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灭绝》书评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39977655
作者:[日] 高野和明
页数:556页

论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书中的一号主角应该算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大学生了,而他却成为了故事关键性的所在。作为一名软件开发者,对进化的人类写的医药分析软件和通信安全表示深深的着迷。也为书中人类对于比自己强大的力量的恐惧而感到愧疚。非要等到自己败的彻头彻尾才会发现自己与高智商进化人类的差距所在。故事的关键还在于两个大学生所拥有的生物化学知识,虽然初高中学过简单的生物化学。可是直到看完全书才发觉,生物化学是从古至今的所有时代里医疗保障的嘴根本技术。心中也对从事与科学研究者充满了敬意。他们虽然能从中获利,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却是对整个人类有益的。而现实中的我们却拼命的想要从他人或是这个社会夺取更多的好处,等到死去前夕才发现,对人类或是这个社会没有丝毫的贡献。乃至多年以后再也没有人会记得。而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将被载入史册,被后人所铭记。那么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

噩梦

在从事小说创作之前,高野和明曾在美国留学,专业是电影制作。这就不难解释他对情节出众的把握能力和在双线叙述时扎实的表达——两位主人公身处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遭遇着不同的危机,却能在高野和明的笔下,得到既对立又统一的呈现。尽管作品是逾二十万字的“大部头”,但只要时间充足,读者很容易便会一口气把它读完,又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深刻而悲悯的思索。      对他人的恐惧是主体变得残暴的直接原因——最残忍的人,往往也是最胆小的。懦弱的“白宫主人”将自己看做是救世主,妄图不惜一切代价“救赎世人”,于是便将枪口转向了宁静的原始丛林,因为那里“可能藏着摧毁世界的巨大威胁”。这样的情节设定显然是有影射意味的,而高野和明的处理,其实也体现了当下日本民众对国际政治形势和自身的看法。不管怎样,任何形式的独裁都是不受欢迎的,而在一片受过重创的土地上,战争永远是噩梦。

历史与科幻

有个槽点,比较困惑:既然新人类阿基利的父亲艾希莫生了两个孩子都是新人类,那他本身就应该很有研究价值,为什么书中并未重视他呢?..........................................这是一本历史与科幻交织在一起的小说。作者对小布什政府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主导这场史上罕见的愚蠢战争的美国领导人,在人生走向终点时,一定会被他们所信奉的上帝打入地狱吧。”对美国转移囚犯到别的国家,借刀杀人,借别人之手刑讯逼供。美国的全球窃听系统。对战争的残酷性的细节的描述,比如逼迫孩子强奸并杀害自己的母亲,逼迫孩子当前锋冲向敌人。“这个地球上,人类从未建立过天国,却常常创造地狱。”对于煽动战争并大发战争财的人,作者深恶痛绝,在小说里直接把那个人炸死了!!书中对人类进化史的描述很有意思,有着二十万年历史的人类,只有在近一万年的时间里,智力才开始迅猛发展。还有对领导人的性格与战争的关系的研究,都很有意思。最后,研人的父亲写给他的心,很让人动容。“爸爸不想自欺欺人,说自己是一个称职的父亲,或者说自己度过了误会的一生。事实刚好相反,我是个失败的人。我本想给你一些建议,以免你重蹈我的覆辙,但就连这一点我都做不到。我只能告诉你一件事,人生难免不如意,你可能子啊失败中奋起,也可能在失败中沉沦,都看你自己。人只有通过失败才会变得更强。这句话请你一定要记住。”......................我觉得“姐弟”的安排,可能和作者是日本人有很大关系。日本的神话中,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是兄妹,他们结合,生了诸神。既然3岁的新人类已经超神了,那8岁的应该更厉害,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复制同类呢?难道说,复制人以他们的水平也是很难做到的吗。。。。

精彩有余,深刻不足

一天刷微博,看到有人说起《人类灭绝》,说是能够甩《三体》十八条街的硬科幻小说,带着极大的期待去阅读,然后读完之后,感觉很是平淡。当然有可能是翻译作品本身带来的不适应感,也有可能是自己太肤浅,没有读懂的缘故,总没有自己期待的那么好。先简单按照自己的理解说一下故事情节吧。很多年前,一位很有远见的博士写了一个报告叫《海斯曼报告》,里面列举了几种人类可能灭绝的方式,比如说核爆炸,小行星撞地球,出现人体免疫系统无法对抗的病毒,以及可能出现新人类等,以上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人类的灭绝。多年以后,其中一种情况还真是出现了,在非洲发现了新人类(话说智人也是发源于非洲的)。新人类与人类的关系就相当于人类与大猩猩的关系,如果出现了,极有可能威胁到现人类的生存。作为美国的总统,自然不能允许这种新人类的出现,于是部署了一个计划,准备消灭这个新人类。然后经过各个方面的挑选,最终选出了四个人去执行这个计划,当然选择这四个人是有原因的,比如说四个人中的leader,他的儿子患有一种罕见疾病,只有研制出特效药才能救他一命,还有一个成员因为掌握了美国政府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美国政府希望借这个计划将其灭口。与此同时,在日本,一位研究病毒学的教授意外死亡,他的儿子发现了父亲生前正在从事的研究——合成治疗一种罕见疾病的特效药。在一个非常神奇的软件的帮助下,他开始继续父亲的研究。再说那是个执行消灭新人类的四个人,他们经过训练之后奔赴非洲执行任务,等到见面之后才发现自己被美国政府给耍了,同时还发现,这个新人类简直开挂了,才三岁,智商已经秒杀全人类了。经过对方的劝说之后(比如给team leader的儿子治病之类的),这四个人决定帮助新人类逃出非洲,历经千辛万险,在失去了两名队友,目睹了及其残忍的大屠杀之后,终于凭借新人类的智慧以及在日本的帮手的帮助之下逃出非洲,来到日本。原来,日本还有一个新人类,研发的特效药不仅是用于治疗那种罕见病,而且可以用于治疗近亲繁殖可能会带来的一些疾病(两个新人类同父异母)。新人类在目睹了人类的善与恶,不知道会何去何从,可能会和新人类和平共处,也可能会像人类对待野蛮人一样赶尽杀绝;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总有一种读剧本的感觉,这种感觉很不好描述,或许可以称之为极具有画面感吧。后来看了作者的介绍,果然是做影视出生的人。而且也并不觉得这本科幻小说很硬,其中的一些所谓硬的成分更像是无意义的堆砌。比如其中的很多硬知识都是出自高中的生物教科书,不厌其烦的细节描述让人产生一种厌倦,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书中讨论的核心问题应该是人性的善与恶了吧,但是其中的描写也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很深的印象。对人性善与恶的讨论,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太阳黑子》那样的小说的。关于人性究竟是善是恶这个话题,讨论来讨论区好像永远无法讨论出一个结果来,先哲对此早有论述,有一篇文章说的比较清楚,可供参考,人性善恶论,自己是比较认同的一个观点是,人性中有固有的善和恶,是否会被激发则和后天的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世上应该是不存在十足的圣人或者十足的恶人,人人心中皆有善与恶,曾经在知乎是看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大意是说人的内心可以有多黑暗,一些用户匿名回答说,自己表面上看来童叟无欺,人畜无害,但是内心深处却也潜藏着一些恶的想法的,与那些表现出来的恶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未付诸实践或者以巧妙的方法表现出来。人的复杂性在于你似乎永远看不清一个人的内心是如何想的(这也有可能会是优点,比如说在三体中,人类就是依靠这一个“优点”制定了面壁计划,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三体人。。。),一个表面光鲜至极的人心中可能潜藏中及其肮脏龌龊的想法,一个外表及其猥琐的人也有可能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那么为什么生活中看到所谓的好人有多于坏人呢?我想着应该归结于教化和道德的约束吧。所以有时候想想挺佩服孔子的,他提出的礼乐教化正是这种抑恶扬善的举动,由此可见礼乐无疑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人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不是自己三言两语能够言明的,曾经看过一段话,作为人性讨论的结尾吧。“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再说说小说的优点吧,比较认可这本小说的一个地方应该在于作者说故事的能力,书中有很明显的三条线,美国政府,日本的新药研发,四个雇佣军的非洲行动。三条线齐头并进,并没有给人很混乱的感觉,比较佩服作者的这种叙事能力。总的来说,这本小说还算合格吧,像美国的大片,很有节奏感,很有画面感,但是激动兴奋之后好像很难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后记:翻译的作品总感觉读起来不是那么顺畅,也间接导致了对一部作品的喜恶吧;所以要么期待一位优秀的翻译大家,要么只有自己努力学好一门语言了;参考文章:人性善恶论(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96920c0100eiim.html)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门无孝子;百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什么意思?(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xDGlGaBCUhODn9u4uubn6mzuasXY5QtrKUeZBAiMg0xhsq2pgcaA4ESMi0HSWzH4j4Ud4HW_ODbFGjGvbuy4WK)

创意有余技巧不足

对于科幻题材的小说,早已不能满足一般的文学市场,其写作难度越来越大,也非常容易不讨好读者。一方面,故事要有很强的逻辑性、要有过硬的科学元素,这些要求让科幻小说非常容易头重脚轻,往往初始阶段的神秘、宏大,到故事结尾变得无逻辑、生硬。另一方面,科幻小说也是小说,那就和其他小说一样,要保证一定的写作技巧,不能让人觉得在读科幻杂志,也不能让人觉得描写的不生动形象。除此之外,很多人会觉得(也许是无意识的)科幻一般都与人类未来相关,所以故事要有足够宏大的背景,深度的探讨和反思。就算满足了这些条件,最后科幻小说又要被归类于“类型小说”的小众,只需要回顾文学史,就知道科幻小说的地位有多低了(熟悉的包括儒勒·凡尔纳、阿西莫夫云云,也要注意区分魔幻和科幻)。客观的说,《人类灭绝》是一部情节紧凑的科幻小说,那么它否能够满足上面种种?总的来说,这部小说有一定的创意,其描写了一个因基因突变而诞生超智慧生物,作者并没有着重展示它的超级智慧,而是把它设定为幼年阶段,使得人类有足够的能力可以与之进行抗衡(比如猎杀它)。这个故事并没有多么远大的情节或背景设计(比如宇宙相关),而完全将其限制在人类范围内,如此以来,这个故事至少不会发展到作者控制不了地步。读完全本,可以看到一个前后逻辑清晰的故事,不够宏大却也绝不烂尾。从故事的叙述中,能看出作者有一定的想法。比如从人类学的角度,批评了人类的自大与愚蠢。通过战争的描写,阐明了作者对于残酷战争的厌恶与无助。还有主人公为了拯救10万多的患病者,背负的巨大压力和风险,也表达的作者对于整个人类发展的终极关怀。这些都为本书添彩不少,能够看出作者是有各种反思想要表达。如果前面说的都是优点,这部小说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写作技巧上。可以说作者在写作技巧上表现了很大的不足。比如各种心理描写十分生硬松散。而在人物处理上,部分主要人物也不够立体,比如四个雇佣兵彼此性格十分相近,皮尔斯博士也完全看不出是个什么样的人等等。我想一方面科幻小说的情节有时要高于人物的塑造,另一方面,在人物处理上,作者喜欢用叙述去体现人物的性格,这样的处理却没有直接进行行为和心理上的描写来的更形象。另外,文中也出现了大段关于科学的探讨,如果能将这些文字转换为对话,我想就不会那么影响整个故事的节奏了。一部好小说要很好的节奏,这部小说读下来给人一种松散的感觉,描写语言不够“实”。总的来说,这部小说还算合格,但若想踏足经典科幻,作者要做的努力还需要很多。

灭绝吧,人类。

花了几天几夜的时间,终于把书看完了。有点欣慰,有点感动。虽然是期待的结局,但是还是有终于松了一口气的感慨。对于作者,我抱着深深的崇敬,不仅仅是因为他写出这么出色的故事,更是因为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种族歧视和战争的谴责、对世界和平的渴望。我们生活在温室里的人,可能无法想象非洲某些国家内战的残忍和恐怖吧。我很感激能在小说的情境中见证到这种可怕的事实。书中刻画的美国政府,很容易猜想是以小布什政府为背景的,也谴责了该政府的非人道和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残忍行径。虽然有对国家利益的考量,但是最终反映的是人性的卑劣。向书中刻画的各人物,有道义的学者、有恻隐之心的佣兵、勤恳为挽救病患儿童而以生命为赌注的药物研究者、以及聪明绝顶的超人类致以深深的敬意。如果人类会灭绝,肯定是因为人类自身的贪婪、自私和残忍而自食其果。人类基因中的这种鄙性让他们在进化洪流中存活,而后又带他们进入灭绝之途,这是何其可悲而讽刺,不是吗?

现代智人该何去何从

六百万年前,我们从灵长类中变异进化脱颖而出,一万年前,我们再次变异进化,从原始社会中走出,开始创造人类文明,人类进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二十一世纪,新人类出现。智力卓绝但外表骇人。智人在新人类面前不堪一击,就像面对人类的猴子般无助。 人类在善与恶之中艰难前进,这世上到底是善多一点,还是恶多一点呢?人类是已知的唯一会对同类展开大屠杀的种族,人无法将其他人种当做同一种族对待,相反却用肤色,宗教,国家,地域或家庭来区分。人性也许就是残暴性吧。但人类数量却繁衍的越来越多,这也不能忽视人类善的作用。如果有一天,新人类真的出现,智人会被如何对待呢? 被保留或是被屠灭,原因还在我们自身吧

该怎么理解人性

《人类灭绝》是这样一部小说,作者的描写十分细致,画面感十足,故事中的场景、人物的表情、神态和心理,一下子跃入读者脑海,犹如在观赏一部好莱坞大片。故事情节紧张刺激,多条线索同时展开,制造出悬疑,让读者欲罢不能。小说叙述的是地球上出现了比人类智商高的新人类,虽然还只是个孩子,可是他将何去何从,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现在的人类?是和平相处还是将会消灭人类,这是大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于是乎,在面临如何对待新人类的问题时,各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这也是人性的不同表现。书中描写了多条营救新人类的线索,其实,每个人物在营救新人类的同时,都完成了自我救赎,展现了光辉的人性。雇佣兵耶格在营救新人类的过程中,重新找回了面对残酷生活的勇气,在新人类面前展现了仁慈、热爱和平的闪光点。研究生研人在研发新药物的过程中,激发了对科学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感,也在一路走来之后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良苦用心。作者不单单为读者描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也在其中蕴含了对人性的探讨,例如,借由韩国留学生之口,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以及人与物之间的“情”,让读者看到了为了真理与广大人类的利益,个人愿意舍弃小我的无私精神。通过耶格的冒险完成任务,让我们看到了伟大的父爱。当然,也通过美国总统万斯一意孤行的行为,让读者认识到了人性中的弱点。让人掩卷之后还在不断回味的书,能带给我们更多的体会和感悟,相信大家在读完《人类灭绝》之后也会有所反省和思考的。

人类的恐惧

看过一些科幻电影之后,觉得科幻题材的书籍或影视作品还是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其通常都讲述了空前巨大甚至影响物种延续的灾难以及人们奋起与灾难抗争,还包括人们内心世界的一些转变,比如从恐惧到接受现实到为自己的生存而战,再比如对于陌生人的生死态度从漠然变为关心到愿意奉献自己的生命。《人类灭绝》基本上包含了全部这些要素。4名佣兵受上级指派,到达非洲刚果热带雨林地区实行涅墨西斯计划,执行消灭俾米格人和某未知生物的任务,但这却不仅仅是简单的人物,却是要“暗杀”掉基因变异产生的新物种——阿基利,和人有着相似外形只是长相显得有些奇怪的三岁婴孩,却有着超常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智力。也正是佣兵们与人类学家皮尔斯的相遇,才发现美国政府设下的大阴谋,他们并非要让这个新物种消失,同时也因为惧怕这种基因突变的因素携带在4名佣兵身上,而要在他们完成任务之后,致他们于死地……另一方面,日本的研人收到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找到父亲的秘密实验室和两台笔记本电脑,夜以继日地研究着能够治愈基因缺陷的新药,仅仅为了两名不相识却只有1个月生命的孩子……当所有的线索都因新物种的出现而串联到一起之后,很多在前文想不通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很多人性上的脆弱或坚强也都能看得明白了。最后,阿基利和姐姐艾玛都存活了下来,但是作为新物种的他们,是否能够和这个世界和平共处,他们与人类之间又会有哪些故事呢?我们只能任由想象力飞开去了。当看到4名佣兵执行任务的时候,我想到的只是某种动物会携带病毒,让他们消灭了就好。可当阿基利的描述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的汗毛都要竖起来了。或许,当人们看到一个新物种的时候,都会有本能的排斥和恐惧,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我比较能够理解美国政府对于消灭新物种的命令,毕竟对于陌生的生物体,尤其是高于自己阶层的生物体,人类的心情会非常复杂,因为我们知晓进化论和生物链的知识,当我们失去了“霸主”的地位,心中终归是惶惶然不得安宁的。但是,新物种一定不会和人类和平共处吗?有了新物种人类就必然走向灭绝吗?因为我对生物学的知识仅仅局限在高中时期,只懂得优胜劣汰,却觉得不会如此绝对的会威胁到人类的物种延续。只是,双方无法通过某一渠道相互沟通和协调,因为彼此都有着猜疑和不信任,无法建立很好的关系。我还比较期待能有一部科幻作品,从这个角度深入发掘,不仅仅体现抗争和对战,也会有心平气和双方沟通的场面。虽然我知道,当我自己身处那个阶段也不会心如止水,但还是希望能在文学作品中看到有一个如此冷静的人类。或许也只有到那时,人们才能真正脱离自身的恐惧吧。科幻小说于我来说,不仅仅是看到作者的想象力,也会从中体会到人们面对未知世界时最真实的反应和冷静下来的应对措施,以及在灾难面前人性的体现。毫无疑问,《人类灭绝》非常优秀地完成了这部分的刻画和描写。总体来说,这本书的故事情节非常缜密而完整,作者也对科技医学等方面有着很深的见解,情节交代得很清楚却不拖沓,很值得一读。

人类一直在进化,也许你,也许我,就是进化的新人类。

不对小说内容和水平做任何评价。因为觉得自己水平还不够认真地去评价这部小说写得怎么样。只是单纯地想说说看完以后的想法。前期内容很容易揪住读者的心。情节发展很快,很激动,而且逻辑在我看来很完美,立意也很新颖。(我的水平只能说这些了。)什么是新人类?一开始,我以为是像奴斯那样的超高智力的变异或者进化人种。后来我意识到,不仅仅是这个。是的。不仅仅。书中借海曼斯之口说到,为了拯救十万个无辜的孩子而不顾性命,投身于药物研究的研人这样的人类,也是新人类。看到这里时,我一开始是有些失望的。觉得好好一部科幻推理小说,突然升华了主题。然后某一瞬间,我意识到,这样的情节安排简直绝妙。进化是命运,是冥冥之中一种神秘的力量。超高智力的新人类,是凌驾于现有人类之上的。谁也不知道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发生或者什么时候发生。但是海曼斯说,每个人,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新人类。只要你下定决心一个想法,下一秒,你就是一个新的自己。也许下一秒,你也是一个新人类。

看书看什么

小时候就听大人尊尊教导,好好读书,听有才识的人说,多看书,看好书。看书究竟看什么?就拿这本《人类灭绝》来说,个人觉得不仅看要书里的精彩桥段,作者的“大脑洞”,还要看故事引发的思考,还要学习作者的广博思路。直到几十年前,我们对未来的展望基本上比较乐观。我们觉得科技可以解决人类遇到的所有问题,让每个人过上富足的生活。现在,随着对种种威胁的深入认识,我们似乎越来越不敢这么拍胸脯说话了,但却依然很“乌托邦”,觉得就算小行星撞地球,就算发生大面积流感,人类还是可以找出解决方案。比如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塑料污染海洋,抗生素滥用,空气污染等等,我们依然不听取一些科学家的这些警告,觉得污染少无大碍,地球可以自我净化等等。简单的例子就是时尚业。科技的飞速进步使得像Zara、H&M这些大宗畅销品牌可以对时尚做出更快捷反应,并能预测消费者需求。他们不断推出新品,取得更高利润。这些商品,让我们无形中觉得衣服是一次性使用的,跟一次性筷子一样,觉得自己就该紧追时尚,谁也不想被人说落伍,我们当中有几个人还会像老一辈的人那样,一件衣服穿个好几年直到穿坏?难道不都是手机用用没几个月出新款就换一部?如此快速消费,制造出的受害者不仅是环境(资源过度消耗,大量有害物质排放),贫困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我们自己也会深受其害,因为地球说到底,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像科学家、科幻小说家的思路。比如这本《人类灭绝》小说的作者,他以小说的方法告诫我们人类不是地球的唯一主宰,为我们提供一个对未知世界的展望,这非常类似于科学家的预测。这也让我想到在大约三十年前,外国科学家规劝大众,吸烟有害健康,却遭到一些烟民,制烟企业的反对,说那些科学家没有证据胡说八道,说他们妨碍人们享受生活,结果却导致无计其数的人死于肺癌。许多事情并不是得到了数据之后才下结论,先于实践的认识,有时比实践更重要。在看了约翰缪尔的《夏日走过山间》以及关于“美国国家公园”的纪录片后,我对自然越加“崇拜”了,也越加觉得自己要是有可能,必须去保护那些越来越脆弱的生态系统。一花一木一世界。自然不仅哺育了人类,还给我们的生活、艺术带来了无尽的源泉。我永远不会忘记,大学的美学课上,老师在讲到自然之美那一章时,大家发自内心的感叹与敬畏。黑格尔认为自然是纯感性物质的、自在的,无美可言,谈不上精神理念。出现了人,生命才有美可言。自然美是因人而美,只有在自然形象附合某种概念(精神),体现出精神的灌注与精神相统一时才显出美。我一部分赞同她的想法,但从更远的角度而言,艺术是人化的自然,我们借鉴自然,模仿自然,但不能说艺术就高于自然。这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是母与子源头与大海之关系。似乎扯远了,但我想说的是,这就是看书的好,看不同的书,思考的网就撒得更远。应了一句话叫,不仅要求宽度广度,还要求深度。我们要做个读书“散人”,在思想上“不受束缚”,“闲散自在”,不受某种思维定式的约束,对事物的了解由点及面,逐步扩大深度。

战争 和日本的反思

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 并不是十分满意 因为 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讲 那些 手性原理 合成步骤 分离过程 反应时间 都理解不了 读起来艰涩难懂 我大概知道创造出一种新药是一项费时 费精力费金钱的事情 但是没想到是这样 就里面的硬科技而言 一遍又一遍硬着头皮读进去的 读到后来想到 崇敬的科学 大概就是我们轻易读不懂的吧 到后来突破雨林的时候 我又想到 自己以前读过的《藏地密码》的第二本和第三本 当时也是被那种自然的强大力量震撼到 至此 仍然没觉得这本书又多少特别之处 只是精彩 新颖 深刻 扣人心弦 直到 作者提到 日本很多民众对韩国对 中国有很强的排他性的时候 提到他知道日本曾经施行过大屠杀 让我对这个作者开始刮目相看 他懂的自省 懂的反思 懂的正视 这真是难得的 极正的三观 书中的为数不多的几次提到中国 是研人忆起父亲生前 夸奖 刘同学的 论文精彩极了 又有 袭击美国网络时 美国误认为是中国政府袭击 还有最后 白宫首脑们在开会的时候 提出的 我们夸大中国威胁说了 应该 修改对华政策 这些 在我看起来简直是良心所在 我所理解的一大部分了解日本侵华历史的日本人 他们大多 对此避而不谈 对自己的错误 没否认 也不愿意承认 到最后 也没有悔过的态度 或者有些悔过 但认为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没必要 总是心怀愧疚 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看法 我能理解 大多数日本人 没有经历过战争 也没有看见当时侵华战争的残酷性 他们认为那些死伤的数据 不过就是数据 没有切身的 反应 不知道那些数据代表什么 甚至有些人连准确的数据都看不到 我不太了解 现代日本人的战争史观是怎样 只敢揣测到这里 但是 可能正是因为 日本对战争的悔过性不强 像作者这样的三观可贵 我才一读就有些感动了 直至后来 研人那句 这个国家的人 都不想在打仗了第二点 书最令我动容的 是关于战争的描写 关于战争中 人性和兽性的描写 真是血淋淋又直白 书中写道 战争就是 人的兽性最强大的时候 跟那些争夺领地的黑猩猩有什么不一样 是的 奶奶经历过战争 我从小时候起 就听奶奶讲的那些抗战时候的故事 听进去的时候 也未有多少感同身受 但就是明白 不要再发生战争了吧

人类,能离开战争么。

人类灭绝?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人类灭绝呢?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有想过这个问题嘛?63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原人和尼安德特人的灭绝、什么时候,我们人类也会灭绝呢?一份海斯曼报告,分析了这5种可能性。1、宇宙规模的灾难。2、地球规模的环境变动3、核战。4、疫病:病毒威胁及生物武器。5、人类进化。小说以三条线同时展开描写。一条是日本在读药学研究生古贺研人收到父亲死亡后的遗言,开始接受挑战,研制治疗肺泡上皮细胞硬化症的特效药,拯救世界10万儿童免于遭受此病症的迫害。另外一条是4名佣兵在非洲刚果的热带雨林地区实行涅墨西斯计划,由原来的执行消灭俾米格人到后来为了保护新人类奴斯逃离追杀,逃离非洲。最后一条则是主导这一次行动计划的美国总统万斯及其政府策划密谋一系列的恐怖行径。这三条线同时开展,推进故事的节奏,作者把写作技巧、逻辑思维以及推理能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这本厚重的书看起来不会觉得杂乱无章而是充满了逻辑性、推理性,开看了便停不下来,一直会看下去,每条线的内容也所贯穿,这对读者来说是一场头脑风暴的大考验。面对父亲留下的线索,两台笔记本,一个秘密实验室。研人在明知道接下做的事也许会付出生命危险的代价下,但还是为拯救那十万儿童的性命,走上了开发新药的路程。一个GIFT软件,和韩国留学生正勋的帮助下,一步步走了下去。一个月的时间,终于研发成功。书里关于药学这块真的是写的相当专业,作为中药学出身的我来说,看到那些合成啊,有机物啊,晶体啊,DNA啊,还是相当有感觉啊,感到好亲切,只可惜当初学业不精,现在基本上都已经把以前学过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只是至今还觉得,研究生出来的话,不去做研究真是可惜了。毕竟,药学,真的是能带给人类一个质的飞越呢。身为佣兵的耶格四人刚开始只是接受了雇主的委托,前往刚果去执行一项秘密任务。要杀死患有病毒的俾米格人和未知生物。但是当找到营地,发现了人类学家皮尔斯之后,才真相大白。原来白宫的目的是消灭新人类。新人类,才是现在万斯最感到有威胁的,他认为自己才是能主宰一切的人。之后,四名佣兵带着皮尔斯和新人类阿基利就踏上了逃亡的路程。在“日本援军”的帮助下,顺利逃出刚果,劫机飞到美国,然后跳伞到船上最后平安抵达日本。在逃亡的过程,枪战是不可避免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黑猩猩把小猴子给生吃了,米克枪杀了那只首领黑猩猩。在逃亡到教堂的时候,耶格他们的敌人竟然是孩子兵。十几岁的小孩被迫拿上武器走上战场,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除了袭击就是袭击。米克说了句这是战争之后,便对着孩子兵开始连续发射枪榴弹。而耶格拔出手枪,射中了米克的太阳穴。尽管,他们是佣兵,他们只会打仗,但是,在人性面前,耶格和米克的选择完全不一样。人类,为什么要自相残杀呢?和平共处不好嘛,之前,都已经经历过了战争,好不容易到来的和平年代,还是得必须拼出个你死我活么。即使,你的敌人是小孩,你,还会扳动手中的枪么?美国政府,情报局,中情局,研究所,万斯总统一门心思地要消灭新人类。即使最后制定出涅墨西斯计划的鲁本斯已经放弃,已经想通,如果杀了奴斯,那人类便会彻底灭绝,所以一定保护奴斯,把道理分析给万斯听了之后,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要杀了奴斯,这就是人类的兽性吧,残暴性。书中海斯曼博士说“智人是诞生二十万年也仍未停止互相残杀的可悲生物。只有积聚杀人武器相互威胁的情况下才能共存,这就是人类伦理的极限。”如果,人类真的只有靠战争,靠侵略才能达成共存,灭绝,真的是一件迟早的事了吧。新人类,在智力发面远远高于人类。所谓的“日本援军”也是新人类,凭借高智商帮助耶格他们逃离了非洲。也在万斯他们对奴斯进行攻击的时候,进行了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攻击。他们,在看到互相杀戮的人类之后,究竟,会怎么改变地球呢?会把现在的人类全部灭绝吗?以后,会创造出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国之分,和平统一的地球么?一切,都是未知数。只是现在,人类保护了新人类,在一个地球上共同生存。N年后,变化会如何呢?以前对战争这一块完全不怎么了解,看到书中的伊拉克战争,刚果内战等等,真是感到痛心。虽然只是小说,但是,生活中,现在不也存在着战争么?就是为了利益,我们真的是什么都可以不顾了么?我们明明是智人啊,做出来的事,也和那些动物一样呢。看日本的小说就是感觉精彩。敢写,深度够,和日剧一样杠杠的。这是第一次看高野和明的小说,推理性够强,在推理,小说的过程中,也引发了读者对人性深度的思考。这才是一本成功的小说该给读者带来的感觉,不只是看过就算了,而是会发自肺腑地说一句,这真的是一本好书。书中涉及到相当多的专业知识,药学,网络电脑,飞行器等等方面,作者为了使书中的内容更加严谨,向很多专家都专门学习。可见,作为一名作家,为了把一本相当精彩并且严谨的小说呈现出来的时候,是花费了多少的心思。我们才能享受到这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

编剧手法

《人类灭绝》真的像电影、美剧,作者的写法像编剧的手法,一幕幕地叙事。但感觉这样的写法似乎与人物内心隔着一层皮,可能是这种手法不便于直接描写人物内心波动起伏吧,第三人称的叙事有一种客观、全知感,但也有不方便之处。我就特别爱看艾米的小说,据说都是基于真人真事真实情节,给人身临其境感,可以说大多数都是人物内心、对话、情节,没有多余的景色描写。我也很想像艾米那样写小说,读起来太轻松太有趣了,可又不是为了逗趣,真的有真人真事的即视感。用对话来推动,是一种很好的写法,像海明威的风范?

三星。中规中矩,不过不失

500多页,厚厚一册。查了一下,高野和明是写剧本出身。镜头感果然很强。故事并不复杂:智能超常的“新人类”在非洲诞生,美国政府认为这将对人类的存续造成威胁,派出一支特种部队,以制止未知病毒扩散的名义,意图将其抹杀。不料特种部队在抵达目的地后,得知美国政府试图事后将所有知情者灭口的谋算,当即反水,在多方援助下,冲破重重阻碍,护送“新人类”阿基利前往日本,与另一名“新人类”艾玛汇合。最终,“新人类”的亚当与夏娃相会,人类的阴谋破灭。根据书中奉为圭皋的《海斯曼报告》,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被“新人类”灭绝。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人类灭绝》的长处大概是:中规中矩,不过不失。从头读到尾,这个故事并没有特别吸引我的地方,没让我觉得惊艳,但是情节紧凑,人物真实,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就像被我评了三颗星的好莱坞商业片。有它不多,没它不少。这也挺难的。往后退一步,就会成为不受人待见的劣作,走钢丝当然需要技巧。另一方面,想再往前进一步,也许就到了超越努力、需要比拼天赋的范畴。于是令人心生怜悯。2011年,《人类灭绝》横扫了日本几个著名的小说奖项,我觉得,是对“努力”二字的回报。我太刻薄了。但是,《人类灭绝》在我看来就是那种将几乎所有可能做到的都做到了,却始终缺乏一丝灵气的作品。我以为,《人类灭绝》展示给读者的,是一种技巧所能抵达的高度,而非天才应有的面目。我太刻薄了。是的,我总是在说,中规中矩,不过不失,就是了不起的。因为太少人能做到这一点了。特别是天才们,他们挥霍才华,所以破绽百出。就成为流星划破天空。然而《人类灭绝》最终记录的却是我意兴索然的心情。始终是能够从中学到一些什么的。例如,蛮特别的切入点,以制造一种无解的遗传病的特效药的努力令两个远隔天涯的角色拥有了共同的战斗的理由;再例如,推理小说中惯用的盲点的设置法,将一个重大事实:“新人类”艾玛的存在,拖延至故事的最后关头才揭破,等等。还有万斯总统,是我喜欢的那种人物:执迷不悟的独裁者。他色厉内荏的模样可爱极了。但我多么刻薄啊。《人类灭绝》,是平庸的。

有关人类灭绝的乱想

简述下书中的故事,耶格与其他三位雇佣兵被排到非洲去执行刺杀任务,与此同时古治收到父亲的遗愿信息,决定与伙伴进行研发新药。在超级人类出现后,故事进入高潮,人类与超人类开始对抗,几位主人公在超人类帮助下成功前往日本,而耶格的儿子也获救了。其实书中对于人的行为有着比较悲观的态度,首先,几位主人公就是由于金钱,生活压力,儿女疾病等原因才来参战,这就反应了人的本来的一些弱点,比如爱财,爱子等。这首先就是一种欺骗,并且在过程中的监视与围攻,体现的是一种缺乏信任以及凶残的天性,作为对比的,日本方面的古治则是尽其所能的去卖力的研发新药,他相信GIFT是不会错的,他觉得医院的患者很可怜,他勇敢的与警察进行搏斗,体现出来的是勇敢,善良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两个场景作为对比,一方面是非洲的原始与野蛮,一方面是日本的现代与和平。两个角度也为人类的前进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方向。说会本文最关键的任务,超级人类,他们原本是人类所生,但是具有极高的智力,他们可以与人类对话,破解美军飞机密码,破解通讯设施,破坏电力措施。完全是在智商上碾压了传统的美军最高战斗力。其实在我看的时候,我便在想,究竟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没有软件学习基础,没有程序开发基础,完全是在3岁就掌握了几乎所有一切,这未免太夸张,不过再一想,没有如此高级的生命,你又如何去进行思考呢。如果人类真的面临高级智慧生物的斗争,其实我比较悲观,我不看好人类会能赢,但是如果是人类进化出来的物种,我觉得他们也许会善待我们。最后,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超级人类,我们在智慧上超越常人,但是这个天分被后期父母的教育以及社会的压力所遮蔽,可是我觉得,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勇于去思考,我觉得我们距离整个人类的进化过程会更快点。

Human and ape

非常棒的一本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看之前,完全没想到它竟然是这么棒的作品。虽然故事是非常普通的科幻故事,结构也只有引子和三章这么简单,但却能称得上精彩!回头想想应该是这个封面设计的太坑爹,看起来简直就像是口袋书。。。其实故事特别简单,一共就三个主线,其一是日本少年研人的科学家父亲突发疾病去世,留给研人一个急待解开的谜团(对,是非常急,只有一个月还是半个月的时间);第二主线是白宫智囊团面对的一份来自刚果雨林的报告,并由此而来的应对;第三主线则是,四个本着一定目的选出的雇佣兵,在刚果雨林执行白宫下达的某项神秘任务。几件看似无关的事情被一个非常出人意表的强大逻辑关系联系在一起,而这个逻辑的根源就是因为DNA突变而被生出的新人类姐弟。看编辑推荐时就知道这个故事是讲新人类诞生,但是,这被生下来的可能会导致人类灭绝的新人类们,直到故事的35%才第一次露面。这个铺垫真的是长长长长长。但在这个巨大的铺垫之后,故事就变得非常精彩,可以说每一小章节都能戳到人类思想的痛点,整个故事看下来,就被戳的体无完肤。新人类符合海斯曼报告的设定,体力上羸弱,但智商却远超过人类,不是评分200的超过,而是在根本上的超越,包括道德感,包括对空间时间引力场的认识。3岁男童几乎掌握了现有的全部知识,并能通过脑算破解素数密码,做到连超级计算机也无法达成的事情。怎么看都是普通科幻小说的设定,但是日本作家最擅长的,便是在这普通的设定或普通的故事里,挖掘常人不易看到的一面。故事中反复强调新人类的智商对人类智商的超越,其程度是,新人类看着人类时,就像人类看着大猩猩。或许我已经看过一百次新人类或超智商人类的故事,也看过一百次文明侵犯原始地域时,将土著当作动物看待的故事。但我却从来只觉得,无论在智商上是怎样无法媲美新人类,至少我们也会被当作有道德规范有理性的人类群体对待,而不是猩猩或者猴子。然而在新人类的眼中,人类就是这样道德和智力低下的生物。四个雇佣兵在潜入刚果雨林的路上,遇到一群猩猩有组织有计划的突袭猴子事件,母猴被猩猩首领抢走了小猴,并目睹猩猩首领将小猴完虐后,一口咬下它的半个头。当人类在看到这一幕时,作为习惯死亡与杀戮的雇佣兵,也觉得难以忍受。其中一个日本人开枪打死了还未死亡的小猴和猩猩首领。在这一瞬间,人类就像是从天而降的神,带着高于猩猩和猴子群体的智商,带着道德标准与规范,手中掌握着生杀大权。在带着新人类男童从雨林深处出逃的路上,正值刚果内战,一路充满人类凶蛮残暴的杀戮,不是单单的屠杀,而是更加疯狂,完全丧失道德与理智,或者说干脆与道德和理智背道而驰的行为。视生命为草芥,随意的屠杀,堆积成山的尸体,强迫家族成员自相残杀,让孩子组成兵团,走在队伍的最前沿。这种种常人无法理解的疯狂行为,不可粉饰的丑陋,全部看在新人类眼中,他用冷酷的视线审视这一切,并在心中行成判断。雇佣兵伙伴去世后,悲伤的简易葬礼,在他看来不过是低等生物的某种宗教仪式,值得研究却并不值得投入感情,就像我们看待大猩猩埋葬同伴的心情。所以,我们看待猩猩的眼光,就是新人类看待人类的眼光,这真的叫人能吓出一身冷汗。因为对于我来说,让我把一只猩猩与同群里的其它猩猩区分开来,我都做不到。虽然猩猩有优于人类的地方,比如嗅觉,力量等等。但这在全副武装的人类看来,根本不值得考虑,无论什么时刻,人类对于猩猩,都可以充当神明的角色,哪怕所有的审判都是不公平的,都只是出于个人感情的。而且这个世界上也未有公平可言,作者借其中一个人物的口说出,战争源自于领袖心中的兽性。所以,人类无论站在怎样的高度,也都只是无法完全摆脱兽性的物种,在人类之上,理应出现更高级的物种。还有一个结论也非常有趣,人类进化到后期,存在着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现在的人类是智人的后代,尼安德特人出于某种原因灭亡了。尼安德特人的大脑含量甚至高于同期智人,而现有发现的尼安德特人的化石,都有明显遭遇过暴力的痕迹。所以,也许是智人消灭了对他们来说,存在严重威胁的尼安德特人。以前在一本旅游杂志上看过,在非洲原始地区,原生部落称自己部落的人为“人”,称其它部落的人类为“可食用的”,也许对于人类祖先来说,在所谓的文明诞生之前,我们曾蚕食彼此。书中很多观点让人看起来都不寒而栗,也可能源自于视角的不同。要说唯一不完满的地方,就像Rhett Butler这么完美的男人,唯一的缺憾就是他是由一位女性作家创造的一样,有关新人类的描写,是由一位大猩猩写出来的。没有人会相信大猩猩能够成功评估一个人类,所以人类对于新人类也是一样的,以人类的视角和道德标准以及思考方式,是无法去评估和描述新人类的。在逃离刚果的最后,追踪新人类的四架美军飞机遭遇新人类计算好的陷阱,在马尾草海甲烷喷发中爆炸。雇佣兵队长看到新人类嘴角有阴测测的笑。这是我所能感受到的一个大大败笔,就像人类消灭猩猩,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何种手段,都不值得这样的笑。而在道德面远高于人类的新人类,不该有这样低级的情绪表露。但也许对于作者来说,它希望新人类也是生物的一种,也有无法克制的原始表现。结尾又有一招外挂,MP&HP全满且所有装备升到顶级的感觉,虽然算是大圆满,但也圆满的有点过了,还好耶格的自我反省提醒了读者,曾经他们经历过多么惨烈的往事。像人类不会对大猩猩赶尽杀绝,新人类也许并不会对人类赶尽杀绝,至少在故事的最后,每个人都还对未来充满着希望。最后想说一句,千万别因为一个特别傻的封面错过一本好书。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就是,我再也不排斥日本小说了。什么时候能有一本这样的英国小说?

严肃的社会伦理科幻小说

作者充分体现了日本人的求实,认真、节俭(把时代热点问题都收录其中,几乎没剩什么;)、势力眼(主要好事儿均归于日本,新人类的高级智慧是天生的,道德则需后天培养,谁养跟谁亲)作风。其小说中的内容都有相应的科学理论或假说的背景。小说涉猎范围广:社会、政治、国际关系、战争、武装冲突讲述了人性、权力斗争、利益争夺等。我觉得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以前我看网上的国外的儿童武装的照片真得是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可在书中看到描述他们的状态的文字时,心中真的被触动了。人类发展到现代的文明程度,但是却有着原始社会一样对儿童的残虐。人类真的得灭绝吗?!此篇小说的潜在主题并不美好,人类本恶,即:新人类产生于基因突变,发展于人类相残,新出现的更高智慧毁灭了早期低等智慧的人类;人类似乎也将沿这个道路进化。这论点真太有辱人类的尊严了,也确实不好明言之,所以书中对未来的预测也只能晦暗不明。只是未来的新人类都以日本为养父母。

人类究竟多少次切断了自己进化的道路

整体来看1.这是本很不错的通宵书,优秀的思路,丰富的各类知识,内容中饱含哲学思辨,可惜结局不是很理想,虎头蛇尾,而且也很容易被猜到了结局。2.其中有不少值得摘录的句子和思想。3.这是我看过的少有的背后写明参考文献的小说。4.一个问题:毫无疑问,进化是源于那些不被了解/理解的异类,而人类的本性则是对未知的恐惧,人类究竟多少次切断了自己进化的道路,我们还有无继续进化的可能?下面是优秀段落摘录:"在鲁本斯看来,社会生活中可见的所有竞争的原动力,都可以归结为两种欲望:食欲和性欲。为了比他人吃得更多,或者赚得更多,为了获得更有魅力的异性,人会蔑视、排斥他人。兽性越是强烈的人,就越爱用恫吓和计谋,越汲汲于攀上组织的顶端。资本主义保障的自由竞争,就是一种将原始欲望的暴力性转换为经济活动能量的巧妙制度。如果没有法律,如果不关照全民福祉,那资本主义内在的兽欲就得不到抑制。总之,人类这种动物,总是用智慧来掩饰、隐蔽原始的欲望,冠之以正当之名,并满足于这种自欺欺人。""  “实际上,将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八的士兵培养成杀人恶魔是很简单的。首先,通过对权威的服众和归属集团的同一化,消除个人的主体性。然后,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士兵与杀戮目标保持距离。”  “嗯。这个词由两个概念构成:心理距离和物理距离。”  比如,如果敌人属于其他人种,或者语言、宗教、意识形态不同,那就会有心理距离,杀起来会容易得多。平时就与其他民族有心理距离的人,即相信自己所属民族优秀、其他民族劣等的人,在战争中很容易变为杀人者。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常见。只要再将敌人劣等、与畜生无异的观念灌输进他们的意识,打着正义旗帜的杀戮就可以开始了。这种洗脑教育,在所有的战争中,乃至平时,都屡见不鲜。给敌人取诸如“日本佬”“越南猪“之类的蔑称,就是这种教育的第一步。  ”为了保持物理距离,“心理学家继续道,“就必须使用武器技术,”  在战斗最新线迟疑开枪和不愿开枪的士兵,只要与敌人拉开一段距离,就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更具破坏力的攻击手段——发射迫击炮或舰载炮、飞机空投炸弹等。在眼前射杀敌人的士兵会背负终身难以愈合的创伤,而参加空袭、夺走上百人性命的投弹手则感受不到丝毫内疚。  “有学者说,想象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可是,在使用武器时,人连最低限度的想象力都被麻痹了。他们根本想不到轰炸机下乱窜的人们会如何惨死。这种反常的心理不仅出现在军人身上,一般市民中也普通存在。明白吗?”  鲁本斯点点头。人们往往会鄙视用刺刀杀死杀人的士兵,却将击落十架敌机的飞行员视为英难。  “杀人武器的开发,强调尽量远离敌人,尽量用简单的手段大量杀伤敌人。于是,人类逐渐放弃了徒手博斗,发明了刀、枪、炮弹、轰炸机等武器,以至于洲际核导弹。而且,在美国,武器工业成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所以战争永远不会消失。”  接触到这类研究的鲁本斯,察觉到现代战争的一个共通点。战争当事者中最为残忍、决定发动战争的最高权力者,往往与敌人的心理距离和物理距离最远。出席白宫晚餐会的总统,既不会溅上敌人的鲜血,也听不见战友肉体被撕裂时发出的临终惨叫。总统几乎不用承受杀人所带来的任何精神负担,所以他与生俱来的残忍才会被彻底释放。随着军队组织的进化和武器的改良,现代战争中的杀戮必然愈满愈烈。战争的决定者下达大规模突袭命令时,不会感到半点良心上的责备。  那么,明知数十万人的性命将毁于一旦,却仍下令开战的一国领袖,其残暴性与普通人一样吗?还是说,他们本就是异常的人类,在社交性的微笑背后隐藏着非比常人的攻击性?  鲁本斯推测答案是后者。被权势欲所俘虏、在政治斗争中取胜的人,应该具有超常和好战资质。可是,在民主国家,这样的人反地被选为领袖。民主选举遵从民意,被人民选中的人体现的正是集体的意志。换言之,战争心理学研究的其实是当权者的心理学。为了了解人发动战争的原因,就必须破解发动战争的人的精神病理。""但正因为善行与人的本性相悖,所以才会被视为美德。符合生物学本能的行动是不会受到称赞的。国家只有通过不杀害其他国家的国民来行善,但如今的人类连这一点也做不到。"“人类与超人类之间的战斗已经演变成了“懦夫博弈”。双方就像两辆以极高速度相向而行的车,先避让的一方为败家。想赢就必须抱着必死的觉悟直冲到底。但如果对方也采取相同的策略,那双方就会同归于尽。 ...懦夫博弈”的最优解是,一方继续直行,而另一方回避相撞。输的不是懦夫,而是更加理性的一方。”“人类从未造出过天堂,却造出了无数的地狱。”

绝症的儿子

研人父亲留下的迷之黑色电脑里究竟有什么信息?突然出现在研人面前的神秘女人与组织是敌是友?为什么自己会被FBI追捕?父亲留下的制药分析软件超越了现如今的人类智慧,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究竟是谁发明的?耶格奉命令要除掉的住在热带雨林的男人为什么说耶格上当了,他能够救耶格患上绝症的儿子,究竟政府和他的话孰真孰假?与耶格执行任务的另外三人又有着怎样的过往与秘密?美国政府的邪恶计划最后是否会成功?这一切谜团会在故事的推进中一个个得到解答。最后三条叙述线融合在一起,所有角色共同走向同一个结局,汇聚成最大的高潮,之前的抽丝剥茧,最后的高潮迭起、巨大信息量的一次性爆发,令我的世界观都发生了动摇!

《人类灭绝》:上帝不掷骰子

近年来,以东野圭吾、宫部美幸等人为代表,来自日本的小说作品在国内的畅销书市场占据了很大的份额。究其原因,一是日系作品的翻译水准相对较高,而日本作家自身也长于情节的驾驭和细腻的描写;二来文化环境的相近,使得日本作家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更容易在国内读者中得到共鸣。高野和明的《人类灭绝》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提到高野和明,对日本类型文学稍有了解的读者,或许最先记起的是他的社会派推理杰作《13级台阶》。该作以一起冤案为叙述背景,探讨了人性的莫测。2001年凭此作出道的他,在当年便斩获了日本推理小说领域的重要奖项江户川乱步奖,从而跻身“名作家”行列。这部《人类灭绝》,原名为《种族灭绝》,是高野和明在2011年交出的长篇作品,问世后一举斩获包括“推协奖”在内的多项大奖。在本作中,尽管充斥着超级武器、生物科学、网络空间技术等“硬科幻术语”,但在这样的外衣下,高野和明讲述的故事,一如十年前,充满了人文关怀。故事采用的是双线叙述的方式。一是由雇佣兵耶格的视角展开,通过讲述这位有一个身患重病的八岁儿子的美国人奉命完成一项神秘任务的经历,把读者带向了神秘的刚果丛林——在那里,耶格和他的同伴,遭遇了被设定为“猎杀目标”的神秘生物。而另一面则是刚刚丧父的日本医科大学生古贺研人的故事——尚未从父亲猝然离世的阴影走出的他,竟收到了来自父亲的电邮,并一步步被引入一场未知的冒险之中。《人类灭绝》一作,在主题的丰富性上,是同类作品无法企及的。而在众多主题之中,最为宏大同时也最为核心的,是有关人类本身——进化与灭绝。身处于特定时间跨度的人类自己,恐怕很难察觉在生命的历程中,一个种族前进的每一步,都要伴随着抹杀与血腥。但科幻向的作品常常可以通过自己在时间设定上的自由,实现对这样主题的展示。作品中“人类灭绝”的危机,源于一种被认为拥有远高于人类智能的“新人类”的出现。人类希望将这些“异类”在制造威胁之前消灭,从而避免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取代人类在地球上的地位。在从事小说创作之前,高野和明曾在美国留学,专业是电影制作。这就不难解释他对情节出众的把握能力和在双线叙述时扎实的表达——两位主人公身处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遭遇着不同的危机,却能在高野和明的笔下,得到既对立又统一的呈现。尽管作品是逾二十万字的“大部头”,但只要时间充足,读者很容易便会一口气把它读完,又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深刻而悲悯的思索。对他人的恐惧是主体变得残暴的直接原因——最残忍的人,往往也是最胆小的。懦弱的“白宫主人”将自己看做是救世主,妄图不惜一切代价“救赎世人”,于是便将枪口转向了宁静的原始丛林,因为那里“可能藏着摧毁世界的巨大威胁”。这样的情节设定显然是有影射意味的,而高野和明的处理,其实也体现了当下日本民众对国际政治形势和自身的看法。不管怎样,任何形式的独裁都是不受欢迎的,而在一片受过重创的土地上,战争永远是噩梦。可真正能拯救人类的东西,往往又是最简单的。两位主人公耶格与古贺研人,同样背负着亟待完成的任务:一个不惜牺牲自己,换取能给儿子续命的金钱;另一个则是要遵循父亲的遗命,同时也想要揭开父亲身上的不解之谜。这理所当然的情感,成为推动故事的关键,也在最后,平息了一场一触即发的腥风血雨。“人类会灭绝吗”,恐怕人类暂时还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可一个种族的灭绝,却往往肇始于自相残杀。可人类并不明智,因为他们从不避讳自己的野蛮,也不曾预见到这狭隘的品格,一定会造成的结局。或许世事无常,可总有个因果。上帝是不掷骰子的。

人类的终结

人类在成为人类之前,为什么总是自相残杀?—— 前言读完这本书,才深刻地感受到原来人类的脑洞可以开到这么大,虽说是科幻都是虚构的,可是这本书的描写就只让人感到真实两个字,仿佛不久之后的未来,这一切就将会发生。腰封之上的那些得奖与名家赞誉都名副其实,这真的是一本好书,一本书写未来与人性的好书。本书分三条线进行故事推进。一条是通过描写美国政府的一些列动作,彰显人性的虚伪可怕,战争的黑暗残忍;一条线是身在日本的研人在父亲离奇猝死后,按照父亲的遗志,进行新药物的研究,并被卷入一系列神秘事件中;一条线是雇佣兵耶格为首的四人小分队在热带雨林执行神秘任务,除掉目标人物以及未知的新物种,其实这是巨大阴谋,是一次夹杂着人类私欲与恶意的屠杀。三条线有条不紊的并线推进,不得不感叹作者的故事驾驭能力,每一条线都很清晰,时不时抛出一点线索与其他线形成互动,读起来一点不混乱,反而更增加了故事的悬念。研人父亲留下的迷之黑色电脑里究竟有什么信息?突然出现在研人面前的神秘女人与组织是敌是友?为什么自己会被FBI追捕?父亲留下的制药分析软件超越了现如今的人类智慧,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究竟是谁发明的?耶格奉命令要除掉的住在热带雨林的男人为什么说耶格上当了,他能够救耶格患上绝症的儿子,究竟政府和他的话孰真孰假?与耶格执行任务的另外三人又有着怎样的过往与秘密?美国政府的邪恶计划最后是否会成功?这一切谜团会在故事的推进中一个个得到解答。最后三条叙述线融合在一起,所有角色共同走向同一个结局,汇聚成最大的高潮,之前的抽丝剥茧,最后的高潮迭起、巨大信息量的一次性爆发,令我的世界观都发生了动摇!本书最大的一个谜团就隐藏在《海兹曼报告》的第五条描述中。这份报告描述了人类可能灭亡的五个原因,其中第五条就是新人类的诞生。“由现代人进化而成的新人类,大脑新皮层会更发达,智力水平将远远凌驾于我们之上,奥利弗是如此描绘那种智力的:“能理解四维空间,迅速掌握复杂的情况,拥有第六感以及无限发达的道德意识,拥有凭我们悟性所无法体会的精神特质。”这种新人类出现的地方,更可能是偏僻蛮荒、与世隔绝之地,而不是文明国度。因为在那些地方,人群基数小,个体层面的基因变异更容易在人群间固定。那么,新诞生的人类会如何行动呢?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会消灭我们。现代人和新人类,这两个物种占据着完全一致的生态位。只有将我们除掉,他们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在他们眼中,现代人沉溺于互相残杀,而且拥有破坏地球环境的科学技术,是极度危险的低等动物。无论是智力水平还是道德水平都十分低下的生物,势必要被更高级的智慧生物所取代。”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新人类真的如描述中的那样会除掉现代人,还是这只是现代人惧怕未知力量,将其妖魔化,为除掉新人类的行为找的借口,这一切都需要你在书中寻找答案。战争是残酷的,人类为了欲望肆意发动战争,这就是人类的劣根性。好在,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虽然有有一些人死去,但是活着的人会继续走下去,新人类,也许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和他们和平共处!推荐每一个人都读一读这本书,充满悬念与人性的科幻大作!

除了结尾,这本书满足了我的全部幻想

就如同日系推理每一部精彩作品一样,这本书同样是一本“跨界”的小说。作品涵盖了医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学科,题材也跨越了推理与科幻,而能将所有这些东西杂糅在一部小说中,源于作者的奇思妙想。在人类进化到地球主人的今时今日,你是否会有一刻对于绵延数千年的打打杀杀感觉到厌倦,你是否会因为人类为了一己私欲或是心理缺失造成的损伤感到痛惜?你是否曾经对于人性充满了失望与鄙薄,你是否也会对人类的未来感觉到茫然而不知所措甚至悲观失望?那么你会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呢?作者显然给出了一份别致的答案。如果地球以后会出现新的统治者那么也许不一定是外星人,也可能是进化之后的新人类,这个命题看似荒谬,但是作者却能用详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再佐以社会伦理意识之间的碰撞,在坚硬的科学与软弱的感性之间左右摇摆,看得出来作者既拥有的是理科生般缜密的逻辑思维与理论基础,也擅于用最细腻而敏感的情绪去调动读者的每一根神经。让故事看起来更加精彩,更加真实。而书中也不缺乏持续的悬念与缜密的推理,当最后每一个碎片都被拼合之后,读者总会在完整的故事面前感受到心灵的满足。而整本书中,我们也看得出作者作为一个日本人,对于国家与政治制度以及人性的反思与讽刺,万斯作为一个握有极大权利的美国总统,却有着巨大的心理疾病:对于父亲的病态心理、软弱的嗜酒者、宗教狂热、失去理性、公然无视法律与国际公约、发动非法战争,而就是这样一个穷兵黩武之人却拥有着改变成年上万人类命运甚至整个地球未来的权利。我想每个人都能在这位总统身上找到小布什的影子,看完这本书会让人想起另一本《小布什心理传》,两本书的观点竟然惊人的相似,同时阅读可以起到互相印证的作用。而由于利益的纷争,在很多地方还存在着局部的战争甚至是屠杀,甚至孩子也成为战争的棋子,那些罪行令人咂舌,原来人性可以如此丑恶与残暴,甚至比野兽更残忍。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一个观点是,即使没有其他外界因素,人类也分分钟有能力将自己引向灭绝。另外还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日本的研人,在遭逢巨变之时,给予他无私帮助的人是一位韩国人;美国对于中国的威胁论一直存在;作者笔下的日本人米克是一位心理失衡冷血的杀人机器;而新人类的诞生之地依然是古老人类最早诞生地非洲;看得出作者对于人类智慧的崇拜却也带有反思;作者借由研人之口说出:这个国家的人已经决定不再打仗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战争、现实世界以及国家制度的思考。而作者提出的这个新人类观点也非常有趣,并且充满了想象力,人类在追求智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却忽略了本身的进化之路,并且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人类已经习惯了上帝视角,而将自己看成是地球的统治者,最有智慧的种群,一旦真的有超越人类智慧的生物存在,人类又应该如何自处呢?可以肯定的是,结局一定不会如书中一般得到暂时的平静,未来的智人道德水准究竟如何难以推测,但是现代人类的真实标本就摆在眼前,善罢甘休的可能究竟能有几何?当然了作者也为我们展现了人性善良的一面以及对于生存的渴望,这为本书的结尾与人类的未来提供了一丝正能量。或许藉由这个温和的结尾作者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是,在人类进化之路上,我们除了对于智慧的追求以外,更应该提升的应该是道德层面吧。

现代智人该何去何从

六百万年前,我们从灵长类中变异进化脱颖而出,一万年前,我们再次变异进化,从原始社会中走出,开始创造人类文明,人类进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二十一世纪,新人类出现。智力卓绝但外表骇人。智人在新人类面前不堪一击,就像面对人类的猴子般无助。 人类在善与恶之中艰难前进,这世上到底是善多一点,还是恶多一点呢?人类是已知的唯一会对同类展开大屠杀的种族,人无法将其他人种当做同一种族对待,相反却用肤色,宗教,国家,地域或家庭来区分。人性也许就是残暴性吧。但人类数量却繁衍的越来越多,这也不能忽视人类善的作用。如果有一天,新人类真的出现,智人会被如何对待呢? 被保留或是被屠灭,原因还在我们自身吧

要命的大片范

把作者和濑名秀明弄混了。当年阴湿风的《寄生前夜》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因为我本人的专业就是生物制药么,虽然工作后改行了,对相关的文章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结果对作者的期望值就有了偏差,对本书的好感在读了后也大打折扣。作者不愧是在美国学习过的,叙事风格更接近于好莱坞大片原著,而非让人“感觉到一股阴森湿黏的恐怖”的典型日式恐怖小说(当然这也并不是恐怖小说,而是科幻惊险,都怪我的记忆出了错),笔下的美国人比庞克侦探像回事得多。但这种大片范也让任何描写都浮于表面。把那个突变进化体换成某种新型武器的普通发明人也可,换成大兵瑞恩也可,甚至换成某个有钱的继承人,只要改改细节,故事框架能毫无阻碍的继续下去。比起《寄生前夜》,专属性不强。作者最偷懒的就是用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超级变种来主导了全局。比如研人那条线。非药学出身的作者只介绍了最基础的受体激动剂知识,其他什么都用超级人类的智慧设计好了。超级药物设计软计“GIFT”不仅能计算出受体激动剂的三维化学结构,还能预测其副作用、代谢方式等等所有药理特性,甚至连药剂学方面的问题都能解决,合成步骤、杂质的分离也不在话下。根本没有什么可讨论的,真心太肤浅了。然后说说超级人类。不清楚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到底是什么样的,但一开始就拥有与比较“低等”的原始类人猿相比异常高的智力,学习起来速度极快这一点我表示怀疑。质变也会有个限度。而且也不需要局限于新型人类的出现啊。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从鱼类到爬行动物再到哺乳动物,以后会出现什么样全新的物种呢?这比威胁人类优越地位的新人类、外星人什么的会有趣得多啊

掠夺和再分配

伊格等人被委派的是一场屠杀。彼时刚果正陷入巨大的混乱,卢旺达大屠杀的余波导致了“第一次非洲大战”,刚果成了修罗场。各派势力的背后则是大国对资源的掠夺和再分配。就在这样的局势下,委托方告诉伊格,目前有不明的高危病毒出现在刚果丛林中的一支小部落。为了全人类的安全,必须将整个部落及在那儿考察的美国人类学家一起歼灭。命令还有一个补充条款:“如果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遭遇从未见过的生物,要第一时间干掉。”

书名翻译有倾向性选择

事实上我认为本书书名译名在用词的选择上有倾向性,使用”人类“一词故意舍弃了标题中的双关性。ジェノサイド 这个词组明显是外来词,就是英文的genocide,直译为中文为”种族灭绝“。考虑到本书的主题与情节,书名一方面暗示新人类的繁荣会对现代人类造成的结果,同时也是在暗示现代社会的权力机构在应对这种威胁时第一反应采取的手法。使用”人类灭绝“这个译名,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强化前者淡化后者。出版社对于译名的在意,只能说明社会的大众意识对于人类的这种倾向心知肚明同时又讳莫如深,同时大陆出版界习惯性的对于社会政治争议事项的避讳”敏感度“,神经紧张、注意力精细到对于一个书名译名也要刻意避开标准的词语直译,选择一个更牵强的译名。另:我注意到台版使用的就是直译。

一部几乎没有缺点小说

应该是2015年读到的最精彩的小说了,没有之一。抛开小说主题本身,我想谈谈小说的质量。总体而言,这部小说表现的非常“硬”。简而言之,就是对各种细节,尤其是技术方面的细节,体现出了的相当程度的严谨。化学、药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生命科学、遗传学、数学、密码学···这本书了牵涉到了相当多的专业知识。退一步讲,这些内容就算粗粗略过,也不妨碍故事主体的推进,但是作者依然不厌其烦且巨细无靡的介绍了许多技术。这些技术的描写,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小说的可信度,提升了故事的真实感。让人觉得,这不是一个天外飞仙脑洞大开的科幻小说,而是真的可能发生的现实。本来,我打算好好膜拜一下作者,因为书牵扯的科学知识的面之广,非博学之人无法下笔。但是,后来看到后记,才发现,作者也不是一开始就了解这些科学及技术的细节,而是经过向专业人士求证、讨教之后,获得的知识。天呐,这正是我朝的类型小说作者需要学习的地方呐!作者在后记里写到:“我有幸获准采访北里大学长濑博教授。在实验室里,教授用超过十小时的时间,向我详细讲解了制药的关键所在——有机合成”敢问,天朝有哪位类型小说作家,会为了一个小说中的科学技术细节,专程向大学专业教授讨教。不是泛泛而谈,是整整十个小时!膜拜。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什么都懂的作家,只有为了作品愿意花苦工夫的作家。最后谈一谈小说本身吧。在作者下的一番苦功夫下,几乎已经找不到缺点。人物塑造个性饱满,故事情节推动自然,节奏感超强。作者夹带的一些私活,发表的一些观点,也体现出了难得的三观(对日本民族而言,算得上的超级正的三观也不为过)。虽然整部看完没有那种激动的要扔书狂跳的“神作感”。但是,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质量超级高的作品,你绝对不会后悔翻开这本书的。总之,力荐,力荐,力荐!

生物政治学

作为悬疑推理小说也并不为过,环环相扣,每一步的伏笔转折设计的如此巧妙。硬科幻部分精致到位,恰好做过蛋白质折叠和制药的项目,看起来好熟悉。政治/阴谋上几乎完全取材于现实。三体之后可以让人看入眼的科幻小说。如果说三体讲的是宇宙社会学,这部书讲的就是生物政治学。希望可以找到称职的导演和编剧把它搬上银幕。


 人类灭绝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