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贰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06384205
作者:冯骥才
页数:182页

内容概要

冯骥才,男,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初为画家,“文革”后登上文坛,以小说、散文和随笔见长。代表作有《俗世奇人》《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一百个人的十年》等。作品版本甚多,有英、法、德、俄、意、日、西等十余种文字译本。上世纪末,发起规模浩大的文化遗产与古村落抢救,影响深广。

书籍目录

又冒出一群人(序)
篇首歌
黑头
神医王十二
皮大嘴
黄金指
四十八样
马二
冷脸
一阵风
张果老
狗不理
钓鸡
龙袍郑
陈四送礼
燕子李三
鼓一张
洋相
黄莲圣母
甄一口
后 记
《醒俗画报》(插图解释)

作者简介

《俗世奇人 贰》是作家冯骥才继《俗世奇人》之后的又一部描写天津卫清末民初奇人异士的力作,它与《俗世奇人》一样,也收录了十八篇短篇小说。但之前的十八个故事,只是作者众多故事里的一小部分,为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各色人物,市井生活,作者在百忙中挤时间写出了这部《俗世奇人 贰》。小说里的人物有声有色有脾气有模样,活灵活现,读完小说掩卷之后,你会看到活脱脱一群立在书上的天津卫奇人异士。小说具有浓郁的地域性,鲜明的人物性格、生动有趣的故事耐人寻味,尤其是作者精练,有画面感的语言,准确地为读者勾勒出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各色人物。
本书插图还是选用了《醒俗画报》的一些图画,它们虽然与小说故事不相干,但属于同一时代,能真切地反映小说中人物的生活场景,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俗世奇人·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俗世奇人,贵在奇。简单几笔白描,能够塑造出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韵味十足,回味悠长。第一部书中,苏七块的原则,华大夫的痴,刷子李的自信,酒婆的疯癫,几笔就勾勒出天津卫中小市民的快意江湖,人物形象个顶个的饱满,细细琢磨,总能咂摸出点道理来。第二部开篇讲一条狗,长得丑,会看门,有一次不小心吓到了孩子,自杀了。这样的故事,在各类讲狗的故事中,算不得有多奇,即便是拿来给孩子讲故事,这大约也算不得一个有趣的故事,想表达什么呢?出来混,犯错要承认,挨打要立正是么?第二个故事讲神医王十二,相比于第一部中的个性鲜明的苏七块和华大夫,这个故事应该是想努力塑造王十二医术超深入化,但描述就略显夸张了,一个是用吸铁石把人眼珠子上扎的铁渣子给吸出来了,另一个是把肋骨从墙里给拔出来,先不说本身这两件事情能有多大可信度(眼珠子扎的流血吸出铁渣子就完全没事了?肋骨被马车撞出来插墙缝里感觉人好像也没多大事儿啊),就事情本身似乎说的更多的是社会经验问题,而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故事被夸张化到缺乏信服力的层面未免用力过度了。剩下的故事,在情节推动方面或者人物性格突出方面,相比于上一部,或着墨不足,或火候太过,不能如意腾转,自如挥洒。腔调还是天津味十足的腔调,故事却不够精彩了,对第一部怀着浓浓的情结,再来读第二部,未免感觉有些许鸡肋。最冒尖的人最有趣的故事已经在第一部登场了,第二部中要出场的人便黯然失色,即便请出了狗不理,燕子李三,可相对于背景有点类似的“好嘴杨巴”和“张大力”,也并未塑造出太多“奇”。至于黄连圣母等角色更像是从他的其他作品里剥离出来的,又略显生硬了。恳求冯老就到此为止,不要再出俗世奇人三了。好故事,有便有;没有,不要强求。
  •     一如第一本的好。也解释了一下,那些画的用途。说起来蠢,第一本的时候,相当的费力去看画里的字,最后发现徒劳,才放弃的。要是在画下面有里面文字对应就好了。作者,尤其是中国作者,几千年的斗争经验,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喻今之法。读来甚是有趣。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哈哈哈,第一本说好的没有下一册的呢?不过一口气两本看完真是毫不费劲啊。
  •     像是在小茶馆里听着说书先生讲着故事
  •     但博一笑
  •     不如第一本的故事和叙述有意思
  •     读读两本这个,写人记叙文就差不多了
  •     老天津真的……令人向往啊
  •     各路市井人物的街面故事,拼接出一副完整的天津卫生活图。
  •     没有一好
  •     还好,比第一本稍让人没什么印象。还是好玩的。
  •     火车上一口气读完 没有一来的痛快
  •     真的好喜欢这样的小说,简短,精炼,回味无穷
  •     挺有意思的小故事,带点传奇色彩的人物,好玩。
  •     印象最深刻是众人围在路灯下抬头张嘴仰望的那个场景的描述。很有意思的故事集,很厉害的讲故事的人,也对天津有了新认识。
  •     看完第一篇的狗才发现原来这本是贰,尴尬。装帧很不错的。
  •     不如第一部奇
  •     放以前应该看不进这样的书,现在却懂得欣赏用不多的笔墨勾画人物精气神的本事,果然是画家出身。我什么时候做人物题材能做成这样,也算无憾了
  •     没第一本写的好看了 燕子李三不是本来就有的故事吗?
  •     与前作差了两个档次,一十八篇看下来,能令人咂摸回味的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我们最想看的,不就是它挖掘的深藏于市井中的奇人奇技奇趣吗?到了这一部,市井的气息没减,亲切的风格没变,可一众人物也淹没在了油盐酱醋里。不知是这厨子的手艺退步了,还是食材实在上不了台面。
  •     文笔很是让人怀旧,一个个小故事不复杂,颇有故事会的风格。
  •     的确感觉没有第一本好,看评论可能真是俗奇不够吧
  •     没有一那么好,读也就读里面的市井百态,那一方天地的一方人!
  •     不如第一步的人物那么鲜活有想象力 尤其狗不理张果老等后面的篇幅更像是百度百科 但还是期待能有第三部
  •     书本身只有三星,那一星是从一匀过来的。
  •     加入我以后一定要给我孩子看这些书!系列
  •     估摸奇闻甚多,打脸也无不妥,俗世人人打磨,奇人不少见过
  •     海虾河蟹湖鱼江鳖---(黑头)。一个地界富不富看那儿?看吃看穿看玩看乐?,,,,,,,,,,(皮大嘴)。甄一口到头来,还真的应上他娘的那句话:要是真醉就再醒不过来了。 可是他娘是怎么知道的?(甄一口)
  •     和第一部还是有些差距,天津话的引入很生动,总得对于人物形象的构架很有启示。
  •     文笔依然玩得很转,可是和第一本比少了灵气,开始套路了。有几篇结尾不明所以,有点强行凑篇数的感觉,大概是我太笨了。
  •     看多了会觉得这些人都有相似的特征
  •     前作尚且不喜,续作更是连最后的一点精气神儿都断片了
  •     与上一本相差甚远。市井气息渐淡,奇人也当不得奇。
  •     一个个的小故事,读来很有意思
  •     第二本总有一种赶着出续集的着急。故事都有些平庸,不如第一部精彩。而且有些文章立场 指向模糊 比如关于义和团的描述似乎透着倾向和支持。大部分故事的文字描述为了简而简,反而缺失了自然和流畅。
  •     没一好看
  •     笔力不如第一本了,不过闲来捧卷、消磨时光还是不成问题的。
  •     还是那个味儿,只是读着没有第一本那般过瘾而酣畅淋漓了。 201701烟台
  •     第一篇明明是俗世奇狗嘛。
  •     生活的烟火气息
  •     和第一本比有差距。
  •     不如使劲守住“倘若再写,算我无能”这八字,某些篇看下来真不如故事会来的有趣。居然讲了狗不理包子的来历,讲了红灯照的故事,讲了出洋相的来历,这种烂了的故事有凑数之嫌啊。
  •     还可以,故事会的感觉。
  •     3.5
  •     不如第一本了,有趣但是味道淡
  •     第一部作者说“再写这个算我无能”,结果呢,这部里大黑狗、燕子李三什么的都开始往起凑了,说真的,写燕子李三这样的故事您可真不如平江不肖生。不过呢,也还能看。
  •     有些篇幅不错,简单却深刻。
  •     睡前一个故事,落下的周末补上。“赛”,“嘛”,满嘴的天津话味让我脑海里始终回响着妹妹的声音。这天津人对生活玩味看热闹的态度怎的在妹妹身上完全没见着,就剩个嘴皮子的溜了。才知道狗不理、洋相的来历。故事人物还是栩栩如生,挺有趣的。
  •     没有第一本给我的印象深刻
  •     和第一部相差甚远,“奇人”也勉勉强强吧,更多感觉是一拍脑袋编出来的。插图比故事有趣。
  •     锐气稍减,笔力依旧,只是人物不如第一部立体了。最喜欢“黄金指”一文。个中配角比主角更溜,从说人刻画人到讲起一两个典故充数,不太过瘾!
  •     说好的“倘若再写,算我无能”呢?到这本又改口“自会捉笔再写”了,这脸打的。本以为这一本相较于第一本多少会差一点,结果没有,品质相当,甚至还更加有趣些。只是看完还是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就是品个味儿而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