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儿童的悲剧》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 > 天才儿童的悲剧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7
ISBN:9787807533016
作者:爱丽丝·米勒
页数:154页

人生处处是悲剧

这里说的“天才儿童”,就如作者爱丽丝.米勒在内容概要里说的:“我在书名中使用‘天才’这两额子,既不是指在学校里得到高分的孩子,也是指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才华的孩子。我这里指的是我们所有在童年里有过被虐待经验的人,靠着‘麻醉’自己,适应了最难以描述的残酷环境的那种能力。从书中知道,所谓的虐待,包括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有的时候,甚至是父母不自觉的,以爱的名义包裹着的。这本书一再再版,受到欢迎,是因为:“我们中有太多的人,从小就不得不学会熟练地深藏自己的感情、需求和记忆,为的是达到父母的期望并赢得他们的‘爱’”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成功的人依然深受空虚和孤独的折磨的根源所在。尊重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给孩子爱与支持,理解与关照。幼年时期的虐待,会让孩子留下终身阴影,会阻碍孩子追求幸福的脚步,会妨碍孩子成长为一个真实的自我。幼小的孩子,其家庭,父母,照顾者,就是他所有的天空。如果照顾者只管把自己内心的期望、恐惧和计划投射到这个小生命上,结果只有一个,孩子找到的就不是他自己,而是他最依赖的照顾者时常是父母的内心困境的反射。这个孩子今后的生活中就会缺少一面镜子,以卖弄他注定终其一生去寻找,却找不到的镜子。在紧张或暴虐或没有爱或没有理解的成长环境里,孩子会自觉不自觉地否认拒绝自己的情感,失去了成就真实自我的机会。因为不能了解接受真实的自我,情感,因此一生都在逃避中。而真实自我的缺失,是各种精神疾患的原头。比如抑郁,比如妄自尊大。这两种成年人中极端的人格表现,其实是相关与相通的。妄自尊大是用来抵御抑郁的,而抑郁则是为了抵御因为否认而失去自我的深切悲哀。只有当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建立在他自己感情的真实性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拥有某些品质上,他才有可能摆脱抑郁。妄自尊大的人从来都没有真正自由过:因为他首先过度地依赖别人羡慕;其次,他的自我尊重完全依赖于某些特定的品质、他所起的作和某种成就之上,而这一切是会突然消失的。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和无痛苦,而是充满生命活力,是能够体验一切自发情感的自由。“只有当孩子确实是在一个他觉到自己受到尊重和容忍的气氛中长大的,那么当他面临分离的需要时,就能够舍弃与母亲(或亲密抚养人)共生的感情,完成向个体和自主的过度。同样的,那些身心的完整性在童年时没有受到损害的人,即那些被保护、被尊重并受到父母坦诚相待的人,他们在生活中将是聪明的、有反应能力的、有同情心的,并且是高度敏感的。他们将会去享受生活。”这大致就是我读到的本书内容归纳。不由地想起网上那个“父母皆祸害”小组。不由地反思与忧虑自己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是否有过伤害,同时不由地反问:真的是任何事情都可以追索到童年么?孩子真的有那么脆弱吗?并不是所有的生命都能为自己找得到出路吗?为人父母真的有那么复杂么?成长真的是那么艰难么?我还是更倾向于这个态度:朝前看,并且,相信自己的常识,一件事情,当你觉得愉快,别人也同样的时候,那么,就做对了。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小孩子

朋友们常常会奇怪我会看些特别的书,听风格很奇怪的音乐,其实有时从别人的文字中可以更了解自己,在特别的时候听不一样的音乐会使自己安定。《天才儿童的悲剧》从封面和介绍上看起来第一位作用是让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好的去跟孩子相处,而其实它让人了解自己,确切的是说了解自己再也找不回的童年。书里说到人在小的时候为了迎合父母的赞赏压抑了自己的各种在理智上看来不应有的感情,而变成了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而那些被压抑的情感常常是很强烈的,要抑制就要垒起厚厚的墙。抑制的影响在成年人的生活中很隐蔽的表现出来,有很多人是觉察不到的,有时他们产生跟平时不一样的想法,或者说比较出格的想法甚至做出行动,有时他们会很压抑不知道如何去宣泄,甚至他们没有深刻体会过某些负面情感,比如嫉妒、厌恶、憎恨、愤怒,或者面对特定对象时不能表达出这些情感,比如我们的长辈或朋友。很多人正因如此才从让人上瘾的东西中寻找自己平时体会不到的感觉。我以前有位兄长,平时温和有礼,英俊帅气,却每每在酒醉后闹出很大的动静,大吼大叫,从一楼上去,会把每层都骚扰到,当时我极不理解,现在似乎有点明白。总是很听话的孩子因此受到夸奖和疼爱,如果表现得不优秀就可能失去父母的爱(在孩子心里)。事物总是相对的,没有坏就没有好,没有悲伤就没有喜悦,没有愤恨就没有原谅,没有暴风骤雨就没有风平浪静,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痛苦又怎么能明白什么是幸福,如果你没有哭泣过又怎么知道展颜而笑的可贵。在遇到负面情绪困扰的时候,不是逃避似的把它甩开或者压制下去,而是去体察它从何而来,才能迅速脱离困扰,而不是待它死灰复燃。

童年创伤的深远影响

受不了这个问题下边太多的答案的学术性表述,说了太多都太从化学生物的方向出发,而没有从一个人最真实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发展角度展开。在研究与人相关的问题时,科学的方式其实也有其局限性的,那就是忽略了个人独有的感受与情感体验上的事实。个人的情感发展状态方面的问题则恰是一个人抑郁的主要原因。 先说结论:抑郁症的原因就是因为童年创伤所导致的无法体验真实的自己,情感与真实的自我由于创伤的缘故没能得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当假自我(即围绕着父母与外界的需要而发展出来的而非孩子真实的感受与需要发展出来的)因为现实的挫折瓦解之际,抑郁几乎就会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抑郁症的状态表现为没有活力,对事物丧失兴趣,感受不到自己的真实情感体验,被挫败、沮丧、恐惧、痛苦与黑暗笼罩着,并难以从中走出来。抑郁症与抑郁状态的区别就在于抑郁状态常常是阶段性、暂时性,而非是长时性和全面性。 自童年起的在情感上过度调整,照顾父母的情感需要与外界要求所导致的真实自我缺失 抑郁的爆发最直接的促因常常是旧的虚假的自大幻觉的坍塌所引发,这些旧的自大幻觉由于借助一些外界的认可常常得以维系着。而真实的自我和情感发展程度的缺失与滞后永远是其背后的核心。 我们文化里由于特定原因没有尊重孩子的权利、意愿、感受的习惯,,,所以很多的创伤其实被隐匿在了我们的文化习惯和语言方式,也即是我们的意识之外了。事实上的创伤数量远比被揭露和公开讨论的极端情况多得多。少数被讨论的多为极端情况。比如被严重家暴等等,,但是其它的情感虐待的做法通常因为习惯缘故并未被我们严正地用它的真名予以指陈。大多数孩子或多或少都会被自己的父母所要求着,部分父母本身的情感发展状态并未成熟的情况下则会将太多的情感需要寄托于孩子去满足,当孩子的自我发展是以照顾父母的情感需求为核心时,这时孩子便难以表达及发展出自己的真实自我了。为了维系与父母之间的联结,孩子会压抑自己的真实需要与感受,服务于父母的情感需要,在这种模式下发展出来的自我是一个以外界的目光和认可为依托的 ego,也称假自我吧。它与那个依托于孩子自身真实的感受与需要而发展出的 true self 相对。抑郁的发生主要就是在 ego 的解体与瓦解的时候。此时我们常常意识到自己可能再也无法得到那些我们依赖着的认可,或者无法实现自己基于幻象而构建出的成就以维持自己想要的外部形象了。这个时候对于自小便活在父母(后来为别人所替代)的期待之中,并通过符合某些外在标准而不断获得认可以维系自我感觉的人来说常常是极为恐怖的。此时自己的真实自我并未得到发展的缺陷就会暴露出来,在没其它的借助物以平衡那个失落的时候抑郁必将接踵而至。 而应对这个问题的关键则在于对于自己自童年里的情感世界进行发掘,将那些在创伤过程当中所压抑与分离出去的真实情感与合理反应(如被父母伤害时的痛苦与绝望,被剥夺时的愤怒,以及深切的悲伤等等)进行重新体验及宣泄,如此才能带来真正的解脱。虚假的自大是对抑郁的抵御,而抵御则是对那些深切的悲伤与痛苦的无意识的分离与抵御,当受创者能穿越恐惧(这些恐惧也是童年里的恐惧的延续与变种)触碰到内心压抑潜藏多年的真实的情感时,这个强烈的情感爆发常常会带来巨大的解脱。而对于真实自我的遗失的持续性哀悼可算作是在抑郁之中进行治愈的过程,那些原本处于无意识状态的情感才能得到重新的生长与发展,许多的活力才会重新从我们的内心生长出来。要知道抑郁的反面并不是没有快乐这么简单,抑郁的反面是活力、是去体验自己真实的自己与情感的自由,哪怕这些情感是痛苦、是悲伤。纵使是悲痛,那也是我们真实命运里的重要内容,它是我们自儿时里的故事的重要真相,那些被自己的虚假的 ego所把持着的人必须要依赖源源不断的来自外界的认可与关注进行补血,只要那个ego持续得以被维持着,他们是可以免于被抑郁困扰的,但是也无法触及他们内心深处所有的真实的故事与命运。有多少人能意识到其实我们害怕的正是自己内心的潜藏的真实情感的强烈程度,从而对它进行着防范压抑呢? 2. 抑郁爆发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当中的伴随物 此话怎讲呢?因为在过去我们大多数的人所生长的环境都是自己的原生环境,我们只需要适应这个环境里的人与人的互动方式及其要求便可以免于抑郁的造访了。在现代社会,适应不同环境和与人相处的方式成为了一项要求,此时一个人的缺陷才得以暴露。 想一想我上面的这种描述,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到底有多少人主要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与期待之中而没有活出自己真实的自我,甚至其实根本就是缺失了真实的自我呢?数量其实是极为庞大的,只是许多问题暂且还处在潜在的阶段,尚未爆发出来而已。我们文化里的习惯与价值观无形之中所导向出来的并不是鼓励我们去拥有自己的自我,不是鼓励我们去认真对待自己的情感,而是否认自己的真实自我与情感。几千年以来的集体主义文化(自我、真实的自我则是个体主义文化价值里的产物)要求我们的不过是去扮演好那个文化和群体所要求的角色。而现代化过程之中的中国,旧的价值体系不再能给我们容身以寄托安全的需求的情况下,那些潜藏着的问题就会得以爆发。抑郁症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病,在旧的时代纵使我们本身没有活出自己真实的自我也不致抑郁,因为有旧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网络作为容身之所的缘故。 没有活出自己真实的自我是我们社会的一个常态,但是其抑郁爆发的面积似乎还并未与之相应。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量的问题还处在潜在的状态,当一个人活在自己脑海的里的设定里并不走出它的虚妄与局限,甚至把这当做了自己的现实并不愿走出它的局限时,他确实是可以免于抑郁的困扰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地都有某些外在的认可作为借助以在沮丧时起到给我们补血的作用的缘故。想一想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目前被抑郁所困扰的不会是没有多少文化的人,而常常会是那些接受了高等教育,有机会接触到与自己原生环境不太一样的社会(此时自小所依托的价值体系无法给予提供保护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意识到了自身的一些缺陷但是暂时又还看不到全部的原因与真相的人。 3.抑郁症患者常常还会出现许多人际关系上的问题,这也是创伤遗留的影响 虽然在前面说到传统的集体主义文化与价值正在失去对人的真实约束和容纳的功能,,但是它遗留的惯性依旧在很大程度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看待事实的方式。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在讲求以孝道为重的过去,并不鼓励父母给予孩子平等的对待,甚至默许父母将孩子当做自己的所有物,与财产几乎无异。此时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的情感发展简直是一个奢侈与例外,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滥用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力给孩子强行摊派自己的意志,进行情感索取,社会并不将此当作错误或不当。如果孩子有反抗那将成为众矢之的,还会面临失去父母的“爱”的危险,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孩子们都只能妥协。无形之中背负着父母潜在的情感债务,并受这些背负所塑造着,当孩子逐渐放弃自己本来的自我表达,将自己的真实需要压抑下去并努力扮演父母的要求与期许以为维持着父母接纳时,可以说这就是假自我形成的基础。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内化的父母,当我们自小内化的这个父母没有给予我们的感受充分的尊重与理解时,我们也没有学会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而我们与外界尤其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的互动模式常常会重复着过去的创伤与缺憾。在这方面客体关系讲得比较多。 在人际里缺乏安全感与自信几乎是抑郁症患者的通病,这些安全感及信任的缺乏则恰是因为过去作为孩子时的真实感受并未被自己的父母所理解甚至所看到的缘故,,因为真实的感觉不被接纳,压抑下去后所为维系的也不过是有条件的接纳,如此在后来长大后为了获得与别人之间的关系他们也会过多地妥协与压抑自身的情感需要。而当他们意识到许多的关系不过是自己做出了极大牺牲的产物时常常这段关系又要遇到危机了,总是不断地身处令自己感到糟心和吃亏的关系是那些自童年里就缺爱的孩子的不幸的潜在延续。越是亲密的关系,创伤的遗留的展现则越是淋漓尽致,我们渴望向伴侣得到的恰是我们自童年里就缺乏的东西。父母因为自身的情感发展程度的原因无法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这甚至超乎了父母的意愿,而在于情感能力上的缺失,父母本身也处在他们自身的童年缺憾当中不得解脱。甚至有意思的是,受创者为了获得关系而向他们的依恋对象所提供的“条件”也恰是他们父母早年向他们摊派与索取的。 结语 以上写的东西并非是我个人的研究,主要结论来自瑞士心理学家爱丽丝米勒的童年研究,在她的著作《天才儿童的悲剧》里就有探讨过抑郁与童年情感创伤的关系。她的主要观点有,童年创伤常常具有深远影响,也是造成成年后心理问题的主因,这个世界的许多文化上的普遍否认人们内心真实情感而构建出的社会规范才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如战争、暴力、、抑郁等等,此外她关于创造力的看法也将原因指向了艺术家遥远的童年。对了此处有必要提一下的是,她反对给专家、医师等给抑郁患者开药,她认为药物会阻碍患者感受此时的感觉与体验,而那些负面的甚至是痛苦的感觉恰是联结患者悲惨童年的关键信息。抑制抑郁的药物让你一时感到爽了,但是却使你更难去了解自己童年里的真相。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用药的抑郁症患者断不开药,且常常总会复发的原因吧!她的研究并不像弗荣等人那样建构出繁杂的理论框架,而是基于实用性,围绕着早年亲子关系的影响展开。她目前在国内还不是很出名,但在西方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她的十本书目前翻译成中文的只有三本,其中两本还只有繁体版。这些年以来心理咨询界对于孩童的感受和权利的尊重、以及现在大多数现代性国家已经开始为保护儿童权利进行立法也有着她的功劳。笔者个人十分受益于她的研究,她的童年研究填补了我自童年里产生的诸多困惑与认知空白,我相信她对于中国这种给父母的权威过多的包庇与体谅的文化氛围是一种重要补充,希望她在未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会逐渐扩大。 尊重儿童的立场是西方近几十年才出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我国也就近些年才开始出现,只是由于文化原因始终还没有充分广泛的影响,这是一种尚未被充分意识到其价值的进步。笔者相信这种倾向将会在进一步帮助着社会解构诸多来自历史深处的沉重无用的传统,如此在将来人们的人性将可以减轻诸多桎梏和束缚。鲁迅在将近一百年前的《狂人日记》里说到:救救孩子!而自五四以降的反传统的新文化的发展也为我们现今的相对更自由与宽松(不是与西方社会相比,而是与自己的过去状态相比)的社会文化氛围创造了条件,今日人们的精神面貌相比于过去的愚昧麻木压抑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似乎我们又尚未迎接到十分令人满意的自由。几千年的沉重的历史遗留依旧在尚未充分消解,它们依旧在最潜在与无形之处约束着我们,阻碍着我们表达和绽放出我们本可以的活力与创造力,而这些都是历史摆给我们这代人去发掘与化解的东西。 本文最初写在我的知乎答案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90585/answer/107699709?from=profile_answer_card

不要打着一切为了我好的旗号来伤害我

看着题目说天才儿童,最开始想到的是《想飞的钢琴少年》中如维达斯那样具有特别天赋的孩子,但是爱丽丝给我们看的是我们所有人在儿童时代,都得要具有贴别的才干,才可以应付父母对我们的各种要求。他们不以自己的感觉为主,只求达到父母的要求。如果我们不对自身进行探知,一直处于蒙昧状态活着,也许会感到快乐。随着我们对自身越来越多的了解,自己的圆越来越大,接触的世界越来越广,伴随而来的副作用是越来越痛苦。在上大学之前,我一直是快乐的,对自己的了解不多,对父母也充满了感激。可是随着对本专业(学前教育)的深入了解,意识到父母对我的压迫,觉得他们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我身上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对于自己的父母也充满了怨恨。当由于异地恋,被父母阻止,强迫我留在家里的时候,弟妹说父母都是为了我们好。想到她没有接触过我学过的知识,会这样认为,如果我也没有对自我探知的话,会觉得父母是为了我好,但是我获得了知识。一个人在别人睡着的时候醒着,觉得很痛苦。我不知道认识自我,反抗父母的意识觉醒,是幸还是不幸。我总是想要逃离开父母的掌控,也许潜意识里面觉得在父母身边是一种伤害吧。我们的童年总是会在我们身上留下印记,我们不经意间会成为父母那样的人。一开始自己很讨厌,想要避免的,可在最终会模仿,会变成那样。像《金锁记》里面,曹七巧病态地葬送了子女的幸福,而她的女儿尽管不要成为她,可是越来越像她了。当我们是孩子是所被迫体验的孤独感和别抛弃感的痛苦程度。儿时与父母分离给我造成了阴影,我的愿望是如果有自己的孩子,再苦再累也要带着身边,我们要做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要分开。分开太痛苦了。一个新生儿或小孩,必须百分之百地依赖其父母,并且由于父母的照顾对他的生存无比重要,所以他定会近期所能避免失去他们。孩子很弱小,是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父母也许保护他们不受外界的侵害,但是他们往往会成为伤害孩子的刽子手。前几天看到自杀的达州小斯,总是感觉很悲痛,他的父母无意识之中伤害了他,如果可以看到这本书,找到自我,是不是就可以相互原谅了。

每个儿童都是天才

这本书是在学校图书馆里不经意发现的,后来再去找他的时候就不见了,之后在当当上看见他就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虽然书的观点我很赞成,但是不知道是作者表达的问题还是翻译的原因,总觉得有一些晦涩,不如自卑与超越看着痛快,建议大家看看那本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吧!~ 感觉他们所持的观点态度差不多,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白龙的名字,哈尔的心

白龙的名字,哈尔的心/Mon Isa人们活着的每一天的努力为了接近爱。爱让人欢愉,让人每一天活得有趣,让人想要长长久久的活下去,而事实上人们的行为往往南辕北辙,越是想要得到爱,最终的行为却越是让人活在恐惧、抑郁、愤怒和痛苦里。因为,我们正在逐渐失去一种能力——区分真爱和伪爱的能力,就像我们忙着在物质世界里打转失去了最初的梦想,就像我们在繁琐的世事里挣扎逐渐失去了真我一样。我们在远离真我的错误方向上错误飞奔,越努力来消除痛苦,越会给周围人和自己的生活带来巨大的痛苦。很多人喜欢用名牌打扮自己,用头衔装饰自己,用繁杂的人际关系遮掩自己,他们跟随、追风、从众,他们害怕独处,似乎远离了他们白日里追求的一切,他们便一无所有。他们害怕独处时面对自己,害怕内心中涌现出的复杂感觉,他们害怕听到内心的声音,他们害怕面对思想的战斗。他们用传统习俗来规范自己,他们用道德观念约束自己,或是,用名人的话语来为自己的某些失控行为开脱。所有的努力,是为了掩饰真实的自己——那个从小便受到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人镇压,一无是处、动辄犯错的自己。他们不敢做自己,因为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里把做自己跟自私挂钩;他们不敢听自己,因为心里总有个强大的声音(或者是父母的,或者是老师的,或者是某个强权控制者)在否定自己的感觉;他们渐渐没有了自己,他们悲伤、迷惘、怅然所失,渐渐的再也与幸福、快乐、满足无缘了;他们想要找到原来的自己,重寻快乐的本能,可是那书籍的片语、电影的片段、音乐的旋律刚把他们真我的记忆唤起,便立刻被那紧接着涌上的巨大失落感淹没,他们对现在空心的自己悲伤不已,却又不知所措,最后几乎是本能性的把与真我短暂接触的美好片段丢弃,继续独守着没有心的空空荡荡的胸腔,不知所以的保持生活惯常的步调——不用思考,便不会痛苦。他们否定自己思考,就像他们常常劝别人的话那样——你干嘛想那么多!宫崎骏的经典动画作品《千与千寻》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叫做汤婆婆的巫婆,她喜欢剥夺人的名字,再给他取个新名字,等到他完全把原来的名字忘记,他便再也回不了家,从此永远的为汤婆婆奴役,而汤婆婆也达到了目的——控制他。类似于《唐伯虎点秋香》里周星驰的扮演者唐伯虎,成为华府的奴隶时被分配到一串数字“9527”——因为奴隶不配有名字,有名字的就不甘为奴隶。一个人被放弃了自己的名字以后,便不会只是如此,他会逐渐被剥夺更多,直到把自己整个生命和自由给搭上。慢慢的他会感觉自己也许生而如此,再也不记得他的生命曾经同样自由而高贵,再也不记得每个生命在精神层面上都应享有同样的平等,都可以同样的伟大!童话故事固有其虚构性,但童话里说的恰是这个真实世界里发生的一切,只是为了避人耳目包裹上了梦幻的外衣而已。在真实的世界里,被剥夺掉真我本性的人比比皆是,而操控者不是什么巫婆,出乎意料的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亲、老师、朋友、领导……往往越关心我们的人,越容易以爱的名义来剥夺我们的真我,而这一切都是他们无意识之中完成的。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的真我同样的被其他人剥夺了,就像僵尸一样,被啃掉大脑的僵尸会以别人的大脑为食,于是僵尸越来越多。不同的是,在这场控制传染战里,失去心的人继续以心为食,被控制者继续以控制人为生!一个人能成长成什么样,很大的决定因素,在于他的小时候受到怎样的对待,尤其是在他七岁以前。当一个小婴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它需要被人照顾、保护和教导,而实施这一切的对象会成为它一生中最重要和最爱的人。在每个人的孩子阶段里,都存在着绝对信任、取悦照顾自己的人的本能。因为没有独立能力的他,命运跟照顾者的命运紧紧相连;因为他的生命早期,生命尚且如同一张白纸的时候,接触到的是照顾者,如同这个孩子将来长大会遇到各种“第一次”经历,这些经历将对他影响深远,并把这个孩子塑造成他独特的模样。假若这是一个足够幸运的孩子,他会遇到一个称职的照顾者(大多数这个角色由母亲担任,以下都叫做母亲吧)。这个母亲能够识别孩子的需要,并能够及时满足他,包括物质需要和情感需要。当然,孩子也会犯错,这个母亲会温柔而坚定的教导他,会在让孩子尽量符合社会规范的同时,避免伤害他的感情。这个母亲会顺应孩子的天性,会让孩子恣意的在自己人生中奔跑,自己则在背后默默保护他、支持他,给他无私的、无条件的爱!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由于他跟真我保持着联系,他能很明白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有勇气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的孩子有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快乐和满足感,即使在世事不顺的时候,仍然能够积极乐观,怀抱理想继续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但是,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够幸运,他们会遇到一个不够称职,或者完全不称职的母亲。这个母亲总是看不到孩子的真实需要,她扭曲孩子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强加于他。甚至,有的母亲会利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或生活需求、物质需求。这些母亲大多因为自己的成长中没有得到过称职的照顾,她们几乎都有心理问题,她们在这个世界里孤独无依、没有安全感,而孩子是她们唯一能够用来满足自己需求的工具。她们需要孩子的爱,胜过了孩子需要母亲的爱,她们用爱和关心来控制孩子,只为自己独有。她们用失望感、责骂来扭曲孩子的天生喜好,强加她们的愿望给孩子。而孩子为了适应这样的母亲,为了获得母亲的爱,他们放弃了做自己,被迫成为了母亲希望自己成为的那样,直到长大后,忘记了真实的自己,总是活在别人的期望中,过着别人希望他们过的生活,充足但是无法满足,被人羡慕但却并不幸福。他们长大后大多成就斐然,但都不快乐,他们中的很多甚至抑郁、灰暗,不知活着的意义,甚至自杀。他们只要失去了外在的目标,失去了外人的陪伴就活不下去。他们中的很多人把自己沉溺在物欲、成就、性爱、酒精、毒品里,但那只是短暂的满足,巅峰的快乐之后伴随的是更加漫长的生命存在性的痛苦。也许你体会过,也许你见过这些场景。孩子不冷,母亲非要给孩子套衣服,有的孩子默默接受了,有的孩子拼死反抗,但是最终还是拗不过大人的力量。孩子明明不饿,母亲好言相劝、严词逼迫,最后强行灌下。孩子明明不喜欢某样东西,母亲自作主张的帮他选择,忽略他真实的想法。这些都是活在幻觉中的母亲,她们把孩子当玩具,认为自己可以决定他的一切,她们不会把孩子当作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人。她们害怕孩子破坏自己的控制幻觉,如果这个世界上自己唯一能够控制的小宠物也不存在了,那会让她们感到绝望孤独无依!在多子女家庭,母亲会把小一些的子女交给最大的那个孩子照顾,也许母亲真的很忙,但实际上母亲也的确没有考虑那个孩子是否愿意如此。为了获得爱,孩子不会拒绝母亲的要求。越是聪明、敏感的孩子,越是容易体察到母亲的情感需要。孩子总是天然的会对母亲任何的不满意、不高兴和心烦意乱都会异常关注,并通过改变自己行为来满足母亲,避免母亲出现焦虑。孩子知道自己不应该做什么,不应该感觉到什么(否定自己的真实需要),调整自己、压抑自己的真实感觉、感情来取悦母亲,甚至不惜会成为母亲的母亲——照顾母亲、取悦母亲。在这样的家庭里,撒娇的、诉苦的也许不是孩子,而是母亲。母亲对孩子的需求视而不见,而孩子对母亲不断妥协自己,而且母亲觉得这样是应该的。孩子很小的时候习惯了付出,习惯了隐藏自己的情感不去表达(或者表达受阻,因为不称职的母亲不希望孩子不服从自己,也不希望孩子不满足自己,所以她们看不到真实的孩子,孩子表达自己受到否定的挫折,久了就不愿说了)。他获得了母亲的爱,但付出的代价是从此失去了自己,忘记了真实的自己的模样和需求,从此一生都在成为别人的道路上辗转。哪怕,母亲已经离自己远去,可是早年的经历记忆依然在内心中栩栩如生,牢牢控制着已经长大的孩子的一切行为处事习惯。这个孩子,因为自然的需要从未得到过满足,自我的个性从未得到发展,因为在童年就习惯了失去自我,成年以后,对自我则完全疏离,往往会体验抑郁、空虚、无价值感、对身心枯竭的恐惧和孤独感。每当一个人压制自己的冲动或打压他认为不应该有的感情时,抑郁的情绪便会向他袭去。接下来,这种情绪就会冻结住他内心所有自发的东西。他变得不敢想,不敢做,不敢提要求。久而久之,他忘了这个过程,在他的记忆里,他会自动合理化一切,认为抑郁是他的本来面目——他就是生而悲伤的,生而容易同情别人,生而没有力量,他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活力是被自己最亲、最信任、最爱的人的需求、要求、乞求给压制住了。有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使用奖惩制度对待孩子——奖励孩子获得好成绩的时候,责骂或者惩罚孩子考试发挥不好的时候。他们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这样的种子——我只有成绩好才能得到父母的爱!从此学习不再只为了求知欲,不止为了获得新知的快乐,而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夸奖、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同学的羡慕……(得到正向鼓励),或为了不被父母批评,不让父母丢脸、不让老师批评、不让同学看不起……(避免负性损失)。孩子的行为因此越来越脱离真实自我的链接,开始与外在之物挂钩。 这样孩子长大以后,会很自然的被这个世界里充满着的成功、成就崇拜的声音所吸引,从而汲汲追求这些身外之物——每天不让自己生活在焦虑之中,便是生活在对未来的迷惘之中,而且他很快便会因整天忙碌不知所终而感到抑郁。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若是奉献给了这种爱的替代品(比如成就、物质、权力),他所体验到的是灰暗、抑郁、无所期待的一生。只要他真正的需求、真正的自我还没有被自己感觉到,他对这些虚伪的爱的兴趣就不会停止。某些已经获得一些成就、名声、物质的成功人士会很容易轻视那些能力不如他们的大多数人。他们不明白的是,正是这种轻蔑,暗含着他们的一种内心困境——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得到爱,这说明他们真实的自我从未被人爱上、被人接纳过!一个人最大的创伤,是他的真我从没被人爱过。一个习惯了用取得成就来获得父母的爱的人,通常能够借助不断提升的出众表现来抵挡可怕的抑郁,他通常会选择一个有明显抑郁倾向的伴侣,或者会无意识的激活那过于自信的伴侣的抑郁成分。这样他就可以照顾他那“可怜的”伴侣,像孩子一样保护着她,来感到自己强大而不可缺少,由此来构建自己性格中所需要的一个支柱——不断获得成就、有力量的感觉。而这样的性格是没有一个安全的基础的。只有当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建立在他自己真实的感情上,而不是建立在拥有某些品质上,他才有可能摆脱抑郁。抑郁真正的反面不是快乐和无痛苦,而是充满生命活力,是能够体验一切自发感情的自由。只有当我们不再害怕内心涌出的强烈感情时,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对传统观念和传统信仰的依赖,会抑制人的思考能力,会否定我们的真实感情和体验!比如我们的孝道文化教导我们,只能尊重父母、认为父母一切都是正确的、我们不能责怪父母……这样一来,我们便不能够对伤害过自己的父母感到愤怒。虽然很多时候,父母的确不是故意伤害孩子的。可,已经造成的伤害不能否认,我们内心中对他们有愤怒有责怪的真实感觉不容否定。若非要加以否定,隐而不发的愤怒情绪会自我攻击演变为偏头痛,而我们否定真实情感的虚伪让我们失去了体验真实情感的基础,从而影响我们一生的决定,让我们终其一生害怕面对真实感觉,害怕成为自己。那些被迫适应了扭曲真我的环境的孩子,将来对于能够给予他的个人身份就不会有任何感知,但是若他却一直获得一个团体的支持(如朝鲜人民),也能感到幸福快乐。但是在大多数的社会里,完全孤立存在不受其他价值观影响的团体已经不再存在,所以一个人如果不愿意成为各种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牺牲品,就必须要从内心获得支持。只有当我们完全感受到并承认他们使我们经受的痛苦之后,我们才能从它们的控制下解放出来。那时我们才能充分意识到这些伤害的存在,并明白无误地谴责它们。当失去自我的人可以放弃内心对传统、对外界、对父母的盲目崇拜时,他们会体验到一种解脱,他们才能接触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当你因为某些事情感到自己深陷痛苦、快要崩溃时,这固然是一个值得同情的时刻,但更是一个值得恭喜的时刻。因为没有悲哀的洗礼是不会痊愈的。疾病,有时是一个人唯一能表达自己深陷困境的方法!认识到自己深陷困境,才有逃脱的动力和强烈愿望。顺利度过难关的话,你会发现束缚自己多年的灰色阴霾和黑色阴影会因此一扫而空!有这些方法可以参考:1 凭借一段美好的关系愈合伤痛。正因为亲密关系中会有更多摩擦与爱,摩擦帮助人看清彼此问题所在,而爱能帮助两人能有耐心、有信心一起共度难关。两个人若都有提升自我、提升关系美好度的愿望,必会相互沟通、多加学习,通过探查对方真正的需求,来帮助对方愈合内心伤痛。2 通过阅读来挖掘内心深处的情感,释放内心长期隐藏、积压、无法言述的情感。通过阅读心理自助书籍来帮助自己认清问题,并获得理论支持和行为指导。3 借助艺术创造活动来表达、发泄内心积压的情绪。4 得到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勇敢直面伤痛和失去,学会表达,来释放情感、体验情感,慢慢恢复正常。5 痛苦的时候,多多体会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要用观念、思想、别人的声音去否定它、干扰它,要承认它的存在,不管那是嫉妒、气愤、责怪……,这些负性的情绪不是没有理由的存在,它们积压与此,需要释放。如果你再强行打压,它们便会成为你某次失控的原因。让它们无害的释放出来,在你的心里,在隐秘空间里,或者让当事人知道,这没什么大不了的。6 认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情绪,也许是一种习惯,它在你的生命早期形成,当初为了在某种场合保护你,如今它们只能够伤害你。你要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幻觉,并有意的去避开被情绪控制行为。比如不要被别人的情绪影响你的内心真实想法,不要被别人的需要影响自己的决定。……后 记宫老的另一部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跟《千与千寻》很类似的一点是,男主角在女主角的帮助下找回了自己真实的本性。《哈》与《千》又略微不同,《千》剧里,白龙以学魔法为目的被汤婆婆施以控制,此后白龙虽很努力去抗拒真我的沦丧,但是抵抗不住汤婆婆强大的法术。而《哈》剧中,哈尔用自己的心与恶魔做交易获得力量后,就把这件事完全忘记了,直到后来女主角误入错乱的时空,偶然发现这一事实。因此,哈尔对失去自我是完全没有抵抗的,他的快乐与忧愁比起白龙来,更不知所以。这些童话美丽的地方在于,他们最后都找回了真实的自己。但现实世界里的人们,则很少有这样的幸运。跟真我时刻在一起的人,每一天都会对未知的生活有着最美的期待,对已拥有的一切有着真心的满足,对每天清晨的阳光流出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对每一件熟悉的事物都保持新鲜感,对这个世界露出婴儿般的微笑。参考书籍:《天才儿童的悲剧》[瑞士]爱丽丝•米勒《不要用爱控制我》[美国]帕翠丝•埃文斯《中毒的父母》[美国]苏珊•福沃德 克雷格•巴克2013.08.26


 天才儿童的悲剧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