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010115498
作者:周保欣
页数:29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新世纪以来,如果说底层写作承续的是某种文学史的传统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它接续的是现代以来的思想伦理经验和文学审美传统。作为常识问题,我们知道,底层其实是个自足的文化空间形象。在这个文化空间内部,包含着生活的全部,浓缩着社会、时代、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整体经验。作为一种存在着的生活形态与社会形态,底层可以说是幸福与苦难并存,黑暗与光明同在。底层当然可能包含着痛苦、不幸、磨难、沉沦、欺诈、不公等人生经验与社会伦理,但同时它还应该包含着勤劳、智慧、勇敢、诚实、创造、幸福等美好的一面。但是,由于深受20世纪文学主导性审美意识形态的影响,当下的底层写作,作家们往往采取单极化的书写方式来处理底层生活经验。说不准是有意忽略还是无意误读,底层美好、光明的一面总是被作家们遮蔽了,作品呈现给我们的,都是其中复杂的另面景象,而且是被极端处理的另面景象。这种特征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看得出来: 第一,唯物质主义叙事。事实上,对“底层”的想象和叙述,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不同时段和不同思想背景下,总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在启蒙主义文学时代,作家对底层民众的精神要求,要远远超出物质上的要求,独立、自由、个性、思想解放、尊严等,无不是当时作家们耐心演绎的叙述话语。但在当下的底层写作中,底层民众的思想存在和精神状况基本被过滤了,底层生活的物质性存在成为当代作家虚构和想象底层世界的虽非唯一但肯定是重要的关怀所在。尤凤伟的《泥鳅》、曹征路的《那儿》、刘继明的《我们夫妇之间》等这些年引起轰动性影响的作品中,作家们真正的用力之处,都在刻画和叙述底层世界物质生活的贫困方面,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基本生存保障的匮乏,贫困的物质生活构成小说故事层面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冲突的主要根由。这种物质主义的叙事形态,以新写实小说为肇始,这些年来日渐成为涉及底层写作的主导型叙事方式。作家们的伦理诉求,多局限在民权、机会、社会公正、平等、正义等伦理范畴。并非说作家们所追问的这些问题就不重要,或者说这些作家作品就缺乏对人物内在心理的真实描摹与准确洞察,而是如有的论者所说:“作家有必要将‘农民问题’或者别的具有现实性的紧迫性的问题转换成‘人的问题’。作家既要关注他的主人公的外在遭遇,更应当关注他们的精神和灵魂”。①因为,只有真正地去关注人的灵魂和精神问题,并由此而触及对现实的“看法”,这样的“看法”才是文学的。但是当下的许多作家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如果说启蒙时代作家们对人的灵魂与精神问题的关注,是试图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改变民众的思维方式,创造出革命的意识形态,那么,当代中国作家在底层叙事过程中对人的灵魂与精神问题的消磁,转而以直观的、极端化的、惨烈的现象性物质主义书写代之,除作家重构和想象生活能力的欠缺外,主观上讲,不能说与当代作家过度发达和强盛的干预、批判现实的思想意念无关。

内容概要

周保欣,安徽肥东人,文学博士、博士后。现为浙江财经学院中文系教授,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著有《沉默的风景——后当代中国小说苦难叙述》。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社会科学战线》、《人文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伦理学等。

书籍目录

引言 上编伦理视域与文学创作类型阐释 第一章家族叙事:历史、文化与人的伦理审思 一、历史叙述与历史的道德基础 二、家族文化:伦理批判与批判的反思 三、“个人”逸出与“社会人”伦理 第二章乡土叙事:“冲突”美学与道德难度 一、城乡冲突与“发展”的道德 二、物质主义与“跛足”的启蒙 三、城乡善恶书写的复杂心理地形 第三章底层叙事:左翼美学的诗学正义与困境 一、批判美学与道德的单极书写 二、视点匮乏与泛道德主义 三、底层写作的道德与美学前景 第四章革命叙事:道德革命与“革命”的道德 一、“身体”:革命伦理的修辞与辩难 二、“人性中心论”:道德革命及其问题 三、“史识”与“史心”:回归真正人道主义 第五章官场叙事:政治伦理与人性道德政治 一、政治伦理与官场道德 二、官场的人性与道德政治 三、官场的道德与政治文化 第六章宗教叙事:伦理救度与价值错位 一、“属灵”与“属心”:人与神的对峙 二、“人类爱”、“现实恨”与“宗教爱” 三、神本与人本:作为一种写作的道德 第七章生态叙事:狼现象与现代“心力”伦理 一、文学历史结构中的“心力”叙事 二、“狼性哲学”与“心力”的伦理反思 三、“人性”与“狼性”的人文辩证 第八章两性叙事:文化抗辩的伦理与美学问题 一、深渊体验与性别道德抗辩 二、女性文学的“激情”伦理 三、女性书写与人类整体意识 下编伦理视域与文学发展理论反思 第九章伦理文化与文学的“中国性” 一、理论与实践:中国文学的伦理内质 二、伦理文化与审美意识形态 三、伦理文化与文学“问题” 第十章“恶欲叙事”:历史修辞与意义迷失 一、“现代恶”及其叙事形态 二、启蒙预设与“恶”的历史修辞 三、恶欲叙事的意义迷失 四、恶欲:人的“习惯性轻蔑” 第十一章“文学性”:道德审美位移与悖谬 一、道德悬置:虚无主义与“先锋”的遗产 二、“生命至上”:道德掩护下的迷乱与狂欢 三、苦乐叙事:受苦的道德及其文学意义 第十二章网络写作:文学“常变”中的叙事伦理 一、民间起源与文学“底层结构”重建 二、“娱乐性”的文学叙事伦理正名 三、道德自由与自由的道德 第十三章“无根据颂”与“80后”作家的边际伦理 一、整体性破碎与边际化的文学处境 二、边际性写作与边际化伦理 三、“80后”写作:正典化及其可能 第十四章传统道德现代化的文学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传统道德的意义 二、启蒙的意理:线性哲学与“传统”的叙述语法 三、启蒙的悖谬:“传统”误读与价值延搁 四、新启蒙与传统道德的当代问题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文学”与“风俗化”叙事伦理 一、道德“不正确”与叙事非正当 二、“斗争”美学与“我们”叙事 三、“乡村”的政治与道德神话 第十六章国家价值观:文学共同伦理与当代认同 一、国家价值观与文学的当代问题 二、文学领域国家价值观的“沙化” 三、共同伦理解体与“仇恨”美学 四、国家价值观的审美重建 结语:新世纪文学与当代道德创新 一、文学史经验与道德创新 二、道德创新的“问题”与“方法” 三、道德创新与文学创新 参考文献 寻找隐秘的河流(代后记)

编辑推荐

《伦理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在伦理的视野中,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出检讨与反思。作者的思想方法,不是去描述当代文学中的伦理世相。而是以历史的眼光。将当代文学扑溯迷离的伦理叙述放在中国历史与文学的总体经验中,并与中国现代经验和当代经验相勾连,由此追踪作家在一个历史的过程中。在文学上对伦理变局作出的彷徨与回应,观察作家的突入与迷执,并对近30年来中国作家的伦理叙述经验和叙述伦理作出综合清理、盘点、反省和批判。

作者简介

《伦理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以宏观与微观、特殊与普遍相结合的方法,还原式地勾勒出当代文学伦理叙事的诸般现象。通过对文学写作现象的观察,推论作家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态度、情感与道德价值取向及其与时代变革间的共振关系,辨识作家们的伦理叙述所呈现的特殊历史、时代与个体美学况味。研究的目的,并非简单地追问伦理视野下的当代文学“是何”与“为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追踪它们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并进而在中国—西方、古典—现代的对话、汇通、互参与互证之中,揭示文学伦理叙事、道德叙事的一般规律。同时,在实证研究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学伦理学研究的深化,和文学伦理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方法的形成与完善,均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伦理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