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教程(上卷)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87-04
ISBN:9787100022972
作者:(德)文德尔班
页数:465页

内容概要

威廉·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1848—1915),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创始人,1848年生于波茨坦,早年在耶拿、柏林和哥廷根等大学学习,受教于黑格尔的学生、哲学史家库诺·费舍和价值哲学的创始人洛采,后历任苏黎世、弗莱堡、施特拉斯堡和海德堡大学教授。文德尔班认为哲学问题就是价值问 题,任何知识都要以价值为标准,提出社会历史科学也是关于价值世界的科学的观点,不仅在哲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对近代社会学和历史学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主要著作有:《序论》(1884)、《哲学史教程》(1892)、《历史与自然科学》(1894)、《论意志自由》(1904)、《哲学导论》(1914)等。

书籍目录

作者序
作者第二版序
绪论
第一节 哲学名称和哲学概念
第二节 哲学史
第三节 哲学和哲学史的划分
第一篇 希腊哲学
导言
第一章 宇宙论时期
第四节 存在的概念
第五节 宇宙发展过程或宇宙变化的概念
第六节 认识的概念
第二章 人类学时期
第七节 道德问题
第八节 科学问题
第三章 体系化时期
第九节 通过认识论和伦理学重建的形而上学
第十节 唯物主义体系
第十一节 唯心主义体系
第十二节 亚里士多德逻辑
第十三节 发展的体系
第二篇 希腊化—罗马哲学
导言
第一章 伦理学时期
第十四节 圣人的理想
第十五节 机械论与目的论
第十六节 意志自由与宇宙尽善尽美
第十七节 真理标准
第二章 宗教时期
第十八节 权威与天启
第十九节 精神与物质
第二十节 上帝与宇宙
第二十一节 世界史问题
第三篇 中世纪哲学
导言
第一章 第一段时期
第二十二节 内在经验的形而上学
第二十三节 关于共相的争论
第二十四节 肉体与灵魂的二元论
第二章 第二段时期
第二十五节 自然域和神域
第二十六节 意志优先或理智优先
第二十七节 个性问题

编辑推荐

  正如甚至连这种阐述的外部形式也表明的那样,着重点就放在从哲学的观点看最有份量的东西的发展上,即放在问题和概念的历史上。我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这发展理解为连贯的、相互关联的整体。我们关于宇宙和人生的理论产生于各种思想路线,而这些思想路线在历史上的相互交织便是我研究的特定的对象。我确信这个问题要得到解决不能靠先天的逻辑结构,而只能靠对事实作全面的、毫无偏见的调查研究。如果说,在此书的阐述中,看起来古代部分占去了全书相当大的篇幅,这是基于这种信念:如对人类理智的现实作历史性的了解,那么

作者简介

《哲学史教程》(上)的开头篇章在两年前就发表了。经过多次令人不快的延误和干扰之后,此书终于完成,与读者见面了。读者不可将此书和纲要之类混淆起来。纲要之类的书有时很可能就是从一般哲学史的讲稿中整理出来的。我现在献给读者的是一部严肃的教科书。在这《哲学史教程》(上)里,我打算全面而精炼地描述欧洲哲学种种观念的演变,其目的在于表明:我们现在对宇宙和人生作科学的理解和判断所依据的原理原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什么动机,为人们所领悟并发展起来。这个目的决定了这《哲学史教程》(上)的整个形式。据此,我们研究的文史依据和传记、文献资料都必然地限制在最小范围,选材也只限于能为进一步钻研的读者获得最丰富的原始资料而开辟道路。哲学家本人的论述,也只有在那些论述能提供在思想上有持久价值的论证或基本原理时,才扼要地加以引证。除此之外,作者为了支持某一种与众不同的见解,也偶尔引用了原著一些段落。选材总着眼于个别思想家所提出的既新颖而又富有成果的东西;而对于那些纯属于个人的思想倾向,虽然作为学术研究确有可取之处,但不能引起哲学兴味者,最多也不过略略提及而已。

图书封面


 哲学史教程(上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年)毫无疑问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在2000年前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神圣思想,他的思想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苏格拉底提出肉体易逝,灵魂不朽,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苏格拉底在白天闹市中就常会进入到深深的禅定中,在他身上常有神迹现象出现。在古希腊,有一回,有位叫凯勒丰的来到以准确的预言而闻名的德尔斐神庙,向神提出问题,求神谕告诉他谁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女祭司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更智慧了。苏格拉底并不认为自己是最有智慧的人,他造访了一个又一个享有智慧声誉的人,发现这些自认为聪明的人,最不聪明之处就是以自己所不知者为知。于是他终于明白,神谕通过苏格拉底告诫人类,最聪明的人是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微不足道的人。柏拉图受苏格拉底的精神感召,变成一个酷爱智慧的青年,柏拉图非常敬爱他的老师,他常说:“我感谢上帝赐我生命,······;但是我尤其要感谢上帝赐我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但遗憾的是:苏格拉底之后的西方思想家们,都只能是局限在哲学的头脑思维层面。德国哲学第一人雅各•波墨(Jakob Boehme)于1575年生,他谈到自己当牧童的时候就见到过奇异的景象。第一次奇异的觉醒是他放牧时得到的;那时他就已经在灌木丛中看到了一个洞穴和一大桶黄金。他为这种灿烂的景象所震惊,心灵就从阴暗的鲁钝状态里觉醒了;这种景象他以后不再看到。后来他在走方缝鞋的旅途中,“他想到《圣经》上的一句话(《路加福音》):‘天父将把圣灵赐给那些向他祈求的人,’心中受到莫大的鼓舞,因此为了认识真理,他就专心一志,热忱地不断祈祷、探索和叩问,终于在一次伴同师傅走方的旅途中凭着圣父在圣子身上的指引,随着圣灵进入神圣的安息,灵魂得到愉快的宁静,他的祈求获准了;那时(根据他的自白)他为神圣的光明所围绕,处在至高无上的神圣静观和欢乐之中,达七天之久。”在他二十五岁的时候,”光明“再度”降临到他身上,他第二次看到这类景象。他说他看见一个擦得雪亮的锡器在房间里,“由于”这种金属的“令人喜悦的可爱形象突然出现在眼前”,他的心灵就闪闪发光,静观一切,进入禅悦境界, “洞察到神秘本性的中心,”神圣实体的光辉。“他走出大门跑到野外,想把这种幻觉赶出头脑,”可是心里“仍旧感觉到原来看到的那种景象,而且越来越清楚;因此他凭借心中形成的那些征象或形象、线条和色调,仿佛可以洞见一切创造物的核心和内在本性。
  •     现在开始做翻译,才想到去看看爷爷翻译的《哲学史教程》。这本书现在在许多学校的哲学系作为教材使用。我看这本书并不是想学习西方哲学史,而是为了看一看爷爷。他这一生写作、翻译、思考无数,却因时局变革,思考不能成文,成形的文字非得要么远兜远转去香港出版要么在大陆编辑一删就是大半本。唯独,这一本,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完完整整在大陆学院里作为教学蓝本。记忆中的爷爷是头顶一串光环的小老头。以前,总有人介绍我说,这是罗达仁的小孙女。听者就必定会眼前一亮,把爷爷的所得所能赞颂一番:第一个教授、金岳霖嫡传弟子、精通多国语言,诸如此类。赞颂者或许真心景仰,或许仅仅出于礼貌例行公事。而我,作为罗达仁的小孙女,仍微笑着三番四次听完这一番如沙俄贵族头衔一般冗长的赞颂,也是多是出于礼貌。我知道爷爷的睿智与伟大,而仅仅如此。那也许是在某一个遥远的年代,我还没有出生,我的妈妈也没有出生,他风流倜傥与金岳霖讨论亚里士多德,或英姿飒爽在野人山获得史迪威将军的赞赏,去沈从文家吃张兆和做的小饼干,用英文与德文给学生讲解勾股定理。这一切都像是传说,我只在电视、书本上见过他曾经思考的主题、亲近的名流。我所知道的罗达仁更多是一个走路需要婆婆搀扶,饭前饭后都要吃各种大小药片的小老头,他要治的病和他会的语言一样多。前几天,妈妈来电话说,她翻看爷爷写的小说,发现他原来真的很了不起。我当时在图书馆的走廊里,正为两天后的考试焦头烂额,觉得妈妈对爷爷的曾经实在了解不够,又闲得无事,才会突然“发现”他的了不起。现在偶尔做一些翻译,有人读了说并不像译文,我自以为得意。而心里却是知道西方语言逻辑严密、句子冗长自己也常常不能翻译得舒顺。又读过许多糟糕的译文,一边叹息译者蹩脚水平,一边诚惶诚恐深怕自己犯了同样的错误。于是总想着翻阅各家翻译教程、翻译方法论,希望从中有所收获。今天突然想到爷爷曾经是做过翻译的,才想到应该读一读。那套两卷本的《哲学史教程》作为震家之宝,四个子女各一套尊为灵位似的供奉着——它也仿佛就是体积较大的灵位了,从来没有人去翻阅。怕太过艰涩看过两页就要打瞌睡,又怕认真读来也不十分明白亵渎了珍宝。现在终于翻开阅读,竟发现其实并不深涩。除了文德尔班是以普及哲学史的姿态写作以外,翻译水平功不可没——这绝不是过分夸耀自己爷爷的工作,原作德文与中文的语法表达相去甚远,再加上这是一本学术著作,是使用的传统中文里少有(甚至没有)的表达方式,如果没有一个好翻译,中国人是很难读懂的。比如前几天读迈克尔•莱恩的《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的中译本,读得快要睡着。美国人写作向来平易有趣,这本书也是把经典理论简单论述,然后做更多实用、具体的文本分析。只可惜翻译太生硬,明明是自己的母语,来来回回读过好几遍,并不知道什么意思,需要自己逐字换成英语方才明白莱恩到底在说什么。且不说翻译这本书所需的大量西方文化、哲学积累,其中牵涉的语言种类就足以让我窒息。上周向Silvia学习用古拉丁语读《神曲》,以为自己应该是很厉害了,因为在意大利也不是每个人都懂古拉丁语。在学意大利语时也常常带着法语口音,于是自我安慰说,没关系,我这样看起来比较国际化。不过,在爷爷翻译的《哲学史教程》第一页便充满了古希腊语、德语、英语、法语,以及这些西方语言内部的转化。爷爷涉猎广泛。而他最具生命力的年华被时代与命运蹉跎耗尽,与此相比,我这一生能稍承其衣钵的大概也只有写作与翻译。当我初涉此行,感到自己的无力,翻开他的旧作,所知所获胜于读任何一本翻译教程。其中的感受难以用语言描述,仿佛是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牵引。读书中每一句话都可以想象他翻译时所作的考量,这种阅读像是祭祖,在虔心面对自己的根源时,找到了自己。下次妈妈来电话,我要说我也有一个突然的“发现”。
  •     绪论第一节 哲学的名称和哲学概念P8.希腊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原始的宗教意识和伦理意识便进入分崩离析的过程中。……因此,希腊化的哲学便获得了基于科学原则的生活艺术的实践意义。P9.中世纪所称的哲学的内容和任务与近古所持的概念完全一致。然而,由于发现宗教在某种程度上已完成了哲学的任务,哲学的涵义就经受着本质的变化。因为,宗教也一样,不仅提供了作为指导个人生活规律的确定信念,而且与此相联,还提供了对整个现实总的理论论点;由于基督教教义完全是在古代哲学的影响下创立的,因此那种理论观点就更具有哲学性质。P10.这种关系虽然外貌上斑驳陆离,从缠绵的依附变化到激烈的冲突,但是“哲学”的职责中仍然是古代所规定的,即从科学的洞见中提供宇宙观和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关于这点,宗教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至少不能单独满足这种需求。P11.康德论证了:要在个别科学之外或在个别科学之上对宇宙作哲学的(即形而上学的)理解是不可能的(P8.注4:亚里士多德将有关“存在本身”的理念(即以后所谓的形而上学)当作“第一哲学”,以别于其他哲学,并进而区分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从而又一次限制了哲学的概念和任务;因为在这次弃权之后,哲学作为一门特殊科学,其领域便缩小到只限于理性对其自身的批判活动了。P13.哲学对于其他科学之间没有一种亘古不变的固定关系。……首先,哲学依赖于特殊科学中所获得的知识现状——这种依赖性主要表现在各个科学的卓越成就促进了哲学的发展;其次,如果哲学参与特殊科学的活动,就会产生相反的作用。第二节 哲学史P17.在这里,后来人可喜地发展了前人所取得的成就,这只是例外;哲学的每一次伟大体系一开始着手解决的都是新提出来的问题,好像其他哲学体系几乎未曾存在过一样。P17.……那么统一的关联既不能在哲学家们所从事研究的对象中找到,也不能在他们提出的问题中找到,只能在他们共同的成就中找到,——这种成就,虽然他们工作的内容不同、目的不同,还是适当地取得了。P21.这些问题之被提出是由于意识为了哲学思考而提供的概念材料本身的缺陷和内部矛盾。……哲学问题是人的头脑不能逃避的问题。从这里,我们懂得了:在重复的事例中,同一逻辑必然性怎样引起一种理论产生另一种理论。因此,哲学史的发展,在某一时期内,只能完全由内在联系去理解,也就是说,只能通过思想内在的必然性和“事物的逻辑”去理解。P21.存在于事物本质中的必然性一再表现在个人的思维中,无论这种个人思维的特殊条件有多么偶然。就在这些关系上存在着企图把所有哲学学说按某些分类的尝试,存在着企图在历史发展中建立一种有节奏的反复的尝试。P24.没有一种哲学体系脱离得了它的创始人的这种品格方面的影响。因此,所有的哲学体系都是个性的创造物;在这方面哲学与艺术作品有某种相似之处,而且也必须从创始人的品格的观点来作如是的理解。第三节 哲学和哲学史的划分P31.理论问题。是指那些一部分属于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问题,一部分属于对认知过程本身的研究问题。P31.由外部自然界所呈现的知识问题称为宇宙论的问题,或者特称自然哲学问题,或者叫作物理学问题。对内部自然界,即对意识,意识状态和意识活动的研究是心理学的任务。 P32.对认识本身的研究称作逻辑(就此词的广义而言),有时也称作认识论。如果我们研究的是知识如何产生的问题,这种心理—发生学的思考就属于心理学的范围。对逻辑律的的应用便产生方法论,此方法论又发展了按照知识的不同目的而系统安排科学活动的法规。最后,产生有关人类认知能力的范围和极限的问题,以及产生有关认知能力对被认知的现实的关系问题,便形成了认识论的对象。P32.实践问题一般是指在研究被目的说决定的人类活动时所产生的问题。在这里,也可能是处理心理—发生学问题,这就属于心理学的部门。另一方面,从伦理规范和伦理标准的观点来考虑人类活动的科学便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第一篇 希腊哲学导言P41.……探索真理的理性,始而向外,继而回向本身,并从这观点出发,对整个现实作更深刻的理解。P41.是否将苏格拉底当作新时期的开端,或者把他和智者派哲学家一起放在希腊启蒙时期,这归根结底要看是将哲学推理的结果(消极的和积极的)当作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将哲学推理的对象当作决定性的因素。第一章 宇宙论时期P43.米利都学派要想确定统一的世界本原的性质的辛勤努力却被阿那克西曼德引导到了经验之外,他设想出一种形而上学的解释概念,即“无限”,并借此使科学脱离对事实的研究而走向概念的思考。P44.在另方面,更加显著的是,爱利亚学派通过其伟大的代表人物巴门尼德创制出存在的概念,他们在坚持此概念时甚至达到不顾一切的强硬程度。第四节 存在的概念P51.虽然在经验中没有一个对象与这个概念相对应,为了解释经验,我们还是必须在经验的后面假定这样一个概念是真实的,假定这样一个概念限制着经验。他因此称这种宇宙性质为“无限”,并将规定“始基”这个概念应有的一切性质赋予“无限”。那就是:不生、不灭、不竭,不可摧毁。P55.但当赫拉克利特宣称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时,火便变成了万物的本质。他所理解的这个始基不是经历各种变化而不消灭的物质或实体,而恰恰是在永恒飞逝、永恒飘动中的流变过程的本身,恰恰是与流变和消亡相对应的飞翔和消逝。P56.因为一切思想总是与存在着的东西有关,存在着的东西就是思想的内容。……没有一种思想,它的内容不是存在;没有一种存在,它不是思想:思想和存在是同一个东西。P59.在调整这两种思想需求时,他们共同的企图是假定事物的繁多性,其中每一个事物都应独自地满足巴门尼德的基本原理;而在另方面,由于改变了空间关系,事物必然带来在经验中表现出来的各别事物不断变化的多样化。P62.然而,宇宙,特别是星体有规律的运转,造成一种美的、合目的的秩序的印象。将如此巨大的物体控制在和谐的体系中——无数世界不受干扰地旋转;对此阿那克萨哥拉好奇地凝视着、沉思着;这样的奇观,据他看来,只能是某一心灵有目的地安排这些运动和控制这些运动的结果。为了这个原因,他将“力—实体”描绘为理性或者“思想—物质”。P64.因此,留基伯将巴门尼德的宇宙体砸得粉碎,将其微粒撒向无限的空间。然而每一微粒,象巴门尼德的绝对存在一样,永恒、不变、不生、不灭、有限、不可分。因此这些存在的微粒被称为原子。由于从前引导阿那克西曼德走向无限的概念的同一理由,留基伯主张:有无数这样的原子,形态上变化无穷。P65.与经验不断变化的事物相对立,数学概念就其内容来说具有不受时间限制的有效性标志——它们永恒,无始,无终,不可变,甚至不可动。P67.但是,他们认为元素是由简单立体的形状说决定的;火由四面体决定,土由立方体决定,空气由八面体决定,水由二十面体决定,而第五种物质以太(他们当作天上的元素,加在恩培多克勒说假定的地上四元素之上)由十二面体说决定。在这些概念中,占优势的观念是:实体性或者物体本性,基于无限的东西所受到的数字上的限制,基于从空间中形成形式。数学形式当作了物理现实的本质。P68.当他们说,万物是数的模写或摹拟,这也许就是他们表现他们的思想最好、最有积极意义的说法了。P73.世界的本质是一种看不见的谐和,一切差异和对立都溶解在这谐和之中。世界是流变,流变就是对立面的统一。P82.只有与天文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自然秩序按照规律变化的各种思想才开始在希腊人的头脑里明确起来。P84.赫拉克利特发现由感官引起的欺骗假象和群众的错误基于感官知觉给予人们的永恒事物存在的假象;相反,爱利亚学派极力反对感官,因为感官极欲引诱我们相信,真正存在着运动和变化,变化和生成,繁多性和多样性。P87.费洛劳斯教导说,只有通过数,事物的本性才能被认识。那就是,只有当作为事物基础的一定数学关系被认识之后,事物才会正确地被认识、被理解。P90.认知是大家共有的。凭借这个特点,即凭借普遍有效的规律特点,认知这个概念获得了一种规范的意义。在理智的领域里,也在政治、伦理、宗教的领域里,服从公共、服从规律,就作为一种必然职责而出现了。P92.巴门尼德在他的假想物理学中教导说,相同的东西总被相同的东西感知,身外的温暖被身内温暖感知,身外的寒冷甚至被死人体内的寒冷所感知。恩培多克勒,借助于他的流出物和细孔的学说,贯彻了这种思想:我们身体内的每一元素感知外在世界的同一元素;因此他教导说,只有实体的流出物适合器官的细孔,这些实体的印象才可能与该器官相通。第二章 人类学时期P96.科学变成了社会力量,变成了政治生活中的决定因素,如伯里克利的情况就是如此。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科学进入了对实践生活的需求,特别是对政治生活的需求的依赖状态。P104.希腊伦理学就是这样以一个完全与物理学的第一个问题相似的问题开始了。万物的本质始终不变,经过千变万化依然存在,此本质第一时期的哲学家称为自然。P105.只有自然决定的东西才是理所当然地获有权威;而人为的习俗不在此范围内。P106.这种思想——在法律面青,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只在于制度,而自然要求人人权利相等——在当时就已不断获得人心。P107.遵照人为的法律,为人不义是耻辱;遵照自然的命令,遭受不义才是耻辱。P109.正是通过个别人取得独立思考的过程,通过解放个人的感情,事情才变得清楚了:在各个领域中人的才能在于他的洞见。P110.苏格拉底公开要求:管理政府这个最难富有责任心的技术应该只由具有最充分的洞见的人来承担,因此他坚决反对用抽签或民众选举的办法来确定政府官员。P112.苏格拉底总相信,知识本身就足以使人行善,并因此带来幸福。这个命题可能被当作理性主义的人生观的典型,它包括两个有重大意义的先决条件:一个是心理学上的,即明显的唯理智论;另一个是伦理学上的,即明显的幸福论。P117.因此,使人独立自由的德行只能基于压制欲望,限制需求之于可能想象的最小程度德行就是没有需求。P121.所以如此,犬儒学派产生于鄙弃对文明的享受,而昔勒尼学派则产生于他们享乐的利己主义。P125.什么东西也没有,因为存在(既不能认为是永恒的,也不能认为是短暂的;既不能认为是一,也不能认为是多)和非存在本身都是矛盾的概念。如果存在什么东西,那一定是不可知的;因为思考的东西总是不同于实际存在的东西,否则它们(指二者)就不可能区别开来。P128.人身上的感觉和事物身上的感觉内容。因此,感觉实际上是对被感知的东西的完全对应的知识,而不是对事物本身的认识。P130.亚里斯提卜(享乐主义)教导说,我们认识的不是事物,而只是事物对我们的价值,只是事物使我们置身于其中的心情。这些心情就是休止和淡漠,激烈运动和痛苦,轻微运动和快乐。所有这些,只有最后一个是值得我们追求的。P130.德行就是知识;因为必须要有德行,也就必须要有知识。在此,历史上第一次,道德意思彻底明确作为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而出现了。P132.高于意见的观念,即作为对一切人有效的观念,必须对所有在个别关系中涌现于各别人心中的特殊观念所共有:期望得到主观的普遍有效性,只是为了得到客观的普遍性。……这种在客观物质中使观念的主观一致性成为可能的客观普遍性便是概念,而科学便是概念的思维——抽象思维。P133.因此所有科学工作的任务是规定概念的本质,即下定义。科研的目的是确定(每一事物的本质),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与变化不定的意见相反的,具有永恒性质的概念。P134.就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苏格拉底露面了,他自称是来热心学习的。他用巧妙的提问引出别人的意见,以无情的连贯性揭露这些意见中的缺点,最后将骄傲自满、自恃多才的雅典人带入这样的心情;深入理解自己的无知就是一切知识的开始。第三章 体系化时期P139.知识系统化使知识变成无所不包的哲学理论,并且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找到了科学和个别学科的有机联系方式。P139.这种发展过程更加的特殊的是:由于将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得到的原则应用到宇宙和形而上学问题上,便产生了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针锋相对的体系;又从调和这两种对立体系的企图中产生了亚里士多德总结性的学说。P139.苏格拉底学说对德谟克利特没有影响,而对柏拉图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因此,伦理因素在柏拉图体系中占压倒优势,而伦理因素在德谟克利特体系中却无关紧要。就这样,源于同根的两条平行路线就发展成为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和柏拉图的唯心主义。P147.与这两种认识相对应的是不断变化的、相对的、暂时的现实;与思维相对应的是一种不变的、绝对的、永恒的现实。对于前者,德谟克利特似乎采用了“现象”这个词;而柏拉图把它叫作流变的世界;另一种现实,德谟克利特叫做真实的存在;柏拉图叫做实际存在的东西,或本质。P149.在德谟克利特那里,……有知识存在;如果知识不能在感觉中找到,那它一定能在思维中找到;这位“自然”的研究者,与所有智者派的教条相反,他确信有解释现象的理论的可能性。相反,柏拉图从他关于苏格拉底的道德概念的基本原理出发。德行只有通过正确的知识才能得到,而知识就是对真正存在的认识:因此,如果德行不能在感觉中找到,就一定能通过思维找到。P150.(德谟克利特)他的理性主义本质上是理论的理性主义。……对于柏拉图,真正的存在具有实践价值,是德行知识的对象。就其本来的原则而言,他的学说本质上是伦理的理性主义。P151.存在的更高级的现实,是思维认知的对象,是精神的、非物质的世界。这样,柏拉图的体系就成了非物质主义;或者按照他赋予“理念”这词的涵义,我们叫它理念主义(唯心主义)。P153.因而科学的任务就是将一切质的关系还原为量的关系,并详细说明在绝对现实中什么量的关系表现在现象中、现实的、质的特征。P159. ……同样被德谟克利特当作他的伦理学的基础。就他将观念在认识论上的价值直接转化为意志状态的伦理价值而言,他的心理学就完全站在苏格拉底的唯理智论的立场上了。P162.对于柏拉图的概念来说,特殊的心灵是属于流变的世界,正如身体和其他有形物体的更能是属于流变的世界一样。……精神或心灵与非物质性合而为一,把世界分成精神与物质,这些都是非柏拉图式的。柏拉图所教导的非物质的世界还不是精神的世界。P163.如果理念不能在知觉中获得,如果灵魂当知觉出现时在它自身中发现了理念,那么,灵魂必然以某种方式早已获得了这些理念。P166.根据柏拉图哲学最初草案,事实上存在着一切可能的事物、性质和关系的理念。P167.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是包括、统治和实现所有其他理念的理念。P168.原来由于知觉与思维之间的对立而发展起来的现实概念的分裂成倍地增加了,从而二元论又被消除了。因而“一”或“善的理念”被赋予最高的绝对现实性时,对于理念世界各个不同阶层所赋有的现实性,其价值则依照它们在数的体系中离开“一”的距离的远近而逐渐降低;从这里便产生了现实等级制:从“一”直到最下等的现实——物质世界的现实。P170.因此,必须给灵魂安排一个在两个世界之间的地位——不是超时间的不变的理念的本质,而是寿命比流变更长的活力,即不朽。P170.(柏拉图)他在热情的意志力量(精神)中找到高尚因素;他在感官欲念(欲望)中找到低贱因素。因此,理性、精神和欲望是灵魂的三种活动形式,是灵魂状态的类或种。P172.在此,他证明灵魂每一组成部分都有一定任务要完成,从而达到自身的完美境界:理性部分在活力中,精神部分在意志活力中,欲望部分在自我控制中,而且证明,除所有这些,作为整体的灵魂美德,必然有这些组成部分的正确关系,即完全的公正。P172.数学结构是中间环节,凭借它,非存在的虚空就能够在现象中磨仿理念世界的纯“形式”。P185.那就是,利用推理,我们绝不可能证明与前提的普遍程度更低的东西,更不能说证明比前提的普遍性程度更高的东西。P185. ……然而最终必然要从这样的前提开始,这些前提本身不可能进一步推论、论证和理解,不可能还原到中词。因此,这些终极的前提的真实性是直接的,不可推论、不可论证、不可理解的。一切演绎法都需要原始的东西;一切论证都需要不可论证的根据;一切解释都需要现成的不可解释的东西。P190.共相只有在个别中才是实在的或现实的;个别之所以存在只是因为共相在个别中自我实现。P196. ……因此在因果关系的连锁中如果没有本身不动的纯形式作为第一环节,运动是无法理解的,而这第一推动者本身的不动的。……第一推动者不是用它自己的动作起作用,而是依靠它的绝对现实性在质料中激起一种形成自身的动力(根据第一推动者),不是作为机械的原因而是作为纯粹的目的因。P196。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里,第一推动者或者纯形式与柏拉图形而上学中的善的理念完全是同一个东西。P197.世界以及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起源于质料对上帝的渴念。P201.身体是质料,心灵为之提供形式。P203.亚里士多德为表明这种关系,他将纯理性活动本身命名为主动理性,相反,他将知觉材料命名为被动理性。P205.最后,(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离开国家就没有完美的道德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公民的道德培养。P205.个人统治,如果是君主制,可能是好的,如果是独裁制,就可能是坏的;少数人统治,如果是有文化、有气质的贵族制,可能是好的,如果是根据出身和财产的寡头制,则可能是坏的;全民的统治,有法律、有秩序的共和国,可能是好的,群氓统治,可能是坏的。第二篇 希腊化—罗马哲学P210. ……希腊化—罗马时期科学的基本特点是学时渊博和特殊科学的发展。P211.由于希腊生活的理想世界已分崩离析,由于民族的宗教日益淹没在客观世界的习俗中,由于被剥夺了独立性的和破碎的政治生活不再唤起虔诚,每个人在心灵深处深深感到只有依靠自己;因此更迫切需要人生目的的科学理论,更迫切需要保证个人幸福的智慧。第一章 伦理学时期P223.个人内心的孤独,对于一般目的的漠不关心,在此得到鲜明的表现:战胜外在世界就是圣人幸福的条件。P223.伊壁鸠鲁把享乐主义学派的原则当作自己的原则,同时把快乐当作至善,然而他要的是满足和安宁的持久心情,而不是暂时的享受,——这与发生于享乐主义内部的逐渐改造相符合。P222. ……斯多葛主义者认为,在生活行为中受理性指导的一贯性是智慧的崇高目标,他们发现人生最崇高的任务在于:一个有德行的人应该在生活的每一个转折时期保持与自身完全协调,并以此当作自己品格的真正力量。P247. ……斯多葛学派认为每一个个体都由整体决定,而伊壁鸠鲁则认为整体是原始存在着又最初起作用的个别事物的产物。他的理论在各方面都是彻底的原子论。P258. ……人格本身就是(起因于人格的)行为的充足理由。他的学派,特别是提奥弗拉斯特(他写过一篇论自由的论文),坚持这种选择自由的主张。P274.每一知觉本身都是真实的,无可反驳的。可以说,它存在着,象一颗实实在在的意识世界的原子:毋庸置疑,独立自主,不为任何理由所动。P278.因此,虽然整个知识材料被认为产生于感性的表象,但是斯多葛学派在另方面指出,在本来的知觉中不包含任何知识,既不能认定为真的,也不能认定为假的。只有当判断已经形成,在判断中关于观念之间的关系有所肯定或否定时,才可以断言真与伪。第二章 宗教时期P284.古代思想的发展描绘出一条独特的曲线:从宗教发端,然后与宗教愈离愈远,直到伊壁鸠鲁学派,完全愈宗教分离;于是又稳步向宗教靠拢,最后完全回到宗教中来。P284. ……从价值的观点将超感世界与感官世界分别看作神的完美和尘世的卑贱——使这两个世界作如此分离的世界观是构成整个宗教—哲学运动发展的共同基础。P304.因为人类灵魂本性就只限于感官的印象,因此,只靠自己的能量绝不可能获得神的知识或者获得超越此世的自己的任何命运。正是为了这个原因,它需要天启,而且发现只有相信这点才能得到拯救。所以感觉主义第一次在此证明了自己是正教的基础。人的本能的认识能力愈低,它就愈局限于感官,看起来就愈需要天启。P304.“此事可信,因为它是荒谬可笑的;此事可靠,因为它是不可能的。”——德尔图良。P316.因此,在感性领域里,激动状态与对此激动的有意识的知觉之间有区别:前者是肉体(或者是低级灵魂)的被动或接受状态;后者,已处于有意识的知觉中,是高级灵魂的行为,普罗提诺把它描述为“思想后弯”——分省。P317.因此,成为古代哲学最后、最高问题的是:将宇宙作为精神产物来理解,甚至将物质世界及其一切现象作为在根源上和内容上都基本上是理智的或精神的来理解。宇宙精神化是古代哲学的最后结论。P318.亚里士多德哲学主张上帝的超越性,即上帝与宇宙完全脱离;而斯多葛哲学则主张上帝内在的理论:即上帝完全潜存于宇宙中。P319.斯多葛学派努力追随神力,越过全宇宙,甚至进入每一个细节,因此,斯多葛学派认为宇宙是上帝本人;而亚里士多德则在宇宙中看见一个合目的地被推动着的生物,只是由于渴望永恒不动的纯形式而使其最外层不断运转——这种运转,越来越不完善地传给更低层的区域,——在这里,宏观世界表现为处于相互同情关系中的个别事物体系,在其中超越现世的上帝作为生命的原则,在千变万化的形式下,统治着一切。P321.与这种辩证法的精细分析相反,基督教思想在教会中的发展,由于坚持上帝的概念是精神的人格,保存了其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力量。P322.基督教作为有生命力的宗教,要求一种被视作最高人格的宇宙本源与人之间的个人关系。基督教在关于耶稣是上帝的儿子的思想中明显地表露出这种要求。P332.物体当然是由物质造成,但是物质本身不是形体;因为从物质本性上说,它既非精神又非形体,所以它不可能用任何性质来决定。但是对于普罗提诺说来,这种认识论上的不确定性同时具有形而上学的不确定性。物质,在他看来,是绝对的消极性,是完全的贫困,决无存在,绝对的非存在:它之与一的关系犹如黑暗与光明,空虚与充实。P351.按照尼萨的格雷戈里所教导的,人作为心灵生活的最高表现,他是创造物的顶峰,是创造物的主人和君王:要他观察和思考的是创造物的命运,并将创造物带回原来的灵性中。但在欧利根那里,人不过是堕落的精灵,为了惩罚他让他改过,将他置身于感官世界之中:自然只为了有罪而存在,当历史进程由于所有精灵回归上帝而终止时,自然也就不存在了。第三篇 中世纪哲学第一章 第一段时期P375.精神存在的持续寓于意识内容总体或可再生的观念之中;精神的运动和活力体现于这些因素在判断时进行结合和分离的过程中,而这种运动的推动力是意志,是指望获得至高幸福的意志。因此,心理现实的三个方面是概念、判断和意志:记忆、智力、意志。P389.上帝和宇宙是同一的。这同一哥“自然”作为创造万物的“一”,是上帝;作为被创造的“多”,是宇宙。P392.上帝的本质(只有上帝的本质)必然包含他的存在。因此,这种论证的核心归根结蒂就是爱利亚学派的基本思想:存在存在,存在只能想象为存在或现存着。P392.据此,属于最完善的存在的概念的是那种存在:它不仅具有思想上的现实性,而却具有绝对的现实性。P397.在这些矛盾在哲学著作发展过程中,唯实论作为柏拉图理论而流行,唯名论作为亚里士多德理论而流行。P400.因此,按照他(阿伯拉尔)的意见,共相首先在事物存在之前作为理性概念存在于上帝;其次,作为个体基本特点的相同性存在于事物中;第三,在事物存在之后作为人类理智通过比较思维而获得的概念和属性存在于人类理智中。第二章 第二段时期P434.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被描绘为:在精神世界里,纯形式作为主动的理智是现世的或实际的,与物质无任何关系;而在物质世界里,形式只有与物质(内在的形式)结合才能自我实现。P439.上帝给人安排了同量的人间幸福和天国幸福;国家通过自然的哲学知识将人引向人间幸福,教会天国启示将人引向天国幸福。通过这种同等并列的关系,文艺复兴所特有的人间欢乐与世俗国家感觉到的强大力量一样胜利地爆发出来了。P463.统一与上帝的诸对立中,上帝与宇宙之间的那些对立(即,无限与有限之间的对立,统一与繁多之间的对立)表现为最重要的对立。由于这种统一的缘故,无限同时又是有限。P465.由上帝派生宇宙是不可理解的。关于有限的知识无路通向无限。作为个别现实的东西只能在经验上被认识,其中主要关系和对立可以用理智来领悟、来区别;但是无限的统一超越所有这些对立面,包罗所有这些对立面,要直观(或感知)这无限的统一只有剥去所有一切有限知识才有可能,只有通过(有学问的无知)的神秘升华才有可能。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深刻地改造了我的语言表达结构,这种影响无疑是是深远的。
  •     推荐了多少年了~ 我特么终于囫囵吞枣咽下去了~
  •     之前看过赵敦华老师的《西方哲学简史》,两本书的写法完全不同。前者主要是根据人物作为切入点对哲学思想进行介绍,而后者把当时哲学家们围绕的问题作为每一节的标题,介绍哲学家的思想。各有优点,结合起来看效果更佳。读一遍,不够精,还需要配合原著消化。
  •     一反通常的“生平、学述”编史方法,而是以观念和问题自身的发展为线索,阐述清晰,详略合宜。对中世纪哲学的介绍尤其突破了其本身的枯燥性,显示出其旨趣对后人而言的意义。
  •     这个必须满分!哲学的进阶教材(希腊至中世纪)
  •     上卷还真不错,这就看你究竟是想知道一个人都说了什么,还是想知道一个问题都有谁说。但总觉得体系论的那个部分没有抓住那个最关键的点╮( ̄_ ̄")╭
  •     专业~而且想做笔记根本无从下手
  •     ………………………………………………………………………………
  •     终于读完了上册==在我看来这是最好的哲学史,没有之一。绪论中对哲学史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的论述即足以醍醐灌顶;一反传统哲学史人物﹣著述的写作模式,而将概念和问题本身的发展演变作为主要线索,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某一个时代中哲学思想的脉络。(这本书笔记都作了近万字了...待进一步整理和消化;#至少是部中世纪哲学看起来不犯困的哲学史啊hhh#)
  •     罗仁达先生的译作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句子之间主语的转换,并且经常有主语的缺少,你全用他们,他们,让我这个门外汉看着各学派比较讨论时有些吃力呀!
  •     不同于一般的哲学史
  •     所读各种哲学史,真正可称叹为观止,一则文先生,二则黑先生,人文主义背景价值学说核心,满眼可见史料之广,学力之深。
  •     考研参考书,硬着头皮读
  •     中世纪哲学实在读不下去。
  •     刘阿姨提到易经,说原来千年的古人和我们所探寻的一样而且他们早已给了些答案,我想到的就是早期的西方哲学,其发展同东亚殊途同归,也是建立在对何谓幸福的探寻上的。看来人类主要任务几千年,还在同一个阶段里,关注点在对个体生命存在与去从。但是西方从中世纪开始,哲学开始抽象化,开始了对概念和认知本身的思考,我觉得,这是东方难以逾越的进步。#放假在家补常识#
  •     书中巨幅篇章标注可以查询的相关文献书籍。
  •     我是看了书评才去看的。
  •     有见地。
  •     这个真的比罗素的要客观,读起来很有系统性,对于没法读柏拉图、康德的懒人来说,这就是投机取巧的好读物。
  •     慢慢阅读过程中,你妈,你的哲学还是加上西方两个字好;但是对于康德的阅读和分析,非常的到位!!
  •     同上
  •     很不错
  •     可以算作德国古典哲学的入门读物。
  •     文德尔班的哲学史贯彻他的价值哲学方法,和普通哲学史的风格又不一样。这本哲学史并不算难读,但是对于刚刚涉猎哲学的人而言并不推荐,希腊部分讲的很透,后期受到时代限制有点力不从心。对于把握文化脉络很有帮助。
  •     新康德主义者的书,在初学哲学的时候真心看不懂啊~~但是,现在已经不在手边了~~~TAT
  •     好教材。
  •     一本翻译非常经典的哲学教材,让我几乎可以跨越了语言的障碍
  •     傑作!
  •     大一
  •     有点枯燥,不过非常经典。
  •     按照哲学问题讲述,重在把握西方哲学脉络,但有个缺憾就在于同一个哲学家的观点会在不同章节出现,不利于对单个哲学家完整把握,这也是这种写法无法避免的状况。与梯利罗素相比,这本哲学史要大气磅礴很多。
  •     这种书大概这辈子都无缘看懂了啊。
  •     哲学史的杰作。考研中北大推荐梯利,复旦推荐文德尔班,在这一点复旦眼光完爆北大。看完这本哲学史再读其他哲学史就味同嚼蜡。这本书编排的体例是真正按照问题走,在以人物为线索的哲学史中独树一帜,这种写法可是难多了,这绝对是对作者广博学识无声的赞美。这本书的叙事感,将不同人物聚焦在问题下,在其中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几年后我才在亨利希的之间中找到可以与之媲美的叙事技艺。当年让我看的如痴如醉手不释卷,以至于能通过中文译本发现其翻译失误。。。
  •     太难读,文笔晦涩。大量元概念未作铺垫定义,直接应用,逻辑跳跃大;文风传统严肃,古奥晦涩;概念密度大,解析语句少。此三缺点共同降低了这册著名哲学史的可读性。不知是否翻译原因。
  •     超乎意料的精彩,德语世界的风度也是撼人,吸收的广度和幅度都远远超过,抓住的要阐释的点以及阐释的深度,只言片语甩出来的认知,如在巅峰如沐春风,大胆的创造框架和结构,对哲学和哲学史本身写作的反思和自身主动的投入和实践,让这个起伏都弥漫着一种的风格的开辟不装逼不甩自己的自以为是,自然而然,基本上推进了我对,罗马希腊基督教以及其背景环境和哲学史本身的一个认知
  •     西哲入门第四本。主要是哲学观念的变化,也就是问题点及一些概念的历史演变。是以宇宙和人生为主导的思维进程。
  •     终于读完了,幸亏有台大苑举正的公开课加持
  •     如果是要严肃研究具体观念演变史的话,这本书在语文—历史方面很好,在哲学—批判方面的价值不多。唯一亮点是以观念变化为主线。
  •     中国人写的哲学史我读过的觉得武大赵林和邓晓芒的很好,思路非常清晰。人大、北大的也不错。但是,读了文德尔班的才觉得国内的跟国外的还是有差距的。这部书会带你思考。
  •     只啃完了第一编,先哲老师直接忽略掉中世纪,进入笛卡尔~~有机会再拜读剩余的两编。
  •     略翻
  •     罗素偏颇,黑格尔顾着自己的那一套,梯利学院,斯通普夫浅显,文德尔班的版本最喜欢,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是如何互相切磋琢磨的~继承了黑格尔哲学史的优点,且非常公允,很多内容很有灵气,记了很多笔记~
  •     如果有什么哲学史值得再看一遍。
  •     前康德时代—康德—后康德时代。文德尔班毫不掩饰对康德露骨的崇拜。很有点米芾‘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以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的味道~~
  •     
  •     寫莎士比亞的論文時參考過。
  •     真心读不懂。
  •     就这四个版本的简史了。
  •     唯一伤心之处在文德尔班长得太像恩格斯了。
  •     一本严谨且不失深刻的哲学史教材,副标题是“特别关于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作者文德尔班受教于费希尔和洛彩,是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如果说,在此书的阐述中,看起来古代部分占去了全书相当大的篇幅,这是基于这种信念:如对人类理智的现实性作历史性的了解,那么,用希腊精神从自然界和人生的具体现实中所获得的种种概念来陶冶锻炼,就要比自此以后所有人们思考过的东西更为重要——康德哲学除外。然而,只有通过黑格尔,哲学史才第一次成为独立的科学,因为他发现了这个本质问题:哲学史既不能阐述各位博学君子的庞杂的见解,也不能阐述对同一对象的不断扩大、不断完善的精心杰作,它只能阐述理性“范畴”连续不断地获得明确的意识并进而达到概念形式的那种有限发展过程。经过上述夫子自道,文哥整合黑哥的康哥哲史能不好看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