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文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3-3-1
ISBN:9787100095983
作者:王笛
页数:416页

内容概要

王笛
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紫江讲座教授,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同时兼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曾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美国全国人文科学中心、加州伯克利大学做客座研究。主要著作有《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1993年)和《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3年)。《街头文化》一书获2005年“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被《中华读书报》评为2006年十佳图书。

书籍目录

中文版自序
英文版自序
成都市明细图
第一章 导论
进人中国腹地
资料分析
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大众文化
第一部 下层民众与公共空间
第二章 街头
城市环境:城墙和街道
商业空间:店铺与地摊
日常空间:家与邻之间
社会空间:茶馆与文化
庆典空间:节日与仪式
社区自治:共同体意识
第三章 街民
小商小贩:街头市场
工匠苦力:街头作坊
民间艺人:街头舞台
江湖游民:街头谋生
善男信女:街头祭坛
公共妇女:街头娱乐
忙人闲人:街头茶馆
第二部 下层民众与社会改良
第四章 改造
精英眼中下层民众的公共行为
创造新的大众娱乐
物质文化的变迁
重建公共空间
第五章 控制
街头管理
流氓、赌棍与警察
清除街头乞丐
警察与大众日常生活
控制大众娱乐
成功与局限
第三部 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
第六章 冲突
纠纷:从家庭到邻里
茶馆:阶级与冲突
族群:社会排斥
妇女:挑战男人的世界
妓女:挣扎与“新生”
穷人:城市社会的底层
第七章 政治
创造公共政治空间
大众文化与唤起民众
革命仪式与街头政治
社会动乱与谣言时代
巷战:城市大灾难
市民的自卫
公开政治与“秘密政治”
大众反抗
第八章 结论
征引文献目录
译后记
再版后记
关于本书评论的摘要
显示部分信息

作者简介

本书是旅美中国历史学家王笛对成都社会史的研究著作,作者从下层民众的角度详细描绘了晚清到民国初年的成都丰富的城市生活,为我们呈现了在邻里穿梭的小贩和工匠、打扰居民的乞丐和流氓、宗教仪式和娱乐,以及充满活力的茶馆。


 街头文化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最近太忙 很久才看完 我们对天朝的上层了解永远比下层多 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从下到上的视角 社会剧变之后 历史也许进步了 但一般民众的生存环境却不见得会变好
  •     激进的政治运动带来了时尚的变化,即“连个人装饰都从特定方面显示了对这场革命是支持还是反对的态度”。
  •     古代史毕竟和近代史有些差别,起码从史料上来说就难以比拟。。。
  •     很全面的一部书,也很有趣。
  •     关于成都街头公共生活图景的描写很生动,理论建构部分就,怎么说呢,感觉和资料完全是剥离开来,两张皮的感觉。
  •     一部作者有心无力的书。呃,至少作者读了不少方向的书。
  •     理论上并无特别建树,而且把Popular Culture译成“大众文化”,学传播学的人是要表示抗议的。但读起来的确好玩,引用的竹枝词好多以前都读过,大量的老照片、四川方言也让人感到很亲切!书里提到的公共空间利用方式,在我小时候都还存在于我们川北乡镇上。p.s. 尼玛还我老皇城!!
  •     英文本已閱,03年街頭文化08年茶館,王迪這兩本是都是不錯的參考
  •     让人想把成都的大小街道走完
  •     那些二十世纪初的老照片很震撼。
  •     理论上无甚创见,不过写得很好看啊,史料的运用也值得学习
  •     非常不错的书。
  •     所以成都的慵懒是可以任性的说“自古以来”的。另外就想说“还我皇城”啊,那些城门,城墙,那些桥啊,心疼!
  •     在成都读书的必读书目。
  •     搞到了傅崇矩的成都通典,作者引了好多这本书里的东西啊……还是觉得解释力不够,明明一句话就说完了的用了一厚本的资料来解释……不过挺好的
  •     从底层民众的视角展现了近代成都的公共生活及其变迁,以场所、活动、群体为切入点聚焦大众文化和社会结构。史料的驾驭能力令人称道,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国家-社会的互动在今天依然有映射意义。
  •     对了解老成都很有帮助哦~
  •     最近读的最容易看下去的一本书。。。
  •     好看的不得了!
  •     在西安图书大厦看见的……换了出版社,所以新版的定价控制住了,但是也很令人好奇啊,人大社为啥放弃了译本的版权呢?
  •     感觉同茶馆。理论结论还是弱。
  •     很好的一本書,其實我個人覺得是一堆一堆資料的拼湊,讀完以後,你更多的感慨只是曾經的成都,幻想著曾經的成都舊貌!嚴格意義是都是民間遺留竹枝詞的拼湊!不過還是很值得閱讀的。
  •     有意思,又进一步了解了成都,虽然嫌分析很不过瘾
  •     作者的视角非常好,以小窥大,从街头空间的自由使用到受政府规制去探究民众、精英和政府的相互关系以及成都街头社会史,但偏偏也是史料的运用让我觉得不够彻底有说服力,印证在文本中就出现了作者在举例之后无奈使用“无论如何,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的承接方式。
  •     “改良、革命和其他政治运动使中国城市发生了剧烈变化,但这一切是以民众逐渐失去代代相传的相对稳定的传统和生活方式为代价的。而且,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重建,经常并非是以民众利益为考虑的,也并不容许他们对此享有平等的权利。所以,对大多数下层民众来讲,或许可以这样认为:他们失去了一个旧世界,但并没有得到一个新世界。”
  •     很多观点具有启发意义,内容也不甚艰深,很好。
  •     #2014#
  •     看似讲故事,就是讲故事。好的历史学家都是段子手。喜欢王笛是从茶馆开始的,居然从新读到旧,脉络清晰,情怀依旧。
  •     材料还是很有趣的。
  •     王笛文笔流畅,资料详实运用得当,其视野向下,完美展现清末民初成都街头城市生活空间的横切面。此外对下层民众、精英和国家政权三者之间的合作冲突间的联动效应有所涉足,具有一定启发价值。但本书重论述而少分析,理论架构不足,观点并不新颖。一定程度上感觉除茶馆之外,成都地方城市文化与其他内陆城市别无二致,这普世性和共通性放之其他城市应该皆准吧。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都可以当小说读了。
  •     资料帝。选题甚好,但架构甚混乱,毫无更进一步的探讨和认知。可见一个人的识见和学位无关,和什么学校出来的亦无关。
  •     看完更想去成都了
  •     作者应该没什么理论功底...最后的结论与前面的“地方史”割裂严重,也无甚新颖或有力观点
  •     “虽然‘现代化’也给城市带来了较宽阔平整的街道、新的设施、相对‘文明’的城市面貌以及跟随时代的娱乐形式,但这一切是以民众逐渐失去代代相传的相对稳定的传统和生活方式为代价的。而且,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重建,经常并非是以民众利益为考虑的,也并不容许他们对此享有平等的权利。所以,对大多数下层民众来讲,我们或可以这样认为:他们失去了一个旧世界,但并没有得到一个新世界。”
  •     作者考察的下层民众对公共空间的使用,以及其在经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过程中的变迁,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下层民众、精英与国家政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化。
  •     堪称城市文化史上的经典,新材料、新视角,眼光向下,不落俗套。街头政治波诡云谲,看的很过瘾。
  •     盛名之下。除了茶馆、警察,很难发现成都的独特之处,中国城市相关研究一本足矣。另外,前半部分对警察作用颇多赞誉,后半部分又说警察自身难保,似有自相矛盾之处。
  •     不如去成都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