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史讲义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101097153
作者:邓广铭
页数:180页

内容概要

邓广铭(1907—1998),著名历史学家。字恭三。1907年出生于山东省临邑县。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此后倾毕生精力从事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唐宋辽金史的教学与研究。1945年任复旦大学史地系教授。1950年起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文革”后,出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曾经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并曾先后当选为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成员、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被学界誉为“二十世纪海内外宋史第一人”。其学术著述被汇集为十卷本《邓广铭全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辽宋的先后建国及其对立与斗争
第一节 契丹族建立契丹国(辽)
一、契丹族的历史与其建国过程
二、契丹国建立前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三、契丹的军政制度
第二节 北宋初叶的政治经济
一、割据纷争局面的结束
二、北宋初年为了巩固统治权的几种措施
三、大地主阶级特权之扩大——“田制不立”与“赋役不均”
四、苛重的赋役制度
第三节 王小波李顺的起义
一、北宋政府和当地豪强大地主对四川人民的严重剥削
二、王小波和李顺相继领导人民起义
三、起义军的失败
第四节 北宋与契丹(辽)的和战
一、宋太祖对契丹(辽)的防守政策
二、宋太宗两次进攻契丹(辽)及其失败
三、契丹的南侵和澶渊之盟
第二章 第十一世纪的宋帝国
第一节 北宋与西夏的斗争
一、党项族建立西夏政权
二、西夏的地理形势和经济凭藉
三、北宋对西夏的羁縻与战争
第二节 北宋中叶的社会矛盾与政治改革
一、政治经济方面的几个严重问题
二、外患侵逼之日亟
三、小规模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
四、范仲淹的改革及其失败
五、王安石的新法及其推行后的效果
第三章 辽与北宋的衰亡和女真族的崛兴与建国
第一节 北宋末年的人民起义
一、北宋末年人民灾难重重
二、以宋江为首的北方人民的起义
三、以方腊为首的南方人民的起义
第二节 女真族建立金国和辽与北宋的相继灭亡
一、完颜部的发展和金国的建立
二、契丹国(辽)的灭亡
三、北宋的灭亡
第四章 南宋与金的对立和斗争
第一节 南宋初年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
一、宋廷的南迁及其对金的屈服投降政策
二、北方地区各阶层人民的抗金斗争
三、湖湘地区的农民起义
四、岳飞在抗金战争中的功绩
五、一一四一年的宋金和约
第二节 金国的迁都及其在华北的残暴统治
一、金的迁都和金主亮的侵宋
二、说猛安谋克制度
三、猛安谋克的大量内徙及其对于华北土地的大量掠夺
四、金代晚年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
第三节 南宋中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
一、从采石之战到符离之战
二、南宋政府的“取民无艺”
三、孝宗时代江南人民对南宋政府的反抗斗争
四、韩侂胄的对金用兵及其失败
五、史弥远的专权(缺)
六、南宋与蒙古会师灭金
第四节 南宋末叶的军事斗争及其覆亡
一、贾似道的擅权误国(缺)
二、南宋在四川的军事布置及其对蒙古侵略军的斗争
三、南宋在襄汉一带的军事布置及其对蒙古侵略军的斗争
四、南宋的灭亡
第五章 宋代的国民经济
第一节 农户农田和农作物
一、“诡名寄产”与宋代户数人数问题
二、南宋豪绅对东南水利田的垄断
三、几种新的农作物品种之输入
第二节 宋代工业部门中的几种创造发明和改进
一、煤的开采与使用,在宋代较前大增
二、火药、火箭、火炮
三、活字印刷术
四、指南针
五、瓷器制作技术之进步
六、纸的制作技术之进步
第三节 国内外的贸易·铜钱与纸币·工商行会
一、国内外商业的发展
二、钱币铸造之滥和纸币的大量发行
三、工商行会及其作用
第六章 宋代的文化
第一节 两宋的理学
一、唐和五代反对佛教运动的回顾
二、两宋理学的意义
三、理学中的诸流派
第二节 宋代的文学和绘画
一、平民文学的发展
二、讲史、平话、小说
三、词
四、绘画
编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辽宋夏金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期,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以及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变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等都空前突出,纷纭复杂,作者高屋建瓴,植蕝表位,刊落繁芜,立足宏观,使读者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有示诸掌的感觉,确非功力深湛者不能办,不失为这一学术领域中重要的入门之作。


 辽宋夏金史讲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两宋(960-1279)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期,历时三百多年其间,社会有明显的变化。第一,中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我们习惯地把秦岭淮河一线当成南北分界线,向北到长城燕山,向南直抵南海。如果视野再开阔一些,以历史上的农区和牧区来区分南北,那长城燕山就是大南方和大北方的分界线了。黄河和长江都是中国文明的源头。进入历史时期后,黄河流域前进的步伐一度要快一些。秦汉以后,长江流域渐渐赶上来了。到了北宋,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明显地超过了北方。北宋国土面积南北之比是66:34,耕地是70:30,人口是64:46。农业方面,唐以前,黄河流域主要作物是麦、粟,长江流域则种水稻。唐后期五代以来,北方农业停滞,南方农业发展了。全国农作物成了麦、粟、稻三分天下的局面。耕作制度、农业技术、农业工具方面,南方也有进步。南宋在南方实行水旱轮作,提高了复种指数。有的地方已经实行水稻连作,或用再生稻或再栽双季稻。在土地利用上,宋代已有畲田和梯田,并辟有筑水堤,蓄水的圩田、围田、湖田,利用水面的葑田、架田和利用浅水或河滩的涂田、沙田。从前当作蔬菜的芸苔(油菜)已经代替芝麻上升为主要的油料作物。蔗糖代替了过去饴(麦芽糖)的地位,主要种植于亚热带低丘浅山的茶更是普遍,成为“国饮”。唐以前主要分布于北方的丝织业,安史之乱以后在南方尤其是浙江广为发展,超过了北方。原产于印度中亚的棉花,唐以前,西南已有乔木型的海岛棉,新疆一带则有一年生的草棉。南宋棉花在华南沿海长江流域北上进入黄河中下游,一年生的海岛棉代替了乔木型的木棉。到了元代,一年生的陆地草棉已经进入陕西。棉花加工工具也从南宋的踏车推弓进到元代的赶弹卷纺的工具技术,从此棉花以空前的速度在南北两方推广扩展开来。中唐以后,手工业重心的南北易位开始形成。重要的方面是纺织业和陶瓷业。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南方的造船业和航运业大大超过了北方。内河沿海远洋几乎无远弗届。至于其他的新兴工业如掘煤、冶铁、造纸和印刷,也是南胜于北。在人文环境上,唐代北方尚优于南方。北宋以后,优劣之势开始转移。北宋之亡加速了这个转移。结果,中国传统的文化重心与经济重心重合了,无论是科举、教育、人才、思想、文风都是如此。南北发展的差异,当时人已经看出来了。南宋章如愚《群书考索·续集》中说:“今之东南,非昔之东南。昔之东南,不能当宋一路,而今之东南,胜过昔之中原[A1]。”第二,历史的轴心由东西方向逐渐偏转到了南北方向。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历史经济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各个地区一直存在差异。当中国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以太行山和函谷关为界限的山东山西或关东关西的差别就凸显出来。关东经济比关西发达,人口也较稠密,关西经济和人口就比较差些,但是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又比关东强大。至于长江及其以南,那时还没怎么开发。春秋时,滨海的齐和中原的晋相继成就了霸业。到了战国,关西的秦后来居上,以其强大的军力和商鞅的变法逐渐睥睨山东六国,终于成就统一大业。西汉继秦定都长安,逐次翦除山东的割据势力。关西在军事和政治上控制着关东,关东在经济文化上支撑着关西。东汉定都洛阳,使关东粮食漕运能避开三门峡运输瓶颈。以后各朝从曹魏、西晋到北魏、北齐,国都多在太行山南麓,山区平原交界处的洛阳、许昌、邺城打转。隋唐继承西魏北周的余绪,再次建都长安,但三门峡之险仍是粮食转输的一大问题。而运河一线的安全则维系着唐朝的国运。到了唐末,庞勋、黄巢起义,漕路断绝,中原藩镇混战,建都长安的唐朝也就无力再维持下去了。就在关东关西的政治军事文化心理上的差别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泯灭,人文环境逐渐趋同的时候,,黄河流域的战乱和生态环境人为破坏已经使它的发展渐渐停滞,而此时南方的长江流域悄然兴起,到了宋朝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的转移。历史运转的轴心逐渐由东西方向转为南北方向了。这也从运河线走向的变化可以看出来。中国水系流向是东西方向,关中和关东的物资粮食的转输多半也是东西方向。到了隋朝,开通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别向东北的涿州和东南的杭州延伸,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流域贯通起来。到了北宋,以开封为中心的汴河更是繁荣,一年输粮达700万石。然而经过金和蒙古战争,黄河改道,汴河荒废。到了元朝,运河走向从过去的东北——东南,改为北京到杭州的正南正北走向。前后垂600年,运河始终是沟通南北的大动脉,直到近代海运和铁路的开通。与此同步,国都的位置也从东移到北上。五代北宋关中长安残破,国都东移到了开封,而据有黄河流域的金国即把国都建在了北京。蒙古灭金灭宋,元世祖忽必烈把国都从上都开平迁来大都北京,一直到明清民国迄今。北京建都自1153年起迄今已经858年,在世界历史上作为国都恐怕是历时最久远的了。当历史轴心朝向东西方向时,一些大战多在这个方向上发生,南北方向上的大战只占少数。至于民族之间的重大战争则多在南北方向上展开,那是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格局所使然。第三,民族关系上的方向从南——北偏西转移到南——北偏东。以燕山长城为界的“大南北”的格局,大体上也是农区和牧区的划分。以南是中原王朝的地盘,以北则是草原游牧民族活动的舞台。这些形形色色的诸多北方民族,往往因一个机缘勃然崛起。经过吞并或联合其他草原上小部落统一了北方,形成一个巨大的力量。当它南方的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北方的力量受到扼制,乃至被迫退回到蒙古高原的北缘或者沿其边缘西迁。一旦遇上中原王朝衰落,它们就大举南下,征服黄河流域,与退到淮河长江流域的中原王朝形成南北朝对峙的局面。最后如元如清,南下直到南海,成为全国大一统的格局。两宋以前,这种大南北的民族关系走向是——北-偏西,如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的突厥、回鹘等等。唐末五代以后,东北方向的民族依次崛起,民族关系的走向就转成南——北偏东了,如兴起于大兴安岭脉的契丹、蒙古、乃至长白山的女真满洲等。正因为走向的略有偏转,中原王朝的国都也从利于攻守的长安东转到了开封,又北转到北京。金、元和清这些是少数民族王朝,相继定都于此,更有背靠民族发源之地,面向控扼大南方的意义,而南北交通干线的大运河走向,也就从东北——东南拉直到了元明清的正南正北方向了。第四,统一国家的形成。中国历史正适应了《三国演义》开篇的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一匡天下,两千多年来中国经历了两次大的统一和两次大的分裂,分裂是中原王朝内部长久存在着割据的因素,以及北方民族的进入。第一次是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历时四百年。第二次是唐后期藩镇割据的半分裂到五代十国的完全分裂,,历时200多年。到了北宋,内部统一的因素占了上风,也由于统治者的国策,以后的王朝再也没有出现过分裂的现象了。但两宋还够不上真正的统一,它的周边还存在着几个并立的政权,先后有辽、夏、金和蒙古(大理也可以算一个),到了蒙古灭夏、灭金、灭大理和南宋,整个中国又重归统一,从1279年经过明清民国,直到今天,六百多年间始终维持着统一或基本统一的局面。这说明这时在中国内部统一的大势已成固然,与边缘民族的界限也逐渐消融了。第五,不彻底的经济转型。从隋唐掀起的继战国秦汉以后的第二个商品经济浪潮,在两宋时达到了高峰。转型期的确切涵义是指社会性质——社会制度的转型,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化。两宋已经出现转型期的征兆。社会呈现了比较明显的成熟性,商品化市井化趋向,但与此同时,另一种趋向即:凝滞性和僵固化也开始滋长。两种趋向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包容,但也互相对立,互相冲突,始终无法融汇,互相取代,以致终两宋之世直到明清,中国经济的转型迄未完成。土地制度已经摆脱了均田制的羁鉡,实现了私有化和自由买卖,地租形态在实物分成租之外,也出现了实物定额租和货币代物租,农业和手工业开始从自给自足的家庭经营状态成为大量商品进入市场。日用品的交易遍及城乡,出现了大宗粮食、衣料、瓷器、煤铁、铜器的长途贩运,海外贸易也大为繁荣。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开始进入生产领域,出现了纸币,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如纺织、制瓷、制盐、造纸等,已经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因素,在商品和货币经济浪潮的卷袭下,秦汉以来的坊市制度弛坏了,城市数量增长,城区扩大,居民增加,商业繁荣,新兴的城市居民——市人和城市游民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生活样式——词曲、戏剧、、瓦舍和市人组织——行会、结社流行起来。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个体小生产农业,它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虽然离不开作为补充和润滑剂的商品经济,但它又有抵制商品经济的一面。个体小生产农业是细小的分散的脆弱的,扩大再生产能力很有限而自己不稳定,积累很少,而农业积累的转移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买田置产,回归到农业上去,大部分社会财富往往用于消费和浪费。中国人讲究读书做官,官员贪墨所地得不是浪费就是买田置产,传之子孙,再加上中国封建国家力量强,经济职能突出,对经济的管理控制严苛,而缺少疏导引领,巨大的社会财富不是沉淀,就是浪费掉,中国的商业和商人从根本上讲是软弱的,而且依附于政府,不足以形成一股对抗封建国家的强大的力量。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经济比欧洲其他国家更为繁荣强大,但也只是量的积累而少见质的变化。有些外国学者认为中国经济是内卷式的,只能封闭式循环而不易自我扩展,这个认识不无道理。最后,如何看待两宋的历史地位。一直有两种互相对立的看法,一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一是积贫积弱,保守因循,屈辱投降。这两种看法各有其事实依据,其实是着眼点不同,看待历史的角度有别。造极说更多地是从经济文化着眼,强调的是两宋经济繁荣、思想进步,科技发达,社会稳定。贫弱说,更多地是想偶那个[A2]政治军事和对外关系着眼,强调的是财政紧张、军力孱弱,保守拖沓,因循苟且。在历史上,这种两种情况同时出现不乏先例,中国的东晋南朝和西方的拜占庭帝国都是繁荣与衰落并存,危机与辉煌同在。其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秉承赓续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前代发展的趋向,另方面也是当前情势与统治者利益的对应所使然。近来有些学者刻意凸显美化造极说,改装与驳斥贫弱论,力陈两宋真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有的更用玫瑰色的油彩涂去压迫剥削暴力腐败,把两宋的历史描写成充满诗情的田园牧歌式的画卷。这就不免把一半的历史颠倒了。真可谓主观史学、情绪史学的大作。和历代新朝一样,新朝北宋的统治者面临着三个亟待处理的矛盾:第一是地主和农民的矛盾,瓦解了唐朝的黄巢农民大起义虽然过去了近百年,仍然是新朝统治者心头抹布掉的巨大阴影;第二是统治者阶层集团内部的矛盾,从唐中叶开始的藩镇割据到了六十年前蔓延到了全国;第三是民族矛盾,五十年前强大起来的北方草原民族契丹,夺去了燕云十六州,灭掉了后晋,而且虎视眈眈,随时可以南下侵掠。面对着这样的三个矛盾,新朝的统治者们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内部。为此,必须消弭和防范武装割据以求统一和稳定。为此,必须尽力满足官僚地主们的贪欲,以期获得他们的长久拥戴,即所谓的“与士大夫共天下”。为此,又需尽力榨取和盘剥人民,“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其余”,“古者刻薄之法本朝皆备”。统治者对任何人都不敢信任,需要分化牵制各种力量,因此在政治上的措施是官与职分离,权欲与责分离。大臣空有高位,却乏实权。政府机构官员重复冗滥,事权不分,互相牵制。在军事上则重文轻武,着意贬低军人地位,而用文臣掌兵。士兵则疏于训练,以致在对外战争中不堪一击。对内镇压也十分软弱,同时又多养兵以疏导失地农民,消弭起义的因素,“凶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变生,有叛兵而无叛民”。北宋这套求稳防变的思路和做法,非常强调“祖宗成法”,而反对阻挠革新求变,导致了北宋中叶“冗官冗兵冗费”的社会危机。由于只注重对内防范,而在对外关系上采用了退让做法,结果,在对外关系上对辽对夏对金屡战屡败,只好贡输岁币,屈辱求和。经历了三百年,终于被一个新起的北方民族蒙古所灭。邓广铭先生的这部辽宋夏金史,原是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授课讲义,那时我正刚登大学讲台,得到这本油印讲义满心欢悦,把它当成了备课的重要参考。五十余年过去,宋史的研究已经大大进步,如果邓先生还在世,想来对这部讲义已经重新修订增删。我作为他的老学生,对这部虽未蒙他亲授,但却引导,我入门,简练而不失精当的老讲义仍然使时在念中。今天命我作序,何幸如之,又何其感愧。作者: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导;著名历史学家。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听
  •     邓先生对宋代史的认识确实非常的全面准确,为一代大家学者之风!
  •     这段历史入门读物,简介的叙述。以前觉得唐宋元明清既然一起念那宋朝也还好吧,看了才觉得把宋和晋放在一起也没问题
  •     翻过
  •     薄薄的一本涵蓋了遼宋金夏四國歷史之大概,閱讀起來卻不覺繁瑣。
  •     邓广铭先生作为我心目中中古宋史研究的第一人,着实厉害。
  •     纲举目张,史实所依据的史料详备,宋史入门最佳读物也
  •     邓先生的讲义写的简洁清晰,逻辑完整,不愧大家;宁先生的序言也是极好的论述文,可作为宋史入门的提纲挈领之文
  •     这一套丛书本本精品
  •     读宋史而不读同期少数民族历史,如同吃饺子没有醋!
  •     简略了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