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10
ISBN:9787500627098
作者:王小波
页数:555页

书籍目录

序言
1 沉默的大多数
2 思维的乐趣
3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4 知识分子的不幸
5 花刺子模信使问题
6 积极的结论
7 跳出手掌心
8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9 论战与道德
10 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
11 我看文化热
12 文化之争
13 “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14 极端体验
……
后记
再版后记

作者简介

这本杂文随笔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社会道德伦理,文化论争,国学与新儒家,民族主义等问题;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涉及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等;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涉及性问题,生育问题,同性恋问题,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方法问题等;包括创作谈和文论,如写作的动机,作者的师承,作者对小说艺术的看法,作者对文体格调的看法,对影视的看法等;包括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沉默的大多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85条)

  •     「外国电影里的幽默」这些朋友说,艾伦的片子难懂,因为里面充满了外国人的幽默,幽默这种东西很深奥,一般人没有这么大学问,就看不懂。我说,我觉得这些骗子很好动。他们说:您是个最有学问的人哪。就因为能看懂艾伦的电影,我赚了这么一顶高帽。等到观众看到牛仔、左轮手枪就讨厌,才换上现在最大的俗套,也就是我们正在看的:炸房子、帅气车;一直谣言到你一看到爆炸就起鸡皮疙瘩,才会换点别的。除了爆炸,还有很多别的俗套。说实在的,我真有点佩服美国片商炮制俗套时那种恬不知耻的劲头。我以为,没有好的艺术片,就没有好的商业片。好东西翻擦后几道才成了俗套,文化垃圾恰恰是精品的碎片。要是没人搞真正的艺术电影,好莱坞现在肯定还在跳狗撒尿的踢踏舞,让最鲁钝、最没品位的电影观众看了也大发疟疾。「我对国产片的看法」作家纳博科夫曾说,一流的读者不是天生的,他是培养出来的。话虽如此说,我仍然认为张艺谋,陈凯歌不同凡响。不同凡响的证明就是:它们征服了外国的观众,而外国的观众还没有经过中国编导的培养。假如中国故事片真正走向了世界,情况还不知是怎样。我也想做一个出类拔萃的观众,所以也这样要求:请凭着你的本心去拍片——但是,别再扒人皮了,这样下去有点不妥当。对于已经不妥当的编导,就不知说些什么——也许,该说点题外之语。我在影视圈里也有个把朋友,知道片子难:上面要审本子审片,这是一。找钱难,这是二。还有三和四,就没必要一一列举,其中肯定有一条:观众水平低,不过,我不知该怪谁。这只是一时一地的困境,而艺术是永恒的。此时此地,将这些如疯话一般。但我偏还觉得自己是一本正经的。「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片」没有科学知识,我可以到大学里听课。没有想象力,我可以喝上二两,然后面壁枯坐。俗话说得好,牛粪落在田里,大太阳晒了三天,也会发酵、冒泡的。我每天喝二两,坐三个小时,年复一年,我就不信什么都想不出来——最好的科幻本子不也是人想出来的吗?「为什么要老片新拍」总而言之,老戏你拍使编导处于一种两面不讨好的尴尬地位:前一种观众要你的戏,但不要你这个人;后一种观众要你这个人,不要你的戏。换言之,在前一种观众面前,你是尸位素餐地鬼混着;在后一种观众面前,你是不称职或不敬业的编导。「好人电影」俗话说得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都市言情剧里的爱情」我觉得自己是文化人,作为此类人士,我已经犯下了两样滔天大罪:第一,我不该看电视剧,这种东西俗得很;第二,我不该给电视剧写评论。「艺术与关怀弱势群体」有一本书我都不宜看,那恐怕没有什么人宜看。「电视与电脑病毒」大人看了不满意,编导可以说,今天是儿童节,为了孩子,你就忍着点吧。小孩不满意,则可以说,叔叔阿姨她们特地给你安排了节目,亲爱的小朋友,你不要给脸不要脸哪。「打工经历」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文化的园地」穷人需要便宜的食宿和交通,学生是穷人中最趾高气扬的一种:虽然穷,但前程远大。用因为写出的,大多是些虽很重要,但比较浅薄的问题。「个人尊严」读者可能注意到了,所有指出这个现象的人,或则是外国人,或则是曾在国外生活过,又回到了国内。没有这层关系的中国人,对此浑然不觉。人有无尊严,有一个简单的判据,是看他被当作一个人 一个东西来对待。「居住环境与尊严」坦白地说,我在美国留学时,见到哪个美国同学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肯定也会看不起他。「有关贫穷」贫穷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很有点意思。「有关伟大一族」伟大一族不是空想家,不是只会从众起哄的狂热分子,更不是连事情还没弄清就热血沸腾的青年。罗素他老人家还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反过来说,呆板无趣就是不幸福-正式这句话使我对他有了把握。「苏东坡与东坡肉」在美国,不但老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老师。万一老师被问住,就说一句:问得好!不回答问题,接着讲课。这是因为我写文章的软件是自己编的,别人编的软件我既使不惯,也信不过,就这么点原因。但就因为这点小原因,我在编程序这件事上,还真正有点修为。由此可见,对研究某中学问这件事感兴趣和对这么学问本身感兴趣可以完全是两回事。「工作与人生」人在年轻时,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摆脱童稚状态」因为性知识是性行为的前兆。这就是说,性冲动是强大的,一受刺激就会自动表达出来。一本书能不能出,并不取决于他将有众多的艺术鉴赏力或者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应该对他们有益,而是取决于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没有鉴赏力或没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不能对他们有害。「京片子与民族自尊心」北京乃是文化古都,历朝历代人文荟萃,语言也是所有中国话里最高尚的一种,海外华人佩服之至。我曾在美国华文报纸上读到一片华裔教授的大陆游记,说到他遭服务小姐数落的情形;只听得一串京片子,又急又快,字字清楚,就想起了《老残游记》里大明湖上黑妞说书,不禁目瞪口呆,连人家说什么都没有去想-我们北京人的语音就有如此的魅力。香港和台湾的确是富裕,但没有文化。咱们这里看上去没啥,但人家还是仰慕的。所谓文化,乃是历朝历代的积累,你把城墙拆了,把四合院扒了,它还在人身上保留着。「洋鬼子与辜鸿铭」我的天真丢在了匹茨堡大学的图书馆里。「与同性恋有关的伦理问题」没有钱,没有社会地位,没有文化,人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弗洛伊德与受虐狂」弗洛伊德对受虐狂的成因有这样一种解释:人若落入一种无法摆脱的痛苦之中,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就会把这种痛苦看作是幸福,用这种方式来寻求解脱-这样一来,他的价值观就被逆转过来了。「诚实与浮嚣」人忠于已知事实叫做诚实,不忠于事实就叫做虚伪。还有些人只终于经过选择的事实,这既不叫诚实,也不叫虚伪,我把它叫做浮嚣。这是个含蓄的说法,乍看起来不够贴切,实际上还是合乎道理的:人选择事实,总是处于浮嚣的心境。「王朔的作品」为此我请教过意大利人,他们皱着鼻子说道:美国人看我们的电影?他们看不懂!把知识分子扣除在外,仅就一般老百姓而论,欧洲人和美国人在文化上有些诧异:欧洲,尤其是南欧的老百姓喜欢深刻的东西,美国人喜欢浅薄的东西;这一点连后者自己也是承认的。「盛装舞步」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人之间,会发生误解,明明你在做这样一件事,他偏觉得你在做另外的事。「男人眼中的女性美」在国外可以看到另一种解决不平等的方法,那里年轻漂亮的小姐不怎么化妆,倒是中老年妇女总是要化点妆。这样从总体上看,大家都相当漂亮。另外,年轻、健康,这本身就是最美丽的,用不着用化妆品来掩盖他。我觉得这样做有相当的合理性。国内的情况则相反,越是年轻漂亮的小姐越要化妆,上点岁数的酒破罐破摔,蓬头垢面——我以为这是不好的。「《私人生活》与女性文学」当然,都删了就会不好卖了。但想写好小说,就不能管它好卖不好卖。现在我觉得《私人生活》不好,陈染会说,这是男性心中的偏见。假如我说这书好看至极,她就不会在意我是个男性。这样等于立起歌单向的闸门:颂扬的话能通过,批评的话就通不过。任何人都能看出这件事的不合理之处:女作家的作品,男人只能赞美,这种赞美就没了意义。加入女性文学意味着对文学做这样的分割,那就没有什么意思。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在文化领域也不可滥用,它会把文学割碎。当然,对于女性文学,我也不是完全的取消派。女作家写行比IE仪式,只要能写好,我就赞成。「域外杂谈-衣」他乡遇故知,心里挺别扭。德国人又是笑人在肚子里笑的那种人,见了咱们,个个面露蒙娜丽莎式的神秘微笑。我剪了气得脑门都疼。其实咱们要不是哥哥都有极要紧的公干,谁到你这里来受这份洋罪?痛斥了洋鬼子以后,我们也要承认,如今在世界各大城市,都有天南海北来的各种各样的人,其中国内公出的人在其中最为眨眼,和谁都不一样,有一种古怪气质,难描难画。以致在香港满街中国人中,,谁都能一眼认出大陆来的表叔。「域外杂谈-食」至于她们的生菜沙拉,只不过是有些胡乱扯碎的生菜叶子。文学界的老前辈梁实秋有吃后感如下:这不是喂兔子吗?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假如没有方便面,他就饿死在从北京开往莫斯科的火车上了。「域外杂谈-盗贼」我们在那里留学的头两年,从来没听说过中国人遭劫。根据可靠消息,我们都在李小龙的庇护之下。现在我想,人活在世界上有两大义务,一是好好做人,无愧于人生一世。这一条我还差得远。另一条是不能惯别人的臭毛病,这一条我差得更远。这一条我们都差得太远了。「域外杂谈-农场」什么地方只要有了中国人,就会有中国餐馆,这是中国人的生计。过去在美国见到的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和餐馆有关系。「写给新的一年(1996)」在我们年轻时,每一年的经历都能写成一本书,后来只能写成小册子,再后来变成了薄薄的几页纸。一位法国政治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在20岁时如果不是激进派,那他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假如他到了30岁还是个激进派,那他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写个新的一年(1997)」据我所见,诀窍和真正的知识是不同的。真正的知识不进能说明一件事应该怎样做,还能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而那些诀窍呢,从来就说不出为什么,所以是靠不住的。能使人变聪明的诀窍是没有的。倒是有种诀窍能使人觉得自己变聪明了,实际上却变得更笨。人应该记住自己做过的聪明事,更该记得自己做的那些傻事——更重要的是记住自己今年几岁了,别再搞小孩子的把戏。岁末年初,总该讲几句吉利话:但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远离一切古怪的事,大家都能做个健全的人——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话比这这句话更激励。
  •      王小波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这句话很好理解。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和他老婆性交,他就会感到厌烦,对他来说,这显然是不够的。这时候他就需要性幻想——比如他想象自己是在一个异域风情的卧室里,用各种奇特的姿势和林志玲性交。对他来说,这就是一个诗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主宰一切、控制一切、驾驭一切,连林志玲都被他搞了。      但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足够的诗意,也不是每一样事物都可以从中发现诗意。比如你很难从贫穷或者屈辱中找到诗意。有些人非要从贫穷和屈辱中找诗意,那么这些人基本上都没有挨过穷或者挨过操。只有当一个人没有经历过,或者不能再经历某种事情的时候,他才会萌发出强烈的诗意。      大家一定不知道我究竟想说什么,其实我想说的是:齐达内就是个粗汉。任何诗意的描述——比如优雅的中场大师或者涅磐的一代球王——都没有粗汉这个字眼更贴切。所有试图在竞技体育或者体育明星身上寻找诗意的人,都是极度无聊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大批的足球文艺青年为齐达内的下场热泪盈眶,他们说齐达内和蚁力神杯擦肩而过的瞬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他们说齐达内终于变成了男人,他们还说齐达内光灿灿的脑袋就像是佛光普照……当然,这些不着四六的胡话还可以继续说下去。      以前最早在网易的篮球论坛混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自觉把篮球以及球星当作了一种诗意的存在,比如乔丹的伟大,莫宁的悲壮,还有希尔的优雅,德雷克斯勒的飘逸等等,这些人沉湎于这种诗意不能自拔,最终有一天一个大佬看不下去了,发了一篇极其震撼的帖子,在一串连珠炮似的脏话之后,最后他说:“SB们,篮球运动员就是一群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粗汉,没什么鸡巴文化,也没有那么多鸡巴伤感离愁,他们想的只是钞票和女人。那些傻逼的文艺专用词都是被你们,这群早已不打篮球的白领和发胖的中年人,从屁眼里挤出来的。”当时我看了这帖子后如雷灌顶,后来就只看球不发骚了,篮球之外的东西我再也不发表任何评论。      相比较篮球,足球是一项更适合被文艺青年意淫的运动。大家也都知道,文艺本身是虚幻的,必须要寄存在某种实体上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比如电影、音乐、建筑、绘画等等,现在,足球也成为了其中的一种。他们通过对足球的强奸来表现自己的文艺气质,而世界杯就成为了他们撒泼打滚的最好舞台。就拿齐达内那个犯规来说,从现实的角度或者从足球比赛的角度,那就是一个没脑的粗汉所能干出来的最没脑的事情。但是在文艺青年那里,这种行为却被冠以了种种诗意的赞美。      我不喜欢足球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此,它已经成为了文艺活动,而不是体育活动。20个没受过高等教育的草包在场上抢一个足球,在文艺青年那里,这居然演变出了诗意、浪漫和传统。篮球的情况就比较好一点,没有人会认为奥尼尔用脑袋撞姚明是很有男人味的举动。在篮球场上,辱骂和恐吓根本就是一种默认的手段。其中的典范诸如伯德、佩顿、米勒等等,基本上整场比赛都会在对手的耳边喋喋不休的废话,侮辱他的手表汽车老婆孩子。      当然这是很有趣的,但是绝对和诗意无关。马拉多纳曾经有一次在媒体面前痛哭流涕的说:“你们知道吗?你们崇拜的偶像只是一个只上过小学的驴子。”马拉多纳粗俗不堪,而且嫖妓,吸毒,殴打记者,并且只有小学文化。他并不需要什么诗意的世界,在他没文化的脑袋看来,也许足球是诗意的。但是对那些文艺青年来说,马拉多纳才是诗意的。前者是一种真诚的诗意,只存在于球场上。而后者则是一种人为的诗意,存在于无边无际的幻想中。   
  •     此文写给尚未读过此书的人书名《沉默的大多数》作者:王小波简介: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1有人说“男读王小波,女读周国平”,对于这种说法实在无法苟同,周国平的书我只看了一本《无用之学》,作为哲学的入门教材,格调过高反而让人怀疑起哲学来。两相比较,王小波的黑色幽默更让我迷恋。《沉默的大多数》作为一本杂文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追求自由、智慧与有趣的作者的精神世界。书中各篇文章主要采用反讽、幽默的手法,以一种轻松诙谐的口吻讲述着一系列沉重甚至隐晦的话题,其中对文革的回忆占了很大的篇幅。2在一些人看来这本书的用语显得十分啰嗦,几个观点反复使用,作为杂文在引经据典方面显然不成功。看完评论后去看书,刚开始无法理解用语啰嗦的问题,因为每一篇文章我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看完的,毫无负担,甚至还找出了几个错别字。在自己也写了点东西后,得到一个读者的评价——其实你可以写得更简洁点。豁然开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家都欣赏悲剧美的缘故,尚没看到有人说这本书不好笑,不过也算是“因祸得福”。不管你信不信,看这本书是需要一定文化根基的。3这是一本好读但不一定好懂的书。“在一个科幻故事里,有个科学家造了一个机器人,各方面都和人一样,甚至和人一样的聪明,但还不像人。因为缺少自豪感,或者说是缺少自命不凡的天性。这位科学家就给该机器人装上了一条男根。我很怀疑科学家的想法是正确的。照我看来,他只消给机器人装上一个程序,让他到处去对别人说:我们机器人是世界上最优越的物种,就和人是一样的了。”作者特立独行的思想让整本书散发着无与伦比的魅力。“中国人认为,求学是痛苦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童不仅要背四书五经,还要挨戒尺板子,仅仅是因为考虑到他们的承受力,才没有动用老虎凳。学习本身很痛苦,必须以更大的痛苦为推动力,和调教牲口没有本质的区别。”“有人说,现代的科学、文化,林林总总,尽在儒家的典籍之中,只要你认真钻研。这我倒是相信的,我还相信那块口香糖再嚼下去,还能嚼出牛肉干的味道,只要你不断地嚼。我个人认为,我们民族最重大的文化传统,不是孔孟程朱,而是这种钻研精神。过去钻研四书五经,现在钻研《红楼梦》。我承认,我们晚生一辈在这方面差得很远,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四书也好,《红楼梦》也罢,本来只是几本书,却硬要把整个大千世界都塞在其中。我相信世界不会因此得益,而是因此受害。”ps.力荐极力推荐各位阅读本书,如果生活中许多人连黑色幽默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太搞笑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评论那么高,我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像王小波个人的思想录和经历录。 可能等我有了些历练才能懂吧。
  •     三句话不离罗素
  •     “知青”王小波憋了几十年的话,通过黑色幽默讲出来,无时不忘自己最爱的逻辑学大师罗素。书看得心累也会看糊涂,不厚但是花了俩月才硬啃完,满是标记。
  •     很好
  •     王小波永远清新脱俗
  •     小波同志很犀利嘛
  •     这本书几乎混杂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王小波有一个论调我很喜欢,就是人人平等,但差别最大的就是智识。和王小波的幽默相处的日子还不错。
  •     我唯一的读过的两本王小波的书之一,当然另一本是甜到齁的《你好哇,李银河》。大一的时候读完的,这本书教给我最多的,大概是再也不会跟不喜欢的人讲很多话,讲很多有趣的话。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变老了。”
  •     王小波逝世二十周年。这本书在我启蒙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高中时还曾经模仿它写作文。其实那时看他小说并不懂,反而是杂文,会给死气沉沉的小城生活打开新天地。如果现在我对自由、智识和有趣有一丝追求的话,那么肯定和这本书有关。所有有趣的聪明的人们,愿你今天一切平安。
  •     这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文学,权利即话语,放到何时都如此。
  •     蛮有意思,很多观点给人以启发。
  •     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 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     我不说话 在大家中都没有存在感
  •     王小波的思想十分先进。读起来引人深思。好书。
  •     王小波真的是个很有趣的人~ ---------------- 没有“话语权”又不愿沉默的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否则一但失败,这些沉默的大多数,也就是所谓的弱势群体伤起人来也丝毫不留情啊
  •     王小波挺有意思的。
  •     这本书让我爱上王小波。他的思考,他的浪漫,他的幽默和善良。
  •     多年前读的,文字风趣又直中人心,是极好的书。昨天是王小波去世二十年的祭日,故又想起来。
  •     感觉上主要围绕王小波先生文革时的经历和一些思想哲学展开,还是不能理解这本书,毕竟只是高中生,读了一下,日后等到忧国忧民的时候再读也许能理解吧。
  •     真贫呀…虽然觉得是以戏谑的语气在讲道理,却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怒不可的的无奈。准备二刷。
  •     打分只是一种形式。学会发现别人思想的闪光灯才是最重要的。
  •     一本散文集,很多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书里有各种对生活社会历史文学哲学的思考,作为一个经历过文革的人,作者对文革深恶痛绝,书中随处可见对那段历史的调侃讽刺,这一个梗承包了书里一半的幽默。 看完还是能让人警醒。时刻要保持清醒。
  •     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一些道理,遇见一些有趣。
  •     自由主义者必读的书,小波已成神啊
  •     这本杂文集收录了当年可找到的王小波的所有杂文。由于时评杂文与时代背景的特殊联系,部分内容现在看来有些极端。但其中关于电影和艺术方面的评论还是很值得一读。不过,相比较而言还是小说的浪漫气息更浓郁,也更有特色。
  •     有想法的人不会少 会思考的人不太多
  •     读过。20周年一起马了吧。
  •     实在是读起来感觉犯困~不是很喜欢这种写作的感觉
  •     人在年轻时,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总而言之, 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     也是高中时候读的,有些当时读不太懂,但仍然看得津津有味
  •     非常意外的在王小波逝世20周年的时候看完了这本书,看完以后,很多天都感觉压抑到不行,因为这些几十年前的坏现象如今依然存在,王小波也终于成了一个挺可爱的老天真,自顾自的说着一些绝对正确但少有人听从的真理。
  •     看了一天,时不时笑得像个傻子一样,感觉教室里的几个学习的人被我犯了哮喘一样的忍笑声烦得不行,在这里说声抱歉。 王小波太坏了,他捅了你一刀又一刀,正中要害,刀刀见血,又痛又让你清醒,但是又忍不住让你笑,看着哈哈镜里的人影,你是不是也会想笑? 凉拌薄荷配清凉油。这就是读这本书的直观感受。 有趣,可以让我笑到下个世纪。
  •     王小波在他的年代,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突破生活所有的既定设置。 2017年4月11日,是他逝世20周年祭,此时再遇此书,像一场别致的意外。李银河就在今天形容王小波,是骨子里的启蒙主义者,是在那个理想主义全面坍塌的时代中出现的不合时宜的错位者。 是。这样一个疯狂、禁锢、理想式微的时代,是他笔下的“黄金时代”。 他稀奇古怪、黑色幽默、时而辛辣的想法见之于笔端,处处透露出力透纸面的自由主义。不服从主流,就是他自称“沉默的大多数”最不沉默的表态。 而这个世界上,永远是好看的皮囊过多,有趣的灵魂太少。 他走得太早。
  •     有许多有趣的观点
  •     特殊年代下 击破混沌 直面清明。心水!٩( 'ω' )و
  •     看到了自己的不理性,情绪化,也受到了很多鼓舞~该多读些书了!
  •     打破思维定式 打破道德观念 重新辩证地看世界
  •     沉默是金么?
  •     世间再无王小波
  •     人家恭维我一句,我就骂起来,这是因为,从内心深处我知道,我也是经不起恭维的
  •     很多人以为自己是 难得糊涂 但更有可能是 愚笨一生 不能成真的梦想本身就是不美好的 小波算是一个怪诞的学者
  •     聪明人命短,不可惜
  •     陆续地看了三个月...有人说 他的思想什么时候不显得很突兀很前卫了..那大概是社会进步了吧...
  •     还没看完
  •     此书为一篇一篇的文章,每一文中又有醍醐灌顶之语
  •     文革对当时的一批文人影响真大,通篇几乎不离知青岁月,但也有精品。
  •     王小波的书是我贫瘠高中时代的给养之一,他的书里充满着对文革戏谑荒诞的描写,不同于痛苦却不反思的伤痕文学,它是一抹异色。但是王只是一个有常识有理性的普通人,他始终是在讲的只是常识而已。很久以后,生命如同大河奔流,我也不复当初,读着他的嬉笑怒骂暗自称快,他也不再是文学青年接头的暗号。
  •     现在语言如此幽默如此有约束力如此三观正的老爷子哪里找??
  •     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
  •     到底是沉默的大多数,还是不会或不习惯思考的大多数。到底该做大多数,还是少数。还是在不同年龄该有不同选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