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十五题》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 佛教十五题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101053319
作者:季羡林
页数:262页

《佛教十五题》的笔记-第109页

佛教傳入中國的途徑:
印度——大夏(大月支)——中國
BUDDHA——BODO,BOUDO——浮屠
印度——中亞新疆小國——中國
BUDDHA——BUT——佛。
語言學與文化的傳播?語言地理學、宗教地理學的研究?

《佛教十五题》的笔记-第四题 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提婆达多问题 - 第四题 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提婆达多问题

(提婆达多)又云五法是道,瞿昙所说八支圣道则非真道。所云五法者:一至寿尽着粪扫衣,二至寿尽常乞食,三至寿尽唯一坐食,四至寿尽常露居,五至寿尽不食一切鱼肉血味盐酥乳等。此皆较佛陀之戒更为峻严,因此一时得众之欢心,而暂使佛众叛教云。
印度人自己承认,少吃或不吃肉类食物的习惯是在佛涅槃以后才兴起来的。
“无善恶报,无有今世,亦无后世。”否认有后世的学说大概当时的所谓“外道”都有......总起来看,晡剌拿的学说的中心就是否认善恶果报和今世后世。在这一点上提婆达多是同他完全一致的。
提婆达多与释迦牟尼最大的矛盾:
1、是否苦行
2、是否轮回。
提婆达多的教义是坚持苦行,不信来世的。
专就学说而论,提婆达多代表的是唯物主义倾向,也许可以说是进步的吧。
梁僧祐《释迦谱释迦从弟调达出家缘记》十(大50,58b~59a)讲到,提婆达多因为加害佛祖,堕入地狱,受大苦难。“便发悔心,称:‘南无佛!’”如来佛于是说,他将来会成为辟支佛,名曰南无。

《佛教十五题》的笔记-第192页

《佛教十五题》的笔记-第七题 法显 - 第七题 法显

在所有这一些西行求法者中,法显无疑是最突出的一个。这里所谓“突出”,归纳起来约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显旅行所到之地最多,最远
。。。。。。

(二)法显真正到了印度
。。。。。。
(三)法显携归翻译的戒律起了作用
法显到印度去的目的是寻求戒律。他经过了千辛万苦,确实寻到了,其中最重要是《摩诃僧祗律》四十卷。归国后,他同佛陀跋陀罗共同译出。。。。。。。这对于中国当时的僧伽来说,宛如及时的春雨,对佛教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四)法显对大乘教义发展和顿悟学说的兴起起了作用
经过多年的思考与验证,我认为,世界宗教的发展是有共同规律的。这个规律可以用如下的方式来表述:用越来越少的努力(劳动)得到越来越大的宗教满足。
。。。。。。
但是提倡顿悟学说是并不容易的。首倡者为竺道生。在他之前,可能已有这种思想的萌芽,集大成者是竺道生。他那“一阐提皆有佛性”是非常著名的论断。“一阐提”是梵文icchantika的音译,意思是“十恶不赦的恶人”。连这种人都有佛性,其余的人就不必说了。法显在这里也起了作用。他从印度带回来并且翻译了的《六卷泥洹》中就隐含着“一切众生悉成平等如来法身”的思想。(见《祐录》此书的《出经后记》)道生倡顿悟义,不知始自何年。据《高僧传》,卷七《竺道生传》:
又《六卷泥洹》先至京师,生剖析经理,洞入幽微,乃说一阐提人皆得成佛。( 50,366c,《祐录》文字稍异, 55,111a)
这里明说,竺道生受到了法显《六卷泥洹》的影响。此说一出,守旧的和尚群起而攻之,他们都认为道生之说为异端邪说。不久,昙无谶译出了《大般涅槃经》,其中果有此说(见 12,393b),于是众僧咸服。
顿悟之说,与佛陀当年提倡众教徒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念佛,不规定佛教之官方语言,秉持着类似的精神,即与众人最大的方便来参与、信仰、传播佛教思想。
印度佛教的式微(最后被并入印度教的一支),包括佛教中提婆达多分支(详见第四题)的出现与壮大,可能也反映出当时沙门“苦行”一脉对佛陀此“方便”理念的不认同,可能有众多修行者仍然认为,在宗教信仰的途中不应一味求方便,而应身体力行地全身心供奉给自己的信仰。
这种不认同从佛陀觉悟之始便见端倪,当释迦牟尼放弃苦行时,跟随他的四位同行即弃他而去,直到佛陀初转法轮时才又回归,可见自始至终苦行思想是印度婆罗门以外的其它几个种族都较为认同的宗教情愫。
僧人游记数量极多,而繁简不同,时代先后不同。《法显传》是最古的和最全的之一,一向被认为与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鼎足而三。研究印度古代史的学者,包括印度学者在内,都视之为瑰宝。
“(旃荼罗)若入城市,则击木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唐突”
旃荼罗(zhān tú luó)
「賤民」,又稱旃荼羅(caṇḍāla)或者達利特人(音譯)。是印度和尼泊爾(卡斯人和廓爾喀)種姓制度的一種分類,主要以不可接觸性為其特徵。
以上条目解释摘自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B1%E6%B0%91_(%E5%8D%B0%E5%BA%A6)
即种姓制度中低位比首陀罗更低的“贱民”。

《佛教十五题》的笔记-第259页 - 第十五题 佛教的倒流

佛教有些不同。和尚讲经,也总是劝善惩恶,这一点同其他两大宗教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释迦牟尼本人并不承认自己是神。他活着的时候,以及死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僧徒也没有把他当作神来膜拜。他被神化为如来佛,与外来影响有关。到了大乘时期,这现象才逐渐明朗化。根据这些情况,我觉得,佛教似乎是一个唯理的宗教,讲求义理的宗教,不要求信徒盲目崇拜的宗教,不禁锢信徒们的思想的宗教。大乘唯理的倾向更加明显。它对宇宙万事万物,对人类社会,对人们的内心活动,都深入钻研,挖掘得之深、之广,达到了惊人的水平。它十分强调智慧,标举“缘起”的理论,认为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都是变动的。因此恩格斯认为佛教有辩证的思维。它的理论当然会有矛盾,会有牵强附会之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总起来看,它的教义中颇多哲学因素。古代印度有一个传统,宗教与哲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乘佛教继承而且发扬了这个传统。大乘还提倡逻辑学,所谓因明学者就是。在这里大乘唯理的色彩也表现得很突出。这样的情况就促使佛教产生了大量的经典。经、律、论,样样齐全。有的部派还有自己的经典。结果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佛教的经典就多到了超过汗牛充栋的程度。而且佛教同另外两个世界大宗教不同,始终也没有确定哪一部经典是圣经宝典,唯我独尊。所有的经典都并肩存在、庞然杂陈。这些经典通常称为“大藏经”。有梵文、巴利文、汉文、藏文、满文、蒙文、傣文等等不同的文本,量有多大,谁也说不清。
有的学者说,佛教是无神论。有的人就义形于色地挺身起来反对:哪里会有无神的宗教呢?如果我们客观地深刻地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说佛教是无神论,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我们不妨粗略地把佛教分为两个层次:高和低。低层次的佛教烧香拜佛,修庙塑像,信徒们相信轮回报应,积德修福,只要念几声:“南无佛,南无法,南无观世音菩萨”,或者单纯一声:“阿弥陀佛!”就算完成了任务,不必深通佛教义理,宗教需要也能得到满足。但是,这并不是佛教的全貌,只是低层次的佛教。高层次的佛教信徒,虽也难免晨钟暮鼓,烧香礼拜;但是他们的重点是钻研佛教义理,就像一个哲学家钻研哲学。钻研的结果,由于理解面不同,理解者的修养水平、气质、爱好也不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许多宗派。小乘时期,宗派已经不少。大小乘分裂以后,宗派日益繁多。流传衍变,以至今日。现在世界上已经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佛教宗派了。
看佛家的经典,大部分都会上升至哲学的高度,大德高僧多数都是思辨性很强的人。
从这一点上来看,基督教的确比不上,旧约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深入浅出的劝化信徒。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上属荒蛮之地,民智未开,懂拉丁文的人少之又少。而佛教却能不拘泥于一种语言进行讲经传播,从这点上来看,释迦摩尼也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人。

《佛教十五题》的笔记-第262页

玄奘看不起儒家出家为僧,又看不起中国和尚到印度去取经,又看不起道教说老子肤浅,结果也没人看得起他,他所创立的法相宗几乎一传即败,没人要

《佛教十五题》的笔记-第166页 - 第十题 佛教教义的发展与宗派的形成

在中国,同样在印度一样,还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天国入门券,越卖越便宜。法相宗的入门券卖的贵了一点,所以买得人就少。它以后的华严宗和禅宗,就便宜得多。华严宗宣扬,进入佛国不必努力苦修,不必等到遥远的将来,只要在眼前改变一下对现实世界的看法,立刻就可以成佛。禅宗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最有名的,也是最简便便宜的。禅宗流行的时间特别长,地域特别广,难道是偶然的吗?
这么看的确有道理,但佛家的各个宗派都包含着一种哲学思想,一部分原因大抵是因为禅宗更深入浅出讲究顿悟吧。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通贯梵华的玄奘思维这么缜密。

《佛教十五题》的笔记-第91页 - 第五题 浮屠与佛

在这部译经里常有taising和sivsing的字样。taising就是中文的“大乘”,sivsing就是中文的“小乘”。
怎么读怎么像香港人把中文翻译成英文时候的发音。趣哉。

《佛教十五题》的笔记-第五题 浮屠与佛 & 第六题 再谈“浮屠”与“佛” - 第五题 浮屠与佛 & 第六题 再谈“浮屠”与“佛”

“佛”并非“佛陀”之简称,佛陀的称法晚于佛字出现,故应相反,佛陀可认为是佛“扩展”后的叫法。
我们现在可以大胆地猜想:《四十二章经》有两个译本。第一个译本,就是汉译本,是直接译自印度古代俗语。里面凡是称“佛”,都言“浮屠”。襄楷所引的就是这个译本。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书里关于佛教入华的记载虽然有不少牴牾的地方,但是《理惑论》里的“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的记载却大概是很可靠的。既然这部《四十二章经》是在大月支写的,而且后来从大月支传到中国来的佛经原文都不是印度梵文或俗语,为什么这书的原文独独会是印度俗语呢?据我的推测,这部书从印度传到大月支,他们还没来得及译成自己的语言,就给中国使者写了来。100多年以后,从印度来的佛经都已经译成了本国的语言,那些高僧们才把这些译本转译成中文。第二个译本就是支谦的译本,也就是现存的。这译本据猜想应该是译自某一种中亚语言。至于究竟是哪一种,现在还不能说。无论如何,这个译文的原文同第一个译本不同;所以在第一个译本里称“浮屠”,第二个译本里称“佛”,不一定就是改易的。
根据上面的论述,对于“佛”与“浮屠”这两个词,我们可以作以下的推测:“浮屠”这名称从印度译过来以后,大概就为一般人所采用。当时中国史家记载多半都用“浮屠”。其后西域高僧到中国来译经,才把“佛”这个名词带进来。范蔚宗搜集的史料内所以没有“佛”字,就因为这些史料都是外书。“佛”这名词在那时候还只限于由吐火罗文译过来的经典中。以后才渐渐传播开来,为一般佛徒,或与佛教接近的学者所采用。最后终于因为它本身有优越的条件,战胜了“浮屠”,并取而代之。
(以下第六题内容)1947年文章中提出的佛教“直接”传入中国论,现在看来,不能成立了。我设想的佛教传入两阶段说仍然维持。我用公式来表达:
(1)印度→大夏(大月支)→中国
buddha→bodo,boddo,boudo→浮屠
(2)印度→中亚新疆小国→中国
buddha→but→佛
这两个阶段都不是“直接的”

《佛教十五题》的笔记-0

《佛教十五题》的笔记-第22页

《佛教十五题》的笔记-第82页

《佛教十五题》的笔记-第19页

作為一個偉大的哲學家,釋迦牟尼對生老病死苦的思考:
十二因緣:無明(愚癡)、行、識、名色(名稱與物質形體)、六入(感官與感官對象)、觸、受、愛(渴望)、取(愛執,執著于存在)、有(存在)、生、老死

《佛教十五题》的笔记-第一题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 第一题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1.佛教起源时印度的社会背景
1)四阶级/四种姓(地位由高至低)
婆罗门(祭司、知识的垄断者)、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牧民、商人)和首陀罗(工匠等)。
2)两种迥异的宗教思想
婆罗门思想与沙门思想是根本对立的。婆罗门主张膜拜神灵,祭祀祈福,而沙门则不供养什么神灵,主张业(行为)可以决定祸福,人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属于婆罗门系统的各学派主张梵我一体,宣扬祭祀祈福;属于沙门系统的各学派则主张轮回业报,宣扬苦行解脱,认为一切存在都是苦难。幸福的人信仰幸福的宗教,苦难的人信仰苦难的宗教。宗教的缘起并非普世价值观,而是阶级定制的,一种信仰具备普世价值,更多应形成于推广阶段的方式方法及对经典教义的节读、延展或补充。
属于沙门系统的各学派竭力宣传“非杀”。这显然是代表原始居民的农民的利益的,是与婆罗门杀牲祭神、雅利安游牧人民杀牲为生针锋相对的。
佛教素食的根源,原来是农耕文化对牲畜的爱惜。

《佛教十五题》的笔记-第二题 论释迦牟尼 - 第二题 论释迦牟尼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四说:“尔时菩萨在于宫内嬉戏之处,私自念言:‘我今有三夫人及六万婇女。若不与其为俗乐者,恐诸外人云:我不是丈夫。’”(《大正大藏经》,第24卷,第115页上。)
初始佛教徒的朴素修缮。
释迦牟尼是一个性格比较复杂,有不少矛盾的人物。但他之所以成功,佛教之所以成为一个世界宗教,一方面说明它满足了一部分人民的宗教需要,同时同他这个教主有一套手段,也是分不开的。
佛陀的朋友们:
国王。商人。淫女。
佛陀讨厌的人们:
奴隶。女人。

《佛教十五题》的笔记-第135页

佛教的逐步發展:
1. 佛教的成立,小乘佛教:釋迦牟尼使用的語言應是東部摩羯陀文字?半摩羯陀語?原始佛典的語言應是印度古代東部方言?
2. 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義:“自了漢”想解脫必須出家,要積累功德;
3. 小乘向大乘過渡:原始大乘、古典大乘,逐漸發展出“空” 的典型學說,使用梵文;
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時代,才開始有大乘思想的萌芽,龍樹(約公元150~250年)創立的中觀派(空宗)到公元后1世紀才產生。
4. 居士佛教
5. 頓悟與漸悟:頓悟同中國禪宗有密切聯繫。
P157~168,佛教教義的發展與宗派的形成:
最初傳入中國的是:小乘教說一切有部和禪定;
公元2世紀時代, 大乘中觀派已經傳入中國;
南北朝時期:南北分離,南方重理論,偏於思辨,不重禪法,;北方重修持、禪定,傾向于苦行,盛行禪法與淨土的信仰,偏重戒律。
同一時期,印度大乘瑜伽行者派(有宗)開始形成,屬於有宗的瑜伽行派的創始人是彌勒(約公元350~430年),無著(約公元395~470年)和世親(約公元400~480年)是其後著名代表人物。
隋唐:南北統一,佛教有融合統一趨勢,但對佛教教理的一些問題,看法越來越分歧,形成不少宗派。至此才可以談佛教的宗派。
般若與涅槃都屬空宗。佛教從般若學轉到涅槃學是佛教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玄奘創立於唐初的法相宗屬於大乘有宗;
P249:
空宗與有宗并不是完全對立的關係,有宗與空宗的重要區別只在於有宗堅持“真如”、“佛性”是真“有”的,而不是像空宗一樣完全否決所有物質性的東西。連“空”,也只是假借一個名而已。

《佛教十五题》的笔记-第三题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 第三题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原始佛教采取了放任的语言政策,一方面它不允许利用婆罗门教的语言梵文;另一方面,也不把佛所利用的语言摩揭陀语神圣化,使它升为经堂语而定于一尊。它允许比丘们利用自己的方言俗语来学习、宣传佛教教义。这对于接近群众,深入群众有很大的好处。一部用东部方言,更具体一点说,就是用古代半摩揭陀语写成的佛典曾经存在过。这就是所谓原始佛典。后来佛教其他宗派的经典,巴利文佛典也包括在内,都是或多或少地从这一部佛典里演变出来的;最古的那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翻译过来的。


 佛教十五题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