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51802932
作者:莲悦
页数:205页

内容概要

莲悦:自由撰稿人,出版多部爱情神话小说:《苍之灵》、《流光飞舞之思情》、《流光飞舞之空花》、《流光飞舞之龙的新娘》。

书籍目录

巫蛊之祸
引子
第一章 扬之水,白石皓皓
第二章 平阳歌舞累终生
第三章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第四章 坐巫蛊,族
第五章 正道驰兮离常流
第六章 一枚玉钩,半世残缘
第七章 骨肉翻为陌路人
第八章 望思台上草木深
第九章 刘彻茂陵多滞骨
血色汉关
第一章 驰援
第二章 捷报
第三章 北进
第四章 血战
第五章 兵败
尾声
后记

作者简介

他曾经开疆拓土、意气风发,曾经铁血权谋、文治武功,曾经怀柔四海、雄才大略。他用铁腕政治,用他的百万雄师让他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晚年的汉武帝刘彻笃信仙道之术,忌惮鬼神杀人,更怕大权旁落,由此酿成巫蛊之祸。他视他的臣民皆如蝼蚁草芥,为了自己的权力,他可以杀人如麻,即便是妻女儿孙、文臣武将,都能毫不犹豫地挥舞屠刀,大肆杀戮,更直接导致了西汉王朝武帝时期最后一次大规模讨伐匈奴的惨败,致十万汉军将士埋骨大漠……


 汉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再英明的君主晚年似乎都难以摆脱“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周期律”,昏聩颟顸,刚愎自用,多疑滥杀,与年轻时的雄才大略判若两人,让后人常常感叹:这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缔造开元盛世的唐玄宗,虽然晚年荒废朝政,但亡国的危机总能激发出一个昔日明君的潜能吧,可面对“安史之乱”,他使出的却是一个接一个昏招:阵斩大将高仙芝、封常清,老将哥舒翰被逼出潼关决战,潼关失守又西逃入蜀……全没有一点当年诛韦后、灭太平公主的“三郎”气概。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晚年沉醉在“天朝上国”的幻象中,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通商要求,使清帝国失去了一次与世界接轨的机会,也让英国人看穿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所谓“盛世”不过是“一艘破旧、腐朽的大船”。   与唐玄宗、乾隆不同,汉武帝在当代人眼中似乎更多是雄才大略、开疆拓土的“大汉天子”,“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至今仍是不少国人热情向往的时代。是的,那个时候的中华民族正处于历史的上升期,民族的血液里沸腾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燃烧着无数光荣与梦想。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是尚武的,汉家衣冠的宽袍广袖并未束缚住民族血液中野性的呼唤,人们开疆拓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直换得万夷来朝,帝国的军威似乎无远弗届。那个时候的中国人也极富探险精神,他们无畏万里黄沙,不惧千里盐泽,仅凭一匹瘦马、一峰骆驼,便有走遍整个世界,看清整个世界的雄心壮志。   但历史另一面,汉武帝晚年因“权力黄昏”带来的焦虑、冷酷、暴戾与疯狂也鲜有超越者,“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是后世史家对其的评价。长篇历史小说《汉血》作者将视线聚焦到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最后一次对匈奴惨败两大事件,展现一个帝王被权力所扭曲的人性。   “巫蛊”是汉初广为流行的一种迷信活动,即通过埋于地下的“木偶”诅咒仇家。在汉武帝晚年,对失去生命和失去权力的恐惧催生出的“受迫害”臆想症,令他完全丧失理性。因怀疑自己受“巫蛊”之害,汉武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屠杀亲生女儿的皇帝。他不仅杀妻灭子、诛女屠孙,更从皇族宗亲、达官贵人祸连至平民百姓,还将杀戮的疯狂从帝都长安席卷至各郡各封国。整个巫蛊之祸,持续数年,为之罹难的民众几十万。   作者没有简单地把汉武帝描摹为老来昏聩的“暴君”,而是借助史实让读者体会汉武帝的“老年危机”:汉武帝治下的半个世纪,西汉王朝一直处于南征北讨,不断与四邻交战的局面中,因之国库空虚、海内虚耗。然而,至汉武帝晚年之时,不肯消弭战端,仍要穷尽举国之力,让匈奴单于对自己俯首称臣。于是,为弥补征战导致的国库空虚,他下令将全国矿产、冶炼、铸造、采盐等高利润行业收归国有,甚至颁布了严苛的《算缗令》、《告缗令》,全国民生一片凋敝。朝中的忠直之臣对穷兵黩武和民生凋敝颇有微词,内心将希望寄托在仁厚的太子刘据身上,汉武帝为维护自己的权威,不惜任用酷吏和宵小之徒,对官员大加杀戮,甚至首创“腹诽”罪名,让自己的臣子即便是在心中也不能非议自己的政令。   诚如汉武帝自己在诗中感慨的“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这个老人已然行将就木,可内心对权力的欲望却不少分毫。他拥有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有庞大的帝国,有百战百胜的百万雄师,他凌驾于俗世的一切之上,他唯一恐惧的便是鬼神。这个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帝王害怕鬼神杀人,更想长生不死,想要永远地紧握手中的权力。于是,酿成“巫蛊之祸”,仅仅凭借酷吏子虚乌有的谗言诬告,汉武帝诛杀了太子刘据和两个孙子,逼死了伴随自己近半个世纪的皇后卫子夫。   作者就“巫蛊之祸”对汉武帝的内心世界做了细致的刻画:父子亲情又如何?皇帝和太子之间注定是一对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体。一个日薄西山,日益走向无法逃避的死亡,对手中的权力越是恋栈,对未来的恐惧便越盛;另一个却如日中天,正值年富力强,踌躇满志,期待着接过至高无上的权力,将自己的理想全部转化为梦寐以求的现实。皇帝看太子,不会用父亲看儿子的目光,而是充满了警惕,带着对夺权者无法消弭的愤怒。他是一个时刻准备着,要来接过权力的人。而那一天,便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面对的——死亡。   北击匈奴、凿通西域,开疆拓土是汉武帝一生主要功绩之一。《汉血》的作者在严谨的史料考证基础上,却揭示了一个被人忽视的汉匈战争“转折点”:在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将其逼退至瀚海沙漠以北,再无南侵之力后,汉王朝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已无必要。   然而,汉武帝仍以“一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名继续北伐,终至“海内虚耗,人口减半”。汉军北征,长途奔袭,难耐北地苦寒,更兼粮草不继,汉武帝晚年对匈奴的几次大规模用兵结果不是无功而返就是大败而归,其治下最后一次讨伐匈奴,贰师将军李广利领步骑七万出塞,竟全军覆灭。后世史家大多将战争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汉武帝用人不当,将李广利斥为庸才。《汉血》却从史书的只言片语中找寻真相,贰师大军惨败,其真正原因恰恰在汉武帝自己身上,正因为他的老年昏聩,才致使七万汉军将士在远离家乡故土的大漠戈壁中死的死、散的散。   正如历史学者张宏杰所说,“中国帝王都是人治的信奉者,绩效如何,依赖于统治者个人的精神振作与否,可没有内外条件的制约,个人的英明与自制根本无法抵制环境的纵容与腐蚀。由胜而骄,好逸恶劳,是人性不变的规律。”(原载于《财经国家周刊》2014年2期,原题为《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作者:郝吾辈)
  •       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郊兴平市茂陵村。这座用了整整半个世纪,耗费巨大的国力、民力来修建的巨大帝王陵更海纳各种奇珍异宝,穷奢极欲,素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在茂陵的东北角有一座稍小的封土堆,原本状如祁连山,两千年岁月的风尘将其打磨成了一座遍布青松翠柏的小山丘。这就是二十四岁便英年早逝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的陵墓。  霍去病逝世时,汉武帝刘彻正当盛年,雄心万丈,调兵遣将四方出击,直要万夷来朝,自己的权威无远弗届。手中最绚烂的将星猝然陨落,汉武帝自然惋惜不已。他命人在霍去病的陵墓上放置了一组大型石雕群,最为著名的,便是“马踏匈奴”。这不仅是在纪念这个已经逝去的青年将军的赫赫战功,更道出了汉武帝心中一个追随了他一生的梦想——策马漠北,犁庭扫穴,让匈奴单于对自己俯首称臣。  西汉王朝武帝治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外战频仍的时代,王朝的军队东征西讨:匈奴、大宛、西域诸国、朝鲜、西南夷、南闽两越……几乎是无坚不摧,无往而不利。尤其是对匈奴的战争,武帝即位后不久便改变了汉王朝与匈奴和亲的国策,主动陈兵三十万于马邑设伏,诱袭匈奴单于。自此,在整个景帝时期几乎没有大规模冲突的汉匈两国之间,遂狼烟迭起、战火不断。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的确是一个热血沸腾、英雄辈出的时代,是每个人都激情昂扬、壮志凌云的光荣岁月。将星闪耀,彪炳史册。即便是两千年之后,许多人仍津津乐道于当年一次又一次北击匈奴,战血飞扬,黄沙血沃。  然而,时光荏苒,两千年后的人们已经无法想象,那些发生在茫茫戈壁大漠中的战斗,是何等的艰苦、残酷和惨烈。长篇历史小说《汉血》却用文字,将这些只存在于苍白的想象中的画面向读者栩栩如生地展示出来。《汉血》分上部《巫蛊之祸》和下部《血色汉关》。《血色汉关》着力讲述和刻画的便是汉朝军队与匈奴人于大漠戈壁中异常残酷激烈的战斗,无数汉家儿郎远离故土家园,折戟沉沙,埋骨大漠。  对这段历史津津乐道的人多数只看到了战争伊始,汉军无坚不摧的辉煌战绩:大将军卫青收复河南地,漠南奇袭匈奴右贤王;骠骑将军霍去病三征河西、将河西走廊纳入汉王朝版图;决战漠北,卫青、霍去病两线出击,重创匈奴汗国……然而,在汉武帝晚年还有几次大规模讨伐匈奴的军事行动,却不是无功而返,就是大败而归。先有李陵五千步卒兵败后降敌,后有浚稽将军赵破奴两万人的部队投降,最后是贰师将军李广利七万部众兵败燕然山。  《汉血》便是取材于李广利兵败燕然山的历史片段。这支军队从五原郡出塞,一路向西、向北,走过冻土雪野,在大漠戈壁中与敌人数度交锋鏖战,直至孤军深入漠北匈奴腹地,几乎战至贝加尔湖。一路虽然凯歌高奏,却在收兵南返之时,因为“巫蛊之祸”,因为皇帝于朝堂之上的莫名喜怒而全军覆没。  两千年来,很多人都把贰师兵败的责任归咎于李广利,认为他是一个无能的庸才。在一些影视作品中,甚至将李广利丑化成一个贪财好色,完全不懂得领兵打仗的蠢货。读了《汉血》,仔细领悟书中对汉匈两国关系、军事实力和军事政策的比较,以及对当时西汉王朝的国力、财力、内政的分析,你或许能得出一个相对公允的答案。毕竟,战争拼的是国力,是决策者的智慧。《汉血》并非在为李广利翻案,只是就事论事,告诉读者一个有关贰师兵败的最可能的历史真相。  汉武帝刘彻是一个毕生都在与人战斗的帝王。他与他的朝臣们战斗,御宇半个多世纪,历任十余位丞相,不是被杀,就是被逼自杀,鲜有善终者;他与他的女人、儿女们战斗,“巫蛊之祸”让他诛妻灭子、杀女屠孙,从不心慈手软;他与邻国战斗,东南西北,没有一方不燃战火,与匈奴的战争从元光开始直至征和,历经四十余年;他与他的人民战斗,盐铁专卖,《算缗令》如同征收“财产税”,《告缗令》更让全国中产之家悉数破产……  “海内虚耗,人口减半”,这就是汉武帝晚年,整个西汉王朝最真实、惨痛的写照。其实,就在汉武帝陈兵马邑,重燃与匈奴的战火的第二年,黄河便决口了,整整二十三年后决口才堵住,但不久又复决。决水蓄积漂流,致城郭坏沮,百姓木栖,千里无庐。加之皇帝为筹措四方征伐之需,向民间征敛繁重的徭役赋税,以致民生凋敝,财力枯竭,有的地方因为水旱连年,竟出现了父子相食的惨剧。然而,百姓的痛苦惨状无法消弭皇帝征战八方、囊取四宇的野心。正所谓,权力不受制约时,私欲便没有止境。  品读《汉血》,有人能读到一柄马刀、十万征骑,汉军所向披靡的时代荣光;也会有人读到征人枯骨、离人泪尽,人民家园破碎的血泪悲歌。诚如作者在书中所写:“竹简帛书、册册籍籍,只是满眼的大漠黄沙,每一颗沙粒就是一个英雄,却都埋没了姓名。”所以,无论你读出的是怎样的历史,都请你记住,那些为了皇帝一个人的喜怒好恶而埋骨于茫茫戈壁大漠的千千万万的汉家儿郎,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不应当是我们这个民族对外扩张、不可一世的嘹亮颂歌;而应当是一首血泪悲歌,是即便在两千年后都一触即痛的带血的伤口。(作者:郝吾辈 原载于《重庆日报》)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我读的第一本历史小说,非常喜欢。
  •     视角独特,很有特色,很精彩的历史小说。
  •     不是宫斗,不是权谋,也没有意淫历史,而是在认真地根据史实探索那段历史最接近真相的可能,对晚年汉武帝的心理描写非常到位。好书,值得一读!
  •     hen hao kan de shu
  •     下部《血色汉关》写出了汉军所向披靡的气势,男主角用书中的话来说“颇有骠骑将军之风”。的确写出了汉军和霍去病少年将军的锋芒和锐利。不错,推荐。
  •     喜欢第二部《血色汉关》。
  •     很有人文气息的好书,视角也挺独特,但小说不是我最喜欢的历史类书籍。
  •     第一次见识历史小说可以这样写。很精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