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02:去国还乡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1
ISBN:9787515507323
作者:左靖
页数:24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胡风说得很好:那种“只要‘优美’的人民,而不要带着精神奴役创伤的人民”的“理想”固然“纯粹”而“美好”,却不过是心造的幻影,在现实面前,是一定要碰壁的。知识分子与农民要真正成为“朋友”,也必然有一个相互认识、磨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也许是格外重要的。 (二)目标:先锋与桥梁作用 如果对自己“到农村去”的效果期待太高,很容易感到失望,这也是理想化的表现,我们需要恰如其分地确立工作目标。中国的农村问题极其复杂,乡村改造与建设更是一个长期的综合工程,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而且正如当年的乡村运动者已经意识到的那样,知识分子到农村去主要是进行实验工作,这就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实验成果的推广,更是“非借政府的力量,政治的机构不可”。说到底,乡村改造与建设应该是政府的工作,民间的介入只能起到一个促进、协助的作用。能够敏锐地感受到农村问题的重要,并且首先行动起来,这就能够唤起社会的关注,形成某种舆论:这就是“先锋”的作用。由于你们的热情与活力,就能够作为一个“桥梁”,把各种力量动员、协调起来。我想, “到农村去”应该是有效果、有作用,但又是有限的,对此,我提倡一种“低调的、理性的理想主义”。首先是坚持理想主义,同时又理性地正视理想实现的有限性。 (三)沉潜与孤独 讲到这里,我又想起了鲁迅的一段话。那是在1925年的“五卅”运动时,许多青年又提出了“到民间去”的口号,鲁迅的反应却相当冷峻。他说,如果青年真的去了民间,回来以后,最好将“自己的心情”与对自己的“力量”的认识。和当初在北京“一同大叫这一个标语”时的心情、认识比较一下,而且“将这经历牢牢记住”, “那么,就许有若千人要沉默,沉默而苦痛,然而新的生命就会在这苦痛的沉默里萌芽”。 当然, “沉默”以后,有的同学会做出另外的选择,这应该受到尊重。年轻人的人生之路,本应该是多元的,而且最后很可能是殊途同归。但同时也会有些青年因此而“沉潜”下去:沉潜到民间、底层,沉潜到生活的深处、生命的深处、历史的深处。我给很多同学都写了这样四个字: “沉潜十年。”“沉潜十年”必然是“苦痛的、沉默的十年”,而“新的生命就会在这苦痛的沉默里萌芽”。无论个人。还是国家、民族,都是如此。

前言

整个寒假,我都在读一个人,一本书。套用时下流行的语言,这个人也许可以算得上是『社会学史上的失踪者』了。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对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风起云涌的乡村建设,此人指出,『在现在这种农村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时候,我愿意诚恳地指出,就是中国农民的生计问题,不是现在各地的农村运动所能解决的。假如现在还有人迷信农村运动,可以解决中国农民的生计问题,将来一定会失望,会悲观』。虽然,乡村建设的内容并非只有『生计问题』,但他说得基本没错。回顾自上个世纪初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农村去的历史,不难看出,从早期的山西村制改革,到定县、邹平、徐公桥、无锡等地的实验,再到后来『伟大领袖』号召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直到国内环境出现突变,或是政治人物、政策性导向发生变化而使『运动』戛然而止,整体来说,似乎除了留下一些可资推崇的精神遗产外,所谓的『到农村去』运动实于改变农村本身并无多少建树,有的甚至还给整整一代人带来了灾难。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当代乡村建设运动仍会重蹈先行者的覆辙?有意思的是,知识分子对当下农村的描述,已经从过去的『农村破产』变为『乡村凋敝』。在城乡关系仍旧如此紧张的今天,乡村建设在一边倒的利益诉求下究竟还有多少改良的空间?乡村建设难道只是中国知识分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道德心结吗?《碧山》准备用两辑的篇幅来探讨这个问题。作为统领整个专题的文章,钱理群先生的《我们需要农村,农村需要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到农村去』运动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是一篇十多年前的旧文,但文中所述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对于今天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也许钱先生已经预见了这十多年来乡村建设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不管怎样,他所提倡的『低调的、理性的理想主义』,不啻是一种脚踏实地、正视现实的选择。《失败是不算数的:2012碧山计划杂记》则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在这篇多少带有一些《纽约客》风格的文章里,孙云帆始于懊恼但终于饶有兴致地记录了其参与黟县摄影节和碧山丰年庆的『失败』经过,中间看似『走神』的对乡村现象的描述反倒让人眼睛一亮,并在最后不计『前嫌』地和我们分享了美国的经验。作为当事人之一,我深谙所谓『失败』的缘由。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时运不济的结果,但事实上,这无非是『事有必至』的『理有固然』罢了。我以为,这个结果并非那么坏,从某种意义上,这反倒为我们规避了仪式的烦琐,从而直接切入了自由交流的主题。如果说有缺憾的话,那就是,一堵高墙业已砌就,我们在墙这边,村民在墙那边。当然,这肯定是致命的。《郝堂素描》和《精神还乡:渠岩和许村的故事》出自潘思雨和梁莉两位尚在高校的青年学子之手。在她俩的笔下,孙君和渠岩,两个对历史文化高度敏感,以及有着一技之长优势的艺术家,他们从事乡村建设的着手点不约而同地是从乡村规划和老屋重建开始的,或许有时你会出现幻觉,我们与村民以及当权者的分歧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美学上的分歧。对于孙君和渠岩而言,用符合当地农民和政府思维的语言进行工作,加上当地文化精英的支持,做一个『深入式、扎根式』的乡建工作者,几年下来,春风化雨,乡村建设完全是一个可为且能为的事业。本辑文艺乡建的视野还涉及了台湾南部美浓的『黄蝶祭』和日本越后妻有的『大地艺术祭』,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和艺术在乡村重建中的作用与力量。前面提到的那个『社会学史上的失踪者』,他叫吴景超,歙县人,我的徽州乡贤。在今天乡村建设似乎也成为一种『时髦』的时候,吴先生,作为梁漱溟先生的对立面,读一读他的书很有益处。但我们不能因为『失望』和『悲观』,就停止脚下的步伐。从本辑文中介绍的那些行动者来看,其实天下事尚可为。认识你脚下的土地,与认识你自己一样重要。成为一位改良主义者的同时,也并不妨碍你成为一位个人主义者。救活乡村,其实就是救活自己。去国还乡,在我看来,正是走在寻找我们传统家园的路上。我们的家园在哪里?最重要的还是在每个有着传统文化精神且富有创造力的人身上。去国还乡,实际上是在寻找我们自己,只要前仆后继的人还在,我们的家园就不会消亡。2013年3月10日于北京

媒体关注与评论

所有作者和他们所从事的项目以及撰写的文章都令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正处在传统和现代交界的断裂带上,时时面临"文化地震"导致"心理坍塌"的风险。类似 一个系统工程,它筑垒起一座桥,让我们可以远离这个断裂带,并且勇敢地跨过去,从过去的岁月宝库中努力寻找,似乎能发现一把金钥匙,帮我们找到解决文化认 同与自我认同等问题的答案。--新浪安徽在看到《碧山》这本小书的时候,就是此种感觉。只看它的封面设计和它的栏目设置,就自有一种旧文人的雅致趣味。  --新疆网原创今天,我们的教育还有在古代书院中曾经存在的独立精神吗?《碧山》尝试描述在中国书院传统的绝对影响下,东亚的书院的办学特点、学术旨趣和社会影响。更以一个地域(闽地)乃至一个更小的地理单位(安徽徽州)为例,讨论唐宋至明清书院的类型、功能;学派学风形成、消长;学术师承、流布;“官学化”及其与科举的关系,等等。--惠州日报我们正处在传统和现代交界的断裂带上,从过去的岁月宝库中努力寻找,也许能帮我们找到解决文化认同与自我认同等问题的答案。--河北青年报

内容概要

左靖
1970年11月生。策展人,出版人,《碧山》杂志书主编。现居黟县、北京和合肥。2002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三年展——中国艺术三年展(后更名为南京三年展)。2006年底创办《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2011年和欧宁发起碧山共同体计划,开始致力于乡村建设。他曾担任南视觉美术馆(南京)执行馆长、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艺术总监。作为艺术教育者,他在安徽大学教授纪录片和当代艺术课程;作为独立电影的推广者,他曾担任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和中国纪录片交流周的策展人,并发起、创办“艺术空间放映联盟”(ISAAS)和“中国独立影像档案馆”(CIFA);他曾经策划过很多当代艺术展览,其中包括“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诗意现实:对江南的再解读”、“趣味的共同体”、 “在瓦伦西亚55天:中国当代艺术展” 、“我的大学:刘大鸿与双百工作室”等,并为艺术家颜磊、王音、董文胜、高世强等策划过个展。他曾应邀在奥地利、西班牙、智利、日本、巴西和挪威的一些艺术中心和博物馆策划展览。他还曾主编《工作坊:艺术家是如何工作的》、《另类的表述者:他们的行为、舞蹈和录像》、《纪录何为:对大师与他们作品的凝视》等等。他目前的工作领域包括乡村建设、独立电影和当代艺术。

书籍目录

碧山02:去国还乡
卷首语 左 靖
卷一 专题 去国还乡
1.我们需要农村,农村需要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到农村去”运动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 钱理群
2.失败是不算数的——2012碧山计划杂记 孙云帆
3.郝堂素描 潘思雨
4.精神返乡:渠岩与许村的故事 梁 莉
5.人与土地•失落的优雅 阮义忠
6.作为社会的一面镜——美浓黄蝶祭的时代脉络 刘逸姿
7. 重尝大地的醍醐味——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纪行 林小熏
碧山刻记 刘庆元
卷二 行动民艺
1.黟县百工(二) 王玲玲
卷三 传承与表现
1.关于《芥子园山水卷》 徐 冰
2.二十四节气•时与地      邱志杰
卷四 乡土建筑与保护
1. 从一个血缘村落看宗族制度在宗祠建筑上的体现(上) 李秋香
2.家庭式实践——庆兴楼保护发展的循序渐进之道 徐轶婧
卷五 故土残调
1.谁的钟鼓楼 宋壮壮
卷六 读影
1.镜头敲开记忆之门 吴文光
卷七 品书
1.《这个世界会好吗》如何完成的 艾 恺

编辑推荐

《碧山02:去国还乡》编辑推荐:“碧山”系列图书尊崇艺术的学术高度,不避讳艺术的商业价值。让有学术高度的艺术贴近商业和生活,让商业和生活可以更艺术。“碧山”并无确切地名指向,她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哺育我们的自然和中华文化的原乡,那青碧的山峦和村庄,将永远是我们来自于斯、并心归于斯的所在。

作者简介

“碧山”系列图书的主旨是试图寻找重返传统文化家园之路。“碧山”并无确切地名指向,她是一个象征,象征哺育我们的自然和中华文化原乡,青碧的山峦和村庄将永远是我们来自于斯、并心归于斯的所在。《碧山》系列图书在继续原来品质的基础上,更加集中于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处境、今后的努力方向,以及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的批评。
《碧山》第二辑主题为“去国还乡”。成为一位改良主义者的同时,也并不妨碍你成为一位个人主义者。救活乡村,其实就是救活自己。去国还乡,在我看来,正是走在寻找我们传统家园的路上。我们的家园在哪里?最重要的还是在每个有着传统文化精神且富有创造力的人身上。去国还乡,实际是在寻找我们自己,只要前仆后继的人还在,我们的家园就不会消亡。


 碧山02:去国还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通过词语拯救乡土 文*魏晋疯我越来越不喜欢所谓的乡土文学,正如我越来越讨厌那些没有疼痛的情感文学。我讨厌的打着乡土文学旗号的伪乡土文学,其实它也是伪文学。在反思城市弊端的思潮中涌现出的乡土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为了否定一种而另立一种,或者无中生有地一分为二,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思维。人类一直在和意识形态纠缠,刚摆脱了一种,又掉入了另一种,庆幸的同时却没发现自己的可怜。在对抗中诞生的乡土文学变成了土鸡蛋,变成了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成了一种姿态,生怕自己落伍了。其实文学本来就不分乡土和都市,乡土和都市只是素材的不同和主人公活动场所的差异,都市也是都市文学的乡土。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笔下的商州不是用来对抗他们活腻了的城市,也不是为了纪念故乡,而是为了继续生在那里。从乡土社会通过识文断字走出的农民之弟,努力争取融入城市文明的同时,好像也不想忘记乡土社会。他们(包括我们)自豪于通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韧劲走出乡土,为乡土争光。他们把自己和乡土的关系定位成一种历史关系,分为明显的曾经和今天。于是,当故乡作为一种素材进入叙事时,故乡就成为他乡,自己就成为他者。于是,笔下的故乡成为一种异域风情,这些乡土文学的叙事者成为游客,他们的写作变成了与游记不差多少的闲情雅致。当乡土文学变成闲情雅致,乡土文学的味道也就变了,变的酸溜溜,而不是带着苦瓜味、酸枣味和泥土味。在酸溜溜的乡土文学里,叙事者不是乡土的主人,甚至不是亲戚,他成了乡土的过客。一个过客,能把乡土的泥土气息描述到何种深度。无病呻吟和幸灾乐祸成为一部分乡土文学的主调,乡土没病,叙述者先病了。 这部分叙述者把媒体上记者们混饭吃的标题和概念拿过来,不经思考地嫁接到自己曾经走出来的乡土上,一下子变成乡土的代言人。记者的话在权威性上胜过他农村表弟打来的电话,他拿着大概念和小故事,给乡土雕刻碑文,装成乡土的孝子。乡土对于文人圈里的农家子弟当然没有对官员和商人的期待高,但这些文人好像有种责任感似的,觉得不为乡土写写民族志就对不起乡土的养育之恩和文人的名号。于是,他们用文学想象乡土,建构乡土,然后贴上乡土文学的标签。三四流文人的乡土文学其实是在糟蹋乡土。没有担当、没有视野、甚至没有农民身上的吃苦耐劳劲,道听途说和见机行事根本不是写作者的姿态。传统乡土中国走出来的士子和乡土的关系远远比今天的浓,其实他们就一直没有离开。光宗耀祖、荣归故里,是一种立于土地的观念。乡土社会的士子就如同今天外出经商和务工的农民,士子的认同既建立在官方同僚,更建立在乡土的认同上,光宗耀祖不仅仅是一种说说而已的观念,这个观念落在士子对乡土的担当和乡土对士子的认同上。而今天的乡土文学写作者的写作认同是瞅着文学评价机构、机制和市场的认同,他忽略了乡土的认同,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考虑乡土,他把乡土想象成媒体或想吐的他者观念中的乡土,这个乡土无意识、落后、没有代言人,这个乡土需要拯救、需要别人写悼词。乡土文学的叙事者完全离开了乡土,那他笔下的乡土文学的价值而在?而真正的乡土文学(我说的不是指与都市文学相对的乡土文学,而是以乡土味叙事场景和材料的文学)是接地气、有担当、有文学旨归的真文学,它不对抗谁,只是记录乡土的种种现实和展现乡土的各种可能;它尊重词语,而不是玩弄词语;它是通过词语拯救乡土的式微,让乡土有尊严地存活下去和慢慢老去!今天,从乡土上走出来的文人,只剩下文字这座桥梁可以和乡土连接起来,他和乡土的历史关系只能通过文字来证实。乡土已经不再期待于他什么,唯有期待他尊重曾经养育过他的乡和土,尊重现在养活他的文字和词语。
  •     曾祖父的坟墓坐落在半山腰,墓后是层层竹林,面朝水库与远处的山坳。那还是个土葬的墓,每年初春都要来到这里,添土挖笋,烧几柱香与经。如今,它似乎占据了这一片最好的风光与位置,却原本,只是小村庄后山众多坟墓中的一处。2009年,因为造水库,祖辈世世代代生存的村庄被迫迁移。沉在水底的整个村庄,只能通过偶尔露出水面的老桥桥面依稀判断从前的地理痕迹;而对于家里的长辈们,似乎站在周围群山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清晰的指出村庄的每一个细节。这一期的碧山反复读了很久,读得越久,那条通往自己心中传统家园的道路就越清晰;好像不断做着的那个梦,一步步走近儿时的村庄。因为学是建筑,那种对实物/物体本身的依赖感会特别的强,总是会带着“保护”的心态去想着如何延续这种文化,总是把自己当做改良主义者。我们为那些还存在的建筑、技艺等小心翼翼,为那些岌岌可危的现状奔走呐喊,也为那些已经消失的懊恼。但自己经历过的事实却是,90年代中后期自己目睹的村庄现状,已是少数的传统被大部分的“时髦”的农民自建房所包围。小时候在村子里瞎逛,父亲会指着一栋三层小楼说:“看,这是我们家的老宅,现在已经没人住啦。”村里唯一还保留着的“传统”仅剩下河上游的一座石桥以及沿河的几处公共建筑。村庄里的人最后被迁到了镇上一处新盖的小区,小区的“社区中心”是作为村里的祠堂,还带有戏台,小区的背后用轻钢和彩钢板盖了个小庙,农民甚至翻新了小区的所有绿化种上了各种农作物,人们还是喜欢坐在一起闲谈扯淡,当然随地大小便这种事也常有。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这样的生活特别好,那些村里老人的适应能力超出我的想象,他们能够在传统习惯和现代生活之间游刃有余的穿梭。现在我想,救活乡村,其实是救活某些人的观念吧。
  •     “碧山”系列图书的主旨是试图寻找重返传统文化家园之路。“碧山”并无确切地名指向,她是一个象征,象征哺育我们的自然和中华文化原乡,青碧的山峦和村庄将永远是我们来自于斯、并心归于斯的所在。此辑主题为“去国还乡”。如今中国人迁徙频繁,有的从乡村涌进城市,也有的从城市流向海外,却还有一部人把目光投向乡村。钱理群先生提及上世纪“到农村去”的运动,“五四的先驱是一代;三十年代共产党人与乡村建设派是第二代;延安知识分子是第三代;建国后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是第四代;文革知识青年是第五代”。此书写了两位艺术家对于乡村建设的关注,现代化让城市有价值的旧建筑受到严重破坏,乡村同样受到冲击。画家孙君来到了郝堂,帮农民设计民居,对老房子帮助修缮,力求将传统田园景观和乡村建筑结合。摄影家曲岩来到许村,利用当地的红砂岩为建筑材料,保留了村庄的历史信息,还原了传统的民俗活动,并引来国内外艺术家在此交流创作,举办艺术节,让古老的村子凭添了惊奇和活力。其后书中还介绍了台湾美浓黄蝶祭和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经验,关于乡村建筑和保护,讲了位于闽西的培田,追今抚古,谈了当地悠远的宗族制度和宗祠建筑的文化价值。去国还乡的吴友好与妻子和已成为建筑师的女儿,都加入到田中村庆兴楼的保护中来,现代人离开的故乡,也许过很多年就是自己牵挂的家园。关键是传统文化的精粹得到传承,我们民族历史积淀的思想精神,绝不因短见和趋利完全凋蔽。

精彩短评 (总计63条)

  •     很好,内容值得去研究、去阅读。
  •     强烈推荐。关于乡村和乡村建设的各个方面。
  •     越接触乡村题材越发现,原来情怀是最不值钱的。
  •     从现在开始,我要标记书了~有些书,属于一见钟情,看封面就已爱上。
  •     为了心中的故土,必备。
  •     nyc chinatown library
  •     这四个字就足以令人悲伤
  •     认识你脚下的土地,与认识你自己一样重要。去国还乡,乡关何处。
  •     的确实实在在地做了些事情。
  •     选读了部分章节,艺术融入社区的案例值得再读。
  •     向致力于寻找重返我们的传统文化家园之路的人致敬!
  •     竖着排板,而且底纹纷繁,最无法忍受的事文字加了下划线==虽然全彩的但是真心贵了
  •     钱理群的开篇写得好极了好极了,是值得反复回味的好文章,指出了中国发展的方向。书中举的几个乡村建设案例,十分值得提倡。真想以此为纪录片专题。
  •     乡村正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也许是历史的必然,然而乡村真的需要被这个时代祭奠,还是作为我们追寻根的基石,被精心呵护呢
  •     跟着廖心旷姐姐读的书,时光的河入海流,终於我们分头走,离高考10个年头,也是这样的夏天,从人人网上初识,未来就此在眼前铺展开来。十年,多少变幻,如梦幻泡影。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印刷到文字无一不精良,虽然是杂志,喜欢看文字,而非图片的同学们,可以购买,但就是贵了。看完的冲动就是到有人文气质的农村去生活!好看
  •     重温~
  •     民间博物馆系列 超爱这套书
  •     确实很棒,艺术乡建
  •     乡村实践。
  •     这个主题下各专业者行文质量好了很多。
  •     在干涸的城市,我只能暂且偷欢⋯⋯这本书给了我短暂的欣慰,和直面未来的勇气。
  •     很好,很有用的一本书。
  •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拥有一个大果园,我愿放下所有追求做个农夫去种田,每一个早晨我耕耘在绿野田园,每一个黄昏我守望在乡间的麦田。”
  •     碧山,会是中国城乡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标志
  •     非常好的MOOK,回答了我对中国农村的很多疑问
  •     虽然碧山计划褒贬不一,但是这系列书真的好赞啊。
  •     看的第一本碧山,说很喜欢都不足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了。心里又是感动又是感激,我想我们的故乡还会回去的! 有人一笔一笔把我们的乡愁重新描绘出来了!
  •     是我一如既往喜欢的。
  •     成为一个改良主义者的同时,也病不妨碍你成为一个个人主义者…
  •     读完第二期,比第一期更乡土,更精彩。杂志书精美,爱不释手,内容深入浅出。准备买第三期了。真希望主编@左靖 老师能出版一期繁体竖排版的,附加几页活字印刷的。既然去国还乡,那就来一次彻底的传统,如何?
  •     充满ngo人或城里人对农村的拔高臆想,农村就是农村,整个什么改造计划真是胡搞瞎搞。
  •     回不去的家乡
  •     书的整体格调还是蛮高的,值得一读。有几篇学术范太浓厚,读起来有些晦涩。随书赠送的《芥子园山水卷》是个小惊喜,但我这本的连接处歪歪扭扭的没连接好呀!
  •     现在的乡下还是以前的乡下吗
  •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     很有深度的文化艺术类Mook,充满着各种人文关怀气息,不过对于我来说,题材与我的联系过于遥远,缺少阅读兴趣。
  •     四个字:我爱农村!
  •     我要强烈推荐的一系列书
  •     黟县碧山 黟县百工 乡村建设
  •     比之前的几期厚,仍然保持着文字的深度。
  •     《碧山》真的是本很棒的杂志!
  •     看到梁文道推荐买来看的,很好,推荐。城镇化的今天,我们如何善待农村?
  •     “碧山计划”做得好坏是一个问题,中国的乡建是另一个问题
  •     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研究的书,里面的很多内容都需要自己再去谷歌或百度一下,挺好的,关注乡建。
  •     去农村
  •     《芥子园山水卷》是大大的惊喜!中国不是美国,中国追求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过程一直伴随着痛苦的自我文化批判自我思想革命。中国的乡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文化问题。学者曹锦清认为:“让生活本身、经验本身,让民间话语本身获得一种对输入的话语及理论对抗的权力,一种修正它的权力。”而我们现在的广大乡村需要的正是通过来自于内在、外在的两股力量来自觉、反思并改变以城市为中心的文化霸权。继而形成与现代都市文明相抗衡的乡村文明。
  •     去国还乡,乡关何处。认识你脚下的土地和认识你自己一样重要。
  •     最后一篇关于梁漱溟的文字甚好
  •     碧山系列最爱的一本。乡村建设、传统保护要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而不只是局限于规划的专业技巧。
  •     这次评价,其实是为了感谢配送人员!一直孜孜不倦地等我回家,一共约了三天我才有空!真的谢谢配送人员的耐心!服务很棒!如果是因为亚马逊的企业文化的影响的话,亚马逊的终端真的管理地不错!
  •     传统文化的去留
  •     这本好看
  •     去国还乡这个名字起的很好~一群特别的人,带着理想离开城市回到乡村,进行不同形式的乡村建设,启发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     为了这趟返乡青年的探访行程,我抓起了这本书应应景。没有期望的好,但也可以读一读。乡村建设,青年返乡,还是真是走出了越来越多元的道路。
  •     黔县百工的犁水田和杀猪勾起了童年,而一整页的北京钟鼓楼待拆院门不免令人唏嘘,纪录片里对奶奶的描写让我想起外婆,也是这样度过一个个孤凄的午后。这套书值得收藏
  •     人文情怀。中国问题就是农村问题。到农村去。
  •     很用心的做,拿着就很有感觉,内容也一如既往的好
  •     精致。支持。印刷和文字都很棒
  •     知识分子的乡村情怀。还能找得到吗?失去的已经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那些精神的,传统的,文化的,宗族的,是否还能回归?
  •     讀過其中的「郝堂素描」後,真的是熱淚盈眶啊。
  •     充实而严肃 很对胃口
  •     難得的書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