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烬》书评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44749525
作者:[匈] 马洛伊·山多尔
页数:247页

感想

一个晚上,一盏烛台,两个男人,一个女人,一段尘封40余年的故事。第一次看匈牙利作家的作品,作者经历了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本以为故事带给我的是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人民内心思想及生活的变迁,可感觉故事没有体现这点,有点失望。故事时代感略显沧桑,倒是三角恋描写的甚为细致入微。

书摘丨马洛伊·山多尔《烛烬》

注:“【】”内为“章节名”;“『』”内为“书摘”。【第5章】『“这是人类应该面对的挑战,”女主人应道,她正坐在镜子前,端详着自己日渐衰败的美丽,“人们总有一天要失去他们自己的所爱。不能忍受这点的人,不值得可怜,因为他不是完整的人。”』『人们最大的渴望,莫过于无私的友谊。人们绝望地渴望得到它。』【第7章】『他们之所以彼此喜欢,是因为他们都宽恕了对方身上带着的原罪:康拉德宽恕了朋友的财富,近卫官的儿子宽恕了康拉德的贫穷。』【第11章】『喝酒的人是廉价逃亡。』【第12章】『世界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来不能忘记。』【第13章】『只要一个人在地球上还有未竟之事,他就得活着。』『这类将自己的灵魂和命运交付给孤独的人没有信仰,只有等待。等待那一天或那一刻的到来,直到能够再次与那些使他陷入这一境地的人进行争论,争论迫使他坠入孤独的所有一切。』『对我来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能跟这个我已经了解并且拒之于自己生活之外的世界进行妥协。』『“我很想知道,”他说话的口气仿佛是在跟自己辩论,“到底存在不存在友谊?我现在所指的,并不是那种由于两个人相识、在他们生活的某一阶段对某些问题抱有同样的看法、具有相似品位和相同爱好而感到两心相悦的偶然性欢欣。那些都不是真正的友谊。有的时候,或许由于它如此独特,如此卓然,我认为友谊是生活中最牢固的关系……友谊的基础是什么?是同情吗?‘同情’这个词太空洞和单薄,它的含义远不足以让两个人在他们生活的危难关头拔刀相助,仅仅出于同情吗?或许还有别的什么?……莫非在所有人际关系的深处,都有个小小的厄洛斯(注:古希腊神话中司“性爱”的原始神,谁中了他的金箭就会产生爱情,中了铅箭则会产生憎恶)?在这里,在孤独中,在森林里,我试图理解生活中的一切,因为我没有别的事可做,所以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当然,友谊不同于那些在同性身上寻求某种畸形满足之人的病态性倾向。友谊的厄洛斯不需要肉体……与其说令人兴奋,不如说让人困惑。不管怎么说,它终归还是个厄洛斯。在所有的爱和所有人际关系的深处,都住着一个厄洛斯。你知道,我读了很多书。”他用歉然的语调说,“今天,人们写它已经自由了许多。不过,我还是一遍又一遍地读柏拉图,因为在学校时我并没有读懂。我认为友谊这种人际关系——你在世界上走过的地方更多,跟我这个隐居乡下的人相比,你肯定对它了解得更多,看法也更与众不同——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各种情感中最高贵的一种。有趣的是,动物中也存在这种情感。动物也有友谊,无私,乐助。一位俄罗斯大公写过这个……我已经忘了他的名字。有些狮子和雄松鸡,各种层次和级别的动物,会竭力帮助陷入困境的同类,我确实曾经亲眼见到,它们有时还帮助非同类的动物。你在国外有没有注意到类似的情况?……那里的友谊肯定跟这里的有所不同,肯定要比我们这个落后世界里的友谊更先进、更现代。动物会采取救助行动……有的时候,尽管它们自己很难战胜救助中的困难,但在每个种群里,总会有强壮、乐助的生灵挺身而出。我在动物世界里见过的实例数以百计。但在人类之间,这样的实例我却很少见到。确切地说,我只见过一例。同情,在人与人之间眼看着生成,最终却总是溺死在自私与虚荣的沼泽里。战友关系和伙伴关系,有时看上去很像友谊。有的时候,共同的利益能够打造出一种类似友谊的人类处境。另外人们愿意逃离孤独,逃入各种亲密关系,尽管他们中大多数人会后悔,但或长或短还是相信:亲密已是友情的一种。毫无疑问,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友谊。我父亲认为,人们习惯将友谊想象成一种义务。跟爱情一样,朋友也不会因为自己投入的情感而要求回报。既不期望报答,也不把自己选作朋友的人视为不可思议的生灵,应该了解对方的毛病,并承担全部后果。这才该是理想。只有这样活着才有意义,人类能抛开这样的理想而存在吗?假如一位朋友辜负了我们,我们可不可以因为他不是真正的朋友而谴责他的个性和过失?假如我们希望另一个人保持理想和忠诚,这样的友谊又有什么价值?各种各样索求回报的爱又有什么意义?难道我不该像接受自觉自愿的风险与忠诚那样接受一位不忠的朋友吗?难道对他人无求无欲的无私品质不是所有人际关系的真正内涵吗?莫非赋予得越多,人对回报的期望就越少?怎么才能做到赋予得越多,对回报的期求越少呢?假如一个人付出了自己青年时代所有的忠实信赖、壮年时代所有的自我牺牲,最终抱着盲目、绝对、丰沛的信任向另一个人付出了人类之间所能够付出的一切,结果发现另一个人不忠和卑鄙,他有没有权利愤怒和报复呢?如果愤怒,如果报复,那个欺骗并抛弃了他的人是否曾是他真正的朋友?你看,当我孤独的时候,总是琢磨这类书生气的问题。当然,孤独不会提供答案。书籍也不会给出完美的回答。无论是中国人、犹太人或拉丁圣哲的古代论著,还是现在的新书,难道都只是玩弄修辞、不说真相的夸夸其谈?到底有没有人曾经说过或写过真相呢?……当我有一天开始沉浸于心灵和书籍之中,我开始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时光流逝,生活在我的周围变得晦暗朦胧。书和记忆越攒越多,越积越浓。每本书里都有一点点真相,所有的记忆都表明,人们徒然知道人际关系的真正本质,他们不会由于各种见识而变得更加明智。因此我们没有权利向我们曾经视为朋友之人索求真相与忠诚,哪怕有许多件事表明了这个朋友的不忠。”』【第14章】『欲望,成为他人,成为我们这样人的欲望:没有什么欲望会比这个更灼痛人心。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成为其他人而活着,我们不得不接受自己对自己和世界而言的现实存在。我们不得不接受,你是那类人,我们是这类人;我们不得不懂得并且接受,我们不会因为智慧而从生活那里获得赞赏和嘉奖;不得不懂得并且接受,自己虚荣、自私、秃顶或有啤酒肚——是的,我们不得不懂得,我们不会因为任何东西获得嘉奖或赞赏。不得不接受,这就是秘密。我们不得不接受自己的性格和天性,即使经验和才智也不能改变我们身上的缺陷、私心和贪婪。我们不得不接受,我们的欲望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彻底的回声。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所爱的人并不爱我们,或者并不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爱我们。我们不得不接受背叛和不忠,这是人类最难完成的重任之一;不得不接受另一个人在性格或思想上的出类拔萃。』『人在孤独中能够洞悉一切,什么都不再害怕。』『没有哪种感情关系要比男人间的友谊变冷、变凉更令人忧伤绝望。因为男女间的关系就像在市场上讨价还价,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条件。但男人间友谊更深刻的意义恰恰是无私,我们既不想让对方做出牺牲,也不要求他付出温柔,我们一无所求,只想维持一个无言的盟约。』『“我们曾是朋友,”现在他提高了嗓门说,“我希望你明白这一点。不过你肯定明白,不管是当时,还是后来,不管你在热带还是别的任何地方,我们始终是朋友,这个词的含义里充满了只有男人才会理解的责任。现在,你应该了解这个词所包含的全部责任。我们曾是朋友,不是伙伴,不是同僚,不是称兄道弟的哥们儿。我们曾是朋友,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补偿友谊,即使自我蛀蚀的隐僻也无法带来这种由无言、体贴的友谊带来的快乐。因为,假如我们不是朋友,你就不会在那天早晨打猎的时候,在森林里向我举起枪口。假如我们不是朋友,我就不会在第二天赶到你从未邀请我去过的住处,你在那里隐藏了秘密,隐藏了令人费解、玷污我们友谊的邪恶秘密。假如你不是我的朋友,你就不会在第二天如凶手或歹徒逃离作案现场一样从城里逃走,从我身边逃走,而是会留下来骗我、背叛我,那样会让我更痛心,会对我的自负和自尊造成更大的伤害,然而事实上,无论你做什么都不会比你所做的更糟糕,因为你是我的朋友。另外,假如我们不是朋友,你就不会在四十一年后回到这里,就像凶手或歹徒悄悄溜回到作案现场。因为你不得不回来,你看,因为你心知肚明。现在我必须告诉你,告诉你一个我曾经不肯相信、对自己否认,但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才慢慢知道的事实,我必须告诉你这个可怕的、令人惊诧的发现:我们现在也是,而且永远都会是朋友。由此看来,没有任何种类的外力能够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在我心里杀死了什么,毁掉了我的生活,但你始终都是我的朋友。今天晚上,我将在你心里杀死什么,然后放你回伦敦、热带或下地狱,可我仍旧是你的朋友。我们在谈打猎之前,必须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要谈的一切都只是后果。友谊不是柏拉图式的情感。友谊是严格的人类法则。在古代世界,这曾是最牢固的法则,是伟大教育体系的法律基石。除了冲动和自私,在人们的内心深处还存在一个这样的法则。它比男人和女人怀着绝望的冲动相互追逐的激情还要强烈,友谊不含欺骗,因为双方彼此均无所求,朋友可以被杀掉,但两个人从少年时代就缔结的友谊是杀不掉的,直到生命结束也不可能被扼杀,记忆继续活在人的意识里,就像一块无言的英雄纪念碑。英雄,从这个词悲壮、静默的意义上讲,这是没有军刀、匕首短兵相接的英雄壮举,如同人类所有无私的品行。这样的友谊在我们之间存在,这个你很清楚。就在你举起枪口、准备杀人的那一刻,在我们之间的友谊要比在那一刻之前,要比在风华正茂的二十二年中的任何时候都更炽烈!你肯定还记得那一刻,因为在你的余生里,只留下这个成为你生命的意义与内容。我也记得。”』【第15章】『只有那些知道自己的生活中有一日将有什么事情需要表白的人,才会这样忧虑不安地为自白、为最后的真诚做准备。』『言语能跟生活现实完全相符的人十分罕见,也许是生活中最罕见的现象。』『我们只能通过细节理解本质,这是我从书里和生活里体会到的。要了解所有的细节,否则我们不可能知道,哪个隐在背后的词是重要的。』【第16章】『“因为,不仅是事情发生在人的身上,”现在他抬起头来果断地说,蜡烛在他们的头顶上燃着长长的火苗,冒着烟;蜡烛的棉芯已经变黑。窗下的风景和城市已经昏暗,黑夜中不见一点灯火,“人自己也制造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人制造了应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后,又守在身边不肯放走。人就是这样。即使他在开始的一刻就立即感到并且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致命的,但他还是照做不误。人跟命运相互依存,相互召唤,相互创造。‘厄运无缘无故闯进我们生活’的说法是不对的。厄运从我们敞开的房门跨进来,是我们将厄运请到自己跟前。没有谁拥有足够的力量与聪慧,能用言行阻止那些因其本质和特性注定将要发生的灾难。』『后来,漫长的时光和孤独的日子让我懂得,无论男女关系、朋友关系,还是人与世界的各种关系,永远全都取决于此:取决于将人类分成两类的另类性。有的时候我几乎相信,世界上只存在这两类人,每类都是另类性的变种,阶层划分,世界观,权力等级,一切都是另类性造成的结果。只有属于同种血缘的人们才能在危难关头相互帮助,才能将自己的血液捐给与自己血型相同的人,心灵也只有在不是‘另类’的情况下,在其态度要比信赖还要隐秘、真实的情况下,才能帮助另一个心灵……』『在生活中你可以得到一切,可以战胜周围和世界上的一切,生活可以赋予你一切,你可以向生活索要一切:只是你不可能改变一个人的趣味、倾向和生命节奏,不可能改变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特征的这种另类性,哪怕这个人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哪怕是跟你很亲密的人。』【第17章】『忠诚难道不是某种自私?自私和虚荣,就跟生活中人们绝大多数别的事情和需求一样?当我们要求另一个人忠诚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让那个人幸福?如果在忠诚的温柔囚禁中不能够幸福,我们是否还爱这个我们要求他忠诚的人?假如我们爱另一个人却不能让他幸福,我们有没有权利要求他什么,要求他忠诚或者牺牲?』『人会慢慢地衰老:首先是对生活和人的态度的衰老,你知道,人对于一切都会慢慢变得那么明白,会懂得万事万物的真谛,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可怕、乏味地周而复始。这也是衰老。当你已经知道,杯子什么也不是,只是杯子而已。一个人,一个可怜的家伙,其实什么也不是,不管他做什么,也只是个人而已,一个凡夫俗子……接着,你的身体变得衰老;不是一夜之间,不是的,先是你的眼睛发生变化,你的腿脚、肠胃或心脏开始衰弱。人就是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变老。后来有一天,你的心灵开始变老:因为尽管肉体会变得虚弱和退化,心灵仍在欲求和回忆,寻找和愉悦,仍对快乐充满渴望。当这种快乐的欲望也消失了,除了记忆和虚荣,不再有别的;人在这种时候真的变得衰老,不可挽回,不可逆转。有一天你醒来后,揉揉眼睛:你已经不再知道,你到底为什么醒来了?日子所呈现的一切,你都精确地知道:春天或冬天,生活的场景,天气,日常程序。不会再发生任何意外之事:即便有突然发生、不同寻常、令人恐怖的事情也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因为你知道所有的可能,你能预算一切,无论好事坏事,你都毫无期待……这就是衰老。』【第19章】『你是否也这样认为,生命的内容不是别的,而是那股有一天打动了我们的内心和灵魂,之后永远燃烧到死的激情?不管在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如果我们经历了这个,或许我们就没有白活?难道激情真是如此深邃、如此邪恶、如此伟大、如此没有人性?或许它并不是针对个人而言,只是针对欲望?……也许,它还是针对个人而言,永远总是仅仅针对一个有可能好、也有可能坏的神秘个体,但激情的内在实质并不取决于其行为和品质?』【后记 流亡的骨头】『什么主义都可能过时或被修正,但理想主义始终如一。』『匈牙利人是唯一姓在前、名在后的欧洲民族。』

无题

“生命的内容不是别的,而且那股有一天打动了我们内心和灵魂,之后永远燃烧到死的激情”或许这便是为什么一个人能够花四十一年来想着当年朋友举着枪瞄准枪的瞬间。没有复仇,也没有真相,没有答案,只有一个老人,道尽了四十一年的沧桑与幻想。语毕,友散,烛烬,放下,死亡。

命运的出逃

命运的出逃——关于马洛伊·山多尔的《烛烬》啊,真应该早点读马洛伊的。读到康拉德开始讲述热带游历时,我想到了茨威格《马来狂人》中的热带病患者,将军的大段独白又让我想起约翰·威廉斯《斯通纳》的自白和个人史写法。后来读到还剩三分之一时,突然想起了《Youth》这部电影。说白了,这个由蜡烛贯穿始终的故事是"我的好朋友和我老婆搞在了一起后来合谋杀死我"的梗,但是马洛伊写的却是人类的尊严、命运的判决和短暂生命的悄然而逝。 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四十一年的漫长等待后重新坐在一起交谈,被康拉德背叛的将军絮絮叨叨,把四十一年的疑虑和思索讲给曾经的背叛者听。而康拉德沉默、从容,对于将军的剖白和抛出的问题拒不回答。生命到最后,一个倾吐,一个接受,困惑消散,怀疑与追问的意义消解。这大概是马洛伊想说的。马洛伊的语言怀着一种浪漫主义者的激情,将军的独白最能体现这一点。语言须从整体上把握,但睿智者的光芒从字里行间纤毫毕现:谈人类欲望:「在你的内心深处,有种纠结的冲动让你感到紧张、焦虑,那是一种欲望,一种想成为与自己不同的其他人的欲望。这是命运对人最大的打击。」谈背叛与罪恶感:「因为一个人并不见得在他举枪杀人的那一刻更有罪。罪发生在先,意图才是罪。」「有一种羞怯感,要比人们在生活中可能体会到的一切都更尴尬,那是当受害者不得不看到刽子手面孔时感觉到的。这种时候,生灵在造物主面前自惭形秽。」谈作家都爱谈的命运:「不仅是事情发生在人的身上,⋯⋯人自己也制造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人制造了应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后,又守在身边不肯放走。」「人跟命运相互依存,相互召唤,相互创造。‘厄运无缘无故闯进我们生活’的说法是不对的。厄运从我们敞开的房门跨进来,是我们将厄运请到自己跟前。」谈人的另类性:「那时我还不理解这个词,还不懂得什么是另类性。⋯⋯后来,漫长的时光和孤独的日子让我懂得,无论男女关系、朋友关系,还是人与世界的各种关系,永远全都取决于此:取决于将人类分成两类的另类性。」「在生活中你可以得到一切,可以战胜周围和世界上的一切,生活可以赋予你一切,你可以向生活索要一切:只是你不可能改变一个人的趣味、倾向和生命节奏,不可能改变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特征的这种另类性。」反叛的意味从故事开始就嵌入了话语里,如同马洛伊自身的反叛性一样,将军与康拉德这两个人物的对弈撑起了整个故事,而作者语言的深沉阔大完成了整部作品对生命意义的剖视。译者余泽民的后记也颇为耐读。匈语作家马洛伊·山多尔的作品,今后还要继续读。

烛烬人散

将军:“生命的内容不是别的,而是那股有一天打动了我们的内心和灵魂,之后永远燃烧到死的激情?……难道激情真是如此深邃、如此邪恶、如此伟大、如此没有人性?……激情的内在实质并不取决于其行为和品质?如果你能回答,我洗耳恭听。””你为什么要问?”康拉德平静地说,“你很清楚,是这样的。”两个人全都深深叹息。当第一次想从世界手中夺走并且占有另一个人的身体与心灵且仅归自己所有时,出于以自发而扭曲的形式而萌生的人与人之间的欲望,或以深思熟虑的激情在滑稽而郑重的仪式上“结拜兄弟”。这就是爱情和友谊的全部意义。当我们开始质疑这种欲望,觉得它很可疑的时候,牢不可破的信仰土崩瓦解,摇曳燃烧的欲望变成了记忆。烛烬。余烟袅袅散去,如悠长的叹息。

比背叛更可怕的是,一厢情愿

最近看的一本书,叫做《烛烬》,为什么会想到看这本书呢,不是因为谁的介绍,而仅仅是因为,它很薄,很短,让我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就看完,不会耗费我那么多的时间,或许是在等待一个人的信息的时间,可能是一个无法入睡的夜晚,可能是一个什么也不愿意做的下午,就可以把它看完,去脱离我的生活,短暂地把自己放入另一个世界里,思考另外一些或许离我有些遥远的问题。只是没想到,就是那么凑巧的,在看到5%的时候,我就发现,它与我最近这一整个月所反复思考的事情竟然有着让人惊奇的关联性。这让我就忍不住一直看下去,想要看与我相差一个世纪的人,在关于【友谊】,关于【人与人之间的疆界在哪里】,关于【背叛的极限是什么】,对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一个问题,会有什么样的故事与答案。在书的开头,是年迈的,与世隔绝几十年的亨里克老将军收到了昔日好友即将到访的来信,由这封信,那个由于主要家庭成员都已接连去世而变得死寂沉沉的宅子,因为回忆和情感的开启而有了一丝丝生气。随后,是一段关于往昔青春岁月追忆。在这个部分,我是被作者叙述的语言风格所打动的,你会看到书中对于记忆中每一个细节近乎深情而虔诚却又不失克制的描写,无论是生活的起伏,情感的枝蔓,还是生命的晨昏,文字的思考极其细腻,仿佛生命里每一寸时光都值得在日后漫长的岁月里回味和追忆。当这位将军二十多年的好友康拉德,在离开四十一年之后,迈着同样衰老的步伐走进这间宅子,与将军见面后,这本书的内容就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对话,直至结束。直到结尾我也不敢相信,它居然就以一个老宅子里的一个对话而且还更多是一个老人的絮絮叨叨,就这样成了一本书。它是那么简单,简单到只用一个老人的执念,一个近乎是独白的对话来问一个问题,给一个答案。老实说,我看的不过瘾,但是却又觉得很足够,因为在这其中,我所体会到的感情已经让我觉得过于沉重。这个小说的背景是体现它的价值的一个重要前提,它是在讲述一个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故事,那时候二战还没结束,匈牙利还在奥匈帝国的铁蹄之下,在小说里,主人公们在谈论自己的友谊时,也在追忆着逝去的奥匈帝国,追忆着过去的黄金时代,消失的贵族精神。许多的评论说,我们不该仅仅看到两位老人的友谊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而应该看到它的背景,才能够理解到它的伟大。但是,因为我对于历史并不了解,难以体会到那个层面上宏观的伟大,我只能非常肤浅地将我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段友谊,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上面。亨里克与康拉德曾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一起上军校,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尽管分别处在不同的阶级,却共同度过了所有的青年时光,一切都是共有的,一起看书,一起发现秘密,一起打猎,一起骑马,一起培养军人的品德,一起体验社交生活和爱情。以至于学校里许多人觉得他们是同性恋,但最终,“在他们的关系里,有着某种柔情、严肃、无条件和悲剧性,这种有意的光芒让嘲讽者缴械。”这已经让太多人无话可说的默契的友谊,在双方了解到各自的家庭、阶级之后,初显分歧。但是分歧真的是出在这里吗?出现在这个显而易见的阶级落差吗?或许,在完美友谊的形成之初,分裂的种子就已经深深埋下,直至某天生根发芽,才发现原是同根树,竟是彼岸花。这并不仅仅是一个被朋友和妻子背叛的三角恋故事。那么究竟是什么呢?在两位老人的交谈中,我们再去看。在亨里克跟康拉德说的那么多的言语中,我很难同意许多评论所说的“高贵的写法写高贵的感情”,在两位老人见面前,我浅且可以同意这一观点,但是见面后的对话中,我更多的看到的是一个老人在面对昔日深深相信的友谊,那一段视为生的感情时候,忍不住幼稚地揣测,反复无常的询问,故作镇定的淡然。在我的眼中,一个人在感情发生的地方,没有什么高贵,更多的是孤注一掷的一厢情愿,和面对永远存在的那一个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束手无策的狼狈。无论他是十几二十岁的少年,还是年近古稀的老人,面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每一个人都是笨拙的新手,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办法真正地走进另一个人的生命。只能凭着自己所能够感觉到的模糊的轮廓去尽可能地靠近,借着那令人近乎绝望的揣测与怀疑去追寻“忠诚“的所在。整一个像是争辩的对话里,这位备受期盼与思念,让亨里克等待了四十一年的“真相揭开者“,康拉德,却说得特别少。说的少的那个总是看起来更无害一些,更理智一些,更清醒一些,在许多时候,我们会这么觉得。康拉德说的多的部分,是两人刚刚见面时候,还没有说到那两个让将军耿耿于怀四十一年的问题之前,他说的在他离开将军,离开自己的家乡之后的生活。而之后对于将军提出的问题,将军所讲的四十一年前,康拉德离开前那一天发生的事情,他却更多只是沉默。那个时候我的感觉是什么呢?康拉德当年一走了之,有了新的生活,妻子克里斯蒂娜带着真相死去,尽管他们都离开了,但是只有将军一个人还一无所知地留在过去。所有人的生活都在往前走了,只有将军四十几年如一日地独自一人,将自己困在“为什么我的朋友想要杀我,为什么我的朋友背叛了我,我的妻子和我的朋友究竟什么关系,我究竟犯了什么罪,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这样的困局中。这些问题,从年轻气盛的青年时期一直在他心中盘桓,被他一直带到独自老去的暮年。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将自己关在与世隔绝地宅子几十年,仍要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里,向同样老去的,这个曾经是朋友,以后也一直会是他的朋友的人,像个不谙世事的青年一样倾吐内心的愤懑与困惑。而他挂念多年的朋友,在离开多年,经历了花花世界的风风雨雨,早已不想再提当年事。是这样的落差,让我感到尤其的悲伤。这并不是对错的问题,正如亨里克所说,“事实我早已知道,我想要的是真相。”犯错的很多时候并不是行为,而是意图。他想要知道的是,为什么康拉德在四十一年前想要杀了他,妻子与康拉德是什么关系,他究竟犯了什么罪,这两个最亲近的人最后都离开了他。他说他不是想要问这些问题,但我相信,在起初的几年,这是他心里最无法跨越的问题,却也是永远都无法提出的问题。在这一个长篇大论里,我能够感觉到的那一个隐藏的,没有被问出来的问题是:康拉德,自始至终,你可曾把我当做过朋友?你自始至终都把你视为我最好的朋友,那么你呢?言语虽然包含了那么多的词汇与句子,可以让人尽可能地表达自己,但是在人与人的关系里,却有太多的问题,是即使你我都知道,却不能提出的,非要什么都问清楚,说明白吗?不是不可以,是不能够,人情经不起追问,更多时候,人也承担不起这些问题背后的答案,所以有太多望而却步,见好就收,不告而别,各自安好。我们以为那是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但在我的经历中,每一次,我都是带着心知肚明的不解面对这些离散的。“心知肚明的不解”,很矛盾的词吧?心知肚明,是知道人与人聚散有时,是知道人情冷暖有时,是知道缘分穷尽有时。不解,是想知道怎么走到这一步,是想知道为什么终究“有时”,是想亲口听你说出为什么。但我从来也不敢问,就那样接受了。亨里克将军说了那么多,也终究不敢直截了当问出来,也不敢听到那直截了当的答案。他问了出来又怕朋友尴尬;他想知道,又怕朋友为难;他将妻子和朋友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却始终还是被隔离在外,只能一辈子将自己放在揣测的世界里,在他早已猜出答案之后,想要亲口听到真相之时,他还是慌乱地不知所措。直到最后,就算他的朋友就在他面前,他仍然还是一个人靠猜测得到最后的答案。他自始至终想要以一个得体的姿态去询问真相,但面对朋友最后的回答,终究还是乱了阵脚,认真,就输了,对吗?一段感情中,可怕的是背叛吗?我觉得,不是啊。背叛,那是一件事,是一个行为,可能会让人感到愤怒,悲伤,但这些情绪都会随着事情的过去而被掩下。最怕的事情是,自始至终,我是一厢情愿的。人能解决的是事情,无法面对的,是人心。那些我觉得我们情深义重的回忆,只被我一个人珍视着,只有我一个人记得,我以为我们是朋友,我以为我们有着独一无二的情感联结,但在我无法探知的你的世界里,我却犯了罪,我以为我们亲密无间,而事实上我早已被隔离在外,那么这段我所无上珍惜的情谊,究竟是什么呢?怕的不是你的背叛,而是如果对你来说我的存在已经成为你的法度里不能容忍的成分,我还一无所知,在这一段已经是一个人一厢情愿的友谊中,进退两难。最狼狈的是,在无情面前,一切的深情都是令人心生厌恶的滑稽。让我所珍视的你感到厌弃,我该多么难堪,又该如何自处?这不是牵涉到财产损失,生死人权的法案,有法官来审判,有辩护人为受害人申诉,有债有偿。在情感中,牵扯不了这些,情深情浅,缘尽缘散,都全由你我来定,除了接受,没有别的选择。每一段关系开始之前,我们都不知道最终会走向何处,却还是要开始,我们无法予以承诺,却还是希望永久,面对一次次的离散,却还是一次次忍不住要去爱,去相信。在感情发生的地方,只有孤注一掷的真心。在友谊中,“既不期待对方进行帮助,也不要求对方做出牺牲”,唯一的只是,我们愿意为对方交付自己的忠诚而在一起。到最后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该向谁讨还?又该用什么理由去讨还呢?明明所有的一切,都起于“你愿意”,都是你一厢情愿的啊。你以为存在的一切,是别人一个转身就可以抹杀的,那么我们为什么终其一生都要去追寻呢?我们明明拥有智慧、知识、丰富的见识,却为什么最后还是会栽在这些命悬一线的情感当中作茧自缚?我们追寻的究竟是什么呢?一段感情初始,都会燃起一簇亮眼的火焰,是你愿意被我点燃,我愿意为你点亮,岁月消磨了情感的蜡烛,无人添火加油,只有那一簇火靠着那根短短的引线,和那一点少得可怜的蜡烛根部,所谓的情感的根基,苦苦维持着微弱的光,直至燃烧殆尽,在那面目全非的余烬中,我们最终看到的,是什么?只有死亡才能给出答案吗?在这本书中,只给出了死亡这个答案吗?我没有答案,也无法相信。或许到我将死之时,才能知道。在开头,我提到说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与这本书有着某种关联性。是缘六月底我对于朋友的怒气。我很少真的会生气,那时候我对于自己的怒气感到不知所措。后来想想,比起说是生气在意,倒不如说更多的是恐惧。在漫长的十几年,我常常为交朋友这件事而焦虑,怎么样才能成为好朋友,怎样才能获得友谊,要如何相处,要如何长久,我花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想明白,只是随着年岁增长,当我越来越少去思考这个问题,我身边的朋友却慢慢多了起来。成年之后我很少去想这些问题,对于人来人往,我只接受,不追问。再也不会像小孩子一样一再确认,我是你的好朋友吗?我们是好朋友吗?啊是的对吗,好的,我们是好朋友。再也不能这样了。但那一次我却突然感到很迷茫,对于很多人都感到很迷茫,像回到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幼童时期,心里有一大堆想要肯定回答的疑问——我们是朋友吗?我是你的朋友吗?你是我心里很重要的人,那我呢?如果我很在意的事情,对方并不在意。如果我很在意的感情,对方并不在意。如果我很喜欢你,你不喜欢我,我却不知道,那多可怕。如果我认为我们感情深厚,你却不这样认为。如果我将你视作重要的人,你却没有,那么我是谁?我是以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出现在你的生命中?我该怎样心安理得地用何种姿态何种身份与你相处,才不显得过分?这些问题可以问吗?不可以。对于一般人,这些问题无需问,而对于那些太重要的人,说了那么多边边角角的话,也不敢问出来。坦白是一件太可怕的事情,但因为不想与你分离,所以还是想要多说一点,试图挽留一下。等同于把一颗被自己层层包裹起来的心放在你面前,你看啊,我捧出这颗心给你看,这里给你戳了一下,疼,你不要再伤害它了好不好?可你要是冲我举起枪,我会呆在原地,不躲也不闪。因为我从未想过要如何离开你。我为什么感到恐惧,是因为我一直以为,这些问题已经无须再问,可我却还是无法确定。“忠诚”,这个古老而沉重的名词,我但愿我们都能与它同在。但,我却希望每一个我爱的人,都能过的轻松自在。但愿我都能做到我想要说的这句话:我交付我的忠诚,也给予你来去自如的自由。这是我一厢情愿给出的诺言。

《谁能到时间中避难?》

谁能到时间中避难?赵松小说《烛烬》成为马洛伊-山多尔最受欢迎之作是必然的。它抵达了诗的纯度。在这部语言密度大、叙事空间结构精密、旨在探测不同精神取向者之间深层精神与道德矛盾的现代小说杰作中,旧时代终结,旧世界瓦解,无论是终生执著骑士精神的将军,还是始终追求音乐至上的康拉德,作为时间深处残存的碎片,他们在默默地面对这空前的失落与虚无的同时,还心怀不可言说的秘密,他们与时间为伴,他们对抗时间,他们努力活下去,他们逐渐失去一切,他们在时间深处饱尝或逃避心灵的苦难……他们曾是灵魂至友,后来变成刻骨铭心的“敌人”,最终在经历漫长时间与痛苦之后,在抵达人生终点之前,接受了无需答案的谅解。在这部篇幅不长的作品里,马洛伊-山多尔展现出令人震惊的语言才华与小说技艺。他将貌似悬疑小说的结构和叙述方式,与古典、浪漫而又神秘的气质融合在一起,构建起那个包含了爱与背叛、记忆与毁灭、精神与时间等古老话题和解体重构共进的世界;他以充满庄重与冷酷的骑士气度的开篇感染了你,随即又以独特笔法营造的瞬间意象重叠、思绪不断转换闪回等效果让你陷入心灵的深渊与迷局,并为之折服。要在悬疑的线索里走很久,你才会忽然意识到:这是个真正的悲剧——发生在两类精神取向上截然不同的非凡之人(可称为骑士与艺术家)之间那致命的无法理解、充满误解与最终走向弃信背叛的悲剧。《烛烬》给予“背叛”这个古老命题以最为复杂、深刻而又微妙的阐释,也赋予解谜与制谜同体的追忆过程以匈牙利古老森林般的神秘光泽与气息。这部小说最具魅力之处,并非通过充满诗意和神秘感的叙事对宏大的历史背景所做出的某种暗示或映射,而是它能让充满悬念的“背叛”事件中那种神秘而又强烈的张力一直保持到最后。试图揭开谜底的过程的确如同探案与审判,而“审判者”却终究会发现:在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和如此漫长的时间熔炼,尤其是最后的对话之后,他已不再需要真相,他要做的,只是把那个拼了一辈子都没拼出的谜图,放在那里。两个都经历了双重背叛、承受了长久的秘密痛苦的老人,就此终于可以一起沉入那再也不需要探究也不会有人知道的过去世界,而这,无论如何都像一个关于时间与自我救赎的隐喻。(刊于译林出版社推广小册《1900:马洛伊-山多尔》)

危险的激情

这本书非常好看。两个孤独、衰老的男人,在暴风雨来临前的夜晚,坐在一栋两百年前修建的豪华庄园里,在过去辉煌荣耀与今日冷落凋敝的注视下,在忽明忽暗的烛光下,探究一个事实,一个真相。极富戏剧感的形式,直达内心的语言,高超的小说技巧,悬疑剧一般的层层剥离,全都汇集在这本仅有200页的薄薄作品里,让人读得酣畅淋漓。故事的表层是关于通奸、谋杀、背叛、复仇,各种狗血的剧情,居然被马洛伊演绎成关于友情、爱情、死亡、存在、命运、人类原始本质、自由、秩序等等主题的哲学思考。阅读是被他引领的过程,也是被打碎的过程。初始对真相的渴望、对报复的执着,在结尾时,你会发现已全部消解。其实故事极其简单:一个贵族青年与平民之子,超越阶层差别结为生死之交,然而若干年后,贵族青年却发现好友与自己的妻子有染,还企图在一次打猎时谋杀自己。平民青年关键时刻没有扣下扳机,而是远走他乡,贵族青年了悟一切远离妻子。41年后,二人再次相聚,贵族青年经过漫长而孤独的等待,终于可以探究真相:谋杀是不是真实的、通奸是不是真实的,它们具有偶然性还是一次预谋?然而真相真的存在吗?本应是两个人的对话,实际上整本书几乎是贵族青年一个人的独白,他倾诉自己在41年前所看到的、41年间所思索的,我们始终没有从他的好友嘴里听到答案,每一次可能的回答,都淹没在贵族青年思考的巨浪里,就连写有答案的死去妻子的日记,也没被打开,直接被扔在熊熊炉火里。结果就是:我们已不需要答案。让人讶异的是,读者读到此处,也已认同这一观点,因为一切矛盾冲突,都已在书中得到化解。马洛伊是奥匈帝国时期的名门望族之后,看简介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巧合:简介里说他一生困顿颠沛,流亡41年,客死异乡,而书中主人公等待真相漫长而孤独的时间,恰好是41年,似乎让人看到命运的强大力量。故事的背景大概是二战期间,然而故事与战争没有直接关系,战争只是背景,它意味着一个古老帝国的衰落,一个贵族之家弥漫着的死亡气息:被封闭的庄园一翼、20年没用过的餐厅,这个昔日写满奢华与荣耀的庞然大物与它的历史,仅靠一个90多岁的老乳母维系在一起。然而她还能维系多久呢?过眼云烟一般的结局已清晰可见。正如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所揭示的,悲剧性源于命运的预置和个性弱点的惊人巧合,最悲哀之处在于不可抗拒。《烛烬》的主人公和好友第一次相遇,他们迥然相异的出身,就预示着第一重悲剧。他们十几岁在一所军事训练学校相识,在孤独和严苛的纪律下结下友谊。“他们从一开始就很清楚,这次相识将持续他们整个一生。”为什么一次友谊会影响一生?这缘于主人公血脉里所承载的贵族教养:友谊不是儿戏,它是严肃而沉默的,是触及生命本质的伟大感情。一旦这段友谊被世人所见证和接受,它要耗尽你一生的忠诚。如果遭受背叛,必须忍耐、默默承受,这是“人类应该面对的挑战”,“不能忍受这点的人,不值得可怜,因为他不是完整的人。”贵族的教养不仅教会主人公忠诚、隐忍,还让他服从、克制、尊重秩序和荣誉,会社交……但他的朋友康拉德却是“另一类人”,他出身低微,家境贫寒,孤独、自卑,拥有强烈的欲望却无法达到,只能在肖邦的音乐中倾泻,但“旋律在他身上所唤醒的,很可能并不是理智”,他将在音乐中暴露的危险性深深压抑,直到碰上主人公美丽的妻子。他和主人公的妻子是“同一类人”,他们同样天性自由不羁,有着强烈的欲望,这是命运预设的第二重悲剧。天性是不可改变的,人的“特征法则”永远不可抗拒。他们和主人公这两类不同的人之间,是不可能真正达到心灵相通的。最悲哀之处在于我们对命运懵懂无知或难以接受命运的安排。康拉德不能接受自己的出身,他想成为主人公那样的天之骄子,但命运戏弄了他。“欲望,成为他人,成为我们这样人的欲望:没有什么欲望会比这个更灼痛人心。”在强烈的嫉妒、恨意、愤怒中,他在一无所知的主人公身后,举起了猎枪。那是一个黎明前的时刻,是黑夜与白昼的分界,也是“世界与人类的深度和高度、光明和黑暗尚且关联的最后一秒。”举起猎枪,意味着人类本质上黑暗的、原始的冲动,还未见到理性与文明的曙光。幸运的是,康拉德没有扣动板机,他的软弱和恐惧,让他选择像一个胆小鬼一样逃避。这是属于他的命运,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军人”,无法为自己的荣誉和野心而战。41年的时间,《烛烬》的主人公想明白了很多命运加诸于我们身上的必然,所以他不需要知道答案。他知道,真相存在于命运之中,而揭示一切的,只有衰老和死亡。“人们慢慢地理解世界,然后死去。”这个衰老的男人,已经懂得万事万物的真谛,看到“所有一切都是如此可怕、乏味地周而复始。”对话结束时,蜡烛燃尽,这既意味着事件的终结、生命的终结,是否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主人公对自己所处的讲求理性、忠诚、荣誉的贵族时代的道德,也进行了一定的反思:究竟什么是我们对所爱之人期待的忠诚?忠诚难道不是某种自私?当我们要求另一个人忠诚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让那个人幸福?所以他问康拉德:“你是否也这样认为,生命的内容不是别的,而是那股有一天打动了我们的内心和灵魂,之后永远燃烧到死的激情?”但激情是什么?它意味着放纵欲望、打破秩序,它有可能好,也有可能坏,它与传统相背离,我们真的该相信它吗?我觉得马洛伊也莫衷一是。他看到了隐藏在激情中的人类黑暗本质,看到了欲望不能实现引发的巨大愤怒掀起枪林弹雨,也看到激情解放人类本性,赋予生命最真实、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该何去何从?如果以今天的结果来看,显然激情、个性获得了胜利,但其中的危险性又成为我们新的担忧。

读书要入定

首先要肯定这本书一定是一本非常伟大的小说,因为曾有那么多优秀的人推荐了它,而我笃定的认为,优秀的人是不会盲目从众的。所以,我当下的一点愚见,丝毫不会影响它的意义。首先我不知道应该把它定位成一本小说或一本回忆录或其他什么文体,一般来说,小说的叙事性更强,抽丝剥茧的线索与相映成辉的对话以及庞杂的背景应该是一本优秀小说的的入门条件,如果能在这个条件之上还能升华,比如说再体现一些哲学,人文思考的话就卓越了;不过对于相当一部分作品来说,还要兼具一个文学性的特征才能成为人们和评论家口中的完美,所以,问题之于我就比较麻烦了,文学性的具象是什么?我从未好好思考过这个问题,在开始阅读本书的时候才发现是不是在一贯的阅读过程中缺乏了这种与作品契合的修养?大概是因为书中针对每一个对话点,每一个事件点,每一个重要物体,每一个相关人物,都曾运用了大段大段的比喻,排比,夸张等等修辞手法,大段大段的修辞是否就是作品文学性的一个重要特征?答案我不知道,只是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大段的比喻手法而走神,要么是机械般的看完文字,要么干脆是出神到了这一段或这一句的结尾,所以我既没有从作品中读出让我铭记的句子,也没有在故事中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感情,更没有代入故事人物,转而审视自己,总之,读完以后,好像什么都没有……奇葩的是,即使我好像全程出于出神状态读完,我仍然会记得非常清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梗概,具体有哪些重要的节点,这可能是一部伟大作品的“通病”吧:就算你是睡着读完的,你也会被我洗脑,你也会清晰的记得我……莫名其妙的把本书联想到了毛姆的刀锋所以我敢肯定,目前我还不具备理解本书的能力和经历,兴许5年以后再读此书,会有更准确的体会

现代小说越来越精致

马洛伊•山多尔的《烛烬》,基本由对话构成,对话中又基本是将军一个人的独语和追问。四十一年后他终于等来昔日亲如兄弟的好友康拉德,他想亲自从康拉德口中知道,康拉德当年一次打猎时是否想要借机杀了他,然后带着将军的妻子克里斯蒂娜私奔。他更想知道他和克里斯蒂娜是否合谋要害死他,而康拉德临时放弃了或者胆怯了而没杀将军。将军还想问:康拉德出生贫苦之家,一向桀骜,即便是与将军交好也保持着疏远,而后一同参军当官,康拉德仍保持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按照将军父亲的说法,康拉德属于“另类”,永远不可能当好一个军士,意即将军不可能真正与康拉德有灵魂之交;与肖邦是远房亲戚的康拉德却出奇地对音乐有很高的感悟力,会弹奏,像将军的母亲那样,也将音乐门外汉将军排斥在外,而与克里斯蒂娜能够用音乐沟通;康拉德私通克里斯蒂娜,在城里的住处从来不让将军前去拜访,康拉德又想杀死好友将军,然后带着克里斯蒂娜私奔,而康拉德却自己逃走了,去了马来西亚热带雨林,一走四十一年,最终回来了;克里斯蒂娜自从康拉德走后就一言不发,八年后去世,她可能从未爱过将军,嫁给将军也只不过是屈从于物质生活罢了,但将军的庄园从未给过她欢乐;将军苦等四十一年,愤怒、羞愧、绝望、静默地活着,知晓康拉德会回来……从这一生中,他们最终赢得的是什么?将军的逼问和阐释,涉及男人间的友谊,涉及爱情,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康拉德没有回答将军的所有问题,但是也据此可以知晓,将军所有的推测都是正确的。然而他认为他说出自己的疑惑,听到康拉德亲口答复也就算报复了。然而他发现自己错了。读完小说,加深了我的另一个感受:现代先说真的越来越精致,集中于一个简单事件或一个主题,而多不再贪大求全写史诗和百科全书式的东西,正如学术发展一样,不再是近现代之前那种庞大的穷极一切的体系式的研究(如亚里士多德),而侧重通过某一专题来在深度和广度上做一切面。2016.8.23凌晨

第38-39页

第38页写着是亨利克与康拉德两个“青年军官”在聊天,转到第39页,一时是“近卫官的儿子”在回答,一时回答他的是一个“将军”,一时则是“男孩沉默了”,看文章,应该是同一个人,都是亨利克,但为什么转化了三个称呼?

怎样的精神世界可以被称为贵族

“怎样的精神世界可以被称为贵族?”带着这个疑问,我网购了《伪装成独白的爱情》,又机缘巧合借阅了图书馆新书书架上的这部《烛烬》。我不喜欢“贵族”这个加冕,我粗暴的认为这些东西绝对死气沉沉,腐朽不堪,离断头台不远了。阅读完全书,我并没有改观。可如果换作怎样的精神世界是一种高贵,我就能理解了。当然这样抠字眼很没必要。希望没有惹谁生气。 (一开始,我误读了余泽民先生提到的山多尔另一部作品《草叶集》“只适合有理想主义气质的精神贵族读”,我还想到从前有人说"海子"是"古怪贵族",所以对贵族这个词印象不好。)感谢余泽民先生。我喜欢上了马洛伊·山多尔的这部作品,他的确没有食言,他真的有努力自己并带领我们探明某些人性深处的真相。这种排山倒海的对人性情欲,尤其是贵族阶层的人性情欲的探究,不得不说是一件壮举。作家的这部作品无疑是在蒙昧无知的人尚未脱离野蛮性的时刻,对人性垦荒。他是“人类精神的垦荒者”。[在余先生的后记里,我惊喜的发现凯尔泰斯称山多尔为“民族精神的哺育者”,顿时我觉得好的译者也是“人类精神的垦荒者 。]余先生在后记中写道“马洛伊一生记录、描写、崇高并践行的人格,颇像中世纪的骑士,用凯尔泰斯的话说是‘一种将自身与所有理想息息相牵系的人格’”。这种人格不正是一种精神贵族的体现么?把目光拉回小说本身,书中的人物,却没有好的正面表率,如果有,应该是妮妮。她的一生可能便是将军要找的答案。宽恕。也许这就是山多尔想让我们自己发现的答案。可惜,我只会用直觉的表述方式,让一切显得,显得很不"贵族"。我还能就此多说的一点是,书中其实早就给出了类似的答案,那句"一个活下来的人,没有权利提出指控。一个人经历了什么并活了下来,本身就已经打赢了官司,没有权利和理由进行指控。"我还摘录了一句"让我们看看自己的内心,都能找到些什么?愤怒,虽然随着时间流逝变得悠远暗淡,但却余烬难熄"。这种不得解脱的样子可以证明我所说的"宽恕",也就是我认为山多尔为我们预设的出口,是多么的难。如果要使劲扣一下我的标题,我想很严肃很严肃的说:倘若你想舒适的当一个"精神贵族",那"宽恕"的品格绝对是必要的保障。烛燃已烬,老朋友同将军握手道别,这一生他们不会再见面了。屋门外,寒夜映证了宇宙的空无,无限。

近乎永恒的爱情命题

故事的开始,是将军去地窖找酒,被一份意外到来的信件打断。就像一篇短篇小说的开头,伏笔已经埋下,等待慢慢挖掘。但随着阅读的进行,经由阅读习惯建立起来的预期将被打断,读者恍然发现《烛烬》有着一部长篇的容量。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按短篇来写,会是如何。信件的骤临将得到保留,它显得如此恰如其分地让读者介入故事之中;往事的追忆也将获得保留,作为故事展开的背景,有助于读者理解三个人物间复杂的关系,但是需要进行精简;最后是那过分冗长的对谈,将紧紧围绕着丛林狩猎中未曾实现的谋杀展开,而不是如现今所见般冗余:书中的场景如同展开在舞台上的一次表演,暗夜(时间)、桌椅(道具)、烛光(氛围)、主仆(人物)、对谈(内容)等一应俱全,将军的锋芒毕露掩盖了未曾多言的康拉德。长篇容量与短篇内容间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得《烛烬》叙述上的臃肿与简洁的构建发生了背离,这也可以看成是马洛伊•山多尔文笔上的冗余与现代主义的精准相背。证据也来自匈牙利国内的声音,如果这句评语恰如其分的话(因为缺乏匈牙利文学史的背景,我们无法核实)——“匈牙利浪漫主义文学伟大一代的合法后代”(诗人尤若夫•阿蒂拉语),马洛伊继承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却未曾止步于此,《一个市民的独白》被认为是可以媲美托马斯•曼的《布登波洛克的一家》和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寻逝去的时光》的杰作。评论家将他与现代主义文学巨匠的托马斯•曼与马塞尔•普鲁斯特相比较,无疑也点出了马洛伊文学创作中现代主义的成分。正是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光芒,造就了马洛伊•山多尔其人及其作品:一方面,高贵的出身决定了马洛伊无法脱离教养他的环境,阶级的败落决定了他以一种缅怀的情愫回忆往昔的辉煌,结果是她仍然在沿袭前一代浪漫主义作家们华丽、臃肿的文笔,写作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在《烛烬》中,这是借由庄园、贵族、权力等的刻画来使故事的现实背景模糊化,而在《伪装成独白的爱情》中,独白脱离了现实语境,演化成一出舞台表演);另一方面,经过20世纪最重大的两次战争洗礼,又身处风起云涌的现代主义风潮的边缘与中心(马洛伊曾短期流亡法国),不能不受到世纪初风起云涌的文学浪潮的影响。在匈牙利,马洛伊•山多尔已被公认为“最后一个经典”,在匈牙利文学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凯尔泰姆•伊姆莱、艾斯特哈兹•彼得、纳达斯•彼得等后辈无不在他的光环笼罩下迈入文学创作。***除却叙述与架构间的背离,《烛烬》的故事也相当简单。若以对谈为分界,全书明显形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从将军接到康拉德的来信开始,通过回忆交待故事的背景;后一部分从奶妈点燃蜡烛开始,到将军与康拉德的对谈结束,几乎全以将军的独白逐渐揭开往事残余下的灰烬。马洛伊似乎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审判一段交织着爱情与友情、忠诚与背叛的悲剧。三位主角的关系虽然模拟了惯常三角恋的老套模式,但马洛伊似乎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将烂俗点化出永恒的意味。故事讲诉了将军曾经的属下兼友人康拉德在阔别41年后重回庄园,发生的一次对谈,但马洛伊的笔触不仅蔓延至人物一生,也将时间线拉长了数个世纪。将军对家族的回忆,是对贵族阶层的一次贴近描摹,而对谈中所暴露出来的每个人物所身处的道德困境,一次次将他们拉向沉默的深渊:爱情与忠诚的对立。爱情可以脱离于关系之外,但将军与康拉德间不可弥合的阶级关系阻碍了妻子与属下的结合。虽然终其一生,将军都在试图打破这一阶级对立,但康拉德的拘谨与自卑,自始至终都没能摆脱内心的纠结。婚外情的发生,不仅未曾瓦解三人的关系,反而更加深了牢固性。这种牢固关系将三人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共同迈向了毁灭。将军与康拉德,是贵族与平民的对立、上与下的分界,康拉德对将军妻子的渴望,只能算作觊觎。在那个等级森严、却已明显出现裂缝的社会里,他们虽然尚能暗度陈仓,却不可能真正走到一起。唯一的办法就是杀掉将军。所以在对谈中,将军点出的暗杀——在一次狩猎中,将军注意到康拉德将枪口对准自己,但最终因为一声响动放弃了这次谋杀——有如爆炸般的效果,将之前酝酿起的情绪推向了最高潮,而将军将妻子的日记原封不动地投入火中,则预示了结局的到来。全书最见深刻的莫过于将军在对谈中发出的两次质询。第一次,将军问康拉德要杀自己,妻子知不知道?但我们首先想问,将军自己知不知道?其实,他心知肚明,而他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无非是想逃避与安慰自己。证据就在于他在告诉妻子这事后从妻子口中听到的“这个胆小鬼”已经说明了所有问题——暗杀是两人的合谋,甚至可能由妻子主使。但他仍然心存奢望:也许妻子并不知悉,而如果妻子不知悉,罪责就将完全驾临于康拉德身上,自己对爱情的付出就不是一顶绿帽子而已。他无法面对这个现实,从而反复将问题抛予康拉德,以此来放开现实,让自己存点幻想的余地。无畏逃避的将军对康拉德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却充满了自责与悔意。暗杀暴露后,康拉德离乡去国。留下来的将军因为自尊,也为了惩罚妻子,搬至小木屋长达八年不再与妻子交流,最终导致妻子郁郁而终。第二个问题更像是一个无解的回响:他们两人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结果只是换回了自己心爱之人离去。或许,在全书结尾,将军的这句话对主题做了概括:那些留下来的,都是背叛者。将军和康拉德都留了下来,故而他们都是背叛者,是他们两人导致了妻子死亡。自我审判如此无果,谈话随着烛焰的熄灭而结束,回荡在尾声的这句话点出了爱情悲剧的永恒性。女人可以为爱情而奋不顾身,而男人的选择永远都是为了维系身处社会关系中的自己:因为自尊,将军沉默了;因为恐惧,康拉德逃离了。为什么爱情中勇敢的总是女人,男人显得那么懦弱?这是无法回答的,这也是马洛伊通过写作萦回于爱情上的一个永恒命题。***《烛烬》中形成的空洞,很难说是一种欧式风格。既没有普鲁斯特的精妙分析,也没有乔伊斯精准的心理描写,沉默与空白回响于全书始终。面对妻子的出轨,将军的沉默是对妻子罪责的无声控诉;面对事情的暴露,康拉德的逃离转化为一种,即便是对谈中将军漫长的独白,也接近于情绪的抒发,实则没有多少进展。在简短发展内形成那种冗余感,似乎把我们带向了地球的另一边。侯孝贤被认为最准确地传达了汉民族-影像,原因之一就是沉默被典范性地表达出来。在《聂隐娘》中,隐娘在听完母亲长长的讲述之后,突然陷入掩面痛哭,突如其来的情绪没有做任何铺垫;同样,在《咖啡时光》中,女儿在餐桌上向母亲告知怀孕之事后,两人间形成的沉默自然地延伸为一种民族式表达。上述两者是否有联系?不敢肯定。匈牙利人姓名的排列与中国人相同,同样是姓在前,名在后(其他国家还有日本、韩国、越南等)。传闻,匈牙利人的祖先当初是从亚洲迁移过去的突厥人,现代的匈牙利人是否遗留了东方式的思维方式,这是值得挖掘的点。在此,把答案留给后来学者。

背叛之后

四十一年。离那件事情发生,已经四十一年了。今日,他盛情设宴,要接待一个四十一年没有见过的人。而这个人在他的少年时期起就与他亲密无间;而这个人,在他三十二岁那个一起狩猎的清晨,用一支上了膛的抢瞄准了他;而这个人,与他最爱的妻子有了他所不知道的秘密。他会怎样面对这样的重逢?我想,大多数的人会挥拳,悔恨,咬牙切齿。而更多的人,不会用四十一年去等,他会在四十一年前就将之了断。但他四十一年后设宴,极尽礼节,理智而清晰,甚至云淡风轻的与这位故友重叙当年,还原当年。所以,他是他,是马洛伊-山多尔笔下的将军亨里克。这位故友,是普通民众出身的康拉德。他们一起上学,服军役,形影不离。出身世家的亨里克对康拉德无私,愿倾其所有。不过正与我们的人生体验相同的是,阶层不同的康拉德却对亨里克有所保留,他清楚自己的位置,他有他的尊严(自卑)。表面的亲密,其实暗有风云。对好友妻子克丽丝斯蒂娜的感情,将一切暗涌推向顶端,直至爆裂。他摧毁了三段关系。他和克丽丝斯蒂娜,他和亨里克,他和他自己。而他没有勇气面对这一切,他选择了逃离。亨里克没有跑。我之所以用“跑”,是因为非圣人的将军,其实也在逃。他不过是用他的贵气,他的沉默,他的自我封闭来逃离。是的,从这个事件来说,他是最高层的受害者。他以“忠诚”为最高衡量标准的爱情,背叛了他。他以“盟约”为最高衡量标准的“中古代男性友谊”,背叛了他。“没有哪种感情关系要比男人间的友谊变冷、变凉更令人忧伤绝望。”他绝望的把自己关进山中小木屋,直至八年后他的妻子“决定让自己生病”致死,才重回家中。他不再面对外界,因为外界也分崩离析,他审视过去。这个念旧、执拗、极致的男人。他从不能接受到接受,慢慢原谅再跳出过去。他用一生,演绎了最极致的悲哀。一切终将过去。爱情,友谊,祖国,文化,思想,道德。新的不断背叛旧的。如果还有忠诚, 那是忠于什么?忠于自己?忠于过去?或者,忠于改变。也许,忠于无奈。就如这本书的名字:《烛烬》。蜡烛燃烧到最后,不再发出光亮。这是一种会发痛的浪漫。匈牙利,马洛伊-山多尔。

最后的贵族余晖

知道这本书很偶然也不偶然,初知是在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中听到的,一个推荐书籍的栏目。最近经常听一些节目,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窦文涛的锵锵三人行,高晓松的晓松奇谈还有老沈一说。感觉受益匪浅。道长介绍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的,不过我也并没有觉得这本书一定会多好,但是他在里面提到的那个年代让我心神向往,他提到了一个书中的比喻,维也纳是一个音叉,只有懂的人才能懂。其实好多事情不就是这样吗,一个小故事,可能只有老友才能明白,一个暗语,一个动作,可能就是年少轻狂的时候的一段美好的回忆。而且道长提到其实中国人很擅长这样追忆往昔的文章,比如张岱。他还说到有一个时代好像没有很著名的追忆文章,我开始以为是民国,后来他说是清末。我感觉他说的更有道理,好像我们都忘了清末遗老遗少的生活了,那个时候民主共和思潮风起云涌,好像没有什么过去的东西是值得留恋的了,一提起清朝,我们的感觉好像就是丧权辱国,仁人志士报国无门。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其实是真的没有值得回忆的吗。听完道长讲的也就过去了,并没有非要找来这本书看,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kindle上下来这本书,然后开始阅读。粗看这本烛烬,并没有觉得一下被吸引住,也可能是因为不是纸质书吧,没有那种感觉。断断续续看完的,两个人的对话,无休无止,对话结束也就是全书结束了。读完了才发现,其实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而我在阅读的时候去完全忘记了,好像老将军的颓败的大庄园完全隔绝了世事,独成一统。我不紧不慢的看完这本书,但是有一个地方我感觉读的特别有感觉,用小人之心揣度就是作者写的特别装逼。老将军发现亡妻最后未给其看的日记,一直没有拆开阅读,等到朋友来了,问其是否想读,得知其不想看。就把日记扔进了火里。我自感做不到老将军的这点,这不是一种自卑的人能有的气度,能做到这点的人是极度的自负自傲的人,或者说是并非凡人能有的气度,这不光需要克制自己想知道秘密的好奇,要知道,人类的好奇心是很难被人压制住的,能够做到这点的人是有极强的自律。还有就是他的心胸,不会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而之所以老将军拥有这个气度,和他的出身阶级是分不开的。没有他的那个出身,而能拥有哪种气度的人我觉得少之又少。我认识的当中好像没有。读史中代近代好像中国都没有,只有刘邦让我觉得好像是非出身贵族,而又有哪种气度的人。老将军把日记烧了要是我我做不到,我肯定是一个自卑的人,本来开始我没有这种想法,这这篇书评的时候想起往事,我由此事想到自己,发现了这个问题,看了写点东西确实有好处啊我好像看上去十分清高,喜欢小众的东西,而却又对那种小众的东西嗤之以鼻,矛盾的心理,看似自负自傲,其实骨子里应该是自卑。这种自卑我觉得可能来源于我的少年,和我自身的胎记有关,好像是一个残疾人。虽然我好像已经忘了这个事情,平时也很少想起胎记这个事情,周围的人也没有提及或者询问。但是可能有个阴影一直让我挥之不去。只是我没有注意到而已。我的不喜欢与众人相同,不爱和别人交流,虽然有觉得他们平庸的原因,也可能是有我自己自卑害怕与人交流有关。记之记之。这篇读后感写完,让我突然觉得这本书没有白读。收获颇丰。


 烛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