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书评

出版日期:2016-9
ISBN:978755379564X
作者:肯•赫尔曼
页数:256页

历经世间苦与乐,淡看未知生与死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有点儿小吃惊。以为是凤凰联动出版社发错了书。认真核实一遍信息确认无误,的确是寄给我的读本,果断打开——《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内心深处猛的一击,这样的话题,有点儿沉重,却又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人生思考……这本书的作者肯·赫尔曼,全球重症领域首席专家,此书畅销全球22个国家,雄踞澳大利亚畅销书榜14年,全书分四章。一、你所不了解的重症监护室;二、谁能给出正确答案;三、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四、会有天使带她离开。里面记述的在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各种场景,一方面为了纪念遇见的生命,进而引发思考生死的真相。人生是一条单行线,永不可逆。生命在很多时候,诸如天灾人祸、突发疾病、严重抑郁等等,一条鲜活的生命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显得如此脆弱而不堪一击,却又有多少生命因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而顽强不屈。听到杨绛先生平静辞世的消息,她和钱钟书老先生的书再一次被刷新热卖排行榜,是回忆,不止是哀婉;是怜惜,更是温柔的祝福。试问面对亲人的安然离世或者意外身亡,又有几个人真能够做到淡定从容?人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但是应该有选择死亡的权利。世事难料,当面对人生无数个未知时,似乎连选择死亡的权利也被剥夺了。生活没有预言,不测也没有预兆,当一次次经历亲人长辈们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我的心也一次次跌进万劫不复的深渊,那种无助和惊心动魄,真得是一度影响我的睡眠,怕极了那种如影相随的生死别离……几年前表哥在新疆车祸中意外身亡,导致我们兄妹好几年一到那个特殊的日子就无限伤感。今年一连串的意外,更是让我们的心一次次被揪起,焦躁不安的无处安放……先是老家堂姐在给病人看病中突然昏厥,在抢救室一直没有醒来,撇下了三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再是诺奶奶的妹妹被人蓄意谋杀抛尸在河,后来法医鉴定也是不了了之;近几日又传来噩耗,老家大姨家的大表哥在忙收玉米的田地里,被突然急速降落的斗子砸中了头部,当场死亡,撇下了九十多岁的父母,瘫痪在床的妻子,一个精神有问题的女儿,还有俩尚未结婚的儿子……和妈妈的通话中,真得难掩悲痛,也能想到,妈妈为安慰90高龄的大姨和大姨夫,几乎是没吃过一顿安稳饭。可是,人已逝,活着的人生活还得继续……当呼吸变成空气时,扪心自问:承诺在哪里?责任在哪里?荣耀在哪里?挥霍在哪里?一切都变得空幻而遥不可及。或许,平淡无奇地活着,每天睁开眼能看见黎明的曙光,便是雀跃欣喜的。身边的人,最爱的人,我们的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蹦蹦跳跳,生命不息,才有无限活力。愿每一个临逝的生命都被关怀,愿每一个生命都能美丽而有尊严的谢幕。诚然,希冀是美好的,我们都要好好的积极生活,享受生命中最高贵的“挥霍”——阳光,空气,水,亲情,友情,爱情……尝遍世间苦与乐,淡看未知生与死。好好经营每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平安福中福,和睦财生财,足矣!

向死而生:了解生命脆弱的一面之后,才会更好地珍惜生命

  向死而生,即人一直一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在我们的“走向”中,死亡已经在场,它为我们理解安全提供了一个角度,生命过于脆弱,我们不知道生命什么时候会因为什么而结束,我们唯有以最谨慎的态度对待安全,去获得安全,才能保证我们的“有死",状态保持最长。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能直接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的地方是医院,而在医院中,直接见证人的生命最后历程的是重症监护室的医生们。    肯•赫尔曼,是全球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也是澳大利亚首位正式获得重症监护专家资格的医生。    在《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这本书当中,作者从医生的角度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重症监护室里的一个又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重症监护室是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特殊的场所,在那里,有着起死回生的神奇力量,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将在那里度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在本书的第一章——你所不了解的重症监护室当中,作者就为我们揭开了重症监护室的神秘面纱——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重症监护室是一个神秘而神奇的地方:医生们都是久经沙场的勇士,每天与死神较量,分秒必争滴,抢救患者,推开这扇神秘的大门,我们发现,在这里,医务人员们共同承担着患者生命的重量,不错过任何一点可治愈的希望,见证生命的脆弱和强大、生活的残酷和温暖。    在第二章节——谁能给出正确答案中,作者直观地与我们分享了在拯救生命的过程中医生和病人家属所面临的抉择。    在《生命是否该被无限延长》一文中,作者写道:现如今医学界已经摆脱了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做法。越来越多的医生都尝试在做医疗决定前,采纳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病人及其家属常常得到暗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使用生命维系手段。从政治角度上讲,这种做法或许正确无误,也从未有人对采取此法的理由和产生的影响争论不休,或是提出质疑。医院采取这种方式已经逐渐成为定式,却没人从伦理角度考虑,是否应当无期限的延长病人的生命,也没有考虑过社会因此承担的花费,以及从其他社会,所需之处挪用资源所带来的后果。    从表面看,医生在病人失去意识时,请病人家属参与重大决定是明智之举,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一做法可能会产生的弊病,例如普通病房内的某位病患也许会突然情况恶化,而在与病人家属讨论的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询问家属,你希望我们尽一切可能救治他吗?这种残酷的询问简直是一种逃避。因为怎么可能有人说不能,这样提问本身就会暗示家属,医学有法克斯,有时确实如此,但是更多的时候医学也无能为力,在任何情况下,当家属被问到是否需要全力救治病人事,他们都不会回答:不用了,就让他这样吧!    现在越来越多的病人及其家属明知医疗措施已经无力回天,也还要勉强维持病人的生命,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实他们不做任何要求,重症监护部门也会自觉加大力度,维系病人的生命,医生们完全不会转过念头,考虑一下长远问题,比如病人生还的概率有多大,一旦病人离开医院生活会变成怎样?无论是何种情况,最后的结果都是,医生会用上精良复杂的仪器,以及维持生命的药品手术设备——我们都不想考虑,结果只重过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显著的一个例子就是当家里的老人身患重病时,大多数子女都会要求医生尽全力救治,而从来不去想治疗措施本身会给病人带来多大的痛苦。    在救治危重病人的过程中,除颤和气管插管是最常见的急救措施,只要运用得当,可以有效地挽救病人的生命,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但是对于很多身患重病的老年人来说,这些急救措施或许能够延长他们的生命,但是也给他们带去了无尽的痛苦。    作为病人家属,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可以救治的范围内请医生竭尽所能的进行救治,但倘若一切已经无力回天,那么与其为了一味地延长生命让病人受到更多的痛苦和折磨,不如从人性的角度,减少在使用医疗器械的过程中所带给病人的痛苦,静静地陪伴着他们走完生命最后的一段旅程。    对于每一位临终病人来说,更全力以赴的进行救治相比,他们更希望得到的是尊重以及生命最后的尊严。    对于身患重病的他们而言,病魔带给他们的,痛苦已经使他们不堪重负,作为重症患者的家属,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替他们想一想,或许在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就能够让她们少一些痛苦。    当生命已经走到尽头,一味的延续和挽留只能增加他们的痛苦,而对于家属来说他们之所以要求医生不要放弃治疗,完全是由于自己无法背负“亲人有病而放弃治疗”的舆论压力。    而对于病人而言,安静的离开比痛苦的存在更仁慈。    读完《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这本书之后,我相信大家都能够对生命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也希望大家都能够更加珍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愉快而健康地活着,远离医院、远离重症监护室!    当然,从哲学的角度讲,我们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逐渐的在走向死亡,若有一天青春不再,死亡将至,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以人道主义精神,关心和爱护每一位临终人士,让他们干净、从容、而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这将是我们每个人对生命最大的敬畏。

唯有深切理解“死”的必然,才能真正懂得和珍视“生”的欢欣

"Our lives are streams, flowing into the same river, towards whatever heaven lies in the mist beyond the falls…Close your eyes, let the waters take you home. "(我们的生活虽是不同的溪流,却流向了相同的大河,流向了那拥有水瀑轻烟的天堂…闭上眼睛吧,让流水带你回家。)——《The Bucket List》看过《The Bucket List》的人可能会熟悉这句台词,电影讲述了两个进入生命倒计时的老人在病房相遇,最后携手一起计划完成遗愿清单的故事。故事的最后,完成了清单的他们先后离开了这个世界。面对死亡,人们的愤怒、悲伤、绝望笼罩在病房中。如何接受死亡,这是很难的一个问题。即使是每天面对生命垂危病人的医生护士,也不可能完全能够保持冷静与理智。本书的作者是肯·赫尔曼,作为有着多年的临床经验的重症监护领域专家,全书四个章节不仅讲述了很多临床所见,还表达了作者对现行医疗体制的怀疑态度。究竟应当采取多少医护措施来挽救重症病人的生命(即使他们已经病入膏肓)又应当由谁来决定这些医疗资源的分配?在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还应当消耗大量的成本以维系病人的生命?作为患者、亲属、医护工作者到底该如何面对死亡,值得我们思考。初一时,姥姥得了喉癌,手术就做了十几个小时,等我去医院看姥姥的时候,一向开朗的姥姥,已经不能说话了,喉咙处被塞进的个大管子,已经不能进餐了,那时候我还小,不明白这是做什么的,只是看着闷闷不乐的姥姥,讲学校好玩的事儿,希望她开心一些。后来开学,看望的时间变少了,再去的时候,姥姥已经出院,我见到姥姥的时候,简直有点认不出。姥姥一下子瘦了一大圈,再也不是我印象中那个笑着叫我多吃的胖老太太,双颊凹陷,因为手术的原因,姥姥再也不能发出清晰的声音了,我费劲的希望能听的更清楚,然而只是姥姥张嘴时候管子里传出"呼呼"气声。我印象中的姥姥是一个跟谁都爱说上两句话的老太太,嗓音特别洪亮,小时候经常被姥姥的大嗓门“吓到“,然而如今,姥姥不再说话,眼圈总是有着湿气。这次去,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来劝我姥姥不要绝食的。直到现在长大成人的我,想起当时的场景,还是心疼。那时候,姥姥已经不能正常吃饭吞咽,只能是靠着戏的管子进食牛奶、米汤一类的流食,管子是从鼻子伸进去的,那种不舒服,可想而知。所以,姥姥绝食了,不想这样继续下去。很多年过去了,姥姥也已离世,知道现在想来,那次见到姥姥的震撼画面还依然在我脑海里,一个天天大声说话的开朗胖老太太,有一天,突然那么憔悴,那么无助,那么瘦弱。很多时候,我们不忍亲人的离去,即使痛苦,也希望延长亲人的寿命,甚至在完全依靠医疗设施维持的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只要人还在,好似那片家的天就不会塌下来。而这本书也直接利用很多实例探讨这一现象的产生,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思考,我们如何面对亲人的离去,这种没有生存质量的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作为医护工作人员该如何与病患沟通,如何跟家属沟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西方社会,安乐死还是一个争议重重的议题,而在中国,这个问题沉重到甚至很少讨论,因为我们无法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也无法面对来自周围舆论的压力,我们为了一己私欲,会不会让亲人更加痛苦?而作为一个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国家,我们的医疗环境比作者面对的国外医疗环境还差很远,能不能所有人都看得起病,还是我们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更别说临终关怀了。但是这些思考仍值得我们注意,因为死亡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一堂必修课,如何接受,如何有尊严的活着或者死去,希望我们都有选择的权利。理解死亡的必然,也懂得生的欢欣!

尊重生命,珍惜当下

文: 薇薇爱阅读 最近读养生的书还有医生写的书比较多。 从肠胃的调理, 到如何调节内分泌, 怎样除湿,到急救常识。 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的知识, 养生是个长而且需要时间来验证的。 而医院和医生的书, 则更加直观的表述了关于如何急救,如何看待疾病。 关于生死这个话题,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出生的时候是你一个人在哭, 你周围的人都在笑, 而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一个人在笑, 而周围的人在哭。 死亡,从古至今恐怕都是个令人尽量避而不谈的事情。 如何长生不老, 从秦始皇那个时候就有相关记载了, 四大名著《西游记》里面, 石缝里蹦出来的石猴发现生命是会终结的, 于是不辞辛劳的去拜师学艺, 神话故事始终是有个美好的结局的。 而现实生活里, 不论地位怎么,是否拥有高官厚禄,是否是名人,一律不能避免的要面对生命尽头这个话题。 这本书的作者:肯•赫尔曼,全球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澳洲首位正式获得重症监护专家资格的医生,给人们描述了关于重症监护室的故事。 虽然名字都是虚构的, 但是通过这一个个的故事,不禁让人们感叹, 关于生命的意义。 在病人极度痛苦时, 是否仍要延长生命。 如何才是安然的离开世界的方式。 记得大一的暑假的时候, 同宿舍的同学,暑假打工下班回家的路上被弯道转弯的货车撞了, 送医院抢救也没有挽救生命, 同年幼时村子里死人要办丧事不同, 那个时候对于死亡还是很懵懂的, 几乎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成年之后,只一个暑假一个多月的时间回来, 宿舍里的人就少了一个。 面对生命,人们是那么脆弱, 我知道眼泪也于事无补, 死神不会因为那是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就拒收她, 更多的是猝不及防的生命离开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的伤害。 大学毕业工作了几年之后, 辗转的听说高中的同学癌症并发症, 突然出血被连夜送到了北京的医院, 然后又被送了回来, 医院已经拒收了。 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去医院看她。 那是一个自从我认识她, 就觉得那是一个特别乐观活泼的女生, 即便是被医院给拒收了, 也没有表现出来沮丧的神情。 后来,她大学的同学帮着联系了当地一家医院进行了手术, 术后我们没有再见过, 又过了一年多, 在Q上看她的留言,说后事都已准备好了, 请各位不要惦念。 感谢大家的帮助,又让生命延长了一年。 生命的起始对于身边的人来讲都是幸福和欢乐的, 对于未知的生命的尽头人们总是避而不谈, 因为那意味着离开这个世界, 被这个世界遗忘, 从此不再有关于这个人的印象。 这本书的作者讲述了重症监护室里抢救生命的故事,也讲述了明知是在人为的延长又给病患带来更多痛苦的抢救, 更多的让人们深思,生命的意义和尊严所在。

面对死亡我们怎么做才是坚强

“如果有一天你得了癌症,你会怎么办?”“如果生命还有几个月,你会选择什么方式度过这余下的时光?”有一天,当我们谈到老人住院问题时,妹妹突然问了我这两个问题。我想了想,好害怕浑身被插满管子,我宁愿早死也不要受尽这般折磨,于是我说,我选择自由的生活,不要在医院里。但是,就怕我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无法说话、无法表达我的意愿了,如何度过最后时光的决定权落在了周围亲人们的手中,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可怜我。我真的认为人在最后那一刻躺在医院白白的房子里,带着呼吸机、浑身插满管子的样子非常可怜。有的人会高烧不退,头晕不止,就像我在得急性肠胃炎时的感觉,那种感觉就让我觉得生不如死,只是这个病症只需要打完针忍受两天就好,不会让我精神上绝望。但是,如果在重症监护室、在医院病房,我不能较早痊愈的情况下,那种头晕、恶心、疼痛、幻觉、噩梦就会常伴左右,让我长时间的去忍受直到死去,这种折磨太可怕了,我需要尽早解脱。姥爷去世的时候,我没有掉眼泪,因为我的心里是开心的。他打嗝打了好几年,看了很多大夫、吃了很多药均不见效。后来小脑萎缩,只能卧床,大便解不出来,只能靠药。再后来,胃不好,吐出来的东西都是褐色的。因为有癫痫,怕他从床上掉下来,就一直躺在地上的床板上,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一次,我去看望他,那时他还认识我,握着他的手,软软的,白白的,干了一辈子粗活的手一点老茧的痕迹都没有了。我只能陪他说笑,我说,姥爷,你看你的手多嫩啊。他就笑了,身体很虚弱的样子。终于,有一天,爸爸急慌慌的跑回家,说姥爷没了。我没有哭,我说,姥爷终于解脱了,不用遭罪了。现在我还记得,发丧磕头时的天空,尽管乌云漫天,但是非常舒服。姥爷不要去医院,他一直在家里,没有被尽职的医生摆弄来摆弄去,还是挺幸运的。面对死亡,有的人很害怕,就像邻村的某位老人,快九十岁了,他死的前几天拼了命的拽着儿子想去医院看病,结果还没等到儿子再来就死了,他们家一贫如洗,儿女都无法自保,但是死亡比拮据的生活让老人更害怕。而有的人呢,得了不治之症,不想看都不行,家人闹翻天也要把他/她弄到医院,撑过去了还好,撑不过去呢,受尽了折磨,最后的时光全是灰色的。当然不能粗暴的把医疗救护当作折磨,医生的职责就是要尽最大可能的医治病人,延长他们的生命,这点人家没有错。但是,看看医院里,人在医生、在各种医疗器械、如管道、手术刀等的下面已经不是人了,他们就像是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所以老人们在听说某人是睡觉时去世的都很羡慕,看人家多不受罪。唉,面对死亡该怎么做才是坚强呢,我们确实都缺少一堂关于死亡的课!

学会面对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是全球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肯•赫尔曼医生写的书。作者从医生的角度来表达了一个观点:当病人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过度医疗没有必要。作者写这样一本书着实大胆,因为这明显“政治不正确”,但是却充满了勇气、真理和智慧。病人已经病入膏肓毫无好转希望,完全靠着强效药物呼吸机等医疗手段来拖延生命。在这段被延长的时间里,死神一直抓着病人的一只手未曾松开,病人或者已深度昏迷,或者被病痛折磨到痛不欲生。在这种情况下,延长这几个小时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作者更希望病人家属能坚强一些,接受亲人即将离去的事实,让病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得到体面、尊重和安宁。大象在即将离世的时候会独自走去大象墓地,家猫则会在临终之前悄悄离开深爱的主人,作为一个生命体,出生和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甘心面对死亡勇敢和病魔斗争,当然值得称赞,而平静接受这一切也同样让人心生敬意。只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及亲属能够有选择的权利和接受后果的勇气。我出生在一个很大的家族,红白喜事自然就相对多些。小时候不懂事,每到过事就只是觉得好玩热闹。娶新媳妇有糖和饺子吃,生小孩了则会挨家挨户送面片红蛋,办白事则能听戏看热闹:花圈上的纸花总是被小孩子们偷走,穿着孝服的孩子们一会儿跟着孝子们磕头陪吊,一会儿追着小商贩买玩具和糖葫芦。慢慢长大,也渐渐对族人去世这件事有了不同的感受:年轻的妹妹车祸去世,全家人都心疼的要命;壮年的叔叔突发疾病离世,大家更惦记他的妻子孩子;年长的老人寿终正寝则是喜丧,出殡的时候请了戏班子唱大戏,附近村子的大娘大妈们都来要一点牌位下面的红布,想着给孙子孙女做个小葫芦带着,沾沾老人的寿。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大病小病也都去医院。农村人爱迷信,迷信鬼神,同样也迷信医院和医生。仿佛不管是什么病,只要人活着送到医院就一定能治好,只要治不好肯定就是医疗事故。在这种时候,承认医生治病不治命,承认亲人将会短时间内离去,不但需要勇气,还需要知识和智慧。以何种态度面对生活中的遇到的各类事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关于医院,关于疾病,关于死亡,多学习多了解,知道医院医生能做到什么,做不到什么,会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更好的决定,也会帮助我们给情感找到合理的表达方式。尽管我们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我们有必要对疾病或者说对死亡慢慢建立一个正面的态度。《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一本很好的书。

且论重症监护室的必要性

现在,普通百姓大都听说过重症监护室,不知道为什么,我读到的于医生这个职业相关的书,读《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这一本是最冷静,最客观的心态。也许是到了生命末端,才会有的感受,但因离那里很远,当然也不希望走进那里,所以体悟便不见得深刻。我有一种预感在作者的文字中得到了印证,重症监护室并不适于所有走向生命末端的病人,读到这本书时,我常常想到安乐死这个话题。当一个人的生命,只剩下病痛的折磨时,我越发感觉让他尽量痛苦小地存活,才更令他留恋这个世界。可是,这必然遭到以救治生命为使命的医生的反对和质疑,更何况那些不舍的家人。其实,这是个非常严肃的社会问题,通过重症监护室流转的病人,作者给我们看到了医生的艰难选择,道德的反思,医治者的不同追求,生命的脆弱……尽管重症监护室的病人病情复杂,但作者还是结合病人的情况尽力介绍清楚,即使没有医常识的人,很容易来做出判断,是否真的需要继续做重症治疗。书中提到的布里斯托尔案,撼动了英国的医疗体系。这是因医生个人人性的魅力而推动医疗被迫改革的实例,我们百姓最大的担忧,正是医院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又时刻被人们所需要、依赖的地方变的神秘而机械。被送往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常常意识混沌,生命垂危,家属除了着急完全不知所措,重症监护室里的救治更让人不可预知,常常,这就是告别的前奏。在这里人们最期待奇迹发生,人们最留恋亲人。只是我们不能确认,当真的我自己需要被送进重症监护室的时候,我是否能够按照我的意愿,与医生讨论能否躲过此劫,可是我知道,我们的亲人一定会背负上冷血、吝啬、没人味,等等的人性质疑,不知道真的面对那样的情形,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坚持。看到作者所经历过的治疗,刚开始只是技术上的反思,到后来,慢慢的,从病人及病人家属的身上看出生命即将逝去的悲痛。我很难想象,医生是怎么面对原本对生命有最大挽留方式的自己。作者经历了太多的生命遗憾和奇迹的起伏,对生命的认识越来越冷静,才会思考生命本该有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救治本身。面对死亡我们或许应做更多努力。有时候我们在绝症面前期待奇迹的发生,一方面是求生,一方面也是惧亡,当我们面对自己的血肉生命真的能够冷静选择存在和离开的方式,那才真是真的珍惜我们所见证过的,我们经历的活着。

重症监护室里挣扎的灵魂

近年来,有关“临终关怀’的话题一直很热门,人到底有没有选择死的权利,有尊严的死还是痛苦无望的活,一直都是病人和家属最无法选择的题。有关这方面的书其实很多,有从旁观者角度写的,也有从病人角度说的,还有就是这本《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从一个重症监护室医生的角度写的。《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是一本帮助我们思考生死意义的深度叙事医学作品。国际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肯•赫尔曼教授直面内心深处,用饱满而真挚的笔调记录了重症监护室内一系列温暖的故事,追问医疗救治的终极意义,告诉我们不为人知的神秘ICU里的医学真相,倡导无创抢救与临终关怀。这本书的特点就在于从医生的角度告诉了我们一些重症监护室里的真相,有关病人,也有关医生。对于病人,重症监护室意味着生命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所在,对于病人家属来说,进入重症监护室就有一线希望。对于生,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渴望,有些病人因为意外而生命垂危被转到监护室,有人能够脱离危险重新活着,而有些人只能把重症监护室作为生命旅途中的终点了。作者在书中提到了许多案例,幸运的人总能够离开监护室重返生活,但大多数却都是不幸的病人,在经历了一系列极度痛苦的抢救依然不能摆脱死亡的灵魂。作者详细的讲述了几个案例,让读者能够真实的感受到重症监护室里的痛苦,因为即使活下来的人,今后的生活也将长久的受到抢救的折磨,这份真相又有多少能够接受呢?关于生与死的抉择,面对一些即使知道无药可救的绝症,到底应该选择怎样的态度面对死亡呢?曾经看过一本关于安乐死的书——《我选择,有尊严地死去》,本书的作者玛丽•德卢拜用自己的笔详细记录下了自己选择安乐死的过程,在得知自己得了恶性肿瘤后,从容的选择安乐死,并放弃了一切令人痛苦的治疗。这一选择在重症监护室里也是病人和家属都面临的抉择,到底应该极尽所有将病人的生命延长有限的时日,还是让病人从容安详的离开呢?对于家属而言,选择有尊严的死无疑是痛苦的,无论是从心理还是道德上,而对于病人来说这时候似乎已经没有了选择的权利。对于医生,这本书揭示了很多医生无法对病人及家属言明的真相。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重症监护室的由来,医生的发展及进阶流程,以及关于医疗制度的许多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其实给出了作为一个医生的无能为力,有时候面对病人痛苦的挣扎,医生除了进行无用的抢救以外其实也很迷茫。对于病人的抢救,医生可以选择很多种手段,但对于病人的“临终关怀”医生能够做的其实很有限,而社会和病人家属才更应该挽救病人最后的痛苦。每个人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但总有选择死亡的权利,在临终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可以从容的离开,当在医院里看着很多人痛苦的挣扎在生死边缘,有时候真的希望一切可以快一点、轻松一些,让那些挣扎了一生的灵魂早些得到安息。

生与死,都需要勇气的抉择

关于死亡这个话题,我们谈及时总是抱着几分小心翼翼与谨慎,这个话题是忌讳的,而家里人对于小孩子,也不愿提及什么是死亡。从古至今我们都害怕死亡,因为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所以我们都害怕着,我们不愿意提及也是不愿意去面对这一让我们恐惧的事实,似乎只要避着不谈,就可以不用面对。本书的作者肯•赫尔曼先生,是全球重症监护领域的首席专家,最为这一特殊领域的专家,他见证过无数死亡,因为各种疾病,痛苦死去或者安详解脱。本书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带着读者去看待死亡这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求生与放弃,都是都是个人的选择自由与权力,缠绵病榻已知无力回天,每天都是煎熬与痛苦,又何尝不能选择坦然面对死亡?如霍金一般选择不断挑战身体极限,艰难却坚韧的活着,亦是让人肃然起敬。我们都知生命是无价的,所以选择下令终结积极治疗的决定是艰难的。这样的抉择让人矛盾,人权让我们有决定自己是否生存下去的权力,人道主义与道德让我们不能将一条生命与资源的浪费与否相比较。最初建立重症监护室的目的是为了在治疗有效的前提下维持病人的生命,越来越多的病人及其家属在明知道医疗已经无力回天却还是要勉强维持病人的生命。这样的抉择无法说对与错,因为在骇人的疾病面前人们总是无法保持客观理智的判断的,家长逃避与怯弱的将选择扔给医生,不愿意去做无力救助的“帮凶”,决定自己生死都是艰难的抉择,更何况决定他人?我们完全能理解一单决定“放弃”那一刻,杀人凶手般的感觉,那怕死亡对于病人来说是一种解脱。在某些情况下生存只能拿到负分,因为有时它比死亡还难以忍受。我记得我有看过一本书叫《我选择,有尊严地死去》,是关于一个记者在得知脑中6个恶性肿瘤,已无法挽救后,面对家人和社会的阻拦,毅然作出充满争议的决定:去比利时完成“合法安乐死”,并且决定记录下了自己生命里最后6个月的每一步,直至在医师的帮助下死去。本书提到了很多病人的实例,有着各种各样的病人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选择,看到过于记者类似的选择,我对于有这样勇气的心存敬意,生需要勇气,死亡同样也需要勇气,相比慢慢窒息泥沼,纵身一跃或许更需要勇气,同样我也敬佩那些在泥沼中勇敢求生的人。关于生与死的话题,除了自己没人能谈论对错,因为未曾经历他人人生,怎知他决定的初衷。这个我们逃避已久的话题,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看过书中百态,确实让人感慨。

现实太骨感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重症监护室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对它的认识大多来自于影视剧,里面总是上演着这样的情景——救护车、直升机、护理人员、急症室、心脏停搏急救小组,以及宣布坏消息的严肃医生。我们很少能够看到或是了解到重症监护室里的真实情况。正因如此,有些故事若是没人说,我们永远也不会懂。《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是一本站在医生和病人的双重角度,进行叙事和展开理性讨论的医学作品。作者赫尔曼教授向读者诚恳地分享了,从医三十多年来临床的所见、所感、所悟。书中用饱满而真挚的笔触描绘出一个个感人至深或是令人警醒的真实故事。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体会到:一个医者的良知以及他对这个社会的责任感。重症医护同时涉及拯救生命、延缓生命、安排死亡三种情况,这三者的界限通常模糊不清,不同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家属对此总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以至于社会上的许多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病人只要被送进重症监护室,被高科技医疗器械包围,就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痊愈康复。发达国家每年约有1/4的人死于重症监护室。事实上,只有少数人是因为突发疾病或是意外伤害而接受重症医护,他们一般是上了年纪,许多身体器官逐渐出现了不可逆的衰退,慢慢染上各种各样致命的疾病。即使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生存下来的希望,医护人员照样能保持住某些重要器官的机能,让他们继续存活几小时、几天,或是更长的一段时间。这并没有技术上的难度,仅仅取决于病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这笔高昂的费用往往使患者家庭面临破产,或是让政府财政支出迅速增长。但是,即使经济负担如大山般沉重,在病房内谈论巨额开支,也显得太不现实,太不人道了。如果政府不对临危的病人施以援手,人们就会谴责政府的官僚们,说他们见死不救,只想省钱。因此,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不得不思考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究竟应当采取多少医疗措施来挽救重症病人的生命,又应当由谁来决定这些医疗资源的分配?现在的中国,随着城镇化、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人家属选择让老人的最后几天在重症监护室里度过。就在写这篇书评的前天,我的一个邻居办了丧事,他的父亲以每天一万二的代价在重症监护室里住了六天,直到见完所有亲属,才咽下最后一口气。这笔费用的相当一部分是由医保支付。且不谈,老人是否愿意用呼吸机支持呼吸,是否愿意以药品和器械维持心脏跳动,这种残酷的方式只能稍稍延迟死亡。参与治疗的医生在传统与道德的面前,不得不提供徒劳的医护行为,最终留给社会的只能是巨额的账单。然而,最初设计生命维持器械和药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延缓自然死亡。虽然,好心的医护人员会在病人临终前竭力奔忙,尝试一切可行的救治手段,病人却只能痛苦且毫无尊严地结束生命。对医护人员来说,每一次经历都是令人伤感的,他们只能在“能做什么”和“该做什么”中间寻找平衡。在身体受到全方位监控、又有器械和药物支持的重症监护室里,病人极少毫无预警地突然死亡。病人会在死亡线上挣扎很久,虚弱与创伤让他们的肉体和精神受尽折磨,直到身体的重要机能缓慢地全部停止。那是一种噩梦般的可怕经历。例如,尽管脾脏是个过滤器,还是重要的血液补充器官,但我们还是可以没有它。医生通常不愿意承担风险,显然直接摘除脾脏比修复来得更为快捷安全。同样,肾脏的功能也可以用血液透析代替。肠道的存在只是为了吃饭,我们完全可以越过肠道,使用静脉注射的方法提供营养。又如,胰腺疾病通常会引发严重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把胰腺完全摘除,定期注射胰岛素和口服消化酶的替代剂。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来说,生殖器没有太大用处,就算是身体下部的主动脉,也可以进行修复或替换。如果病情持续恶化,那么四肢也可以不要。肝脏是个麻烦,因为没有它就不能分解体内的毒素,人体会因此迅速死亡。但是医生也有别的办法,比如进行肝脏移植。好好想想吧,在重症监护室里,只需要脑袋下面有一副躯干,里面有心脏、肺和肝脏,你就能借助呼吸机、药物和各种器械延续生命。那些年轻的重症病人如果大难不死,出院后住在这幅躯壳里的灵魂绝对不会快乐,而照顾他们的亲人也会因此背负更加沉重的包袱。赫尔曼教授在书中举了两个病例。得了肌肉萎缩症的里纳尔多和脊髓受损的罗伯特,这两个年轻人生活不能自理,只能全身心地依靠他人,他们常常精神错乱,生活在面目全非的阴影之中。他们的父亲更是鲜有选择,在贫穷和绝望中与不可战胜的病魔不断战斗。这两个病例,凸显了医疗护理系统的两个弱点:一是医疗系统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治疗的前期。大多数重症监护医生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病房内的问题,没有为出院后的患者提供足够的技术和服务。二是社会极度依赖病人亲属,并不关心丧失生活能力的出院者。家庭护理者和被护理者将突然面对生活的转变,面临如同牢狱一般的家庭生活。如果没有其它护理方式,或是太过昂贵,便只能任由情况持续恶化。我认识一个自闭症患者A和他的父亲,他们有着与里纳尔多和罗伯特相似的遭遇。自闭症使四十多岁的A始终没有稳定的工作,一次严重的车祸又使他失去了行走能力。这时,他的父亲已经七十多岁了,仅靠微薄的退休金为生,经济状况十分窘迫。更糟糕的是,A出院后得不到任何特殊的医护支持,由于父亲年老体弱抱不动他,上厕所、洗澡都只能在床上完成。这场灾祸使他们的生活条件急剧恶化,无法在家中接受进一步治疗。先是长期卧床,全身肌肉逐渐萎缩,免疫力下降;然后双腿发炎化脓,A的父亲曾用抗生素和外敷药物治愈了炎症;但现在,因为卫生问题,他又回到了原点,双腿再次发炎化脓,在他家的楼梯道里就可以闻到一股恶臭。我问A的父亲:“为什么不把A送到福利机构去?”A的父亲:“只要我还活着,他们就不会免费收下A。”我又问:“花钱送去呢?”A的父亲:“普通机构一个月要三千多,比我的养老金还高。一两千的机构也有,但是不给换药,我怎么忍心把A送到那种地方去!”听了这些话,我就想如果医疗系统和福利机构能够分担一些他们的重担,这些无辜的人就可以轻松很多!但现实太骨感。那些居委会和残联的干部们每到春节、国庆总会送来一袋米和一壶油,他们一方面让病患的亲属不得抱怨生活的不幸,另一方面却表现出一副关怀备至的摸样。事后,家庭护理者只能在情绪起伏中痛苦挣扎,被内疚和怨恨反复折磨。如果你被突然被关进房里,还被要求无限期与恐怖的病患寸步不离,你就会感同身受。社会总能轻易接受重症监护室里发生的一切,并且愿意为此掏腰包。但当病人被送回家,他却只能由某位家庭成员24小时全职看护,除此之外,再也无依无靠。医疗系统有着令人嫉妒的充足资金,却只关注专科水平的发展,而不是与大众互动,为大众的需求服务。大家习惯于衡量医疗费用,临床医生也开始对费用负责,却很少有人会以衡量费用的谨慎方式,为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庭衡量后果。再看看大局,更令人沮丧:个人健康和公众健康往往由一些非卫生因素决定,如住房、工作、社会经济地位、司法教育等。2016年,中国的残疾人已超过8500万,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超过1000万;全国的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20年后将超过4亿。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建立一个以病人和大众的需求为己任的合理医疗系统刻不容缓。但这条路还很漫长,我们不过刚刚启程而已。

跨越生死,正视生命

随着初来世间的啼哭,带来了生命,称之为生。我们开始贪婪呼吸着这个新鲜的世界,一旦我们不再与世界有呼与吸之间的交流,死亡便随之而来。生死都在一瞬,一刻,一眨眼间,世界从此就多了一个或少了一个生命。这样看来,生死是悲壮的存在。俗话说;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无论怎样,我们要做的就是跨越生死的悲伤,看清生命的经历,从而更好的正视珍惜生命。第一次与死亡有过交手是太姥姥去世,那时的我六岁,我是跟着太姥姥长大的,我出生时太姥姥已经九十多岁了。我出生便太姥姥欢喜的小碎步,我的每一个无理的要求,她都会急忙的应和着,然后快速的张罗,直到看到我满意的笑。记忆中的太姥姥是旧时缠过的小脚,细碎的步子,没剩几颗牙的嘴,还有对我很多很多的爱,都是隔辈亲,我俩是隔了两辈更亲。直到妈妈给我说太姥姥走了,我急忙说,骗人,太姥姥还会回来的,我们俩还有一起躺床上讲故事呢。后来再见到太姥姥是下葬之前,看到她安静的躺在棺材里,棺材很大,她很小。后来长大后,亲戚们还记得那天的我哭着喊太姥姥起来讲故事,拼命要躺进去和太姥姥睡在一起,走之前哭的累了仍然在嘴里说着,你起来啊,起来啊……那时我感受的最真实的生命。太姥姥走的时候安详的很,没有痛苦,她一生健康,走也只是太姥爷想她了吧。书中讲到一个例子,病人因为儿子的一句继续治,医生们无奈的继续着无意义的抢救,最后病人带着满身的管子离去了,没有尊严,只要儿子自我安慰的心,反正最后的孝尽过了。当然还有温暖的故事,重症监护室其实是人死之前最后的感受人间的机会,所以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在尽可能的帮病人,希望他们的时光是舒服的安静的。书将医疗救治的终极意义推到每个人面前“生命尽头,医生能为病人做的,是一次次明知是徒劳的创伤性抢救治疗,还是留有最后的时光,帮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与家人进行最后的团聚?”也许选择本身没有对错,但我们至少要有选择权。作者是一名医生,每个医生都是与死神赛跑的人,他们见惯了生死,到仍然有颗温暖的心,作者站的立场不同,看到了很多我们看不到,体验不了的沉重,他们明白生死之间的无奈无力。站在他们的立场,或许会体验更多的不易,明白更多生命的思考,他们一直在思考,借此机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思考。前几年临终关怀作为一个社会志愿项目一度热门,我也有幸参与其中,接触了很多善良的人们。我本事个内心话少的人,但在见到老人们的时候,我便有很多想说的,他们可爱,温柔,感恩。他们很喜欢聊天,像是想把此生经历都告诉你似的。他们讲他们的小时候,那时候生活困难,现在我们的一切都是那时多少人牺牲换来的,他们说起过去的遗憾,记得一个老人一直强调给我说,人不能太犟,要不很多事都会错过了。这句话现在也记得,还记得这句话背后老奶奶讲的那个故事。之后一个星期,隔壁房间的奶奶去世了,看到一直陪她的义工站在走廊上,呆呆的,失去了牵挂。生命看似有着无穷的意义,其实啊,我觉得生命的意义就是每个人能来这世间走一遭都是幸运的,不过是一场不到一百年的体验而已,我们把一切背景虚化,活给自己看,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该爱的人,只有你自己的感受最重要,多爱自己一点。这本书,值得我们看,这件事,值得我们思考。

若不能生如夏花之绚烂,但愿死如秋叶之静美

“长远来看,我们都已死去”鲜红地在封面右上角醒目落下,对于我来说,死亡终究是个难以过多言说的话题,充满了神秘和疑问,害怕和恐惧,有时又会冒出些不切实际地假象和所谓的看淡与潇洒。作者在书中这样说:“不要说病人,我们中肯定也有不少人曾听到某位风华正茂的朋友说过,他希望自己‘赶快玩儿完”。只不过当时那位朋友说过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他要性、要‘嗨’、要摇滚,并且发誓要在30岁出头了结自己的性命—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疯狂想法,至于疾病,则完全没在他的考虑范围内。年轻人都认为年满30岁就算上了年纪。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老年和慢性病都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他们也没那个闲工夫去关心。”大概对于很多人来说,总有那么一瞬间会产生这么个疯狂的念头,不管是乐极生悲,还是比悲更悲,但真正死亡将至的时候呢,但真正恶疾突然降临的时候呢,肉体上的折磨加上精神上的痛苦,自身的苦难伴随亲人的哀伤呢,你又能如此潇洒地丢下一句“赶快玩儿完”就玩儿完吗?作者Ken Hillman,一位重症监护医生,陪伴着那些在重症监护室度过最后时日的生命,他在书中讲述那些发生在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病人,医生,护士,医疗过程,医疗系统,质疑与反思……书中一共有四个章节,分别是:“第一章 你所不了解的重症监护室——帮助生命回归的神秘病房”,“第二章 谁能给出正确答案——医务人员不得不直面的艰难抉择”,“第三章 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救护背后的医疗系统”,“第四章 会有天使带她离开——生命救治的终极意义”。第一章作者把读者带入重症监护室,推开这扇对于很多人来说陌生而神秘的大门,见证生命的脆弱和顽强,生活的残酷和温暖。这里也是创造奇迹的地方,48小时的坚守救治,一个生命的浴火重生。这里依靠团队合作,而不是个人突出的才智。从病人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第一天开始,家属就应该明确并需要好准备,应对生活即将发生的巨大变化,他们开始的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而不是100米短跑,病人承受的不只是肉体上的折磨,还有精神上的痛苦。其中第二章是令人沉思良久的一章,这章的前言如是说:“在患者心中,医生往往被神话成无所不能的救世主。然而在现代社会,当家长式独断的角色光环逐渐褪去,医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抉择困境——面对医疗过程中的过度抢救、疑难杂症、金钱较量,甚至诊断失误,如何诚实面对自己和患者,在两难境地中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抉择?”作者连连七问:“生命是否该被无限延长?拉长离别是增加还是减少痛苦?靠呼吸机拯救肺,延续的是呼吸还是折磨?谁拥有对治疗喊停的决定权?遭遇疑难杂症是患者的错?维护医生的尊严还是揭穿皇帝的新衣?该不该让病人参与所有的治疗决策?”这一个个问题直击人心。在医疗传送带里,不久于人世的病人最后会被传送于此,但还是被很多人寄予希望,甚至厚望,病人家属不愿相信病人生机渺茫,也不愿答应主动停止这个人的生命,然而,在这条延长生命的道路中,时间并不会很多,痛苦却是巨多的,他们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一个微小而无力的动作。延长痛苦的别离过程真的好吗?生者害怕死别,但他们也终将离去,道德传统与家长式的观念并不应该成为最后抉择的压力,真正替离人着想的应该出于他本人的意愿,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死亡!“英雄措施”并不英雄,社会难以接受,医生难以劝解,死亡依旧难以跨越。我曾问过的友人当中,他们很多都说宁可尊严地死去,也不要痛苦的活着。确实,对于死亡,我们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恐惧,因为未知,或许还因为害怕失去。病人也有选择,预先指示权,放弃无限期延长痛苦的死亡过程,依靠机器度过生命中的最后几天。最后献上文中医生说的在斯堪的纳维亚的一个传说,当一个孩子死去时,一位天使会从天而降,把孩子抱入怀中,并为他重现其生前拥有最美好回忆的地方,直至他到达天堂。我希望当我们离去的时候,一位天使也能为我们呈现最后的走马灯,看着一生美好的回忆,笑着离世。即便不能生如夏花之绚烂,但愿死如秋叶之静美。

最该直面的死亡之重

最开始被书名和内容简介所吸引,因为对重症监护知之甚少,不免有些好奇。加之近几年医患矛盾愈演愈烈,事故频发,使得我在面对医学方面的知识时,哪怕一点点都想一探究竟。读完这本书,我知道,我看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一个沉重而又不得不直面的话题在我的眼前徐徐展开,渐渐清晰。读完这本书,对于重症监护室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于死亡也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联想到我们国家的医疗现状,更多的是殷切的期盼。《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这本书出自国际重症监护学权威——肯·赫尔曼之手,就专业性来讲,绝对是毋庸置疑的,一个具有三十多年临床诊疗经验的医生比任何人都有发言权,也更容易令人信服。一本书,如果通篇都是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那一定会让很多人读的昏昏欲睡。而这本书中医学术语不会特别多,还有相应的注释,加上一些十分形象的比喻,更让这本书通俗易懂。另外,作者大胆直观的描述,把那些重症监护室里发生的一个一个案例像讲故事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予我们视觉冲击般的真实感,仿若身临其境,直击心灵的震撼。这本书,对于作者没有过多介绍,但是字里行间,无不散发出他的人格魅力:有思想,有担当,敢说敢做,直面错误,勇于反思,不断思考着医疗体系的现状,殷切的盼望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以及医疗服务系统更加人性化的改革,并不断努力。书的内容分为四个章节:一、你所不了解的重症监护室。在这一部分,作者为我们揭开了重症监护室的神秘面纱,有医学奇迹,也有生离死别。在这里医生们争分夺秒,与时间对峙,竭尽全力挽救将要逝去的生命之光。二、谁能给出正确答案。面对药石无医的重症患者,继续治疗还是终止治疗,谁有选择的权利?法律和道德的冲突中,医生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患者家属的选择,是真正为了病人着想,还是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孝心,呼吸机延续的是生命还是对家人和病人双重的折磨?三、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医疗系统的不断完善,需要时间的堆积。医生也渐渐从全科医生变成了精通某一器官或者某一疾病的专科医生,接着急诊科医生出现。震惊医疗界的布里斯托尔案告诉我们医生并不是神一样的存在,以及被严格控制下的医疗体制存在的弊端和缺陷,新医疗体制的建立任重而道远。四、会有天使带她离开。尽管医疗体制现状不尽如人意,人们也曲解了重症监护室存在的真正目的,生离死别仍然上演,但亲情,温暖也被唤醒,病人平静的离开,家人安静的送别,互相安慰,天使会带着故去之人重温美好记忆,到达天堂。我们常常说“生老病死”,说的那样轻巧,面对生,我们大肆庆祝,可对于死,却常常缄默不语。我们惧怕死亡,害怕消失,不管是自己,亦或是亲人、朋友,我们从不轻易去谈死亡,也总是不能平静面对再也不见。可是,死亡无可避免,我们终将离开这个世界,或许是因为疾病,或许是因为意外,亦或许是因为衰老。我们最该直面的就是死亡,我们也该学会面对死亡。正确认识死亡,才能坦然面对死亡。面对病床上时日无多的他们,我们总会请求医生尽力去抢救,心脏除颤,呼吸机,尿管各种管子插满全身,我们想要尽力留住,却没有想过这样折磨一个虚弱的身体,也许只是增加几个小时或者几天的痛苦而已,甚至让他们在最后时刻尊严尽失。走到生命的尽头,身体已然残破不堪,就让灵魂保有尊严,完整的离去。死亡,只是身体的离去,故去的人会因为我们的记忆,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活着的我们,余生太短,相互拥抱着取暖吧。

天蓝色的彼岸

林亦霖没人知道那个时刻是什么时候来临,就像我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世间的一样。没人知晓自己能停留多久,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十年,也许是很久。这本薄薄的书,讲述的是死亡——敏感而又无法回避的话题。古人每每生孩子,总爱进行八字占卜,求个天时地利人和,身上戴上长命锁;那个时候的人们总爱讲点宿命说,生了病跳个大仙,算上几卦。而现在,我们把一切交给了科学。于是,科学成了医生手中的武器,靠着它,甚至可以违抗天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各种技术层出不穷,各种药品接连不断。死神的镰刀再也不能那么轻易拉走属于凡世间的我们。生了病,有各种抗生素;开了刀,有各种小支架。以前无能为力的疑难杂症,在医疗发展的路途中一一被征服。可是,当所有的一切朝着看似美好的一切——存在世间迈进时,有些声音渐渐出现在心中?这样真的好么,这样真的值得么?对于生命的尊重,究竟是该不顾一切无论花多大的成本去救一个人,还是在恰当的时候放弃一个人。倘若出现了相同病症的两个人,一人只需花费他财产的九牛一毛,一人却要倾家荡产负债累累。医生救还是不救。道义,伦理,甚至现实的物质和生命相互纠缠。究竟怎么样去做才是好的,他们手中科学该救人还是该放弃人。书中很多例子,有出了车祸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人,他年纪尚轻,但在车祸中丧失了身体的部分功能。他虽然活着,可是这样的生命,这样的拯救对医生对他的家人都是考验。更有甚者很多病人家属把医院当成万能的天堂,不管什么样的病症,不管严重与否,只要能花钱,只要让花钱,这就好的。倘若病人还年轻,还好;但很多病人已高龄,为了维系他们的生存,不仅要花费巨额的治疗费用,他们的身上也插满各种吸管——用以维系生命的存在。一年,哪怕多一年就好。他们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我们想让他们多陪陪我们。这样的人在书中出现很多次,因为科技的发达,医药的精进,他们总会被留住;一秒、一分、一时、一日,死神被技术拉住了手腕。可是他们是真的是幸福的么,那些大大小小的吸管,那些滴滴答答响起的机器,那不断吐泡的氧气管,那二十四小时无时无刻地监管。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么?还是为了我们心中的不舍,抑或后人的眼光。凡事该尽力,可用金钱,用医疗暂缓的生命,我们能不能不要那么尽力,我们能不能放他们走。让他们不再那般受折磨,让他们就像来得时候那样——那般平和。没有谁能决定生命的长短,我们并不知彼此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要尊重生命——前提是尊重自然。我们可以挽留,但不可以强留。那些所谓的不舍其实最终成为了他们痛苦的源泉。无意之间,我们连挥手的勇气都没有。当生成为了一种奢望,那就平静地走吧。擦干眼角的泪水,带着对他们的回忆,多看看他们一眼,让他们走吧。让他们平和地走吧。没有人知道那个时刻是什么时候,就像新的生命总是那么悄然无息地到来。就让他们去那一片天蓝色的彼岸,带着我们的爱化为天空的一抹蓝!

追求有质量的“生”更为重要

生与死的话题,称得上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所谓各种各样的生死观,其实重点就是在一个“死”字上。孩子出生的时候,家人都是欣欣然地满怀期盼;但死亡似乎就另当别论。不管什么样的死亡,能够直面似乎都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列御寇》篇记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生死变迁在庄子看来,却不在话下,以至于庄子在自己的妻子死时,并不像其他人那样为之悲伤,反而“箕踞鼓盆而歌”。像庄子这样看破生死的可真不多。《论语·泰伯》上也有这样的话语——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当死亡不可避免之时,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面对——面对自己的死亡,也面对亲人、朋友的逝去?!由国际重症监护学权威肯·赫尔曼所著的《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上了一堂关于死亡的重要一课!作为一名在重症监护室工作了多年的医生,肯·赫尔曼见过了太多的死亡,也非常冷静地诠释了什么叫做“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著《飞鸟集》,郑振铎译本)。“生”是人人都喜欢的,“死”却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然而,死亡真的就有那么可怕吗?!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追求有尊严地生,却不肯有尊严地死呢?特别是很多得了重症、绝症的病人,在生命已无可能挽救之时,却还要做那么多的无用功——即使明知道要浪费很多宝贵的金钱也在所不惜!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意义呢!“生”当然是件好事,但更要追求有质量的“生”,单纯追求数量有更多的意义吗?在《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这本书里,肯·赫尔曼用了四章的内容,从医生的角度分享了一些医生与死亡进行竞赛、挽救生命的事例,也非常中肯地向我们每一个人都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生命是否该被无限延长?拉长别离是增加还是减少痛苦?靠呼吸机拯救肺,延续的是呼吸还是折磨?谁拥有对治疗喊停的决定权?遭遇疑难杂症是患者的错?维护医生的尊严还是揭穿皇帝的新衣?该不该让病人参与所有的治疗决策?说实话,这些问题,每一个都是沉甸甸。单纯地讨论每一个问题,也许每个人都不难做到畅所欲言、侃侃而谈;但当这些问题与自己相关,或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需要自己立刻做出决策的时候,有哪一个人还能做到镇定自若呢?!死亡从来都是一个看起来的确很痛苦的字眼。对于我等大众来说,非常希望自己真到了那一刻的时候,能够尽可能无感知、无痛苦一些。那些因为天灾人祸突发而至的死亡,虽然值得同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最担心的,就是等待死亡的过程,特别是伴随着巨大的身心痛楚去等待死亡的过程……至今,安乐死在世界范围内还仅仅是在极少数国家成为合法。更多的时候,依然是医生们在用尽种种可能的医疗手段去延长人的生命——哪怕几分钟、几小时、几天;而病人和病人的家属们,也在尽各自的力量,在生与死之间进行着较量,每时每刻都在世界各地上演!其他的姑且不多说了。其实,勘破生死,更多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安度当下;其他的,真的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直面死亡——《长远看来,我们都已经死去》有感

死亡,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是残酷但又不能回避的一个词。是的,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都会面对死亡,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市面上也有相当多的书籍来描述死亡,前些年比较火爆的《死亡日记》就是其中一本,一般来说描述死亡的书的作者要么写的是自身经历,要么就是描述历史,从医生的角度来描述病人死亡过程的书还是比较少见的。这本《长远看来,我们都已经死去》的作者作为一个重症监护室的医生就将自己工作所在的重症监护室里面发生的一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重症监护室,可以说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也是一个非常不希望自己或者自己关心的人进去的地方,可以说这里面的病人每天都在和死神近距离相处,这里面的医生每天都在争分夺秒的与死神较量。作者肯-赫尔曼作为全球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的身份在本书的短短四个章节里面为我们普通读者展现了医生们是如何在重症监护室里面工作的。我们可以通过本书详细的了解重症监护室里面的医生是如何工作的,例如第一章“你所不了解的重症监护室”里面的‘与死神搏斗的48小时’一文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医生在和死神的较量。里面在讲述给年满60岁的布鲁斯做的第二次冠状动脉搭桥术,作者提到‘我们刚为他连上监控设备和导管,他的心脏就停止了跳动,甚至对心脏除颤器也没有任何反应’这一情景,我看到的时候可以说是感到非常紧迫(换做一般人估计也是和我一样的心情),这个时候可以说考验的就是医护人员的反应能力以及正确的应对措施,在接下来的描写中,我看到了这群医护人员的高效执行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如‘同时,麻醉师和重症监护医生协同护士一起,给布鲁斯进行了六次静脉注射......’可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需要很好的协作能力才能够做到的。作者在本书的描写中特别注重采用具体的案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例如第二章“谁能给出正确答案”里面的‘生命是否该被无限延长?’一文中一开始作者就通过89岁的格拉迪丝中关于做清除冠状动脉阻塞的手术以及另一患者玛丽的案例来指出重症监护室的角色转变,指出现在的重症监护室只是在被迫满足大家的需求。作者在本文中所讨论的在某些情况下是否还有必须继续对病人施救的话题,可以说现在在国内外都是一个热点话题,虽然站在家属的角度是肯定希望医院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抢救,但是站在已经不省人事的患者来说是否这样想的,可以说身为医生在这方面的立场是十分尴尬的。虽然,本文在最后也指出“总而言之,出于各种原因,我们很难袖手旁观,也不能尽早陈述既定事实,只能盲目地继续施救”,可以说这也是无奈之举。可以说本书针对的读者群体主要是医护人员,因为医护人员估计对本书的很多观点是深有同感的,但是我想对于其他人来说,本书也是很有必要看看的。因为通过本书的阅读,我们不仅能够更深一步了解这些医护人员在重症监护室里面是如何工作的,也有利于医患之间的误会更少一点,互相谅解的情形多一些。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生命,是这世间一朵朵绚烂的花。正因这色香味不同的花,世界才会无比美好无比多彩。然而,无论多么美好的生命,都会生病,会有走到尽头的一天,这是不可违逆的自然规律。在那一刻,有多少伤痛、挣扎,又有多少不舍,恨不能将时间定格,以留住生命离去的脚步。蔡崇达在《皮囊》里对疾病的描述是这样的:死亡不是疾病的目的,疾病是尽可能占有身体,用自己的秩序统治那身体。所以简单的死和简单的创伤都是最低级的疾病。”这样的描述让我们对疾病产生了极度的恐惧。医生所做的就是帮病人和这种秩序作抗争,以夺回病人对自己身体的统治权。这个过程中,对我们极有杀伤力的也许是病人身体所受的煎熬与折磨,而不是单纯的生死。最近,看了澳大利亚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肯.赫尔曼的著作《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对重症监护这一神秘话题进行了解密。让我对生死这个课题有了不一样的理解。这本书讲述的是发生在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故事不仅描写死亡,更着墨于挽救生命。书里讲述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的一个新鲜领域——重症救护。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如心脏病、糖尿病、重症肌无力、闭锁综合征等等那些熟悉但却并不了解的或者陌生而神秘的重型疾病的机理及病人是如何在重症监护室里被抢救,从死亡线上回归的。提起重症监护室,我们总是不寒而栗,因为,它在我们心中的意义是死亡。作者肯.赫尔曼也说“重症监护室设立的初衷本是为了在病人康复前保持其生命体征,现在却成为许多人度过生命最后几天的地方,成为无药可救的代名词。”现实中的确如此。作者试图通过一个个温暖的故事引发我们每一个个体对临终关怀的重视。无论是对医务工作者、病人家属、还是对患者本人,都提出了动人心魄的课题:生命尽头,医生能为病人做的,是一次次明知是徒劳的创伤性抢救治疗,还是留有最后的时光,帮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与家人进行最后的团聚?朋友的母亲患糖尿病多年,双眼失明、内脏衰竭,在最后的时间里,被送到重症监护室停留了一周。那时老人全身水肿,头部肿大了一倍,几乎整个脱了像。不能说话,无法进食,仅靠微弱的意识和全身插满的各种管子及呼吸机耗时间。一周后,从重症监护室转出,次日凌晨,朋友听从医生的建议,拔掉了呼吸机,老人才长叹一口气,离开人世。整个过程惨不忍睹,老人初进医院时,还能简单交谈,正常进食。经几番抢救和重症监护室的折腾之后痛苦离世时,可以用面目全非形容。但朋友的做法大家都表示认同。毕竟,为将母亲在这世上的时日多留一段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整个过程的痛苦令人不寒而栗。当最终面对老人完全脱了像的遗体时,朋友和家人是崩溃的。当生命真的走到了尽头,我们该如何面对?是给予无限的理解、敬畏,用理性尊重的态度坦然接受,还是想方设法、倾尽所有的挽留?这个问题恐怕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会遇到的人生难题,也是人们避而不谈的隐痛所在。推荐序中说“普通人对死亡是很恐惧的,他们未必能真正理解死的含义——那是生命最后的尊严,每个人都应该得到死时的尊重和人文关怀。”书读过之后,也对这一点深有所悟。对于已经没有意义和质量的生命,家属理性的选择放弃无意义的治疗,让已决意离去的生命不再受无谓的折磨与伤痛,平静安详的离去。是对生命真正的理解与尊重,亦是对病人最体贴入微的心疼与体谅。作为一名医生,赫尔曼教授在《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里直面内心深处,向读者诚恳地分享了多年来临床的所见、所感、所悟,故事中不但有医务工作者的专业、努力、配合,更有在病房中上演的人间温情。亲人之间的眷恋不舍、支持与爱、无语情深。深沉的血肉之缘难以割舍令人落泪。非常喜欢《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封面设计。书衣上,茫茫大海中有一艘航行的船。海的颜色如火焰,象征着人类的生命之海。。船头是凤凰的形象,应该象征着涅槃重生吧。整幅图给人的感觉神秘而震撼。正如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暗示医务工作者生命摆渡人的工作意义。剥下书衣,书的封面却是一束底色为蛋青的白色百合花。象征着恬淡、平静、温婉的生命本质。里外两层封面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生命的汪洋中抗争拼搏之后,最终悟出其真谛。借用书中的一句话结尾吧:人没有选择生的权利,但是应该有选择死的权利。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为最爱的人好好活着

昨天看电视,《超级演说家》里周西的演讲题目是“滚蛋吧肿瘤君”,一位26岁的女孩,一个每天要奋斗,希望过得更好的女孩,突然遭遇了病痛,与肿瘤不期而遇,这突发的状况对周西的家庭来说是重大的打击,虽然周西的母亲知道这个事情后独自哭红了眼,还要坚强地对女儿说:“没事的,还没确诊,妈妈会一直陪在你身边。”虽然周西说:“我们在拼搏的同时,千万要顾及到自己的身体,因为我们的健康,不仅仅是对我们自己负责,还有无时无刻都在牵挂着你的亲人。”可她还是站在了演讲的舞台上,因为她觉得这是一次难得提升自己的机会。当病痛来临时,我们才感悟到健康的重要,金钱、地位统统都抛到了脑后,而大多时候,我们不会在乎健康,我们只会关注金钱和地位,我们都是普通的人,即便我们口口声声说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澳大利亚作家肯•赫尔曼著的《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写了他所亲历的重症者离开人间的过程。与其说,他写的是悲痛的生死离别,不如说,是想教会活着的人如何面对生死。作为普通大众,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帮助自己和所爱的人坦然面对死亡,减轻痛苦?作为医生,如何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作为一门科学,医学如何正视自身局限?作者通过这本书,传达给每一位读者,离死亡——这一人生的终极归宿略近一点,之后,我们才能从容转身,过好生的每一天。确实如此,就如周西所说,我们掌控不了疾病,但是我们可以掌控我们自己,让自己每一天都快乐一些,尽量不被名利所累,尽量让自己轻松一些,人生的精彩除了靠拼搏,还有回转身,做一个懂生活的人。前几天,单位同事的丈夫突然离世,年龄才48岁,走得很突然。说实话,这样的离别,我们每年都会听到一些,惊讶之余,更多的是伤感。读这本书,让我又一次想起了我的奶奶。那年,接到姑姑的电话,说奶奶病有些重,母亲说:“那我去照顾几天。”可我觉得不会那么简单,奶奶96岁高龄了,姑姑能给我们打电话,绝对不会是因为病有些重那么简单,于是,我做了一个决定,我与弟弟妹妹和父母一起回了老家,直奔医院,才知道奶奶已经昏迷了,我清晰记得,我是一直握着奶奶的手,直到她离开我,我很想笑着面对,让奶奶开心地离开,可那时我的泪水还是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就在此时,每当我想起这些,我还是控制不住我的泪水。但我是无憾的,因为我做了一个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在奶奶弥留之际,她所有的亲人都陪在她身边。我一直说,我奶奶绝对不是一个普通女子,虽然她没读过书,虽然她来自小乡村,虽然她一辈子没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但她孕育了五个有爱的子女,晚年时能够一直陪伴她。我的奶奶96岁高龄了,可她的记忆力超强,她连重孙辈的名字都记得牢牢的,而且所有家人没有一位不爱她的,这在现实社会中应该很少见吧,我觉得这不光是所有的孩子都懂事这么简单,而是他们曾被这位老人温暖着、爱着、护着,所以他们才会发自心底的也爱着这位传奇的老人。我没有留下遗憾,我陪着奶奶走完了最后一程,我知道,奶奶忍着病痛等着她的亲人,最后她都看到了,她没有遗憾了,所以她平静地离开了我们。在我们没离开这个世界之前,都会清晰地记着她,记着她的好,受着她的庇护,直到有那么一天,我们再次团聚。《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就是要告诉医院、大夫还有病人家属都要做好最后的心理准备,如果到了该分离的那一刻,请遵从离世的人,给他们最后的尊严,让他们减少痛苦,让他们能够选择最想要的方式离开,因为我们都会有那么一天,都会不舍,但还是要离开最亲的人,所以我们都不希望最亲的人那么悲痛。本书中讲述了很多个生死离别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是让人悲痛欲绝的,不过,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不管最亲的人怎么不舍?分离还是就那么突然的到来,我们最要做的,就是劝慰自己,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而现在,在我们还有思想的时候,我们应该庆幸,因为我们的存在,我们最爱的人就还活着,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活在我们的印象里,不离不弃。为了我们最爱的亲人,我们都好好活着,因为她们也希望看到幸福和快乐的我们。

中国人都缺少一堂关于死亡的课

就像马东说的,我们都差一堂关于死亡的课,这本书就是在叫我们怎样面对、迎接死亡。无论是自己还是亲朋,当躺进ICU的病房,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如果我们从未曾想过有关死亡的事情,那或许真的只能痛哭悲伤,或者行医闹之事,埋怨医生不尽力。所以,我们都应该翻开这本书,在未接近的死亡的时候,先学会怎样面对。

重中之重是健康……

很多人都想着未来的好,想着曾经的不好,可大多数人都忘了当下才是最重要的,而重中之重的就是身体健康。读了《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我们更能对生命有个更宽容,更全面,当然也更暖心的看法。我们在身康体健时很少去想得病了会怎样,更不用说是绝症了。读读这本书吧,我们会更珍惜生命和健康,以及身边的人。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人是有生命周期的个体,当死亡不得不去面对,多一些了解总是好的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评《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

2011年,我的奶奶被确诊患有肝癌,从确诊到去世不过堪堪一个月时间,虽然我们一直对她隐瞒病情真相,但是似乎她早已预料自己的不幸,大概是从我们闪烁的言辞与过分的热情中觉察出的端倪,而这一个月里,我们就看着奶奶食不下咽,日渐消瘦,疼痛感一直侵袭着这位老人,肝癌,加上她的中风病史,以及脑内血管中仍存在的血栓,因此医生并不建议我们进行手术治疗,当然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以及75岁的高龄,我们也并没有进行化疗,我们只祈求在最后的这段时间里,能够让这位善良的老人活得更舒服一些。然而随着病情的加重,奶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同时大量的痰淤积在肺部,护士将吸痰器插入奶奶的气管时,奶奶脸上痛苦的表情让我至今记忆深刻。很遗憾的是,我没能见上奶奶的最后一面,虽然在这最后一个月的时光里,我陪伴她的时间也并不少,但是我依然非常自责。我难过自己对于奶奶的病无能为力,我更难过自己并没有让奶奶在最后的那段时间过得更为舒坦。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自己能给她更多的临终关怀,我依然记得一天下午,我握着奶奶的手,从她的眼神里看到了无奈,然后我很没用地挣开她的手跑出去哭了。如果我当时能迎着她的目光,给她更多的关怀,或是捏捏她的手,让她倍感安慰就好了。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再看到那行“一个重症监护医生对生命最后时日的见证”这行字的时候,我就决定是他了,我一定要好好看看这本书。作者肯·赫尔曼,全球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本书中得益于作者重症监护医生的丰富阅历,大量的患者实例,给我们更为直观的感受。本书通过众多具体病例为我们还原重症监护室的真相,并详细探讨了病人最终生命抉择权的问题,同时也向读者揭露了医疗系统背后存在的弊端,在最后一章中,更是探究了生命救治的终极意义,并在充满温情的故事中结束了本书。正如本书的书名所著《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现在重症监护室真正的用途——为了在寻找救治病人正确方法之前拖延时间的一种手段——常常被忽略,反而被许多人当做是走向死亡的必经之路,而这些人在重症监护室中往往仅是依靠科室的医疗器械延长最后一口气罢了,他们甚至早已失去了意识,更无生命质量可言,这样的活着真的还有意义吗?面对尤其是面对一些自身已无生存意志,全凭家人愿望在痛苦中活下去的病人,身为重症监护医生的作者不禁提出这样的问题:生命是否该被无限延长?病人的死亡到底该由谁来决定?很多情况下,当病人陷入无限期的昏迷中,除了早已行使了预先指示权的病人外,几乎所有病人最终命运都掌握在家人手中,而他们的家人很有可能为了寻求良心上的安慰,让早已失去意识的病人继续依靠医疗器械苟延残喘。因为自己也经历过这些,所以也很能理解这些家人,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想,也许对方也是希望自己能够活下去的,但是仅仅因为自己的一份私心,就让身为患者的家人陷于痛苦之中,这似乎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当病人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也许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甚至有些病人最后康复(即便如此,他们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但依然会选择另一条路。就像在《Me Before You》中威尔虽然活了下了,却依然选择了死亡。在现实中,能坦然面对自己命运,直面死亡的人却少之又少,同时,医疗系统本身在制度上存在的诸多弊端,使得病人在自主做出生死抉择时,也变得艰难重重。如今再回想起奶奶的事情,也会觉得死亡对老人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在明知无法治愈的情况下,如果仅因一己私欲就给她徒增痛苦,那还是让她通过死亡获得自由更好。我想,《从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意义大概就是如此,与其痛苦地苟延残喘,毫无生命质量可言的活着,不如让身体完整,不去承受那些无妄之苦,坦然的面对死亡。现在想来,我当初的那份纠结大概还在于,没能将真相告诉奶奶,让她死得明白吧。身为家人在面对活着还是死去这个问题,恐怕会比病人更难抉择吧,毕竟我们连和他们说出真相的勇气都没有。

生命的重量

可以说,这是一部极具震撼力的作品。这本书主要记录了一位资深重症监护室医生从业以来见证的那些重病患者在弥留之际发生的故事,并由此揭示出了一些不易被普通人留意的却十分尖刻的矛盾。有些时候,最令医生困扰的也许不是学术上的难关,而是这些人性中的抉择:生命是否该被无限延长?究竟谁有权力替失去意识的病人做出决定?当医疗屡屡不见成效,到底应当采取多少医护措施挽救病人的生命?当医疗资源供不应求时又该如何进行医疗资源的分配?拯救那些术后必将伴随极度痛苦的病人,延续的是生活还是折磨?……生命是有分量的,可很少有人去衡量生命到底有多重,而书中提出的这些问题恰恰是对生命的衡量,这本书也因此具有了更深层的意义。这本书不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普通人介绍了一些医学领域的重要知识,更关键地,是它让读者对重症病人、病人亲属以及医生有更多的了解,让人们对近几年被推向风口浪尖的医患关系产生更深的思考,同时也会对生命的旅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外,这也是一部非常令人揪心的作品。说它令人揪心,是因为书中描绘了大量绝症患者与家人生死离别的悲惨场景。病人即将离开世界,身为他们的家属,有的人惊慌失措痛苦万分、有的人心怀抱怨愤愤不平、有的人故作坚强暗自啜泣……对此,医生们会尽力给予他们慰藉,但是对死亡的看法因人而异,谁也不能判断家属们到底需要何种关怀,况且事到如今无论医术多么高明、技术多么先进,也已无力扭转病人即将离世的现实,因此医生们在大多数时候也只能是爱莫能助。每到这个时候,重症监护室里就会被病人的痛苦、家属的无助以及医生的无奈深深笼罩…见此情景,相信无人不感到绝望、无人不觉得悲哀…但是,类似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悄然上演着……我们替故事中的人物难过,是因为他们让我们看到,面对死亡时人类的脆弱、渺小和无助。面对死亡,我们知之甚少,这个世界上迄今为止也从未有哪本书指点人们在遭遇亲友的离世时应该怎么发泄心中的悲痛又该如何安抚内心的创伤。但我们人类是乐观的动物,我们常常陶醉影视剧中那些身患绝症的病人起死回生的皆大欢喜,对医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本书却把这种幻想撕得粉碎,它还原了真实的死亡场面,让我们直面那些不愿接受的残酷现实,更加真切地体会到生命的重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是一部必将对当代医疗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的伟大作品。这本书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当今医疗系统存在的弊病,这其中有个别医护人员互相之间的包庇、有对某些医疗数据的隐瞒、也有领导阶层眼中利益的冲突……让我们这些平常人看到这些让无数患者托付生命的医疗机构背后竟然如此漏洞百出,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推倒了一块多米诺骨牌,它将带来一系列接连不断的影响,进而引发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直到最终推动世界医疗体系朝着兼具科学与人性的方向发展。

从重症监护看现代医学之弊端到安乐死的选择

我是一名医学生,但我感觉基础知识不太牢固,书本前几节,对我来说,有点科普的味道,作者很清晰写道,脚或脚踝发蓝,说明那里的组织严重缺血或缺氧,所以我认为本书很适合刚入门的医学生看,它可以启蒙你,带你进医学的殿堂,好后悔没有早些看到这本书。ICU病人的痛苦贯穿全书,可以说真是生不如死,你想想,用导管从口中插到你的胃中,给你给予营养液,又或者从鼻子中插入肺中帮你呼吸氧气,更多的是双管齐下,想想就怪瘆人。引言中说:“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可我做不到夏花了,只想做做秋叶。人人都有一死,从这个角度好像人人都需要看看,怎样选择 自己的离世?我也从各个渠道看过,临终病人的惨状,我是想安乐死的,我不是一个运气好的人,经过现代医学的蹂躏活下来的不会是我,尽管是我,我还能有尊严的活着吗?作者一再强调,从ICU活着出去的概率很低,出去的活一年的更加稀少,可就这么个比例,ICU还是人满为患,这给澳大利亚社会带来了负担,因为澳大利亚是全民免费医疗,ICU的人占用资源,却生存率很低很低,不免让我们想想免费医疗的利与弊!!!而对比中国,中国人口更多,这也是中国没有免费医疗的一个原因,其实并不是坏事,如果免费了会有更多需要住进医院的人住不进医院。现代医学貌似比以前发达,但好像在这疾病大爆发的时代,医学的发展明显跟不上疾病的蔓延,未来几年癌症、尿毒症或许会被治愈,可代价是什么?是每年几十万几千万人的死去,而我们能够在过渡期做些什么?不吸烟、限酒、定期查体,坚持锻炼等等我们都可以做,所以医学不光是医生科学家的责任,而是每个人的,每个人都得参与到医疗中来,那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相比于医疗技术,医疗系统更加多灾多难,受领导、高级医生。初级医生、病人的挑战,可以说医疗系统在夹缝中生存,好些病人不是疑难杂症,而是被落后的系统活活耽误死的,中国一样,外国也一样,什么时候会有完美的系统,这个代价又有多少人丧命?看这本书会想起中医,订阅的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中医可以用于急救的文章,让我很感动,几味中药喝上几次,花费有时候不足百元,这是西医望尘莫及的,唉,真不知那些喷中医的,有没有良心?我们中医不是不行,而是太难了出师了。而顶着中医行骗的人也很多,还有偶尔看好一个疑难杂症,经人传来传去,就成神了,其实不过三流水平。我听过见过中药治好癌症【不能说是完全好,肯定比正常人再次患上的概率大】、高血压不少了,国家是时候把中医重视起来了!总的来说,社会需要进步,疾病需要控制,ICU需谨慎,此书需收藏!

死亡——生命的必然

封面每个人都会死亡,这是生命的必然。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能人术士为了求得长生不老付出多少代价,其中又包括多少已经坐拥天下江山的皇帝,雍正就是热切期盼的其中一个。诚如书名所说,从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今年,杨绛先生以105岁的高寿安详逝去,人们送上的除了祝福还是祝福,而前段时间,艺人乔任梁(也许二者不应该放在一起对比,但仅论年龄)因抑郁症结束了年仅28岁的年轻的生命,除了祝福他在天堂过一个没有病痛的美好生活以外,更多的人会觉得惋惜。生命有长有短,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目前,人的衰老、死亡和林中冠华还未引起媒体的关注,现代社会,未引起媒体关注,怎会轻易引起百姓的关注,大多数媒体只会迎合观众的口味去大肆报道一些低俗的新闻,反而鲜有良知的媒体去发掘真正促进社会进步的新闻。在中国,医患关系是如此的进展,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医生被打骂,甚至受伤的新闻,医生,本应是一个受人尊敬、崇高的职业,在中国却受到如此待遇,真是讽刺。每个人都会死亡,只是逝去的方式不同,当有种种意外发生的时候,医生就成为了发泄的物品,我们必须要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医生不是万能的,《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这本书向大家讲述的就是关于死亡的话题,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告诉大家,既往死亡不可避免,唯有勇于面对。本书的作者肯•赫尔曼,百度了一下,关于作者的介绍并不多,无非就是全球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澳大利亚新威尔士大学教授等等,庆幸的是,他不是纯粹的作家,这是令我感到安慰的,我认为,关于医学的所有内容,必须由医生本身来撰写才真正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对得起读者的利益,医生,他了解医院的日常,熟知一个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甚至死亡应该有的程序,掌握整个救治过程,透析每时每刻医生、护士、患者家属、旁观者对混着以及整个救治过程的感受,若一个非医学人士来着手写一本关于医学的书,无非就是去医院感受下,然后开始自己的杜撰,这是不可忍的事,也许我说的有点过分,但是这是我个人的官观点,作者是重症监护领域的专家,碰到许许多多关于死亡的例子,也把成百上千接近死亡的人拉回生死的边缘,令人敬佩,透过他的书籍,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生死的必然,坦然的面对。第一章《你所不了解的重症监护室》中总结到抢救成功的要素:准确的时间、大胆的决策、完美的护理、仔细的观察。不愧是重症监护领域的首席教授,总结的非常精准,不论是心肌梗死需要2次搭桥手术的布鲁斯,还是因主动脉缩窄咯血、呕血、命悬一线的安德鲁,亦或是千千万万的病患,都需要这样的要素。一个人的生死与否有时候真的需要看运气,假如发生事故的时候,只有低年资医生在,无法做到准确判断、大胆决策,在时间面前,稍一犹豫,生命转瞬即逝,庆幸的是,11岁的安德鲁碰到的是医术超群的高级重症监护室医生,上帝让他的天使继续感受人间的温情冷暖。许多生命在ICU中逝去,死的时候可能毫无尊严,各种管子——胃管、吸氧管、导尿管、输液管、气管插管等等,有时候还需要开胸抢救,真的是“血溅满场”,抢救失败,就只能这样本宰杀式的死去,但我们不可否认,许多生命在ICU中生还,转到普通病房,进而出院,重症监护室是真正帮助生命回归的神秘病房。以前,将死之人会被人们安置在舒适的地方,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大部分的人在临死之前还会被送到医院做垂死挣扎,即使很多人知道这只是徒劳无功的做法。当一名患者面临死亡之前,医生都会让患者家属做一个决策,当然,医生永远是以生命为重,不惜一切抢救病人,但更需要家属的支持 。这就要面对一个问题了,是不惜一切代价极力抢救,还是让病人就这样安详的离去,去一个远离病痛折磨的地方呢?抢救,似乎也有一线生机,但活着,也只是让病人增加无尽的痛苦,饱受病痛的折磨,对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属都是痛苦的,似乎放弃抢救更好,但大多数亲属都不愿意看到家人的离去,接受不了,也不愿意面对,似乎只要活着就总有一天会痊愈的。其实,人生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中度过的,选择学校、选择专业、选择工作、选择对象,有些选择我们可以自己决定,有些则是命中注定。死亡,这是我们所有人必然走向的一个结局,在临死之前,我们可以选择安静的离去,也可以选择跟命运之神搏一把,在生命垂危的时候让医学送我们一程。作为一名普通百姓,我们都无法深入了解医疗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不了解整个救治过程,不了解为什么同一种病,有的人可以继续生命,有的人则走向死亡。其实,跟死神搏斗就是这样,不论哪一种斗法都是有输有赢的,赢了是我们幸运,输了是命中注定。《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亡》这本书擅长用具体的实例告诉大家,作为患者,如何以正确方式面对爱人的死亡,作为医生,如何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作为一门科学,如何正视医学自身的局限。读完《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后,我想更多的人对生死都会有一个进阶式的认识,既往死亡是必然,何不直面死亡!

每个人都会死,我以为我不会

奇葩说第三季以来,我唯一不敢多看一遍的辩题只有这个《该不该鼓励病危者活下去》。这期辩题我一边哭一边记笔记。(我自认为是一个笑点和泪点都很高的人。一个就算看悲剧电视也不会掉眼泪,却因这道辩题里的每一句话而流泪)当马东老师在总结时说:“中国人不喜欢谈生死,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没有告别的文化,我们总忌讳谈生死”。我才发现自己忘了一堂死亡课程。正是因为这样,当有一天你面对自己的亲人即将离去,你变得束手无措,惊慌大乱。而我在看了那期辩题后,找过大量的视频以及死亡的书籍。但很遗憾,虽然TED视频有讲死亡的演讲视频,而书籍却少的可怜。我不禁感到失落,想着:原来死亡这件事全世界的人都一样,变得小心翼翼和谨慎。一直等到国庆节前两个星期,小编找我约评这本《长远来看,我们都已死去!》。我看了简介后,毫不犹豫地选择约!因为终于有一个人用医生的身份来讲述“死亡”这件事了。利用国庆休息时间,我看完了这本书,我不是一次性看完。我有点害怕,虽然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花了3天时间才慢吞吞看完。这本书用大量的现实故事,告诉你死亡这件事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近。这本书的医生我也想点个赞,也许有些想法不符合一个医生这个职业定位,但却说的很实在。当你为新的生命而开心时,必定有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有活着的人必定有死的人,这样才符合时代的循环。看完这本书,再结合以前看过的视频。我只知道这2件事,自认为还不够深刻。因为没有经历过生死,只是最近两年,我的外婆时不时住院,而她的身体随时有可能出现问题。第一件事:没有人是活着离开这个世界我在看这本书之前,国庆在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广告人被医生宣布只剩三个月,骄傲的她还差一个10W+,你愿帮她吗》。这位广告人她得了胃癌,但她开设公众号不谈自己的病情,反而讨论广告人有关的经验,因为不想要同情。 我因这篇文章关注了她的个人公众号。紧接着,10月3日文章中,她又写到“没有人是活着离开这个世界的。”讲述了自己现在一边看医学资料,一边接受治疗,身体不错时再写写文章。我虽然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在哪里,但是我佩服她,因为她敢于谈死亡,并且积极查找医疗论文,用理性的思维作出决定。其实我们骨子里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论语》里有一句话:“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未知生,焉知死”有多少人抱着这样的想法,逃避死亡这件事呢?在没有看奇葩说那期辩题之前,我也逃避死亡,因为从来没有人正经地说死亡。一旦你说死,大家的反应就是“呸呸呸,什么死不死的,不吉利”。可是活着的时候说死不吉利,那什么时候说死才吉利呢?非要在重症病房里看到自己的亲人插着各种管子才吉利么?非要在医生给你一份病危通知书时才吉利么?非要在你看到自己的亲人满脸痛苦时才吉利?这个时候你才会说死这件事么?在我看来,中国的佛教是对死亡最大的尊重。因为所有的经书都围绕一个观念展开——生死是一件大事。你想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你活着的时候就要好好修行,惜福,好好做人。而我们绝大数人恰恰相反,用95%的时间想着生再用5%的时间想死。正是因为这样,你才会不断的挥霍自己的青春,会浪费时间,因为你总觉得自己的时间还很长,死亡离我很遥远。可如果你想着明天就是我的死亡日,你也许对时间,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从你睁开眼睛来到这个世界上,你就应该明白有一天会闭着眼睛离开这个世界。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而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在你闭眼之前你要做什么事情有意义?树上春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正是因为有死在我们眼前,我们才会拼命的找所谓的生活意义。第二件事:我去的地方不需要勇气,你才需要勇气看完那期辩题后,我曾问过母上大人这样的问题:“如果有一天,你被检查出癌症,用再多的药都没什么用,你是选择放弃还是继续?”母上大人没有任何犹豫说:“放弃”,我问为什么,是因为钱的问题么?母上大人说:“不是,明明已经知道结局,知道吃再多的药都不会再好,与其每天痛苦还不如让我安详地离去”。我也问过我自己这个问题,我的答案也是“放弃”。老实说,跟死亡相比我更怕疼,因为疼的过程就是生不如死的过程。每次跟父母看谍战片,看到间谍受尽折磨,打死也不开口时,我总会说:“我要是间谍,分分钟就泄密”。因为太折磨人了,既不让我死又不让我活。死是一瞬间的事情,而疼痛会伴随一生。明明知道结局是悲剧,还要忍受疼痛,我做不到。那个时候,活一天就要多受一天疼痛。你总相信奇迹的力量,但奇迹是一场不为人知的爆发。有多少人面对死亡时抱着虚幻的期翼,而这些期翼又在各大医学电视剧中深入人心。但现实不像电视剧,现实不是由无数个奇迹组成,而是由一个个平凡而又正常的事情组成的。活着的人希望即将死去的人相信奇迹,相信希望时,你扪心自问一下你自己是不是缺乏面对死亡的勇气。对于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来说,他去的地方不需要勇气,你活着的才需要勇气,面对亲人离去的勇气。就像黄执中说的:“我去的地方不需要勇气,你们才需要勇气。”人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但是应该有选择死亡的权利。死亡是生命的最后尊严。每个人都应该得到死时的尊重和人文关怀,而不是因为生者害怕死别,害怕背上不孝的骂名,就硬让医生盲目延长临终的过程。有希望救的,就应该尽100%的努力去救;但是无意义的抢救,该舍弃还是得舍弃。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逝去的亲友就是身边的暗物质。我愿能再见你,我知我再见不到你。但你的引力仍在。我感激我们的光锥曾彼此重叠,而你永远改变了我的星轨。纵使再不能相见,你仍是我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网永恒的组成。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是我愿。我们有缘再见!这才是生死的意义。

医疗的最高境界:让生命复活,尊严不死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是一本记录重症监护病房医疗案例的书。作者肯·赫尔曼是临床医生,全球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有着几十年临床经验以及重症监护经验。在这本书中,肯·赫尔曼不仅将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付于笔端,还不厌其烦地细致记录下医疗救治过程:如何为第二次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人进行重症监护,如何直接对他进行心脏按摩(直接按压心脏),如何进行六次静脉注射;如何将一根大静脉管插入11岁的病人胸口上方,如何稳定血压,如何进行X光胸透;如何确诊罕见的嗜铬细胞瘤,如何让大脑损伤的病人康复如常,如何拯救完全瘫痪的身体……他之所以将这些常人看来过于晦涩、甚至有些残忍的医护过程记录得这样详细,一方面是记录生活,纪念那些曾经为挽救生命做出的努力,一方面也记录下了与生死赛跑的温暖时刻,那些令人落泪的临终关怀。但最主要的是,作者想通过这些记录,来探讨医疗救治的终极意义。在这本书中,肯·赫尔曼用大量篇幅回顾了现代医疗体制的形成,明确指出,现代医疗体制是自二战后才慢慢成熟完善起来的,越来越多的药物,越来越多的辅助大型设备,越来越精细的分科,越来越周到的护理服务……按理说,应该能挽救更多的生命。的确,现代医学也做到了这一点,仅从不断提高的平均寿命就可以看出。但是,就像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完美一样,现代医疗制度也不是完美的,它能够治愈的病症只在少数,不可能挽救所有生命。因为技术的进步,即使本该自然死亡的病患,在临终时,家属们总是想留病人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星期,为此用上特效药品、昂贵器械和技术高超的医护团队,而不顾病人是否受到了过多的伤害,过度的治疗。或者说忽略了其他更需要去关注的生命。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肯·赫尔曼医生,看过太多生死,禁不住对生命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如何面对死亡产生许多思考。所以,他在书中提出,那些拼尽全力的抢救,真是出于为病人的利益考虑吗?社会又希望为此付费么?由此,我不禁想起,几年前,一个亲戚,十七岁,独生女,得了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当时,这种病的死亡率是75%。与少女同期查出这种病的一名不到三十岁的医生直接放弃治疗,决定用生命最后的时间跟家人在一起。少女的父母坚信女儿能战胜病魔,走上漫漫求医录。之后三年,少女从一家医院转向另一家医院,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治疗,做了一个又一个手术。某一年春节期间,她住无菌仓,隔着玻璃看烟花。临终前,皮下出血严重,全身青紫发黑,最大剂量的止疼药也无济于事。她只有二十岁,家境一般,连长途旅行都没有过几次,没有见过世界,没有谈过恋爱……时至今日,午夜梦回时,我还是能想起她临终时痛苦的面容。总是禁不住感叹,生命脆弱,以及医学无力时透骨的绝望和悲凉。如果当时有这本书,我或许会推荐她的父母读一读。他们或许也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不至于让少女生命最后的时刻痛楚万分,人生有那么多遗憾。肯·赫尔曼是严谨的医生,他慎重地提出,在现存医疗系统中,没有统一方法来衡量医疗效果或者治疗本身——这一直也是医疗系统最大的弱点所有。我们可以衡量医疗费用,临床医生也开始对费用负责。但是,却没有任何类似的行业会以衡量费用的谨慎方式,为病人衡量后果。这是现代医学自身的局限。我们渴望更完善的医疗制度,但我们都知道,一套健全完善,需要长期的实践、修正、不断促进。即使是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拥有更完善的体系,那也不代表可以对抗所有病症,所有死亡。所以,这本书背后隐含的对生命的思考,才是作者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有了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也要我们自己能够直面生死才行。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留给生命最后的尊严

文/R郭郭我相信有很多人不愿意踏足医院,讳疾忌医,他们害怕踏入医院就意味着有可能被宣告死亡的可能性。死亡是一个深刻的话题,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生命的终点终究会是那一柸黄土,怎么和生命告别,这应该是一个沉重的课题。我们很容易学会接受新生,同样的,我们也应该学会接受告别。澳大利亚的重症监护医生肯·赫尔曼所著的这本《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从医生的角度,来为我们解析了他在临床过程中,见证到的那些面临死亡的过程和感想,这本书不仅探讨了他在重症监护中遇到的疾病,也更深层次地解说了医学制度的变化以及他所面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和讨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之一,带着对病患的理解和对生命的尊重,肯·赫尔曼医生把最庄重的东西留给了生命最后的时刻。作为一个医生,特别是重症监护的医生,病患家属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对于家属来说,医生都是和死神作战的一群人,能否让自己的亲人从死亡线上回来,医生就是他们的最后一道救命稻草,但肯·赫尔曼医生对于拼死延长病人生命的方法,却不是那么的赞同,因为病人在重症监护室的过程中,不仅得在身体上面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还要担负巨大的心理重担,或许这其中更多地只是为了满足病人家属的需求,而并非病人自身的意愿。这不平等的关系让肯·赫尔曼医生思考颇多,肯·赫尔曼医生是个极其感性的人,这本《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作者虽然作为一名医生,但他更多地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来描述他在临床中对于生命最后的尊重。如果真的是必要的话,如果必须放弃治疗,这诸多的思考不仅是对于医疗系统的经费负责,更是对病患本人负责任。与其忍受痛苦的过程而还没有治愈好的希望,还不如平静地离开,最后的人生应该平静才对,没有挣扎,没有苦痛,而面带祥和地离开,这才是医疗工作者乐于见到的画面,这也算肯·赫尔曼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生死既然都不是我们所能选择的,生下来之后,我们可以选择我们要走的路,那么临走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怎样结束他。接受生命、拥抱生命、并且尊重生命,我想这是肯·赫尔曼医生想让我们知道的。生命的尊严可能不在乎我们如何尽力地挽留住最后一分一秒的长度,而是在最后的时间里,追悼生活中的每一分美好,可以平静而又庄重的离开。给予生命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这才是我们可以留给生命最后的尊严。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