最清楚:梅雷夫人的丈夫为报复她,将她的情人无声无息的封死在小屋之中。这是最美的故事,优雅而狠毒,罗布·格里耶曾说“现实主义已经没有人相信了”,我看不见得。

德.拉斯蒂涅的人物原型

巴尔扎克笔下,贯穿人间喜剧几十年,最典型的法兰西布尔乔亚形象-----德.拉斯蒂涅的人物原型,来源于与作者同时代,法国政治家、历史学家-----梯也尔。“他在官场上已经混了四十年。在政治或生活的任何方面,他从来没有倡导过一项有益的措施。他好虚荣、喜猜疑、贪图享乐,从来没有写过和谈过正经事。在他看来,事物本身只是供他动笔杆耍嘴皮的因由。除了对高官厚禄和自我炫耀的渴求之外,他身上没有任何真实的东西,甚至于他的沙文主义也不例外。”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初稿》(1871年4—5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第557页能被我们伟大的革命导师骂的这么邪乎,这个人也算够意思了。。。原因很简单,他联合俾斯麦血腥镇压了巴黎公社。而当年,巴黎公社是马恩脑中人间乐土的共产主义的第一次现实意义上的实现和胜利,结果茅草屋刚修起来,家具都没配起呢,就直接被人家抡起家伙给强制拆迁了。拆迁就拆迁吧,还动手,所有钉子户都被打上暴力抗法的罪名,直接拍死。不过话说回来了,梯也尔多委屈的,普鲁士大军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把巴黎围了个水泄不通。梯也尔求爷爷告奶奶割地赔钱,好容易把这豺狼挡下来。回到家热茶都没喝完一口,屁股都没坐热呢,直接就被一群热血革命青年给打出城了。革命有理,造反无罪,枪杆子里出政权,“不要说人家一无所有,人家要做天下的主人”好嘛,无政府主义兄弟建立政权,从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了。梯也尔逃出城,去见俾斯麦。铁血宰相一听,奶奶的,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老子折腾那么半天,仗也打了,人也来了。终于要收钱了,你们想给我玩过河拆桥。东风吹,战鼓擂,打就打,谁怕谁。话说俾斯麦同志,绝对是奸雄曹操似的人物,统帅、武力、政治、魅力各项指标均在90以上,加上“宁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绝对魄力,在那个时代,真没打过败仗呢。二话不说,当即组织了普法联合巴黎城管大队,进入巴黎。可惜巴黎公社的军师布朗基这时候还在监狱,剩下的德勒克吕兹和瓦尔兰相续战死街垒,公社群龙无首,街垒终于被普法联合拆迁办推平,巴黎公社运动宣告失败。可惜历史就是这样,为了衬托某些同志的高大,自然而然需要贬低他们的对立面,梯也尔同志义无反顾的成了巴黎公社义军伟岸形象的垫脚石。马克思说“他(梯也尔)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从来没有办过一件哪怕是极微小的稍有实际益处的事情”,骂完了还不太过瘾,接着说“他的私生活和他的社会生涯同样卑鄙龌龊”。俗话说的好,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骂人骂到这份上,马克思同志有点失态了,要知道,您老人家可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人,您说这话,太不唯物主义了。“要想找到与梯也尔和他那些嗜血豺狼的行为多少相象的东西,就必须回到苏拉和前后罗马三执政的时代去”马克思最愤恨的是梯也尔屠杀巴黎公社群众,结果,这种嗜血豺狼的行为,列宁同志、斯大林同志、毛*东同志都比梯也尔青出于蓝。说到丧权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列宁和德国签署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的停战条约。斯大林和希特勒签署了瓜分波兰的友好条约。马克思却只说列宁同志是个好同志。可见,马恩在很多事的判断上,也是有两种价值观和方法的。-----------------华丽的分割线-----------------------------马恩评价梯也尔这个侏儒怪物,将近半世纪以来一直受法国资产阶级倾心崇拜,因为他是这个资产阶级的阶级腐败的最完备的思想代表。还在他成为国家要人以前,他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就已经显出他的说谎才能了。他的社会活动编年史就是一部法国灾难史。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71年5月30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57页  这个矮子喜欢在欧洲面前挥舞拿破仑第一的宝剑,——他在自己的历史著作中就是一味替拿破仑第一擦靴子的,——实际上,他的对外政策,从1840年的伦敦公约起到1871年的巴黎投降和目前这场内战止,始终是把法国引到极端屈辱的地步。在这场内战中,他蒙伸斯麦的恩许,把在色当和麦茨被俘的军人驱去攻打巴黎。虽然他有些随机应变的本事,虽然他的主张反复无常,但是他终生都极端墨守成规。不言而喻,现代社会中比较深刻的变动,始终是他所不能理解的秘密;他那副头脑的全部精力都用来耍嘴皮了,所以甚至连社会表面发生的最明显的变化也不能领悟。例如,他不倦地把一切违反法国陈旧的保护关税制度的东西部指斥为渎犯神明。他在当路易—菲力浦的大臣时,曾经嘲骂铁路是荒诞的怪物:而当他在路易·波拿巴时代处于反对派的地位时,他把任何改革法国陈腐的军事制度的企图都斥为大逆不道了。他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从来没有办过一件哪怕是极微小的稍有实际益处的事情。梯也尔始终不渝的,只是对财富的贪得无厌和对财富生产者的憎恨。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71年5月30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59~360页  他在官场上已经混了四十年。在政治或生活的任何方面,他从来没有倡导过一项有益的措施。他好虚荣、喜猜疑、贪图享乐,从来没有写过和谈过正经事。在他看来,事物本身只是供他动笔杆耍嘴皮的因由。除了对高官厚禄和自我炫耀的渴求之外,他身上没有任何真实的东西,甚至于他的沙文主义也不例外。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初稿》(1871年4—5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第557页  梯也尔是一个玩弄政治小骗局的专家,背信弃义和卖身变节的老手,议会党派斗争中施展细小权术、阴谋诡计和卑鄙奸诈的巨匠;他一失势就不惜鼓吹革命,而一旦大权在握则毫不踌躇地把革命侵入血泊;他只有阶级偏见而没有思想,只有虚荣心而没有良心;他的私生活和他的社会生涯同样卑鄙龌龊,——甚至在现在,当他扮演法兰西的苏拉这个角色时,还是情不自禁地用他那可笑的傲慢态度显示出他的行为的卑污。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71年4—5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60页  要想找到与梯也尔和他那些嗜血豺狼的行为多少相象的东西,就必须回到苏拉和前后罗马三执政的时代去。同样是冷酷无情地大批杀人;同样是不分男女老幼地屠杀;同样是拷打俘虏;同样是残酷迫害,不过这一次是迫害整个阶级;同样是野蛮地追究隐藏起来的领袖,使他们无一幸免:同样是纷纷告发政治仇敌和私敌;同样是任意摧残根本和斗争无关的人们。不同处只在于罗马人没有多管炮来整批整批地击毙俘虏,他们没有“手持法律”,没有口喊“文明”罢了。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71年4—5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93页  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那些杀害它的刽子手们已经被历史永远钉在耻辱柱上,不论他们的教士们怎样祷告也不能把他们解脱。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71年4—5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99页  你是不是知道现在被法国人捧上了天的若米尼?我只是从梯也尔先生的讲话里知道他的,大家知道,梯也尔无耻地抄袭过他的东西。这个矮小的梯也尔是当今仅有的最不要脸的撒谎家之一,没有一次战役他能举得出正确的数字。由于若米尼先生后来投奔了俄国人,所以他当然有理由不会象梯也尔先生那样把法国人的英勇业绩描写得神乎其神,在梯也尔的书里,一个法国人总是能打败两个敌人的。  ——恩格斯:《致约·魏德迈(1851年6月19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578页  可是,高尚的梯也尔的著作是从萨瓦里——他的回忆录在法国是享有盛名的——那里抄袭的,他的剽窃术决不亚于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同时,不仅在流言蜚语方面,而且在治理问题等等方面,他都把萨瓦里先生当作主要的来源。  ——恩格斯:《致马克思(1851年5月1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258页复制粘贴自百度百科---------------------华丽的分割线--------------------------话说回来,梯也尔36岁就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还是比较有才的。他在第三帝国倒台后,充分利用资产阶级贷款,整顿内政和财政,重塑法国政体,振兴法国经济,展现了一个优秀政治家的素养和能力,也为法国日后能在一战时与德国重新一较长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梯也尔死后被葬入拉雪兹神父公墓,和欧仁·鲍狄埃,巴尔扎克,巴黎公社社员墙都成为了邻居。另外:公社墙上写着“公社万岁”欧仁·鲍狄埃的墓碑上写着“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我觉得梯也尔的墓碑上可以写个“其实我真的只想打酱油”


 人间喜剧(第五卷)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