桤木王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32759996
作者:(法)米歇尔·图尔尼埃
页数:379页

书籍目录

法国二十世纪文学的一个轮廓(总序)
“铃兰空地”上的哲人(译本序)
在善恶之间:人性与魔性的交织与倒错
――再读《桤木王》
桤木王
一 阿贝尔•迪弗热用左手写下的文字
二 莱茵河的鸽子
三 极北
四 罗明滕的吃人魔鬼
五 卡尔滕堡的吃人魔鬼
六 承载天体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小说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经营汽车修理库的法国人迪弗热在整个二战八年中的经历与感受。作品虽明确以二战为背景,却又完全避开了对战争的正面描写,集中描写的是主人公在此期间的种种直觉、感觉和感受,而且将这一切称之为“征兆”,“征兆”又被刻意处理为一则则寓言,


 桤木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朋友送的小钥匙扣让我对封面无比熟悉。克里斯托弗的“背负者”寓意笼罩了全书,从封面到标题到每一段文字。之所以迷恋圣经时代,是因为那种直透胸臆的粗犷的邪恶斗争,支离的寓言片段都只为一种精神力量而生(似乎拼凑出支离的碎片就能看见背后的力量),每一句经文每一幅圣画之中都渗透着几千年的樵夫、哲人、先知、骑士、巫师、帝王、画家、诗人、乞丐的乡愿和忘我,历史本身幻化着历史,让简单变得神秘——信仰者与质疑者的斗争又让神秘变得无比丰富。这是用思想编织成的历史,而不单单是血与火;前者是欧洲史,后者是拉丁美洲史。生存、斗争,野蛮衍生了文明便一去不复返。信仰是内陷的。站在岸边的人眼看着信徒被卷进漩涡,观者不能体会他们的大呼小叫、不能自已。漏洞百出的教义、固执守旧的教规,让信仰饱受争议。“但是,在这堆垃圾之下怯生生流淌的细泉,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使它完全枯竭……总会有一丝光芒射进谎言和罪恶的密林……所有的光芒都源自基督”。如果人超越了人的时空限制,与历史同在,看见征兆、命运,如果负担、重任带来的不是苦楚而是欣快进而演变为执迷,那么所有使人惧怕迷惘的界限都将毫无意义,他在和平时代被关进精神病院——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却能如鱼得水,便不足为奇。奇异的是他看见的征兆和使命。将迪弗热定义为文学史上最奇异的主人公之一绝不过分。另外一个之一是唐璜。迪弗热在唐璜身上看到了历史的共性,那就是魔性。拉歇尔说迪弗热是魔鬼,而他认为任何一个拉歇尔也都会对唐璜说:“你呀,不是个情人,是个吃人的魔鬼!”二战的背景绝非偶然,战争是释放魔性的绝佳时机。战争狂人、种族主义者、化学武器试验…真正的恶魔苏醒,用力量征服弱者。战前的迪弗热是一个汽车维修店的老板,靠着世人的误解而存活。战争爆发以后,“背负者”的征兆一步步驱使,他从抓捕鸽子到抓捕猎物到抓捕孩子,是一个个奇怪的指挥官成全了他的追寻,最后他穿着法国战俘囚衣甩开苏联士兵的枪林弹雨在普鲁士的沼泽地里肩上坐着一个犹太小孩,以克里斯托弗的方式走向“桤木王”的命运结点。“他在觊觎你们的孩子。他走遍我们的各个地区,劫走孩子……要教导他们,一旦看见一个骑着蓝马、带着一群黑犬的巨人,一定要逃……”绝不是恶魔,那被抓捕的被他爱怜,他似乎是在成全他们的命运。又绝不是爱,被伤害的巴黎女孩、被吃掉的鸽子还有满地的德国学生都是他命运的征兆,“其唯一目的在于在遭受海难时,孩子的无辜可以作为他的担保和依靠,保证他获得上帝的恩赐,将他拯救。”这样异端的恢宏生命靠了一次世界大战而得以展开,而其实,按照迪弗热的说法,这一场世界大战只是为了他生命的实现而被历史所安排。上帝依旧是神秘莫测的至高存在。“活人=遗传+环境;存在=时间+空间。环境和空间是布尔什维克主义,而剩下的遗传与时间则构成了希特勒主义。” 这只是一种精巧的组合,或者只是个令学者自豪的命题,但时空的界限终究是不足挂齿的。“桤木王深陷在沼泽中,由一层厚厚的泥沙保护着,不受任何侵害,无论是人类的侵害,还是时间的侵蚀。”所以,这是最美的寓言。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死后生前
  •     真.读不太懂
  •     不如勒克莱齐奥
  •     1、是的看过的三本图尔尼埃都震死我了共同之处是寓言这件事的无比美妙。2、真应该研究一下二战史再看。3、我觉得许钧这本译得很好但相较而言他前面的导读写得好浅薄…4、无 论 如 何 379页的(软皮黑白无图)书卖48块都很没良心译文社你说呢
  •     读一遍是不够的。
  •     向星星送。“寓言这件事的无比美妙”,“结构这么精致诱人”。
  •     这个小说的写作难度系数实在是太高了,精细准确的描写形成了稳重均匀的节奏感;在思辨的层面又前后一贯不懈怠。耗费一个月来读是值得的,当然也只能算是粗读。另法国二十世纪文学译丛:阿拉贡《圣周风雨录》、索莱尔斯《女人们》、莫洛亚《情界冷暖》、埃梅《变貌记》,都值得一看。
  •     学生时代、信鸽、猎鹿、骑马的部分都写得非常出色。思辨的部分也让人惊叹。(真是应了巴尔扎克《幻灭》中的一句话:不精通形而上学,一个人不可能出类拔萃。)不过由于小说主人公的“病态”性格,阅读过程中常常是痛苦的,一天读个几十页都快崩溃了。我一直想着作者要怎么样结尾,因为按照前面这个写法很容易被解读为“政治不正确”。果然最后安排了一个集中营里的犹太小孩,通过他的讲述来让主人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法西斯之间构成的“反衬”关系。这个反思我倒觉得来得有些太直白了,但似乎也只能这么处理了。
  •     很难读的一本书 在精神最好的时候遇到一本难读的书对于脑力也是一个挑战 当花费一个星期认真的一个字一个字把书翻完之后也有一点点成就感 只是拖延症还是太难客服 法语的这一套书真是个个精品,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读完了
  •     先不评价作者故事 只是这翻译让我想吐
  •     左手写就的日记,负载孩童的桤木王,粪便与男根的荒诞哲学,鸽子、鹿、马、孩子,充满隐喻征兆的图腾与神话,交织出一则丰富深刻的人性寓言,魔鬼与上帝相伴而生,一切都蕴含在征兆之中,恶性的倒错诱发人性向魔性的嬗变。小说本身结构精妙,节奏把控能力一流,思辨部分也没有落入精神活动繁琐的细枝末节当中,丝毫不显冗杂。
  •     水准太高的作者= =五体投地
  •     非常值得细读,以及需要不断地停下来思考和回看,导致看起来有点慢。但是,伟大的小说就值得这样读,讲二战,却是以个人寓言的方式来讲,超越了群体,再用寓言来反映人世。非常不可思议。译文也非常好,读起来通透且美感十足。
  •     第六军应是第六集团军,红胡子战役通常译作巴巴罗萨行动,格林----作戈林,希拉赫----席拉赫,坦嫩贝格----坦能堡,立窝尼亚----利沃尼亚,提坦--泰坦,布劳希奇----勃劳希奇,蒙古斑---胎记。
  •     关于人在什么可能下被物化和魔化的思索。
  •     当被象征物逐渐替代了象征本身,迪弗热成了孤零零离去的失宠的驼鹿:无时无刻都在生成动物,每个生成的动物都有巴尔达米的影子
  •     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至于寓意我没看出来并觉得无所谓。非常有逼格的一位作家,希望他不要获得诺贝尔奖。希望能出本他的短篇小说集。
  •     一本对我而言莫名其妙,不咸不淡地但也就坚持看完了的书。所有书评都没有准确描述与本书给人的实际感受。会让人联想到铁皮鼓,香水。
  •     图尔尼埃的文学总散发着一种哲学家气质,使读者为之深深着迷。看过几部同一作者的长短篇,予人重质不重量的感觉,当代法语文坛大师地位是实至名归的,至于诺贝尔奖之类真不能代表一切。比起前一部长篇《礼拜五》,此作部分细节隐喻更不易悉数理解,碎片式叙事对阅读有一定影响,哪怕有“老妪能解”的赞誉,那只能是大体上,有兴趣的童靴多读几遍做笔记梳理一下吧。
  •     读下来挺痛苦的……只能算是粗看了一遍,得再读。
  •     大魔鬼受虐久了就开始抱负世界了
  •     图尔尼埃大神用左手写了一本关于各种屎论人种论男根论的法国式深刻文学
  •     下次再读一遍吧,实在不懂
  •     ❤
  •     差点被封面所骗,有读铁皮鼓的感觉。主角是个大高个,铁皮鼓里是个小侏儒,两位作者是不是武当少林的路数啊,哈哈。很合胃口。
  •     傑作就是傑作呀
  •     这部小说大大改变了我对法国文学的偏见,喵啊!
  •     第二遍
  •     结构这么精致诱人,倒是期待米歇尔·图尔尼埃的短篇小说!
  •     正太控www
  •     惭愧的是,这本书也是在今年图尔尼埃去世后,被别人安利到,才去读的。书写的自然特别好,一个人在二战八年中的遭遇,处处都是隐喻,花了长时间读完也只能说读到了皮毛而已。还是要读第二遍第三遍的。
  •     简直绝了!伟大的作品!
  •     爱与毁灭并存,同是温柔,却同是残酷。
  •     重读依然带感,20世纪后半期最伟大的法国小说,没有之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