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天下/话说中华文明

出版社:李默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13-01出版)
ISBN:9787807664215

章节摘录

勾践灭吴·夫差自杀    前494年,吴败越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抚恤国民,寻机报仇。前482年,夫差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南)会集北方诸侯,把精锐部队带走,只留下老弱留守。越国趁机发兵五万多进攻吴国,大败吴军,杀吴王太子。夫差收到报告后,请人以厚礼向越请求和解。越王觉得现在还没有力量灭吴,就答应了请求。四年之后,越国更强大,而吴国因为连年征战,精锐人马多死在齐、晋,士兵和人民都十分疲惫。越王勾践率兵讨伐吴国,大败吴军于笠泽(今江苏苏州南)。前476年,越再次伐吴,越军围吴国三年,吴军被击败。越军将夫差困在姑苏山(今江苏苏州西南)。夫差派公孙雄肉袒膝行请求和解,而勾践不许。越灭吴后,越王勾践请吴王夫差到甬东(今浙江舟山岛普陀北)居住,并给他三百夫妇,使他可以终老,夫差拒而自杀,临死前遮住面,说无颜见伍子胥。    前473年,越灭吴后,勾践率兵北渡淮水,与齐、晋等诸侯会于徐州(今山东微山东北),向周进贡。周元王派人赐胙,并封勾践为伯。越成为当时大霸。者沏钟    春秋时代越国勾践王器物。河南省洛阳金村古墓出土,传世共12枚。全篇铭92字。钟大者分铸于两枚,钟较小者分铸于四枚。第一枚高25.3厘米,舞纵10.1厘米,舞横14.2厘米,鼓问12厘米,铣间15.9厘米。    铭文大意是:越王勾践十九年,勾践王对大夫者刀说道:“你能虔敬地保持着大家都应遵守的道德,能够光大辅佐于我,使我能昭示于后世。抵御诸乱礼之事,以敬重光大朕之王位。我将命人将训辞明著于钟之上。你平安长寿,不应有不宜之举措而造成不当,好好保持你的品德,让你的子孙永远得福。”由于钟铭残泐过甚,很多句子文义不清。者沏钟所用的是吴越文字,富于线条装饰性,形体优美。    范蠡退隐    范蠡,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字少伯,是越王勾践成就霸业的主要谋士,殚精竭虑事奉勾践20多年。勾践用其计谋,灭吴,会诸侯尊周,最终成就霸业。相传范蠡献计将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夫差,使其耽于美色之中,越由此灭吴。勾践成霸业后,尊范蠡为上将军。范蠡以为大名之下,以久居,认为勾践可与同患难,难以共安乐,于是不顾勾践挽留而装其珍宝珠玉,与随从乘船从海上离开越国。相传与他一起离越的还有美女西施。    范蠡沿海飘流,到了齐国,从齐国寄书给勾践的另一位谋士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挑剔,可共患难不可同享乐,你为什么不离去呢?种收书后诈病不上朝。有人向勾践说种是想作乱,勾践于是赐种剑,种自杀。    范蠡到齐后,埋名隐姓,自称鸱夷子皮,父子治生产有方,不长时间就家产数十万。齐国人听闻他很有才能,就请他出任宰相。范蠡以“久受尊命,不详”为理由辞去相位,尽散家财给朋友、邻里和乡党,只带少量重要的宝物离去,至天下交通要冲陶(今山东定陶北),留居经商,自号陶朱公,成为传说中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最大的财神,积聚了资财巨万,被后世人奉为财神。    孔子逝世    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四月十一日,孔子逝世,享年七十二岁。鲁哀公作诔文悼念孔子,开后世诔文之先河。孔子的门徒服丧三年,而子贡则在墓冢旁建房而居,六年之后才离去。因为孔子弟子及鲁国人在孔子墓附近聚居,所以墓地一带就叫孔里。    孔子在浓厚的礼乐文化氛围中长大,加之他勤奋聪慧,少时已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方面的知识,以好礼而闻名于鲁国,并曾专程到周向老子请教礼仪。    孔子少时贫贱,前半生热衷政治,曾作季氏小吏。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孔子在齐高昭子家作家臣,后来又回到鲁国,聚集门徒讲学,门徒日增。鲁定公时,孔子曾出任中都宰、司空、大司寇官职。前500年,他随定公在夹谷会见齐景公。前497年,孔子想伸张国君的权利而堕三都,但由于孔子本质上是个文人,他的政治主张多是理想化的,不切合实际,堕三都以失败告终。前496年,孔子摄行相事,执政两月使鲁国大治。后因不满鲁国当权的季氏的作为,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卫、陈、宋、郑、蔡、楚等国,多次遇险。孔子四处游说,但终不见用。前487年,孔子回到鲁国。    晚年的孔子不再求仕,自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闭门治学,潜心研究礼仪。他与弟子整理古籍,评论时事人物。传说作《书传》、《礼传》,为《易》作《彖辞》、《象辞》、《系辞》、《序卦》、《说卦》、《杂卦》、《文言》(人称《十翼》);删减《诗》三千多篇为三百零五篇;整理《春秋》,使文辞简约而内寓褒贬;正乐,成六艺以备王道。孔子的主张虽然不被当时的君主所采用,影响却很是深远。他门下弟子三千,孔子以文、行、忠、信教诲他们,身通六艺有七十二人。    孔子信天道、天命,乃至鬼神,但他却少谈或不谈它们。在严格意义上把孔子作为哲学家是愚蠢的,但是,在严格的意义上不把他作为哲学家也是无知的。他并没有建立天道、自然的本位论学说,而是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也就是在哲学上对天道和传统采取中止判断的手法。    在此基础上就是中止判断后重建的行为(他自称不是生而知之,必须学,就是这个意思),他的行为哲学的本质就是一种大同思想:将对象无区别地纳人自身,不断更新的大同就是“日新”。在伦理上,他认为人性大同,不应区别对待,他的仁(爱人)的核心是恕:恕是真正的、无区别的爱,他不是三纲五常伦理的提出者,他的礼多半指的是文明(在这一点上是矛盾的,他确实区别了社会等级,但也说过礼不是它们)。在教育上,他的方法是有教无类。在政治上,他提倡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孔子的伦理、社会思想在很多地方都是不统一乃至矛盾的,但是他的大同精神、日新精神和存而不问但求进取的精神却是战国文明的主导精神。    孔子的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就是美的功用的分析(诗言志,因此仁成于意志,立于有别,成于和)。再结合其兴、观、群、怨说,就可以说,孔子的学说主要的是分析美和艺术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功用。但是,无可置疑,从他的言辞和儒家对于音乐、和的使用和推崇来看,他接受了关于和的基本理论,这是其大同哲学的一个来源。    他关于尽善与尽美、文质两全以及中庸等审美标准的热衷对后代产生了很大影响。    孔子的道德学说与春秋道德思想有联系。春秋人从西周的天道观下的德中解脱出来,以德作为政治、行为的规范,对于义、信、仁、忠等范畴从个人的角度进行规范,这是战国道德思想的发生。孔子完成了春秋的道德思想,从无本体(无天、无神)的纯人文角度设立了道德。    孔子的仁是社会道德的代名词,他的周礼是虚的,“人而不仁如礼何”,“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因而他以仁为中心,以大同的恕为核心建立了仁的规范(中庸也与恕有关),并将仁与礼、义、智、勇、信等联系起来成为一个规范体系,与“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相关,他提出了道德渐成和修养的学说。孔子是真正的伦理思想家。P5-11

前言

《话说中华文明》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此书的出版,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学术顾问们的智慧。尤其是李学勤先生,亲自动笔写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书沉甸甸的份量。    中华文明的历史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和挫折。它的历史无处不在,决定着我们中国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当今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造就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之河奔流到现在。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构成。中华文明丰富、深刻、辉煌、博大,在人类文明中的骨干作用和领导作用人所共知。在人类文明的发源时期,中华文明就是四大古国之一,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中华文明成为文明在东方的支柱,公元前后200年间,人类的汉帝国与罗马帝国这两只铁手攫住了地球。在欧洲进入中世纪的时候,中华文明更成为人类文明最主要的领导,它的文明统治东亚,传遍世界。进入近代,中华文明处于自身的重压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和奋起精神是人类文明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页。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贡献出了从思想家孔子到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从唐诗宋词到长城运河的伟大创造,贡献出了从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从商周铜器到明清文学的深刻内涵,也贡献出了从五霸七强到三国纷争、从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辉煌历史。中华文明的历史绚烂多彩,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    中华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独特的文明,没有哪一个文明像中华文明这样持久,这样统一一致。世界上其它文明不但互相交错,其创造者也都与高加索体质的人种有关,它们是姐妹文明。在人类历史中,只有中华文明才是独特的,它的创造者是中国土地上的中国人民,与其它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没有关系,它的文化是统一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赖于其它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华文明也绝不是封闭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担自己对于人类的责任。    人类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人们对于世界未来的政治和经济结构的估计无不以东亚和太平洋为中心,而尤以中国为重点。    经济起飞只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方面,中国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尤为刻不容缓。如果中国要自觉地发展中华文明,要有意识地使中国的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就必须发展强有力的精神文化,这样才能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才能形成中国和中华文明钓全面现代化。    而中国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伟大传统之中。进入近代之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对于中国文化的价值产生大量的情绪化和激烈冲突的论调。“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具有冲破封建束缚的时代意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不容否认的正面意义,与文化虚无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旗帜下主张全盘西化;而复古主义则沉迷于中国文化的古董,走进反进步、反科学的泥潭。    历史的发展则超越了所有这些论点,产生这些论调的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已经结束。历史要求中国发展,要求中国走在全世界发展的前列。西化论和复古论都已过时,历史已经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国可以承担起世界的命运,而中国的现实和世界的历史都说明,中国的使命在于它的发展前进,而非倒退。    中华文明走出迷惘的时代,我们这一代处在一个伟大而具有挑战的历史阶段。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话说中华文明》的意义和使命。我们创作《话说中华文明》,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我们在两千页的范围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使它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就开始思考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逐渐形成了编著《话说中华文明》的设想。在开展这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们就聘请了国内权威学者李学勤、罗哲文、俞伟超、曾宪通、彭卿云诸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他们对计划作了充分讨论,并审阅了大量初稿。我们聘请了广州、香港地区的社会科学学者、大学教师、研究生以及我社编辑人员几十人担任稿件的撰写工作。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内在缺陷。中华文明具有辉煌的时期,也有苦难的年代,有它灿烂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华文明在自身中能够吸取充分的经验和教训,就能够使自身健康壮大,成长发展。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业的使命和重任。我们希望这部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起到它所应当起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反省、前进和奋起作一点贡献。

书籍目录

《春秋》纪事结束战国时代开始勾践灭吴·夫差自杀者泖钟范蠡退隐孔子逝世晋大夫侯马盟誓技术发明家公输般韩赵魏三家灭知氏分晋陈曼作篮鲁三桓攻鲁哀公《国语》纪事结束战国青铜工具普及生活各方面楚占江淮以北·国势复盛韩魏攻灭伊洛阴戎·杜绝中原戎患子夏传授孔学曾侯乙去世曾侯乙墓的乐器曾侯乙墓铜器曾侯乙墓出土的楚国漆器曾侯乙墓出土漆棺赵桓子自立秦作上下畴分祭黄帝炎帝魏文侯出兵平晋乱中山武公初立魏取河西魏灭中山国子禾子釜李悝改革秦初租禾陈纯釜哀成叔鼎楚国帛画达到鼎盛期韩、赵、魏封侯·三晋伐齐属羌钟西门豹治邺赵烈侯开始改革思想家子思逝世秦岭褒斜栈道彩绘漆瑟中国首创生铁铸造技术铁器普及生活各个方面魏文侯任用吴起吴起论治国之道战国使用块炼铁制造铁兵器聂政刺杀韩相侠累楚国漆画成就辉煌墨子创建墨子学派吴起改革·遭致杀身田氏代齐秦献公改革秦政中山复国·徙都灵寿战国时代的床吴越青铜器铜绿山矿成形蜀伐楚战国瓦当齐威王治齐陈璋方壶颛顼历成形哉国蚕桑业发展战国木俑秦孝公发奋强秦魏、韩、赵调整国境秦败魏于石门商鞅入秦魏公子曹与公中缓争立两周分裂魏开运河稷下道家学派形成《甘石星经》书成战国普遍使用铁制农具深衣出现并流行最高贵的丝绸品种——织锦成为商品江陵楚国漆器商鞅变法邹忌为齐相齐魏论宝战国刺绣工艺《尚书》编成战国铜塑战国制衡器《禹贡》地理学产生孙膑围魏救赵楚国座屏组合数学:河图与洛书商鞅再度变法申不害改革战国金银器皿秦收复河西之地商鞅诱捕魏公子印魏惠王称夏王齐魏马陵之战《孙膑兵法》成

编辑推荐

李默主编的《群雄逐鹿天下》是《话说中华文明》系列之一,该系列全景式图文并茂的记录了中国文明历史,与考古密切相联,追寻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它可称为真正的“纸一博物馆”,文字、图片彼此相当,将中华文明人类历史上缔造的最光辉绚丽的文明呈现在读者面前。


 群雄逐鹿天下/话说中华文明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