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时代何以为生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224104882
作者:陈明远
页数:27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这才是致命的诱惑,比东洋指挥刀更厉害的诱惑。试想:在北京居住了十几年的八道湾大四合院里,周作人名为清静淡泊,实则豪华挥霍的士大夫生涯,每月所耗费至少700银圆(合1995年人民币2万多元)。就为了这样用成堆银钱垒起的“新生活”,他不惜屈从悍妇、牺牲长兄、胁迫老母、逼走三弟,独占家产。现在敌寇入侵、国难当头,周作人却幻想危巢之下保全自私的“完卵”。如此特任官俸,“初任一千二,晋一级加四百圆,至二千圆为止”,身价陡增,不由得周作人不动心,无视汉奸伪职的遗臭万年,只顾一时的荣华富贵了。 知情者回忆:周作人在担任伪职“督办”期间,踌躇满志、招摇过市。他穿着日伪的军装检阅伪新民会青少年团;他到南京出任傀儡政权伪国民政府委员,晋谒大汉奸头子汪精卫;1943年4月周老太太去世后,他竟然写了《先母事略》津津乐道“作人蒙国民政府选任为委员,当赴首都谒主席”等。从逢场作戏到假戏真做,已昏昏然不知天下有羞耻事了。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同年12月初,卖身投敌的周作人被国民政府逮捕。1946年夏公审,以汉奸罪被判处十四年徒刑;因沈兼士、俞平伯等15位文化界人士联名写呈文致南京高等法院为他呼吁,乃减刑为十年。判刑之前,周作人在北平炮局胡同监狱关了半年;此后,他实际上只在南京老虎桥监狱坐牢两年半,就假释出狱了。从周作人回忆录中可知,在狱中他并未受任何皮肉之苦,并且还能从事翻译,看书写诗。 1949年1月26日,周作人出狱后在南京友人马骥良家住了一宿,次日尤炳圻就把他接到上海,借住尤家的亭子间。这位尤炳圻就是法国文学研究家李健吾的内弟。8月12日,周作人跟尤炳圻一道回到他的第二故乡北平,最初借住在太仆寺街尤炳圻家里。当时周作人对于政治前景毫不摸底,生怕如果冒失地回到八道湾,会给仍住在那里的家属添麻烦,所以才这么做的。直到lo月18日,方由其子周丰一接回八道湾那座四合院去。

内容概要

陈明远
1943年生于重庆。写过诗,研究过语言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明远先生一直尝试从两大角度探讨现代文化人的发展史:一是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一是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从而拓展了对文化名人的传记、纪实研究。本书和他的另两部著作《陈明远集一 文化名人的个性 》《陈明远集二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就是以上两种研究视角的卓著成果。

陈明远先生的其他作品
文—— 1980年《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1982年《语言学和现代科学》,1984年《北京的生活》(英文),1986年《在中国旅行》(英文),1996年《假如鲁迅活着》,2008年《历史的见证》,2009年《温饱及小康》,2011年《质疑四大文明古国》
诗——1985年《地下诗草》,1988年《劫后诗存》,1990年《溯游而上》,1992年《无价的爱情》,2010年《飞天·花环·圆光》,此外还有30首诗作载入《七家诗选》。

书籍目录

目录
上编:鲁迅的经济状况/
鲁迅属于中产的智识阶级
——我算清了鲁迅一生挣的钱/
鲁迅24年间收入的银圆,相当于如今多少钱?/
鲁迅少年时期周家的经济状况/
鲁迅在南京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生活/
鲁迅留学日本后的经济状况/
经济状况的改善
——成为民国教育部公务员/
从绍兴会馆到八道湾新居/
《新青年》同人为何不要稿费/
鲁迅参与“索薪”斗争
——北京时期(1922—1926)/
鲁迅与周作人夫妇闹翻了/
西三条胡同21号小四合院/
《鲁迅日记》和《家用账》所载收支情况
——北京时期(1923—1926)/
鲁迅为何南下赴厦门大学/
鲁迅在厦门的日子/
鲁迅1927年在广州的生活/
参照:广州物价与民众生活状况/
鲁迅初到上海的打算/
鲁迅为什么要责骂蔡元培?/
蔡元培通过大学院照顾鲁迅/
《鲁迅日记》所载经济收入
——上海时期(1927—1936)/
鲁迅为版税而奋斗/
鲁迅与林语堂之争/
鲁迅在上海的住房/
鲁迅南下后对于北平母亲与发妻的赡养
——北平西三条家用账/
附录:《北平西三条(鲁母及朱安)家用账》
所载收支/
致命的昏和卖/
鲁迅、琉璃厂和旧书、文物/
鲁迅逛小市/
对琉璃厂的眷念/
鲁迅谈自己的收支概况/
鲁迅购书费用占收入的百分比/
鲁迅和电影/
“奴隶总管”和“鸣鞭”的典故/
下编:经济状况个案/
王韬(1828—1897)的经济状况/
经济背景概况/
挂名干薪/
主持格致书院/
为报刊当编辑和写稿/
开书局印书卖书/
附录:19世纪中叶上海的物价与生活水平/
康有为(1858—1927)的经济状况/
康、梁以实业互助/
康有为原有的住宅/
上海新闸路辛家花园/
康公馆、游存庐和天游学院/
“游存”康公馆的庞大开支/
康有为出售书法作品/
康有为晚年的交往/
扶乩问卜未避免农场失败/
康有为晚年的别墅/
七十寿辰与死亡之谜/
蔡元培(1868—1940)的经济状况/
在国外“爬格子”自筹留学费用/
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教育科学化、劳动化、艺术化/
章太炎(1869—1936)的经济状况/
章太炎的遗产清单/
章太炎日常生活简朴/
东三省筹边使/
结婚时的积蓄/
1913—1916年在北京被软禁的生活/
1922年在上海主讲国学/
朵云轩的照顾/
“一笔”墨宝发了财/
杜月笙勾搭章太炎/
陈独秀眼中的章太炎/
在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
到杭州讲授国学/
王国维(1877—1927)的经济状况/
跟随罗振玉奔波/
沦为清朝遗老东渡日本/
回国后颠沛流离/
清华研究院国学门教授/
日常生活的嗜好/
晚年丧子之痛/
跟罗振玉的纠葛/
王国维在北京的几个住处/
自沉昆明湖/
陈独秀(1879—1942)的经济状况/
创办《新青年》杂志/
教导妻子儿女艰苦奋斗/
职业革命家的生活费/
把监狱当成研究室/
陈独秀晚年何以为生/
周作人(1885—1967)的经济状况/
洋务学堂的学生时代/
日本留学时代/
到北京后经济状况不断改善/
周氏家族大宅门/
周氏兄弟对于“钱”的原则分歧/
抗日烽火初起时/
卖身投靠日本侵略者/
阔气的汉奸官僚/
泯昧良知的辩解/
1949年以后的经济状况/
向鲁迅博物馆出售日记/
文艺界整风/
“文革”受到冲击/
陆费逵(1886—1941)的经济状况/
边干边学,活到老学到老/
创建中华书局/
俭朴的生活习惯/
胡适(1891—1962)的经济状况/
26岁就任北京大学教授/
旧式包办订婚,新式文明婚礼/
五四前夕胡适在北京赁屋定居/
20年代生活状况/
胡适的版税和稿酬/
迁居上海/
30年代文化人集聚处——米粮库/
30年代日常生活状况/
胡适对于文化人的帮助/
担任驻美大使期间的经济生活/
廉洁、公私分明/
节约、俭朴/
安贫乐道/
郭沫若(1892—1978)前期的经济状况/
留学日本期间的生活费/
郭沫若准备舍医从文/
郭沫若、胡适与商务印书馆的联系/
当时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待遇/
胡适、徐志摩亲睹郭沫若的穷困相/
郭沫若和郁达夫——孤竹君之二子/
民办文化企业的典型——创造社/
从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到北伐军秘书长/
顾颉刚(1893—1980)的经济状况/
顾颉刚在商务印书馆的待遇/
初步立业却步履艰难/
年过而立进入“中间阶层”/
任职北平研究院与燕京大学/
抗战时期的经济危机/
金圆券的崩溃:顾颉刚的记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顾颉刚/
两节火车的史籍225箱/
张恨水(1895—1967)的经济状况/
“报人”事业的开端/
张恨水在北京的第一处住房/
破纪录的《春明外史》连载5年/
上万银圆的稿酬/
张家大宅门的生活状况/
张恨水在北平的第三处住房/
迁居南京/
抗日战争期间的张恨水/
在重庆的贫困生活/
张恨水五十寿辰在重庆/
抗战胜利,回到北平/
新中国成立后仍做自由撰稿人/
“文革”初期,晚景凄凉/
闻一多(1899—1946)的经济状况/
留学美国期间的生活/
回国后辗转各地任职/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2—1937)/
在西南联大的薪金/
1940年秋:陈家营/
1941年:司家营/
1943年:开始挂牌治印/
在昆华中学兼职教国文/
1945年:西仓坡三号/
治印谋生,操守极严/
柔石(1902—1931)的经济状况/
大学梦/
恩师鲁迅/
在上海成为自由撰稿人/
为“左联”献出生命/
丁玲(1904—1986)前期的经济状况/
叶圣陶鼓励她走上文学路/
三人行,办红黑出版处/
成为左翼作家的骨干/
王实味(1906—1947)的经济状况/
难以维持在北大的学业/
上海亭子间里的自由撰稿人/
延安的供给制生活/
吴晗(1909—1969)前期的经济状况/
在清华大学的工读生活/
清华大学史学系教员/
抗战期间在昆明/
从昆明复员回到清华园/
[附录1]:鲁迅时代(清末到民国)的银圆和铜钱/
“泉”和“钱”的由来/
通行两千年的“方孔圆钱”形制/
机制铜元取代制钱/
鲁迅作品中的铜钱、“文”和“吊”/
铜钱的贬值/
“银圆”、“鹰洋”、“袁大头”、“孙币”和“船洋”/
世界各国财富的比较/
民国的银行和国币兑换券/
鲁迅记载的银圆和钞票/
以兑换银圆牟利的钱摊/
“废两改圆”与“法币”政策/
[附录2]:鲁迅时代中国各地银圆购买力/
1900—1926年北京的最低生活费和物价水平/
华北天津历年的银圆购买力
(以1912年购买力为100)/
1912—1940年上海物价水平和1930年的
基本生活费/
华南广州历年的银圆购买力
(以1912年购买力为100)/
核验:历史上一块银圆的实际购买力/
历史上猪肉价格的比较资料/
结论/
跋:20世纪前半期的文化人经济生活全景
——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的
文化名人/

编辑推荐

《鲁迅时代何以为生》编辑推荐: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考证20世纪文化人的生活。史料翔实,还原文化名人的真实生活。

作者简介

《鲁迅时代何以为生》内容简介:作为民国时期中产智识阶级,鲁迅、陈独秀、胡适、王实味、丁玲等社会中间力量,在他们创造精神自由的同时,是如何处理自己的经济生活的?陈明远先生持续二十多年研究此专题,挖掘出了一个何以为生的鲁迅时代。


 鲁迅时代何以为生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那些文化人一向被非人化了。本书至少可以让他们还原成真实的人,毕竟他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也须经济基础,也锱铢必较。且价格相对便宜。
  •     这本书很不错,很值得一看!亚马逊送货是很不错的,包装等等也很好。这次虽然没事,但有几次送来的书里边有几页很脏的。它虽然叫我们不要写这些,但我们要直笔写事实!
  •     材料翔实丰赡。亦略有错舛处,有些属于印刷错误。然有引文不注出处的,是大缺陷。
  •     有趣的知识分子研究,看了很有感触。另外还了解了周家的不少八卦。
  •     民国知识分子生活史
  •     一个学者也好一个斗士也罢,如何保持自己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都必须在经济上有所凭籍、有所依靠,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亦不改其乐,那也起码得有一箪食一瓢饮吧。在这一点上,对不断追求物质的现代人,对想保持独立却可能囿于生存之忧的人很有借鉴价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