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章节试读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2
ISBN:9787040160406
作者:余源培
页数:4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的笔记-课堂笔记 - 课堂笔记

绪论
判断理论不依时间,依靠自身逻辑,理论的意义在其对后世行为的引导和开启思想上
马哲当代意义:1历史唯物主义(不再把历史归于人的主观性,海德格尔"马克思到达历史的本质性那一度,马克思主义懂得两重现实——经济发展及其结构")2对现代性的批判 3提示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历史唯物主义为其批判基础,通过批判提示新文明(当代意义的中心)
key word:现代性 有原则高度 批判
第一节 现代性
现代性多重含义体现其受关注度高;学科和立场不同所指"现代性"不同
本课程中定义:现代世界的本质-根据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根据指:1资本2现代形而上学(现代哲学及以其为基础的技术科学)
资本:首先表现为积累起来的货币,但要投入到生产中。资本本质特征:增殖 (现代社会不断扩张进步的原因)
现代形而上学:绝对剩余(延长工时-传统方式)、相对剩余(减少工资部分必要劳动时间,但提高生产率-现代方式)现代形而上学基本性质:工具理性(分析合理性)
三大科学标识:机器、泰勒制、电脑
第二节 有原则高度
批判现代性的不只有马克思
法国重农主义批判现代性:货币是罪恶根源,国家实力不能靠堕落的城市居民(反城市化)
卢梭批判现代性:工商业科学技术使人文明起来却使人类没落下去(浪漫主义批判特点是回到过去)。在《爱弥儿》中卢梭提出使孩子处在原始状态中
蒲鲁东批判现代性:在《什么是所有权》中蒲鲁东认为财产就是盗窃
新儒家批判现代性:新儒家持回到过去的观点,认为不现代性对中国社会更好
汤因比和池田大作批判现代性:汤因比和池田大作在他们的对话中对现代性的批判也具有浪漫主义,他们把GDP看作人类受损程度
有原则高度:马克思和以上批判的区别——1马克思不开历史倒车(要吸收现代化的成果) 2不是在精神领域而是在社会领域中进行改造(马克思认为伦理、精神方面不具有原则高度,只能偶然、个别、主观地解决问题,如慈善事业)
第三节 批判
澄清前提,划定界限。马克思为资本主义生活划界才有社会主义运动。现代文明如古代一样有前提性和历史性。
黑格尔:自由的思想—批判的思想—“不接受未经审查其前提的思想,无论看似多么理所当然”
批判的方法:例1.分蛋糕时负责切蛋糕的人最后拿—对形式的公平进行批判知其前提—利己主义个人,原子个人(原子个人意味着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个体性,需要注意的是 “原子个人”这个概念是具有历史性的) 例2.斯密和李嘉图在古典经济学中举了渔夫和猎人的例子,认为处在原始状态职业不同的二人按等量抽象劳动来交换东西(如以一只兔子对三条鱼的比例来进行交换)—马克思对其进行批判,认为渔夫和猎人在例子中并不处在原始状态,二人是现代资本家(等价交换前提是商品生产,不是一般产品生产,原始状态下二人或者相互馈赠,或者斗争抢夺)
黑格尔指责外部反思:不深入到事物内部,如教条主义,知道一般原则并运用到一切内容上。
现代西方社会建制在原子个人上,中国没有这种基础因此不能把西方的原则直接套到中国上。如师生关系在中国就不是契约关系而更像是伦理关系;中国学生帮忙上课喊到不用公筷等现象西方人都无法理解。
第一章 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思想的开端
第一节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
(1)康德
沃尔夫开始用德语写作哲学(之前用拉丁文写作的只能算作大陆哲学家)
康德面临经验论难题:贝克莱摧毁物质实体(substance,存在就是被感知,属性背后的substance只是形而上学的幻觉,因为我们只能感知属性);到了休谟,他把灵魂、上帝和实体间联系(因果论)也否定掉。康德因此要为知识找基础,找到知识被获得的途径。
感性阶段:条件——自在之物,纯直观形式
知性阶段:感性杂多,知性范畴(自我意识—综合,连结)
本体论上两个剩余物:自在之物,自我意识
康德的“我思”不是一个实体在思,而是我就是思。自我意识是世界的前提但不能被作为对象。就如眼睛是视野的前提,但不能被看到。
(2)费希特和谢林
康德哲学的本质性在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开启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作为康德哲学的完成的费希特认为哲学只能从唯一的统一原理出发来构造整个世界。
费希特的第一原理:自我(也就是康德的自我意识)是构造者,能动的。他认为康德的自我只是事实、逻辑上纯净的东西,没有内容。而他的自我是基本命题,是有内容的(用比喻的说法就是先天综合判断)
自我的三个命题:“自我是自我”(和无内容的a=a不一样,这里意味的是自我是能动、自发、行规定的)“我是我”中的两个我有位置上的区别,意味着差别的内在发生;
“自我设定非我和自我相对立”(这里的自我还有创造性和生产性)
“自我和非我的统一”(可分割性)
黑格尔评价:黑格尔认为“非我”是从外部引进的、非思辨的、不合理的。如果用“自我-非我”,斯宾诺沙的“实体”(实体只有一个,但它有思维和广延两个属性),才能从绝对者出发推出自我和非我。
谢林哲学:同一哲学(回到了绝对的观点)复活了古代的自然哲学(自然哲学从客体追溯到主体,先验哲学则反之)
如何把握绝对者:谢林认为要用理智直观(这是他和黑格尔的不同之处——反思方式不同,黑格尔认为靠艺术天才来把握上帝会把武断强加给上帝,因此要用思辨的逻辑来把握上帝)
(3)黑格尔
马克思评价黑格尔哲学:黑格尔哲学有三个因素——斯宾诺沙的实体(形而上学改了装的脱离人的自然),费希特的自我(形而上学改了装的脱离自然的人),上述二者在黑格尔哲学中的统一(形而上学改了装的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
斯宾诺沙第一个在近代确立绝对的观点(在黑格尔看来没涉及到绝对的都不算哲学,但是斯宾诺沙的绝对在他看来缺乏能动性,只是无限的基质还不是无限的基能)
黑格尔哲学:实体既主体 (该主体是绝对者,把主体的自我意识注入实体中使实体有了自由)
对思想的客观性态度:1.区别于单纯主观任意想象的意谓的东西 2.康德思想中普遍必然性成份(康德的自我意识在黑格尔看来还是主观的)3.思想不只是我们的思想,而且是事物自身,事物的本质
“现实”的概念:“现实”不在黑格尔逻辑学的存在论中,而在本质论中。“事实”属于存在论,在黑格尔那叫做"实存",是通过知觉给予我们。而“现实”是偶然的“事实”与本质的统一,是在展开过程中表现为必然性的东西。历史的细节(事实)如果掩盖了本质则不是现实,是伪造了的历史。“现实”和“事实”(现存,实存) 不同,“现实”的不一定是“现存”的,可能是即将展开的东西。
理性的狡狯:理性利用人的贪、欲、情等来完成理性的任务
历史的原则-“现实的都合理,合理的都现实”:一切历史的事物都是产生出来的,有生盛衰灭。科学、民主也属于历史,在斯宾格勒看来这些东西也有兴衰。纯存在没有规定性就是非存在,二者合题是变异(becoming)。卢卡奇认为变异是存在的真理
具体化纲领:绝对精神的自我活动是自相区别,使个别原理进入到整体中。如橘子苹果等经验性事物没有真理性,水果是他们的真理性表现,水果是苹果橘子的本质。然而“水果”这种本质会自我活动、自相区别,时而表现为苹果时而表现为橘子。黑格尔因此反对外部反思、反对一般原则的抽象空洞,要求把普遍化深入到具体中,深入到内容中去。他认为抽象个别的自我意识应被国家的客观精神扬弃,没有抽象孤立的原子个人能做道德哲学的出发点
第二节 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和青年黑格尔派
老年黑格尔派:整理黑格尔遗著,大多在宗教政治上保守
青年黑格尔派:在宗教政治上激进,想用黑格尔的遗产回答当时德国的问题
(1)斯特劳斯
斯特劳斯继续黑格尔宗教哲学,对圣经神话进行新阐释,运用黑格尔的历史的批判的方法。
基本观点:圣经是早期基督团体的无意识创作,依循的是客观精神(客观精神是主观意识的扬弃),运用历史的批判在神话中找到有历史的真实性内涵
如对诸葛亮借东风进行历史批判——1.冬天有东南风是可能的 2.诸葛亮有天文学知识是可能的 3.借风的仪式是为逃走准备后路
集体的无意识创作强调了实体的观点
(2)鲍威尔:自我意识
在黑格尔看来主观精神并不是自由的,它受语言,意识形态的影响(如现代坏的主观精神的集合——网络)。
黑格尔把法看作不同形式:抽象法(外在法)-道德法(纯粹主观)-伦理法(前两者结合)
鲍威尔认为圣经神话是某些个人有意识的杜撰,因此圣经是完全虚构的,不包含任何历史真实性,就批判一面来说鲍威尔更激进
(3)马克思的最初哲学活动(更偏向鲍威尔)
自我意识立场的一个优势:应有(应当)和现有(是)的对立更容易形成。马克思最初用费希特的东西,在宗教批判立场上靠近鲍威尔,但在学术上构造法的形而上学时却发现自我意识的缺陷:应有和现有存在无限的距离。因此在哲学立场上他对自我意识是有保留的
第三节《博士论文》
(1)序言
有公开和隐秘的两面:马克思知道自我意识是有问题的,但为了进行批判马克思公开持自我意识立场。
(2)一般差别
内容一:研究对象(古希腊哲学结局的悲剧不够激烈,较暗淡) 自我意识哲学追溯到苏格拉底之前。
内容二:二者物理学的关系判断(大家认为伊比鸠鲁剽窃德谟克里特,所以二者一样)
内容三:把二者等同起来产生的困难(二者在可靠性,应用等方面处处相反)
不同点一:关于人类知识的可靠性和真理性
德谟克里特持怀疑主义和不确定立场,德谟克里特原子论(古希腊的原子论是哲学不是科学):原子,虚空/意见,假象(感性现象是主观的,原子的世界没有内容,有内容的是意见,不真实);伊比鸠鲁认为没有东西能反驳到理性,感性现象是客观的。伊比鸠鲁在哲学中感到满足,轻视科学
中西哲学差别:中国哲学道器不分体用不二,即不分形而上与形而下;西方哲学分两个世界,西方形而上学特点:1超感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分离与对立(由理念论奠基) 2真理性和现实性只 属于超感性世界
不同点二:实践
德谟克里特为了不看假象把眼睛弄瞎,伊比鸠鲁则安然地死去
不同点三:反思形式(关于现实性的)
德谟克里特认为一切都归于必然性,伊比鸠鲁认为应该承认偶然而不是必然性(他否定选言判断)
根据上述不同马克思总结:虽然两人有联系,但无法想象二人拥有同一种学说
(3)具体差别:原子下落方式
德谟克里特:原子直线下落→碰撞→引起漩涡→产生世界
伊比鸠鲁:原子直线下落→原子偏离直线(成为自由的原理)→碰撞→引起漩涡→产生世界
在马克思看来原子的概念包含了纯粹质料(由直线降落解释,这条直线扬弃所有的点、所有的定在而成为存在)和纯粹形式(是通过偏离直线运动对纯粹质料的否定,对纯粹质料的否定必须可被表达并且有直观根据)
伊比鸠鲁原子论把原子理解为纯粹形式,两种运动是两个环节:形式(古希腊的形式类似于灵魂)-灵魂-独立性;质料-物质性-必然、受动
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但是精神的绝对创造活动不是纯粹的主观形式的,是要和现实进行联系的
偏离直线的运动:原子在偏离直线运动时是纯粹的形式逻辑、是对质料的否定。偏离代表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直线的运动是非独立性的运动,偏离直线的运动代表了原子可以斗争。偏离代表从定在中解脱出来,在伊壁鸠鲁伦理学中表现为摆脱痛苦,从有局限性的痛苦中摆脱出去就是善,就是宁静
排斥之前的规定;对伊壁鸠鲁来说排斥之前有两个规定,物质和形式的规定,有物质和观念两个方面
P11在马克思看来德谟克利特的排斥只是物质方面的,他的原子论是未完成的,只有惰性的质料没有能动的形式和观念;而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形式使得原子能自己运动、有自发性,由此原子既是基质又是机能
P12倒数第二段是总结
排斥的具体形式:契约 友谊
古代原子论:古代原子论是哲学,是一种比喻。古人的原子不是现在的物理,思想不只是思想还是事物自身。原子如果只是直线下降那么纯粹只是空间的规定,也就只是物质性的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的观点还是有黑格尔因素(思有同一)。马克思早期试过从费希特角度做法哲学发现应有和现有的分离,后转向黑格尔。
自我意识的不足: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指出1.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不能在定在中发亮,是消极的自由(避开定在的世界),是出世的自由而不是入世的自由(如佛教中国化把出世的自由拉回到人伦日用中,如吃饭睡觉无非妙道),不是在世界中的自由而只是思想的自由2.博士论文第五章中提到如果抽象个别的自我意识被设定为绝对的原则,现实的科学(自然科学和人类科学)就被取消了,就不可能了。自我意识的优点:一切属于想象的、理智的和超验的东西也破灭了,如尼采和休谟的哲学
马克思的立场:站在自我意识立场上进行批判,但同时知道自我意识有缺陷,达不到现实性。黑格尔虽然达到现实性,但是把抽象普遍性的提升为绝对的原则会引起神秘主义
第二章
第一节 莱茵报和德法年鉴
重点:法哲学批判导言
(1) 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
莱茵报时期两件事:1与自由人的决裂(自由人是以鲍威尔兄弟为首的德国最大愤青团体。鲍威尔被解职使他们越来越极端,看到马克思当主编就拼命投稿,平时喝酒闹事。而马克思在莱茵报越来越接触到了现实)
2物质利益问题(莱茵省开会辩论碰到了物质利益问题,如土地析分问题。莱茵报在这些问题上发布自己的观点。从哲学内部来讲黑格儿派会通过概念的思辨推理来调和矛盾对立,因此对鲍威尔来讲这不是问题。从主观意识的角度来看这种问题是使得自我意识堕落的东西)
(3)“人民理性”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最基本的哲学观点是人民理性
“人民理性”特点:运用理性(理性是黑格尔客观精神的概念)。马克思和黑格尔哲学中的费希特因素(自我意识)远离,不再要求自我和非我的对立,而是要求思我同一。但是这个理性不是黑格尔的上帝、绝对者,这个理性的客观方面来自人民。马克思的人民理性在黑格尔哲学中大概属于客观精神的领域(客观精神在黑格尔哲学中表现为主观思想的生成,更高的真理,再通过自身的扬弃走向绝对精神),但是马克思没有走黑格尔的路线发展到绝对精神。
停留在人民理性立场的优点:避开自我意识单纯主观性
停留在人民理性立场的缺点:不稳定,没有真正清晰的哲学立场
第二节 费尔巴哈哲学
P37“此外,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著作和黑格尔相提,对费尔巴哈评价很高。1843年马克思全面转向费尔巴哈,找到自己的哲学基础
(1) 费尔巴哈对宗教的人本学批判
在对宗教批判中各个人的立场:斯特劳斯-实体;鲍威尔-自我意识;马克思博士论文-自我意识;费尔巴哈-现实的人
斯特劳斯和鲍威尔的立场在黑格尔哲学范围内,费尔巴哈则超出黑格尔范围。
费尔巴哈对宗教的两种形式的区分:宗教真理(人本学);宗教反思(神学)
在宗教真理中人创造出对象,把自己本质放到对象中,让对象作为自己的镜子,使人看到自己的本质。因此上帝的一切规定和本质特征都是人的本质。宗教在对象化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化(人把自己本质放到对象中时人丧失了自己的本质),宗教真理就变成了宗教反思,形成了神学
(2)费尔巴哈对一般哲学-形而上学的批判
费尔巴哈开创了后来很多哲学家对一般哲学进行批判的传统
P91“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同时被看成是对柏拉图主义和现代形而上学的完成的批判,宗教的最后理性支柱。
(3)感性-对象
形而上学的基本立场:理念论的基本方式是首先把形而上者(超感性世界)和形而下者 (感性世界)进行区别,对立。然后认为真理性和现实性只在超感性世界(理念世界)中。 而感性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堕落形式。西方哲学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这个传统
在费尔巴哈哲学中真理现实性被理解成感性对象性。费尔巴哈把现实性看作感性(为感官的),现实的人之所以现实是因为他感性,因此现实的人也就是感性的人
关于对象性的两个命题:现实的主体如果没有对象就是无(这种说法针对黑格尔作为绝对者的主体,其中绝对的意思也就是没有对象),因此现实的主体是对象性的主体;与主体相关的对象是主体固有的而又客观的本质(如人只有两种属性才说上帝有二名,其实上帝有无尽名,但被我们知道的二名对人来讲才是对象性的,而其他名不是)
人的主要三个对象:自然界,另一个人(你),上帝
根据第二个命题自然界是人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你”是“我”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上帝是人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因此人是最高的存在,因此感性对象性在费尔巴哈哲学中成为最基本的哲学原理
感性对象性对马克思影响大,但是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仅仅采取直观的反思形式,因此不能算作完成
高级的哲学直观:爱 应当
现实的直观:不幸 是
两种直观无法调和
(4)高卢-日耳曼原则
高卢意味感性,法国,女性;日耳曼意味理智,德国,男性
费尔巴哈仅仅停留在感性世界,脱离超感性的感性同样是抽象的,只是超感性的颠倒,因此马克思希望上述两个原则,感性和超感性重新和解,回到前苏格拉底时期才能看到的与生活水乳交融的哲学。西方两千五百年都是男性原则的哲学传统。
(5)存在论的生存论路径
存在论(ontology)按照海德格尔说法有两种路径:范畴论(知识论)性质和生存论(非范畴论,existence)性质
范畴论路径:用概念,范畴,反思来规定存在,也是自苏格拉底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路径,把存在做成知识。
生存论路径:批评范畴论,认为存在不能通过概念反思得到完全把握,如存在主义哲学,因此存在主义哲学的纲领应该是“存在不能被还原为知识”。不能对生存论下定义,那将是范畴论的方式。生存论要求达到前反思前逻辑前概念的世界。借用胡塞尔的术语叫作"生活世界"。
费尔巴哈批评黑格尔哲学的理性的专制主义和逻辑的图式主义,可以看成是生存论路径的开创者。费尔巴哈要求转向,开始采用美文学的表达方式
第三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对宗教的世俗基础的批判
p18表明对宗教的批判已经结束,费尔巴哈的批判不仅批判论宗教哲学,还批判其背后的思辨理性。
(2) 德国的历史性
p19 P22马克思认为德国不会走英国法国的道路(类比中国不会走西方自由主义的道路)历史上德国人要落后而哲学上德国人要先进得多
(3)德国革命和解放的性质
德国的现状最低下,处在旧制度下,低于批判水平。若对德国的法哲学进行批判则意味对现代国家(英法)进行批判
批判的立脚点:人的高度 人的解放 (通过政治解放达到人的解放)
《论犹太人的问题》:政治解放在理论逻辑上要有信仰自由和私人财产自由(不是消除而是要具有无节制的自由)
(4)彻底革命的可能性(人的高度的革命)
该可能性在于:1中间阶梯的不可能性(要通过政治革命) 2德国人已达到原则高度,但缺乏物质基础(基础是形成无产阶级)
(5)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立场上对黑格尔法哲学的存在论批判
法哲学批判:抽象法(外部法);道德(主观法);伦理(综合法)
伦理(综合法):家庭,市民社会,国家(本质性根据是国家的理念)
马克思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应该是国家的真理,而黑格尔的调和只是虚假的思辨中的调和(黑格尔将其颠倒了过来,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充满矛盾对立,需要通过国家进行调和),只能通过现实冲突,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来达到和解。马克思把本质性放在市民社会,因此需要依赖相应的学科来对市民社会进行解剖和把握-政治经济学
第四章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第一部进入政治经济学的系统性著作
批判政治经济学的哲学上的立脚点:费尔巴哈哲学
俄文本比德文本好得多(当时最好的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在俄国,当时能读懂马克思手稿的最好专家在俄国,当时卢卡奇在研究院而卢卡奇对早期马克思非常熟悉)
手稿难读原因:1马克思思想建设未完成,因此手稿充斥各种原理和思想材料;2不同的哲学立场和观点还未被整理
结构划分:1以异化劳动学说概念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2以扬弃异化为核心的共产主义 3以对象性活动为核心的哲学批判
第一节 国民经济学
(1)重商主义(国民经济学的前史)
资本最初以积累起来的货币作为前提
一开始:物物交换W-W 后来:货币仅仅作为流通手段W-G-W 后来:商业资本(资本的最初形态)后来:货币成为增值手段G-W-G'(G'=G+∆G)
重商主义最基本口号:流通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反映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集中货币财产,购买使用价值,换回货币
典型在英国,当时英国讨论的问题是如何保持英国繁荣。重商主义的回答是始终保持贸易顺差,因为货币财产被看作有决定性意
(2)威廉配弟:改良重商主义 现代经济学之父
贡献一:第一个提出经济学科学问题-市场价格围绕波动的平均价格由什么决定(威廉配弟认为平均价格有实体,叫自然价格)
回答:1商品的自然价格由生成该商品时的劳动数量决定 2商品的自然价格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贡献二:用数学形式把各种自然科学方法用到政治经济学中去(经验主义的),计量经济学被称为新配弟主义。配弟著作《政治算术》
(3)重农主义
基本上在法国繁荣起来(法国由于和英国竞争,法国重商主义政策受到挫折,因此出现把农业放主要地位的思潮)
核心人物:魁奈
魁奈和米拉波(法国重商主义领袖)的争论使得米拉波皈依重农主义
魁奈基本观点:对重商主义前提进行批判,认为流通不可能是财富源泉。财富的真正源泉在自然、在土地、在农业。他把财富分为增殖(multiplication),有物质,纯产品的产出,在农业中出现;加算(addition),有物质的结合,出现在加工工业中出现。他认为连加工工业都不可能有财富增殖,商业更不可能。
价值理论(生产费用论):和威廉配弟比是退步,但重大贡献在于认为价值或财富增加是生产的领域而不是流通领域,虽然他仅仅把生产看作农业生产。
马克思认为魁奈和配弟共享现代经济学之父的荣誉。
(4)古典方法的定型与完成
亚当斯密(苏格兰人,产业革命前夕经济学家,反对重商主义更倾向于重农主义,《道德情操论》《国富论》)
主要成就:提出古典经济学最基本原理-劳动价值论-任何物品真正价格等于获得该物品的劳动;做基本布局-三个基本阶级的三种基本收入-资本家利润,工人工资,土地所有者地租;研究资本的构成-区分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阐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方案-不干涉政策
李嘉图(读书少,犹太人,改宗基督教,学很多自然科学,交易所经验)
最重要两方面:首先从批判亚当斯密的理论的矛盾和混乱开始,如在劳动价值论上他为了贯彻劳动价值论,认为以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商品价值还以消耗在生产资料上的劳动决定;他的理论彻底性(不涉及利益,完全按照逻辑推论)使他看到劳动和工资的对立
在资本分析中得到悲观结论:终有一天平均利润率会下降到零。
(5)西斯蒙迪(经济学浪漫主义,法国人,由斯密主义者转向批评斯密)
主要成就:论证了危机的不可避免性。先前经济学家把危机看成生长性疾病,长大就不会再得病。
他是卢梭的弟子,是古典经济学的终结者之一
「前史时期以流通为核心;古典经济学以生产为核心;马歇尔以后的经济学以需求作为核心 」
第二节 以“异化劳动”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1)国民经济学的二律背反
首先去看国民经济学本身的矛盾
p42“劳动的全部产品,本来属于工人,并且按照理论也是如此” 句中的理论指的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但是根据工资(劳动力的价格)规律“工人得到的是产品中最小的,没有就不行的部分”
工人是劳动的人格化,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
结论:p43“是有害的,招致灾难的,片面的,抽象的”国民经济学的劳动本身不是一般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自相矛盾的劳动。最后马克思用"异化的劳动"来表示这种自相矛盾的劳动。
(2)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
1.劳动者和他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
p65“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异化不是自然的加之于人身上的灾难,而是人造的东西反过来控制和支配人。
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产品固定在某个对象中,劳动的物化
2.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
p65“因此,这个产品越多,他自身的东西就越少……”p33
3.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关系
劳动是谋生的手段而非本质p33
4.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
p69“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p33
(3)政治经济学批判
p71“这个表面的矛盾是异化劳动同自身的矛盾⋯⋯”国民经济学家发现的规律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是科学的、适用的,然而问题在于他们以为自己表达的是一般劳动的规律,但其实他们的出发点是异化劳动。
第三节 以"异化的积极扬弃"为核心的共产主义
(1)无产和有产的对立
p80“但是,作为财产之排除的劳动……”无产(穷人)和有产(富人)的对立发展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从差别发展到对立再发展到矛盾(矛盾意味着对立可能得到解决),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已经能被理解为矛盾了
(2)异化和异化的扬弃
p80“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这句话表明马克思和开历史倒车的浪漫主义的区别
p83“不难看到,整个革命运动……”异化的扬弃和异化走同一条路,因此扬弃能从异化中(私有财产的运动中,经济的运动中)找到经验和基础。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在异化外部寻求基础和经验。
第四节 以“对象性的活动”为核心的哲学批判
(1)黑格尔的历史原则-辨证原则
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特别阐述了黑格尔的历史原则
p92“他把基于自身……” 费尔巴哈把感性和绝对精神对立起来,认为黑格尔从神学出发,否定神学(绝对精神外化),最后又恢复神学
p92“但是,因为黑格尔根据否定的否定……”这句话表达1.黑格尔为历史运动找到历史高度的表达2.但黑格尔的表达是抽象思辨的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否定的否定看成是历史的表达
(2)对象性的活动概念
p95“因此,黑格尔的《现象学》……”p97“当现实的,肉体的……”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和德国的唯心主义活动结合起来 ,最后发展出实践的概念,反映在p138“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第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先导
理性上确认的权利(right)实际上是来自于权力(social power)。从权力上升到权利是通过意识形态(可以是哲学可以是宗教)来完成的。权力是一种对象性力量,不需要经过言语就能支配人。对象性的本质力量保存在钱里面,通过人与人的交往异化,转化为社会权力。从法哲学(philosophy of right)到权力哲学(philosophy of power)的革命有尼采(will to power)和马克思(人与人的交往social to power)
革命核心:本体论革命(1844年手稿对本体论进行了探讨-从对象性活动得到对象性存在,对象性活动先于认知,取消了认识的主体)
如爱就是对象性活动,是fall in love而不是经过对对方的一番认识之后才决定去爱
革命成果: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权力哲学)(马克思本体论的完成形态)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阐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革命的发动在1844年手稿。
(1)第一条:感性活动(实践,对象性活动)本体论
感性活动、实践和对象性活动的含义:三者所指一样。对象性活动强调对象性存在是活动的结果;感性活动强调这种活动是理性前的人与人的感性交往,这种交往有两种产物-人的所需的生活资料,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实践强调社会关系的创立或改变
费尔巴哈认为现实实体是通过类感觉获得的(首先反对了黑格尔) 例子:如饥饿感担保了作为食物的外部事物的存在
类感觉(类感性):人类的感觉(不是指生物上的有限的感觉,如人的听觉听不到超声波,而是指能欣赏音乐的听觉)来自交往,感觉的人类性就是感觉的社会性。
在柏拉图理念论中共相无相(红的概念本身不红),但在现象学中范畴被理解成了直观,共相成了能感觉到的相。
费尔巴哈的突破:把与人类感觉的类性质相应的感性自然界当作实体。作为类存在的人是感性的对象(在西方哲学史上类是抽象的,思维所发现的),而类存在就是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感性(感觉)的对象。如一段恋爱关系可以被写成音乐,诗等
心外无物:王阳明的解释是见花则心和物出现,不见花则心和物都没有 (心和物都是被“见”建构出来的,而在马克思那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都是被“感性活动”建构出来的)
费尔巴哈只知道类存在是感性的对象而不知道类存在是感性的活动
(2)第二条: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真理问题
思维的彼岸性:从巴门尼德开始存在需要先断言它是,但是从感性上说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事物会变),我们无法断言。因此感觉到的是意见之路,因此我们把思维从其他活动中抽离出来,并形成了以其为对象的逻辑学。这种抽离确定了思维的彼岸性,而强调思维的此岸性则是因为它是在实践中形成起来的
实体(substance):有时间中保持不变的含义,没有实体中的实(不可入)和体(占据空间)的含义
真理:实践力量的观念形态
(3)第三条:社会制度的实践起源
圣人学于众人不是众人能教圣人,而是圣人从众人之行中学习。众人的行动改变着环境,对改变加以理论表达就形成了圣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是一致的,人在改变环境的同时自己也在变化。如无产阶级工人在和资产阶级斗争中才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阶级,才有了阶级的意识。
(4)第四条:世界二重化的根源
宗教意义上(基督教)或者哲学意义上(柏拉图)的二重化的根源:感性活动的异化
感性活动的异化:感性活动创生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但是如果人与人的关系是冲突对抗的,那么这种关系是非社会的社会性。这就是感性活动的异化,世俗生活的自我分裂。在马克思看来随着社会异化的终结,宗教和意识形态自然就会消亡。宗教世界的异化是由世俗世界的异化导致的。国家的存在表明人类真正的社会还没开始。世俗生活的矛盾冲突产生了宗教和哲学来作为其表达的部分(作为意识形态)
(5)第五条:感性是实践的,而不是直观的
在唯心主义看来实践(建构人与人的关系)是理性的,社会关系的前提是理性思维。如“占有者”不是可见可触摸的身体(body),是理性思维抽象出来的人格(person)。但是如音乐就不是理性的结果,天生的聋子可以理解乐理但不会创作音乐。对音乐的理解的前提是感性活动。
在费尔巴哈那哲学中感性是直观的,在马克思哲学中感觉的形成是历史的产物,感性是实践的。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还是知识论的立场,而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是生存论的立场。马克思的感性是情感、意志和激情,不是心智的副现象。如同在海德格尔哲学中,心情(欢乐悲伤等)不是一种灵魂实体拥有的状态或属性,而是我就在心情之中,我就是心情。
在马克思哲学中感性就是活动本身,不是有主体去直观客体。如学佛和研究佛学是不同的,后者是认识、获得知识,属于头脑;前者是顿悟,悟是无所得的,属于心。我们和世界的关系首先不是认识关系。
(6)第六条:抽象的个人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表明马克思反对抽象的不变的人性论。
作为个体的人不是历史的起点和前提,而是历史的产物。在计划经济中没有个体的人(组织包办一切),因此不需要人权,现在我们在市场经济中个人的概念从原来人的共同体中产生了,我们就需要人权了。如父子关系在宗教团体中被教友关系取代,因此说基督教的宗教团体本位代替家庭本位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个人本位提供了基础
(7)第七条:抽象的个人是历史的产物
费尔巴哈的抽象个人是资本社会的产物。
(8)第八条 :理论的任务是理解生活世界的自我批判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自我批判的
实践:在哲学中实践指创立或者改变社会关系的生活,即这个生活世界是自我批判的。观念上的批判、哲学上的批判影响不了它。如改革开发时代的到来被看作是邓小平思想解放后所产生的结果,但事实上改革到来的必然性不是观念所能造成的,是计划经济时代集中物力和人力进行工业化原始资本积累后的必然结果。
理论的任务:理论的任务不是用观念去规范世界,而是去理解这个世界本身的自我批判,因此理论是有未来向度的,要对未来进行筹划。
新科学:新科学不是描述事实,是揭示造成事实的实践(praxis)。资本论作为新科学把握到了资本主义产生和消亡的实践。实证精神的科学是不可能揭示出社会的自我否定的。革命是范式的转换,是对旧元素的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新科学就是一种范式的转换。
(9)第九条:直观的唯物主义是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物
直观的唯物主义:指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其社会基础和历史根源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的原则:独立的个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只能在理论上解释这种社会但不能揭示其来历。
(10)第十条:市民社会与社会的人类
市民社会:指资产阶级社会,抽象的个人彼此分离和对抗。
社会的人类: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和社会化极高的生产力相结合,无产阶级的解放是全人类的解放,其无权是普遍的无权。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是最后的私有制度,其消亡代表人类史前阶段的完结。马克思学说是无产阶级的学说(意味着这种学说必然有其目的,不是完全客观的),马克思自己说他的资本论就是写给工人阶级看的。
货币语言是异化了的人的语言,如有钱就能买好音响,而不是有欣赏音乐的能力就能买音响(后者是真正的人的语言,但是在当今社会中这种真正的人的语言只能被人理解为疯子的语言)
(11)第十一条:对整个传统哲学的批判
海德格尔问:难道世界的改变不是以对世界作出解释为前提?
海德格尔没有理解马克思,因为马克思在第三条说过人的自我改变是不以解释作前提的,或者说解释也是来自于人的活动。
第六章 社会权力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对本体论问题的探讨不会脱离历史,马克思本体论的真正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社会权力: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包含了感性对抗,包含这种社会关系的权力是社会权力。不是观念改变世界,而是通过社会权力,世界进行自我批判
费尔巴哈由于看不到异化,看不到世界的二重化来自世界的自我分裂,因此只能借助哲学上的直观。黑格尔哲学和国民经济学家立场一样,因此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同时就是对近代哲学的批判。所以1844年手稿对哲学的批判和经济学的批判是一起的
p150注释一通过针对费尔巴哈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一节 思想观念与现实世界:实践批判原理(提纲第八条)
观念的批判没有触动现实世界,马克思在第一卷序言中说到德国哲学家对观念的批判就像“一个人认为溺死是因为拥有重力的观念,然后把重力的观念当成是迷信进行批判,仿佛这样就不会再有人溺死”
p151“老年黑格尔派认为,只要……”德国哲学的根本谬误:观念思想统治世界。如在西方国家(state)和市民社会有一个理性的关系-契约
但是我国普通人理解的国家是家的扩大,国家要对百姓的生老病死负道德责任。仅靠知识分子引进西方的观念是不能改变我国现状的
p157“只有在现实世界中使用现实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对德国哲学批判得出的结论
(1)历史存在论:现实个人概念
黑格尔哲学讲的历史哲学是类的活动,是理性的活动。因此假设个别伟大人物发生了变化也不会改变历史,因为历史理性会召唤出新的人。黑格尔赋予历史一个类的主体,而个别的人只是历史理性的工具。
p152现实个人的概念:现实个人=感性活动+物质生活条件(被感性活动改变的自然)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生物地理唯物主义,不研究人生理条件和所处的自然条件。判断如果是一种物质的功能,那么判断就没有对错可言,因此有真假的肯定没有物质属性。亚里士多德用理性来对人下定义,已经把人的物理性去掉了。在黑格尔哲学中历史建立在理性上,历史形成的是类主体。但是如果历史是与类主体相对的个人的历史,那么历史就充满了偶然性。
马克思在存在论上的基本精神和海德格尔相似,马克思的人不以理性作为前提,而是直接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但是更重要的是由此间接地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感性活动)——历史唯物哲学第一个洞见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在马克思哲学中是存在论层面的(用“交往形式”来揭示其存在论性质),不是经济学范畴。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不是一般社会历史理论,是一种新的不同于柏拉图主义的存在论学说。
人的主体性就在感性活动里,是对存在(生之本质)的领会。
世界与自然环境的区别:世界向作为自为存在的我们呈现,自然环境只是其他自在的存在被安置的环境。在马克思哲学中世界就是物质生活条件。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把物质和世界合起来说是不相容(物质是具体物体的抽象,物质无所谓存在或不存在。它与存不存在无关,是非存在)
p158“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会有自然科学呢”如先有炼金术后有化学学科产生。资本主义把人的劳动抽象化和量化,同时以量化的方式来描述自然界。技术是一种自然观,体现了一种对自然进行控制的态度。因此把现象还原为数学公式的自然科学体现的也是这样一种对自然的控制。
对应p87“说生活还有别的什么基础,科学还有别的什么基础——这根本就是谎言”库恩在谈到科学范式革命的原因时把人们对新范式的接受归结于社会心理,事实上他是换了一种说法来说马克思的话。
P158“这种(历史的自然界和自在的自然界)区别只有在人被看作是某种与自然界不同的东西时才有意义”费尔巴哈设定了感性直观的人和人以外的自在自然界。在马克思哲学中我们是在在人类历史中形成的自然界中形成直观能力的。历史的自然界中的人知道历史的自然界是无法脱离的状况,因此想知道有外部的自在的自然界,它的前提是人站在历史的自然界之外来看待自然界。——马克思扬弃了这种旧的物质本体论
p156“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前一种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马克思对先验主体的否定
第二节 原初的历史关系
真正的历史性是业力,语言行为活动形成业,业又影响后人的语言行为活动。离开历史谈自然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反对的。
历史是如何可能的:感性意识的必然发展
(1)四种原初历史关系
1.第一个前提是把自己的感性存在生产出来
p159“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2.人的感性自我发现引起新的需要
p160“第二个事实是,已经……”肉体的需要是固定的、有限的,感性的需要随历史发展而发展
3.感性的伦理关系-家庭
p160“一开始就进入历史……繁殖……”
4.生产关系(突破部落和家庭)
p160“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级始终……”
自己生命的生产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不是单个人的自然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方面,一个机器既可以是生产力也可以表达生产关系。人的社会是感性的社会,人的历史是感性意识(包含感性需要及其自觉)史。
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动力来自新的感性意识取代旧的感性意识,如封建社会的商人想用钱战胜拥有土地的贵族这种新的感性需要的产生
(2)现实个人的我性
德国古典哲学讲纯粹活动,马克思讲对象性活动。在近代哲学中,感性和意识不能连用。感性是向外的,意识是内在的(先验主体由笛卡尔奠定)。
马克思的感性意识不能从认识论上来理解,是存在论上的。海德格尔从德语构词表现:“意识”既“被意识到的存在”,存在在意识内被规定。
马克思对意识自身的存在进行追问的结果: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感性意识的过程)——马克思使存在从意识中脱离出来(海德格尔用“此在”来表达同样的抽离)
感性意识:人的感性意识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界,一方面是人与人
感性伦理奠基于生物学基础(前代繁衍出后代)
感性联系也就是物质联系:p161“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
对近代哲学的意识的看法:p161“我们才发现:人还具有……”语言是一种实践(建构人与人的关系)的意识,语言的感性交往和受物质纠缠体现在语言的说和听p161“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误读版本——关系的前提是“自我”的存在,动物说不出“我”,所以没有“关系”;正确版本——“关系”本身就是人类的说法
意识最初是对“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意识。“自我”是小我,“语言”是大我
现实个人的我性:感性的自我(生存场——与我生命攸关的一切环境)
第三节 分工异化原理
最初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根据和原因,私有财产后来又影响劳动异化。
劳动为何异化:自发分工p161“与此同时分工也发展起来。分工起初……”p162“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自发分工是逻辑上劳动异化和私有制产生的根据,不是时间上的先后
自发分工的劳动是异己的力量:p163“最后,分工立即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
积累的必然性:劳动的积累(如制造用于生产的机器)可以为人赢得人对自然的自由(“赢得”意味着人是时间性的有死的生物,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积累的劳动越多,省下来的不用于维持生存的时间才可能越多)。私有制的必然性来自劳动的积累的必然性(满足自己的需求,支配他人的社会权力)
劳动的积累:生产生产工具,生产工具就是积累起来的劳动,粮食也是积累起来的劳动但被我们立即消费掉。劳动的积累使得我们有闲暇时间,但现在通过对抗关系形成的劳动的积累使得只有少部分人有闲暇时间。精神活动来自闲暇,劳动积累来自自发分工
私有制:自发分工和私有制是同义语,分工讲活动,私有制讲活动结果。私有制是交换的前提。拥有生产资料才叫私有制,拥有生产产品是所有制。私有制才能支配别人,如有机器设备才能支配人干活
第四节 社会权力原理
政治权力:军队、警察、监狱,统治阶级的权力。p167“那些使……”政治权力来自社会权力,但每一次都获得唯心的观念上的表达,使人以为政治权力以为来自理性或宗教,如种姓制实际来自分工,却表现为来自宗教
生产力:积累起来的劳动
社会权力:社会权力是社会关系,来自人与人的感性交往方式,是感性的力量。 观念上对社会权力的表达使其(power,非理性的)成为权利(right)。从存在论上讲权力(power)是人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
货币:货币是积累起来的抽象劳动,是人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社会形式的一种。资本是抽象劳动的积累,是当代社会权力
特殊、具体劳动的意义在于形成一般劳动
p191“其次,占有……”革命是扬弃资本主义的唯一办法,感性力量只能由感性力量摧毁(当代的罢工现象也是一种)
当代社会权力与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权力的差别:p175
社会实在(social reality)构成:1.积累的劳动与活劳动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基本层面)2.社会权力(阶级分化与阶级斗争,来自基本层面的关系的人格化-第二层面),如资本家可以是慈善家、佛教徒,但只要个人是资本家就要用积累的抽象劳动统治活劳动,但个人不需要为此负道德责任3.社会制度及其正当性(正当性是通常说的价值,意识形态就是对正当性的论说辩护-第三层面)
第五节 意识形态的起源和本质真相
意识形态:社会实在从第一层面到第三层面的上升就是意识形态
认同意味着价值体系形成,社会事实隐藏有价值纬度,而社会科学家不讨论。p169“印度人和埃及人……”意识形态来自真实的分工(物质的、精神的)p161“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自发分工形成的制度需要巩固——意识形态的工作,如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完成
p193“私法和私有制是从……”罗马法足够完备但不能产生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抽象个人在市场上平等交换),权利不能导致权力
p194“在私法中,现存的所有制……因为仅仅从私有者的意志……”物不能占有物,意志才能占有物(如手腕不能占有手表,人格才能占有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物是具体的(如用来看时间的手表),而作为人的私有财产的(如被占有的手表)是抽象的一般的物(康德法权学说中的物自体),一般的物是人格的外部实现。因此才因为人格神圣而说私有财产神圣。
现代化过程:动产战胜不动产的过程,资本战胜土地的过程
p162“此外,不言而喻……”孤立的个人指资本主义中的抽象独立的摆脱了伦理共同体的个人
意识形态的本质真相:(现代的自由平等人权的)观念是关于经验的束缚和界限(自由平等是为了巩固市场交换,正是市场交换束缚住我们,是我们的界限)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