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融合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806967171
作者:隋福民
页数:362页

章节摘录

  第一个问题,新经济史革命的“新”到底与传统经济史研究有何关联?是凭空出世,还是早有源头?新经济史革命在经济史学史上最具有创新面目。为了表达创新的程度,新经济史学家用了“革命”一词 。的确,新经济史革命为经济史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方法论。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93年10月为福格尔和诺思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时。也指出:“为了解释经济和制度变化,他们应用经济理论和定量方法,更新了经济史研究。” 然而,学术研究的历史是不是也存在连续性呢?换句话说,新经济史革命虽然从方法论上看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不是也植根于传统经济史研究中呢?这是本书要解释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新经济史革命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其发展过程是怎样的?两个学派的代表学者和代表著作是什么?这些著作的内容是怎样的?结论和方法有什么新颖之处?新经济史革命在经济史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多学者参与其中。因为其方法新颖的缘故,福格尔和诺思也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著作在学术界不断引起轰动。在著作中,他们展示了一种研究经济史的新方法。有很多人热捧这种新方法,认为这个新方法为经济史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经济史使得经济史研究变得“科学化”。科学方法对经济史研究的进步来说是必要的,也是令人兴奋的。也有很多人对这种方法提出了批评,认为该方法不是历史研究的方法,因为该方法隐含着某种前提假设。

前言

  中国经济史学,又称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是中国历史科学的基础领域,它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学术的探索之路,走过了百年历程。在这百年沧桑的历程中,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既迎来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史观的光辉洗礼,也经受了时代政治变迁的无端磨炼。随着新时期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又不经意地给甘为基石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界蒙上了一层“低处不胜寒”的失落景象。  站立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回顾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所走过的艰辛而曲折的道路,不能不对我们的前辈们及同仁们的不懈探索与努力坚持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有了这么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相传,中国的社会经济史学才能冲破艰难困境,逐渐步入了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时至今日,中国的社会经济史学,已经形成了两大居于主流地位的学术流派,这就是以吴承明教授为代表人物的“新经济史学派”,以及以傅衣凌教授为奠基人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也称为“新社会史学派”。前者注重于经济学理论的探索,并且将其运用于中国经济历史发展规律的考察,从中寻求中国传统社会自身蕴藏着众多的向近代化转型的能动的积极因素;而后者则特别注重从社会史的角度研究经济史,在复杂的历史网络中研究二者的互动关系,注重深化地域性的细部考察和比较研究,从特殊的社会经济生活现象中寻找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

内容概要

  隋福民,男,1972年出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兴趣为经济史和制度经济学理论。目前,已在《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书籍目录

导论/1第一节 本书选题、意义和方法/1第二节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6一、新经济史革命/6二、福格尔及计量学派/10三、诺思及新制度学派/14第三节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22第一章 新经济史研究方法之源:传统经济史/28第一节 传统经济史与新经济史:厘定和说明/28第二节 传统经济史研究的特征/31一、主要研究方法:历史方法/31二、各国表现不同/33三、两个方向/37第三节 英美方向中所蕴含的理念/38一、在经济史研究中不菲薄经济学理论/38二、数据统计:偶有运用/44三、关注长期经济发展演化/48第二章 新经济史革命:学术“场域”和现实条件/50第一节 经济史研究发展之学术“场域”/50一、历史学转轨:社会科学理论和定量方法/50二、经济学日益成熟及其帝国主义倾向/54第二节 登高望远:新经济史革命为什么在美国发生?/57一、社会经济:提供了研究基础/58二、技术:大规模处理和分析数据成为可能/60三、文化:包容性、实用主义和创新精神/62第三章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64第一节 计量学派的产生和发展/65一、革命:新时代来临/65二、转向:定量方法成为经济史研究的主流/71三、核心人物:福格尔和诺思/72四、计量学派的成就/75第二节 福格尔:《铁路与美国经济增长》和“反事实度量法”/84一、货运上的“社会储蓄”:到底有多大?/86二、对工业的影响:铁路的作用是否被高估?/98三、一些学者的批评和福格尔的辩护/105四、结论和方法:创新和不足/111第三节 福格尔和恩格尔曼:《十字架上的岁月:美国黑人奴隶制经济学》/116一、奴隶制在美国南部的成长以及奴隶的地位/118二、奴隶制的赢利性和可行性/121三、剥削率和奴隶的生活状况/128四、一些学者对奴隶制的指控和福格尔的观点/136五、争论和全面理解/139第四节 福格尔:新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推动者/146一、新经济史研究(计量学派)的方法论/146二、定量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150第五节 诺思:三轨制和间接计量法/153一、“三轨制”经济:《1790一1860年美国经济增长》/153二、推动新经济史研究/156三、间接计量法/158第六节 争论、影响以及计量学派的后期分化/160一、计量学派研究方法的争论/160二、计量学派的影响/164三、计量学派的后期分化/168第四章 70年代以后:新制度学派/172第一节 新制度学派的出现和发展/172一、研究视域:从小到大的复归/172二、理论和方法:需要超越/175三、代表学者:诺思/181四、诺思的主要成就/182第二节 诺思和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186一、论点: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西方经济增长的关键/186二、分析框架:人口增减引致制度变迁/19l三、历史解读:西方世界的兴起/194四、理论和历史统一的尝试:一种新范式/202第三节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206一、制度变迁理论:一个概念性的分析框架/206二、历史解读:两次经济革命/216三、制度变迁理论的要点与不足/224第四节 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230一、制度等概念的进一步说明和界定/230二、制度变迁研究的深化:路径依赖和学习/236三、制度变迁的复杂和新古典分析范式的难以割舍/239第五节 诺思以及新制度学派:理论创新和史论统一的努力/242一、诺思:理论贡献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244二、诺思及新制度学派:“史”、“论”统一之努力/248三、诺思:欧洲中心论的影子/252第六节 诺思的改变、创新以及其他学者的努力/255一、诺思:90年代后期的深入思考/255二、诺思:2l世纪的改变和创新/258三、格雷夫:制度和文化/261第五章 对新经济史的解释/264第一节 从经济史学史角度解释“新经济史革命”/264一、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史研究的再次携手/264二、再次携手的原因/267三、新经济史与传统经济史的疏离/272第二节 新经济史研究方法论的特点及不足/275一、科学逻辑和实证主义标准/275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及其分析范式/279三、定量研究方法/287第六章 新经济史革命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影响/292第一节 中国经济史研究传统/292第二节 对新经济史革命及其方法论的相关评述/295一、陈振汉:新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是失败的/296二、吴承明:新经济史方法论的良窳/300第三节 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计量方法/302一、彭泽益:中国经济史计量研究中的数据问题/304二、杨膦升:计量研究中的数据问题/306第四节 新经济史研究方法在中国的实践影响/309一、计量学派的实践影响/309二、新制度学派的实践影响/314第五节 关于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方法/318一、吴承明:史无定法/318二、李伯重:史料考证为基、采用多种方法/319第六节 对中国经济史学界影响不大的原因分析/321余论:方法、理论和中国经济史研究/324第一节 方法、理论与史观/324一、假设、计量与经济史研究/324二、解释历史的理论:尚需创新/328三、历史观:不可忽视的哲学/330第二节 新经济史革命以及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方法/332一、新经济史革命/332二、中国经济史研究:多因素分析和“史无定法”/333主要参考文献/336中文著作/336中文期刊/344学位论文/349英文著作/349英文期刊/351后记/361

作者简介

《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旨在研究新经济史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以及代表学者的代表著作,从而剖析这场革命所带来的一些研究方法上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在经济史学史的历史长河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这些变化在方法论上有哪些共同特征;如何看待这种方法论上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简要探讨新经济史研究方法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影响。

图书封面


 创新与融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隋先生在中国经济史论坛发了部分电子版,看后觉得受启发很多。后来又去拜访了博客。书中论及了美国经济史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关键的学者都有详细而有新意的论述。这本书来自作者的博士论文,可见在读博士期间做了很多扎实的工作。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利用在新校区的三个周一上午把这本书读完。我又对自己的效率充满了信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