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日记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67500303
作者:阮炜
页数:284页

内容概要

阮炜,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西方研究所所长。获四川师范大学外语系学士学位,曼彻斯特大学语言学系硕士学位,爱丁堡大学英语文学系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长期从事英语文学研究和文明理论、东西方跨文化研究,出版了《文明的表现》、《二十世纪英国小说评论》等多部著作,在《读书》、《外国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前言 /1
四月
初来乍到 /3
变为女儿的儿子 /4
红玫瑰、白玫瑰、薰衣草 /5
跳蚤市场今非昔比 /6
家电不如国内 /8
电台节目质量高 /8
房友詹妮弗 /9
房友希拉里 /10
房友卡洛斯 /12
房友蒂娜猫 /13
约翰的帮忙 /14
国王学院教堂圣事 /15
有机食品热 /16
五月
人人都有生育的权利? /21
“爆炸”的时代 /21
“中国殖民者群体” /23
音乐会:献美酒不献鲜花 /25
博物馆:积极服务公众 /26
剑桥的大学都沾光 /28
东亚系学术会议 /29
教授的局限 /31
维那斯有多个版本 /32
学院与大学的关系 /33
希腊雕像披红挂绿 /35
转基因人 /36
笨拙的威廉 /37
跨语饭局让人难受 /38
没趣的F·R·利维斯 /40
小脚与巨乳 /40
猫口控制 /43
教师偷拍学生违法 /44
偶遇霍金 /44
音乐系期末音乐会 /45
与导师通话 /47
房友的粗话玩笑 /48
政客说一套做一套 /49
安娜的危机 /50
布什入选“七大奇迹” /51
斯人已逝,其著未竟 /53
巨石阵和古罗马浴池 /54
英国人曾不那么科学民主 /56
美国大使谈朝鲜 /57
垃圾处理需要觉悟 /59
英国人不环保的一面 /61
不喝酒,何以承受生命之重? /63
六月
拦路的老人 /67
老年人问题 /68
大学植物园 /70
研究非洲叛军的“博导” /72
待业艺术家 /74
牛顿著作珍本 /74
英语系捉襟见肘 /77
媒体恶搞女王 /79
有名英雄纪念碑 /79
河上音乐会 /81
“零碳”2016年 /83
伊曼纽尔学院的午餐 /84
与美国学者赌台湾未来 /86
东方著作出版难 /90
低调纪念福岛战争 /91
牛津印象 /91
令人失望的“巴赫合唱团” /93
牛津自然历史博物馆 /94
拉什迪封爵 /97
黄种人入侵剑桥 /97
英国人知错认错 /98
夜半造访的女朋友们 /99
“激情自然” /101
宴会:形式大于内容 /102
学者转战酒吧 /104
拌绿色先锋的国际忽悠 /105
大学无需“申博” /107
退耕还滩 /108
剑桥人的中国缘 /109
大学教师的收入情况 /110
学院与大学的关系 /111
剑桥学生不凡的就业观 /112
年轻人被剥夺选举权 /114
英国人看回归后的香港 /115
MicrosoftWord:正版还是盗版? /117
中英学者交流难 /119
莎拉波娃的吼叫(上) /120
莎拉波娃的吼叫(下) /121
七月
让人大跌眼镜的戴妃纪念会 /125
走向普选的香港 /127
不合逻辑的“重婚” /129
围绕“超女”的风云际会 /131
古典学家的剑桥缘 /134
环保:英国人总是指责他人 /135
醉醺醺的迪斯科 /137
对希腊罗马的认知应当转变 /138
剑桥大学的衰落 /140
“拉什迪事件”再起波澜 /143
福楼拜审判 /145
BBC“逍遥”音乐节 /146
英国人对世界知之甚少 /147
剑桥大学为何院弱校强? /148
混乱的大学图书馆 /150
在伦敦逛书店 /151
陈旧校园网带来惊喜 /153
不关心时事的英国人 /154
英国人的“恐欧症” /155
“社会邪恶”何处觅? /156
“卑微”的圣埃德蒙学院 /157
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 /158
英国社会的世态炎凉 /159
失业并非丢脸 /160
鸦片战争以外的“鸦片邪恶” /161
英国人不知道鸦片战争 /162
约翰的帝国情结 /163
“西男东女”还是“西女东男”? /165
从福尔摩斯到里伯斯 /166
八月
状况不佳的伊利大教堂 /171
失业者遭受巨大压力 /172
华人进入东南亚的客观效应 /174
剑桥情场的弱肉强食 /175
现代化并非一蹴而就 /177
关于欲望的对话 /178
黑人男子为何讨白人女子喜欢? /181
斯巴达是“极权”国家? /182
作为“小三”的安娜 /184
公德:外国人与中国人的比较 /187
山寨版“拉链门” /189
女人多多益善? /191
古典音乐的危机 /193
“朋友”太多,活得太累 /195
尼克松/毛泽东秀 /197
书评:英国与中国比较 /198
与弗吉妮亚·伍尔夫相会 /200
伍尔夫夫人与仆人换位 /202
用鼻子闻印度音乐 /204
“戴安娜周” /206
“天堂”变“地狱”? /208
不列颠博物馆的中国瓷瓶 /210
印度的测验热 /213
反进化论的美国人 /213
健忘的犹太教右派 /215
大打折扣的印度民主 /216
斗狗与托狗 /219
“势利鬼”奈保尔 /221
中国音乐能否走向世界? /223
九月
不会电脑的银行职员 /227
程序民主 /228
多元主义遭遇逆流 /229
英国人心灵粗陋 /230
印第安人仍受压迫 /231
作为部落的丹麦 /233
混血的“中华民族” /233
“纯粹”的民族并不存在 /234
“文化”一词应该慎用 /235
一心一意当中国人 /236
可疑的“身份”概念 /237
英国的问题:自由太多 /238
融合乃世界大势 /239
莎剧:为人民服务的戏剧 /240
地球科学博物馆 /242
中国人享受的特殊待遇 /243
神创论与进化论可以调和 /244
媒体的坏德性 /246
“洋大人”与“晚清官员” /247
英语系“内幕” /248
凌淑华与布鲁斯伯里小组 /249
徐志摩与英国知识人 /250
徐志摩的英国崇拜 /251
“睾丸节”狂欢 /252
落后的剑桥体制 /254
海外中国人境况何以不如印度人? /256
“公司”:东南亚的华人共和国 /258
海外华人身份问题 /260
关于德里达的对话 /261
中西交流仍面临巨大难题 /263
人口控制:全世界都得感谢中国 /266
男女平等需更上一层楼 /270
青少年自杀率高 /271
徐志摩、罗素与中国革命 /271
个人“炭卡” /273
我们仍与孔子、柏拉图同时代 /275
英国学术也量化 /275
后殖民时代的跨种族正义 /276
控制性欲需出奇招 /277
慈善资本主义:利乎?弊乎? /277
十月
儿童肥胖问题 /281
占星术、天文学、教会 /281
在剑桥和伦敦打的 /282

作者简介

一种社会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考察,有助于客观、准确地认知剑桥、英国乃至整个西方。
《剑桥日记》记述了作者在剑桥大学访学期间的所闻所思,包括对人物、事件、学术会议甚至深度个人对话的写实主义细描。
这本视野开阔的日记,用一种质朴、简洁的语言,谈的是世道人心,见的是文明盛衰,是一本有大立场的中西文化随笔。


 剑桥日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真心读不下去,初看标题加上作者英语系出身,想着估计跟林达两口的游记或者像余秋雨同志那种随笔差不多吧?读来休息休息学习学习。挨妈,郁闷后悔的都要写一篇评价防止后来的亲们浪费钱。“卡洛斯吃到兴头上了,连说“fuck!”(可译为“我操”、“他妈的”等)以表达痛快的心情。”括号里的字真的是作者为我们这些fuck都不认识的读者好心添加上的。可能他的初衷如前言所说,他这本书的语言方面“不像诗人徐志摩的文字那么抒情,也不像其他写剑桥的文字那么学术,而用的是一种近乎大白话的风格”(重点来了)“我以为这种风格有助于打破学术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区隔”“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为什么仍要蜷缩在象牙塔内,摆出一副高不可攀的架势?”“更重要的是,大白话有助于消除剑桥、英国乃至整个西方在中国人心中的距离感和神秘感。”我勒个去亲爱的访问学者同志,我读这段话还以为自己翻得是一本改革开放初年的书,这本书真不是迫于政治高压写就向党委表决心的书吗?我能理解老旧中国人离开故土后胸中升起的那团混杂着自尊自卑的爱国主义情怀,但这个中国混的还不错的年代再这么敏感真心有点别扭。书里记载他的英国室友说旧中国裹脚的习俗很不人道,而我们的作者说“尽管今人看来有不人道的一面”“但对于妇女本身来讲,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然后作者用西方芭蕾舞女演员的脚尖和中国小脚做了对比,再不崇尚“艺术归根结底是人类性欲的外化,根据佛洛依德blablabla”以及西方人发明的隆胸术,西方男子吃药健美也很不人道。最后作者说“约翰同意我得说法”还有不少很怀旧的题目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呢~作者再见~
  •     文字比较通俗,但是有些观点有点以偏概全。因为作者有很多对英国社会的看法,是同他的室友交流后得到的。而这些室友显然不能代表英国的各个阶层。还有,作者专职从事文化研究,但是从这本书里看,他的知识面还不够广。他竟然不知道古希腊罗马的雕塑是上色的,不仅如此,他还认为给雕塑上色是件很奇怪的事。还有他对朝鲜战争的看法,似乎相当传统。他对两岸关系的前景也过于乐观。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日记不像日记,杂文不像杂文,本想给个三星,看到其中有些文章中的对话,像是给华师大党委交的国外言行报告,虚假和胡说得让人反胃,考虑是2007年的事,现在出版的作品还这样,给两星已是客气的了。
  •     连西方人批评旧中国女人裹脚不好都能被作者拿西方发明的“芭蕾舞健美化妆晒日光浴同样对人类身体有害”来反驳真是无语#访问学者#
  •     有点零散
  •     确实非常质朴,质朴到和白开水一样没有一丝阅读的乐趣~
  •     作者让我看到了英国真实的一面,很多国人对欧美有崇拜情节,认为他们什么都是好的,那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西方国家实际碳排放量比我们还高,也并不是所有人社会责任感,自觉性都很高,作者的室友就可以作为例子。看完以后,少了盲目的崇拜,对英国有了更加客观的认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