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冷长河》章节试读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1
ISBN:9787506318372
作者:余秋雨
页数:472页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1079页

贝多芬在一篇书简中说:“获得名声的艺术家常受名声之苦,使得他们的处女作往往是最高峰。”这就说明了成名之后萎缩的普遍性。不关事萎缩还是嚣张,都是病。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148页

别处,初来乍到却不会迷路,举目无亲却不会孤独,因为只有在别处才能摆脱惯性,摆脱平庸,在生存的边界线上领悟自己是什么。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3页

有一次,他们得到一件汉代琉璃,小心翼翼地拂拭掉蒙封千年的泥垢,恭恭敬敬地捧在手上端详,突然,轻轻的喀哒一声,它断裂了。“为什么两千多年都安然无恙,偏偏就在这一刻断裂呢?”他们问得若有所思。
  我说,它已等得太久太久,两千多年都在等待两个能够真正懂得它的人出现,然后死在他们手上,死得粉身碎骨。
  我这么说,并非幽默。琉璃当然是有生命的,要不然为什么会吸引两位艺术家耗费自己的整个生命去悉心侍候?既然有生命,就必然等待知音、准备死亡,死亡在知音面前。科学家也许会说,它的破碎是因为出现了共振,那么,共振来自何方?来自两位艺术家急剧的心跳、紧张的呼吸,而这,正是知音的征兆。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763页

患难见知己,烈火炼真金。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184页

在中外文学史上,身前寂寞,身后热闹的故事很多,却很少有张爱玲那样,满世界在为她而热闹,她却躲着,躲得谁也找不见她,连隔壁邻居也不认识她。这是一种自我放逐,自我埋没式的寂寞,并非外力所迫,而是一种深刻的故意。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643页

是朋友,决定了我们与各个城市的亲疏。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803页

楚楚则写过一种不平衡的深刻:“真想为你好好或者,但我,疲惫至极。在我生命终结前,你没有抵达,只为最后看你一言,我才飘落在这里。”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202页 - 人生况味

什么季节观什么景,什么时令赏什么花,这才完整和自然。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67页

《关于友情》
关于友情的观点,我有两点赞同,“无所求” 和“淡如水”。其他牵扯,不能算作友情了,多多少少都有些利益关系。
所谓“知己”,应该是明白自己的人,我便是有的,但并非“高山流水”,因为我并不明白他们。对于认定的友情,我什么都会讲,不隐瞒的完全信任。我看来总要有那么几个人,会对你好,放下戒备完全相信。就算欺骗,就算隐瞒,我也不会生气,我也奉上满满的相信和感激,信他们会对我好,就如同我会珍惜万分的会对他们好一样。这“无所求”的友情,到这种程度已经算人生大幸了吧。
每天遇到那么多人,我从来都是最高戒备。有些人不愿相交,有些人差距太大。于是身边只有所谓“淡如水的伙伴”。学习中的伙伴,生活中的伙伴,旅行中的伙伴,散就散了,不觉太多可惜。可总还是该有些人,该是一辈子的朋友。就是我孤单难受的时候,愿意陪我说说话的人,永远不会厌烦我的抱怨的人,能够理解我的感受的人。
又想到这两年的生活,很有勇气的切断一切跑到这个没依没靠的地方,美其名曰 “清修”。 最近才悟到,所谓无依无靠,就是离得太远,你以为的那些支撑,那些关心,没有你这种设身处地的感受,多多少少把你忘了。这个时候才会感到蚀骨的孤独,一天到晚连个正经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每天都盼望能有一条关于自己的留言。无论在哪儿,都觉得被困在心的牢笼里,没有出路。幸好,前两年有个过渡,已经大多习惯了,自己找乐,一个人玩儿。
我曾经问过一句话:“什么时候这种每天孤单到绝望,却还要积极向上的日子才能过去?” 我想,这就是一种磨砺吧, 这样的生活,要怎么过?真空般的自由,简直就是绝对的自由。有时候便有种站在世外看“世内”的感觉,脱离所有的支撑,自己都在感叹,人居然可以这般孤单的活着!若是有人关心我,一定会奉上满满的感激。这样的日子很可怕。这样的生活,人会变的如何淡漠?若是有人关心,心里又会何等的感激?于是需要很小心,一不留神,心的天平便会失去平衡。
这样的生活,唯有一点好,不再需要牵挂任何人,连分神的机会都没有,专心做事。有时候想,友情也许便是这种“分神”,没有血缘的关心,牵挂和支撑。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770页

英国诗人赫巴德的说法,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665页

我们的日常生活过得很平淡,不一定能遇到友情全方位崩坍的基于,因此完全无法验证立足的友情低级是否坚实。不知道它有岩脉连着地壳,还是仅仅泥垒沙积?有时也想,既然没有海浪,那么不坚实的友情地基也就不存在危险,何苦对它过于挑剔?但立即否定了这种宽容,因为这块自己多年选择的友情地基,正式自身精神的寄托所在,把有限的生命寄托于一种潜在的危险,这不成了一种自我欺骗?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272页

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6页

在古今中外有关友情的万千美言中,我特别赞成英国诗人赫巴德的说法:“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友情都应该具有“无所求”的性质,一旦有所求,“求”也就成了目的,友情却转化为一种外在的装点。
  我认为,世间的友情至少有一半是被有所求败坏的,即便所求的内容乍一看并不是坏东西。让友情分担忧愁,让友情推进工作……友情成了忙忙碌碌的工具,那它自身又是什么呢?其实,在我看来,大家应该为友情卸除重担,也让朋友们轻松起来。朋友就是朋友,除此之外,无所求。
 友情因无所求而深刻,不管彼此是平衡还是不平衡。诗人周涛描写过一种平衡的深刻:“两棵在夏天喧哗着聊了很久的树,彼此看见对方的黄叶飘落于秋风,它们沉静了片刻,互相道别说:明年夏天见!”
  楚楚则写过一种不平衡的深刻:“真想为你好好活着,但我,疲惫已极。在我生命终结前,你没有抵达。只为最后看你一眼,我才飘落在这里。”
  都是无所求的飘落,都是诗化的高贵。
 一个比较软的办法是淡化友情。同样出于对友情稳固性的不信任,只能用稀释浓度来求得延长。不让它凝结成实体,它还能破碎得了吗?“君子之交淡如水”,这种高明的说法包藏着一种机智的无奈。怕一切许诺无法兑现,于是不作许诺;怕一切欢晤无法延续,于是不作欢晤,只把微笑点头维系于影影绰绰之间。有人还曾经借用神秘的东方美学来支持这种态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样一来,友情也就成了一种水墨写意,若有若无。但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友情和相识还有什么区别?这与其说是维护,不如说是窒息,而奄奄一息的友情还不如没有友情,对此我们都深有体会。在大街上,一位熟人彬彬有礼地牵了牵嘴角向我们递过来一个过于矜持的笑容,为什么使我们那么腻烦,宁肯转过脸去向一座塑像大喊一声早安?在宴会上,一位客人伸出手来以示友好却又在相握之际绷直了手指以示淡然,为什么使我们那么恶心,以至恨不得到水池边把手洗个干净?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218页 - 青年:歌颂的陷阱

【青年人应谦卑,着力于创建】青年人应该先埋头创建一点什么,然后让见多识广的中年人和老年人来批评,接下来再由青年人凭着自己的创建感受来反批评,提出新一代的新观念。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9页

 与其他毛病相比,嫉妒的价值非同一般。它比一般的性格特征严重,严重到足以推进人格的挣扎、事件的突变,但它又不强悍到可以混淆善恶的基本界限;嫉妒具有很大的吸附性,既可以附着于伟大的灵魂、高贵的躯体,也可以附着于躲闪的心机、卑琐的阴谋,几乎可以覆盖文学中的一切人物;更何况一切被它覆盖的人物不管是好是坏都不愿意公开承认它的存在,焦灼在隐秘中,愤怒在压抑中,觊觎在微笑中,大有文学的用武之地。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7页

世间最悲痛的事,莫过于好人自杀。
只要稍稍闭眼一想,有一个原因就会立即浮现出来,并且几乎毫无争议地占据主要地位,那就是:为了名誉。
  为了名誉,这么多善良无辜的躯体居然愿意撕裂自己、殒灭自己,结束自己的存在状态,细细想来,实在让人震颤。有时在电视中看到世界某地一些动物在海滩边上或密林深处自杀,已经使我们难过得说不出话来,何况我们说的是人,而且是好人。逼迫好人自杀的一定是邪恶,但好人既然连死都不怕,为什么要去怕邪恶?可见还有一种比邪恶更为恐怖的力量横亘其间。 、
一九三五年阮玲玉自杀留下的遗言是“人言可畏”,“我不死不能明我冤”。我们未成年时从书上读到这个遗言十分困惑,心想面对一些闲言碎语何至于此,不予理睬,或大声抗辩,不就结了?后来随着年龄增长才慢慢知道,人世间有一种东西你即便不理,它也在盈缩消长,你如去对抗,则往往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而它又是那样强大而恒久,几乎能够决定你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那就是所谓名誉。对于闲言碎语,阮玲玉可以怒目而视,但对它,阮玲玉只能瑟瑟发抖。因此,并不是人言可畏,而是名誉可畏。人言是纯粹的客体,名誉却可以笼罩自己,如果坦直地说名誉可畏,就会分不清自己该承担多少责任,它成了一种神秘而巨大的恐吓。
名誉的裁断一旦产生,便是一把寒光逼人的双刃剑,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同淬一身。
  好的一面,它使无数丑类恶行聚焦示众,使不同的道德等级各自归位,使高尚的品格受到四方濡养,使可疑的行止遭遇怀疑的目光;但是,这种威力的发挥却严重地缺少查访核实机制,只靠口口相传来完成,因此必然夹杂着大量的夸张、错位和颠倒。这种情况常常使好人惊心、君子皱眉、坏人暗喜、小人活跃。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248页

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悠地面對整個社會。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8页

传谣是一个不可理喻的话语运动,在很多时候,没有比这个运动更能让人感叹人类群体智能之低下的了。大家似乎中了一种魔法,迷迷瞪瞪地传递着那些过后连自己也吃惊的荒唐消息,从而暴露了自身原先掩盖着的大荒唐。
  原来,传谣反映了人们隐隐然的一种需要,在需要面前,分析能力就会大大降低。这就像一个饥饿的人突然闻到了一种食物的香味,只会不由自主地走近前去,不会作什么营养成分分析。
说来难于置信,人们对谣言的需要,首先居然是出于求真的需要。大家对自己的生存环境都有或多或少的迷茫,因迷茫而产生不安全感,因不安全感而产生探询的好奇。尤其对那些高出于自己视线的物象,这种心情更其强烈。长久地仰视总是从不平等、不熟悉为前提的,这会产生一种潜在的恼怒,需要寻找另一种视角来透视,这种视角即便在一根并不扎实的悬藤之上,也愿意一哄而起爬上去看个究竟。刘东先生曾在《二十一世纪》上撰文指出:“谣传者何?乃人们为求真而暗辟的信息通道,但其载负之知识却总是因接受主体的私弊而受到虚假的曲解。”我觉得很有道理。刘东先生的这段话,可以进一步用法国学者卡普费雷先生的话来补充:“这个信息必须是人们在等待之中的,它满足人们或是盼望或是恐惧的心理,或符合人们多多少少已意识到的预感。”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哪一些谣言能契合人们的等待,使他们趋之若鹜呢?
  我想了一想,觉得主要有三个特点:似显似隐,似爱似恨,似假似真。下分述之。
  似显似隐。
  这是谣言对人们的第一诱惑。所谓显,是指大家为之瞩目因此也显得比较重要的物象,但它竟然还有那么多隐晦、暧昧的部位,这不能不刺激人们的探询欲望。例如,一位颇有声誉的官员可能产生婚变;一部大家都喜爱的作品可能会遇到著作权的麻烦;一个公认的漂亮姑娘也许发生了丑闻;一项造福于大众的科研项目说不定是一个骗局……这样的谣言只要一露头,就会烈火干柴,立即烟雾腾腾。
这是由显到隐的吸引力。反过来,也可以由隐到显,一个妓女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负;一颗纽扣连接着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身世;一座荒村古庙的地窖里,埋藏着一个已逝政权的大半财富……这样的消息刚刚传出,很多人的判断机制立即就瘫痪了。
美国社会学家G.W.奥尔波特和L.波斯特曼总结出一个谣传的公式:
  R=I×A
  R是Rumour,谣传;I是Important,重要;A是Ambiguous,含糊。这就是说,如果一个谣言所针对的内容,完全不重要或完全不含糊,即任何一方是零,其结果也是零,完全成不了谣传;如果有足够的重要性又有一点含糊暧昧,或者稍稍有点重要却又具有很大的含糊性和暧昧性,都传得起来;如果两头都很充分,谣传就更强大了。当然此间所说的重要是相对的,如前所说,即便一个公司里哪个女职员长得漂亮一点,她在那里也就具有了重要性。含糊也相对,可以是国际谍情,也可以是秋波一闪。
 被真实包装的谣言很具有蛊惑力,原因不言而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件事情的验证从来就不会是全方位的,只可能作“抽样调查”,而且大家也不讲究“抽样”的主动权,只要稍露真相,“抽样”也即完成。因此,一个半真半假的谎言远比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厉害,它不仅容易招来信赖,而且很难遭到辩驳。受到谣言伤害的人批斥谣言的最激烈词句莫过于“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其实这样反而把那个谣言的等级降低了,也反映了受害者最害怕谣言的半真半假状态。如果真是彻头彻尾,那个谣言的力量是有限的。
说是半真半假,实际上成分的相差可以十分悬殊。谣言中最毒的配方,莫过于绝大部分真实只有一个小处虚假,而这个小处却关及人品人格。另一种配方正恰相反,一个相当纯粹的谎言中居然也有了一点拐弯抹角的“真实”。“这事是他家的隔壁邻居亲耳听到告诉我表妹的”;“李总这样的人物总算有头脑的吧,他也说这事可信”……诸如此类,缥缥缈缈的一点旁证,比严密的逻辑推理更容易让人点头。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1060页

真希望饱学之士不要嘲笑后代读着对李清照命运悲剧的无知,这种无知正体现了一种历史的过滤和选择。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650页

所谓成功,不是别的,是朋友首肯的眼神和笑声。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775页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们的交往,也是那么短暂。相识已是太晚,作别又是匆忙,李白的送别诗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240页

她无法删去历史和自身的坎坷和辛酸,只是深知既然经历了那么多,我的这一炉应该不同于汉代的那一炉,我的这一炉烧尽了更多的历史灾难,理应用现代语言把它们升腾为更大的仁爱和慈悲。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5页

与一般的成功者不同,壮士绝不急功近利,而把生命慷慨地投向一种精神追求。以街市间的惯性目光去看,他们的行为很不符合普通生活的逻辑常规。但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就以一种强烈的稀有方式,提醒人类超拔寻常,体验生命,回归本真。他们发觉日常生活更容易使人迷路,因此宁肯向着别处出发。别处,初来乍到却不会迷路,举目无亲却不会孤独,因为只有在别处才能摆脱惯性,摆脱平庸,在生存的边界线上领悟自己是什么。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727页

孩童时代的友情只是愉快的嬉戏,成年人靠着回忆追加给它的东西很不真实。友情的真正意义产生于成年之后,他不可能在尚未获得意义之时变抵达最佳状态。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923页

天地间又有多少人为了名誉在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徘徊海滨、饮泣山角,或者血脉喷张、怒火填膺,亲族支离,老友反目?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217页

吸纳华彩却又纯净透明,可以美艳惊世却又霎时自灭,可以化身万象却又亘古安静?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146页

但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就以一种强烈的稀有方式,提醒人类超拔寻常,体验生命,回归本真。他们发觉日常生活更容易使人迷路,因此宁肯想着别处出发。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522页

因病得闲殊不恶。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826页

罗丹说,什么是雕塑?那就是在是疗伤去掉那些不要的东西。我们自身的雕塑,也要用力凿掉那些异己的、却以朋友名义贴附着的杂质。不凿掉,就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自己。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1077页

楼有多高,阴影就有多长。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1页 - 自序

在一条长长的大河边,一个人坐了很多年,在你旁边还做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我。
我的家乡位于豫北平原,那里没有大河,只有一条条灌溉渠,既不是发自长江,也不是源自黄河。只有从书中,才知道长江的辽阔,黄河的悠远,所以对于大江大河,是有无限的憧憬和幻想的。
第一次看见黄河,是读大学的时候。大一开学,坐大巴路过省会,古老的黄河从这里穿过。车子从郑州黄河大桥经过,只是看了一眼,夏季正是洪水迅猛的季节,混着泥土的黄水滚滚向前,听不见水流声,只是感觉到波澜壮阔,浩浩荡荡,一泻千里。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33页

第一次读这书是在墨尔本每天回家的公交车上。专门找堵车的时候等公交,等了好久车才来,在车上又要堵好久,于是常常从四楼中文区借书来读,一星期便能看一厚本。现在想想还觉得很幸福。
第一次借到这样新的书,在我以前都没有人翻过吧。里面的文章都是读过的,如今再读,会想起很多东西,比如墨尔本公车上的阳光,比如当时的迷茫感和幸福感,比如难以抑制的羡慕和敬仰。如今再读,这些记忆还在,唯独少了那个时候特有的满足。
第三十三页开始,题目《长者》关于老师的回忆。
我最爱读这种一个好学生回忆老师的文章,心底深处难以言喻的羡慕还有自卑。读的时候才明白原来一个好学生是这样被老师宠爱的,然后每一次都会燃起无穷的斗志,发誓终有一天自己也要当上这样一个好学生。“做个好学生”仿佛是我人生很重要的目标之一,但是活到现在都还没有实现,我从来的只能站在离老师最远的地方,看着老师指点着他们认为的好学生。然后心里期盼着有一天也能和老师亦师亦友,能够让老师指点我的迷津。可是活到现在对于老师却依然是只有敬畏,另外略有恐惧。状况在到墨尔本之后略有改观,可对国内的老师,去依旧带着无限的距离感。
大概还是因为不够好吧,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也因此还是想拼命的当个好学生,期待某一天,在某个老师眼中我不再是块不可雕琢的朽木。某一天有个老师也愿意亦师亦友的与我做一次促膝长谈。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8页 - 中秋

这不能算秋天,而没有一个像样的秋天,整个一年都遗憾。
但(黄)总江先生一开笔就说:“你没见过她,不知道她人有多美,诗有多美。”“我有一间小木屋,仿佛是童话里的一朵鲜蘑菇,依附在百年老树上,撑着一把小伞,为我遮挡深冬的寒流仲夏的雨,我在小木屋里追忆 思考,假如人间的善恶爱憎无法分明,我宁愿漂浮在永恒冷寂的太空”(一个女诗人为自己写的讣告 )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269页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1页

  一条用黑色的木板砌成的长长甬道,里里外外全是竹子,杨惠珊女士和张毅先生找了这么一个地方和我见面,我一走进去就觉得飘飘浮浮,神秘得不知身在何处。
  他们慢悠悠地告诉我有关琉璃世界的一个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点不可思议。终于说到,有一次,他们得到一件汉代琉璃,小心翼翼地拂拭掉蒙封千年的泥垢,恭恭敬敬地捧在手上端详,突然,轻轻的喀哒一声,它断裂了。“为什么两千多年都安然无恙,偏偏就在这一刻断裂呢?”他们问得若有所思。
  我说,它已等得太久太久,两千多年都在等待两个能够真正懂得它的人出现,然后死在他们手上,死得粉身碎骨。
  我这么说,并非幽默。琉璃当然是有生命的,要不然为什么会吸引两位艺术家耗费自己的整个生命去悉心侍候?既然有生命,就必然等待知音、准备死亡,死亡在知音面前。科学家也许会说,它的破碎是因为出现了共振,那么,共振来自何方?来自两位艺术家急剧的心跳、紧张的呼吸,而这,正是知音的征兆。
  在我们作这番谈话的时候,我的司机神情本然,一直定睛看着杨惠珊,最后忍不住悄悄地问我:“这位女士怎么这样眼熟?”我轻声回答:“整个亚洲都认识她,主演过一百多部电影,金马奖影后、亚太影展影后。”他吃惊了:“真是杨惠珊?”我平静地点头。
  杨惠珊刻骨铭心地演尽了人世百态,突然受到另一个世界的感召。她向亿万双期待着她的眼睛挥挥手,飘然远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一点别的东西。终于,她发现了琉璃世界的灵光闪烁。
  作为一个表演艺术家,她早已习惯于用自己的身体当作创造的材质,但是,人类的身体是这个世界的最高材质吗?未必。为什么上天让她又看到了另一种材质,可以吸纳华彩却又纯净透明,可以美艳惊世却又霎时自灭,可以化身万象却又亘古安静?这比用人体表演人体,更空灵、更高贵、更诗化。
  她在这种材质前站定,不会言动。她对张毅先生说,你坐一会儿,喝杯咖啡,我还要看。张毅先生说,好,你看吧。他知道,那儿要发生大事情。
  既然看到,就放不下了。她远涉重洋,多方拜师,尽倾资财,遍尝磨难,只想用自己的手去触摸、去塑造、去捧持。一度,她身边堆满了烧坏了的废品,废品由财富转换而来,财富由生命转换而来,种种转换全成了废品,种种废品连成了废墟。
  在失败得毫无希望的废墟上,她不茶不饭,静守静思,决不离去,直到奇迹终于出现。青烟散去,炉门打开,慢慢冷却,细细逼视,哦,成了。她的作品很快引起了国际美术界的极大注意,这没有使她过于激动,真正激动的是她听一位日本学者随意提起:这种工艺在中国汉代之前就已经成熟。真的吗?杨惠珊急速转过身来,迷惑地眺望起遥远的黄河流域。
  原来还以为是法兰西文化的骄傲呢,居然在异国他乡拾到了一部依稀的家谱,找到了自己远年血缘的印证。这就终于理解,为什么自己会毫无理由地对琉璃世界如痴如狂?为什么以前毫无雕塑经历和冶炼经历只凭自己的摸索便取得奇巧配方?也许是接收到了几千年前发出的秘密指令?几千年都是失传的荒原,荒原那边是影影绰绰不知名的伟大工匠,荒原这边是一个惊慌失措的当代女子。
  两边的窑炉烈火熊熊,像两座隔着千山万水的烽火台,烽火台传递的信号却准确无误。其它多少座烽火台都与战争有关,唯有这两座不是,隔着三国的血腥、隋唐的搏斗、宋元明清的厮杀,却只有两缕最干净的轻烟,遥相呼应。
  此时的杨惠珊,已跻身数量极少的国际第一流琉璃工艺大师的行列。一次又一次轰动的展出,一浪又一浪如沸的佳评,杨惠珊神定气闲,只向主办者提出一个请求,把自己的作品放在边上,让出展览厅的中心部位,以最虔诚的方式将远处的烽火台——汉代的琉璃陈列其间。展览厅一时烘云托月,她把全部荣誉献给了祖先,只想与祖先共享一个名称:中国琉璃,然后相扶相持传播给今天的世界。
  中国琉璃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哲学和宗教。在中国佛教中,琉璃的地位非常特殊。那天杨惠珊突然读到《药师琉璃光本愿经》时并没有太大吃惊,因为她觉得本来就该如此。经文曰:“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琉璃果然是一种人格、一种精神、一种境界的象征。
  其实,任何一段历史都太粗糙、太混杂,都需要烧冶,烧冶历史的结晶,烧冶历史的琉璃,而历史的琉璃就是文明。
  用火烧,更用心烧,于是,在历史变成琉璃的同时,生命也变成了琉璃。这两重窑变的成果,是人类真正的珍宝。于是,当冲天的烟雾飘散之后,有一双纤纤素手在仔细捡拾。
  她无法删去历史和自身的坎坷和辛酸,只是深知既然经历了那么多,我的这一炉应该不同于汉代的那一炉,我的这一炉烧进了更多的历史灾难,理应用现代语言把它们升腾为更大的仁爱和慈悲。
  金手指天,诸佛列位,宏愿庄严,杨惠珊的琉璃世界已经成为一种奇瑰的精神仪式,很让国际同行震撼。这种冰清玉洁的仪式,这种纯净明澈的震撼,出现在熙熙攘攘的现代生活中,其力量早已远远超出案头摆设之外。
  杨惠珊今后的计划如何?她不企盼明确的远景,只愿意在琉璃世界中专注修持,享受挫折,直至化作泥土,来肥沃历史和现实的荒原。张毅先生告诉我:“就在昨天,一宗大件出炉,一个小小的瑕疵,失败了,今天重新开炉,又要二十五天。”杨惠珊说:“在制作过程中只要听到一点极细的响声就会心跳,因为这是断裂的警报。琉璃都会断裂,只是不知什么时候。”
  她的使命,便是创造美好,守候断裂。永远的创造,永远的守候,没有休止。就像那件汉代琉璃断裂在她的手上那样,她的作品也会在后代手上断裂,那么,想必也会有人手捧美丽的断片摹然憬悟的吧!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809页

强者捆扎友情,雅者淡化友情,俗者粘贴友情,都是为了防范友情的破碎,但看来看去,没有一个是好办法。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1页

与一般的成功者不同,壮士绝不急功近利,而把生命慷慨地投向一种精神追求。以街市间的惯性目光去看,他们的行为很不符合普通生活的逻辑常规。但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就以一种强烈的稀有方式,提醒人类超拔寻常,体验生命,回归本真。他们发觉日常生活更容易使人迷路,因此宁肯向着别处出发。别处,初来乍到却不会迷路,举目无亲却不会孤独,因为只有在别处才能摆脱惯性,摆脱平庸,在生存的边界线上领悟自己是什么。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1页

总要去见一次大河。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803页

一团和气,广种薄收。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110页

而更倾心的,则是秋风初起、霜天水影的景象。为什么更倾心?因为只有那个时候,春天的激情早已减退,夏天实用也已终结,大地霜降,河水骤冷,冷走了喧闹的附加,冷回了安详的本体。凉凉的河水绵延千里,给收获的泥土一番长长的宁静,给燥热的人间一个久久的寒噤。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624页

人遭到屈辱总是敏感的,对于任何一个不易察觉的埋怨眼神,一种悄悄表示不满的脸色,都会感应到。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658页

人世间友情的崩坍也是这样,你明明还在远眺外来的危险迹象,突然脚下震动,你一葬身大海。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222页 - 中年:当家的滋味

【成熟男子的魅力何在】在我看来成熟男子的重要魅力在于责任心,在于一种使你的爱人和你周围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的稳定风范。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955页

说明,人们在名誉的争夺中最容易降低自己的 生命方位,降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95页

这又有点像了,要不然怎么说总有不少人奇怪我,永远欢乐得不合时宜,连企图前来抢救我的人都吓一跳。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5页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胖老人。。。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80页

好像面对一种伟大时既不敢贸然相认,又不愿断然割舍。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1060页

十七世纪英国政治家哈利法克斯的一句话:从被追求的那一刻开始,名誉就是一种罪恶。自由在那些人们能自然拥有而不必强求的地方,它才成为一种美德。
世间很多罪恶都从追求本来并不拥有的名誉开始,倒是确实的。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196页

可怜的人们一定还在倒过来可怜她们,在茶余饭后讨论着他们本该如何来改变这种可怜。

《霜冷长河》的笔记-第263页

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对方琐碎的施舍。


 霜冷长河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