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人的最後嘆息

出版社: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2003-11
ISBN:9789570518221
作者:薩爾曼.魯西迪
页数:480页

内容概要

薩爾曼•魯西迪 Salman Rushdie
1947 年出生於孟買、在回教中產階級家庭中成長。十四歲移居英國讀書。因於1989年出版的《魔鬼詩篇》(The Satanic Verses,獲惠特布萊德最佳長篇小說獎,以及德國年度作者獎)而遭前伊朗領袖科梅尼下達追殺令,繼而引發一連串聲援作家創作自由的行動。其他著作有:長篇小說《格里茅斯》(Grimus)、《午夜之子》(Midnight's Children,獲布克獎和詹姆斯•泰特•布拉克獎)、《羞恥》(Shame,法國年度最佳外語書籍獎)、《哈樂與故事之海》(Haroun and the Sea of Stories,獲作家協會獎)、《她腳下的土地》(The Ground Beneath Her Feet)、和《憤怒》(Fury);短篇小說集《東方,西方》(East, West);報告文學《美洲豹的微笑:尼加拉瓜之旅》(The Jaguar Smile: A Nicaraguan Journey);隨筆集《想像的家園》(Imaginary Homelands)和電影評論《綠野仙蹤》。其著作已被譯成三十餘種語言。

作者简介

不同宗教、文化的出生背景,儘管導致遭社會排擠的矛盾與痛苦,卻也同時建立了凝視印度的歷史與文化中最神秘絢爛景觀的微妙距離。印度當代後殖民文學大將魯西迪,繼《魔鬼詩篇》後,首次發表長篇小說,留意國際文壇如何關注文化異質間的對話與融合的讀者,或許還能瞥見奈波爾或柯慈的側影。從古晉港到孟買港、從馬拉巴之涯到馬拉巴之丘,古晉達.加瑪家族之間的聚合與分裂、崛起與殞落,各般紛紛擾擾、錯綜複雜的故事,透過古老的魂魄與遙遠的幽靈,一一地顯現出來……印度當代後殖民文學大將魯西迪,混合了後現代與印度口述之敘事傳統,由兩個不同文化與宗教背景的父母所生、同時也是一個龐大香料貿易王國唯一的男性繼承人──摩爾的口述形式,探索家族盤根錯結的根源及興衰,內容涉及了愛情、權力、金錢、乃至於道德上的誘惑。出身名門的摩爾因特殊的出生背景而飽受社會排擠,原本高雅的生活終至逐漸沉淪。最後摩爾選擇了流亡作為自己人生最後的依歸,而他的人生有如整個印度社會的縮影。全書隱含了作者對於印度的國族主義、以及西方現代化國家主義的質疑,是魯西迪繼 《魔鬼詩篇》後第一部長篇小說。
本書描繪南印度一個從事香料貿易家族四代人的故事,敘述者是第四代子孫之一「摩爾」──他是由完全不同宗教、文化背景的父母所生,他成長的速度是正常人的兩倍,因此為自己的社會所排斥──「摩爾」正是印度的縮影,他的矛盾與痛苦亦即印度的矛盾與痛苦,同時也是作者魯西迪的矛盾與痛苦。作者以優美的文字呈現了印度社會宗教、文化的衝突和融合,完成一幅印度歷史的絢麗織錦。本書獲頒以惠特布萊德(whitbread)獎為首的多項 1995 年年度最佳小說獎和歐洲文學獎,是魯西迪近期代表作。


 摩爾人的最後嘆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它就站在那里,摩尔人的荣耀,他们最辉煌的城堡以及最后的堡垒。亚汉拔,欧洲的红色城堡,德里与阿格拉的姊妹城堡----相互连接的形式与秘密的智慧,游乐场、水花园、纪念碑上记录所有已经消失的可能事物,在它们的征服者都已然灭亡之后,仍然在此屹立不摇;如同一页早已消失的告白,却是最甜蜜的爱情,这份爱情能够承受所有挫败、毁灭,与绝望;这份挫败的爱情比打败它的还伟大,这是我们最深沉的需索,至于我们的需索,是为了凝聚所有,并在疆界中做个了结,且在疆界尽头释放自我。是的,我已经让它越过海平面,透过它,并不能让我走进庄严的圣地。我看着它在微光中消失,在它逐渐淡远的过程中,我泪眼盈眶。(P466)
  •     百年前,號稱為偉大西方航海家私生子後裔的達加馬家族,於印度南端古晉經營香料貿易,服膺殖民統治,並信仰基督教。這個富有的地方望族時起時落,為旁支姻親介入的權力鬥爭,使得香料產業破敗凋斃,男性成員也因追求社會改革思想入獄,但出身卑賤的媳婦卻將產業和活寡生活經營地有聲有色。到了第三代繼承人,也是印度傳奇女畫家,奧羅拉出現,達加馬家族的炫麗傳奇攀升至頂峰,也將如同燃燒鳳凰般墜落。  "摩爾"為本書主述者,天生殘疾與過速成長衰老使他短暫的生命充滿苦痛挫折,小說以倒敘回憶型式讓摩爾在嚥下最後一口氣前訴盡人生滄桑。身為奧羅拉與沒有婚姻登記的猶太籍丈夫佐格意比最後也是唯一的子嗣,摩爾成為父母發洩權力欲的對象,他是母親摩爾人系列畫作的模特兒,並且順從父親指令任職各家公司。由於不能上學,也缺乏社交機會,摩爾鎮日身處位於孟買家中的"樂園"。在奧羅拉長袖善舞地指揮下,這個樂園不單具有繽紛華麗色彩,甚至充塞著全印度最光怪陸離的景象。然而隨著超過凡人兩倍速度的成長,摩爾逐漸發掘到家族不為人知之處,其中最駭人的部分竟來自於長年表現溫吞,成天埋首於工作,總被奧羅拉使喚的父親佐格意比...。  常常覺得,談到魯西迪似乎就無法擺脫《魔鬼詩篇》,縱使格殺令陰影已淡去,但這些議題卻始終像幽魂般纏繞著作家。"摩爾人的最後嘆息"則很明白地顯露出魯西迪作品的高度爭議性,例如將尼赫魯與甘地夫人的信件(這些信件已公開出版)完全轉引於小說中,改為尼赫魯與摩爾母親奧羅拉的通信,往後甚至意有所指地講到摩爾出生前"九個月"奧羅拉與尼赫魯的會面,以及隨後兩人的爭執和神秘失蹤...。如此暗喻比附實在很難不引起爭議。這項寫作特色與書內不斷重複的"顛覆前論"手法(在正統敘事後緊接著反敘事),不知是否含有展現作者訴求的意圖?但視為作家的書寫特質則應無庸置疑。〔註〕魯西迪小說精采處部分在於旁徵博引的各種典故,因此譯名與註釋在閱讀上相形重要。不過這次商務的翻譯品質稍有缺誤,偶爾出現不符慣常翻譯名稱,或是同字多譯的情形。例如kipling一詞於正文內出現了少見的「吉普林」譯名,但注釋卻又稱為「吉卜林」。
  •     ...但由于这名法国佬愈来愈出名,所以经常有人问法兰西斯科,他是否确实是这名年轻人的第一位印度赞助人,这位年轻人现在自称“柯比意”。当他接到这些询问,这位饱受挫折的英雄会用一张简明的字条炮轰回答:“没听过这个人。”(P22)...但由于这名法国佬愈来愈出名,所以经常有人问法兰西斯科,他是否确实是这名年轻人的第一位印度赞助人,这位年轻人现在自称“柯比意”。当他接到这些询问,这位饱受挫折的英雄会用一张简明的字条炮轰回答:“没听过这个人。”(P22)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刚开始看,感觉比较混乱,但是看过几页后,感觉完全不同,这是一本几乎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小说。虽然此书背景是印度,但是印度色彩并不浓厚,反而是多元种族与文化混合的味道浓厚。犹太人、摩尔人、阿拉伯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香料的气息,现代派美术的描述,总之,是一部颇具奇思妙想的小说。顺便说一句,作者虽然是被封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但是此书的魔幻色彩并不重,更接近一部具有历史感的现实主义的小说。
  •     十九世纪后小说的正宗遗传,欧洲小说传统中未被背叛并得到最好执行的遗嘱。在拉什迪的小说中,主人公或者肉体正在分裂(《午夜之子》),或者身体经历加倍衰老(《摩尔人的最后叹息》),或者是三个怪异母亲生产的杂种(《羞耻》),似乎影射了印度次大陆的国家与社会,其格局之大、立意之奇在在令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汗颜。
  •     a brilliant work!!!
  •     最后,“摩尔”终于回到了安达卢西亚,回到了班纳加利,回到了摩尔人的故乡。“这是我们在杜鹃窝里的故事,一群小丑演出来的悲剧。写在我们墓碑上,并在风中低吟不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