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思维方法》章节试读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7.10
ISBN:9787208000056
作者:(瑞士)J.M.鲍亨斯基(J.M.Bochenski)

《当代思维方法》的笔记-第二章 现象学方法(下) - 第二章 现象学方法(下)

现象学方法的研究对象(含第二大步骤)
本文主要内容摘录于《当代思维方法》,
作者 J•M •鲍姆斯基
译者童世骏、邵春林、李福安
后文的【】当中引用的为页码,或我的批注。
上文提到:
要完成 第二大步骤,要双重的还原:
二•1 撇开事物之存在,专注于其是什么,“所是”
二•2 从“所是”当中撇开非本质要素,只分析本质要素。
现象
该词还有“非现象学”的不同含义,简要讨论如下:
(1) 通常意义上,“现象”与“实在”相对立,但是现象学中,只考虑“所给予的”—不论其是“实在的”或者“仅仅呈现的”。需要处理的是“明白给予的东西”。
(2) 现象学也不关注康德定义的“物自体”—现象背后的超越时空认识架构的内容。现象学只关注现象本身—所与。
(3) 自然科学:现象为感官直接观察过程。
相对应的,现象学:a 不必看到,能够想象到即可 ;b 不必是一个过程,主要着眼于结构。【p 25】
存在的排除
在现象学方法中,存在的排除是第二大步骤的一部分,甚至就算对象本身不存在,只是想象出来的,也不妨碍对其进行现象学考察。现象学不关注存在,只考虑“所与”是什么。
本质
现象学研究的是本质,“本质”的含义应该加以规定:
(1)“本质”从来不指像人类这样的事物,“本质”指称包含在这类事物中的某些方面、因素
(2)本质并非“未完成、难限定”的内容(如生命的本质)。现象学的本质清楚摆在观察者面前。
(3)现象学的本质,不只包括亚里士多德定义的“形式”,还包括与此定义的“形式”必然联系着的其他决定性属性。
另一方面,现象学把必然依附于现象的各种事物都纳入“本质”之下。
本质排除两类因素:a 亲在 b 每一偶然的东西。
本质—对象的基本结构,不只是指关系的单纯组合,还应该应用于整个基本内容,包括属性等。
本质与意义
经验论者会认为:本质是相对的。
比如:木制的三角架,若研究者兴趣在几何学,会认为“三角”为本质;若研究者兴趣在材质,会认为“木制的”是本质。
经验论者认为一切都是“意谓”的那个东西,本质是其“字句”的意义---一切取决于我们任意给予语词的那个意义。
现象学反对这类观点,现象学认为“木制的三角架”本身不构成对象,“木制”、“三角”各自独立为对象。
“对象”与“字句名称”无关,自身有必然性质。
“各种可能角度之间的相对性,不过是专注于不同对象的可能性。”【p 28】
存在的现象学
存在主义者认定的“存在”,很狭窄界定于---人的存在(亲在-Dasein)--其性质或本质完全不予考虑,但他们的研究方法和胡塞尔的并无差异。
(1) 他们的研究方法也是排除一切间接知识。情感状态可能揭示“存在”,但情感本身不产生“真知”,存在主义者的理智活动也是一种观察。
(2) 他们研究的“人的存在”,是在一种真正现象学意义上加以描述和解释的。
(3) 存在也拥有结构,海德格尔称之为“存在者”(Existentiale)
(4) 虽然他们研究的是仅仅出现一次的、我的东西,但存在主义者认为这些可适用于每个人的存在。
因此这不仅是“亲在”的结构,也是必然的结构。
存在主义者也在“存在”之中发现“本质”,未脱离现象学的方法框架【p 29-30】
关于更新的、“更深入的”现象学
胡塞尔及后继者企图发现“前对象的对象”,想解释对象如何产生。但是此种研究方法不再是前述的现象学方法了。应列入前哲学、前现象学范畴。
新现象学所提问题、方法,不在本书的“一般方法论”的范围,不再讨论。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五日星期四17:07:26

《当代思维方法》的笔记-第二章 现象学方法 - 第二章 现象学方法

现象学方法的第一大步骤以及相关联想
本文主要内容摘录于《当代思维方法》,
作者 J•M •鲍姆斯基
译者童世骏、邵春林、李福安
后文的【】当中引用的为页码,或我的批注。
第二章
现象学方法
大致两大步骤:一、确认“所与”对象
二、对“所与”对象还原
要完成 第一步骤,要三重式排除式还原:(暂时中止判断)【p 17】
一•1、纯客观(客观主义)
一•2、 不引用各种间接知识
一•3 不引用各种传统说法
要完成 第二大步骤,要双重的还原:
二•1 撇开事物之存在,专注于其是什么,“所是”
二•2 从“所是”当中撇开非本质要素,只分析本质要素。
现象学方法:
“返回事物本身”,是对本质的直觉的观察。
直觉和抽象、推论性活动都对立,在直觉做好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抽象、推论性活动。
今天只是看了第一步骤。
关于 一•1、纯客观(客观主义)
(1) 要排除自我内容,作公正、纯理论的考察---此处理论做希腊文原始意义讲—理论(观察)
(2) 排除“功利”考虑,不管研究的实用价值。甚至可以基于现象学立场研究目的、价值之类,但是研究仍然是纯理论的,“没有实践的目的”。【p20】
第一步骤很难达到,“客观主义”是理想状态,但是西方文化的发达,功劳恰恰在于“客观主义”【p21】
关于 一•2、 不引用各种间接知识
以及 一•3 不引用各种传统说法
(1)间接知识(比如理论、演绎、假说)只是暂时搁置,依照现象学方法进行研究要作为绝对开端,在这个基础奠定以后,才可以对间接知识予以应用。
(2)对传统的排除
托马斯•阿奎那讲“引证人的权威构成最无力的证据”。
对于排除理论和传统,困难不亚于“客观主义”。长期训练才可以勉强做到。我们的观察可能提及“未给予”的事情;也可能描述我们未看到或者看不到的事情。
以上的第一步骤,是消极原则—即不可将主观的诸多投射到研究对象之上。
然后下面是“观察本质的积极原则”【p 24】:
(1) 必须尽可能看到所给予的每一事物
我们都太易无视所给予东西当中的某些因素。现象学研究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揭示那些曾经被忽视的现象。
(2) 拆分对象为诸多要素,逐一观察要素,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真正认识他们。
存在主义与现象学学者的争论焦点【p 22】
(1) “存在”是否可以对象化
若进行现象学研究,任何命题都在研究时候,成为“对象”。但是在存在主义者看来,存在本身处于未完成状态,不能当作对象研究。本书作者认为这只是纯粹的语词问题。【但是我认为,这不只是语词的问题,马丁•布伯写作《我与你》,充满神性的彼此交融的“我与你”的关系,如果用切割的学科划分的方法来描述或者研究,就变为“我与它”的僵化关系,他在某一章节举出树木的例子,如果从绘画布局、生物系统研究等角度来看一棵在蓝天白云下掩映的树木,就失去了生命力。虽然后者的视角也会产生知识。】
(2)恐惧、忧虑的状态的重要性
存在主义者恰恰认为这些情感状态让个体人之存在鲜明的揭示出来。【比如基尔克果的《战栗与恐惧》,花费相当大的篇幅来描述亚伯拉罕准备杀子前后的近乎冗长的心理状态,还有和其余悲剧当中杀害子女的情境价值观位阶的对比】。但是科学工作需要冷静的头脑,作者举出萨特完成《存在与虚无》必定是冷静状态下完成。【作者回避了问题,在特殊情境下存在状态的被揭示,事后冷静认识书写记录可以变为两码事。】
(3) 纯个体vs客观化
存在主义者:弄清了独一无二的个体的存在,才可能弄清对象。
自然科学家:不考虑个体之“存在”,依旧可以得出普遍适用的科学规律。
作者指出,海德格尔、萨特作为主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仍然是使用典范的“客观方法”来论述著作。【p22】
评论:
想到了笛卡尔的《谈谈方法》
现象学的方法,首先撇除一切自我的主观价值投射,然后逐步细分要素,直观观察见他人所未见的方法,让我想到笛卡尔。
笛卡尔也曾经讲,追求知识要仿佛呕吐宿食,要清除知识的根基。其《谈谈方法》的【四条的大意是:第一,不接受任何不能由理性明确认为真实的东西。第二,分析困难对象到足够求解决的小单位。第三,从最简单容易懂的对象开始,依照先后次序,一点一点一步一步达到更为复杂的对象。第四,要列举一切,一个不能漏过,才能认为是全面。简单说就是:一、审查依据。二、将复杂对象解析到简单才着手。三、由简单逐步引向复杂。四、要求全面。这四条合起来很可能就是我们平常不自觉的接收、分析、综合、理解外来信息的自然程序。不过是脑中运转极快成为习惯,所以不觉得。这是脑中的抽象转换过程。是不是和笛卡儿的通连几何图形及代数符号的解析几何也有相通之处?是不是连所谓电脑也是如此?】【见《奥卡姆剃刀》一文,金克木《书读完了》】
这样的训练,的确可以尽力摆脱先前的经典理论、范式对于科学新发展的拘束。但是直观的从点滴的经过自己真正认识验证的起步,其实让我内心感动惶恐。
我早已经习惯了通过引经据典来表示自己言之有理,童同学在德国做哲学论文,他的导师就要求不能够因为引用名家论述就可以证明自己的论述逻辑过关了。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四日星期三22:39:32

《当代思维方法》的笔记-第三章 符号学方法(一) - 第三章 符号学方法(一)

本文主要内容摘录于《当代思维方法》,
作者 J•M •鲍姆斯基
译者童世骏、邵春林、李福安
后文的【】当中引用的为页码,或我的批注。

目录框架

第三章 符号学方法

6、概述
两个方法论问题-
简史-
语言分析的一般根据-
符号的三维关系-
符号学对词的独特看法

7、形式化方法
基本特征-
运算
把运算用于非数学对象
本真意义和操作性意义
模型
形式化方法的本性
形式化方法的依据
人工语言


两个方法论问题-
(一)本章有关语言分析,语言分析在间接认识活动上至关重要。因为在此活动中,知识的对象没有直接给予,思维的运动也十分复杂。这使得“精确的符号表达必不可少。
“符号学方法虽然可以在现象学方法之后加以讨论,却必须在任何其它方法之前予以考察。”【p 32】
(二)符号学领域与演绎逻辑领域难分难解
亚里士多德也将其符号学(《论修辞》前五章纳于其逻辑学名下)
此处区分两者:凡同陈述的正确性有关的,将在关于演绎的那章中讨论;
凡同间接的意义有关的,将在关于符号学的那章中讨论。


简史

柏拉图、智者派(克拉底等人)谈到符号学范畴

亚里士多德 系统研究符号学

斯多格派 如今只留下残篇(当代学者弗雷格重新构造,部分扩展)

经院学者 他们在中世纪的符号学研究,至今没有引起当代人足够重视

胡塞尔《逻辑研究》—符号学分析方法

弗雷格 整理 斯多格派学问

元数学:希尔伯特 塔尔斯基、卡尔纳普
正式发明 符号学名称和学科分类---查尔士·莫里斯

物理学、逻辑经验主义的发展,将符号学推向深入。(“逻辑经验主义”将语言分析看作“唯一哲学目标”)


语言分析的一般根据-
符号学对于科学方法重要乃至必要的原因。
(1) 现代科学研究需要集体协作,这样的协作当中有知识的传递,离不开符号。
(2) 语词作为实体性,物质性的东西或事件在清晰地提出概念方面卓有成效。
(3) 用符号表达思想是一项技艺性活动。概念只有在语词表达过程中才能达到完善和精确。
另外:语词不只是概念载体,还有其自身自主功能。

但语词也可能导致误解,遮蔽,某些语言并未充分表达某概念,会引发歧义。
【p 34】



符号的三维关系
句法关系(词-词)
语义关系(词-物)
语用关系(词-人)。
第36页给了一个立体象限的图示,三者之间互相依赖,只可能抽象地抽离三者当中任何一者。

【从后文可以看出,句法关系,和我们字面理解的语法关系不同,反而是超越各种国家语言的数理规则,比如 列竖式的乘法,每算一位下面数字要进一位,这也列入了句法关系。】

符号学对词的独特看法
词,在符号学当中为物质性的,口语中一段声波,或者书面语言的一串墨迹。并非是词-意义【或者用索绪尔的话讲,“我们建议保留用符号这一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那么此处作者鲍亨斯基 的词,应该是“能指”---音响-形象】

那么,结论:同一句话当中,同一个词语不会陈述两次。
因为两个写法一样的词语,绝不会完全一样,且位置也不一样。
“形式相同”只是总的书写结构相同。
现象学家提出“语音结构”---也就是符号学家认为相似的词都具有的那个相同结构。不过“语音结构”不是单独事物,而是一种性质,是物质性(符号学所理解的)的符号所具有的性质。【p 37】

提问:【在索绪尔所认为的“所指”层面—符号之概念,应该具有普遍性吧?如果符号学认定的“词”的物质性层面如此独特,那么是否在物质层面,每个词都独一无二。不具备“同一性认定”(identification),那么符号学每次研究的东西都是不可重复的东西,最终如何形成科学规律?现象学尚且在诸多科技领域广泛运用,符号学难道就成为了一种纯粹思辨研究?】


7、形式化方法
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撇开所用符号之意义,只考虑符号的书面形式。
区分两个方面:(1)“形式化方法”,只具有纯粹句法上规则,只涉及符号物质形式的规则。
(2)内容诠释,符号之意义,属于“语义学领域”(词-物),形式化方法需要 不赋予意义的形式化语言。
在句法学范围内,有关“形式化语言”,必须解决
(a) 明确哪些符号是“可接受的”“有意义的”—制定出规则。
(b) 制定规则判定陈述是恰当的—形式逻辑中再细致讨论。
对于(a)分出三组问题—
a1 同一般的形式化方法有关
a2 同一个简单词语句法意义有关。
a3 同互相联结着的几个词语意义有关
【p 39】

运算
(1) 如乘法运算,列竖式的乘法,每算一步要前进一位,这可以视为一条“句法规则”,不必追究原因,只要了解此算法(及其他句法规则)就足够了。
(2) 方程式
“等式左右两侧的每一个因子可移向另一侧,但必须随即赋予相反符号。”【p 40】
运算之所以可靠,不是因为用数字,而是因为形式化方法。
【逻辑求真,是专制的死敌。】

把运算用于非数学对象
全称否定陈述,可以进行换位---SeP

SeP ,S为主词,P为谓词,字母e (源于拉丁文 nego)表示该陈述句为“全称否定陈述”

在XeY类型的任何式子中,与e相邻的字母都可以互相换位。


本真意义和操作性意义
本真意义:某符号在语义学上有与之对应的东西【“能指-所指”当中的“所指”】
纯操作性意义:只知道可用于该符号的句法规则,没有“本真意义”,纯操作意义也可以单独存在。
若有“本真意义”,纯操作意义也同时具备。
此“操作性意义”,是指对符号本身运算。不是指对“物质”进行处理。
例如:
制造原子弹,需要物理公式,但是要真正制成功,还需要符号的“本真意义”

对于人类知识的类型,现代哲学当中有两种极端立场:
(1) 人类知识仅限于“本真意义”;
(2) 人类知识仅限于“纯粹操作性意义”。

这两者都不正确,很多知识存在“本真意义”,不过数学、物理学、天文学中都存在一些符号无法给出任何“本真意义”,但是从本真意义角度,可以对这些符号导致的结论加以诠释。

模型
现代科学,有模型的理论正在向无模型的理论转化。
大多数情况下,科学陈述/ 理论 没有本真意义,而只有操作性意义。【汪丁丁则举例,一些数学研究,真正投入实际科技应用领域,可能需要几百年后。】少部分情况下,具有本真意义---“在理智上可观察的结构,而不是一个可以感性地、形象地加以描绘的结构。”【p 43】

形式化方法的本性
(1) 形式化方法的目标---知识(“什么”或者“如何”,此处偏重于“如何”),“知识”作为结果,要能够最终从“本真意义”的角度来诠释。
(2) 支配形式化运算的规则必须具有“本真意义”,可能系统A包含于系统B,系统B又包含于系统C,一层层被形式化,但是最终要在某层使用“非形式化规则”
(3) 形式化系统的形成步骤:a 确定有意义的符号 b 将符号抽象掉意义 c 形式化方法形成系统 d 对此系统作一种诠释。
(4) 以上所述尤其适用于逻辑学,逻辑学不会只具有句法意义。逻辑要为其他间接思维活动提供演绎规则。若规则没有本真意义,则任何演绎也无法进行了。

“不允许用已知的本真意义进行诠释的系统其实并不是逻辑”【p 44】
【“神秘体验论”都是直观的,个体进入神秘不可言说的状态,这不属于逻辑,不属于科学,是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艺术创作等等都类似这种“神秘体验论”。】


形式化方法的根据

理由:
(1) 复杂的思维活动,如果没有形式化方法引入,本真理解很快会被打断。
(2) 未经过形式化,推导过程的前提也没有经过形式化方法验证,前提可能为假。如果经过了形式化过程,撇去前提的本真意义,进行检验也方便。
(3) 用形式化方法建立起来的公理系统,操作简便、确定、精确。
(4) 若一个系统,由纯粹形式化方法建立,最终可以做出好几种诠释。
比如“两点原则”,可以是通常意义的“两点决定一直线”,也可以是“两条平行线决定一个无限远的点”

形式化方法应该注意:

a 事态弄清,不可仓促做形式化工作。
b 牢记形式化系统为抽象,不与“实在”划等号
c 形式化方法,应该与其他方法一起使用。

人工语言
日常语言,原则上可予以形式化:
但是人工语言不一定被当作 形式化系统。
如 数理逻辑语言那些基础部分,不被当作“形式化系统”。

怀海特、罗素等人为 人工符号做辩解:
(1) 逻辑学某些符号不得不生造,因为普通语言无对应词汇
(2) 普通语言哪怕严格依照规则来作精密科学研究,因其联想作用仍然会暗示日常语言的“不严格规则”,因此还是有严格规则的人工语言。
(3) 人工语言,简短、容易理解。
(4) 普通词,每个语词或多或少有歧义,因此造出“与普通语言不同的人工符号组成的语言。”【p 47】
注意:人工语言 不等于 符号语言。每种语言都有符号,都可以被称为“符号语言”,因此 人工语言 专为 数理逻辑,分析哲学而创造。具有严格规则,与日常语言无关,只与逻辑有关。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七日星期三17:09:28


 当代思维方法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