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随说禅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7
ISBN:9787219053553
作者:顾随
页数:159页

作者简介

对于公众而言,顾随的名字可能很很陌生,但这丝毫不妨碍他的思想事实上已为许多文史爱好者所熟知。顾随的很多弟子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周汝昌、叶嘉莹、史树青、邓云乡、郭预衡、颜一烟、黄宗江、吴小如等便是其中突出的代表。近年,叶嘉莹教授以老师晚年名号“驼庵”在南开大学设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以奖励后辈学子。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曾说“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

这本《顾随说禅》囊括了《揣龠录》及许多知名佛经、禅理,顾随用其简练、雅致的语言对其进行阐述。

散文大家张中行在这本书的序中说“顾先生虽是在家人,讲禅却还是坐在禅堂之内;行文似是为上智说,轻轻点染,希望读者闻一以知十;顾先生的笔下真是神乎技矣,他是用散文,用杂文,用谈家常的形式说了难明之理,难见之境。我们读禅宗语录,都会感到,这些和尚都有个性,赵州是赵州,马祖是马祖;读顾先生的这部大著,这种印象尤其真切,只要一句半句,就知道这是苦水先生,绝不是别人。”

他是周汝昌、叶嘉莹、黄宗江等名家的导师,著名学者张中行作序,经典、独到的禅学笔记!

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周汝昌(著名红学家)

顾先生虽是在家人,讲禅却还是坐在禅堂之内;行文似是为上智说,轻轻点染,希望读者闻一以知十。——张中行(著名学者、散文大家)

古人有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先生所予人的乃是心灵的启迪与品格的提升。——叶嘉莹(著名学者、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顾随说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个月的《读书》上有人写张中行曾办杂志《世间解》,虽名为禅学杂志,但内容实则触类旁通无所不及。顾随曾应邀做专栏,后集作《揣龠录》。《读书》上的文章,主要是讲张中行思想如何由《世间解》到《顺生论》,最后看的我不知道想说什么好,不得不默念三次张载一句“存,吾顺事,没,吾宁也”。然而文中力赞顾随的文笔与境界,加之我早先因为叶嘉莹而知道了顾随,却一直没有去看他的什么东西,惭愧惭愧,于是便对这本《揣龠录》非常有兴趣了起来。竟也就这么巧,前几日路过某小书店,都已经走过去了,突然心血来潮又转弯回来,进书店随便翻翻,看到广西人民出版社不久前出版的一本《顾随说禅》,前半部分正是《揣龠录》。这等奇妙缘分,真仿佛冥冥中什么东西在向我招手。于是当然买下,买回来有没有那读它的心思,读到现在有没有一丝豁然,这豁然后又有没有一杯好茶来喝喝,都是后话。只是偷笑,有的书,我追寻了几年,经觅书达人指引,才于市场之风云万变中抢到一本。有的书,缘分宛若天成,怎么这么轻松愉快。
  •     目前正在越来越爱文津阁中,前些日子拎了一本张中行先生的《负暄琐话》,怀着对老一辈学人的无限敬意投入到琐细八卦的浪潮中,其内有一篇是说顾羡季先生,谈起他的门内说禅《揣龠录》很是好,转身便在文津阁发现了《顾随说禅》,乃是广西人民出版社的本子,收了《揣龠录》以及一些散散的谈禅之文,很适合休闲之用,虽说第二月总是个麻烦,但却也有助审美之功效,老先生的文笔那是没得说,出乎意料的恬淡而风趣,大约是领了禅意大有智慧的表现吧。话说古德莫不领会我佛真意,但到东土六祖才大大方方地“不立文字”要教人撇去那许多浮云当下直悟,这是何道理?大约是众生根器不能平均的缘故,若是能悟的自然能悟,若是不能悟的纵使有声闻之缘亦无悟道之分。这么看起来禅门还是不要太广大的好,真心实意学佛的和尚在文字之中泥住真是可怜,然而只图口快的雅士也终是要造那妄言的业,老婆心切也还是要辩一辩忠贤愚肖,那些轻飘飘的大彻大悟究竟还是不行地,张口便是“×××,是非×××,是名×××”,一来二去到底人心是好了还是坏了便真不是我能看清的。
  •     拿瞽者说事儿的,从来不少。“盲者得镜,则以盖卮”,“借听于聋,求道于盲”,“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两瞽相扶,不伤墙木,不陷井穽,则其幸也”,等等。这里又看到一则,于是不免鸣些不平。这则出自东坡的《日喻》,一位生来未见过太阳的瞽者,向人请教何为太阳,亮眼的人一会儿告诉他“日之状如铜盘”,一会儿又说“日之光如烛”。害得这位瞽者听到铜盘的撞击声,摸索到蜡烛和管状乐器,都以为是得着了太阳。实在不能怪瞽者的无知,亮眼人满不在乎的比拟,与太阳本体的差距,大矣。倚着身体视觉上的优越性,马马虎虎地指导别人,继而不负责任地评价别人,总归欠失公道。 顾随先生拿这则寓言作书名,《揣龠录》将作者自己比作瞽者,是谦语。当然,佛法浩荡无穷,越求甚解越难得甚解,而先生读书作文,不知难而退,却又是安分随缘,信步行去,绝不自缚自拘。藉物明心,依境说禅,烛也好龠也罢,自有其灵其妙,不曾辜负太阳了。 好比月亮。天上一轮真月,为第一月;人眼中所望、口中所说着的,为第二月。禅是第一月,说出来的禅总是第二月。无论说禅的人,是口若悬河,还是惜字如金。第一月,是得下功夫去体认的。 有人因避“道”字讳,将《道德经》的首句读成“不可说可不可说,非常不可说”,令人喷饭;然而顾先生讲,这个避讳替代的读法又歪打正着地揭示出“道可道,非常道”这话的奥妙。不可说。为什么不可说?大凡“道”与“法”,与天地合一的东西,都与天地一样处在流转变化之中,难以涵盖难以描全,语言在它面前,太过力不从心。文殊问“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维摩诘默不作答,文殊对此无比赞赏。但是不可说的,又为什么非要摆出说的意思来呢?若是干脆不说,不提,连想都不想,那么所有的接受、排斥、体察、觉悟、升华之类,也就无从言起了。可见“道”、“法”,又与日间物事一样,无心人讲话,最怕有心人听去,却又正要有心人去听。何况讲话者,是有心人呐。 因此又何妨一说?第二月就第二月好了。说的人不妄自菲薄,听的人不画地为牢,也是一桩子功德。已得着禅、得了第一月的人,是到了家的人,他们口里说的,都是屋里的事;而屋里的话题,屋外人听来,或许一时半会儿还悟不到。正路途上走着、还未到家的人,离第一月尚远,但口里说的,是途中的事情,已到家的人自然用它不着,但对旅行者而言,未尝不是绝好的参考。所以,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可说的。 说者说之,听者能否与之打成一片,另当别论。天下之学,莫过于学禅,信之,疑之,悟之,全在于自己。旁人无法代劳。日久月深,也许可能得着,心花顿开;也许终无机缘。读《揣龠录》中《无》一章,“有”字“无”字,“空相”、“实相”,缭乱缤纷,毫无心得。古人学书,能于公孙大娘舞剑处悟得笔法,学禅亦如是,百草头上祖师意,得着得不着,便是佛也帮不得你。毕竟,学书的若真以为舞剑等于笔法,天天觑着剑舞,倒八成学不成功。 “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欲求心空,唯杀去种种妄念。 奉先深禅师同清凉智明禅师到淮河,见人牵网,有鱼儿从网中透出。深禅师称赞透网之金鳞曰“俊哉”,智明禅师则云:“虽然如此,争如当初不撞入网罗好?”深禅师说:“明兄,你欠悟在!”智明禅师一直想到半夜才领会过来。智明禅师最终悟到了什么,禅家绝对不会明说的。顾随先生言,幸亏智明禅师那一问,才使得自己如金篦刮目。那么顾先生于此悟到了什么?他也没有明说。倒是他的弟子叶嘉莹先生,在某处有个解读:“盖因为未撞入网的鱼,对于网并没有必然能脱出的把握,唯有曾经撞入网而又能脱出的鱼,才真正达到了不被网所束缚的境界。”至于这种解读是不是深禅师亦或智明禅师的意思,是不是顾先生的意思,实在也不得而知。 学禅忌讳拘泥于句子,而似乎并不怕疑着。吾非学禅之人,虽然也常常疑着。从网罗之中脱出,竟较之于未落网罗者更好些?叶先生的解读有些道理,只有曾经入过网,才知道什么叫束缚,什么叫脱出束缚,也才能感受自己在脱出束缚时瞬间的真正一跃。只是,网里网外,有多大区别?水域也未尝不是一张网。何况,今天脱了网,未必能保证天天都有这么好的运气。再者,那网若网走了曾经相聚的彼此,看着朋辈们“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鼐”,这条透网之鳞会不会悔了当初那一跃?不过,若如此一纠缠,则早已死于句下,此处说的是金鳞却又非金鳞。一个“俊”字,道的是境界,非吾能言也。 我于禅,有个完全不明白的道理。人生有种种困惑,种种苦难,是想明白了能够解脱呢(姑且不论是不是有可能想明白)?还是压根儿不去想它反倒能得解脱?若说动脑筋想想是个好事,那又为什么说杀去妄念、心空方是好?若说驱去妄念,将清静留下,然当万念涌动时,我怎么知道哪些个需要驱除,哪些个该要留下?而且为解脱时念叨的清静,往往并不那么清静。《圆觉经》曰:“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当我觉得一切皆虚幻,说明我尚在虚幻中;当我觉得我已能摆脱什么,甚或觉得已远离虚幻,说明我仍在虚幻中,因为这种“觉得”本身也是虚幻。因此我难以想象“得无所离”的境界是怎样的,更难以想象入了那种境界的“我”是怎样的。而且回过头来,我又会困惑我为何去求那种境界。  顾随先生文字,恣肆汪洋,神乎技矣。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慧根太浅,来年再阅
  •     禅太难说,建议大家还是看顾随先生说其他吧。。。。
  •     “禅”本是个不可说的东西吧。可看顾随老先生这样有滋有味的说禅,我又糊涂了。
  •     看不懂
  •     以无生的彻悟,做有生的事业
  •     《世间解》的一组文章,催稿人是张中行。《世间解》可以说是民国最后的绝响。
  •     高中,一小本可真是看了好久
  •     网上版本
  •     还是不懂
  •     每一页都想抄笔记~
  •     文字略有点不习惯,其它真的都好
  •     其实只有前一半《揣龠录》是在说禅,所以只给了四星。但是说禅说得是真好!《揣龠录》中大概有1/3的内容不明觉历,就能看懂的部分来说,倜傥通透、冷暖自知。
  •     顾随先生说这书是勉为其难写出来的浅之又浅的东西,由此书可觇禅宗一斑,我等却不是拥有那种很高的灵性和妙悟之人,一篇短札要看好几遍才勉强领会一点。只看着顾随先生在那里对着公案中的种种人事手舞足蹈。顾随先生似乎一方面感到在禅理知识上的匮乏和理解上的谫陋,一方面又十分愿意提起这些,还带着幽默的揶揄的态度自谦,大概禅学真是个十分有趣的领域吧~
  •     想念书的主人。
  •     禅机说道无言处,空里游丝百尺长。
  •     基本上,超出我的理解范围。。。
  •     有点啰嗦
  •     当年因为翻看到他对《心经》的断句与我们见到的不同,才怀着敬佩的心情买下。读过,觉得张中行的文风与其有相通处。当时诸人,都是传奇。
  •     明心见性
  •     好像没有读完,感觉不好懂
  •     禅学部分读不懂
  •     因为喜欢叶先生相应地喜欢她所敬重的老师.写的很幽默
  •     我真的好爱顾随!
  •     明心见性是为禅。
  •     第一卷揣龠录境界尤高,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缺点就是经常出现错别字,编辑太不负责任,减一星。当下看书看论文看电视看广告,错字触目皆是,让人无语。
  •     僧有三种
  •     频举公案,毫无干货,看得人直摇头。这书好比僧问大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梅云西来无意。盐官评一个棺材两个死汉。大抵文人习禅总是落意识解,不肯下死志去参,当年桂琛禅师一句不知最亲切早已道尽个中滋味。这葛藤说来说去且得没交涉,有功夫读这个不如细细体究一遍《禅关策进》吧。
  •     “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     2008-162
  •     其实,我大部分都没有看懂。。
  •     “推荐”而不推荐
  •     啊。。。对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太深奥了。。还是文言夹白话感觉上还夹些方言。。。有难度有难度。。**录(从小不喜欢查字典的坏毛病到现在还没改哈。。)真是难懂,所以只看到了罗唣和夹缠。但后面的部分真的非常好。
  •     和张中行的书比起来……晦涩好多……适合买回家慢慢看的书……当然也需要好多基础佛教禅宗知识才能看懂一二……
  •     B946.5
  •     叶嘉莹的老师。大家。
  •     醬油的縮。
  •     何是東來意?
  •     看起来有些费劲,但是很禁琢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