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此相遇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549562997
作者:[英]约翰·伯格
页数:307页

内容概要

约翰•伯格,英国艺术评论家、小说家、画家和诗人,192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44至1946年在英国军队服役。退役后入切尔西艺术学院和伦敦中央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代后期,伯格以画家身份开始其个人生涯,于伦敦多个画廊举办展览。1948年至1955年,他以教授绘画为业,并为伦敦著名杂志《新政治家》撰稿,迅速成为英国颇具争议性的艺术批评家。
1972年,他的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在BBC播出,同时出版配套的图文册,遂成艺术批评的经典之作。小说《G》为他赢得了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2008年,伯格凭借小说From A to X再次获得布克奖提名。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1.约翰•伯格最深情的告白之书。本书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艺术评论家、公共知识分子约翰•伯格的自传式小说,一部记忆之书、死亡之书、爱之书、成长之书,一部深沉无悔的告解。这本书引领我们在生者与死者的相遇中穿越欧洲,从里斯本,到日内瓦,到克拉科夫、伊斯灵顿、马德里、波兰……
2.和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一样美丽的地志学书写。约翰•伯格以精彩绝伦的想象力,赋予现代城市以个人化印记和魔幻气息,最私密的写作和最彻底的虚构,却仿佛写出了每个人心中最真实的情感。
内容简介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艺评家、公共知识分子约翰•伯格的自传性小说;一部记忆之书、死亡之书、爱之书、成长之书,一部深沉无悔的告解。
这不是一本传统的小说、回忆录、散文或传记,而是一种混杂了这些文体的崭新文类,即NewStatesman所谓的“未来的文类”:“是虚构,但非传统小说;是作者的第一人称,但非回忆录;是在时间与空间中自由穿梭的描述,但又始终是立足于当下;是一篇无悔的告解,也是对感知与情感的深刻挖掘。”
名人推荐
我尊崇并热爱约翰•伯格的作品。他为世间真正重要之事写作,而非随性所至。在当代英语作家中,我奉他为翘楚;自劳伦斯以来,再无人像伯格这般关注感觉世界,并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与思想者。论诗意,他或许稍逊劳伦斯;但他更机敏、更关注公共价值,风度气节亦胜一筹。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与思想者。
——苏珊•桑塔格
他不倦的窥探并非仅仅指向摄影与绘画,而是“观看”的诡谲。在我们可能涉及的有关观看的文献中,很难找到如此引人入胜的文字,这些文字有效化解了古典绘画被专业史论设置的高贵藩篱,也使照片摆脱过多的影像理论,还原为亲切的视觉读物。阅读伯格,会随时触动读者内心极为相似的诧异与经验,并使我们的同情心提升为良知。
——陈丹青
撇开意识形态立场不谈,伯格目前在几个领域里都是不可不读的大家。例如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你能不看《观看之道》和《毕加索的成败》吗?假如你研究摄影,你能不读他的《另一种讲述的方式》吗?假如你喜欢当代英语文学,你一定会在主要的书评刊物读到其他人评介他的新小说。更妙的是,他随便写一篇谈动物的文章,也被人认为是新兴的文化研究领域“动物研究”的奠基文献之一。综合起来看,他就和苏珊•桑塔格一样,是那种最有原创力也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虽然不在学院,也不按学院的格式写作,却创造出了很多名牌大学教授一辈子也弄不出来的观念。而且他还要写得那么美,拥有那么多读者。反过来说,今天我们中国也很流行讲“公共知识分子”,但很惭愧,我们似乎还没有人及得上伯格这一流,还没有谁会有这样的知识上的创造力。
——梁文道


 我们在此相遇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文/严杰夫“我去过很多地方。我活过一些年头。……所有这些地方,都曾为其他旅行者探访过。”英国作家约翰•伯格在《约定》这部文集的开头写道。伯格的这句话让我想起美国怪才导演蒂姆•波顿的电影《大鱼》。在那部影片中,濒死的父亲给儿子讲述自己一生的奇特历险,那些经历似乎存在于奇幻小说中。儿子一开始并没有选择相信父亲的遗言。直到葬礼举行,他才发现和理解,父亲的传奇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真实的。《大鱼》本质上并不是想要探讨父亲的经历真实与否,亦或是讨论临死之人的记忆是否应该被相信。导演想说的应当是,对于人的记忆来说,最珍贵的部分应该是那些被我们一直以来都记住的事,而个中细节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也就并不重要了。这一点与约翰•伯格作品中反复在表达的一种观念极其相似,那就是人的记忆的不确定性,也正是因着这种不确定,才勾勒出世界“确定的”美。说起约翰•伯格的经历,也有几分和《大鱼》里那位父亲相似的传奇。1926年,伯格出生于英国伦敦,长大后曾就学于牛津的圣爱德华学校。但未等毕业,伯格就因为追求艺术的梦想而辍学了。有意思的是,伯格的父亲曾在一战期间担任过步军军官,而伯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也在英国军队里服过役。直到退役后,伯格才真正进入艺术院校,走上了艺术的道路。最初,伯格是以画家的身份登山艺术舞台的。不久,他在教授画业的同时,又开始给英国著名的时政周刊《新政治家》撰写评论。左派的立场和犀利的论点,令伯格迅速成为一名颇具争议的艺术批评家。此后,伯格撰写了数本虚构作品,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今天的伯格,隐居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个法国小村庄里,同许多西方的公共知识分子一样,避退到远离尘嚣的“世外”,冷冷旁观着大众世界。在伯格的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当然就是《观看之道》和《G》。前者是作者上世纪70年代在BBC制作的电视系列片,此后这部片子也被制成图文册,并成为艺术批评的经典;后者则是伯格的一部小说,曾为作者赢得了布克奖。除去这两部大名鼎鼎的作品之外,伯格的其它作品也颇值得玩味,例如《约定》、《讲故事的人》和《我们在此相遇》这三本随笔集。粗略来看,这几部随笔集或许并不像两部代表作那样,为伯格带来了显赫的名声,但却丝毫没有减弱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悟。那些“信守约定的故事”,反而更加自然地从作者的笔端流露。这也让我们从更多元、更隐私的角度,来体味到了伯格的“记忆”。作为艺术批评家,艺术批评当然是伯格随笔集中最重要的部分。在《约定》、《讲故事的人》两部集子中尤为如此。特别是在《约定》里,伯格点评的对象有丢勒、伦勃朗这样的大师,也有费迪南•谢瓦尔这样的“农民艺术家”。而这些看似散乱,实则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艺术批评极好地呈现了伯格的立场。作为一个很早就接触无政府主义,此后又服膺于马克思主义的左翼艺术家,伯格的美学观毫无疑问十分激进。在《理想宫》一文里,伯格对谢瓦尔的评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他的观点里,“农民邮差”谢瓦尔的雕塑作品“理想宫”代表的是“一个天才所梦想的自然”。在伯格看来,谢瓦尔作品的价值在于,它显示了一个农民的梦想所能创造出的力量和魅力。所以,伯格将谢瓦尔树立于主角的位置,歌德、卢梭等伟大的名字也都只能沦为配角,这一切都是为了凸显这位农民艺术家的天才智慧。通过谢瓦尔的“理想宫”,伯格无疑想要强调,艺术是属于大众的,而非某个阶级。艺术是大众的,这种观念还体现在伯格对电影美学的评论上。《约定》里的第二篇文章《每当我们说再见》,谈论的就是与电影有关的美学理论。在这篇文章中,伯格将电影与绘画作了详细的对比。伯格表示,电影的影像是移动的,而绘画是静止的;电影带着我们来到故事发生的现场,绘画则是把场景带回来;电影与现实太过接近,但电影又创造梦想。因此,伯格认为,“电影的本质觉得了它让我们穿梭在此处和彼处之间”。读到此处,我们或许还会觉得,伯格的电影美学观与大部分艺术家似乎并无不同。那么别急,最重要的总是在最后,“当电影成为艺术,它所拯救的是作为自发的连续谱系的全人类”。这才是伯格最终想表达的电影美学——“电影不是王公贵族或中产阶级的艺术。它是大众和游民的艺术。这种大众美学观在伯格的文章中随处可见。在《约定》这部作品里,不仅仅是对电影,对农民艺术家,还有将努瓦尔的塑像看作是巴黎的城市肖像,在西班牙画家苏巴朗的作品中发现圣洁感,这一切无一不是在表达同样的一个观点:艺术是属于大众的。一以贯之,伯格的这种大众观念还体现在他的公共评论上。在《讲故事的人》这本文集中,尤为引起我注意的是一篇名为《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文章。从内容来看,《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就是作者在伊斯坦布尔的游记。但与大部分游记不同,作者观察的视角并没有摆在那些著名景点上。并非是伯格一点都不愿提及伊斯坦布尔的景点,但对于旅行者们熟悉的那些地方,伯格的的确确惜字如金。例如,他在写道托普卡普皇宫时,只是简单地评论,“奢靡排场是如此盛大,它渗入西方人的想象……在现实里,它不过是王朝妄想狂迷宫般的纪念碑”。简单一句话,伯格对这座海峡旁的庞大建筑群的描写就结束了。伯格选择把更多地文笔留给那些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普通人。来往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渡船上,伯格有充裕的时间观察这些人物:男人、女人、乞丐、推销员……正是这些人构成了这座城市真实的当下。在这些人身上,伯格看到的是土耳其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这个国家的政治运作。生活于伊斯坦布尔底层的人,大部分都来自安纳塔利亚中部。例如孔亚(书中译为科尼亚),这座曾经奥斯曼帝国的早期首都。那些地方如今是重要的劳工输出地,贫穷的内陆居民在生活的驱动下,来到国家的经济心脏寻找机会,进而寻找心满意足的生活。伯格显然是为这些人感到高兴,所以他认为他们每个人都能“带着会心、呵护、纵容的神情看着自己的人生”。与之相对,在这座城市里,还有另一类人——所谓的“有钱中产阶级女人”,伯格却刻薄地把她们称为是“阴鸷的”、“懒惰而带着病态”。在伯格眼里,伊斯坦布尔的绝妙风景显然不如这座城市内部分化明显的阶层状态,要来得更加引人瞩目。所以,他用素描的技法加上一些联想,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了一幅博斯普鲁斯海峡渡船上的群像。如果说,在三部随笔集中,《约定》侧重于艺术评论和鉴赏,《讲故事的人》则更多地偏向公共观察和评论,而《我们在此相遇》就几乎是带有浓重的个人气质。伯格的“记忆”之旅在此书中迎来了一波高潮。《我们在此相遇》里的文章几乎全都与记忆有关。在这部集子里,作者回忆自己的父母、回忆曾经的师友,甚至还回忆革命的领袖。有些人的确与伯格有着亲密的关系,而有些人却很难有明确的证据证实,伯格在现实中曾和他们发生过关系。所以,与很多读者不同,其他人或许会对《我们在此相遇》里那篇在里斯本回忆母亲的文章颇有感触,但我却好奇于《伊斯灵顿》里,他对前女友的回忆。伯格正是在这篇文章里,十分明确地指出了记忆的不可靠性。在文章的开头,伯格前去拜访老友,谈话中两人回忆起伯格曾经交往过的一位女友。但伯格却始终无法想起女友的名字,老友也对这位前女友“讳莫如深”。就在这种细节缺乏的情况下,伯格和老友却侃侃而谈女友的画作,并在谈话中逐渐回忆起与女友交往的种种细节。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的回忆好像涟漪般一圈圈散开。而随着诸多细节的重新浮现,作者终于拼贴起了那段情感故事的全部情节。在最后,老友终于提醒作者女友的名字,作者才仿佛恍然大悟,给回忆拼上了最后一块拼图。一段看似虚构的回忆,终于有了现实的证据,变得真实起来。伯格的大部分作品就是这样,无论是艺术评论还是公共评论,亦或有关个人情感,乃至于虚构的故事,都是摇摆于确定与不确定之间。农民艺术家的艺术梦想,伊斯坦布尔平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对去世的亲友的回忆,都可以被看作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悟。那些艺术品、那些城市、那些人、那些回忆,都是伯格眼中的世界、伯格眼中的风景,和伯格眼中的传奇。于是,我们这些读者就好像是《大鱼》里,那位蹲守在父亲床边的儿子,半信半疑地聆听着父亲诉说的传奇。正如伯格自己所说,故事之所以是故事,就是因为我们并不完全确定,因为我们对其充满怀疑。而生命最终只能用体验的方式去充盈神秘,丰满智慧。这是伯格的美学观,也正是伯格的人生观!
  •     在鱼市:贝类有四万五千种,每一种都是其它贝壳的食物,每一种都是掠食者。相对于另个世界的永恒不变与循环不已的复杂性,年龄只是某种微不足道的东西。      死去的人的世界里,很多人患了希望症。在这里,希望症就和人世间的忧郁症一样普遍。这种病的末期症状之一,就是想再次介入生命,对我们来说,这就是绝症。      每一样东西都是酸的,然后慢慢变甜,接着转为苦涩。每样东西始于死亡。创造起始于死亡。之所以有诞生,是为了要给那些要坏了的东西,在死亡之后,有个重新修补的机会。这就是我们为何出生在这世上的原因。你和我们,我们都在这世上,为了修补一些已经破损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为何会出现的原因。成为存在的。
  •     没人能比死人更懂得咀嚼活着的滋味。在里斯本,约翰遇见自己的母亲,坐在一个公园长椅上,冲他绽出学生般的天真笑容。她已经死去十五年了。在克拉科夫的集市,他认出了肯,他的“向导”,他少年时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上次相遇,肯六十五岁,而那是四十年前的事情。如何计量,进入我们人生的,究竟有多少生命?这本书领我们在生者与死者的相遇中穿越欧洲:从里斯本,到日内瓦,到克拉科夫,还有伊斯灵顿、马德里、波兰……那些看似独立的故事,暗自勾连;那些难以安顿的灵魂,终于找到归属之所;那些感性可触的记忆,刺痛了现在。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这是一本我看着想睡觉的书,约翰伯格迟暮之年的作品,一个周末没出门,窝在家里看完了他,看的时候觉得苍白得想睡觉,就像有人说的,在我快睡着的时候就有金句来把我叫醒,人们总是想用力的去感受活着的意义,直到离开那天也不见得真正感受到。这本书出现的时间刚好为我解惑了人生中一件极其诡异的事,是希望,他说,希望是一个超级放大镜,就是因为它才无法看得远。恰到好处的解读,没有这个希望,世界又像变得很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虚虚实实的人交叉在不同的时空里,顺带理了理相关城市的所在。读得太糙。接下来准备看观看之道。
  •     看得太慢,看哭好几次。在人类的属性中,永不缺席的脆弱,最为珍贵。
  •     文字很美,透着种淡淡的伤感
  •     到处都有痛苦。而比痛苦更为持久且尖利伤人的是,到处都有抱有期望的等待。
  •     年底读来,恍惚像一年光景又重来一遍。
  •     好吧,我承认这本书还是很有趣,译得很棒
  •     大发安利的书。亦愿心地澄明的浸在旧日里。
  •     里斯本和日内瓦,这样的地志写作真是太厉害了
  •     一本讲述自己情怀的书……顺便陈述了自己品味的艺术和文学……
  •     Here is where we meet, 这里是我们相遇的地方,如文末回顾里梁文道所讲,这是一本密度很大的书,看得很慢,很多地方不能读进去。。。
  •     像一部游走于欧洲大陆并在二元空间发生的自传式电影
  •     72th。在图书馆读到伯格的第一本书,很喜欢。这是另一本。
  •     年末12月30日 親愛的人還在讀這本書 發圖分享其中一段 同月10日我也合上末頁 想說何其美的時候 1月2日 作家去世 報道里同樣將作家的一生揭到深刻層面
  •     以城市空间串联已经离开身边的人,作为艺术评论家,里面有太多知识背景,读起来很费劲。刚买下这本书老爷子就走了,值得看,一定要看看慢慢看。
  •     读完以后就是很想去克拉科夫。
  •     用kindle读这本书是最方便的,一些典故和资讯来源不了解,随时需要搜索。 | 到处都有痛苦。而,比痛苦更为持久且尖利伤人的是,到处都有抱有期望的等待。 from 《我们在此相遇》
  •     不是我喜欢的风格和内容,但是不否认文字还是挺不错的。这本书得慢点儿看,细细品味,因为有很多注释的地方,不看注释就不能深入的去理解文字。
  •     “死者隐藏在他乡。”|各种安利电影的注释很神奇=。=
  •     都给地平线吧,一切的一切
  •     记忆里的人不会死,可是醒来发现都是记忆又会巨大的悲伤吧。
  •     艺术评论、自传、城市小说、爱情小说、奇幻故事、历史评论...当被人问“你在看什么的时候”,沉默不光来自于它的多元性,更来自它抓人的叙事、细致浓密的描写与别具一格的临场感。
  •     “走近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或许不是为了谈话,而是为了不谈话。我们与生命中一些亡灵式的人物总可以无视物理距离和日常交流的时差而在精神上保持同步(抑或一种单方面的同步感觉),由此我们似乎比较能够拥抱孤独了。
  •     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画线问题
  •     及其偶然的拿到一系列中最不学术最具人情最为文学性的一本。那么多他放不下的人都穿插在他难以割舍的地方,时间空间交织,当看到一句“胡安盖住我的双眼,让我猜猜他是谁”,物我两空的对峙感让我流泪。描述情感最好的方式不是控诉我有多怀念,而是将彼时今日罗列,留下的空洞无望、真挚热烈,才最能撕扯人心,打开,然后汩汩的将其瞬间充满。
  •     写得真好 把导读去掉就更好了
  •     读的很慢,太喜欢约翰伯格的文字了,灵性十足的飘逸啊
  •     我曾经问朋友,假如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打动了你,你觉得读这本书值得吗?他说一句话不够。《我们在这相遇》确实很破碎,甚至可以拆成一句话一句话来看,但是它总是能浮出那些很动人的语言,让我不停地读下去。(道长的访谈真的有点鸡肋,我私心希望伯格真是想谈谈那些爱,而不是政治和**主义)
  •     地点、关系
  •     需要很缓慢地看,才能品尝到其间滋味。
  •     拖得太长果然有离间感 喜欢第一篇
  •     “你要赋予你的记忆,赋予一些你珍贵的东西以名字,你要记住它们,要不然的话它们就没有意义了”发现作者这种地质学书写方式对我非常受用。通过描写一个地方,提炼特质表达理念。具体地点和理念在书里各不相同,但信息很足,内容密度很大。可细读多读反复读。
  •     很漂亮,也很动人。在不同的城市和地点把历史和个人回忆杂糅和虚构,产生了奇妙的效果。需要读得慢一点,方能多感觉到优美之处。
  •     语句并无语病,但语感和意境很差。看完后再次拿出红房间,啊,还是这种味道适合我。
  •     刚开始的时候没看懂。这里面的相遇似乎是指作者与往生者的相遇,那些曾经的亲人,朋友、恋人。
  •     意外相遇的书,深深被打动。关于不同的城市遇到过去的回忆,死去的人们住在现在的城市,等待与作者的相遇。才华横溢,流畅的阅读体验,意味深长的叙述文字。
  •     关于穿越过时间的生命与记忆,以及从中蔓延出的无处不在的情感,三者交织在一起;时间与地志性的宏大纳入到微观的个人视角之下,用意识流的形态将一起浓缩、串联起来。啊,真是厉害,真是难读。就像我一直也没读完《看不见的城市》一样,费大劲了。哎,需要再刷。
  •     不喜
  •     “自由并不慈爱。没什么是完整的,没什么是完结的。微笑邀人加入幸福,但它们没有透露是哪种幸福。在人类的属性中,永不缺席的脆弱,最为珍贵。”要二读。地质学:时间不作数,地方才作数。不是任何地方,是相遇的地方。
  •     2017010:穿越时空所编织的诗篇 绵密梦幻 在文字间变幻与飘荡的片段之上 重建最美好的回忆 用特别的相遇方式 来完成对亲人挚友的怀念 老塔不是说过立意巧妙 结构严密 题材新颖的作品 无须担心创意中的美学再加工问题而适合拍成电影吗 弱弱的说一句 马力克老爷子快来吧
  •     拼接叙述
  •     不是所有的故事章节都喜欢,这是一本地志学书写,利用空间说明主题,与记忆相关联,讲述他去世的母亲,他的人生导师,他的情人……里斯本还是最好看的
  •     到处都有痛苦。而,比痛苦更为持久且尖利伤人的是,到处都有抱有期望的等待。
  •     对不起 我是真的有点看不懂这一类略微有些意识流的作品 以后再说吧 摸摸头
  •     我喜欢带我进入另一种人生的书。
  •     《里斯本》的结尾太美了,伤感又美。大学的时候看毫无感觉,现在年纪大了,懂得这种和父母之间的羁绊了。
  •     迷恋这种流淌的写作技法
  •     我就是个矫情逼
  •     说实话并没有完全读懂这本书 有很多情节感觉是存在于作者自己的脑海中 但是里面有很多很经典的句子 其中死者脑海中的水果一章经典至极 将水果以感性的方式记录下来 好像水果本身也有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很是生动
  •     为我开了一扇窗。写游记的窗。我咋觉得他在写游记呢。在他这个年纪,怀念着人,怀念这事,怀念着那个地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