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科瑞根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13318565
作者:[美] 克里斯·韦尔
页数:380页

内容概要

作者克里斯•韦尔是《纽约客》杂志的御用封面画家,《纽约客》的多期经典封面出自其手。
从最初连载到最终成书,英文原版《吉米•科瑞根》跨越了七年。在整个出版流程中,作者克里斯•韦尔事必躬亲,自脚本至绘制、自设计至印刷,均由其一手操刀。
本书每幅精准细致的画面,均未使用电脑矢量软件作为辅助工具,而是全部徒手完成。准确的线条,规矩的分格,乃至每个精细的字符,都是采用先打线格再手绘的手工模式,工程浩大繁复,极度耗费时间心力,但其极致效果亦无人企及。

作者简介

“你看完这本书大致需要五小时,约莫等于我和我的父亲曾经相处时间的总和。”——克里斯·韦尔
这是一本经典的成人绘本,也可称为“图像小说”。英国《卫报》“第一本书奖”自设立起,该书是迄今唯一获奖的绘本作品。 女作家莎娣·史密斯在获奖结果公布前就认定《吉米·科瑞根》为其心目中的不二之选:“克里斯·韦尔应该马上当选——我根本不在乎名单上还有哪些人入围。
作者克里斯·韦尔的父亲在失踪三十年后,忽然以几通电话和一顿令人坐立 难安的晚餐出现在他面前。但当两人还没机会再见面之前,他父亲便死于心脏病发。这段充满失落寂寞、难堪痛苦,以及措手不及的经历,累积沉淀在克里斯·韦尔的心中,于是他以极端自制、干净且缜密的手法绘图,将小小的人物埋在小小的画格中。
《吉米·科瑞根》的故事分成两条主线,其一的主角是由单亲妈妈抚养长大的吉米·科瑞根,三十六岁,生活在1980年代,不擅交际、个性畏缩;某天他收到一封短信,寄件人自称是他未曾谋面的父亲,以一种故作轻松的语调邀他一起过感恩节假期,随信还附上一张机票——去,还是不去?吉米开始左思右想,还生出许多天马行空的幻象。另一条主线则发生在1890年代,当时吉米的祖父詹姆斯还是个九岁的孩子,住在正要举办世界博览会的芝加哥,母亲已经在生产的时候过世,而与父亲相依为命的生活,则似乎正要发生变化。
作者的巧妙构思和缜密绘图让你每次从头读起,仍能发现很多震撼人心的细节。从1993年开始,《吉米·科瑞根》在韦尔自创的美国地下漫画刊物The ACME Novelty Library上连载五年,2000年在美国出版后可谓佳评如潮,让各界人士眼睛一亮、赞不绝口。女作家莎娣·史密斯在获奖结果公布前就认定《吉米·科瑞根》为其心目中的不二之选:“克里斯·韦尔应该马上当选——我根本不在乎名单上还有哪些人入围。


 吉米·科瑞根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文/陈赛全文刊登于《新知》2016年2月刊有一年情人节,7岁的克里斯·维尔给查理·布朗寄了一张情人节贺卡。长大后,他画了一本漫画书《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本书是查理·布朗的后传。查理·布朗一旦走出他那小小的四格世界,走出舒尔茨为他设置的那个田园牧歌式的永恒的童年,大概就是吉米·科瑞根的样子:一个“孤单、有情感缺陷,又无依无靠的可怜人”,独自面对一个广大而冷漠的世界,芝加哥的摩天大楼若隐若现耸立在窗外的薄雾中,生活给你的不再是一声叹息,而是鼻血长流。故事开始于36岁的吉米·科瑞根接到从未谋面的父亲的来信,邀他去密歇根家中共度感恩节假期,随信还附上一张机票——去,还是不去?孤独、畏缩、个性懦弱的吉米在万分纠结中踏上了他的寻父之旅。在吉米的故事之外,书中还穿插了另一条平行的故事主线,是关于他的祖父詹姆斯的悲惨童年。19世纪90年代,詹姆斯还是个9岁的孩子,母亲死于难产,他与性情古怪暴躁的父亲相依为命,他们居住的城市芝加哥马上就要举办一场宏伟的世界博览会,而他的命运也将发生改变。一位插画师朋友告诉我:漫画家画画,性格全在纸上——有些画家很自信,很张扬,随意一笔都觉得是对的;但你看这本书,作者一定是对自己巨没信心的那种,或者小时候被人欺负惯的。因为他是以一种工程制图的方式来画画的,线条画面收拾得非常非常干净,几乎没有一点瑕疵,也不留下任何个人的印记:“他大概总是担心自己画的不对,画成这样,自然不会有人说你画的不对了。”从照片上看,克里斯·维尔长得又瘦又高,长长的手指和突出的前额,看起来像个外星人。他本人显然对自己的长相很不满意:“我的脑袋像是一个没煮过的火腿戴着一副眼镜。”所有采访过他的记者都提到,他身上有一种让人难以理解的谦卑,尽管他的漫画在艺术上已经达到极高的成就与声誉。他的《建筑故事》常常被人拿来与《尤利西斯》相提并论,而他自己被称为漫画界的艾米丽·狄金森。他显然有着某种形式的强迫症。《巴黎评论》的记者去他家里采访,在书架上看到一排70年代的《小孤儿安妮》精装本系列漫画,但封面却从未见过,而据他所知,这套漫画只出了一个版本。后来他才知道,原来维尔不喜欢那套书的封面,自己重新设计了一套,仅供自己私人使用:“维尔无法容忍一切二流的、或者劣质的东西。他的房子就是一个关于他会如何重造世界的微缩宇宙。他喜欢在看似陈旧的艺术形式里寻找隐藏的深度,他之所以决定尽其一生致力于改造漫画,大概也是出于这样的倾向。”维尔出生于1968年,是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的,他的父亲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就离开了。所以,这本《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可以说是一本半自传的漫画。在学校里,他是一个真正的书呆子:“我总是一个人,总是害怕着课间休息时会被人在走廊里拦住揍一顿,一直静待自己男人的体格发育起来,但它迟迟不来,一直没来。”“很多漫画家估计都有这样的故事。我们一遍遍地回顾人生,想搞清楚哪里出了问题,能够加以修补或者控制。”他叹息,“我不知道。”“假如这个孩子能稍稍一瞥自己成年后的生活、将自己对父亲的恐惧暂搁一旁坦然起身面对一切然后走回家,就事论事,向父亲娓娓道来:为什么他刚刚那样跑出去、以及一直以来他都是听话的孩子,理应得到更好的对待。如此,父子之间应该会达成绅士般的共识。”11岁的时候,母亲给他报了当地一家艺术博物馆的绘画课程。他爱上了画画,但不喜欢那些挂在墙上的艺术:“你站在一个个巨幅的画布前面,它们看着像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东西,散发着傲慢的气场。”相比之下,漫画是友好、平民的艺术,显然与他的气场更合拍。他最早的漫画都是关于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有时候他会把自己的脸画到超人的身体上。他给自己量身定做超人服,用织物蜡笔给内裤涂上颜色。他热爱《花生》漫画。他认为舒尔茨是第一个将“同情”(empathy)引入美国漫画的漫画家——查理·布朗自我感觉不好,于是你也为他感到难过。你不仅体会到他的情感,而且通过他体会到自己的情感,这是任何一种文学形式必需的机制。但真正改变他的人生的是一本叫《Raw》的漫画杂志。这本杂志汇集了当时美国一批最先锋的漫画艺术家,主编是斯皮尔格曼夫妇。阿特·斯皮尔格曼(Art Spiegelman)曾经以关于他父亲在纳粹大屠杀时期的经历的漫画小说《鼠》(Mouse)获得普利策文学奖。这本杂志让他意识到,原来漫画还可以讲述如此严肃而复杂的故事,平凡人生也可以被赋予艺术的尊严。18岁那年,维尔考上了德州大学的艺术系,业余时间在学校报纸《得州人日报》(Daily Texan)上画漫画。他的创作充满了实验精神。比如其中有一则漫画是这样的:两个人试图说服一个叫“巴尼”的人他只是漫画里的一个角色,巴尼不信,于是其中一个人指给他看前面一格漫画,巴尼立刻尖叫起来,“天哪,你的手指不见了!”他创作的另外一部实验作品叫《惊险冒险故事》,画的是一个超级英雄对抗邪恶势力、搭救落难少女的故事,但文字却在讲一个男孩的童年:他与祖母生活在一起,在人群里总是觉得格格不入;直到有一格漫画里,男孩突然说起自己创造了一个叫“飓风”的超级英雄,说自己给他做了一套超人服,还用蜡笔给内裤涂了颜色。图文到了这里才统一起来——图像是男孩想象的人生,文字则是他真实的人生。最后,超人救了女孩,男孩的继父大吵一架后离开了家——“这样更好,我更喜欢只有我和妈妈一起生活。”1993年,维尔开始在一本地下漫画刊物《新城漫画》(The ACME Novelty Library)上连载《吉米·科瑞根》。在一格格小小的漫画画格里,德州的维尔描画着芝加哥的吉米,也宣泄着自己的孤独、幻想与绝望。在漫画中,吉米与生父见了面,度过了无比尴尬的几天时间。5年后,现实中的维尔也毫无预警地接到生父的来信,据称两人见面的情形比他漫画里的那对父子更难堪——“他独角戏唱着唱着又想装轻松,结果亲切友善的话语听来反而别扭,不合时宜。我从来没让我故事里的吉米老爹如此失言、进退维谷。”此后,他们又断断续续见了几面,待到他的书结集出版、他想送一本给生父时,却发现他已经死于心脏病发。所以,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你看完这本书大致需要5小时,约莫等于我和我的父亲曾经相处时间的总和。”作为读者,我在这本书上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5小时。无数次停下来,又硬着头皮看下去。一方面是它的形式太过陌生、太过复杂、也太过自我。但更重要的是,它的负能量太强大——相似的面孔,轮回的命运,四代人的孤独与疏离、难堪与绝望,简直让人不忍直视。但是,错过它会是一种遗憾,就像人生中其他可能让你感到遗憾的错失一样。如《纽约客》的一篇评论上所说的,“阅读《吉米·科瑞根》就像操作一台功能尚未明确的精密机器,逐渐地,意义浮现,情感凝结。”吉米漫步到门外,搜肠刮肚的想着怎么给他的父亲写第一封信,“亲爱的老爸,你过的怎么样?我是你的儿子……”,“亲爱的老爸,嗨,我是吉米,你也许不记得我了,但我希望……”一辆邮政车在背景里绕圈。他看到街对面的加油站后面有一群鹿。他琢磨着鹿会不会咬人。“不对。”他向自己保证,鹿是温和而友善的动物,然后他高兴地向它们走过去。这时“砰”的一声,邮政车撞上了他。还有他怪异的幽默感。比如吉米读报,发现超人跳楼自杀那一段。维尔年轻的时候也经常画超人,不过他笔下的超人是一个反复无常的神,对于人类抱着时有时无的兴趣。在这里,他干脆让超人纵身一跳,也许是告诉我们:上帝死了,大家都死了心,各自管好各自的事吧。故事进展到差不多1/5的时候,作者突然插入了一段摘要,以异常幽默轻快的方式梳理了前因后果。这两页摘要大概最为清晰地浓缩了维尔的创作哲学——漫画不是一种视觉艺术或绘画,而是一种语言:“由短小的视觉词汇构成,有自己的语法、句法和标点符号。”所以,它应该是被“阅读”的,而不是被“看”的。既是关于视觉的清晰度,也是关于情感的清晰度。(他曾经出版过两本素描集,有人物也有风景素描,画面丰富而充满细节,与漫画的风格迥异)。画人的时候,他永远用最简洁的笔墨,脑袋永远是土豆型的,眼睛永远是两个简单的点,但他对于线条的运动如何牵动人的表情和心理有一种近于本能的敏感度,肩膀一个轻轻的下垂,就能精确勾勒出一种错综复杂的挫败感。他笔下的风景也极其干净、缜密,带着明显的图形设计和建筑绘画的元素。书中描绘的芝加哥景象曾被评选为当代绘画中描绘城市建筑的名作之一。他的作品颜色极尽华丽,力求以最大的精确度烘托情绪——“我希望画面尽可能的漂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与故事的悲伤形成对照,同时也暗示生活的另外一种可能性。”“漫画是一种很主动的媒介(虽然很多人以为它很一种很消极的媒介)……当你读到一幅图,你明知它是静止的,但你就是有一种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移动、在流动,即使不在页面上,也在你的脑海里。这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在他看来,漫画的格子不仅是画、是词汇,也是时间的延伸。他尝试以各种方式操纵时间,延长、放缓、快进、停止、倒退,重返……他在漫画中大量应用了文学和电影的技巧——意识流、蒙太奇……有时候梦境、幻想不着痕迹地淡入淡出日常生活,过于沉重的悲剧感被一种突如其来的空灵打断,但你分不清楚到底是加重了,还是减缓了。詹姆斯跟随父亲去世博会参观。他们一起爬上一个巨大建筑的屋顶,他正沉浸于世界的广阔与神奇之中,父亲对他说了些什么,然后往旁边走去。此时漫画越缩越小,缩成一个指甲大小的画面——“我根本没注意到他说了什么,我只是站在原地,看着天空,以及底下的人群,等待他回来。”跨页是一幅巨幅建筑画面,詹姆斯成了楼顶小小的一个点。“当然,他再也没有出现。”这是一个醍醐灌顶的时刻,就像一个梦突然醒来。维尔曾说,他一直试图在画面中呈现一种音乐感:“音乐能捕捉一个人思考的过程,那种思维恣意流淌出来的怪异的感觉。”“那时候我经常听勃拉姆斯。我想着,先用一个大的画面呈现勃拉姆斯的音乐的感觉,然后转为更抒情的、更结构化的,然后是混纯(sweeping)的段落,最后回到一个点。”1973年,美国芝加哥一家医院的81岁的看门人亨利·达戈(Henry Darger)去世。他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房东在清理他的遗物时惊奇地发现,他留下了300多幅美丽而些许诡异的水彩画,有些画作长达3米,纸的两面都画满了不同的场景和情节。与此同时,房东还发现了一部长达15145页的配图小说手稿:《不真实的国度》(In the Realm of the Unreal),小说讲的是一场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战争。被奴役的小女孩对奴役者格兰丁利尼亚人(Glandelinia)的反抗,最终被七名英勇的女孩(Vivian girls)营救,再加上保护儿童组织的亨利·达戈将军的鼎力协助,最终消灭了可恶的奴役者。而那300多幅为世人惊叹和唏嘘的画作,正是为这部巨作所做的插图。1999年,《吉米·科瑞根》快要完成的时候,维尔拜访了达戈的故居。他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整个房间就像是一个为维护孤独而建设的堡垒,但它有一种奇怪的振奋人心的力量,像一个我们所有人都要经历的人生的隐喻。”不久他开始创作《建筑故事》,以那种混杂了孤独与振奋的隐喻作为起点。确切地说,《建筑故事》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大盒子,里面有14个形态不一的印刷品(书、小册子、分镜本、杂志、镶金边的精装书和一个棋盘游戏),每一个印刷品之间环环相扣,讲述芝加哥一桩公寓楼里三个住户的故事。一楼是一个老妇人,也是公寓楼的房东,她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如今独自面对自己的衰老和即将到来的死亡。二楼是一对夫妇,他们的生活在无休止的争吵与道歉中循环往复,以至于无法有任何真正的沟通。三楼住着的是一个20多岁的单腿女孩,她是一个羞涩的艺术学校学生,在花店打工,她的孤独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慌乱与绝望,她确信自己将永远孤独:“上帝,我再也无法忍受了……”地下室里还有一只名叫布朗福德的蜜蜂,它似乎患有抑郁症,对上帝抱着深深的恐惧,幻想与女王蜂来一场艳遇。故事没有起点,或者说,任何一个点都可以是起点。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完全取决于我们选择从哪里开始阅读。我们可能在老房东的少女时代遇到她,当时她正在照顾她脾气暴躁的母亲;我们可能在顶楼的女孩住进来之前遇到她;或者在她搬到郊区之后再遇到她,那时候她已经结了婚,发了福,生了孩子,放弃了艺术的梦想;我们可以从未来人类的脑电波阅读器里从墙壁的自白里窥探二楼夫妇的故事……这些角色只有偶尔的交集,大部分时间都陷在自己的空间与各自的孤独中——从这个角度来说,盒子本身是一个绝妙的隐喻。公寓、医院、学校、办公室、电梯、监狱、商场……人类的生老病死,都在盒子里发生。然后你会发现,真正的主角其实是那个单腿女孩,整个故事是她在回忆自己的人生,而其他所有人的故事都经过了她的意识与记忆的过滤。你会注意到故事在不同的地方有奇怪的重复与矛盾。在小册子里,单腿女孩回忆她的朋友史蒂芬妮死去的那天,她没能去成她的葬礼,因为她的猫死了。但在分镜本里,她又说自己去了葬礼,还发了言。你在单腿的女孩的公寓里见到一盏绿色阴影的台灯,但你发誓在另外一本书里,它的位置不是这么摆的。单腿女孩从小古董店买了一枚玫瑰胸针,想激发自己在创意写作课上的灵感;但另外一个地方,你看到同样的胸针,是老房东正在回忆自己死去的母亲。据一位数学家说,这本书一共有87178291200种不同的读法。它以一种如此复杂的结构捕捉日常生活,以至于阅读这本书,就像在书中度过了一生——带着人类思维所有的丰富性与缺陷。克里斯·维尔,48岁,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卡,90年代搬到芝加哥,开始出版漫画。2001年,他的漫画小说《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获得卫报“第一本书奖”(FirstBook Award)。2002年,他是第一个在美国惠特妮美术馆的双年展上展出的漫画艺术家。2012 年推出新作《建筑故事》。
  •     转自读库生命里确实有些时刻会让人明显感觉一切活动失去了价值,这种状况可能持续数天、数周,甚至长达数年。或许,某个充满希望、阳光普照的早晨醒来,我们发现身体里面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又苏醒了,直到浴室镜子里戴着面具的大人回瞪我们,才猝然驱散这种感受。我们可能刚被告知,自己到头来并非某人原本认定的生活伴侣,请求我们不要再上门、打电话或分享他们的床单,尽快取走留下的个人用品。也许,我们一向最敬爱的祖父母,曾以身作则告诉我们,只要说对的话、讲对的事、称赞对的人和事物,生命既过得去,日子也能尽兴;如今他们的体力所剩无几、仅能维生,甚至更残酷,完全变了一个人,过去那个睿智慷慨的长者不再,成了刻薄、恶毒的陌生人,连我们都认不出。也可能只是,深夜没穿衣服、一个人坐在客厅的安乐椅上,突然间,过往种种毫无预警地涌现心头,恐怖又煎熬:那满怀希望的童年、失联的友人、无疾而终的幽会、一次次心碎,让人禁不住大喊,只求一个解决办法、让程序终止,结束眼前这一切,一分钟也不想走下去。这种时候,以及其他无法赘述的时刻,我们多半会选择进行某种形式的盛典,以转移注意力或寻求慰藉。到街角的电影院看电影、打开电视机或吃一块蛋糕,企图做一件事情来满足自己。从1993年开始,《吉米·科瑞根》在作者韦尔自创的美国地下漫画刊物The ACME Novelty Library上连载五年,2000年在美国出版。他巧妙的构思和缜密严谨的绘图让人每次随意翻开这本书,仍能不断的发现角落里震撼人心的细节。除去书中韦尔对人物情绪精准的描述,388页的图像小说《吉米·科瑞根》中所展现出来的芝加哥四季景象,被誉为当代绘画中描绘城市建筑的名作之一。随书附赠三张可以真实制作的纸模,为方便读者手工制作模型,在印厂已经预先做好了模切处理。无需准备一把精致的美工刀,带着人类最基础的浪漫情怀,这三页纸就几乎可以拯救你一个下午了。当然,要想完全的融入故事情节,也不是必须要完成这些纸模型,不过胆敢尝试此番壮举的读者,想必能更加深入的领略书中故事的奥秘。《吉米·科瑞根》书中每幅精准细致仿佛CAD制图般的画面,向上帝发誓,完全没有使用电脑矢量软件作为辅助工具,而是全部徒手完成。笔直准确的线条,规矩的分格,乃至每个精细的字符,都是采用先打线格再手绘的手工模式,工程浩大繁复,极度耗费时间与心力。故事之外,作者克里斯·韦尔的父亲在失踪长达三十年后,忽然以几通电话和一顿令人坐立难安的晚餐出现在他面前。韦尔害怕那天的到来,因为他这一生几乎都在准备着这一重要时刻的降临。好在一切再自然不过,那是个极度美好的夜晚,虽然父亲并没有看到任何一副有关吉米·科瑞根的画作,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那个夜晚看起来就像是一对满腹遗憾的兄弟。但父子二人最终还是没机会能够再次相见,他的父亲便死于心脏病突发。这段充满失落寂寞、难堪痛苦,以及措手不及的经历,累积沉淀在克里斯·韦尔的心中,于是他以极端自制、干净且缜密的手法绘图,将小小的人物埋在小小的画格中。用3072幅图像和文字作为叙述方式,完成了这部介于虚构与非虚构的文学作品。阅读原文
  •     如果你的父亲抛弃你三十余年,有天说想见你,你会欣然赴约?还是愤然离场?克里斯•韦尔遭遇了真实的选择题。他一生极力避免与生父接触,为了尝试与陌生父亲相认,他创作了一个半自传性的情节漫画,从1993年开始,每周在芝加哥《新城日报》上连载。笔下的另一个他——“吉米•科瑞根”代替他模拟着重逢的尴尬。“我害怕那天的到来,我这一生几乎都在准备这重要的一刻。”不曾想第一面隔阂便消散,却再也没有下一次——他的父亲死于心脏病突发。而“吉米•科瑞根”的故事却没有因此戛然而止。漫画两条线索并行:一条是生活在1980年代的吉米•科瑞根去见生父;另一条则是生活在1890年代、刚满9岁的祖父詹姆斯•科瑞根被他的父亲抛弃。9岁的小男孩怎会懂父亲罕有的亲昵是为遗弃做准备?——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盛大得如同一生的最高点。小男孩像一只衷心耿耿的动物,尾随着他的父亲,直到世界最大建筑物的屋顶边缘。“…他仅仅对我嗫嚅了单调乏味的几句话,便往旁边走去…我根本没注意到他说了什么,我只是站在原地,看着天空,及底下的人群,痴痴地等他回来。可想而知,他再没有出现。”祖孙四代的命运,多像另一种形式的百年孤独。当吉米•科瑞根去小镇上见生父时,俩人与同样住在这里的祖父毫无征兆地偶遇了,嗯,就是当年9岁的那个小男孩。父亲指着祖父对吉米•科瑞根说“这位是詹姆斯•科瑞根…我爸。”祖父对吉米•科瑞根说“…你是他的,对吧?可别被他耍得团团转。” 两句不着边际的问候,然后就迅速分开,短暂得不像从未谋面。暗流涌动,却那么稀松平常。什么样的打招呼方式担得起三十余年的岁月?一个小男孩的遭遇,或许只是另一个“男孩”无心犯下却不能承担的错误?“不幸的是,那男孩还不够成熟,无法了解他的在场只是偶然。”带着漩涡长大,再做一次选择,何去何从?2000年,这本漫画在美国出版,被喻为“绘本界的尤利西斯”。然而书中的吉米•科瑞根亦没能弥补作者的遗憾,他与生父相认后不久,生父车祸身亡。也许我们能模拟的,只有自己的人生。希望你,不用面对这样的两难。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我只是想你們喜歡我。
  •     关于死亡和久别重逢
  •     看的人想哭
  •     从幻想回到现实的时刻最让人心碎
  •     有电影感,叙事非常棒,色彩也很高级。前三分之一基本在对设定蒙圈,之后每看几页就心情沮丧。本来是为了分镜看这本图像小说的,最后读到作者说的故事和现实生活的照应,还是挺震撼。
  •     坐在井底,还是忍不住拧断脖子也要抬头看微弱的光
  •     too sad
  •     1.看得不是很懂 2.绝对致郁,切勿深夜阅读 3.不要被定价吓倒,非常值 4.感谢道长推荐 5.整本书在黑暗中发光
  •     一开始我觉得很混乱因为剧情连不上 而且顺序弄不懂 后来看到大半的时候可以认真看下去 也摸清了顺序 非常细腻
  •     孤独症患者的最爱吧,2000年的作品其实也不算太惊艳,比较传统和经典的故事,包裹在一个看似复杂的叙事形式下,但是整个看完并没有太多内容,结构也并不出众。一个朴实到乏味的故事,因为用了一些图像叙事技巧就被捧为奇书,让那些真正晦涩难懂的漫画情何以堪啊。
  •     從未如此全程哽咽著。
  •     居然出中文版了,我还在看,每天几小页,把这五小时无限延长。
  •     一本可以从封面阅读到封底的奇特图像小说
  •     平淡的故事,却却在一点一滴中的感动。
  •     2017已读007。扣掉的两分是给自己的。喜欢漫画的朋友说这本书特别棒,但是我看了前面完全get不到到底好在哪里。看到五分之二时来翻豆瓣书评,感觉是因为自己没有相应的人生体验或是同理心,所以再好的书也咂摸不出它的好来。不过看到五分之三多将近五分之四的时候,有点渐入佳境了,对人物心理状态的刻画很精妙。但还是不懂这个以47岁满脸皱纹的老男孩为主角的故事,副标题为什么叫“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
  •     (祖父的故事太悲伤了忍不住哭了起来,,想起来了小时候看的《三毛》,,然后就去看了降临,好在把我从抑郁里捞了出来。)比起文学更像是看了一场电影,很像,此外漫画还能在自己独有的纬度进一步展开。画我是特别喜欢的。
  •     已看到真正的荷花,不必再望向水里,尽管波浪可以是它更赋韵味。
  •     静默场景里的孤独在一个家族的基因里默默延续。
  •     天哪,读到吉姆在爷爷家说一切都怪自己时,泪流满面啊,爷爷一句不合时宜的“我根本不认识他”,又让我破涕为笑。这本书比几年前看《鼠族》时震撼多了,故事复杂而丰富,让人大开眼界
  •     每次看完致郁的东西都会无比舒畅,有时不可抑制的极端想法,他用笔画下来了。二印,脱胶,味重,居然还没被熏死。
  •     悲伤孤独的家庭、成长故事。
  •     残酷的如此真实
  •     我不够孤独,喝喝喝
  •      太细腻了!惊人
  •     从来对漫画无感,但这本画册看着看着竟有了电影分镜图的感觉。
  •     真的和百年孤独有点像。对我而言原创性不足。
  •     家宝。
  •     201606 最後一週 四本書_A
  •     写的真好
  •     看完好难过,整本书里发自内心的笑真是屈指可数,看到的是麻木,自责与渴望肯定。
  •     一个患有社交恐惧,孤独而怯懦的中年Loser,在平日里幻想自己是在地球上冒险的最聪明的小子,以此缓解生命的黯淡无光。他人生的高潮,也只是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即将第一次见到陌生的父亲。这是一本半自传性的漫画小说,作者是《纽约客》杂志的封面御用画家克里斯•韦尔。他用极端自制、干净而细腻的绘图,将生活里我们经历的孤独沮丧、痛苦不安,以及尴尬难堪画进了格子里。在漫画里仿佛看到了自己。
  •     好看。历史终结后的美国人。许多场景片段值得讨论。
  •     没有幸福童年的人生命运注定将是和敏感、孤独相伴。难道基因也会复刻人生经历?
  •     小时候就很少看漫画的我一开始那几页真的有点摸不到头脑,但是过1/3以后就非常吸引人了,有种看电影的感觉。画面规整但是奇怪却非常有美感。我想豆瓣里电视剧和书的评论常常虚高是因为不喜欢的人早就中途放弃,能看到最后的都是真爱吧。
  •     今年读过最好的书,刚看前五页就知道是个怎样忧郁的故事了。
  •     承载了太多太多无法言说的情感。
  •     形式修养和叙事技巧水平极高的漫画~
  •     我期待的美国文学,或者说,我期待的美国非学术的文字也要有的模样
  •     你看完这本书大致需要五小时,约莫等于我和我的父亲曾经相处时间的总和。
  •     这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最累的一本漫画(?说图像小说真的更为贴切,虽是一格格的传统漫画形式,故事的讲述却是在平行的时空来回地跳跃穿插,主人公琐碎的幻想真的很绝)。这是个有关于孤独和救赎的故事,但很明显的是孤独的主题远远大于结尾的一丁点儿救赎成分。是的,主人公吉米生于孤独,长于欺侮,终于一个不可见的朦胧未来。人生大抵如此,吸溜吸溜— —
  •     我不太看得懂故事,不过电影的画面感很好
  •     牛逼。不管是对人际关系的描写,还是每一格漫画的刻画。
  •     书封上说,你会花5个小时看完,只是,我只花了1个小时就看完了,然而,我却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不停的重翻这本书,每一次再翻开,感触就更深,一个三代人的悲哀被平铺在我眼前,意识流和插叙的方式让这本书看起来光怪陆离,但是仔细品味会发现,一切的一切都是连在一起的,这也是维尔老师故事中最经典的一个地方,所有的一切都是有联系的。
  •     看到某些情节会湿润眼眶想大哭一场的书,总是值得推荐的。
  •     故事情节和自己有点相似,有很多点很喜欢。
  •     “只是这人生本来就苦短...”科瑞根先生,希望谭美可以宽慰你的心,为你带来幸福。
  •     好看得让人难过
  •     恐惧,悲伤,焦虑,不安,还有沁入骨髓的孤独。
  •     6.16
  •     美国的无缘社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