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深处的文法

出版日期:2014-10
ISBN:9787533940229
作者:[以色列]大卫·格罗斯曼
页数:401页

作者简介

《我心深处的文法》内容:在文学世界的名人堂里,有几个永远不会长大的孩子: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君特·格拉斯笔下敲“铁皮鼓”的奥斯卡、贡布罗维奇那个返老还童的作家尤瑟夫,现在可以再加上一位:大卫·格罗斯曼书中的男孩艾伦。在十三岁犹太成年礼后,艾伦停止了发育,永远孤独而悲伤地停留在自己的纯真年代。奇特的是,这些关于长不大的孩子的小说本身也像是没有长大,无论是风格还是形式,它们都不像传统小说那样中规中矩、老成持重,它们像童年般魔幻、飞跃、轻盈,但却毫不幼稚――因为里面有真切的、如童年般无辜的痛苦。
媒体推荐
继其1989年的杰作《证之于:爱》后,格罗斯曼在《我心深处的文法》中继续探索儿童充满挫折、屡受创伤的内心世界。这本新书,让格罗斯曼巩固了他世界级小说家的地位。
——美国《费城问询者报》
作为以色列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格罗斯曼展现了一场以色列民族的成年礼,足以与塞林格和戈尔丁相媲美……借助精湛的技巧,格罗斯曼表达了在失去童年世界的过程中所包含的巨大痛苦。
——美国《图书馆杂志》


 我心深处的文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关于青少年的书有很多,经典的也不少:从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小王子》到垮掉一代后最让人津津乐道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再到前几年的《星空下的婴儿》和《失物之书》,哪怕是现在正红火的《偷影子的人》,都有效地选择了一个不同于常人的视角去描述一个世界。现代文学和现代思想结伴而生,文学的事儿可以从卡夫卡写《变形记》开始,可以从英国的自然主义开始,也可以从伍尔夫乔伊斯等人的意识流说起,文学进入现代后变得繁多而且复杂,这不仅仅是思考的维度变多了,手法也多了,作者想要的表达的东西也变多了。《我心深处的文法》说的是一个男孩青春期的事。和《麦田》的男主角有些像,他对成年人的世界感到迷惑,一边想去探索性,一边又恐惧童真的消失。于是他以一种奇特的精神力停止了发育,永远卡在那尴尬的成长时期。和塞林格不同,作者选择魔幻意识流的手法去展现一个少年的混乱世界:那是一个精神和现实世界混杂、主观和客观混合的时空;时间和物理时空匹配,但生理却只和精神匹配。我无意去深入探讨这种恐惧的根源。作者仅仅为现代人提供一个可以反思的角度:究竟一个人要如何生活着才能保留小时候的天真?我怀疑作者有自身的经历导致其将天真和快乐等价起来。从男孩的视角看过去,家里没有一个人是快乐,而且各怀秘密;而他最要好的朋友又因为性的呼唤而变得机心起来;他喜欢的女生开始有了女性的特征和手段。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被一场共同的阴谋包围着,使得自己不断失去童真,不再快乐……现代人的世界里是否需要童真因人而异,然而快乐却是必需品。也许这位以色列的名豪和塞林格一样,对性有种自卑情怀——害怕它和生理快感过分亲密的联系。《我心深处的文法》展现的,是“小红莓”唱的那种状态:感到脆弱而不能自拔,期待救赎却无法挣脱,总在濒临的状态、不能等到结果。
  •     彼得•潘与艾伦(译后记)“所有孩子都要长大的,只有一个例外。”这是英国作家巴里(J.M.Barrie 1860—1937)的小说《彼得•潘》(Peter Pan 1911)开头第一句话。这句话说得既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在小说的众多孩子中,唯有同名主人公是个不愿长大也永不长大的孩子。说不对是因为除了这个满口乳牙的彼得•潘,还有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那就是以色列作家大卫•格罗斯曼(David Grossman 1954-- )小说《内在文法之书》(The Book of Intimate Grammar 1991)中的主人公艾伦(Aron)。艾伦从十岁以后就没长个子,仿佛进入一种“停滞”状态,到十五岁时依然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青春期发育的生理症状在他身上一点也没有:嗓音没变,腋毛没长,喉结也不突出。巴里说人终归要长大,而且,“人一过两岁就总会知道这一点。”书中的小女孩温迪两岁时从妈妈嘴里知道了她是要长大的。艾伦十岁前基本正常成长,十岁后就不再长高了,艾伦估计也早就知道孩子终要长大,只是到了十二岁,他发现自己不再长大,这让他惊恐不安,因为孩子都要长大,而且和他同龄的孩子都在长大,唯独他例外。人都要长大,长大的过程中会有烦恼,即“成长中的烦恼”,孩子天性不愿烦恼,害怕烦恼,因而不愿长大恐怕也是每个孩子的心愿,彼得•潘代表了每个孩子的心愿,永无乡是不愿长大的孩子心中的海岛。彼得•潘从生下来的那一天就不愿长大并从此再不长大,并去了远离英国,其实也远离任何一个地方的永无乡(Never Land)。但比起彼得•潘来说,艾伦长大了不少,而且他其实也愿意长大,想跟同龄人一样长大。他渴望并在十三岁那年举行了每个以色列孩子都有的成年礼(bar mitzvah),这意味着告别童稚,走向成人。从十二岁到十五岁的这三年中,他为自己不长个子,没有青春期发育症状而羞愧、苦恼,甚至对自己矮小瘦弱的身体感到憎恨。他尽管不乐意但还是默认并穿上了妈妈为成年礼给他订做的增高鞋。他甚至捡烟头学抽烟想让自己有成人味。他还对小他一岁的女孩雅莉产生了爱意,想爱她至死。但事与愿违,他依然长不大。“成长中的烦恼”属于成长的烦恼,烦恼归烦恼,孩子毕竟长大成人。但艾伦却为不能长大,长不大而烦恼、焦虑和痛苦。为什么呢?因为人终归要长大,所以不长大就属异类,为人不齿,不容于社会。他的同学一个个长大,仿佛坐上了成人列车,不顾他的恳求和呼喊离他而去。他的父母也因他长不大而失去了应有的耐心和爱心,嫌弃他、伤害他。他唯一真正的朋友基甸也渐渐长大,不再忠诚和等待。他心爱的雅莉则毫不犹豫地走入成人世界丢下了他,艾伦心中的爱情之花刚开放就凋谢了。彼得•潘远离成人世界,他在只有孩子(还有海盗、印弟安人和美人鱼)的永无乡生活得自由自在。永无乡是欢乐的儿童世界。但正如不愿长大只是一种心愿,永无乡只存在于孩子的心愿中,只存在于童话和梦中。而艾伦生活在现实中,生活在成人世界中。 在这个世界,孩子要长大成人,长不大的孩子势必要遭到隔绝和抛弃。艾伦因长不大而遭到成人世界的冷落和惩罚。他非常孤独,非常痛苦。在这个成人世界里,艾伦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越来越逼仄,他躲在房间里,藏在被子下,把自己关入箱子、柜子,最后甚至把自己塞进了一台被丢弃的破冰箱里。他也想去永无乡,远离这个成人世界。但他的永无乡只存在于他的内心,那个坐在纸船里的苍白的孩子就是渴望冲破重围,逃往或开劈另一个永无乡的彼得•潘。在现实世界的挤压下,敏感的艾伦越来越退缩和自闭(得了自闭症?厌食症?),他沉思默想,自言自语,时常出神发呆,魂不守舍,不断地遁入自我世界即“艾伦化”(Aroning),将自己与现实世界分离。“艾伦化”既是他对成长的烦恼的逃避,也是一种不得已的自我防卫。孩子们不愿长大以及彼得•潘逃往永无乡多半是为了永久地拥有童稚世界的无穷欢乐,逃离成人世界的索然寡味。因为快乐是孩子的天性。彼得•潘就是一个快乐小王子。艾伦也渴望快乐。他热衷于抓间谍、玩逃脱游戏,这正是他天真、孩子气的表现。当他喜欢上了雅莉,他也由衷地感受到快乐。但成人世界不仅索然寡味,而且对孩子的快乐进行干预和扼杀。彼得•潘为了孩子的快乐一逃了之。但艾伦无可逃避。他一方面承受因长不大而带来的困境和灾难,另方面,他目睹了成人世界的无趣和丑陋也不愿长大并拒绝长大。彼得•潘不愿长大可能是出于孩子的天性,而艾伦最后不愿长大却是一个认知过程。他从自己的父母、基甸的父母、扎克的父母以及同一幢公寓楼的邻居身上看到了成人世界的无趣、庸俗、虚伪和混乱,还有相互伤害和临近的战争。他从自己的同学和小伙伴身上看到他们的长大其实是一个失去童真而走向粗俗、世故的过程。成长的代价不仅是烦恼,更是失落。得到的也许是身高和性成熟,但失去的不啻是童真。从渴望长大到拒绝长大,这是艾伦的成长。他个子没有长高,但心智在成长。他最后害怕长大,是因为害怕在长大的过程中失去自我,变得不再是自己,这种长大就是背叛,如他曾经认作挚友的基甸。“艾伦化”就是让成长成为一种现在进行时,而不是过去时或完成时。就是让成长成为自己,始终是自己,而不是让成长变得不是自己。也就是彼得•潘所说的“我要老是做个小孩,老要玩。”他最后拒绝长大是拒绝成人世界的权威和逻辑,是要捍卫儿童世界的诚实和快乐。“艾伦化”就是尽可能坚持自我,不向成人世界屈服,不被成人世界的“文法”扭曲、腐蚀和异化。他虽然孤军奋战,但决心战斗至死。他不仅要逃离这个世界,还要开辟一个新的永无乡,创造一个新天地,“一个新颖、纯粹、自然和友爱的地方。”长不大的彼得•潘和生活在永无乡的孩子们是“快活的、天真的、没心没肺的。”生活在现实的成人世界中的艾伦天真但不快活,他有心有肺但痛彻心肺。艾伦除了沉入内心“艾伦化”,没有永无乡可逃,他要抗拒和独战成人世界的战斗也没有胜算。所以彼得•潘的故事是个童话,是个梦想,虽不现实,但读来让人快乐,但《内在文法之书》描写了在现实世界一个儿童的成长故事,读来却让人压抑、哀伤。因为这不仅是个故事,我们知道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彼得•潘》是讲给孩子听的童话故事,而格罗斯曼的这部小说,与他另一部小说《证之于:爱》(See Under: Love 1986)一样,虽然用的是孩子的视角,却是一部写给成人读的小说,让成人进而反思:我们对孩子做了什么?我们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丢失了什么?孩子总要长大,但成人对孩子的伤害,孩子成大成人过程中的丢失可能难以弥补。孩子要读懂成人世界的书,了解成人世界的结构和规则,成人也要读懂儿童世界的书。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呵护,倾听他们的内心,熟悉他们的“内在文法”。否则会在爱的名义下伤害他们。不能说艾伦的父母不爱艾伦,但当他们若有所悟,焦急地在阳台上呼喊他的名字时,艾伦已经听而不闻了。“他设法将脚塞进格子里。在冷冻箱里将头抵着胸。左手坚定地放在胡迪尼工具上。”他能从破冰箱里逃脱吗?他能。他早就准备作一次精彩的胡迪尼式的逃生表演,尽管没有一个观众。他更可能不愿从冰箱里出来,因为外面这个世界让他窒息。他将怀着纯真的爱和自我离开这个世界。伦敦西郊的肯辛顿公园里至今矗立着欢乐儿童彼得•潘的雕像,而艾伦这个忧伤的名字在耶路撒冷谷地盘旋,那是“一声纯然痛苦的哀号。一声恸哭。”这部小说是以色列作家格罗斯曼用希伯来语创作的,由美国翻译家贝琪•罗森伯格(Betsy Rosenberg)1994年译成英文,书名为“The Book of Intimate Grammar”,中译及以此改编的同名电影通常译为“亲密文法之书”。但格罗斯曼似乎更倾向于与”intimate(亲密的)”词义略有不同的另一个英文词”internal(内在的)”,认为此词与作者书名中所用的希伯来词意义更接近。“文法”指的是一种语言逻辑和规范,书中则指艾伦的带有儿童特征的思维和语言,即“艾伦化”过程中呈现出的独特的、自我的、内心的、情感的、某种程度上不合乎成人逻辑的儿童的思维和语言特征。所以是一种“内在文法”,也可称作“心灵之书”。作者采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将叙事、人物的话语及内心意识,包括感悟与想象编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繁复细腻而又浩荡壮阔的叙述之流,这对读者的解读带来极大的挑战。本书根据罗森伯格的英译本译出,英译本保留了许多希伯来和意第绪语用词,而且不作任何注释,这给翻译带来很大的难度。所幸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罗森伯格女士的热情帮助,解决了犹太语言和文化上的许多疑难和问题。同时,中译本也有幸得到了南京大学哲学系孟振华老师的细心校读,他依据希伯来文原著对中译文中一些错误进行了纠正,也对注释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在此向英译者罗森伯格女士,向对译文进行指正的孟振华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要感谢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曹洁女士,她对译者的理解和支持也始终鼓励着此书颇为艰难的翻译。译者尽管尽心尽力,但中译本仍有许多不足和遗憾,译者诚心诚意地期待读者、专家学者的批评和指正。唐建清2013年中秋于南大和园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何必在强调身体的生长停止呢,已经很痛苦了啊
  •     最后一百页实在读不下去了,就像他们的日子过不下去一样
  •     足足四百页,几乎全是内心戏……
  •     2
  •     童真眼睛中的世界,当你用一颗孩子的心去探索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很孤独,别人不理解你,你也不能屈从于他们的社会,到头来要不就你被世俗化了,要不就是你脱离了社会成为一名需要看护的精神病患者,还有很多隐藏了自己作为代价换来人类合群的本质,那种孤独和思维的琐碎我是有所体会的,不过那种思维奔异的写法后面有很多人会吃不消,但是作品的主题和模仿童贞视角下的心里活动还是棒棒的。
  •     ECNULIB#051 儿童意识流,好无聊==
  •     唠唠叨叨还蛮耐看的,可根本无法跟《麦田》比肩。腰封乱吹牛这点国内出版业得治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