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传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08648048
作者:[德]斯蒂凡·柯内琉斯
页数:272页

内容概要

斯蒂凡•柯内琉斯(Stefan Kornelius)
德国订阅量最大的报纸《南德意志报》国际部的主编。他于1989年首次与默克尔总理在民主德国相识,当时默克尔正在做关于民主觉醒的演讲。之后柯内琉斯成为基民党的一名记者,默克尔时任科尔的内阁部长,这也是柯内琉斯报道的重要来源之一。之后,柯内琉斯又作为德国驻华盛顿记者工作多年,并于1999年回到柏林,其间正值基民党资金丑闻和默克尔在基民党崛起。自2000年以来,柯内琉斯一直负责外交政治报道,并与默克尔总理及其主要顾问团有亲密接触。此外,他还于2007年获得Karl-Klasen记者奖,2009年因报道阿富汗空袭事件获得年度记者特别奖。

书籍目录

第1 章 登上国际舞台——默默扛起欧洲的女主人
四年的危机让默克尔进身为政治刊物封面故事的女英雄:“默克尔神话”、“败选的领袖”、“欧洲女士”、“沮丧的母亲”、“小心,默克尔来了!”
第2 章 少女时代——游历多国,打开国际视野
喜欢旅行、喜欢交朋友,一直是默克尔的特质。“我认识了保加利亚人、美国人和英国人,15 岁时与美国人一起用餐,讲民主德国的事给他们听。”
第3 章 初征政坛——不断拓展影响力范围
默克尔把政治看成一种线性的过程:“只要能让事情至少往前一步,就算知道不会得到一致的掌声,我还是会去做。”
第4 章 内心世界——塑造默克尔性格的人事物
真实的她究竟是什么样子?答案很乏味:梅克尔,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
第5 章 外交之路——帮手和对手都能结盟
《经济学人》在她上任周年时写道:“默克尔是世界明星,德国总理希望接演世界舞台上一个更重要的角色……但德国准备好了吗?”
第6 章 心向美国——德国总理的美国梦
“我赞赏什么呢?我欣赏美国梦,人人都有机会成功,凭个人努力就能达到什么的美梦”
第7 章 国防风云——总理与战争
总理必须穿上防弹背心,而这架德国军机的驾驶员,在途中两度被迫更改紧急飞行的路线。是枪口喷出的火焰?红外线操控的防空导弹弹头?或者只是阳光反射?
第8 章 对以色列负责——大受犹太人欢迎的德国人
“ 我人生的前三十五年, 是在德国的一部分——民主德国——度过的,那儿把纳粹主义当作是联邦德国的问题。”
第9 章 永远的对手普京——亦敌亦友的俄罗斯宠儿
外交在此果真个人化了起来,至今他俩见面时,总还有点儿夹枪带棒。默克尔在柏林迎接回锅总统普京时,像个妈妈似的严正警告他:你又迟到了。第10 章 中国矛盾——要做生意还是坚持理念中国经验对民主德国长大的默克尔来说,充满了矛盾:一党专政、权威领导、处置异议分子等,她深感厌恶。另一方面,这股团结一致的动能,又让她着迷。
第11 章 欧债危机(上)——对欧洲从期望到失望
这天早上,一个小包裹寄到了总理府,安全人员立刻拦截下来;一个从希腊寄出、里头捆扎着炸弹的包裹。默克尔成了希腊极端主义分子的目标?
第12 章 欧债危机(下)——逐步推动她的新欧洲
默克尔的新欧洲,必须把旧欧洲的缺失一次全部改正,但这亟需几次迅速有效的结构改革,欧洲需要一种特殊的改造。这是一桩政治任务,于是梅克尔慎重决定要着手进行。
第13 章 关于权力——一切都要听她的?
她不要求别人忠于特定的意识形态,不会把意识形态当成权力准则,她抗拒这种辩论。默克尔的政治非常理性,这就是她权力的秘密:只参与她确定最后一定会赢的辩论。
后 记 255

作者简介

安格拉•默克尔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熠熠生辉。
她生于民主德国,从一位普通的物理学家成长为叱咤风云的政坛明星。她的自信、坚毅、果敢,又不失温柔可亲的女性特质。同时,她连任三届德国总理,也是在位最久的国家领导人之一,被评为2014年福布斯全球权势女性榜榜首!
那么,她有着怎样传奇的人生之路?
本书是首部经默克尔授权的传记,不仅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也让我们全方位、充分地认识到一个“立体的”默克尔。作者斯蒂凡•柯内琉斯作为德国的知名记者,已跟随采访默克尔长达25年,并且是唯一一位能够查阅默克尔私人资料的媒体人。通过他精彩且娴熟的笔触,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充满梦想的民主德国小姑娘,不断挑战命运,凭借自己的智慧与非凡的能力,最终登上权力的顶峰。


 默克尔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文/严杰夫俄罗斯举行战胜纳粹德国70周年庆典的第二天,德国总理默克尔突然造访,前往红场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默克尔也成为前赴俄罗斯参加此次纪念活动的唯一一位西方大国领导人。不过,有趣的是,俄国主人并没有从默克尔那里获得太多面子。在记者会上,这位德国领导人当着普京的面,直接驳斥了他对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看法。对于默克尔在对俄问题上表现出来的这种有趣的“矛盾”态度,我们或许会能察觉到她对俄罗斯所拥有的复杂感情。《南德意志报》国际部主编斯蒂凡·柯内琉斯在《默克尔传》提到,在默克尔心中,有两个美国。我想,同样的,在她心中也有两个俄罗斯:一个是私人的,一个是工作上的。事实上,在许多问题上,默克尔都会表现出不尽相同的个性和立场。譬如,在私底下,默克尔是个话匣子,她喜爱谈天说地,并不是所有话题都围绕政治展开,但另一方面她又欣赏沉默寡言的人,在一次电视访谈中她曾表示,这个社会实在变得太吵了,在有些时刻,保持缄默是一种高尚、正派的表现。正是这种多元的个性形象,让默克尔在世界政治家群落中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是德国这一高端制造领域最重要的伙伴和对手,还是欧洲这个重要的地缘政治力量,都是未来无法回避的对象。而如今就是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领导人,引领着德国甚至于整个欧洲在危机中亦步亦趋地前行。在这样的过程中,默克尔的人格魅力势必会融入到德国和欧洲的发展模式中。所以,理解默克尔,对于理解当下的德国和欧洲,自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位政治领导人,即使默克尔并不像其他西方领导人那样热衷于回顾自己的政治生涯,仍有许多人“僭越”来帮助她完成这项工作。在众多的传记中,柯内琉斯的这部《默克尔传》即使不算是最全面或最权威的,但作为一个与默克尔相交了近三十年的资深新闻人,作者目睹了默克尔从政坛菜鸟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政治家的整个过程,也正因此他对默克尔个人的价值观和性格,与她的执政思路之间的关系,起码值得我们参考。柯内琉斯将默克尔定义为欧洲的“女主角”,这里面自然有作为德国人的自信,同时也暗含着为默克尔暗暗鼓劲的含义。在柯内琉斯的笔下,默克尔从来没有摆脱过以下角色:一位普通女性,一位物理学家,一个亲历了两德统一的前民主德国公民。正是依凭着这些角色,默克尔在政治事务上表现出来的姿态,才会让我们感到复杂。然而,我们在理解了这些角色之后,却又不得不感叹,默克尔这种“复杂”的立场和态度,或许的确有助于欧洲顺利走出危机。默克尔的成长背景当然是构成她观念的最重要渊源。默克尔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出生后不久,就跟随全家迁往民主德国的滕普林——一座位于伯林北部的小城市生活。与一般前东德社会主义国家成长起来的孩童不同,默克尔从小受惠于父亲的身份,而将视野扩展到了世界更广阔的地方,特别是西方世界。所以,学生时代的默克尔对于西方就着特别的认同感,这也成为她反思当时民主德国的社会气氛的基础。但有趣的是,她对于苏联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厌恶,反而是养成了极好的俄语水平,并由此在八年级时就获得到莫斯科旅游的机会。在民主德国时期遗留下的档案中,还留有默克尔当时对俄文与苏联的看法,“默克尔眼中的苏联是领导者,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顺服的独裁专制角色。她十分欣赏俄文以及苏联的文化。”这的确有些出人意料。这种出人意料的态度,帮助默克尔从小就形成了自由、包容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对她的执政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2000年当选为基民党主席后,默克尔在重新确立党的价值观时,就将自由放在其中。2005年就任总理后的第一篇演讲中,默克尔更是直白地宣示,“让我们勇于追求更多自由”。柯内琉斯对此评价,“自由这个主题逐渐变成她的外交政策的主轴”。除去自由,包容在默克尔的价值观中也占有重要位次。正如她上学时候对苏联表达出的复杂感情一样,对于今天世界上迥异于西方的其它文明,默克尔也没有抱持着排斥的心态,却是好奇于中国的决策程序,也很想参加阿拉伯联盟的磋商。她表示,“我们从相互恫吓的两极世界,转移到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倘若全世界的人都能形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并据此彼此尊重,那么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将形成一种稳定性。”然而,帮助默克尔具有独特个人魅力的,还有另外两种身份。即使今天已身为欧洲最重要的一位领导人,我们也不应忘记她曾经的物理学家身份。这一身份让她的决策带有明显的科学研究的痕迹。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欧债危机时,默克尔并不怯于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她认定通过“长期的学习”终究能够理解并克服危机。同样,面对欧盟的未来,默克尔也与其他政治家的着眼点不同,她拒绝从宏观的架构和规划上去给出答案,而更愿意一步步帮助欧盟成熟完备,“每棵树单独研究比赞美整个森林更有趣”。毫无疑问,这不是政治家、法学家或经济学家的视角,而是一个彻底的科学家视角。最后,我们不能忽视的还有她的女性身份。或许,许多女权主义者对于这一点的讨论会感到不适,但我们无法回避,默克尔的女性身份确实给她的执政思路带来了影响。不可否认,如同全球所有的女强人一样,默克尔也不喜欢别人把她看成是一个“需要被男性照顾”的角色,她同样将前总理科尔的“宠爱”和特别关照看成是一种“难堪”。但她又不像许多女性领导者那样刻意回避自己的女性身份,而让人感到故作姿态和虚张声势。所以,幕僚在给她安排行程的时候,会尽量让她少在外地过夜,而赶回柏林的家中。这种身份自然是默克尔更关注具体问题而较少关注宏观话题的另一原因,更重要的是,这一身份让默克尔在辩论中拥有更灵活的立场,而不像男性政客那样为了面子而不懂妥协。所以,“她最爱运用平衡、传达与妥协的主持风格,不需要太多冲突就能得到结果”。默克尔不喜欢竞争和辩论,特别是毫无意义的竞争和辩论,她只参与最后一定会赢的辩论。说到底,这不就是一种女性的任性吗?一个长于前社会主义国家却视野宽广的女孩、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好胜心强的纯朴女性,这三个身份共同构成了默克尔德国观、欧洲观和世界观。这样的观念帮助默克尔在尔虞我诈、强权林立的政治圈里特立独行,却又游刃有余,让她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又不放弃团结所有能够利用的力量。就像她会在办公室里挂叶卡捷琳娜的画像,却不认为自己必须成为21世纪的女独裁家。据说,30多年前时任美国国务卿的亨利•基辛格曾经抱怨,在打一个电话就能找到拍板人之前,他是不会信任欧洲的。对此,德国畅销杂志《明星》写道,基辛格现在一定满意了。现在他只需要打电话给柏林的“欧罗巴夫人”即可——也就是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可以说,战后的德国从来就不缺乏深刻反思的知识分子,也不缺乏明智的政治家,前者如君特·格拉斯这位刚刚离世的诺贝尔奖作家,很早就在小说中辛辣地讽刺纳粹的极权政治,并在传记里毫不遮掩地揭露自己的丑恶历史;后者如赫尔穆特•施密特这位来自社民党的前首相,则曾带领德国顺利度过了战后面临的第一次经济危机——石油危机。但他们从来没有让德国如此受人尊敬,也没能帮助德国再度成为欧洲的中心。恰恰是默克尔这位来自前民主德国的女科学家做到了。正如柯内琉斯在传记结尾处写道,这个来自滕普林的女孩,凭借其卓越的洞察力成为了出色的外交政治家!
  •     默克尔: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德国总理安哥拉·默克尔是一个谜,犹如一部悬疑电影。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不但一次次赢得德国选民的信赖与支持,还在世界政坛上呼风唤雨。尤其是欧债危机以来,欧洲各国的最高领导人几乎全换了一遍,为何只有默克尔一枝独秀、挺立不倒?所有这些谜团,在斯蒂凡·柯内琉斯所著的《默克尔传》中都能找到答案!  该书从默克尔的童年着笔,讲述了默克尔从小女孩到德国总理的成长历程,对她作为一个女人,在历史的关键节点所作出的关键抉择还进行了深度解读——从一位普通的物理学家,凭借自己的智慧与非凡的能力,最终登上权力的顶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熠熠生辉。  作者柯内琉斯是唯一一位能够查阅默克尔私人资料的媒体人,他自1989年就开始持续采访默克尔。他的《默克尔传》是首部经默克尔授权的传记,使读者得以全方位地、充分地认识一个“立体的”默克尔。  柯内琉斯在《登上国际舞台:默默的扛起欧洲的女主人》中的一段话是对默克尔的最好注脚,“默克尔没有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那么幸运,在一个民泰国安的时期治理德国。……相反,默克尔是在一场防御战,与衰退奋战不休。她无法向民众承诺繁花似锦的前程,只能尽力抵抗,不让欧洲陷入绝境。”同时,默克尔也具备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所必须拥有的能力,即成竹在胸、适时妥协和审时度势。  “力量蕴藏在镇定之中。”默克尔强硬,但并不激进。德国当代历史学家沃尔夫鲁姆认为,“默克尔从不张扬,是一个优秀的中间派,这样就能拉拢住每一个人,这正是她成功的关键。”在国内政策上,她注重连续性,不但收拾了前总理施罗德留下的烂摊子,还使德国的失业率和人均薪酬一“降”一“升”,几乎成功地兑现了承诺。当然,她最大的功绩是成功遏制住了欧债危机。默克尔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不会是另一个玛格丽特·撒切尔,更不会是一个激进的改革者”。在外交政策上,默克尔力免在大西洋主义和欧洲之间作非此即彼的选择,或者任由对俄罗斯的复杂感情干扰到整体的战略考量,她会努力使德国融入新的国际秩序,成为各种关系中的建设性伙伴。同时,默克尔始终以德国利益的捍卫者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在货币危机中,默克尔为欧盟(EU)以及德国在欧盟中的地位绘制了一幅完全不同的愿景。她认为德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保护德国纳税人的利益与维持欧洲单一货币的生存并不矛盾,而是这一任务中的关键环节。在中东问题上,相比萨科齐高调参与利比亚战事,她让德国避免参与外部战争,却依然为德国争取了在利比亚的利益,这无疑是“多赢”。   《大众日报》2014年12月26日 第十版读书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41226/Articel10004MT.htmhttp://paper.dzwww.com/dzrb/PDF/20141226/10.pdf
  •     或许她并不婀娜多姿没有万千风情,然而却是国际政坛一道独特风景;或许她不够泼辣犀利,然而低调平和之下蕴藏影响世界的能量;或许看起来她更像一位慈祥的外婆,然而治国理政却不失“铁娘子”风范;她就像一汪波平如镜的大海,然而在看不见的海水深处,浪涛正汹涌澎湃……她便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熠熠生辉的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默克尔出生于民主德国,她何以从一位普通物理学家成长为叱咤风云的政坛明星?德国知名记者斯蒂凡·柯内琉斯藉《默克尔传》一书为我们揭晓答案。作者用生动的笔触,从默克尔的童年讲起,不仅讲述了她爱旅行,喜欢交朋友,私下是个冷面笑匠的一面,还向我们展示了默克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与萨科奇、奥巴马、普京等政治巨头进行斡旋的过程,以及她如何以睿智卓绝的战略引领德国乃至欧洲冲出重重危机重建辉煌。本书是首部经默克尔授权的传记,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从作者不动声色的描述可以分明看到,默克尔政治生涯表现无不与她年少时生活经历存在深厚渊源。默克尔从小就受到鼓励,不但热爱生命,而且喜欢与人交往,这为她日后走上政坛与各国政要从容自如打交道奠定基础。她长期生活于民主德国,却从未完全接受过民主德国的政治制度,因此她刻意选择了物理系,希望享有最大的自由和发展机会;默克尔是同侪中的佼佼者,够精明,没有与党派走得很近,而党派对待这位牧师女儿以及新生代学者的方式是,让她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她与那些持不同政见者能够妥善处理平衡关系,理当受益于这些人生阅历。默克尔自小生性腼腆性格内向,不像希拉里那样个性张扬,所以执政最初几年,“对竞选登台深怀畏惧”、“真不习惯置身于群众之中”。该书向公众呈现出生活化气息浓郁的总理默克尔。她爱听歌剧,尤其喜欢瓦格纳谱写的与悲怆及命运有关的所有作品。这说明她内心是柔软的,充满温情,这样的心灵可以担当服务公众的使命,她会情不自禁地体恤民生。默克尔爱好兴趣广泛——那些只对权力与金钱感兴趣总是以一副“机械化”的官僚或政客嘴脸示人者难以望其项背——经常陪同她出访的发言人和幕僚,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之外,也必须能谈些政治以外的事,比如足球、音乐、歌剧、艺术、历史。默克尔赏识有学养、能刺激她动脑筋的人。某些时候,默克尔单纯质朴到天真无邪。为了与对她抱有一定成见的财政部长、也是之前的党主席以及她的“老领导”朔伊布勒搞好关系,一次偶然机会,两人竟“神不知鬼不觉潜入波茨坦广场一家电影院的观众席,之后还去喝了一杯,一起看足球赛。”即便登上总理宝座之后,默克尔仍然不会摆谱也不知道“拿架子”,拥有足够的亲和力。在飞往国外的飞机上,默克尔总喜欢邀请记者们到谈话室(往返如此),所有记者都围着无法移动的咖啡桌,挤在一张沙发上,双腿紧紧并拢,因为座位永远都不够,总理挤在中间,一点儿都不介意和大家有肢体接触。如此生活化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不仅和蔼可亲,也真实可信,与那种将领导人物塑造成与普通人相距甚远的“高大上”笔法迥然有别。能够从一个长期生活于不自由环境之中的民主德国小姑娘,不断历练,最终登上权力顶峰成为女中豪杰,默克尔当然还具备非凡品质与过人胆识。她拥有政治家的决断魄力,不会优柔寡断。当她还没有进入权力核心圈、只是民主德国政府代理发言人时,在有关问题讨论会上她都表现得很果断并且坚持己见;对于“不再需要的人”,她会义无反顾地抛弃,因为环保部长诺贝特·勒特根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议会败选后不愿辞职,她就将他雪藏起来。默克尔的魅力体现为一种内在气质的美,是为“内秀”。尽管尚未有人称她为“美女政治家”,但这并不意谓她不去讲究着装,就算因着装受到媒体嘲弄,她仍然努力使自己打扮得体。值得敬佩的是,她除了敏锐分析和俯瞰全局能力外,似乎更有“服装和外在并不重要,集中精力在我们所做事情上”自觉。默克尔具有求同存异直至妥协精神。虽然擅长辩论,但她却表示“在政治上,我宁可放弃辩论,追求合作。以必须贯彻到底的态度与某几位男性政治家相处,甚至让我觉得很不舒服。”由于各国历史、文化、政治发展路径不同,彼此见解与实践必然会有差异甚至呈现千差万别,唯有相互妥协才能实现共生共荣;相互抵触甚至拆台只能一损俱损。人与人、国与国之间,莫不如此。真正的妥协就是思想上的容忍与自由,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意见或者一种理论是绝对正确的,所以为了避免思想专制,就必须要有容忍异见的雅量。胡适说过,“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我们容忍他人,别人容忍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自由。默克尔更是有着异乎寻常的清醒头脑以及居安思危的辩证思维。在事业蒸蒸日上时,她想到“不幸大概都是从幸运里产生的。若我福星高照,过了一段好日子,我就会开始担心,接下来会有坏事发生。”我们往往在好事降临时,总是希望这种好运始终伴随左右,而一旦摊上“倒霉”事情精神便会脆弱不堪,若能秉持“人有远虑”心态,即便遭遇挫折意志也不会消沉。默克尔追求理想或信念矢志不渝。现实的普遍无奈是,那些即使非常热爱自由的人士,若在一种失去自由的环境中天长日久,慢慢会被“体制化”或者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起初非常讨厌它,中间逐渐适应它,最后演变到离不开它。难能可贵的是,“体制化”根本无法束缚默克尔,在没有自由的体系内生活了35年,亦不能阻挡她对于自由世界的向往。假如换作别人,或许要么蜕变为“体制化”的帮凶,为其奴役更多人摇旗呐喊,要么心灰意冷自由追求早已烟消云散,生活变成逆来顺受。若默克尔也是这样随波逐流,那她断然不会成为“默克尔”。对于默克尔来说,自由更多是一种个人经验,而不是政治教条,因为她从中“看见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推动力”,她说“我希望贡献个人的力量,促使自由与人权在全世界开花结果。”奥巴马将美国总统自由勋章颁赠给默克尔,可谓实至名归。这不仅源于她在废核方面的贡献,也不止于她的人生故事让美国人十分感动,更在于自由的旗帜始终在她心中高高飘扬。凭借个人对自由的不倦求索,以及努力修为,加上适时的贵人相助,默克尔最终登临权力峰顶。打开《默克尔传》,你不但能够管窥一位世界卓越女性的品格风貌,更能发现一个自由价值深入骨髓的美丽精灵。本文有删节载于中国保险报http://shh.sinoins.com/2015-01/23/content_142828.htm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经过本人授权,就有些美化的嫌疑了,全书都是赞誉,但又少了她本人的感悟反思,只能作为看她经历的书
  •     很喜欢默克尔,但是总感觉这本书不能读的太明白,许多描绘修饰词都略显呆板官方。
  •     从第87页起才有点看头,前面的部分太梦幻了
  •     我只能说这本书的翻译烂到不能看。很明显,译者根本对这本书的翻译不上心,我一度怀疑她是用谷歌翻译搞出来的,让人非常失望。有些地方看译文也让人怀疑是否是译者理解错了。真心希望中信可以保证翻译质量,不要为了时效浪费了这么好的一本书的简体中文版权。 最后,建议重译再版。
  •     书中流露出来的政治智慧是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的,但是翻译大概将这种智慧阻挡了百分之八十。前几章尤其凌乱。不像撒切尔夫人,默克尔天生并不具备冷酷的政客素质,但是她的理性、定力以及时代赋予德国的特殊使命使得默克尔凭借德国总理的职位掌握重权,甚至决定着欧盟的存亡。默克尔,在这本书的描绘之下,是聪颖的物理博士,是怀抱外交情怀的基民党领袖,是热爱歌剧私下会友的女性,是与普京、萨科齐、奥朗德较劲的默克尔,更是心怀美国、守卫欧盟、关怀以色列的德国总理。她在纳粹对以犹太人屠杀的历史态度问题上,让我震撼,天真地好希望日本也能这么真实地承认并反思。期待更好的译本出现。
  •     看完这本书,我更加佩服默克尔的睿智与冷静,被她超群的智慧和领导力所折服,不愧是德国铁娘子!
  •     书写的不咋地。不过默克尔对西方文明的忧虑让人敬佩。虽然我对她的美国梦不屑一顾,但尊重她捍卫自己价值观的精神。
  •     翻译太差
  •     对这本书有些失望,不够客观和具体。溢美之词太多,书里的信息也很一般。
  •     觉得里面很多的语句都非常好,让人要做笔记。读到最后危机的部分有点不懂了,还要加多了解。以后应该还会再翻看。
  •     介绍默克尔的一些经历,我觉得知识含量不集中,但是也能窥见这位当前政治领军人物的客观、务实、强势的一些特性。
  •     政治也不见得复杂……
  •     翻译水平有限,没有全部展现出内容的精彩。
  •     内容不够丰富,语言较好。
  •     没什么意思,可能对于外国人儿时的经历完全没有代入感。而且对于中德关系篇幅太少,主要是过时了,近年来默克尔在乌克兰危机和欧洲难民的处理相当精彩,而这本书完成于默克尔卸任之前,缺乏全面。而且作者是一名记者,深度毕竟不够。
  •     坚毅、勇敢、冷静、果断的女人,忠诚、聪明、勤奋又低调的幕僚和团队。深深为之折服,敬佩不已,同时也促使自己开始慢慢关注国际政治
  •     剖析的挺深刻的,出生于民主德国的默克尔更向往美国的自由制度。在默克尔的眼里有两个美国,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由此对美国的眼光和政策也不同。一本挺值得读的书。
  •     默克尔的原来叫Angela,haha
  •     材料丰富,却没有明晰的主线贯穿,原作者写作思维发散,译者行文翻译腔浓厚,一大遗憾是缺乏图表、照片资料的辅助。可抓住的一些关键词:“自由”“比较”“谨慎”“沉默”。并对这位优秀、有力、果决的国家政要表示钦佩。
  •     跟普京关系的那部分很有趣。默克尔的俄语很棒,普京的德语很棒,我好想发现了什么。只是看个浅显的表面,要是真想研究默克尔的心理状态,不光要学好心理学,量子力学也要学得很霸气吧。
  •     没内容
  •     这本最新的默克尔传记看似内容丰富其实都是罗列事件并未大量分析默克尔本人的特点及私下的生活,但对她还是有了很多了解和认识,总体轮廓算是清晰:少女时代,登上政坛,亲美亲以捍卫欧盟讨厌普京,债务危机和新欧洲计划,可300页的翻译审查只用了3页只说好话的写中国,也真的是对天朝意识形态的专制呵呵了。
  •     翻译不是很好!传记按不同主题编写,许多事件与时间都有重复~~有点乱~
  •     越来越受不了记者写的东西...
  •     不做总理也是个科学家啊
  •     好书
  •     翻译差。而且感觉只是普通采访,没有系统地说。隔岸观火,写成了纸牌屋的粗劣版。
  •     意外的比较好读,勉强建立了60%的默克尔的形象吧【。】
  •     写得特别散
  •     如果对政治不感兴趣,那么都这本书你将备受煎熬。
  •     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说,都太差了
  •     默克尔是我喜欢的女性。传记写的一般,虽有国际视野,却比较松散,行文也不出彩。 最终并没有读完,但想来不会再读下去了。
  •     对这本书很失望,读起来很很费劲,不是因为内容有多难,而是翻译水平太烂!句子不连贯,没有上下文,翻译得很生硬、机械!我觉得译者应该先弄懂什么是翻译,再提升下自己的语文水平,然后再尝试翻译著作。不要毁了原著的心血~
  •     虽然不像传统定义上的领袖人物那样善于激情澎湃的演讲,她却有自己独特的严谨,务实的做事风格,用学者的习惯才做政治,每天push forward a little bit, 低调做人,但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     在机场书店草草翻看了此书。有趣的是,唯一的豆瓣书评提到默克尔对“自由”的向往,引用的例子是东德的裸泳风潮,还不确定默克尔是否随从过此潮流,却只字未提本书一大篇章,着重介绍默克尔对美国精神的推崇,可能受限于大众传媒发表的顾虑吧。
  •     整个书没有主线 很涣散 翻译也差 着重看了欧债危机两章
  •     挺好的,对世界局势有了很多了解。
  •     应该是和普京一样值得研究的领导人,默克尔的政治智慧在欧债危机中显得非常亮眼,并非天生的政治家,而是冷静、定力让她变得“腹黑”,没有想到她还心怀美国、关怀以色列。信息量很大,但是篇幅内容太短太少。
  •     写得不是很有条理、读着读着感觉有点脱节的感觉、只能大致了解一下吧、
  •     德国是当今世界最值得尊敬的国家
  •     流于表面。可能由于删节的缘故,谈到中国的章节只有五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