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妄想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510097096
作者:罗伯特•林达
页数:241页

内容概要

罗伯特•林达,具有传奇色彩的美国著名精神分析治疗师。

书籍目录

妈妈教我的故事:查尔斯的故事
单人纸牌游戏:劳拉的故事
命中注定的孩子:安东的故事
喷气推进的躺椅:卡夫卡的故事

作者简介

欧文•亚隆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治疗方式总是与读小说、写小说紧密相关。亚隆开启了一个“心理治疗小说”的时代,他一边为人提供心理治疗,一边写小说,读小说。而本书的作者,则是深深影响过亚隆的一位优秀的心理治疗师。
这本小书,虽然不是小说,但却胜似小说。每则故事都扣人心弦。这是一本可以为心理治疗师提供真实案例剖析的案例集,也是一本为大众揭示人性的故事书。
本书一共包括四个详实的心理治疗案例。在这四个案例中,作者有一次差点被病人杀死,另一次遭到猛烈攻击。尽管如此,作者还是能活着讲述这些故事。
书中每一则案例的记录非常详实,包括大段的治疗对话、治疗笔记,还有心理治疗师的内心感受和深度自我反思。
作者以侦探小说的方式,描写了他的心理治疗过程,他认为,很多时候心理治疗师和病人的界限并不是很严格。不过是各种事件的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其实,


 卡夫卡的妄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9条)

  •     本书讲了四个比较极端的人类个体的一生,他们碰到的问题非常常见,只是机缘巧合下比常人表现得更为猛烈一些而已。想到吕茨的书《疯狂——你活得越正常,越有病!》。感慨一下:从来都没有什么真正的“正常与不正常的界限”,每一个疯子身上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P. S. 许多人认为自己“记事晚”,其实更大原因可能确实在“压抑”上。强迫自己面对痛苦的回忆很多时候可以帮助现在的自己更强大,有兴趣的朋友们都可以尝试去探索一下自己。面壁、冥想、写日记,只要打开与自己内心小孩沟通的阀门,许多事情会自然而然。话说,某种意义上,被压抑的回忆可能是佛教所谓的“自心自性”的一个重要部分。
  •     “杀人奸尸的罪犯、暴饮暴食的女人、贫民区首领、高智商科学家”,当这样一组人物以平行的方式或者说以共同的方式呈现的时候,如何将他们界定、区分并且归类无疑是一道难题。但是,精神分析治疗师罗伯特•林达以《卡夫卡的妄想》将他们不由分说地集合在了一起。在我所接触的记录心理分析、治疗的案例中,《卡夫卡的妄想》是特立独行的一本书,它的特殊之处在于,作者有着非常文学性的细腻生动的文笔,这样的表述能力使得原本作为心理分析案例的一个个故事顿时显得格外引人入胜起来,更使得读者对象超越了专业人士的局限,能够毫无阻碍地摆在普罗大众的案头。所谓的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就成为了我们可以共享的阅读体验。一本书集合了四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治疗过程,如悬疑、惊悚、探案小说般的书写,让整本书具有了步步惊心的效果。作者在前言中的表达和他在之后的态度是一致的,那就是“心理分析师使用的唯一工具是所有工具当中最普通的——他自己的人性。”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情、会心,是任何机器所难以探触的隐秘与柔软。童年时被母亲以“正当”的理由间断性遗弃的查尔斯,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生活在家庭和孤儿院之间,在外人眼中,查尔斯生活的地方很舒适,物质也不匮乏,然而,他们却是“监护人感情贫乏的牺牲品”,他们“一会儿被情感太阳的热度炙烤得要窒息,一会儿又被无情的冰雪冻得发僵”。一个9岁的孩子一次次冒着被惩罚的危险闯出收容地,为的只是梦想“妈妈会让我留下,和她待在一起”,甚至连有机会“试穿”衣服,都是奢望。没有机会挑选试穿,而只能被迫接受,你会感觉自己就像一件道具,什么都不属于你,这样的感觉就是自我的缺失,一个人的身份永远无法固定。随着治疗方式的改变和治疗进程的深入,查尔斯对母亲的感觉逐渐浮出水面,当然,治疗师也越来越要承受患者发泄出来的仇恨、焦虑、攻击,最后一刻,甚至以生命为代价。长着“两幅面孔”的劳拉在一年的时间里,治疗的状态是原地不动,甚至是退步。当然,经受考验的不只是她本人,更是心理分析师。突破,从一个梦境开始,劳拉害怕的居然是性交,因为在她的理解中,是性交使妈妈坐进了轮椅,瘫痪了。接下来的劳拉,有了在别人看来令人惊奇的进步,然而,更大的危机在水面下蠢蠢欲动,一波未平又起一波,自残、暴食接踵上演,结果是刹那间的顿悟,劳拉不再饥饿了。安东、卡夫卡的故事也是如此,都以让人难以预料的面貌呈现,无论每个人的情状是怎样令人匪夷所思,但劈开真相,莫不与童年经历、父母养育、成长环境息息相关,所谓“童年经历影响一生”,细细思去,心下栗栗。人生既是必然也是偶然,卡夫卡的幻想,甚至使治疗师的心理稳定性都被动摇。治疗师的椅子和病人的躺椅不过一线之隔。“我知道,毕竟不过是各种事件的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哀悯众生。
  •     By 飞熊      15年前,互联网在这片土地上,刚刚兴起。那时候,我们对qq真的是如此痴迷。我们从学校和家庭生活中抽离出来,遇到了愿意和我们聊天的“陌生人”。即使另一方是一个会自动应答的电脑程序或者一条会打字的狗,我们的心情也会因为情绪的释放和不断的“交流”而轻松很多。从某一刻起,“真正的交流”从家庭生活中被剔除了——我觉得,这和城市化或者工业化的程度有关。不管是15年前,还是50年前,或者更久之前,家庭生活的不健全都被认为是导致心理问题的主因。      弗兰兹·卡夫卡,二十世纪初的表现主义作家。他最为我们熟知的作品是《变形记》、《城堡》、《审批》。卡夫卡是文学世界的神,尤其在中国,基本每一个从事严肃文学的人,都把卡夫卡当作自己的祖师爷。而这本书,和这个远离世俗世界的神明,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在看到书名时,我们——所有人都受到了某种误导。这本书里包含四个心理学案例,最后一个案例的主人公名为卡夫卡,他在自己的错乱的精神世界里构建了一个新的宇宙——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某种意义上,这本书的卡夫卡和文学史上的卡夫卡似乎存在某种关联,充沛的想象力,还有扭曲变形的世界——一个远离世俗的表现主义的世界......      在这本据说是来自心理咨询的真实案例集中,包含四个故事,看似没什么关联,实际上却有一条细线连接着他们。如果我们把这四个故事的主人公看成是一个人?当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被母亲赶出家庭,被迫进入孤儿院,他总是渴望回归——回归然后深陷在家庭生活中——然后他想到逃离——逃离之后,他再次回归,尝试另一种方式待在家里,却放弃了和家人的交流......在这幅心理地图中,一切似乎都是合乎逻辑的,但无论哪一种尝试都导向一个负面的结果。在逃离家庭的两种情形中,他(或者她)伤害了别人;在生活在家庭中的两种情形中,主人公给自己带来了伤害。看上去,我们无路可逃,找不到现实的出口。至此这些真实的故事,被赋予了戏剧化的色彩,作者罗伯特·林达博士在有意或者无意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和家庭要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才能够不受伤害?      作为心理学的冒险家,林达博士在苦苦求索中不断前行,在这四个案例中“作者又一次差点被杀,另一次遭到猛烈攻击”,有一次患者对他产生了某种依赖的感情,在另一个案例中他差点变成一个精神错乱者。像所有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伟大故事一样,作为读者你看不到那些问题的直接答案。但和作者一起探险的过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答案的渴望,一定还有其他的什么......      读完这本书,我一直在想,家庭或许就是鲁滨逊·克鲁索和星期五居住的荒岛,我们深陷其中或者离开,都无法消解不安的陌生感。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书中的案例十分引人入胜,读起来欲罢不能,作者通过记录心理治疗的过程探讨病人思想形成的原因,十分的真实。如果我们追根溯源,每一个“病人”所展现出来的病态,都是有迹可循的,正是这种近乎真实的合理让我们的心感到疲惫,所以我们更愿意相信他们是“病人”,害怕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因为我们都是平凡人,难以保证在同种情况下依然“身心健康”。心理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我们是不能理解的,他们需要同病人感同身受,这需要极大的宽容,忍耐力,与心理承受能力,为伟大的心理治疗师点赞。
  •     心理分析故事集,当案例或当故事看都很不错,阅读流畅,一不小心就看太快了。不过所有案例集的共同点是高度浓缩,希望真实的分析也这么清晰,那本身就是一种妄想。
  •     还好我会读书,要不早进精神病医院了。
  •     童年成长经历真的好重要~
  •     躺在躺椅上的人
  •     2016-9-3西农南校图书馆
  •     这是一本从专业心理治疗师角度描写的“神经病”的故事。为林达博士那句“心理治疗师使用的唯一工具是所有工具中最普通的——他自己的人性。”点赞!翻译可圈可点扣一星。
  •     传统的精神分析疗法 实践起来难度太大 但作者对治疗部分的叙述并不太详细 不知道他是怎么去挖掘患者的背景 不过这些案例还是挺吸引人的
  •     从来都没有什么真正的“正常与不正常的界限”,每一个疯子身上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
  •     每个故事里都可以找到共鸣处 哪怕是一丝相似
  •     也许不少人看到的是书中的四个冒险、浪漫或奇特的故事,而我却被作者在长期的心理治疗过程中所展露的人性感动。这些天一直在回想书里的故事,脑海中总闪现出一个平和、宽容、相信直觉、敢于拒绝、直面自己和与咨询者一起成长的林达博士的形象,不知道为什么,他说讲的“心理分析师使用的唯一工具是所有工具中最普通的——他自己的人性。”“他唯一依靠的是他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这样的话时,感动得想哭。大概是因为他代表了我所不具有的人性的高度吧。真想见见林达博士本人!
  •     那些过往,那些不愉快,那些不得,不知不觉间孕育着痛苦的根芽。
  •     心理学家和纹身师不写小说都亏了
  •     2016年看完的第三本书《卡夫卡的妄想》。大概是初三还是高一的时候我就很想做一个精神分析治疗师,因为觉得很有趣,对,充满冒险和浪漫。 书里四个案例的主人公和我预想的一样,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之所以会患有精神病,均是因为童年生活中心灵受过伤害,缺失了父母的爱,所以他们只能靠幻想,多重人格,破坏,放纵等来保护“被遗弃”的自己,获取他们不被允许拥有的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我们都有自己的软肋,而我迫切的希望我们的软肋不要在童年里就早早出现,一个幸福无忧的童年经历真的太重要了,为人父母初感责任重大。
  •     此卡夫卡,非彼卡夫卡,那些看似不同的人,遭遇的特殊性,是其他人无法完全感同身受的
  •     比《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好看
  •     一天读完,真实而惊险的精神分析案例集
  •     去陪伴你的來訪者,需要的不僅僅是耐心,更是勇氣
  •     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杀人的男孩子,不被人需要,没有被爱过,觉得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     期待这四个故事被拍成电影ing
  •     故事,可以一观
  •     感同身受
  •     翻译扣一分,内容很好。
  •     没有查到任何关于作者的资料,不知道是否有了解的。
  •     原来童年的生活会对一个人未来的精神世界有如此大的影响
  •     理论的实际操作,设计弑父恋母等经典理论的实践。这本更多的是与精神病人的谈话记录,记录非常详细,可供探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