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物入微》书评

出版社:國立清華大學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9868401136
作者:余舜德,李尚仁,林淑蓉,陳元朋,郭奇正,張珣,蔡怡佳,蔡璧名,鍾蔚文,顏學誠,Elisabeth Hsu
页数:480頁页

身体研究的新视角 ——读《体物入微:物与身体感的研究》

自人类学诞生以来,制度、结构与进程始终是人类学研究社会的核心范畴(categories)。70年代以后,后现代思潮的兴起让我们认识到制度、结构与进程并不能涵盖生活本身,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张力与不确定性,这是传统的研究范畴所不能包含的。由此,90年代以后人类学从关注制度、结构、进程转向情境、体验、张力、矛盾等新的社会范畴(new social categories),并试图通过一些超越人类社会、生物差别的普世性社会范畴如身体、物质、记忆等将个体经验与社会结构两者整合起来。在此背景下,近几十年来身体人类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迅速成为当代人类学最具生命力的学科生长点之一。在人类学研究中,华人学术界向来居于从属地位,然而台湾人类学在身体研究方面却出人意料地走在了学术界的前端。在余舜德等学者的大力推动下,许多不同专业的学者从“身体感”(bodily experience)的视角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形成了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学术共同体。《体物入微:物与身体感的研究》是台湾身体感研究的第一部结集出版的专著,集中体现了近年来台湾身体感研究所取得的成就,透过该书我们能够对台湾地区身体人类学研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本书的名称不难看出,“物”与“身体感”是贯穿全书的两个核心概念。“身体感”大致来说指的是身体的感觉与经验,比如洁净、肮脏、恶心、烦、虚等等。编者余舜德给出的定义是:身体作为经验的主体以感知体内与体外世界的知觉项目(categories)。本书的第一篇论文《从田野经验到身体感的研究》可以看作是全书真正的序言,也是“身体感”理论提出的正式宣言。在文中,余舜德非常详尽地向我们展示了他在藏区田野调查过程中的身体感受,以及如何将这种身体感受上升到理论的层次进而提出“身体感”概念的全过程。余舜德用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尚有一套过去甚少注意,但与人类学及史学强调之宇宙观或象征体系同样重要之文化身体感的网络,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面向,并从而发展出一套研究文化身体感的理论典范,让我们从身体感知的方向,重新解读历史与文化。”这种“身体的感受同时包含意涵与感觉、文化与本性(nature),既非纯粹的身体感受,亦非单纯的认知,而是两者的结合。”而“身体感受的焦点又与物或物质环境有密切的对应性”,因此身体的感觉必须要从身体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真正理解。这种研究视角正是本书标题所概括的“体物入微”。对于“物”的理解,“体物入微”明显超越了以格尔茨为代表的文化象征体系,格尔茨认为文化是物与个体经验之意涵的根源,物与个体经验的意涵通过象征体系来再现。在格尔茨的体系中物的意涵是被文化所决定的,与物本身并无关系,因此象征人类学对“物”的研究偏重于物的意涵为何’(what things mean)。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物性(inherent essence)不可为文化化约的观点。Daniel Miller则认为物既具有象征性也具有物性。“因为有象征性所以可以被人使用,又因为有物性所以可以使用人,亦即,物可以影响人。”Arjun Appadurai更是认为物和人一样具有生命,因此在讨论“物质文化”时首先要了解“物质”的社会生命过程。“体物入微”显然是承袭了Daniel Miller等人的理论脉络。在这里,“物”并不是冷冰冰的课题,而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余舜德强调“体物入微”的重点不是关注“‘物的意涵为何’(what things mean),而是‘物如何拥有意涵’(how things come to have meaning)。”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两者标示着相当不同的两种观点,前者假设一个既存(pre-existing)、包含各面向(all-encompassing)、凌驾于个人之上的文化之存在,物的意涵可以于此文化体系中寻得,后者则强调物的意涵乃于个人生活的环境中,经由学习、体验、及行动,一步步建构,因而物的意涵非来自于既存之文化的赋予,而是来自于体物入微的过程,所以‘物如何拥有意涵所关怀的是:文化如何体现于体物入微的行动中,而非如何将物放于文化体系中诠释的课题。’”“体物入微”视角的提出首先在于破除身心二元的困境。二元论是西方的哲学传统,从柏拉图一直到后来的笛卡尔都秉持身与心二元对立的观念,身体被认为是与灵魂对立的、低等级的存在。因此,90年代以后西方世界身体研究的出发点首先就是破除身心二元的藩篱。本书亦对这一身体研究的经典课题进行了回应。和近年来流行的“embodiment”的理论概念一样,“体物入微”的视角也强调身体的主体性,身体是有经验能力的主体,所有的文化都是基于身体的建构。 “体物”不仅是文化、历史建构的过程,更与个人或群体“体物”的能力有关。如张珣所说,身体感的提出与Mauss的身体技能(body technique)有互相呼应之趣。 “体物入微”的视角试图“深入探究Mauss‘身体技能’的概念与体现的关系”,进而“从文化乃身体感知能力的方向来思考主体性的议题。”通过上文我们可以对“体物入微”的分析视角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接下来我们来看在具体的案例中如何用“体物入微”的视角来指导我们的研究。除《从田野经验到身体感的研究》和《体物入微,渐窥堂奥》(两篇文章并非对某一主题的研究,当算作是序)两篇文章外,这本书共收录了十位作者的十篇论文,所研究的都是诸如卫生、住宅、饮食、疾病、品香等日常生活小事。与传统的人类学者追求“以小见大”的理念不同,这些作者并不试图从中具体的个案中总结出一些结构性的东西,他们更加关注的是人与物之间密切交会、会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如何赋予物文化意涵及能动性。试举蔡璧名的《疾病场域与知觉现象:<伤寒论>中‘烦’证的身体感》为例,这篇文章研究的是“烦”证,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向读者费尽口舌地去解释“烦”证究竟是什么,而是从“烦”证不同的作用场域出发,向我们细致地展示医家对“烦”证的体验,进而揭示出“烦”证的身体感的丰富含义。其他论文也都采取了同样的研究理念,摒弃了对结构、规律的探讨,而专注于过程、情境与体验的探讨。从本书作者的专业背景来看,本书10位作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学者,包括余舜德、林淑蓉、张珣、颜学诚、许小丽五位学者,另一类是非人类学者,包括历史学者李尚仁、陈元朋,建筑学者郭奇正,汉学者蔡璧名,宗教学者蔡怡佳,同样是五位学者。尽管这些学者都本着“体物入微”的视角来说明对物与身体感的看法,但由于专业理论的不同,这两类学者所做的研究还是有不小的差异。首先,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受专业训练的影响,几位人类学者都使用了田野调查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也都以田野材料为主。比如余舜德对普洱茶的研究,其研究材料主要来自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台北及昆明茶商、茶馆的访问;二、参加台北茶馆举办之“茶宴”及饮茶课程的参与观察;三、普洱茶的专书;四、杂志及网路讨论区中消费者之消费(尤其是入门)心得的文本及普洱茶之价值的讨论;五、消费者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可以看出,除第三点外余舜德在文章中所使用的材料都来自源于作者的实地调查。同样是关于饮食的研究,历史学者陈元朋和宗教学者蔡怡佳则完全没有使用田野材料。陈元朋对“清”的研究是基于对一部食谱——《山家清供》的探讨;蔡怡佳则更为大胆,其对食物与宗教关系的研究材料竟然是来源于丹麦小说家写的一部短篇小说和由此改编而成的电影。这对传统的人类学研究来说是难以想象的,然而也正是这些非人类学者的加入才使得传统的人类学研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举蔡怡佳《恩典的滋味:由‘芭比的盛宴’谈食物与体悟》这篇文章来说,食物与宗教的关系原本是非常难以言说的,作者先从丹麦小说家Isak Dinesen所写的以“恩典(grace)”为主题的小说《芭比的盛宴》开始讲起,让读者通过故事情节的推进理解食物为什么会与神圣、恩典相联系,紧接着叙述小说及现实中的人物对宴会中食物的种种身体感受,为我们呈现出“食物”与“身体感”交织所带来的体悟(物)经验,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让读者感同身受地体会到“恩典”的意涵:即“‘恩典’不只是一个有意义的宗教概念,也不仅仅属于教义或认知的范畴,而是一个藉着多重感官的身体经验所获得的体悟。”其次,从文献综述的理论脉络来看,人类学身体研究有其特定的理论脉络,其中首要的问题之一回应西方二元论的传统。“身体感”概念的提出建立在感官人类学与认知人类学的基础之上,因此同样是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几位人类学者所做的研究在文献综述部分都会使用大段篇幅来讨论“身体感”的理论脉络,以及从“身体感”的视角出发能够对物的研究有什么新的发现。比如张珣的《馨香祷祝:香气的仪式力量》就很有代表性,在文献综述部分,作者首先从西方二元论的哲学传统说起,然后叙述感官人类学中对嗅觉的研究如何冲击二元对立的思想观念;紧接着又谈到象征人类学对香的研究,作者认为香在民间信仰中不仅是一套象征体系,同时也能够经由信徒的嗅觉引发身体经验,从而引出从身体经验出发说明香料、气味与身体感觉关系的理论视角。而对于其他非人类学专业的学者来说,二元论、象征论并不是其所在学科所需要回应的问题,因此我们看到这部分学者在文献综述部分并没有对“身体感”的理论脉络做大段的阐释,而只是将“体物入微”的研究理念贯穿在具体的分析中。比如李尚仁的《腐物与肮脏感:十九世纪西方人对中国环境的体验》讲的是十九世纪在中国的西方人如何感受肮脏,很明显是循着“身体感”的研究视角,但是在文中作者并未对“身体感”的理论脉络进行梳理,而是开篇即从西方人对中国肮脏状况的体验说起,然后分析这种“肮脏感”的产生与文化习俗、社会结构、医学知识以及日常生活型态的关联,到最后再点明将肮脏作为一种身体感进行研究的优势所在。此外,郭奇正对上海里弄住宅的研究,许小丽对脉的研究,蔡怡佳对食物与宗教的研究,陈元朋对“饮食之清”的研究都采用了类似的写作方法。尽管在研究方法和理论脉络方面有所不同,两类学者的文章都显现出很高的水准。从中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台湾人类学研究的一些显著的优点:一是理论功底扎实,对西方理论掌握非常娴熟,运用时信手拈来,让人印象深刻。余舜德的《从田野经验到身体研究》可谓是这方面的典范,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夹叙夹议,凡是前人有过相关的研究作者都会一一点出并给出自己的意见,可见作者对西方文献的熟悉程度。其他作者的文章也都展现出扎实的理论素养,仅从参考文献上来看,几乎所有论文的参考文献都以西文为主,这或许与身体人类学研究的中心在西方世界有关,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这批台湾学者的国际化程度。二是不拘泥于学科界限,形成多学科交融的良好局面。身体研究从来不是某一个学科的专属,台湾人类学所提出的“身体感”概念更多的是强调一种从身体经验出发的研究视角,而并非为人类学划出一块专属领域。我们看到在本书中,来自不同专业的学者遵循同一种理论视角,但由于各自专业理论概念与研究方法出发点的不同,最终所形成的文本也不尽相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前文提到的人类学者与非人类学者所做研究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学科的新的生长点所在。人类学者很难想象把小说与电影材料作为分析的出发点,而其他专业的学者就没有这种顾虑,学科的交融使得每一个学科都有了更加丰富的可能性。从这个方面来说,《体物入微:物与身体感的研究》这本书可谓是学科整合的典范。三是研究主题不拘一格。传统人类学关注的研究主题往往是制度、结构、进程等,而在“身体感”的研究视角下,人们日常生活中切身的身体感受成为研究关注的对象。在《体物入微:物与身体感的研究》一书中,我们看到各位作者所关注的不是宏大的结构,而是诸如卫生、住宅、饮食、疾病、品香等日常生活小事。在此之前,这些生活琐事很少被研究者所重视,“身体感”视角的提出无疑开创了一片新的研究领地。最后有必要说一说台湾学者论文写作的手法问题。就我个人的阅读的感受而言,我觉得台湾学者写论文的方式是一种带着读者写作的方式,作者写作的时候似乎对面就坐着一位读者,作者会与读者进行对话,会处心积虑地想读者会思考什么,应该怎么样让读者明白自己的观点。因此,我们看《体物入微:物与身体感的研究》一书中几乎每位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都会采取“总-分”的表述方式,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叙述。这种方式显得结构非常清晰,明白易懂,但是有时候往往过犹不及,经常一个论点要反反复复讲很多遍,显得似乎有些过于啰嗦了,这算是台湾学者的一个通病吧。身体研究是当今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身体感”的视角是身体研究的一个很好地切入点,也与人类学向日常生活转向的趋势相呼应。台湾学者由此出发在身体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尤其值得我们大陆的学者学习。


 體物入微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