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6-9
ISBN:978755379564X
作者:肯•赫尔曼
页数:256页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86页

学医时,我们总把重心放在单个医生对单个病人的治疗上面,强调成功的治疗,忽视失败的病例。我们学会了如何做出诊断——只要确诊病人患有何种疾病,就能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确诊就是我们进行所有医学治疗的基础。我们往往认为治疗没有诊断重要,因为有时任何治疗都对疾病没有效果。当我还是名学生的时候就发现,从未有一位老师,会提到由疾病引起的悲伤和痛苦,更不要说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13页 - 攻克有趣的蓝脚症

在过去,医学成功的高度取决于医生是否能做出对罕见病证的诊断——这个病因往往藏得极深,一般人很难发现。许多医学传奇都是关于那些能够对病症做出最罕见诊断的精明医生们的。人人都想成为神话的主角,而不是跟随逻辑进行诊断。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90页 - 遭遇疑难杂症是患者的错?

我意识到,有人能理解艾德里安的痛苦,已经让他解脱释然,他甚至期盼着迅速撤掉呼吸机,迎接死亡。我向他保证不会再让他受到折磨……病人的痛苦常人无法体会,可是重病的他们遭受痛苦的过程中却无法表达出他们想要解脱的愿望。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216页 - 留给生命的最后一张照片

当我把病人罕见的体征与查房队伍一起分享时,我完全没有想过自己是否侵害了病人家庭的利益。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46页 - 生命是否该被无限延长?

现在,越来越多的病人及其家属明知医疗措施已经无力回天,也还要勉强维持病人的生命,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即使他们不做任何要求,重症监护部门也会自觉加大力度,维系病人的生命。医生们完全不会转过念头,考虑一下长远问题,例如,病人生还的概率有多大?一旦病人离开医院,生活会变成怎样?不论是何种情况,最后的结果都是,医生会用上精良复杂的仪器以及维持生命的药品、手术、设备——我们都不想考虑结果,只重过程。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24页

从病人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直在说明这些不确定因素,并明确告诉病人及其家属,他们的生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告诉他们需要做好准备,开始一场马拉松比赛,而不是100米短跑,家属们不可能只在病床旁守上7个24小时而已。另外,我也介绍,即使病人在医院接受的是最好的治疗,但其性格多多少少也可能发生改变。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43页 - 生命是否该被无限延长?

大家都知道,大象能够预知自己的死期,而且它们往往会独自漫步到某处秘密的地方静静等待死亡,与祖辈团聚。我还依稀记得孩提时看过的一部电影——电影里,黑心猎人带着贪续渴望的口吻谈论那些“大象之墓”:“在那些墓穴里,摆放着无数根巨大的象牙,价值连城………”如今,我们有呼吸机支撑呼吸微弱的病人,有强效药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大量用来延续生命的其他机器和药品——为病人榨出几天生命留于人世,于是重症监护室成为人类的“大象墓园”,在那里,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变成了生命终结者。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24页 - 大脑损伤后的奇迹康复

从病人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第一天开始,我就一直在说明这些不确定因素,并明确告诉病人及其家属,他们的生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告诉他们需要做好准备,开始一场马拉松比赛,而不是100米短跑,家属们不可能只在病床旁守上7个24小时而已。另外,我也介绍, 即使病人在医院接受的是最好的治疗,但其性格多多少少也可能发生改变。
总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我始终认为,脑损伤是最难以预测结果的灾难性伤害之一。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37页

在患者心中,医生往往被神话成无所不能的救世主。然而在现代社会,当家长式独断的角色光环逐渐褪去,医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抉择困境-面对医疗过程中的过度抢救、疑难杂症、金钱较量,甚至诊断失误,如何诚实面对自己和患者,在两难境地中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决策?每一次的艰难抉择,都是对患者生命的考验,对医者灵魂的拷问。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20页 - 大脑损伤后的奇迹康复

大脑皮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操控脑干。例如:在大脑皮层的作用下,我们可以长时间屏住呼吸,但是最终脑干会介入,迫使我们继续呼吸。因此,人想要靠屏住呼吸来自杀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同样,大脑皮层所引发的焦虑情绪会使人心跳加快,但是,你不可能根据个人意愿随意命令心跳停止。即使你正在睡眠之中,脑干也能保证呼吸持续进行,心脏继续跳动。而此时,大脑皮层已经关闭,进入了睡眠模式。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拯救完全瘫痪的身体 - 拯救完全瘫痪的身体

另一边,肉毒杆菌中毒的病人情况有所好转,并最终康复出院,没有任何后遗症。到最后我们也没能找到任何毒素来源。想必两位同伴早已活蹦乱跳地回到拖车,此刻正在谈论这次惊悚的经历呢。确实惊悚,命悬一线,那么多人也未寻找到毒源,万幸是病人最终好转并恢复健康,他的病因只能是个未解之谜了。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77页

如果病人的生存已没有希望,我们又该在维持这条生命的道路上走多远呢?针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使用不同的词语进行定义,这个人眼中的“英雄措施”(指高风险、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能是另一个人眼中的“普通措施”。我们很难对“英雄”二字下定义,必须综合考虑各类因素进行判断,考虑该措施的可行性,、所需的费用以及病人和国家能否负担这笔开支等。今天的英雄措施也许明天就变得普通了。现代社会不再流行使用“英雄式的”这个词语,只要是新的医学进步,激情的研究人员和兴奋的媒体就会不停地为此欢呼。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9页 - 与死神搏斗的48小时

讲到48小时的时候,他会再次询问听众是否愿意继续治疗。这时,只有一两只手还举着。其他人支持他的努力,但是仍选择接受死亡这一不可避免的事实。有些人会在6小时就选择放弃,大部分人在24小时后选择放弃。然后,这位外科一生就会打开会议室的大门,乔舒亚就从那儿推动轮椅进入房间,微笑着,向大家招手……
经历其中的人比旁观者感受到的艰难超出千万倍,能够坚持到最后,是真的伟大,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44页 - 生命是否该被无限延长

所有的一切造成了这样一个后果:无论治愈的可能性是有是无,是大是小,临危病人都不得不被送进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尽管最初成立重症监护室的目的是为了在治疗的前提下维持病人生命,但现在动机却愈发模糊——重症监护室已成了只为维持生命而维持生命的地方。同时,重症监护也不再是一个短期而集中的过程。即使本该自然死亡的病患,在临死之前也宁愿多拖延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并为此用上特效的药品,昂贵的器械和技术高超的医护团队。但是,这样做真是出于为病人的利益考虑吗?社会又希望为此付费吗?从大处看,这样仅仅是为了拖延生命的做法无疑是资源的浪费,但是从病人个体,或者病人家属来看,也许仅仅多一分钟的生命,对他们而言也是安慰。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42页

还有一个问题是,随着医学日趋专业化,我们常常搞不清楚彼此的专长究竟是什么,或是对于病人,我们究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同事们知道该把重症患者送来重症监护室,因为这些病人即将面临死亡。可是,他们常常搞不清楚重症监护室的底线在哪里,搞不清楚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结果便是,我的专长变成了临终诊断。也就是说,如果在重症监护下其他人也无能为力,就轮到我出手了。就像在过去,如果病人病得厉害,回天乏术,全科医生或是睿智的老内科医生常常会做出类似的死亡诊断。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5页

她终于能坐起来,同时还能开口讲话了。看到她恢复得不错,我们都很高兴。重症监护室是个不允许犯错的地方。有时,工作做得好,医务人员能够乐在其中,实在是再好不过了。虽然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这并不能使病人免于死,而只是暂时维持病人的生命。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9页 - 与死神搏斗的48小时

乔舒亚的母亲整天陪着他,她因儿子的疼痛和绝望而备受折磨。但她没有放弃,她在儿子复原前不愿回家——乔舒亚的康复是差不多一年之后的事了。医生的努力,家人的坚持,才是乔舒亚生的希望。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1页

生命无论强大与脆弱,都会以特有的静穆和绚丽,让时间对峙荒凉。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58页 - 拉长别离是增加还是减少痛苦?

在骇人的疾病面前,人们总是会丧失客观判断力,盲目地把病人从一个诊查转送至下一个手术——这样做不是因为可行,而是因为可能。在这样一种拼拼凑凑的医院工作,我发现自己通常只能站在传送带的末端,比如等待下一位93岁的老年痴果症患者转入我的重症监护部门。而这位患者本人,期待的不过是死亡而已。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54页 - 拉长别离是增加还是减少痛苦?

延续病人的生命,尺度究竟在哪里?面对生命的自然终结,我们总是残酷地压榨出额外的几个小时、或是几天,这样做是否太过盲目?我们怎能确定病人即将死去呢?谁才有权下令终结积极治疗,换一种不同的、也可能是更加适当的方法来进行临终护理呢?是病人还是家属?是医生、律师,还是伦理道德委员会?没人知道!法律有人不知道!社会更加困惑!谁也不愿意在药物的希望和死亡的现实之间作抉择。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15页

但是,众所周知,大多数谋杀都发生在家中,疑犯是谁显而易见。同样,大多数病症往往清楚易辨。高效的重症监护靠的是团队合作,而不是个人突出的才智。现代医生需要掌握技巧辨别病人常见的复杂问题,而不是在简化病情后做出单一诊断—能否意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待到病情整合之后,还要涉及实际操作的方方面面,例如,该如何在家中对病人进行护理。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48页 - 生命是否该被无限延长?

几乎没有任何数据表明,病人在接受如此夸张的手术后,病情能有明显的改善。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有能力这样做,而且我们感觉必须这么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人要求我们为所作所为承担责任,也没有任何一届政府有勇气说我们重症监护室不能再增加床位去适应日益增加的需要——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诸如病人因重症监护室床位不足而导致死亡的消息才会引起轰动,登上新闻的头版头条。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的笔记-第123页 - 心脏复苏的前世今生

大量的死亡和心脏骤停现象实际上都是病人几小时之内病情恶化的结果。但是那些真正懂得处理重症患者的人却只能待在急诊室或是重症监护室,等待重症患者被转送至他们的部门。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