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教程(上卷)》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 哲学史教程(上卷)章节试读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87-04
ISBN:9787100022972
作者:(德)文德尔班
页数:465页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174 - 174

从这些伦理学说和政治学说中发现了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之间的新的关系。这种关系非常完整地与柏拉图体系的精神一致:善的理念体现为职责,体现为目的,人们社会生活现象必须完成这个职责,这个目的。(P174)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第56页 - 第一篇 希腊哲学 第一章 宇宙论时期 第四节 存在的概念

然而朴素地用感官观察事物,甚至观察潜藏在巴门尼德那些原则里的事物,就会发现,事物与事物之所以能区分是由于虚空把它们隔开了,事物借助于这种隔离才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另方面,所有发生在物质世界的运动,又基于"充实的"东西在"虚空"中所经历的位置的改变。因此,如果虚空不是真实的或不是现实的,那么个别事物的多样性和运动就不可能完成了。对于命题<虚空不可能存在>的反驳。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绪论 - 绪论

绪论:
第一节哲学名称与哲学概念
对“哲学”概念理解的多义性。[ 所谓哲学就是哲学史,即哲学的价值存在于所有存在过或现存的哲学之中,然而从“哲学”一词的定义到哲学所关注的对象都处于长久的争议之中,以至于在哲学史中界定“哲学”的概念的工作留给了哲学史家而非哲学家群体或某个个别的哲学家。]两种理论意义:之一:philosophein/philosophia[ 哲学之最古之含义对于“哲学”作为一种Wissenschaft的界定起着重要的作用。]约等于德语Wissenschaft:一般哲学:认识“现存”事物的井井有条的工作;个别‘哲学’:特殊科学。之二:(晚于第一种)基于科学原则的生活艺术。哲学的名称依附于科学的企图。
基督教的基于古代哲学的建立,哲学的任务由宗教取代,哲学成为科学地奠定、发展和捍卫教义的工具。
以上关系的不可避免的结局是:哲学逐渐脱离宗教,自认为能胜任其任务。
康德否定个别科学以外的形而上学的对宇宙的理解,进一步限制哲学的任务:理性对其自身的批判活动。(哲学的宇宙:在生活方面实践的使命)。
十九世纪开倒车——哲学重新成为万金油。[ 而作者二十世纪以来,哲学逐渐自我限制其研究范围,将对特殊科学的研究几乎完全交予科学(Science)。]
2.
论证从历史的比较重获得哲学的普遍概念的不可能:自然科学、历史,形而上学与实践(伦理学)的倾轧(即孰重孰轻)。
哲学相比于其他科学的特征不是其方法:哲学家用特殊科学的方法,特殊科学家用哲学的方法。[ 乃至于尼采式的文学的方法。]
3.
哲学与其他科学之间没有一种亘古不变的固定关系。特殊科学的发展促进哲学发展[ 一个二十世纪的典型例子即量子力学。],哲学的发展起反作用,但可正可负。
哲学与其他文化活动关系更紧密:文化生活里的概念价值要求其宇宙观(从而作为实践的基础)的地位;如果(科学知识的)地位被承认,那么还可以得到阐明改造——不仅是“受”,还是“给”。
小字:
科学社团起于秘密宗教结社——结社解体,个人参与哲学界(除了新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修道院——天主教大学——新教大学。
世俗(非宗教的)哲学由世俗人物创立——哲学重新回到大学校园。
各民族的作用:古代:希腊——创造,希腊化/罗马——补遗;中世纪:国际性;近代:西葡:经院,其他:新科学运动,在德国达到高峰……
哲学史
哲学史的动力是什么?
1.
哲学非研究领域相对固定的其他科学:后出的伟大体系总是无视前人的成就,而非站在前人的终点再前进。[ 这种自立门户的现象的本质即作者下文将要阐述的客观的必然性与哲学家的个性两种方向相异的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2.
哲学史的统一关联来自于其共同的成就:无论是宇宙蓝图还是人生观点还是理性的自我认识,哲学都试图把人类理性呈现其活动的必须形式和原则自觉地表现出来,并力图将其从直觉、感情或冲动转化为概念[ 概念作为希腊启蒙的伟大遗产,始终是支持哲学的基石。]。哲学史是一个发展过程,在这过程中欧洲人用科学的概念具体表现了他们对宇宙的观点和对人生的判断。
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的价值[ 即,自从人类语言(以及受其影响或者,按某种学说所言,控制的思维)不可避免地受益于概念以来,对于概念以及对概念的研究的价值就不会被否定。]决定了哲学史的价值。
小字:
哲学史起源于古代伟大学派(尤其是逍遥学派)的历史作品(对前人知识的总结汇编),但这些材料大多佚失。但黑格尔才是哲学史作为独立的科学的创始人:哲学史只能阐述理性“范畴”获得明确的意识进而达到概念的有限发展过程。但黑格尔误把自己外加的假说——“范畴”出现在哲学史的历史体系的顺序要和它们作为“真理因素”出现在最后的(即黑格尔自认为的自己的)哲学体系里的逻辑体系里的顺序相适应——强加在哲学史上,从而犯了想象必然的错误,从而被排除在科学的哲学史之外——哲学不是纯粹依靠“人类”或者Weltgeist的思维,而也依靠个人以及灵感。[ 科学的哲学史,其方法不应该只是对前人材料的汇编,这种汇编由于近代以来资料的近乎无限的增长而不可能以及无比混乱,而其目的也不应仅是为某个特定的流派服务,换言之,哲学史应该有其自身的raison d'être。]
3.
哲学史的逻辑的内在的因素:主要的哲学问题是人的头脑不能逃避的,包含着客观的,每一次对其作理性思考是的逻辑强制力的问题,即使意识为思考提供的概念材料有不可完满的缺陷和内部矛盾。[ 由于对作为哲学的核心的这些客观的约束力的表述从来就没有统一过(否定客观世界存在的唯我论者甚至否定这些约束力的存在),并且任何一种表述都无法包容下所有哲学观点,对这个事实的核心的描述,始终只能“达意而止”,否则,即使文德尔班字斟句酌过的表述,也依然有可以批评之处。因此无论“存在物的原始之谜”这个名称是否已经足够代指哲学所要研究的事物,对这个“迷”的探索也是哲学家的任务而非哲学史家的任务。]
小字:
黑格尔的错误在于把在特殊范围内有效的因素[ 即客观因素。黑格尔所犯的错误其实是强迫哲学史当哲学的奴仆的错误。]当做普遍因素,因而正确的解释是:事物本质中的必然性一再表现在无论可能多么偶然的个人思维中。以此,哲学史家反复尝试把哲学学说分类:库辛——理念论、感觉论、怀疑论、神秘论,孔德——神学、形而上学、实证。
4.
以上内在联系常被文明史的因素打断:来自文明的兴趣和认识影响对哲学问题的关注和理解。
小字:
黑格尔认为相对真理也具有体系意义。
文化史的影响表现在问题的相互交织——不同思维体系间的联想:例如处理理论问题常被伦理和美学影响。
5.
哲学史的多样性由具有个性的个人因素所规定。历史是有个人特征的人物和有价值而不可能重演的个别事件的王国:亚里士多德堪称典范。
小字:
所有哲学体系都是个性的创造物,体系的结构布局的个人因素往往超过了客观必然性。深刻印象出于个人的理念诗(Begriffsdichtung)的魅力。哲学经常掺杂入纯属个人的有害的的活动[ 例如所谓个人荣誉。]。
但哲学史奇妙的特点是:在此混杂之中,仍然有一个大体上的概念的轮廓。
6.
哲学史的任务:厘清哲学家的背景资料;重建创始的发展过程,分清学说中继承前人的、来自时代的和属于个人的部分;估计各个理论对于整个哲学史的价值。前两点是语文-历史的科学,第三点是批判-哲学的科学。
小字:
原始资料十分重要。近代著作很可靠,中世纪资料相对可靠,足敷使用(古代犹太和阿拉伯哲学的资料仍不够让人满意),古代哲学缺失严重:除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后期作品,古代著作大多佚失,只能得到通过转述的残篇。第二手资料对取得一定成就有所贡献。十九世纪哲学史完成了对原始资料的批判审查。施莱尔马赫和里特有重要贡献。
与决定思想运动的三个因素相对应,阐述哲学史也需要综合应用内在联系(逻辑)、文化史以及心理学。为特定哲学体系作准备的哲学史家则多用内在联系。而个人传记式的处理不适合科学阐述哲学史。
哲学史作为批判的科学,其最困难的任务是建立原则,从而进行批判性的评价。这标准并不应该是个人的理论或哲学信念——这种标准导致批判失去科学普遍性的价值,而应该立足于内在批判的观点上,其原则是:形式逻辑的一贯性和理智的丰硕成果,因为每个哲学家不可能有明显的直接的矛盾,而批判推论中的矛盾正是继承人的任务。但是仅有这样的观点是不够的,因为概念绝非完美无缺的在哲学史中,大错误比小真理更有份量。[ 所谓大错误,即前文所述经推理而出的矛盾。这种矛盾正是其继承者需要解决的。]因而哲学史的决定性问题,也即其标准是:何种思想结构对人类宇宙和人生判断概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与之无关的东西则应当剔除。
哲学和哲学史的划分
在历史发展中,哲学的分类有了巨大的变化:最古老的哲学没有分类,近古: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中世纪前两门合为理论哲学以别于实践哲学,自康德起,逻辑、伦理和美学。
对形成哲学对象的问题的整个范围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阅是值得引荐的。[ 文德尔班自己把哲学问题粗略地分为了两大类。]
1.
理论问题: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以及认知过程本身的研究。前者又分为(亚里士多德成为第一科学或神学的)研究现实世界整体的一般问题的形而上学以及对所属各个领域的问题的研究的。后者包括宇宙论(或者特称自然哲学——物理学)以及作为对内部自然界研究的心理学。而对历史作哲学的思考,则因其是否限于对历史生活规律的研究抑或处理了历史发展的目的及其实现方式,分属理论哲学和实践问题的范畴。
而对知识本身的研究称作(广义的)逻辑或认识论(no?tic)。对知识如何产生的研究属于心理-发生学,从而属于心理学。另外,对估价真理的价值的规范亦即逻辑律的研究称为(狭义的)逻辑学,对逻辑律的应用则产生方法论。关于认知的能力和范围以及认知及其对象关系的问题形成了认识论的对象。
2.
实践问题:被目的所决定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问题。从伦理规范出发则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还有附属于它的狭义社会哲学,法律哲学以及历史哲学。
艺术宗教有关的问题广义地说也属于时间问题,18世纪末以来引进了美学,而对宗教活动而非以提供一种神性的科学为目的的研究称为宗教哲学。
3.
哲学史的划分通常和政治史划分连在一起而被区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哲学,但更有利的做法是添加一个过渡期,于是以下述方案划分:希腊哲学——有科学到亚里士多德,希腊化-罗马哲学——亚里士多德之后到新柏拉图主义的消亡,中世纪哲学——从奥古斯丁到库萨的尼古拉,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十五到十七世纪,启蒙时期哲学——洛克到莱辛至死,德国哲学——康德到黑格尔与赫尔巴特,十九世纪哲学。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世界史问题 - 世界史问题

基督教从一开始就在伟大人物的经验中找到整个世界发展的本质,对于基督教来说,外部自然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发展的舞台,特别是有限精神与神之间的关系发展的舞台。除此之外,作为进一步决定力量的还有爱的原则、人类的团结意识、对“普遍罪孽”的深刻信念,以及对共同赎罪的信心。所有这一切导致人们认为“灵魂堕落”和“灵魂拯救”的历史就是世界现实真正的形而上学涵义。因此成为基督教戏形而上学内容的不是自然的永恒变化过程,而是作为自由意志活动的事件洪流的世界史戏剧。(P344)这样一来,基督教思想家对于世界是所抱的种种观点完全是宗教性质的。但是在他们关于历史目的论的更普遍的原则得到了承认。当希腊哲学以一种宗教思想绝不可能超越的深度和力量来钻研自然界的合目的性时,便引起了一种完全崭新的历史目的高于自然目的论。历史目的论在价值上比自然目的论更高;自然目的论是用来为历史目的论服务的。
这样一种概念,即从成熟的结论出发回顾伟大历史发展的活生生的回忆,可能只是暂时的,罗马帝国的世界闻名产生于各民族命运的相互交错中,它在深刻化的自我意识中开始领悟到这种民族命运交融中的有目的的预感。特别是绵亘一千年之久的希腊文学传统产生了这种浩大过程的概念。从这整个古代文明发展而来的宗教世界观赋予了上述思想以这种形式——历史发展的意义必须在上帝为拯救人类而做的种种准备工作中去寻找。由于古代文明的各民族认为他们有效工作的时间已经结束,因此完全可以理解,他们 相信历史的终结就在他们面前,而在历史结束之时,他们全盛时期的太阳就降落了。
但是,与在人类历史中计划周密的统一这种观念连在一起的是超越时空的人类统一的思想。公共文明的意识,冲破民族界限,在全人类共有的天启和拯救全人类的信仰中得到完成。……
这样一来,人类和人类的命运就成了宇宙中心。这种以人类为中心的特性是基督教世界观与新柏拉图主义世界观的根本分歧之处。新柏拉图主义实际上将崇高的形而上学地位分给个人,它甚至认为个人的心理—精神本性是可能神化的。……
(教父哲学认为):认识创造物的目标和目的:人世有认知能力的生物,上帝向人显示他自己。为了人上帝创造出自然界其它东西,创造出整个自然界。又是人,由于滥用了上帝赐予他的自由,使得进一步的天启和赎罪成为必要的了。因此,正是为了人,也才有整个历史。存在与流变是古代哲学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到古代哲学结束时,它的概念就是上帝和人类。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第255页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第97页

但是当智者学派的活动面临人类思维和意志的多面性,当辩术教师提出说服术,寻求着每种一件都可能借以取胜、每个目的都可能借以取得成就的道路时,在他们面前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每个人内心里都有自认为是必然的、能防御别人的个人意见和目的,除了这些个人的一件和目的以外是否还存在任何本身正确而真实的东西。关于是否存在任何普遍有效的东西的这个问题就成为希腊或者希腊启蒙运动的人类学时期的问题。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巴門尼德 - 巴門尼德

然而如樸素地用感官觀察事物,甚至觀察潛藏在巴門尼德那些原則裏的事物,就會發現,事物與事物之間之所以能區分是因為虛空把它們隔開了,事物藉助這種隔離才產生表現出了多樣性和複雜性。
巴門尼德樸素的觀察事物,從物理學上自有其拘囿,但從精神層面,這種疏離感正是世界的本質,同時心靈的異化亦可從中找到源流……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第175页

在此,存在与流变这个两个世界的关系第一次充分地规定出来了:一切变化和生成都是为了理念而存在;理念是现象的目的因(终极因)。(P175)
柏拉图在《费力浦篇》和在《理想国》的中间几篇中奠定了这种目的论的形而上学的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上立即通过下述途径进而达到思想的顶峰:他提出整个理念世界是一切生成变化的终极因,特别提出最高理念——善的理念;其余一切理念,有如手段从属于目的,都从属于善的理念。他(援引阿那克萨戈拉的理论)称这种善的理念为世界理性或者神性。(P175-176)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第104页

在这些经验面前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否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效的东西,是否存在不分民族、国家、时代,因而对一切都有权威的法律。希腊伦理学就是这样以一个完全与物理学的第一个问题相似的问题而开始了。……自然与习俗或法令之间的这种矛盾是希腊启蒙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概念结构(Begriffsbildung)。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第117页

P117
P121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第90页 - 宇宙论时期

这种物理概念,对于阿那克萨戈拉来说是纯数量的,但赫拉克利特却予以改造,在改造中渗透着认识论的原理,表现出睿智的洞见和深刻的见解。每个人的知识中都渗有“宇宙-理性”;“宇宙-理性”处处一样;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和阿那克萨戈拉的努斯,作为同质的理性,都被当做动力散布在整个宇宙中。因此,只有定律和秩序是每个人必须和自己结合起来的。在梦中,每个人以他个人的意见而拥有自己的世界。认知是大家共有的,凭借这个特点,即凭借普遍有效的规律的特点,认知这个概念获得了一种规范的意义。在理智的领域里,也在政治、伦理、宗教的领域里,服从公共、服从规律,就作为一种必然的职责而出现了。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人类学时期 - 人类学时期

苏格拉底却准确地考虑了作为他那个时代的决定性因素,即:知识和科学已经取得的实践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意义。正是通过个别人取得独立思考的过程,通过解放个人的感情,事情才变得清楚了:在各个领域中人的才能在于他的洞见。
才识就是人的洞见,它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而科学只有作为实践的洞见,作为伦理生活的知识,才有可能。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笔记(转) - 笔记(转)

绪论
  
  第一节 哲学的名称和哲学概念
   P8.希腊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原始的宗教意识和伦理意识便进入分崩离析的过程中。……因此,希腊化的哲学便获得了基于科学原则的生活艺术的实践意义。
   P9.中世纪所称的哲学的内容和任务与近古所持的概念完全一致。然而,由于发现宗教在某种程度上已完成了哲学的任务,哲学的涵义就经受着本质的变化。因为,宗教也一样,不仅提供了作为指导个人生活规律的确定信念,而且与此相联,还提供了对整个现实总的理论论点;由于基督教教义完全是在古代哲学的影响下创立的,因此那种理论观点就更具有哲学性质。
   P10.这种关系虽然外貌上斑驳陆离,从缠绵的依附变化到激烈的冲突,但是“哲学”的职责中仍然是古代所规定的,即从科学的洞见中提供宇宙观和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关于这点,宗教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至少不能单独满足这种需求。
   P11.康德论证了:要在个别科学之外或在个别科学之上对宇宙作哲学的(即形而上学的)理解是不可能的(P8.注4:亚里士多德将有关“存在本身”的理念(即以后所谓的形而上学)当作“第一哲学”,以别于其他哲学,并进而区分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从而又一次限制了哲学的概念和任务;因为在这次弃权之后,哲学作为一门特殊科学,其领域便缩小到只限于理性对其自身的批判活动了。
   P13.哲学对于其他科学之间没有一种亘古不变的固定关系。……首先,哲学依赖于特殊科学中所获得的知识现状——这种依赖性主要表现在各个科学的卓越成就促进了哲学的发展;其次,如果哲学参与特殊科学的活动,就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第二节 哲学史
   P17.在这里,后来人可喜地发展了前人所取得的成就,这只是例外;哲学的每一次伟大体系一开始着手解决的都是新提出来的问题,好像其他哲学体系几乎未曾存在过一样。
   P17.……那么统一的关联既不能在哲学家们所从事研究的对象中找到,也不能在他们提出的问题中找到,只能在他们共同的成就中找到,——这种成就,虽然他们工作的内容不同、目的不同,还是适当地取得了。
   P21.这些问题之被提出是由于意识为了哲学思考而提供的概念材料本身的缺陷和内部矛盾。……哲学问题是人的头脑不能逃避的问题。从这里,我们懂得了:在重复的事例中,同一逻辑必然性怎样引起一种理论产生另一种理论。因此,哲学史的发展,在某一时期内,只能完全由内在联系去理解,也就是说,只能通过思想内在的必然性和“事物的逻辑”去理解。
   P21.存在于事物本质中的必然性一再表现在个人的思维中,无论这种个人思维的特殊条件有多么偶然。就在这些关系上存在着企图把所有哲学学说按某些分类的尝试,存在着企图在历史发展中建立一种有节奏的反复的尝试。
   P24.没有一种哲学体系脱离得了它的创始人的这种品格方面的影响。因此,所有的哲学体系都是个性的创造物;在这方面哲学与艺术作品有某种相似之处,而且也必须从创始人的品格的观点来作如是的理解。
  
  第三节 哲学和哲学史的划分
   P31.理论问题。是指那些一部分属于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问题,一部分属于对认知过程本身的研究问题。
   P31.由外部自然界所呈现的知识问题称为宇宙论的问题,或者特称自然哲学问题,或者叫作物理学问题。对内部自然界,即对意识,意识状态和意识活动的研究是心理学的任务。
   P32.对认识本身的研究称作逻辑(就此词的广义而言),有时也称作认识论。如果我们研究的是知识如何产生的问题,这种心理—发生学的思考就属于心理学的范围。对逻辑律的的应用便产生方法论,此方法论又发展了按照知识的不同目的而系统安排科学活动的法规。最后,产生有关人类认知能力的范围和极限的问题,以及产生有关认知能力对被认知的现实的关系问题,便形成了认识论的对象。
   P32.实践问题一般是指在研究被目的说决定的人类活动时所产生的问题。在这里,也可能是处理心理—发生学问题,这就属于心理学的部门。另一方面,从伦理规范和伦理标准的观点来考虑人类活动的科学便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
  
  第一篇 希腊哲学
  
  导言
   P41.……探索真理的理性,始而向外,继而回向本身,并从这观点出发,对整个现实作更深刻的理解。
   P41.是否将苏格拉底当作新时期的开端,或者把他和智者派哲学家一起放在希腊启蒙时期,这归根结底要看是将哲学推理的结果(消极的和积极的)当作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将哲学推理的对象当作决定性的因素。
  
  第一章 宇宙论时期
   P43.米利都学派要想确定统一的世界本原的性质的辛勤努力却被阿那克西曼德引导到了经验之外,他设想出一种形而上学的解释概念,即“无限”,并借此使科学脱离对事实的研究而走向概念的思考。
   P44.在另方面,更加显著的是,爱利亚学派通过其伟大的代表人物巴门尼德创制出存在的概念,他们在坚持此概念时甚至达到不顾一切的强硬程度。
  
  第四节 存在的概念
   P51.虽然在经验中没有一个对象与这个概念相对应,为了解释经验,我们还是必须在经验的后面假定这样一个概念是真实的,假定这样一个概念限制着经验。他因此称这种宇宙性质为“无限”,并将规定“始基”这个概念应有的一切性质赋予“无限”。那就是:不生、不灭、不竭,不可摧毁。
   P55.但当赫拉克利特宣称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时,火便变成了万物的本质。他所理解的这个始基不是经历各种变化而不消灭的物质或实体,而恰恰是在永恒飞逝、永恒飘动中的流变过程的本身,恰恰是与流变和消亡相对应的飞翔和消逝。
   P56.因为一切思想总是与存在着的东西有关,存在着的东西就是思想的内容。……没有一种思想,它的内容不是存在;没有一种存在,它不是思想:思想和存在是同一个东西。
   P59.在调整这两种思想需求时,他们共同的企图是假定事物的繁多性,其中每一个事物都应独自地满足巴门尼德的基本原理;而在另方面,由于改变了空间关系,事物必然带来在经验中表现出来的各别事物不断变化的多样化。
   P62.然而,宇宙,特别是星体有规律的运转,造成一种美的、合目的的秩序的印象。将如此巨大的物体控制在和谐的体系中——无数世界不受干扰地旋转;对此阿那克萨哥拉好奇地凝视着、沉思着;这样的奇观,据他看来,只能是某一心灵有目的地安排这些运动和控制这些运动的结果。为了这个原因,他将“力—实体”描绘为理性或者“思想—物质”。
   P64.因此,留基伯将巴门尼德的宇宙体砸得粉碎,将其微粒撒向无限的空间。然而每一微粒,象巴门尼德的绝对存在一样,永恒、不变、不生、不灭、有限、不可分。因此这些存在的微粒被称为原子。由于从前引导阿那克西曼德走向无限的概念的同一理由,留基伯主张:有无数这样的原子,形态上变化无穷。
   P65.与经验不断变化的事物相对立,数学概念就其内容来说具有不受时间限制的有效性标志——它们永恒,无始,无终,不可变,甚至不可动。
   P67.但是,他们认为元素是由简单立体的形状说决定的;火由四面体决定,土由立方体决定,空气由八面体决定,水由二十面体决定,而第五种物质以太(他们当作天上的元素,加在恩培多克勒说假定的地上四元素之上)由十二面体说决定。在这些概念中,占优势的观念是:实体性或者物体本性,基于无限的东西所受到的数字上的限制,基于从空间中形成形式。数学形式当作了物理现实的本质。
   P68.当他们说,万物是数的模写或摹拟,这也许就是他们表现他们的思想最好、最有积极意义的说法了。
   P73.世界的本质是一种看不见的谐和,一切差异和对立都溶解在这谐和之中。世界是流变,流变就是对立面的统一。
   P82.只有与天文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自然秩序按照规律变化的各种思想才开始在希腊人的头脑里明确起来。
   P84.赫拉克利特发现由感官引起的欺骗假象和群众的错误基于感官知觉给予人们的永恒事物存在的假象;相反,爱利亚学派极力反对感官,因为感官极欲引诱我们相信,真正存在着运动和变化,变化和生成,繁多性和多样性。
   P87.费洛劳斯教导说,只有通过数,事物的本性才能被认识。那就是,只有当作为事物基础的一定数学关系被认识之后,事物才会正确地被认识、被理解。
   P90.认知是大家共有的。凭借这个特点,即凭借普遍有效的规律特点,认知这个概念获得了一种规范的意义。在理智的领域里,也在政治、伦理、宗教的领域里,服从公共、服从规律,就作为一种必然职责而出现了。
   P92.巴门尼德在他的假想物理学中教导说,相同的东西总被相同的东西感知,身外的温暖被身内温暖感知,身外的寒冷甚至被死人体内的寒冷所感知。恩培多克勒,借助于他的流出物和细孔的学说,贯彻了这种思想:我们身体内的每一元素感知外在世界的同一元素;因此他教导说,只有实体的流出物适合器官的细孔,这些实体的印象才可能与该器官相通。
  
  第二章 人类学时期
   P96.科学变成了社会力量,变成了政治生活中的决定因素,如伯里克利的情况就是如此。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科学进入了对实践生活的需求,特别是对政治生活的需求的依赖状态。
   P104.希腊伦理学就是这样以一个完全与物理学的第一个问题相似的问题开始了。万物的本质始终不变,经过千变万化依然存在,此本质第一时期的哲学家称为自然。
   P105.只有自然决定的东西才是理所当然地获有权威;而人为的习俗不在此范围内。
   P106.这种思想——在法律面青,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只在于制度,而自然要求人人权利相等——在当时就已不断获得人心。
   P107.遵照人为的法律,为人不义是耻辱;遵照自然的命令,遭受不义才是耻辱。
   P109.正是通过个别人取得独立思考的过程,通过解放个人的感情,事情才变得清楚了:在各个领域中人的才能在于他的洞见。
   P110.苏格拉底公开要求:管理政府这个最难富有责任心的技术应该只由具有最充分的洞见的人来承担,因此他坚决反对用抽签或民众选举的办法来确定政府官员。
   P112.苏格拉底总相信,知识本身就足以使人行善,并因此带来幸福。这个命题可能被当作理性主义的人生观的典型,它包括两个有重大意义的先决条件:一个是心理学上的,即明显的唯理智论;另一个是伦理学上的,即明显的幸福论。
   P117.因此,使人独立自由的德行只能基于压制欲望,限制需求之于可能想象的最小程度德行就是没有需求。
   P121.所以如此,犬儒学派产生于鄙弃对文明的享受,而昔勒尼学派则产生于他们享乐的利己主义。
   P125.什么东西也没有,因为存在(既不能认为是永恒的,也不能认为是短暂的;既不能认为是一,也不能认为是多)和非存在本身都是矛盾的概念。如果存在什么东西,那一定是不可知的;因为思考的东西总是不同于实际存在的东西,否则它们(指二者)就不可能区别开来。
   P128.人身上的感觉和事物身上的感觉内容。因此,感觉实际上是对被感知的东西的完全对应的知识,而不是对事物本身的认识。
   P130.亚里斯提卜(享乐主义)教导说,我们认识的不是事物,而只是事物对我们的价值,只是事物使我们置身于其中的心情。这些心情就是休止和淡漠,激烈运动和痛苦,轻微运动和快乐。所有这些,只有最后一个是值得我们追求的。
   P130.德行就是知识;因为必须要有德行,也就必须要有知识。在此,历史上第一次,道德意思彻底明确作为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而出现了。
   P132.高于意见的观念,即作为对一切人有效的观念,必须对所有在个别关系中涌现于各别人心中的特殊观念所共有:期望得到主观的普遍有效性,只是为了得到客观的普遍性。……这种在客观物质中使观念的主观一致性成为可能的客观普遍性便是概念,而科学便是概念的思维——抽象思维。
   P133.因此所有科学工作的任务是规定概念的本质,即下定义。科研的目的是确定(每一事物的本质),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与变化不定的意见相反的,具有永恒性质的概念。
   P134.就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苏格拉底露面了,他自称是来热心学习的。他用巧妙的提问引出别人的意见,以无情的连贯性揭露这些意见中的缺点,最后将骄傲自满、自恃多才的雅典人带入这样的心情;深入理解自己的无知就是一切知识的开始。
  
  第三章 体系化时期
   P139.知识系统化使知识变成无所不包的哲学理论,并且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找到了科学和个别学科的有机联系方式。
   P139.这种发展过程更加的特殊的是:由于将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得到的原则应用到宇宙和形而上学问题上,便产生了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针锋相对的体系;又从调和这两种对立体系的企图中产生了亚里士多德总结性的学说。
   P139.苏格拉底学说对德谟克利特没有影响,而对柏拉图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因此,伦理因素在柏拉图体系中占压倒优势,而伦理因素在德谟克利特体系中却无关紧要。就这样,源于同根的两条平行路线就发展成为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和柏拉图的唯心主义。
   P147.与这两种认识相对应的是不断变化的、相对的、暂时的现实;与思维相对应的是一种不变的、绝对的、永恒的现实。对于前者,德谟克利特似乎采用了“现象”这个词;而柏拉图把它叫作流变的世界;另一种现实,德谟克利特叫做真实的存在;柏拉图叫做实际存在的东西,或本质。
   P149.在德谟克利特那里,……有知识存在;如果知识不能在感觉中找到,那它一定能在思维中找到;这位“自然”的研究者,与所有智者派的教条相反,他确信有解释现象的理论的可能性。相反,柏拉图从他关于苏格拉底的道德概念的基本原理出发。德行只有通过正确的知识才能得到,而知识就是对真正存在的认识:因此,如果德行不能在感觉中找到,就一定能通过思维找到。
   P150.(德谟克利特)他的理性主义本质上是理论的理性主义。……对于柏拉图,真正的存在具有实践价值,是德行知识的对象。就其本来的原则而言,他的学说本质上是伦理的理性主义。
   P151.存在的更高级的现实,是思维认知的对象,是精神的、非物质的世界。这样,柏拉图的体系就成了非物质主义;或者按照他赋予“理念”这词的涵义,我们叫它理念主义(唯心主义)。
   P153.因而科学的任务就是将一切质的关系还原为量的关系,并详细说明在绝对现实中什么量的关系表现在现象中、现实的、质的特征。
   P159. ……同样被德谟克利特当作他的伦理学的基础。就他将观念在认识论上的价值直接转化为意志状态的伦理价值而言,他的心理学就完全站在苏格拉底的唯理智论的立场上了。
   P162.对于柏拉图的概念来说,特殊的心灵是属于流变的世界,正如身体和其他有形物体的更能是属于流变的世界一样。……精神或心灵与非物质性合而为一,把世界分成精神与物质,这些都是非柏拉图式的。柏拉图所教导的非物质的世界还不是精神的世界。
   P163.如果理念不能在知觉中获得,如果灵魂当知觉出现时在它自身中发现了理念,那么,灵魂必然以某种方式早已获得了这些理念。
   P166.根据柏拉图哲学最初草案,事实上存在着一切可能的事物、性质和关系的理念。
   P167.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是包括、统治和实现所有其他理念的理念。
   P168.原来由于知觉与思维之间的对立而发展起来的现实概念的分裂成倍地增加了,从而二元论又被消除了。因而“一”或“善的理念”被赋予最高的绝对现实性时,对于理念世界各个不同阶层所赋有的现实性,其价值则依照它们在数的体系中离开“一”的距离的远近而逐渐降低;从这里便产生了现实等级制:从“一”直到最下等的现实——物质世界的现实。
   P170.因此,必须给灵魂安排一个在两个世界之间的地位——不是超时间的不变的理念的本质,而是寿命比流变更长的活力,即不朽。
   P170.(柏拉图)他在热情的意志力量(精神)中找到高尚因素;他在感官欲念(欲望)中找到低贱因素。因此,理性、精神和欲望是灵魂的三种活动形式,是灵魂状态的类或种。
   P172.在此,他证明灵魂每一组成部分都有一定任务要完成,从而达到自身的完美境界:理性部分在活力中,精神部分在意志活力中,欲望部分在自我控制中,而且证明,除所有这些,作为整体的灵魂美德,必然有这些组成部分的正确关系,即完全的公正。
   P172.数学结构是中间环节,凭借它,非存在的虚空就能够在现象中磨仿理念世界的纯“形式”。
   P185.那就是,利用推理,我们绝不可能证明与前提的普遍程度更低的东西,更不能说证明比前提的普遍性程度更高的东西。
   P185. ……然而最终必然要从这样的前提开始,这些前提本身不可能进一步推论、论证和理解,不可能还原到中词。因此,这些终极的前提的真实性是直接的,不可推论、不可论证、不可理解的。一切演绎法都需要原始的东西;一切论证都需要不可论证的根据;一切解释都需要现成的不可解释的东西。
   P190.共相只有在个别中才是实在的或现实的;个别之所以存在只是因为共相在个别中自我实现。
   P196. ……因此在因果关系的连锁中如果没有本身不动的纯形式作为第一环节,运动是无法理解的,而这第一推动者本身的不动的。……第一推动者不是用它自己的动作起作用,而是依靠它的绝对现实性在质料中激起一种形成自身的动力(根据第一推动者),不是作为机械的原因而是作为纯粹的目的因。
   P196。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里,第一推动者或者纯形式与柏拉图形而上学中的善的理念完全是同一个东西。
   P197.世界以及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起源于质料对上帝的渴念。
   P201.身体是质料,心灵为之提供形式。
   P203.亚里士多德为表明这种关系,他将纯理性活动本身命名为主动理性,相反,他将知觉材料命名为被动理性。
   P205.最后,(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离开国家就没有完美的道德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公民的道德培养。
   P205.个人统治,如果是君主制,可能是好的,如果是独裁制,就可能是坏的;少数人统治,如果是有文化、有气质的贵族制,可能是好的,如果是根据出身和财产的寡头制,则可能是坏的;全民的统治,有法律、有秩序的共和国,可能是好的,群氓统治,可能是坏的。
  
  第二篇 希腊化—罗马哲学
   P210. ……希腊化—罗马时期科学的基本特点是学时渊博和特殊科学的发展。
   P211.由于希腊生活的理想世界已分崩离析,由于民族的宗教日益淹没在客观世界的习俗中,由于被剥夺了独立性的和破碎的政治生活不再唤起虔诚,每个人在心灵深处深深感到只有依靠自己;因此更迫切需要人生目的的科学理论,更迫切需要保证个人幸福的智慧。
  
  第一章 伦理学时期
   P223.个人内心的孤独,对于一般目的的漠不关心,在此得到鲜明的表现:战胜外在世界就是圣人幸福的条件。
   P223.伊壁鸠鲁把享乐主义学派的原则当作自己的原则,同时把快乐当作至善,然而他要的是满足和安宁的持久心情,而不是暂时的享受,——这与发生于享乐主义内部的逐渐改造相符合。
   P222. ……斯多葛主义者认为,在生活行为中受理性指导的一贯性是智慧的崇高目标,他们发现人生最崇高的任务在于:一个有德行的人应该在生活的每一个转折时期保持与自身完全协调,并以此当作自己品格的真正力量。
   P247. ……斯多葛学派认为每一个个体都由整体决定,而伊壁鸠鲁则认为整体是原始存在着又最初起作用的个别事物的产物。他的理论在各方面都是彻底的原子论。
   P258. ……人格本身就是(起因于人格的)行为的充足理由。他的学派,特别是提奥弗拉斯特(他写过一篇论自由的论文),坚持这种选择自由的主张。
   P274.每一知觉本身都是真实的,无可反驳的。可以说,它存在着,象一颗实实在在的意识世界的原子:毋庸置疑,独立自主,不为任何理由所动。
   P278.因此,虽然整个知识材料被认为产生于感性的表象,但是斯多葛学派在另方面指出,在本来的知觉中不包含任何知识,既不能认定为真的,也不能认定为假的。只有当判断已经形成,在判断中关于观念之间的关系有所肯定或否定时,才可以断言真与伪。
  
  第二章 宗教时期
   P284.古代思想的发展描绘出一条独特的曲线:从宗教发端,然后与宗教愈离愈远,直到伊壁鸠鲁学派,完全愈宗教分离;于是又稳步向宗教靠拢,最后完全回到宗教中来。
   P284. ……从价值的观点将超感世界与感官世界分别看作神的完美和尘世的卑贱——使这两个世界作如此分离的世界观是构成整个宗教—哲学运动发展的共同基础。
   P304.因为人类灵魂本性就只限于感官的印象,因此,只靠自己的能量绝不可能获得神的知识或者获得超越此世的自己的任何命运。正是为了这个原因,它需要天启,而且发现只有相信这点才能得到拯救。所以感觉主义第一次在此证明了自己是正教的基础。人的本能的认识能力愈低,它就愈局限于感官,看起来就愈需要天启。
   P304.“此事可信,因为它是荒谬可笑的;此事可靠,因为它是不可能的。”——德尔图良。
   P316.因此,在感性领域里,激动状态与对此激动的有意识的知觉之间有区别:前者是肉体(或者是低级灵魂)的被动或接受状态;后者,已处于有意识的知觉中,是高级灵魂的行为,普罗提诺把它描述为“思想后弯”——分省。
   P317.因此,成为古代哲学最后、最高问题的是:将宇宙作为精神产物来理解,甚至将物质世界及其一切现象作为在根源上和内容上都基本上是理智的或精神的来理解。宇宙精神化是古代哲学的最后结论。
   P318.亚里士多德哲学主张上帝的超越性,即上帝与宇宙完全脱离;而斯多葛哲学则主张上帝内在的理论:即上帝完全潜存于宇宙中。
   P319.斯多葛学派努力追随神力,越过全宇宙,甚至进入每一个细节,因此,斯多葛学派认为宇宙是上帝本人;而亚里士多德则在宇宙中看见一个合目的地被推动着的生物,只是由于渴望永恒不动的纯形式而使其最外层不断运转——这种运转,越来越不完善地传给更低层的区域,——在这里,宏观世界表现为处于相互同情关系中的个别事物体系,在其中超越现世的上帝作为生命的原则,在千变万化的形式下,统治着一切。
   P321.与这种辩证法的精细分析相反,基督教思想在教会中的发展,由于坚持上帝的概念是精神的人格,保存了其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力量。
   P322.基督教作为有生命力的宗教,要求一种被视作最高人格的宇宙本源与人之间的个人关系。基督教在关于耶稣是上帝的儿子的思想中明显地表露出这种要求。
   P332.物体当然是由物质造成,但是物质本身不是形体;因为从物质本性上说,它既非精神又非形体,所以它不可能用任何性质来决定。但是对于普罗提诺说来,这种认识论上的不确定性同时具有形而上学的不确定性。物质,在他看来,是绝对的消极性,是完全的贫困,决无存在,绝对的非存在:它之与一的关系犹如黑暗与光明,空虚与充实。
   P351.按照尼萨的格雷戈里所教导的,人作为心灵生活的最高表现,他是创造物的顶峰,是创造物的主人和君王:要他观察和思考的是创造物的命运,并将创造物带回原来的灵性中。但在欧利根那里,人不过是堕落的精灵,为了惩罚他让他改过,将他置身于感官世界之中:自然只为了有罪而存在,当历史进程由于所有精灵回归上帝而终止时,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第三篇 中世纪哲学
  
  第一章 第一段时期
   P375.精神存在的持续寓于意识内容总体或可再生的观念之中;精神的运动和活力体现于这些因素在判断时进行结合和分离的过程中,而这种运动的推动力是意志,是指望获得至高幸福的意志。因此,心理现实的三个方面是概念、判断和意志:记忆、智力、意志。
   P389.上帝和宇宙是同一的。这同一哥“自然”作为创造万物的“一”,是上帝;作为被创造的“多”,是宇宙。
   P392.上帝的本质(只有上帝的本质)必然包含他的存在。因此,这种论证的核心归根结蒂就是爱利亚学派的基本思想:存在存在,存在只能想象为存在或现存着。
   P392.据此,属于最完善的存在的概念的是那种存在:它不仅具有思想上的现实性,而却具有绝对的现实性。
   P397.在这些矛盾在哲学著作发展过程中,唯实论作为柏拉图理论而流行,唯名论作为亚里士多德理论而流行。
   P400.因此,按照他(阿伯拉尔)的意见,共相首先在事物存在之前作为理性概念存在于上帝;其次,作为个体基本特点的相同性存在于事物中;第三,在事物存在之后作为人类理智通过比较思维而获得的概念和属性存在于人类理智中。
  
  第二章 第二段时期
   P434.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被描绘为:在精神世界里,纯形式作为主动的理智是现世的或实际的,与物质无任何关系;而在物质世界里,形式只有与物质(内在的形式)结合才能自我实现。
   P439.上帝给人安排了同量的人间幸福和天国幸福;国家通过自然的哲学知识将人引向人间幸福,教会天国启示将人引向天国幸福。通过这种同等并列的关系,文艺复兴所特有的人间欢乐与世俗国家感觉到的强大力量一样胜利地爆发出来了。
   P463.统一与上帝的诸对立中,上帝与宇宙之间的那些对立(即,无限与有限之间的对立,统一与繁多之间的对立)表现为最重要的对立。由于这种统一的缘故,无限同时又是有限。
   P465.由上帝派生宇宙是不可理解的。关于有限的知识无路通向无限。作为个别现实的东西只能在经验上被认识,其中主要关系和对立可以用理智来领悟、来区别;但是无限的统一超越所有这些对立面,包罗所有这些对立面,要直观(或感知)这无限的统一只有剥去所有一切有限知识才有可能,只有通过(有学问的无知)的神秘升华才有可能。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第39页 - 第一篇 希腊哲学 导言

从理论观点看,古希腊哲学是整个哲学史最富有启发性的部分,这不仅因为古希腊哲学中所创建的基本概念已成为所有思想近一步发展的持久基础,过去一直如此,将来也可望如此,而且还因为在古希腊哲学里,包含在理性本身的法则里的形式假定,与知识素材对比起来,已经达到明显的公式化,而知识素材特别在开始时,数量还是相当小的。在此,古希腊哲学有典型价值和教育意义。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第223页 - 第一章 伦理学时期

这段时期规定的圣人的概念,其最突出的特征是恬静(无动于衷),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怀疑派孜孜不倦地将这种独立于世界之外颂扬为圣人的优越性:他自由,他是王,是神;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损伤他的知识,他的德行,他的幸福。这样描述的理想是时代的特征;这个时期的模范人物不是为伟大的目的而工作而创造,而是了解如何把自己从身外世界解脱出来,如何自在自己身上寻找幸福。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第172页

……但他还是认为“善的理念”只有在感官世界中才能实现。美的享受,感官模仿理念时的欢愉,排除欲念时的无忧无虑,知识和艺术实践技巧的发挥,对衡量经验现实的数学关系的明知理解,个人生活合目的的安排,——所有哲学被他誉为至少是分享至善的准备阶段,至善在于认识理念,认识最高的理念——善的理念。(P172)
(批注:1、他还是认为“善的理念”只有在感官世界中才能实现。此话如何理解?2由此可见,理念是有等级的。)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第1页 - 第一章

半年前买的书,大致源于某人认为理科生也要多读些哲学书,并且当时撰写学术论文时,发现哲学确实是个好东西。
但是,书买了半年,只是在买来后的当天翻了不过十页,便放在了一边。一方面因为其生涩难懂,另一方面是自己动机不纯。
近段又找出她来翻阅,完全是因为王小波提到的思维的快乐,以及甘地在自传中写到的读书的乐趣。我曾长期地拥有这种乐趣,而现在我大致已经忘了。如今的阅读十分功利,这也是工科的习惯——应用知识,现学现用。
读完这本书的第一章,讲解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哲学史,全然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使我对哲学有了去了解的欲望。因此,我感谢这本书。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第19页 - 绪论 第二节 哲学史

哲学问题之所以被提出是由于意识为了哲学思考而提供的概念材料本身的缺陷和内部矛盾。*这种缺点基于这样一种情况:在经验中出现的东西绝不可能完全适合概念的需求。我们根据理性的内在本性,开始是朴素的,直接的,以后通过深思熟虑,提出了概念的需求。这种自我矛盾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甚至在经验科学中都能避免,也能利用一些辅助概念来避免这种自我矛盾。这些辅助概念虽然本身成问题,但是在一定范围内足以制作满足我们实践需要的经验材料。然而哲学问题恰恰存在于这些辅助概念中。"自我矛盾":概念产生于意识从经验中得到的概念材料所引发的哲学思考,然而经验中的事物往往无法达到概念提出的要求。辅助概念:一般问题的矛盾之处尚能避免,但无法避免之处引发了哲学问题。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第1页

书已拿到,翻了几下,看了几段,发现作者是个黑格尔主义者,比较失望。我的哲学源自于叔本华,我准备以全面批判的战斗状态来看这本书,预备三个月读完。个人比较期待这场战斗的结果,届时会写比较长的书评吧。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特别关于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 特别关于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篇 希腊哲学
第三章 体系化时期
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个比一个以更大的成功取得了如下成就:知识系统化使知识变成无所不包的哲学理论,并且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找到了科学和个别学科的有机联接形式。正因为这一点,亚里士多德结束了希腊哲学的发展,开创了各门特殊科学的时代。
这种发展过程更加特殊的是:由于将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得到的原则应用到宇宙论和形而上学问题上,便产生了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针锋相对的体系;又从调和这两种对立体系的企图中产生了亚里士多德总结性的学说。
(P138-139)
钓雪按:真够新康德主义的。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第282页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第60页 - 第一篇第一章第四节 存在的概念

他主张,元素以一种分得非常细致的状态存在于整个宇宙中。元素的结合或混合产生各别事物;元素的分离形成各别事物的消亡。照此,每一实体总多少存在于每一事物中:只是由于我们的感性认识,各别事物才呈现出以绝对优势包含于某种或某些实体之中的性质。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第280页

斯多葛学派与赫拉克利特一致:他们在形而上学中将事物规范秩序与事实实际秩序合而为一,虽然与此同时这些概念在雅典人的哲学中已经有了严重的分裂。在他们看来,理性理应如此,事实也如此。理性是规范法令,同时又是自然。

《哲学史教程(上卷)》的笔记-内在经验的形而上学 - 内在经验的形而上学

作为哲学家,奥古斯丁将他所有的观念集中在意识的绝对的、直接的确实性原则上。……所有这些观念的终极根源和内在联系在于内在经验的直接确实性这个原则上,奥古斯丁第一个以彻底的明确性表达了这个概念,并用以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在伦理兴趣和宗教兴趣的影响下,形而上学兴趣逐渐地、几乎不可觉察地从外部领域转入内部生活领域。精神概念作为宇宙概念的基本因素取代了物质概念。
真理存在,这就是真理的本质。


 哲学史教程(上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