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代性

出版日期:2015-6-11
ISBN:9787549565171
作者:王人博
页数:312页

内容概要

王人博,著名法学家,代表性著作有:《法治论》《权利论》《法的中国性》《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等,另著有随笔集《桃李江湖》《孤独的敏感者》。其中,1989年与程燎原合作《法治论》,是90年代国内外极具影响的学术著作,国内系统研究法治理论的开山之作,被评为“1978-2014影响中国十大法治图书”;《法的中国性》荣获中纪委2014年度推荐图书、凤凰网2014年度十大好书、法制日报2014年度十大法治图书等。

书籍目录

代序  中国的近代性
受损的传统世界
一 一个因应变故的新方略
二 西学对中学的冲击
三 “君民共主”思想的确立
四 遗产与资源
西方的诱惑
一 制度的重要性
二 传统与西化
三 在中西之间
四 以自由为体
求生之道
一 预备立宪
二 宪法性文件
三 宪制的“预备”
革命
一 论战
二 革命中的隐患
三 用心很苦的“临时约法”
四 探求新方案
“五四”思想
一 告别传统
二 惟民主义
三 自由主义
结语 历史的意义
一 文化的实用主义
二 中国目标
三 政治的激进主义

作者简介

近代中国立宪史力作,中纪委2014年度推荐图书/凤凰网2014年度十大好书《法的中国性》的姊妹篇

本书以1840—1919这近80年的立宪史为对象,考察了鸦片战争、戊戌变法、清廷预备立宪、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事件中,近代中国对西方由守旧到开放、由局部到整体,以及由模仿到吸收的过程,认为中国人在此过程中并非完全被动响应,而是有着主动、积极的自我选择。毫无疑问,近代性是西方扩张的一个结果。西方大踏步地前进,中国则节节败退。中国正是在这“前进—后退”的二元结构里,展开了自己的立宪史及近代性——不断革命成了我们的近代性自身。
日本的近代性更多表现的是“顺从”,而中国因为落后显现的则是“抵抗”。日本的近代性带有二重性:无论是“脱亚入欧”还是“兴亚抗欧”,中国这个因素一直是绕不过去的。要“入欧”首先是要“脱亚”, “脱亚”之“亚”的真实意思是中国,“脱亚”首先得“脱华”,不脱去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就不可能“入欧”。“脱华”就须极端地强调中日之间的差异性,“脱华”即是去华,“支那学”便提供了“去除”意义的“学术”基础。进步主义在日本始终是一种悖论式存在:它既能解释欧洲“入侵”日本的根据,“超克论”就是为了反抗这个根据;但又须依赖它来解释日本侵略中国的正当性。所谓“兴亚抗欧”也是以中日极端差异化为前提的,因为正是这种差异才可以解释日本为什么会是“兴亚抗欧”的主角。
中国的“抵抗”则主要表现为在西方面前的极端落后性。这种落后性可以用反动势力的强大进行解释,也可以用中国国家自身的性质来说明。这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中国的所有西方意义上的进步之路全都被堵死了。当上层官僚的异议都成为禁忌,中国革命只能越来越向下层民众推移,“下层革命”就成了中国抵抗的方式。而抵抗,则凸显了中国近代性的特质。无论我们有多少不情愿、不甘心,也无论我们对历史做过多少次假设,我们无法、也无能接纳西方的“进步”则成了一种最严酷的事实。而不断革命成了我们的近代性自身。


 中国的近代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刚开始的部分略微普通的近代史叙述,但是越往后越见功力,引用虽多,但是作者本身也相当有见地,很多观点无论是历史看来还是当下都非常有意义:1. 宪政并不是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必然条件;相反,经济发展才是宪政民主的基础近代以来学人一贯认为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就能国家富强,这本身就是舍本逐末。西方国家并不是因为施行了民主制度才得以经济发展科技起飞的。即使放在现代,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也没有必然的关系:直接/间接民主、开明/绝对专制、独裁都可以完成经济发展国家富强,这之后才是民主和宪政。2. 正是因为近代中国的各种运动的本质目的都是为了求富强,于是造成了急功近利“要么不学,要学就学最好的”舍弃了教育、基础设施、民用制造业等等“见效”慢但实际上却非常重要的东西,一味追求政治制度的改造、文化的嫁接/改造、思想的引进和传播。更为重要的是,政治军事强人笃信枪杆子,宪法道德都束缚不了他们;学人急于求成,不去理解和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本因: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脉络,“中国只需要对救己之病非常有用的部分,那些‘无用’的东西是不值得深究的。”3. 东西方关于特定概念的理解差异自由:从近代一直到可以预见未来,中国人也许永远也理解不了自由的真正含义。古代文人向内心去寻求自由,是受迫于传统制度和文化;近代人追寻自由是认为此道是强国的必由之路。实际上,我理解自由的本质是限制,通过限制自身不去做什么,通过约定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不去做什么,让出一部分权利,在法治的前提下自由。民:个体-群体。学人实际上并不尊重个人,而是把个人抽象地用群体来替代,例如“民”“人民”“民主就是人民当家做主”。中国从来就不尊重个人意志,小到逼婚逼生,大到平均主义。平等:中国的平等总会被当作平均主义。人和人永远不可能平等:天赋不平等,出身不平等,环境不平等……但是法治是平等的前提,机会平等才是平等的核心。最后说一句,这本书值得细读,虽然我并没有(摊手)。
  •     一本近代史思潮汇总+分析(包括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陈独秀胡适等人),整体(还好)没有太耸动的观点,评价和引证都很全面,看得挺舒服的,适合我这种读史没耐心又缺乏理解能力的人XD 从书中读出了一些态度:1.近代进程总要强调进步性,但单从进步性去考察一些思潮和革命是有违辩证也脱离实情的,任何新思想都从传统中生长出来,也意味着对传统的扬弃,所以如果情势允许,反传统切不可以根除传统的口号和姿势进行,事实上多种进步思潮都在这个层面上被绊住导致反复和自相矛盾。2.那个时代我国始终挣扎于备受侵略的焦灼之中,对他国(包括英国法国日本美国)政治制度的惊羡,而导致了一些制度和思想上的生搬硬套,我们今天还在受到持续影响,我认为社会学中的民族自卑感有大部分来源于我国近代化的被迫与仓促,误认为但凡有些进步是借了别国的经验。3.书中有一处解析我觉得要注意,说我们在诞生宣传新思潮的时候是很愿意用舶来词的,像什么民主自由平等,然而这些概念要达到众人心里还须经过误解和出于政治目的的刻意另解,于是原来的意思已经又回到它们来的地方了,这也是为传统意识形态捆绑的又一表现。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试图系统考察作为价值理性的宪政思想,是如何在中国的传播演化过程中,转变成为促发国家统一富强的工具理性的历史脉络,但宪政思想流变的梳理不够清晰,基于法理演化的论述太少,被淹没在一般性的近代史叙述内容中,从而降低了本书的辨识度。“近代性”这一提法本身也值得商榷。
  •     宪政的内容太单薄,淹没在近代史的一般化叙述中
  •     王老师的文字,简单,干脆,却带有很强的原生的思考性,仿佛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呼吸和心跳,那种绝望中夹杂着一丝戏谑与潇洒,知性的诚实中又混杂着一丝自我怀疑与否定。这些不同的东西通过很随意地形式混合在一起,相互规定,又相互渗透,散发出一丝很迷人的气质。
  •     梳理了一道,比那个百年宪政的纪录片清楚得多。作者很喜欢胡适,尽管还是自然避免不了局限。这类书可多看。
  •     新意不大; 中國自由主義的哀歌。
  •     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都是些众所周知的史料,如果是本历史书,就和教科书差不多了。但是越读到后面越觉得畅快,作者对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康梁严复孙中山胡适等等的思想抽丝拨茧,拔出一条贯穿中国近代史的思想线索,也是中国宪制失败之最大原因:西方宪制思想本土化的过程,即是用中国传统思想话语重述的过程,不同于西方,“宪制”在外患的时期被与富强救亡联系在一起,并强烈的与传统思想中对平等的追求融合,结果就是忽视个人的价值与目的性,宪制成了工具主义宪制,并且难免有用不惯的地方,宪制哪里有集权专制好用,并且集权专制和所谓的国家富强有更深刻的联系。所以可以这么说,中国的近代性是牺牲了个人的近代性,是完成了国家的近代性。它在国家方面是成功的,但也可以说,这个国家有多成功,这个国家的人民就有多失败。
  •     梳理的很清楚,倒是看的很入味
  •     虽然王老师自谦地声称,“这小个册子在历史学家的眼里可能一文不值,而在思想家眼中肯定又‘不够思想’,它自身可能就是一种无用的存在”;但是无用之用便是有用。整本书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足见其立意与功力。读毕,很有收获。
  •     宪法就似毕业证,它记载了学业的成果,拿在手里若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那这个民族就毕业了。
  •     和 法的中国性 一起读下来的 两本书的内容有相似之处 我喜欢王老师谈到宪法和宪政之时的那种考究以及底线思维 宪政应该是什么是一回事 西方宪政真实为何是另一回事 中国有没有宪政是一回事 到底需要怎样的宪政是另一回事
  •     可以肯定的是,“当上层官僚的异议都成为禁忌,中国革命只能越来越向下层民众推移,‘下层革命’就成了中国抵抗的方式。而抵抗,则凸显了中国近代性的特质”。从这层意义上讲,革命是改革无法取得晚清权力机构支持认同之后的极端之举。纵观世界革命历史,哪一个国家哪一次革命又不是彰显这一历史规律呢?很有启发。值得一读。
  •     本以为是一本讲述中国近代思想变迁的社会史著作,估摸着应该可以给我加深一两点对当时的印象。从人物或是事件来入手来阐述中国的近代性,结果,华而不实。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反倒没有讲清楚,书最后的一段话,就是本书的精华了。
  •     很好的书,很多地方都值得细读,然而我并没有,只大致扫了一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