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代风流

出版社:开元书印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9789573057710
作者:曹志涟
页数:153 + 11页

内容概要

曹  志  涟 

台大历史系毕业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历史博士

出版作品:
超现实叙述小说「想像书」
虚构历史小说「某代风流」
书写多年来居住 走马的台北、柏克莱、大陆、香港
四地之「印象书」

主编「一片祥和日月长----报人曹圣芬」

书籍概念、版面构成「想像书」、「印象书」、「乱世儿女」
及英国女作家「艾莎.佛洛伊德 (Esther Freud) 」首部作品
「丑哩叭叽.怪僻 (Hideous Kinky) 」

翻译:
William Gibson 经典小说「阿伊朵 (Idoru) 」Chia 支线
丑哩叭叽.怪僻 (Hideous Kinky)

封面设计:
想像书、印象书、某代风流
William Gibson 经典小说「阿伊朵 (Idoru) 」
及「丑哩叭叽.怪僻 (Hideous Kinky) 」


目前从事专业写作、古典研究,及中文书籍出版制作。

进行中计画:
明朝张岱「陶庵梦忆」解读

作者简介

满城风华虚荣 
一笔燎火春秋

一九九五年网际网路架构渐趋成熟後,不但重新建构人类「知」的视野范围,其「超连结」的实现,也刺激着文人学人还有一些极端的乐观主义创意人士,不断从中寻思,试图因此激发不同过往千年的书写与思考方式。在绝大部分的实验者仍狭隘的围绕在「超连结」的探讨,或以尝试性零乱的创造「超连结式」的跳跃叙述时(内容大多索然无味),「某代风流」却早在一九九六年,虚拟出版於网际网路上,其所完成之形式,也早已达到多数围绕学术市场人们不愿承认的成功与完整性。

从「网路文学」最基础的「文学」二字来看,在此我们视为「文字的美学」,而非「文字与学问」或者「为文之学」;换言之,身为一个作者,学问的丰富固然为其始要条件,却不必然拥有美学的赏析能力,而又以文字叙述与结构所表现之,最为艰难,毕竟人类以「视觉」此直接感官作记忆、学习,至为简单。

「某代风流」段落层层峰叠,源於作者自史学研究中之奇幻联想,但其中国美学修养能巧妙揉於自创故事,却是不可多得。文中拈来即是园林、布局、音韵身段,山水、地方、绫罗绸缎,歌舞、男女、佳肴美食,无处不见其知识广博与洞澈人心。书中所描绘之灭门抄家,或倾慕爱怜,或魂梦相系的错别寻觅,或侯门雅士的恩怨情仇,更是如同身在书中,令人惊心动魄,魂荡不已。有时信手读来,任选章节,时而若攀山立雾仰见古松,却又千斤坠落粉脂喧嚣,人世间的爱、恨、傲气、信义与风骨,就在字里行间延展开来,完全打破时间的线性。

「任选章节」也正是今日「某代风流」傲人之处。此印刷版本,其编排虽以「作者」自身观点所排序,但以其原创形式与结构而言,读者却不必依其顺序阅读,随意读之也能成册,并更添文意。以网路「超连结」颠覆传统线性排序的「作者为大」观点来看,「某代风流」不论依其特性,亦或是立於「文学」基础的文字与故事可读性,早已远远超越窄化的讨论与欺瞒,且证明之。时下所谓「网路文学」,不过於网际网路刊登尔尔,失其「超连结」特性不言,内容多为都会男女浮夸随笔,散文尚且不如,松散不及小说,又何来文字美学可言,「文学」一词强加於身,也就其二字而已,薄如轻烟,稍纵即逝。

当今中文书册出版动则万本,能以「某代风流」之一气呵成风度非凡,篇章风格、结构表现严谨脱俗为比较,兼具文字高洁典雅,感情丰富,浓郁却愈发淡雅者,至今无有之。「某代风流」堪称近代中文历史奇幻小说及网路文学之经典,不容忽视。


 某代风流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唸此書 很接近看東邪西毒 這個電影名為武俠小說 format也是 但實則為愛情故事 某代風流看似歷史章回小說 但精神和結構很是現代 我個人在唸這書時 感覺被牽著上天下地 無論是語言上 時空上 情緒上 真是唸中文書中 非常奇特的經驗
  •     曹志涟 历史堆里找文学宝藏/ 徐淑卿第一次看到曹志涟的名字,是在多年前的《联合文学》上。当时台湾已经出现不少谈咖啡馆的文章,但多数就像咖啡的香味一样,只是浮现一种飘动的氛围。可是曹志涟写柏克莱大学附近咖啡馆往来人物群像,却在空间与人的变化里,透露出一种类似茶馆的兴衰感,令人印象深刻。到了一九九八年,台北的书店突然出现曹志涟写的书《某代风流》(非常美学实验室出版)。陌生的出版社,不像市场主流品味的封面,在在显示这是一本作者全凭痴念自费出版的作品,那时才知道这位柏克莱大学历史博士,还设置了「涩柿子的世界」文学网站,实验文学在网路上可能的表现形式。《某代风流》当时没有引起注意,对历史小说迷来说,真是令人扼腕的错过。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文人世界是许多人永恒的迷梦,现在的小说创作中能让人一解文化乡愁的佳作实在是太少了,可是《某代风流》有一个精采的故事,文字、意境俱为上乘,却在作者和出版社都少为人知的情况下,成为市场的遗珠。刚过四十岁的曹志涟,气质高华,同时也有一种不太容易让步的坚持。虽然《某代风流》还有不少库存,虽然已经有许多人告诉她文学景气欠佳,但是她还是不相信文学会连基本的读者群都没有,因此一直在台北、柏克莱往返的曹志涟,去年决定透过朋友的合作出版,出版社的名称也从令人敬而生畏的「非常美学实验室」,一转而成古意盎然的「开元书印」,最近同时出版自己的作品《印象书》和乾妈钱蔡镇华女士的自传小说《乱世儿女》。《印象书》里的印象,跨越台北、柏克莱、大陆、,香港四地,既收录当年写柏克莱咖啡馆的文字,她对台北这个仓皇城市的随笔速写,也让台北人会心一笑。不论是《某代风流》或《印象书》,曹志涟都没有慎重其事的写序交代历程。但是在《乱世儿女》里,她却为去年以九十四岁高龄去世的乾妈写了一篇长序,这无非是因为在她心目中,《乱世儿女》远比自己的作品重要。曹志涟认为,现在的人尝试写叁○年代往往只从语言进入,可是回忆一九二五年到八五年一甲子人生的《乱世儿女》,却是从细节的描述里,呈现那个时代生活的感觉,许多人物是确有其人。除了《乱世儿女》之外,钱蔡镇华还写过一本小说《婚变》。曹志涟说,乾妈每次写小说都是在环境遽变或很大的伤痛过後,藉由创作把心转移到另外一边去,像《乱世儿女》就是她八十叁岁时因为先生去世感於凄凉无聊而写,与一般舞文弄墨的作品,力道相当不同。曹志涟说,她并很想提倡一种老人自己写的「时代文学」,由当时人写当时事「就省得我来帮他们写了。」本文原文登载於「中国时报」
  •     某代风流 网路小说奇葩/ 钱钦青如火如茶发展中的「网路文学」,除了强调互动参兴的「小说接龙」和诉诸感官的「情色故事」之外,许多作者也致力於题材和形式的研究,文学性极强的小说「某代风流」,便是引起广泛讨论的奇葩,这是一本以精确语言来实验叙述往昔几个人物心情和某些时代气氛的虚拟新潮历史小说,在网际网路「虚拟出版」之後,日前正式发行。「某代风流」乍看之下会有武侠小说的联想,细读下去立刻会被作者「清丽古雅、字斟句酌的文字」和「时空跳跃、实验性强的叙述形式」所惊喜或惊吓,如果没有放弃的话,在卷终之时,会对本书在玩弄形式之外,也能兼顾内容感到满意。作者曹志涟,在获得柏克莱加大历史博士学位之後,转为专业作家,从事网路实验文学的研究,「某代风流」的创作发想是她一直想看这样的小说,但别人不写,所以只好自己动手,而她在撰写「明代苏州社会变迁」的博士论文时期,翻查史料多年,正好累积许多的「感觉」,写不进学术论文中,於是她捕捉脑海中浮现的情节,每天写一小段,修修改改两年之後才成书。「某代人物」不用兵器,只用「精神轻功」高来高去,故事大纲是讲「某人要去找一个被贵族留下来的朋友的故事」,故事简单,但是讲故事的方式却极其华丽复杂,前後绵延二十馀载的倩节可以照「编年」来读,也可以照「章节」来读,甚至随便「跳着读」也无妨,这种特性正符合网路上所谓「超文本连结 (Link)」的特质。书中文字的精致简练,主要得力於作者的家学渊源,她的父亲从小培养了她深厚的文学根基。曹志涟说她真正花心思的是在追寻一种「古人的感觉」,相较时下一般历史小说倾向对古人建筑、服饰和品物做刻画,她觉得「直指精神深处」才是所她追求的。曹志涟承认这本强调纯文学的实验小说不易读,出版对她而言,相当於「刊登寻人启事」找出同好,她欢迎所有「识字而好奇心强」的朋友来认识这些具有明代笔记小说气质的风流人物,并且可以上网和她讨论。本文原文登载於「联合报」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超爱,反复阅读,每次皆能品出不同滋味。非常非常契合我脾性的笔法与故事。
  •     风流。无话可说。
  •     天下水陸圖引。觀瀾賦。默默相对。
  •     奇
  •     艳绝天下。“中国性——现代主义”最高展现?
  •     偏向西式的敘事結構和方式,我姑且可以一忍,但是刻意追求復古的文筆就是我所無法接受和認可的了——在有了純熟而完善的白話文學典範之後,任何文藝形式上的「復古」傾向都是歷史的倒退和對人性的抹殺。
  •     作者进行了很多语言实验,比如叙事结构,小说中的时空等,第一次看还不是很习惯。
  •     不错!
  •     一本沒有時空的書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