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鸟》书评

出版日期:2014-12-25
ISBN:9787532154203
作者:[美] 凯文·鲍尔斯
页数:272页

人性描写细致深刻

第一次见到战争小说以这样的角度展开,在简单的战争背景之下,但是恰恰在这个层面上,军人的神韵得到了充分的展开,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的鲜活感人,特别是主角的执着倔强。整个过程都是眼睛湿润着看完的,故事很好的把那个年代军人的那种执着和真实情感表现的很感人。他们的处境,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成长,他们之间的情谊,他们的抉择等等,战争场面并不是小说的重心,而关于战争的思考以及对战争残酷的阐述还是很到位的,几位人物的形象也比较丰满,整体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战争场面虽然不多,但非常真实震撼.战争场面真实惨烈,人性描写细致深刻!

“我们就像一群待婚的新郎”

黄夏/文这是一本诗人写的战争小说。美国80后作家凯文•鲍尔斯入伍前已有诗名,2004年起服役于伊拉克战场,在摩苏尔和塔法担任机枪手。退伍后,鲍尔斯潜心小说创作,2012年出版长篇处女作《黄鸟》,赢得媒体和读者一致好评,不久即获颇有分量的美国笔会海明威奖,被誉为当代版《西线无战事》。版权输出4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脚一纸风行,后脚便有电影公司找上门,由如今红得发紫的“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担纲主演,电影预计2016年上映。先说说小说的梗概吧。《黄鸟》讲述一群年轻的美国士兵在伊拉克战场上的日常生活,他们踟蹰徘徊于人性与兽性、道德与罪愆、慈悲与暴力等多元分裂的物事之间,并且因这种分裂而遭致许多痛苦与磨难。平心而论,《黄鸟》的叙事及其结构都算不上纯熟老练,也无甚高深奥妙的思想可供人琢磨玩味。但鲍尔斯的诗人本色却使这个残酷的战争故事读起来仿佛一阙来自炼狱的咏叹调,既轻盈又沉重,既瘆人又迷人。可以说,诗歌语言和战争经验的完美融合是这本小说最大的特色。鲍尔斯将这些原本互不相扰的平行事物嵌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血腥中带忧伤的意境——烽烟与尸灰弥漫于宣礼塔萦回的赞美诗中,黄沙与碧血在底格里斯河上漾起层层涟漪,等等。而作者的风格也如其笔下的风景那样,模糊、湿冷、游移,克制得足以蕴积起一股喷薄欲出而终未爆发的能量,这股能量因之显得惊心而苍凉。诗意写作的另一面,是鲍尔斯对政治问题的不置可否。我们一直说,战争是最大的政治,写战争就意味着写政治。但《黄鸟》通篇并不探讨伊拉克战争的是非、本质和成败,更不似许多政治观察家那样喋喋不休于那些文明冲突论之类的老生常谈。事实上,这本小说始终着眼于战争本身,聚焦战争之下的人生百态,舔舐战争带来的伤痛,这种伤痛所施加的对象既是人的肉体,也是人的灵魂。据说人的味觉顶多涵括酸甜苦辣臭五种,我们读《黄鸟》则明显体会到,战争带来的“苦”就好比由浅至深的色系,花样繁多,丰富之极,而每一种在味蕊上激发的感觉,都是迥然不同的。小说开篇,鲍尔斯就设下一个疑问——战争究竟是巨大的“融合器”,拉近你我之间的兄弟情谊,还是一台巨大的“唯我论”制造机,信奉“要是你死了的话,我就有更大的机会活下去”?一言以蔽之,人类奉行的是明哲保身的利己主义,还是英雄与人道的利他主义?——听起来,就好像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所阐释的那些调调——为此,作者刻划了三个人物来作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而我们发现,最终的答案远远超过《拯救大兵瑞恩》的范畴,它是那么难以界定,除了战争本身的暴力性之外,我们对人与人性的估计,都有点预估不足。这三个人物,默夫、“我”巴特尔和两人的上级斯特林中士,在战争环境下呈现出三种不同的人生姿态。默夫是新入伍的菜鸟,什么也不懂,也因此什么都要慈悲一番,感叹一番。他的多愁善感会让战争故事的资深消费者十分反感,也会让后者深深认同斯特林中士对他的评价:心在家里,屁股呢,迟早要“盖着国旗回家去”。但他的存在恰恰折射出所谓正当杀戮规则的极度不正当,所谓资深战争消费者的极端不正常。默夫时不时会溜到医疗营房去看美女,我们以为他色心作祟,哪知他要看的是护士直面灾难留下的眼泪,想要从眼泪中看到人间尚存一个上帝的世界,“想要一个自愿选择的记忆,以抵消强加给他的一切东西的残骸碎片”。叙述主人公巴特尔则是一个有着三年服役经验的老兵,当然不似默夫那般羸弱易折。但是,他的问题在于从战场回归美国故家心灵感受上的错位,他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有着这种错位经验的退役军人。回家后,最让他受不了的不是一听乌鸦叫就以为炮弹打来了,或者一看到汽车由远及近地驶过就感觉自己是块吸引战争的磁铁这类战争后遗症,而是不管他的亲朋挚友还是酒肉朋友无不真心向他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从小受到的宗教和道德教养,都在教诲他不可以杀人,但如今,所有人都在感谢他杀人,杀被他的国家判定为敌人的男人、女人和儿童。这里存在的关键之处就是,我们通常只有在将敌人“去人性化”之后才能对敌人痛下杀手,那么,国家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剥夺敌人身上的“人性”、并向我们成功灌输敌我意识的呢?而对巴特尔这样患得患失的军人,国家又是怎样以心理介入和诊疗的名目来“治愈”他们的呢?某种程度上,巴特尔的“错位”使小说所反映的历史与现实也呈现出骇人的“错位”——就如广岛原子弹爆炸之后人们不停地追问当年投弹行为的正当性,而国家则一遍遍地告诉我们若非如此则战争将造成更大规模的伤亡。斯特林是小说最复杂的一个人,我觉得,鲍尔斯在这个人物身上投入了最深的感情。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斯特林都是一个恶人,他对敌人和平民冷酷无情,是那种很有可能虐待战俘的狂热分子。但另一方面,他也是队伍中最有求生经验的人,他向小辈们传授的教训字字珠玑,可以说他是最能代表生存意志的存在。所以就这个层面上来讲,他兼具死亡和生命、恶魔和希望的象征。而他同时又散发出一股强烈的宿命般的气息,他在埋尸万千的战场上,按《士师记》记载撒下一把又一把的盐,是镇魂、慰灵、祈祷抑或诅咒?大概都有那么一点罢。他还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但他的玩世不恭是以切断所有的退路为前提的。所以当这么一个如毁灭天使那样既谐谑又邪门的人吞枪自杀时,小说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团:战争孕育出的人,是否最终为战争所吞噬,一如法国作家皮埃尔•洛蒂的小说《冰岛渔夫》所暗示的,大海就像新娘一样养大人类的儿子,就是为了在最后一刻让长成的新郎惨烈地死在她的怀抱中?上述人物及其世界观当然不是丁是丁、卯是卯分得清清楚楚,而是缠绕纠结难分彼此的,这也使小说出现了若干十分荒诞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一场战斗中,美国大兵把敌军打得落花流水,硝烟散尽后,但见一个敌人侥幸生还,正慌慌张张地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现场顿时鸦雀无声,巴特尔一边在心里替这个人涅把汗,无声地疾呼大家别开枪,一边下意识地扣下扳机,接着枪声四起,对方瞬间毙命。是的,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在颤抖,都在呐喊,而肉体却在坚定不移地命令心灵无条件地服从。也是这一刻,让读这本小说的读者分成两大阵营:你是希望这个敌人成功脱逃,再组织力量重新反扑?还是就地解决,然后再待他的子侄长大成人,好向你的后辈报仇雪恨?这种虐心又荒唐的感觉在美国大兵们抚慰满大街的伊拉克孤儿时达到了顶峰——他们一边给孩子们分发糖果和巧克力,一边想象着若干年后这些孩子打街边的旮旯里向他们射来的一通子弹。这本小说对战争的直观式描写,令我想起意大利当红作家保罗•乔尔达诺反映阿富汗战争的小说《人体》,乔尔达诺曾为写小说而特意远赴阿富汗战场待过一阵。对比两书,你可以发现什么叫真正的战争小说,什么叫兑了水、掺了假,素材不够用就让想象力冲锋陷阵的小说。《黄鸟》有一个情节几乎就是对乔尔达诺的揶揄,我可以料想乔尔达诺这个到战场采风的记者,遭遇斯特林中士这一干士兵会是何等狼狈。当默夫这个老好人告诉记者战斗就像车祸中“那一刹那的感觉”,并邀后者一起去亲身体验时,旁的士兵哄然大笑,而记者窘得支支吾吾、满面通红,只好夹紧尾巴赶紧逃走。是的,战争就是战争,而不是作家用来演绎人生的舞台,高谈什么家庭、爱情与社会,套弄一堆不痛不痒的陈词滥调。凯文•鲍尔斯借巴特尔之口说,战争面前,“我们就像一群待婚的新郎”。没错儿,你没法拒绝这个新娘,你能做的只是(和必须)学会如何与她共舞。这种感觉,是唯有在海上挑战鲨鱼、在寰宇搏击长空的人才能体会得到的。文学领域中写到这个境界的作家作品,前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皮埃尔•洛蒂的《冰岛渔夫》,后有圣埃克絮佩里的《夜航》和《人类的大地》。如今,我们还可以再添上鲍尔斯的这本《黄鸟》,与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一道成为战争小说写作的典范。

刻画了战士或者人民内心的世界

溯流而上,战争的疯狂把人物塑造成不同的模样,恐惧越深,越接近精神世界的尽头,总而言之,深刻的寓意,宏大的场面,再加上震撼人心的观后感,使得《黄鸟》真正成为了一部登峰造极的战争史诗小说。即使对不喜好的战争题材,我也感受到了作家的用心和对人性的品味。这一点上,他无疑做的很好。从伊拉克战争上升到超现实主义,对人物内心的刻画精准。场景构建是相当不错。而且即使是讲伊拉克战争也没有讲一个复杂的故事,而是着重刻画了战士或者人民内心的世界,通过一路的战争加深了这个内心刻画的真实度和饱和度。

战争悲梦里的安魂曲

文/夏丽柠从美国本土去伊拉克,如果走水路,要穿过大西洋、经过好望角、马达加斯加、印度洋和波斯湾,路程超过一万公里。从2003年开始,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名字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直至2011年最后一批驻伊拉克美军撤离才宣告结束。然而,战争留在两国人民心里的阴郁也许永远盼不到天晴。一位美国母亲曾写信给小布什诘问:美国解救伊拉克人民于水火,为什么死的却是我的儿子?这位母亲表面上是在问责总统,实际上她提出了更深刻的问题:是谁赋予了我们生命,我们的生命将对谁负责?我们是否有权力主宰自己的生命?美国作家凯文•鲍尔斯的处女作《黄岛》就是将这种思考演绎成了一本小说。他17岁入伍,2004年至2005年在伊拉克战场服役,在摩苏尔和塔法担任机枪手。作为一个亲历这场战争的人,鲍尔斯有绝对的权力按照他的意图书写。本书讲述了21岁的巴特尔、18岁的默夫和略微年长的中尉斯特林在战前、战中和战后的不同生活状态,揭示了战争带给一个人乃至家庭生活的长久影响,以及对我们很难触及的内心折磨的充分展现。在我们痛斥战争的同时,那些人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身边美好事物的捕捉和对爱的坚强执着,也在鲍尔斯的笔端不经意地流淌出来。这书本里有冷酷、有迷茫、有悔恨,但是最可贵的是那份人性的温暖。巴特尔为了向默夫的妈妈隐瞒他的死因,而进行了一系列欺骗行为,最终受到了军法的罚治。这不仅成为了本书的主线,让我们边读边关心这个秘密的命运。同时也是一根我们攀援巴特尔内心世界的绳索,越到深处越感悲凉。对于参与战争的自责,在巴特尔的一生里挥之不去。背负如此深重罪孽活下去的巴特尔,谈何容易!“战争企图在春天杀死我们……接着,战争又企图在夏天杀死我们”。小说伊始,读起来就像一个飘忽的梦,梦里充满悲情。战场的风景柔丽,可让人隐约觉出痛苦。我想鲍尔斯在动笔之初并未像传统写小说那样写个提纲,精选一种结构,而是顺势而为,急迫地将自己心里的感知写下来。他说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写小说,他只是觉得有义务将亲身经历写下来,否则就来不及了。整部小说就像一个梦中人的呓语,天马行空般述说战争里的生死,亦梦亦真。在本书里,我们读不到大场面的鲜血淋淋的人肉厮杀和现代高科技兵器的对决。小说的落笔处都是那么狭小的点,比如一阵风、一片叶、一粒沙或者一只小鸟,可却反衬出纵然世界美好,可参与到战争中的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却无比沉重。他们将魂归何处,仍然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他们其中不乏美国大兵,还有伊拉克的“暴民”,手捧圣经和手捧古兰经的人都在亲手夺取他人的生命。生命何用?信仰何用?被伊拉克反抗主义者杀害的默夫的尸体就是人性残忍到极致的证明。鲍尔斯没去上大学,因为他成绩不好又交不起学费。然而,服役之后,政府即可以帮忙付学费还可以给予定期补贴。我们无法知晓在伊拉克战场上有多少像鲍尔斯一样用生命去赚取一个读大学的机会的人。可我们知道,一定有人无法返回美国南部家乡的故土,永远抵达不了那个机会!在2003年,世界各地都爆发了反战游行示威,最深得美国人心的一句口号是:布什撒谎,人民伤亡”。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写道:“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为何还要想到什么爱、诗、哲学等人类最文明的东西呢?”从古至今,战争的本质都是一样的。然而,鲍尔斯就是用这本小说再次碰触了爱、诗和哲学的思考命题。《黄鸟》是一个伊战幸存士兵的内心独白,心灵的归家之路何其漫长。“有只黄鸟,长着黄喙,轻轻落到,我的窗台”,而这首旧时美军进行曲便是一首给无法归家军人的安魂曲,或许他们仍在黑色的坟墓里低声吟唱。转载请告知

寻找战争的意义

确实是一部好作品。它的主题也是“寻找”二字:寻找战争的意义,同时也是对自己灵魂的寻找。小说是一个主线明确的一气呵成的故事,文字透露着文艺的气息,越往后却越压抑,的确是现实主义的小说流派。战争始终是残酷的,需要避免的。可是,它依旧在被继续着,在扰乱当地的生活。小说有点长,直到最后的结局才开始切入主题。迷乱中有点超现实,一种无法名状的奇妙感,一部让人感觉至今耳目一新的伊拉克战争反思的小说!战争的荒谬,灵魂的抽离,人性的残忍,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讽刺,最伟大的战争小说之一。

人性的挣扎

作为一个资深小说迷,在小说阅读的时候熬过了冗长的一天,心中留下的除了战争的残酷与现代人的无奈,更多的是一种人性的挣扎,一种超越恐惧的绝望,如果摆脱价值观的束缚,我们所能够祭奠的便只有屠戮带来的快感。个人还是喜欢这种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表达的思想很多,看的时候脑子都用在理解上了,可以激起共鸣,太经典了,每一句话都值得细细品味,战争让人性走到失控的边缘战争对于发动战争的一方和被施加的一方都是一场浩劫。参与在战争中的人都想逃离,可谁又能真正的逃的出战争这张迷网。

关于伊拉克战争最有深意的一部小说

这应该是关于伊拉克战争最有深意的一部小说了,节奏上的舒缓但是并不缓慢。主人公的冷静,节奏的舒缓反衬战争的可怕,精准的射击,很刺激。更表现伊拉克战争的残酷。战争永远是这个世上最不正义的事情,不知道美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发动战争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些被战争摧毁过家园,无家可归的人没有。战争让人类踩在道德的底线上,稍有风吹草动便跌入深渊,那时所谓的灵魂、怜悯和基本的道德是在战争下都变的可有可无。在恐惧的驱使之下,我看到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以及无知的可怕。

感觉很真实

在办公室又重温了一遍这本书,感觉很真实,第一次看近代战争的样貌,好像有惨烈的画面,和中国战争刻画的不同的人性和感情。 结局里真是悲喜交加,虽然不知道有多少事实,还是很感动,感觉并没有过分的煽情,男主的形象加很多分,很能激发荷尔蒙分泌。无论如何,在战争小说中,算是很优秀的。战争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是这部迷你剧仿佛带领我们重新回到泥土和血肉横飞的战场,很喜欢小说的开头设计,铅笔在纸上缓缓划动,灰溅飞战争的场面残酷而真实,故事情节的交待够细致,配角的塑造也够丰富。

写作,便是一种救赎

文不对题,无须在意作者用如梦呓般迷蒙的语调,勾勒出残酷的战争画面,整个的伊拉克战场,像笼罩在厚重的浓雾里,压抑地透不过气来,并且这种压抑在毫无知觉的时候一点点加深,等到反应过来时,早已陷入其中。就我而言,这部小说显然是让人不舒服的。因为它引起的不仅仅是对战争的反思,更是对自己内心、对人性冲突的巨大拷问。当作者回到美国,他所面对的世界是如此天真而冷漠,这些人把他当作英雄,感激他,尊敬他,而他却深知自己罪孽深重。连坦诚都变成一种罪恶,因为那会破坏其他人的美梦。他试图把自己藏在布满污垢的房间里,把自己从周遭社会中抹杀掉,从而拒绝接触任何正常人的目光,但这并不能削减他的痛苦。一个人逃得了全世界,也逃不开自己的内心,直到他用文字将其书写出来。这就好像是坐在过山车上,如果害怕,就要睁大眼睛,否则高度敏感的身体将把你带入更强烈的恐惧。因此,我情愿相信,这本书对于作者而言,是赎罪,也是解脱。

这是一部透露着人性的救赎的小说

这是一部透露着人性的救赎的小说。无论如何,当我回想起这部小说,心中依然充满感动。就算小说给人一种现实的感觉,我依然给予一个好故事,一部好小说的评价。战争时代的,不同角色人物的故事搭建的主线,有始有终,也有感动,但他真的不需要再证明什么了。真实!震撼!只是没想到他能把战争中温情的一面展现得这样淋漓尽致!战争夺走了每个人的一切,却不能因此而胆怯!小说唯美的描述,相得益彰。勇气和信心来自强大的内心,只要相信,奇迹就会出现!小说最后,真的让我感受到了救赎的意义。

伤痛也不会结束

说道伊拉克战争,我就想起了2003年的时候,我还在家里悠闲的看着电视的时候,新闻报道说美国队伊拉克发动了战争,当时看着没什么感觉,反正没有发生在自己国家。10年之后,长大了,对战争有了新的一层认识。战争不管是对受害的国家而言,还是对发动的国家而言,每一个参与到战争的家庭都是一个毁灭的打击,肉体上,心灵上的创伤都会永久的留下来,即使战争结束了,伤痛也不会结束。这才是战争遗留下的最大的问题啊。《黄鸟》这本书深刻而真实的反应了伊拉克战争的残酷性。

战争没有赢家

看完以后觉得很……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我一直坚持,在某种意义上讲,战争其实是没有赢家的,不管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战争的哪一方都会失去很多。这本书从美军角度讲故事,在伊拉克,即使地形不熟悉也没有人民战争的海洋,理论上说,美军也占有优势。一个强大国家的配备完整训练有素的军队,一切都应该尽在掌握中。可惜,没有。经历了实战的士兵们,耳闻目睹种种惨烈,早已无法平静。和平年代,我们了解的战争,都是书本中、影视作品中的。《黄鸟》的作者是退伍军人,他真实地记录了那块土地上的那些战斗,也给从没有上过战场的人展现了战争最真实的一面。作品有两条线,一条是作者在伊拉克参战,一条是退伍后回家,两种心态、两种生活,对比强烈,最后竟有种触目惊心的感觉。翻译的特别好。都知道翻译是二次创作,本书的译者语言能力强,又肯下苦功,文本译得非常感人。“阿訇的歌声又响了起来。地平线上,残阳如血。火焰从正在倒塌的教堂蔓延开来,点燃了那丛柽柳。到处散落着余火未尽的木块,好像一盏盏路灯,照亮我脚下的路。”这样的译文,真的很好吧?

人性当中积极的正能量

刚刚才看了《追风筝的人》,读过小说的人都能感受到那种震撼在心头萦绕不去。最近又发现了一本和《追风筝的人》很相似的书。那就是《黄鸟》。他们的背景都设立在战争时期。一个是在战争当中自我救赎,找回自己。另一个是在战争之后,心灵和肉体收到巨大创伤之后,依然能够体现人性的美好的一面,爱、勇气和不屈的斗志。他们都是在残酷的战争当中,依然倔强的表现人性当中积极的正能量。正能量也许就是在严酷的环境下才更能体现出它的珍贵和难得吧!希望我们在平凡的生活当中也能够用正能量生活下去。

交交黄鸟,止于棘

作者用柔情来记录残酷的战争,用冷静来叙述疯狂的战争。他告诉我们人性本善。斯特林跟巴特尔、默夫说“你们俩是我的人了”,我愿意相信这个时候斯特尔在心底用了百分百的承诺,对他们会做尽可能的保护;巴特尔一直羞于自己的不敢承担,但被突如其来的炮弹波冲击间歇喊出口地却是“默夫”;默夫迷恋女医务员的哭泣,因为那是他目之所及仅有的善良,女医务员死了,默夫也随之崩溃了;美国士兵给塔法城的孩子们分发糖果,即使想象着若干年后这些孩子会成为街边的角落里向他们射来的一颗子弹。他将我们领进流血,杀戮的战场。也时不时带我们感受一阵微风的清凉,一阵歌声的抚慰,一块鲜花的土地,一条河流的记忆,一片叶,一粒沙,一只鸟…所有显得微小而更加美好的事物。战争是当权者实施野心的途经,那么战斗中的人,你蔑视他是心狠手辣地杀死对方,还是夸他纯真温厚地想对方存活。他杀死了一个人,他放过了一个不久会杀死自己或同伴的人。孰对孰错,这是战场啊。恨只恨朱门只嗅酒肉香,哪闻路有冻死骨。即使最后存活了性命的士兵,回到原本的生活,那曾几何时丢弃一旁的人性呢,战争中支离破碎的灵魂呢,该如何捡拾?交交黄鸟,止于棘。

战争的坟墓终将埋葬嘶哑的叫喊

从开始到结尾我一直都是皱着眉看的,从不解到最后的懂得,不解为什么人们要发动战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无论生死,都用自己的鲜血和无畏讽刺了战争的残酷,战争坟地成了我心头永远翻不过去的一页。在道德悖论之下,战争的荒谬和残酷被表露无遗,。小说当中就是激烈的对战景象。被爆出的内脏,捡回断臂的下士,点燃的士兵。虽然小说的线索是对主人公描述,但我更认为是对人性的拯救。发起战争的所谓政治抱负和千千万万家庭谁更重要?战争的坟墓终将埋葬嘶哑的叫喊。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有只黄鸟 长着黄喙 轻轻落到 我的窗台 我用面包 哄它进来 狠狠敲爆 它的脑袋—旧时美军进行曲 两个即将奔赴伊拉克战场的年轻士兵,其中一个背负着保护另外一个平安回家的承诺,可在那鲜血和尸体遍布的战场上,脆弱的承诺终变成一个绝望的抉择和一个无奈的谎言。作者凯文鲍尔斯用他敏锐的触觉和亲身的战争经历,铸就了一部充满诗意的杰作。他看到了成堆的尸体也看到了尸体下面绿油油的草地;他听到将死之人凄厉地哭嚎也听到了阿訇向安拉虔诚地祷告;他感觉到全副武装军备的沉重也感觉到被风刮起的黄沙划过脸颊的疼痛;他看到如流成河的鲜血也看到石子落入水面荡漾开来的如同琴弦的涟漪。对自然景色的描摹和人物状态的尖锐对立中,令小说无与伦比的诗意和震撼人心的力量,正是这份诗意让作者举重若轻,戳穿了政治的谎言,摘掉宗教的面具,还原战争可怖的真相—人与人之间的同类相残;也成功触碰到了所有艺术家梦寐以求想要触碰到的事物—最真实的人性,和另一部惊艳世界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一样,这部小说拥有了不朽的分量。这部小说让我想了另一部将战争赋予如此伟大诗意的作品,中国的《诗经》,在那首古老的《采薇》中,那位征战归来的老兵悲伤地吟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战争的创伤如此巨大,令人有敲心蚀骨的绝望感,人已归,心已老,活着便是为了一次又一次地极力抗争被黑暗的记忆吞噬。回家的路,由此变得格外漫长。战争如毒品般令人上瘾,黑暗的力量亦由此潜入人心。"阿訇的歌声又响了起来。地平线上,残阳如血。火焰从正在倒塌的教堂蔓延开来,点燃了那丛怪柳。到处散落着余火未尽的木块,好像一盏盏路灯,照亮我脚下的路。"——《黄鸟》凯文鲍尔斯


 黄鸟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