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书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2年4月
ISBN:SH10019-1985
作者:鲁迅
页数:92页

我和母亲与鲁迅先生

先生的文章看多了,语言上大抵难免惹上一些先生的颜色,然而我很喜欢,我也希望你们能喜欢。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要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于实在喜欢,我专门下载了朗读版,放在手机里,MP3上,经常单曲循环。它给我的感觉又胜于音乐,充满童趣与回忆,朗读者的声音更是相得益彰。我以为,这东西一定能陪我一辈子的。先前看到过一篇大江健三郎的文章,他的母亲也很爱看鲁迅先生的书,作为一生的读书寄托,并希望她的儿子也能够喜欢,并且写出这样的文字。很巧,我的母亲也很喜欢。她整天天都辛苦干活养家,没什么爱好,有事会看书,并且只看鲁迅先生写的。她说读了很有感觉。我窃想,这感觉里一定饱含了回忆。母亲读过高中,成绩很好,镇上出了名,现在大人们还经常提及,并且惋惜,

死死死死死死

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赛赛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死死死死死死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死死死死死死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是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赛赛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是赛赛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是赛赛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赛赛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死死死死死死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我首先想到的是批判

这是多年教育洗脑的成果。大约是上学时字字句句分析的习惯使然,总觉得看鲁迅的文章就那么看过去,不挖掘点内涵出来,真是一种罪过。而鲁迅的文章确实意味深长,处处不是借物讽人,就是借古讽今,让人看着总要合上书琢磨一下,原来以前不能理解的一些事情确实是有其理由和原因的,文中所抨击的行为在现时现世依然存在,我们知道不对却不知道其为什么普遍存在,其根植于何处,何以枝繁叶茂至如此。狗,猫,鼠这篇文章作者说他仇猫,列举了种种原因。他说可能很多人讨厌猫,但是有人出来打猫,他们就说猫可怜了,开始骂这人。动物是不会心口不一,不会矫飾自己的行为的。蛆虫肮脏,不会自命清高;狮虎博兔,不会给自己举着“公理,正义”的牌子。那么,如果讨厌猫,“正确”的做法是,叱散它们。中国官兵常常如此行事,不肯扫清土匪或扑灭敌人,没有敌人了,恐怕不被重视,甚至于因失其用处而被裁汰。已看完。鲁迅的文章一贯的有着许多的尖刺。在五四运动后,宣传白话文,抛弃传统文化方面感觉很坚定。但他是读着私塾,读着老书启蒙长大的,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当然比我们深刻得不知道有多少级数。据说,林语堂当初学成归国很狂,但被周家两兄弟的学识折服,收敛许多。鲁迅所生活的年代,确实有许多神神鬼鬼,怪诞的东西,也有很多愚夫愚妇做出许多无知事情。他的父亲确实被庸医所害,那些所谓的名中医治病的本领都那么稀松得厉害,只会折腾些稀奇的药引子让人不明觉厉。然而现实生活中我相信中医。曾经有过西医要动刀子预后要一直吃药的病被一个小药店的坐堂郎中几张方子治好了的事情。我很奇怪,以前只有中医可选择的时候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欺世盗名之辈。据我分析:1.没选择竞争压力小,何况鲁迅所在的小地方更是没什么压力,所以学艺不精。2.那时候的中国人笃信神鬼,又没有经过一点科学洗礼,所以相信那些奇奇怪怪的药引,想要来个出奇制胜。3.国人老实,很少有专业医闹,治死了人也不怪医生,只说命数已尽,阎王爷非要拿人。总之,水平很低!还有,鲁迅先生耿耿于怀的二十四孝图,也让现在人很难接受。我知道卧冰求鲤,黄香温席等故事,虽然很难,但是尚可接受。而周先生童年的阴影——郭巨埋儿奉母之事太让人难以接受,活泼可爱的摇着拨浪鼓小小孩子,他的亲生儿子,竟然要挖个坑埋了,这是孝吗,太残忍了。管仲就跟齐桓公说过:那个把儿子蒸了给你吃的家伙不是好人,自己的至亲骨肉都能下毒手,还有什么不能做的? 昨晚读《世说新语》,前面都风光霁月,读来满心舒畅,突然看到这样一则:王祥事后母非常谨慎,后母有次派他看守李树,突然狂风暴雨,他抱着树大哭。有次王祥半夜起来嘘嘘,后母抱着把斧头去他房里砍他。王祥嘘嘘完回房看到被斧劈的被子,就去后母那哭着让后母砍死他。刚才百度才知,卧冰求鲤的主角也是这位王祥,他是有多大的造化,才能活到后面当了官啊!而那个郭巨的儿子,要知道不是他爹挖坑挖出一块金子,早就把他填坑了踩踩实了,请问他得有多大面积的心理阴影?如今,学国学之风大盛,不过,所学都是一些做人的道理,帮助建立基本的道德准则的,皆为大善!传统文化,仍是一句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经典中的经典

很多人说读不懂鲁迅,《朝花夕拾》我读了三次,在三个不同的年龄段。每次品味我都有新的体会,新的感悟。童年的事儿,在鲁迅先生笔下,不再是单纯的回忆,更多了若隐若现的反思与无奈。社会,就是在不断变化的,人也是如此。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社会,都很需要像鲁迅这样的一类用笔杆作斗争的勇士。

离别童年——追忆似水年华

每个人都面临长大的希望和期盼,可是真正长大后又不断怀念过去,每每于彷徨之时,默想之刻,总会记起以前的陈年往事。在岁月流逝之后,在离乱坎坷之际,忽然记起儿时的快乐,心中就涌起些许温暖,慰藉心灵,伤过之后还有一些感动可以让人有一些希望......

高中的语文和鲁迅

看完的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我受到的高中语文教育是多么的失败。当然啦,这不是说老师不好。像朝花夕拾里节选摘录的文章,总是要跟时代战争民族等抽象而让人热血沸腾的词语联系在一起。但不觉得这不仅不公平,而且没有必要吗。每一个学生被默认为要背负历史的枷锁、战争的枷锁还有已经逝去的时代的枷锁。这些附加在知识上的东西,让人愤怒、不甘最后趋于麻木。我在念高中的时候,及其不喜欢鲁迅。一读到他的文章,心里第一个念头是这个“怨夫”又来了。在一个黑暗的时代里,不仅自己对生活不再抱有希望,也对他人能伸出援手,或者予以慰问的时候选择沉默和回避。当谈到课桌上的早什么的,更是觉得反感:既不是一个用功读书的孩子,又为何不情愿做这种虚伪的事。在谈到阿长与山海经,唯一的感受是童年时期的鲁迅少爷病太重,不知感恩。今天读完整本,在字里行间很惊讶地感受出鲁迅那种隐藏在心间淡淡的悔意。比如没有寄出去的信件,没有见到最后一面的朋友,疏于了解的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亲人。这个鲁迅是我喜欢并且敬佩的。别再说什么鲁迅的心里只有大社会了。他细腻、敏感地生活着,他写的东西,可以不受时代的拘束,也可以没有时代的映射,可以只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可以只是他纯粹的内心世界。

一点社戏情结

随着少年时代梦想的幻灭,他开始《彷徨》,他抄古碑,他忧郁地《朝花夕拾》,他消沉,他思索,他苦闷;他受启,他振作,他《呐喊》,终于他燃烧。高尔基的《时钟》里说:“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燃烧。”他对中国及其人民的浓情,让我们庆幸他选择了燃烧。他,是永远的鲁迅。要说到散文,看过的就是《朝花夕拾》,记得友人和我说过,鲁迅原来是学医的,他写的文章并不好,只是时代把他推上了那个位置,当时我一笑,不置可否,后来才觉得,是鲁迅让我那么平静和宽容,好不好,不在别人的是非。在《呐喊》自序里他曾说回忆令人无法忘却,“是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时光”,看不出来,那个铁骨铮铮的中国的脊梁是那么深情,还怀着这样散淡的忧郁;看不出来,那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和深沉朴实的革命激情。有的,只是人性化的鲁迅。读他的散文,有一点点的社戏情结。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都离不开养育他的那一方水土,他的感觉力与理解力,都是由那一方水土浸润出来的,沈丛文是沈丛文,他不会是李敖,一个小镇和一个岛是天各一方,所以,冬天在绍兴乌蓬吃蟹的时候,想到的只会是鲁迅。他的散文是带了一点乡愁和精致的,是带了一点没来得及享受生活的惆怅的,是带了一点沧桑的况味的,也是本真的。顽童是顽童,《社戏》时就一定偷了豆子的;也一定是等不得老生一直唱的;更是充满了无尽的快乐的。一直把他架在中国的脊梁上,在我看来,空累那夕拾的朝花。要感动人,少不得一些特别之处,专属的,让读者有一种交流过程中的私密感和亲切感,鲁迅的动人之处是“圆规”的吆喝;蓝背、鹧鸪等一系列的鸟;闰土月下的身影,是多少人的午夜梦回?!让人觉得残忍的不是变化是回忆,不是吗?再美再好也是回不来的,再丑再恶也是挥不去的,这不就是人生?而鲁迅的散文没有过多的感伤,只是回望那守不住的,尽管如此,还是感动到心里很深很深的地方去了。散文的美感,多是传情,达到这一效果便是好的,然而要达到便要有真情,有新意,有深度,鲁迅的那一文一式,少不了这些可圈可点的过人之处。好的散文,看到是安心的,不管写的是多么伤心的过往——文人的市场,也不过就是人心里的一方柔软。

感悟

以前对老师口中的“鲁迅文学”不但不解而且厌恶。相遇是偶然的,在一次无意中,翻开鲁迅的朝花夕拾,细细品味感悟到了许多以前所不解的事。这本书燃起了我对鲁迅的书的热爱,我极力推荐这本书给然爱书本的书迷。相信你们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重读朝花夕拾

买了kindle,上面鲁迅的书,都是免费的,下载下来,先看的《朝花夕拾》。年纪大点,也是有许多好处的,抛弃掉以前的固有的课本印象,细细的阅读,读出许多不曾有的趣味来。不得不感概一句,以前的语文教育,“糟蹋”了多少好书。
书里最喜欢的还是鲁迅回忆童年时,所流露出的少年心性,这可比革命家的身份有趣多了。我只见过中年鲁迅的照片,看完书,倒是很想看看少年鲁迅或是青年鲁迅的照片,应该不再是眉头紧锁,两撇八字胡的那种形象了吧。
《五猖会》里因为没读书去看杂耍,导致自己没觉出几分快乐这种事情,在我们小时候也是经常会有的呀,看着看着,我心里也会感概,到底是文人哪,就算文笔再犀利,文字所有的细腻感,也是一点没少,笔尖流露出的精妙的描绘,让人看了也是会心一笑。
《父亲的病》印象最深刻,读完,心里却总觉得不是滋味。尤其最后“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真是读出了许多情感。鲁迅写这篇文时,语调平淡,但字里行间还是能感受到鲁迅对于父亲的死,心里是有愧对与自责的,当时的自己,与老中医周旋,似懂又不懂的,去找药引子之类,后来病没治好,父亲还是故去了,自己那时是无能为力的,这多少也成为了鲁迅的一个心结吧。
其他的几篇,趣味性都挺强,儿时的乐园,读书的地方,幼时身边的佣人和玩伴,日本留学遇到的人,都活生生的展现出来。书里展现的是鲁迅先生真实的成长经历,是同我们一样的,有快乐,有痛苦,又心酸,有愤懑的真实的生活。
文学这东西,还是细细品读好,若是放到课本里,一一解读,反而失去原本的味道。文学所最能打动我们的,往往都是那些我们也曾经历过的,平凡而又普通的事情。

《朝花夕拾》读后感

小螃蟹 2015-09-24 10:47:14《朝花夕拾》是鲁迅的经典作品之一。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感触颇深。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这是一本经典著作,反而倒是觉得有点像故事书。鲁迅通过这本书来告诉你他的童年。鲁迅的写作并没有很多华丽丽的句子,但是却有一种朴实的感觉。鲁迅是一个已笔代替枪的人,但是我感觉当他写《朝花夕拾》的时候,他转变了身份。他变成了一位长者,通过文笔娓娓道来一个个生动清晰的故事,一位位形象突出的人物:阿长,百草园中的美女蛇,衍四太太......在鲁迅写的一个个精彩的回忆中,我最爱的便是《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充满快乐和生趣的百草园。鲁迅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会不时的在百草园中的泥墙根捉蟋蟀,因为嘴馋去摘既带刺又酸的覆盆子。这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天真烂漫,并且也让我回忆起了过去的事情。我之所以那么喜欢这个故事可能是因为它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尤其是鲁迅从一个小孩子的眼光来写。让我读起来感到异常亲切。读完《朝花夕拾》后,我领悟到正是美丽的大自然和朴实的百姓们给幼时的鲁迅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即使是20多年以后,鲁迅依然清晰地记得百草园中的一花一草,一草一木。如今,人们日以继夜地在喧噪地城市中忙碌着,有多少人已经忘记了鸟儿的叫声,花朵的芬芳以及大自然的魅力。对于我来说,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读一本《朝花夕拾》,可以让我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平静。

插画问题

版本不错,文章更好,只是书中的插画很粗糙、很不精美,这是我在无锡淘书的时候的观感。但因为那些插画据说都是树人先生亲笔画的,所以只能维持原状了。就是不喜欢书中那些插画。算是一点小小的遗憾。

苦大仇深难得轻松

腿摔了,跑不了步,翻旧书,还是最喜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轻松,无鞋,很多事物也是我的经历,不过之后几篇文章,鲁迅苦大仇深就越发让人不快了,尤其是《藤野先生》中的牢骚和争执,算去算来,鲁迅这样的人物还是少一点为好,反而他兄弟周作人倒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和这本书有点缘分吧。。

才在地坛书市花5个银子买下了。我不是特爱读书的人,可是却没法不喜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时候就对语文课本页脚注释的《朝花夕拾》充满好奇,觉得这名字很好听。那天在摊子上看到,一下没犹豫就把她抓出来啦。。P.S.这本应该是1973年4月第1版。

旧事重提

鲁迅的作品里,这本只有十篇文章组成的散文集是我很喜欢读的。从本书的小序中得知,一开始书名定为旧事重提,后又改为朝花夕拾,内容隐而不露,给人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书里面并没有高深难懂的字眼,而是向读者娓娓道来童年那些难忘的事,语言简炼优美,非常自然。也可想象得出他在写这些回忆时的轻松的心情,是同创作那些嬉笑怒骂的杂文时的心情迥异的。自然在读者心中也是颇为惬意的,虽然那淡淡的忧愁总会萦绕左右、挥之不去。鲁迅对保姆阿长的回忆充满了温情,由一开始在夏日凉席上被挤得难以入睡对阿长颇多微词,而后因其设法买来《山海经》而大为感动,既不隐恶,也不匿善,让我们看到一个原原本本的长妈妈来。而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对狗和猫的精辟见解,还有对藤野先生和范爱农的或敬或哀的追忆等等,则让我们窥见了一个伟大的作家的成长经历以及在许多个人生阶段遇到的对他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的人。阿长使他的想象力插上了一双翅膀,在山海经的神话传说中自在地遨游;百草园的泥墙根是很容易引起人的兴趣的,但细想来那其实就是一个败落的不起眼的墙角而已,要想有更大的游乐场地也不可能,由此生发的童年的欢乐可以说是十分珍贵且记忆深刻;而对父亲的回忆在我看来只有事实的记录,大多是单方的情感臆测,很少有父子间如朱自清背影中那般动人的场景,父爱对于他是不完整甚至是有些隔膜的,小小年纪便要为父亲的病来往于当铺和药店,使得他过早地就看到人世悲凉的一面。可以说,这本集子就是怀念阿长、父亲、老师和朋友的回忆录,是尽量用一种快乐的笔调去写那并不大幸福的童年。

求乞者——摘录一篇

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近于儿戏;我烦腻他这追着哀呼。      我走路。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      我就憎恶他这手势。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      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叠在墙缺口,墙里面没有什么。微风起来,送秋寒穿透我的夹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      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      我至少将得到虚无。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灰土,灰土,……      ……………………      灰土……

我也朝花夕拾

高中学习鲁迅的时候懵懵懂懂的背课文,很少觉得有趣,偶然再读了阿长与山海经,仿佛一个认识了多年的熟人却突然发现他是如此闪光,买来读了朝花夕拾,依然懵懂,但感受到了这个老头的温度。那个时代的不讨好,写自己笔下的字,是现在好多所为作家学不会的,这就是人格吧。

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鲁迅写的书永远是白花和文人夹杂的问题,每次都日子那么一点点小吃力,因为语法和错别字实在有点多。确实不是他批评他,而是那些文字不管是语言风格还是文字内容?都是能够表现出那个时代的东西。那是一个文学革命的时代。文文叫赶上白话文,就像24孝图中说的那样,滚英文对旧社会的影响真的很大,就像肖导对孩子影响一样,古时候的孝道已经超出了人性能够理解的范围根本不像人伦道德,更像是一种酷刑,让孩子买进土里面,这是笑,老莱娱亲让一个老人摇着拨浪鼓逗他的父母笑,这是孝。我冰求鲤就像鲁迅说的那样,南方的冰层比较薄,别说躺在上面就是踩脚冰也会碎的,卧冰求鲤这种事情,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这些传统的孝的理念,就像文言文一样,这种病毒深深地种植在人们的心中,鲁迅用这篇文章向人们说明了,一定要进行文学的革命也要进行思想的革命,把文言文改革成白话文其实更是要把旧思想改成新思想。我知道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要让我们看这本书的意义,看这本书,不是为了学习它的语言,因为他的语言没有什么好学得,它是一种介于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的语言语法也许都会有点问题。老师的主要目的是想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让我们知道,中国的过去处于怎样的一个环境,底层的劳动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可以说是忆苦思甜,也可以说是总结过去的教训,让我们更好地放眼未来。但不得不承认,鲁迅的文字功底,也是很好的,毕竟在那个文学革命的时候白话文和文言文能够做成这样子已经很不错了。

无聊的看客,无聊的评论

寒假回到家中,百无聊赖,无意翻出柜子里的一本旧书,是鲁迅的《朝花夕拾》。自从进了大学,我再也没看鲁迅的文章,再也没听到人们说起他。记忆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我最早读的一篇,也是我最喜欢读的一篇。现在重读,仍然能体会到当年的那种童年天真轻松的玩耍的趣味。《朝花夕拾》的第一篇《猫•狗•鼠》,我已经浑然没有印象。以前看过这篇文章,但我涉世不深,那时没有读懂。我读完开头两段,内心感到不安,体会到了鲁迅的一贯风格——严肃、冷静、讽刺。我惴惴地揣摸着鲁迅到底想说什么。文章开头第一句,从别人的无稽之谈说起,“从去年起,放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这里的“有人”是什么人?我首先联想到的是无聊的看客,不管哪个时代都有的看客(现代词叫观众)。然后鲁迅说一些大脚色在报纸上写到:“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现代的明星也时常遇到这样的事,无聊的看客太无聊,这些事难以避免。面对这些事,明星要么不理会,要么几句话敷衍过去,要么说几句漂亮话赢得旺盛的人气。鲁迅竟然有才能由此引发讽刺社会现象的宏篇大论,坚决地给予回击。如果鲁迅生活在现代媒体社会,他的知名度列在前茅,其一言一行都受到大量粉丝的关注,八卦的观众肯定会纠住他的“仇猫心理”不放。鲁迅在文章中甚至坦言自己曾憎恶和虐待猫类。“凡所遇见的诸猫,最先不过是追赶,袭击;后来却愈加巧妙了,能以飞石击中它们的头,或诱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如果鲁迅在今天说了这句话,最终的结果即使不是激起全民共怒,至少会遭受网友狂骂,爱猫爱狗人士口诛笔伐,掀起一场又一场唇枪舌剑的大战。网络上肯定会出现“鲁迅自暴虐猫倾向”“鲁迅原来是抖M”这类的帖子,这类的帖子也肯定会火。假设以上所言属实,以笔为枪的鲁迅会怎么回应一波接一波的无聊看客或者八卦观众呢?张杰在元旦节唱了一首歌,“闹啥子嘛闹”,作为对无聊观众的正面回应。那些说鲁迅“仇猫”的人,与说张杰穿裙子的人,本质是一样的。鲁迅比张杰犀利多了,也敢说多了,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观众。他一定会剖析观众身上的劣根性,写成文章,让观众心里恐慌不安。他会说,无聊的看客以八卦资讯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如果仅此而已,倒也无妨,不妙的是他们的无聊谈资左右了人们的思想,构成了社会舆论,还对公众人物(自然包括专家教授)指手画脚。鲁迅会以什么态度看待现代的八卦网民,又会以什么姿势适应这个社会,以及能不能适应这个社会,我不得而知。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群无聊的评论家,以评论为乐趣,以评论彰显个人才智,以评论证明个人存在感。一直以来,我的思维方式都是辩证式的,尽量不一刀切地看待问题。前面几段文字,是负面地揭示无聊八卦的阴暗面的一部分。其实八卦的观众、无聊的评论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果大家都不评论,都保持沉默,社会必然死气沉沉。发达的网络媒体,给每位网民一个发表个人意见的平台。社会需要多元化的声音。我不懂政治,因此我在此不想讨论“政府需不需要管理、引导、选择性的压制网络上的声音”这类的无解问题。网络上的各种声音,质量有高有低,经过时间的洗礼,质量好的部分会得到更多的赞,质量差的部分迟早会被替代被淘汰。我每次看到网上的优秀文章、精辟评论,都会激动不已,闭卷深思。能够做到坚持写和分享有意义的文章的人,是我非常敬重的人。

由鲁迅最早的藏书想起

鲁迅最早的藏书,是一部木刻绘图《山海经》。四本小小的书,纸张很黄,刻印都十分粗拙,图像差到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都是长方形的。可是年幼的鲁迅如获至宝: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的怪物,远古神话世界的奇烈想象透过粗鄙的纸页喷薄而来,让心智初开的少年惊慕不已。几十年后,念及不知何时散佚的这最初的收藏,早已年过不惑的鲁迅在一册思忆儿时故乡生活的集子里写道:“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这四本小书仅仅是一个起点。鲁迅的藏书单上随后添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点石斋从画》和《诗画舫》,又有了冠冕堂皇的《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画的是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此外,《山海经》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红色的字,比早先那部精致多了。少年鲁迅不仅多方搜罗,更炮制自家品牌的绘本:用一种“荆川纸”,蒙在小说的绣像上描摹,是他在三味书屋最愉快的消遣,尤其当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鲁迅日后自谦地说,比如《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各有一大本,后来卖给一个阔绰的同窗。用学界近年流行的一个观点来看,鲁迅自启蒙时代便表现出一种对“视觉文化”的偏爱。这种偏爱亦伴随他负笈东瀛,最突出的例证(没有之一),便是如今广为人知的鲁迅先生因为一张时事幻灯片而决定弃医从文的故事。幻灯片上,被砍头的是中国人,看砍头的还是中国人。幻灯片外,仙台医学院里唯一的一个中国人自觉来到人生的转捩点。这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耳熟能详的典故,在周蕾Primitive Passions一书中获得了一种新的解读:鲁迅显然对给他带来巨大刺激的这种新兴媒介的本质认识不足,周蕾指出,不然他怎么会在亲身体验了视觉影像的深刻震撼之后,反讽地做出投身文学的决定?作为电影领域的学者,周蕾的这一观察是敏锐而独到的。然而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于,文化研究多着眼于照片、电影、海报、月份牌及宣传广告等,其由此构建的“视觉文化”的概念,是否同样适用于或者说足够驾驭另一类从制造年代到性质都极为不同的视像文本,如绘图《西游记》、《玉历钞传》甚至《山海经》?关于鲁迅最早的藏书的故事收录于《朝花夕拾》。无论鲁迅如何被后世的文学史家塑造成一位鲜明而彻底的新文化的播种者与旧文化的掘墓人,一个读过其主要文学作品及片段日记书信的细致而诚实的读者,多少都能从字里行间捕捉到这位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对巍巍五千载文明传统的复调而暧昧的态度;尤其在他追忆儿时江浙岁月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更让人一窥在新旧世界嬗替之际,最后一代为传统文化余晖所浸润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轨迹。与那个曾被无节制地神化、英雄化、经典化的鲁迅相比,我想,更让我感兴趣的是那个正值盛年却自囚于幽僻的绍兴会馆一宿接一宿地抄古碑抄佛经,那个重写中国小说史并对上古的神话寓言和宋以前的志怪传奇情有独钟,那个在引领新文学运动的同时始终没有间断旧体诗的创作,以及那个在四十岁上忆及故乡迎神赛会上的勾魂无常,亲切地称道其人情味够得上做一个“真正的朋友”的鲁迅。李欧梵在《铁屋中的呐喊》一书中谈到,概括地说,鲁迅在传统文化上的口味是在所谓的“大传统”(the great tradition)之外的,他的偏好更趋向于中国文化里的“反传统”(counter-tradition),即与自孔孟到程朱的儒家正统构成对立或保持疏离的思维与情感方式。举例来说,在小说文类里,鲁迅尤为唐以前、即宋明理学发端以前的作品所吸引;在诗人中,他最倾心的是以瑰奇的想象和澎湃的灵魂诉求著称的屈原;以散文而言,他推崇魏晋古风远胜唐宋八大家;以阅史而言,他对野史杂说的兴味比对正史浓厚得多。李欧梵以传统与反传统为轴,丈量鲁迅相对于中华文明传统的定位,这种两极对立的视角本身便带有现代文学领域里根深蒂固的割裂与对抗的思维模式的烙印。然而针对“大传统”,还有一种另类的可能,即“小传统”(the little tradition)。自我身份意识清醒的、诉诸理智的“大传统”以文字书写为载体,通过在文史、思想与艺术上的不断构建,表达出社会与文明总体的外露的理想;而未必自觉的、不倚赖思辩和书写的“小传统”寄身于不识字的阶层,并在代代相传的民间信仰与行为惯式里滋衍不息──鲁迅的第一套藏书在更大意义上正是后者的一个缩影。更典型的是,这套绘图《山海经》不是从书店寻获的,而是鲁迅幼年的乳母——一个连自身名姓都未留下的下层女性——在告假返乡时,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她这样告诉鲁迅。长妈妈显然没有受过教育;然而在《朝花夕拾》另一处,鲁迅说,即便不识字如阿长,一看《二十四孝图》的图画也能滔滔讲出一段事迹。这正是鲁迅最早的藏书耐人寻味之处。与日后在城市环境里兴起的,以受过一定教育并追慕新奇趣味的读者为受众对象的“视觉文化”不同,这套粗制滥造的“三哼经”植根于一个长期以来被景仰文字书写的精英传统所鄙薄的另类传统,折射出一种与智识阶层未必势不两立却有显著分野的认知、价值与审美体系,并自有一套表达、流布与传播的方式。“小传统”与“大传统”之间未必是简单的两极对立,却更有可能如阴和阳,呈现出互动互补的张力和联系。对于治中国现代文学的学者来说,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断裂与鸿沟是否不言自明,而当我们说到“传统”时究竟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传统,都是值得细思的问题。那一套发黄的“三哼经”不知来路,亦不知去向,可它活在成年鲁迅的记忆里,并最终在他笔下永久定格。我想,在有兴趣进一步思索中国的现代经验的人们的意识里,这套绘图小书也应占有一席之地。2011.01.03 联合早报

鲁迅对童年的回忆

鲁迅对童年的回忆每一个人都有着一段美好的童年回忆,而这些回忆是令人怀念的,令人向往的。或许,在这些回忆中五味杂陈,样样具有,但回忆起来的时候,可能会嘴角微微上扬,也可能会笑中含泪吧……《朝花夕拾》这本书就记录了鲁迅童年的回忆,我体会到鲁迅的童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也有不美好的地方。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通过对百草园春、夏、秋三季景色的描绘,写了“何首乌”、“覆盆子”等一些看似无趣的东西,在作者的眼里似乎一切都变得富有情趣和升级。长妈妈还给鲁迅讲了“美女蛇”的故事,这让原本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百草园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之后,鲁迅还写了在冬天的百草园带给鲁迅的乐趣有很多,待他将要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的一种不舍、无奈以及淡淡的忧伤的情感油然而生。慢慢地,随着时间之久,刚来到三味书屋的鲁迅对那里是十分的不满,可到了后来,鲁迅对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产生了一种怀念之情。这样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狗·猫·鼠》0这一文中写出了鲁迅因长妈妈一脚踩死了自己最心爱的隐鼠,从而改变了对长妈妈的态度与看法,在憎恶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直到后来,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给“我”带了“我”念念不忘的《山海经》,这才消除了对她的怨恨,体现出了鲁迅爱憎分明的特点,表达了他对弱小者的同情,对暴虐者的痛恨。还有在《父亲的病》中,描写了为父亲抓药治病的情景,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那些人的昏庸无能、故弄玄虚、勒索钱财、巫医不分的实质。这是不美好的地方。那些黄金时代的童年时光如今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只剩下了记忆,让我们细细地去追忆,细细地去回味。当我再次翻开《朝花夕拾》,琐碎的记忆似乎再次重现在我的眼前,即使曾经发生过多么不愉快的事,都会因岁月的流逝,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色……童年是一串串糖葫芦,酸酸甜甜;童年是一幅幅画,多姿多彩;童年是一首首诗歌,回味无穷……

讀《朝花夕拾》隨記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一本類似于回憶錄一般的文集。裏面的一些文章,對於我們應該是耳熟能詳的。《阿長與山海經》,《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社戲》……這些文章都進入了我們的語文課本。昨日看《朝花夕拾》,有一個發現,這本書的小引,是魯迅先生在離開中山大學的幾天后寫作而成。小引則是魯迅在一九二七年于廣州白雲樓寫就的。據《魯迅日記》,作者從三月二十九日起從中山大學依據此處。魯迅在中大中文系的時日很短暫,但是中大人始終都沒有忘記先生。在新建的中文堂的側面,有一尊漢白玉的魯迅雕像。初讀《狗·貓·鼠》。說實話,讀先生的作品是很頭疼的。他的文字冰涼而刻板。也就是這樣的堅韌不屈,讓他的文章成為了舊中國的一把拯救國人思想與靈魂的手術刀。前幾天,在《名作欣賞》上看當代學人祝勇的一篇文章,文中比較了魯迅與沈從文筆下截然不同的故鄉。從字裡行間,我們大可以觀察得出兩人的不同之處。魯迅留在中學課本里,不是什麽壞事。只不過要想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瞭解先生的用心與情懷,是不太容易的。文學從來都是和社會捆綁的一門學科。我們很容易體會現當代文學的情感,是因為這樣的文學與我們生活的年代是共存的。古代文學史爲什麽會讓我們覺得頭疼呢?因為離我們實在是太遙遠了。更多的人是通過學者的分析解讀,去瞭解他們的意思。通俗地說,就是“吃現成的”,那是別人“反芻”之後得到的二手產物。老師們都提倡我們要閱讀原文,慢讀細讀文本。這是很有必要的。譬如《尚書》,連韓愈在《進學解》之中都稱其是“佶屈聱牙”的文章。兩個不同的朝代之間都會產生閱讀障礙,后何況是我們,以及我們的後人呢?魯迅的成文年代,是白話文剛剛興趣的時間。所以,很多語言尚不純熟。讀起來覺得拗口,是難免的。因此,靜下心去讀大師的作品,和看白話連篇的口水文章,是不能相提並論的。記得去年寒假的時候,和朋友一同在家研讀《野草》,《野草》之偉大,實在令人靜態。魯迅將意向與情感自然而深度地融合在一起,讀者感受到的是他真摯的情與思。但是,能通讀《野草》之人,又有幾多呢?大師之作,能讓很多人受教感動。但并不一定是所有人都能都體會和領悟的。更多的人,只不過持續著旁觀者圍觀熱鬧的臉孔。

鲁迅的诗意

最近在想,当初语文课本中间的文章,也都是很精妙的,然而在十四五岁或者更早的年龄,如何能领略其中的意味呢?大抵一个字一个字是认得了,可也只是认得了字,再往深了是想不到的。“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记得当初读到这一段,脑中想到的是那一颗颗挂在店门口的胶菜,忽而就觉得应该挂的是榨菜一类的。因为那榨菜是有几分通透的,不然怎么会用“胶”字命名呢?至于芦荟、龙舌兰什么的,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物事,就直接忽略了。而今读这段话,方觉得鲁迅先生涉笔成趣,令人不禁会心一笑,其中的好处却又不能说出来。于是又看《朝花夕拾》的其他部分。“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想到自己眼下成天或闲居在家,或无聊于实验室,无甚追求,读到“虽生之日,犹死之年”,竟觉得是讲自己一般。让人真心感到了鲁迅先生的些许惆怅,但化作文字,立马转为“很可以驱除炎热”,仿佛这份心情只是为了消暑这一功能似的,真真是“哀而不伤”。

泥墙根的春夏秋冬,勿忘长妈和闰土。

时间无法停止,想来在当时无比枯燥有隐觉残酷的童年,如今甚是怀念,可是回不到那个所谓的过去。今天偶然的零食名称,让人想到了三味书屋。趁小小的空闲,偷偷读了一遍。忘了是初一还是初二的语文课文,重拾,竟如此的不同。百草园的传说及童年的乐趣,三味书屋也不再像那时语文老师或者一些所谓的学家硬是说,百草园是天堂而三味书屋是所谓的什么封建教育。细细品味,都是如此的美好,鲁迅的文字如此惟妙惟肖,仿佛去了那个百草园,也经历了那个书生的夜晚,尝过了桑葚的味道,泥墙根的春夏秋冬。乐趣亦有,苦闷亦有,私塾所学的东西再若干年后终于明白。我想鲁迅还是很喜欢他的三味书屋的,小时候学习的乏味,在他成年后,却发现那是最纯净的天堂,还有着怪哉的诱惑。单纯而又美好的地方,叫做成长。而如今再次读一遍三味书屋,不再有当初只是当做课文而已的感觉。每一段,似乎都是过去的时光。或许人只有经历了很多,才能突然的领悟。如果以现在的心境回到那个无知狂妄的年代,再次学习百草园,是否还会有现在这种生临其境呢?显然,三个包子的故事再次浮现。当第三个包子,才能感到满足的时候,不要忘了第一只和第二只的狼吞虎咽和不足。突然觉得三味书屋和项脊轩志都是还是有些相似,如果说三味书屋是童年的点滴,成长的伏笔,那项脊轩志是十五而志学,至最终让无数人内心闵默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那种凄凉,那种时光远去,内心依旧的思念,归有光全赋予此诸。。。。。。

其实回忆就那么大回事儿

要说起鲁迅最有名的作品,应该是他的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这些具有时代意义,可称得上伟大的作品。而《朝花夕拾》,一本回忆散文集,在这些颇负盛名的小说的光芒下就稍显黯淡了。可我这一次我阅读完这本散文集,却有别样震撼。对于这本书的名称,作者在小引里这样解释:“带露折花,色相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不能够使他即刻幻化,专程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我从字面看,这个标题的意思就是,早晨的花,傍晚捡拾。早晨的花是指年轻时发生的事情,而傍晚来捡拾,就是说经历过种种坎坷之后再回忆。而鲁迅要“朝花夕拾”的原因,便要从他自己的阐述中理解。若是事情发生后马上写下来,这样的文章是能完整地讲述出事情的经过,细节清清楚楚,可这事情的意义,也许尚没有显现,使人无法体会。若是多年以后回忆这事情,也许很多细节已经模糊,可那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恰才是最重要的部分。走过了这么多年的路,对事物的认识比年轻时透彻,这时再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也许才真正体味出了这事情的价值。这时再写出的,定是情感更加丰富的文章。《朝花夕拾》给我的震撼就在于,那精炼的文字中透出的厚重的情感。2008/2

一本儿时迷恋的书

这本是是小学五年级开始看的一直摆在床头有很多很多的夜晚都是它陪伴着我到了今天还有一些细致的情节让我难忘相信 喜欢鲁迅文字的人都会难舍这样一本好书

朝花夕拾被记忆放逐的童年

没有仔细的去拜读过 鲁老的朝花夕拾。儿时,喜欢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遍又一遍的读。大有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味道。有时候,我就在想。当我到了鲁迅先生当年写朝花夕拾的年轮,当我回头张望的时候。看到那一路歪歪斜斜的脚印的时候。我会不会潸然落下泪来。那些童年。那些青春。那些被记忆放逐的年代。都在我们踏过的路上闪闪发亮。{那个时候。我们还会背对背坐在草丛上。望着深邃的蓝天,和星星一起眨眼,勾起嘴角笑么。}我们正在老去。垂垂老去。那个被人们叫做青春的年代正在我们指尖滑落。一去不复返了。好好珍惜现在,好好走现在的路。当我们老得腰都直不起来的时候,再蓦然回首这段阳光明媚的旅途的时候。我们敢对着镜子说,我从来没后悔过。不是么。?

朝花夕拾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已经变成一种情感的共振。不知为何特别喜欢朝花夕拾这个名字,鲁迅在自己46岁那年一面淡淡的回忆自己的孩童青年时代,一面平静的揭示了那时现世的种种无奈。我分明触摸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而非中学课本中高高在上愤世嫉俗的一位圣者。时间没有改变任何过往,而是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态度。

再读《朝花夕拾》

依稀记得当年的语文课,课桌下塞着一本厚厚的《天龙八部》,桌上摊开的初中语文课本,恰好是鲁迅的《藤野先生》。关于《天龙八部》的情节,忘得也七七八八。只知道那时候金庸的一本小说,可以让我在星期天从醒来捧到睡觉。而《藤野先生》,藤野是日本人,总之怀着对日本人的一种鄙夷的态度,也开始对鲁迅这个以日本人为师并深切怀念之的人开始鄙夷。这还不谈他的文章总是干涩难读,毫无情节可言,还往往是考试的重点。自然,那些文章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之类的中心思想还是了然于心的。今天再读《朝花夕拾》,却有着与当年决然不同的感受。鲁迅这短短的十篇回忆性散文,却带给我别一般的震撼。鲁迅犀利文风中难得的温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童年的怀念,以及曾经试图用孩童的眼光去解读难懂的社会的无力性,这一切都令20岁的我如此的感同身受。百草园里的那些花花草草,像极了老家矮城墙上的那一片荒草堆。阿长劳动人民般的朴实,迷信的身影,还隐隐绰绰地呈现在老一辈的亲人的身上。而透过纸张背后的那个张牙舞爪的吃人的社会,还令身处21世纪和谐社会的我感到心有余悸。而藤野先生,经历过20年来多次洗脑的我也不免对这个岛国讲师肃然起敬。鲁迅的文章里总是隐藏着一种关怀:救救孩子,还给孩子应有的,天真的,而且具有想象力的世界。曾经,鲁迅为了去看五猖会,被父亲抓出来背完全不知其意的四字经文——《鉴略》;如今,莘莘学子为了大考小考中考高考,也要努力地去理解他们鲁迅的文章,至少对于当年的好学生我来说,鲁迅,并非我能看透的。前不久吵得纷纷扰扰的一件事:鲁迅的作品在部分教材里面被删减了。反对者说,鲁迅的文字触痛了现实中的某些人。这的确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对于今天的中国。但是,你又能让一个不曾涉足社会,风华正茂的少年知道什么?让他们对比过去旧社会的黑暗从而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生活在现代的新中国的和谐社会之中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吗?以一个十几岁年轻孩子的阅历,在我看来是无法理解历经沧桑的中年人的犀利的。虽然删了减了,并不代表把鲁迅给抛弃了。鲁迅的文章还是要读的,阅读社会之后再读,成长之后再读。我深深地认为在大学开一门必修语文课的必要,这不是那些思修马克思近现代史之类课程可以比拟的。特别是对于理工专业的学生而言,进入大学,很多人从此告别了母语的学习,却还埋头于外语的学习。终究母语没有掌握好,一口哑巴式的英语也无从用处。我回家的时候,跟读初中的娃娃们交流过一些学习方面的问题。鲁迅的文章删减了没?他们说,减了倒是减了,但作为要求名著的《朝花夕拾》是要考的。当然,附带在一起的还有其他一些书目,如《骆驼祥子》《威尼斯商人》等等的所谓必读名著。我问:要是没看过怎么考试?他们说,看一下故事梗概,了解一下中心思想就会答题了。嗯,会回答问题应付考试就够了,这一直是我们教育,考试的目的。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每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透过纸面去认识狂人身后的那个会吃人的社会。鲁迅在哪里呢?在课本里?在名著里?我似乎看到鲁迅挺立在漆黑的天色下,高声疾呼:救救孩子!

朝花夕拾

我常常不可自抑地设想,儿时种下的香樟,竟枝繁叶茂、遮阳庇荫。夕阳微暖,透过树与叶的间隙,有型有质地打在脸上。历经时光磨砺的容颜,早已皱纹斑驳,再也承受不起“明眸皓齿”的形容。唤几个儿孙,搬一把摇椅,拿两三张老照片,老树下回忆那些似水年华,幸福而温馨。我想鲁迅在写《朝花夕拾》的时候,是否也是这般平和,一如慈祥的长辈,向后人细细的讲诉那些动荡和欢颜。藤野先生正直而热情,范爱农的抑郁爱国,“猫”有着正人君子的面具,祖母的民间故事生动而有趣,五猖会让我期盼却失望而归......其中我最喜欢大概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没有繁琐的笔触,只有淡淡的清闲。翻开书页,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年少轻狂的纯真,让人动容。那是一个沾满碎屑的青葱时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这样浓重的五颜六色,恰恰就是鲁迅先生童年的光彩。鸣蝉、黄蜂、云雀、蜈蚣,哪个不是他童年的伙伴,对他们的捉弄和玩笑,成就了一份烂漫的童心。记得第一次读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的远。”舌尖也开始泛着酸涩和香甜,那汁水幽幽的仿佛能滋润整个身心。百草园里,动物和植物都是他的玩物,长妈妈的故事犹在耳边,雪地捕鸟智慧而有趣。“出门向东,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枯燥的三味书屋。“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这样异想天开的问题,连渊博的宿儒都脸有怒色。爬上花坛折腊梅、捉苍蝇喂蚂蚁、读着文章画绣像,这些孩子们总能在无聊的书屋中制造无限的趣味。这便是童心吧,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孩子的天使。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不觉间会心一笑。那般玩乐,那些天真,来过,已离开。仰面朝天躺在树影下的草地上,耳边是禅的聒噪,以及伙伴的唏嘘欢笑。贪婪的舌尖缠绕着香草味的•冰淇淋,幸福的滋味,甜甜的入口即化。因为不小心的触碰而引发一场恶战,但是明天,明天的明天,我们依旧是快乐的伙伴。可以趴在土堆旁,整个下午看蚂蚁搬家,看着它们,觉得自己超级伟大。可以穿梭在水稻田间抓青蛙,然后无所畏惧的玩解剖。 可以大中午的跑去溪边堆城堡,等风把湿漉漉的自己吹干。可以偷偷翻进邻居家的高墙,妄想拔鸡毛做毽子,却被大狗追着跑。回忆街头巷尾乱窜的小时候,真幸福。身上充斥着青草的清香,阳光的暖意,仿佛空气中洋溢者幸福的滋味。只是脱下稚气,我不再奢侈。所以只能思念,思念。因为曾今拥有的美好,因为如今空虚的惆怅,因为渴望回到天真烂漫的小时候。朝花夕拾,是甜蜜的。

范爱农

话说我手上的这本是在地坛书市上买的. 这一版在旧书市场上虽然常见, 但当时在那家摊子上见到的好几本, 几乎是全新的, 品相极好, 感觉应是图书馆或阅览室卖出的旧书, 却又没有任何印章, 5元一本, 遇到是缘分, 不可不收了.<朝花夕拾>是鲁迅杂文集子中比较平和的一本了, 以回忆旧事为主, 不太牵涉时事, 甚至间或有优美的描写. 最熟悉的一段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开头,那时上学的中学生是一定被要求背诵的,现在看来都几乎不像是鲁迅的文字.但整个集子里印象最深, 则是<范爱农>, 虽然此篇做的晚于《彷徨》, 但我总觉得他就是《彷徨》中<在酒楼上>的吕纬甫与<孤独者>魏连殳的原型. 鲁迅与范爱农的再次见面,同"我"与吕纬甫一样,也是时隔多年后的偶然遇见. 范爱农也同吕纬甫一样, 眼前的现实与多年前的理想相去甚远, 这么多年,"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 又回到原点. 范爱农又像孤独的魏连殳, 在不被理解的境地中, 干脆放纵, 终是孤独的死了. 他就是鲁迅<彷徨>中凭吊的, 那些怀着理想要改造时代, 却被时代抛弃的少年的真实样本, 他们彷徨在社会的缝隙里, 不上不下, 无力支撑, 当理想成为生活中的奢侈品, 只能自嘲以自我解嘲.

《朝花夕拾》(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一版)

《朝花夕拾》(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一版)《朝花夕拾》乃鲁迅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29年2月再版。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一册貌似纯粹的怀旧散文,譬如《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篇什,但文中依旧夹杂着鲁迅特有的冷嘲热讽。此书1973年人文第一版的印数为16万册,定价不足三角钱。如今恍若一梦耳。重读鲁迅的文章,感觉总是有点异样。世故老人乎?当代文豪乎?文化战士乎?左翼旗手乎?或者“绝代的杂文家”才是鲁迅的本色。

摘抄而已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它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他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他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哞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但无论他是甚么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碍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然而究竟很有比阳间更好的处所:无所谓"绅士",也没有"流言"。"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父亲!!!父亲!!!"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父亲!!!""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不但上讲堂时挟着一堆厚而且大的洋书,气昂昂地走着,决非只有一本“泼赖妈”和四本《左传》的三班生所敢正视;便是空着手,也一定将肘弯撑开,象一只螃蟹,低一班的在后面总不能走出他之前。这一种螃蟹式的名公巨卿,现在都阔别得很久了,前四五年,竟在教育部的破脚躺椅上,发现了这姿势,然而这位老爷却并非雷电学堂出身的,可见螃蟹态度,在中国也颇普遍。毕业,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若失。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实在连自己也茫无把握,没有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的那么容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竞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人说,讽刺和冷嘲只隔一张纸,我以为有趣和肉麻也一样。孩子对父母撒娇可以看得有趣,若是成人,便未免有些不顺眼。放达的夫妻在人面前的互相爱怜的态度,有时略一跨出有趣的界线,也容易变为肉麻。老莱子的作态的图,正无怪谁也画不好。像这些图画上似的家庭里,我是一天也住不舒服的,你看这样一位七十岁的老太爷整年假惺惺地玩着一个"摇咕咚"。

并不那么斗争

鲁迅,在我读初中高中那段时间里,是课本上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他的每篇文章都是经典,也必须充满着战斗,讽刺的意味。做阅读题时遇到鲁迅的文章,我们恨不得在字缝中看出些封建礼教的荼毒。正因为这样的经历,我以前并不喜欢他的文章,为什么不论是什么,都能够看出这许多反抗斗争的道理出来,就不能够有一些单纯的文字吗?这个人真是一点不可爱。现在想来当时我是真正被那些所谓阅读理解给荼毒了,不带着硬要找出“封建礼教的荼毒”的思想去看,他的文章很有趣。朝花夕拾,这书就是一个在外拼搏多年的青年对故乡对过往人事的回忆。这中间我总能感觉到鲁迅的可爱之处。至于讽刺,有,而且准确,但不只是所谓“封建礼教的荼毒”。在现在看来仍然准确。《二十四孝图》中,那句“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真是入木三分。老莱娱亲里老莱是真跌倒了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假装跌倒博他们一笑。后世的人却非得将其改得刻意,以突出其孝。这种扭捏刻意在我们现代人身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官员作秀摆拍,演员搏出位,下属拍马屁,只要效果够夸张,刻不刻意又如何。每个人都是老莱,旁人看着假惺惺,只要双亲看着开心就行。

对面 --怀念鲁迅

我看见过先生的容颜,孤傲中透出一丝冷峻。浩瀚星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尘。我看着先生的时候,先生也在看我,目光中暗藏的芒一瞬间刺伤了我整个不禁寒的身心。我知道我在看着先生的画像。 先生一生清醒,现在终于能够在寂灭的地底下睡熟了,万国公墓地天青似暖还凉都还不错。深藏在鲜花和微笑下面,先生已不在寂寞。但是无形中又多了人世的喧嚣,先生还能睡的那么熟那么安然吗? 先生一生喜欢骂人,又好单打独斗,每当激起众怒群起而攻之的时候他都神色自若谈笑间应付自如,到头来骂他的人被他骂的人都先后随着春风悄悄探出了地面。然而先生却走了,他一步一回头,留下的只是一些骂人的话。他说这是药方,好歹总要留着。 到现在能识这药方的人又太少了,到现在听说这世上又流行着这种病那种病。这世上什么事都喜欢流行,譬如现在就流行一种肤浅,病好了又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先生只学过几天医生,什么病都不会治,样样却治根本。眼看着狗皮膏药漫天飞,我想先生一定在另一个世界里暗暗着急。我只不过喜欢看看先生的书,想着先生曾经说过的共工,手持着干戚的样子总觉得那么悲壮。我想先生这回该做做操干戚以舞的刑天,想着他全身绿毛从冰冷的地底下一下子就冒了出来,他出来的时候正蓬松着头,他的眼里一定还在滴着血。 出来总是好事。出来总还能够给我们活着的人一丁点儿震撼继续保持对生命存在的自信。先生,如果你在那遥远的地下闲着没事的时候,欢迎你随时来上边逛逛。 我眼里看着先生的画像,想着先生不吃冷猪肉的那些日子,又该去遭谁惹谁呢?

一些书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 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要承受这样的侮辱,是要莫大的勇气的。【但我对于她也有不满足的地方。一回是很早的时候了,我还很小,偶然走进她家去,她正在和她的男人看书。我走近去,她便将书塞在我的眼前道,“ 你看,你知道这是什么?” 我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像。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了。这使我很不高兴,似乎受了一个极大的侮辱,不到那里去大约有十多天。】——迅哥小时候也被调戏过呢。【他死后一无所有,遗下一个幼女和他的夫人。有几个人想集一点钱作他女孩将来的学费的基金,因为一经提议,即有族人来争这笔款的保管权,—— 其实还没有这笔款,—— 大家觉得无聊,便无形消散了。现在不知他唯一的女儿景况如何?倘在上学,中学已该毕业了罢。】——我看了有一股深深的无助感,那感慨可以叹断泰山,却不能帮人家一丝一毫,生命就是那么残酷。【人说,讽刺和冷嘲只隔一张纸,我以为有趣和肉麻也一样。孩子对父母撒娇可以看得有趣,若是成人,便未免有些不顺眼。放达的夫妻在人面前的互相爱怜的态度,有时略一跨出有趣的界线,也容易变为肉麻。老莱子的作态的图,正无怪谁也画不好。】——度量中庸。

朝花夕拾

本书收作者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十篇。1928年9月由北平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32年8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作者生前共印行七版次。

夕拾朝花

童年应该是大多数记忆中最美好的一段时日。彼时的我们尚未明白人情冷暖,对世界的认知模糊而单纯,那时我们眼中的世界总是色彩艳丽,充满奇迹。前几日读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便更觉如此。书是在校图书馆里借到的,因为出版年代久远,书中的字皆是竖行排列,纸页经过时间的打磨与前辈们的不断借阅,已经变得灰黄而脆弱,翻动时会发出清脆的声响。小而薄的一本书,大概只有十篇左右的散文,其中还配有几幅黑白线条的粗糙插画,这些东西组合起来给人一种童稚之感。我将它放在枕边,每天晚上临睡之前会慢慢地读上一篇,看完之后只感觉心里恬静而又欢悦。我一直很喜欢它的名字——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而这之中的文字,纯熟严谨,不枝不蔓,于平淡中可见腴厚,有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只属于鲁迅自己的语言风格。我一直不喜欢鲁迅的杂文,激烈尖锐,并不悦人。而《朝花夕拾》却是他少有的平实温暖的作品,这大概与其中书写的内容大多为童年有关。在这本书中,我看见了鲁迅严肃尖锐表面下隐藏着的童真温暖的一面。鲁迅的家乡在浙江绍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石板路、乌篷船。到了夏天便会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及至冬日也会有皑皑白雪与冷香腊梅点缀其中,这些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皆有零星描绘。童年时代的鲁迅应与大多男童无异:顽皮,天真,不安分。这从《朝花夕拾》中的许多散文中皆可看出:他捕鸟、偷豆,戏弄学堂中花白胡子的老先生,在冬日里吃冰……彼时的鲁迅家道虽已中落但还未至困顿之境,人生的辛酸复杂与世事的冷酷无常都还未完全展现在他面前。一转眼,三十年时光荏苒,彼时的周树人已变为如今的鲁迅。因此这之中的文字多少带有一些历经沧桑的苍凉之感。《朝花夕拾》是鲁迅于不惑之年对于其早年经历的追忆之作,本名叫做《旧事重提》。这是一本如傍晚时分带露折花般清新自然的回忆录。生活总是需要时间的发酵才会散发出其美丽的一面,正如夕拾朝花。

对《朝花夕拾》的感觉

记得在上学的时候的第一次接触是里面的一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仅仅是小小的一段内容便深深的吸引了我,那园中的自然景物是那么的和谐,从他对大自然的细心中,让我体会到,原来用心去体味大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喜欢他那简简单单的文言中夹杂一些白话的语段,更喜欢他在散文中用“神”的高超水平,读他的散文我总是有一种感觉,让我变得豁达,他的文章带给人们一种天然的姿态,如果在生活中心里有一些烦躁,不妨来品味一下《朝花夕拾》,也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童年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尽管那记忆模糊不清,一眼望不到镜头。但片片都是珍贵或深刻的回忆。“朝花夕拾”,夕阳下方才捡起晨间绽放的鲜花,这感觉,一定与岁月一般悠久。这是属于鲁迅,独特的记忆。。  小时候读朝花夕拾,被百草园的欢笑吸引,对鲁迅“仇猫“而万分新奇。长大了再读,却发现更多深刻的东西。不知谁说,鲁迅的文章总是深刻的。确实,鲁迅的童年似乎只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安慰。百草园如今坐落在何方?本应是激发人们的爱心的《二十四孝图》背后,却隐藏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直到去留学,遇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师长,却因为感受到医治人的精神比医治身体病症更重要而离别了。这是鲁迅的思想精神突然改变的一刻。学校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的可以的老友范爱农,终究摆脱不了贫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运。鲁迅的童年,是欢喜中掺杂苦涩的。但却也微妙反应着他整个人生。鲁迅是”仇猫”的,而动机是认为猫吃掉了它所爱的隐鼠。鲁迅认为猫夺人所爱,是恶的。鲁迅如此嫉恶如仇,也许是他痛惜人们将爱与美好蚕食罢了。节下作者又给自己开了个伤心的玩笑:他的仇猫是毫无道理的。虽然猫吃老鼠,但他的隐鼠却不是猫吃的,而是被长妈妈踏死的。鲁迅是否会痛恨长妈妈呢?在下一节回忆中,长妈妈也确实有些让人生厌,睡觉时占领了全床,满脑子的穷规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这样一位长妈妈,却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别人都不能重视的渴望化成了现实。不懂识文断字的长妈妈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经》买来,送给了鲁迅。正因为长妈妈这颗未被旧道德泯灭的爱心,使作者忆起她,追念她。在朝花夕拾中,更多的笔墨都在突显封建教育的弊端与狭隘。“倘若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可答应他,以免那是害人性命的美女蛇”,提防陌生人并假想他就是坏人的逻辑并不是正确的。朝花夕拾之间,我仿佛跟着鲁迅,漫步在他悠久泛黄的记忆中,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鲁迅走向成长的过程,走向求学的漫长路途。鲁迅失去了很多人,看到了很多事。透过轻薄的文字,一个以”我“为中心的童年时代,自己的心也随之起起落落....

通过回忆救助荒芜的心灵

《朝花夕拾》导读:通过回忆救助荒芜的心灵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不仅与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有关,还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因而,若想更好地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则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并回到作者创作的过程当中去。基于这样深入的了解,读者方可开始在阅读中进行合理的“再创造”。《朝花夕拾》是一本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写成的回忆散文集,那一时期作者本人也正经历着人生中最大的失意与彷徨。作为一名耿直而率真的作家,鲁迅毫不避讳谈论这一段颠沛流离的境况,在《小引》的一开头,他便做了这般交代:“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这“离奇”的“目前”,不仅有与论敌之间的论战,还有盘旋在头顶随时可能扔下炸弹的飞机,有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政府的通缉,也有在厦门大学时的孤独寂寞以及同事的排挤。面对这样生计甚至生命都毫无确切保障的现实,心弦总得时时紧绷着,总要想出各式各样的办法来应对,然而,这一次是应付过了,还有下一次呢?危险的境地似乎根本就没有尽头,于是生活的信念变得荒芜了。心里的“芜杂”,便是这么来的。靠什么来救助此时的心灵呢?恐怕只能是回忆。因为记忆里的东西,总能让人心生对美好事物的想往,并由此重获生活的希望。鲁迅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往事在作者脑海里所打开的空间,像大地一般仁厚而安宁,“时时反顾”,是因为其中暗含有生命的力量。记忆上“旧来的意味”,是交杂在作者脑海中的细小的、零碎的,却又真实可感的“意味”。作者在回忆他幼年的保姆长妈妈时,便把这种细碎的“意味”描写得淋漓尽致:长妈妈喜欢唠叨些鸡零狗碎的事情,睡相又坏,而且总有一些奇怪的规矩要“我”遵从,“我”对这样的长妈妈是很厌烦的;但她又能讲“长毛”的故事,这让“我”曾对她产生过空前的大敬意;她踏死了“我”心爱的隐鼠,使得“我”对她又憎恨起来;但她却能用心地帮“我”找来向往已久的《山海经》,过去的憎恨顷刻又转变为新的敬意。基于对生活细节以及“我”的情绪转变的精准把握,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便在作者的行文当中站了起来。阅读《朝花夕拾》时,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这是一个颠沛流离的中年男人对自己过去的回忆。作者在文中所提及的那些童年时期的喜和悲、爱与憎,实际上已被当下一种成熟的、融融的爱意所包围;相对于自己“离奇”的现状而言,这种留存于记忆当中的“意味”备受心灵的呵护。这种爱意是单纯的、流动的、温柔的,它不仅出现在作者对长妈妈的回忆里,也出现在对“五猖会”的怀想中,还出现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路途。尽管回忆十分美好,但作者并未就此沉湎其中。美好的回忆可以让自己坚定生活的信念,写成文字后,也可以引起他人的共鸣,但若想改变这“离奇”的社会,还是要发出呐喊。因而在这些回忆性的文字里,我们总会不时地听到鲁迅先生对现实所作的回应。这一点在《二十四孝图》中表现得尤为典型,开篇就听到了作者冷峻而愤慨的呐喊:“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这样的呼告在文中重复了多次,似乎显得鲁迅有些不近人情。但细究起来,却可以发现,当时的“白话文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代表着人性的解放,“反对白话”实际上意味着反对人性的解放。鲁迅所要反对的,实际上是一切打着“孝”的幌子压制人性的事物。在《朝花夕拾》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鲁迅于细微事件中对整个世界的审视。比如,作者在照料生病的父亲时,便深深地感觉到这个社会上有一种无形的病让人痛楚——且无法通过医生来医治。作者留学日本时,碰到了一位令人敬仰的良师——藤野先生,但却因平日生活里看到人性冷漠的一面,从而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而好友范爱农的死,则令作者沉入了一种复杂而难以排解的心绪,并由此开始反思像范爱农这样一批人的命运。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人们进入鲁迅内心世界的一条通道,而对鲁迅记忆上细碎“意味”的感知程度,则决定了人们在这条道上到底能行多远!而我想说的是:在鲁迅的内心世界里走得越远,惊奇越多!

读不尽的《朝花夕拾》

《朝华夕拾》是我读过遍数最多的一本书。每次捧起,我的脑海里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象出这样一个画面:在上海大陆新村公寓的书房里,鲁迅先生在藤圈椅里舒适地坐下,窗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先生吸一口纸烟,饮一口酽茶,过往的悠悠岁月,不疾不徐摩肩接踵地纷至沓来。许久才从回忆中走出来的先生,拿起桌上的“金不换”,奋笔疾书,于是便有了这本《朝华夕拾》。其实,我知道自己的想象是与事实完全不符的。《朝华夕拾》收录的十篇文章,两篇写于北京西三条胡同的寓所,三篇写于“三一八”惨案后流离失所之际,五篇写于厦门大学图书馆满是老鼠的阁楼之上,没有一篇是在上海写成的,连窗外的两株枣树都是被我胡乱地从北京硬生生搬来上海的。我手头的这本《朝华夕拾》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文艺出版社依据1932年北新书局的版本影印而成的繁体字竖排版,近二十年不间断的摩挲翻看,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到工作,辗转江阴、南京、苏州,边卷了,纸黄了,原先的封套也丢了,倒也颇能以假乱真,常让人误以为年代久远的“古董”。《朝华夕拾》的十篇文章中,《藤野先生》是小学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初中的课文,都是极好的文章。我最爱的是《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的是其中浓浓的乡土气息。鲁迅先生一生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但他的根却一刻都不曾离开过乡土绍兴。他性格上的坚韧、固执和多疑,文笔的凝练、老辣和简峭,决定了他在写农村生活时从容、幽默和抒情的笔调。初读时闲适的文字让人如暮春三月,被和煦的春风轻拂,眼前一片安详、平和。只有在反复地细品之后,才能发现文字背后流淌出的哀伤、寂寞和荒凉。如先生在《小引》中说的,“目前是这么离奇,心中是这么芜杂”。反映到文字上,散文就不只是散文,散文只是框架,骨髓却是杂文的。开篇的《狗·猫·鼠》即是代表,思维如此跳跃,把那么多很不容易关联的事物加以串联,时而说到以往,时而重归当下,时而是对“正人君子”的讥讽,时而是对童年旧事的追忆。读这样的文章,如观看杂耍,艺高胆大的“老把式”将许多柄短刃连续地抛弃接住,眼花缭乱得很,不得不拍案叫好。反复地阅读《朝华夕拾》,怀旧似乎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态度,悄无声息地驻扎在我的生命里。我的文字,自己感觉尚好的多是忆旧类的,通通都笼着一层怀旧的纱幔,有的是忘不掉童年的记忆,有的甚至是感慨自己没赶上的那些激情年代。先生在《小引》中还有一句话,“一个人做到只有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了”。那个时候他47岁,比现在的我长了十多岁,我心里真的一直害怕,到了那个年纪,我会“连回忆也没有了”,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地用文字为自己的记忆营造一个强大的气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看书的时候,会不时抬头,看看蓝天下变幻的白云,白云后依旧淡蓝的天空。今天有风,窗前两盆兰和椰子竹轻轻颤动。我常常沉醉于这样的场景,坐在门沿上,抬首看天,或云卷云舒,或星辰璀璨。过几天就要离开了,又是一场需要全力以赴的仗。年幼的鲁迅当年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他送进书塾里去了;年长的我其实亦不甚清楚为什么要离开。我有什么必须的理由离开?或许还是那个永恒的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史铁生说,这是一个不需要想太多的问题,既然已经被抛来了,姑且活着试试看吧,也许会有意外的礼物。那么,怎样的活着,才会有意外的礼物呢?朝花夕拾是出外闯荡后的鲁迅的回忆,笔调恬淡。百草园是心中的桃花源,却未必是心灵的伊甸园。我常常害怕自己在日益纷杂的社会中迷失自我,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虚弱的呼吸。我想,我是如此舍不得我的桃花源,只因我还未找到将来可以让我奋斗不悔的方向罢。

闲扯

匆匆阅毕《朝花夕拾》,我即刻合上书页。鲁迅先生远怀旧事之作,让人看到另一个形象。假如不曾知道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革命家,单单依自书中描摹文字之人的口气,大约都可以推知这是一个老而自备情怀的老青年。作为这种种追忆的主体,我在阅读时,总能感受到一个黑须老头宛然在前,与我絮絮而谈。这一个又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使人如临奇境。很厉害的文字功力,自叹弗如。

迅哥的童话

无数次的,在旧书摊上,看到这本书。混迹在其他鲁迅的著作里,被淹没了独特。从朝花夕拾这个名字上,就知道是一本回忆录。而回忆,不管是我们还是大文学家,战士,诗人的鲁迅,都是平实、温暖的。与其说是文字之美,不如说是回忆之美。我不得不说,中学的语文教学让这本书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选择了那么多讽刺、嘲笑、悲痛、怒骂的文字,展现了鲁迅作为战士的一面,缺失去了鲁迅作为人的一面。那些嬉笑怒骂,是需要时代背景来理解的,而人生百味,却恰恰相反。我很心疼的听到中学生说,哎呀……鲁迅写的啥啊,太难懂了……没办法,只能硬背了……真是很无奈的事情,不是么

此先王置酒处也

一三垂冈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郊,也叫二冈山。五代时,沙陀王李克用在河北邢台打败了敌人,还军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在三垂冈摆酒设宴,命伶人演唱《百年歌》(西晋诗人陆机的组诗,一共十首,每十岁为一首,唱人的一生从幼到老的悲欢离合),唱到人生衰老的那几首时,歌声甚悲,曲调凄凉,座上众人皆怆然。当时李克用年仅五岁的儿子李存勖在旁,李克用指着儿子笑着对众人说:“我老了,不中用了,希望我儿继承我的事业,二十年后,能代我征战于此!”李克用病逝后,李存勖进位晋王,年方二十四岁。当此之时,李存勖在与后梁朱温的潞州之战中正处下风,李存勖手下多数人的意见是李克用刚死,宜罢兵休战。李存勖却力排众议,主张出其不意,长途奔袭。于是出兵上党,行军至三垂岗,叹道:“此先王置酒处也!”当时大雾弥漫,兵行雾中,能见度极低,梁军大败,李存勖凯旋而归。巧的是,战役的时间距李克用在三垂岗置酒时所说的那番话刚好二十年。后来李存勖一鼓作气,于公元九二三年攻灭后梁,统一北方,在魏州称帝,国号为唐,不久迁都洛阳,年号“同光”,史称后唐。(见欧阳修所著《新五代史·唐本纪·庄宗》)二我对五代史无甚兴趣。之所以提起李存勖这段故事,是因为我对他在三垂岗说的这句话——“此先王置酒处也”——感慨不已。我常揣测,他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是祈望父亲的亡灵保佑自己马到成功?是交战前对自己的能力踌躇满志?是故地重游物是人非的伤感?还是感慨二十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此先王置酒处也。先王没做成的事情,我做成了。先王没尽到的心愿,我尽到了。我将一往无前,君临天下。只是,先王已经不在了,也将永远看不到我的荣光。我只能在三垂岗,这块先王曾经摆酒设宴过的地方,遥祭先王。呜呼哀哉,伏惟尚飨。三清朝的严遂成虽然在诗人中的名气很小,但他所写的《三垂岗》却也别有一番味道。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毛泽东主席非常喜欢这首诗,曾经手抄过很多次。他对李存勖赞叹不已,曾感慨“生子当如李存勖”。四清朝末年,王先谦任教书院时,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古学”科目考试。题目是《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要求学员以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这一历史事件赋咏,并以“此先王置酒处也”七字为韵,也就是赋分七段,依次以“此、先、王、置、酒、处、也”七字押韵结尾。一名叫刘翰的学生获得了第八名,他的文章被作为科举需要的范文收入王先谦所编的《清嘉集初编》。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  漳水风寒,潞城云紫;浩气横飞,雄狮直指。与诸君痛饮,血战余生;命乐部长歌,心惊不已。洒神京之清泪,藩镇无君;席部落之余威,沙陀有子。俯视六州三部,须眉更属何人;悬知万岁千秋,魂魄犹应恋此。  方李克用之克邢州也,大敌既破,我军言旋;霓旌渐远,露布纷传。虽贼满中原,饮至之仪已废;而师归故里,凯歌之乐方宣。更无围驿连车,醉教水沃;除是临江横槊,著我鞭先。  有三垂冈者,一城孤倚,四战无常;远连夹寨,近接渠乡。於是敞琼席,启瑶觞。举烽命釂,振衣远望。快马健儿,是何意态!平沙落日,无限悲凉。听百年之歌曲,玩五岁之雏郎。空怜报国无期,慕麒麟於汉代;未免誉儿有癖,傲豚犬於梁王。  座上酒龙,膝前人骥;磊块勘浇,箕裘可寄。目空十国群雄,心念廿年后事。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金叵罗倾倒淋漓,千杯未醉。无端长啸,刘元海同此丰神;未敢明言,周文王已先位置。  胜地长留,厥言非偶。问后日之墨縗,果当年之黄口。壮猷乍展,誓扫欃枪;陈迹重寻,依然陵阜。怅麻衣之如雪,木主来无;皎玉树以临风,山灵识否?峰峦无恙,还当陟彼高冈;杯棬空存,岂忍宜言饮酒。  雏凤音清,鼎龙髯去。先君之愿克偿,佳儿之功益著。临风惆怅,何处魂招;大雾迷漫,定知神助。生子当如是,孙仲谋尚有降书;杀人莫敢前,朱全忠闻而失箸。三百年残山賸水,留作少年角逐之场;五千人卷甲偃旗,重经老子婆娑之处。  世有好古幽人,耽吟健者;时载酒而题诗,试登高而望野。云霾沛郡,莫寻汉祖高台;日照许都,空拾魏王片瓦。回忆一门豪杰,韵事如新;剧怜五季干戈,忧怀欲写。茫茫百感,问英雄今安在哉!了了小时,岂帝王自有真也。五一九二六年,鲁迅先生将其所作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回忆散文结集出版,将这部回忆录性质的散文集取名《旧事重提》,后来改名为《朝花夕拾》。这也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本文学青年必读的散文集,是一本如良师益友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不只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味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它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地揉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朝花夕拾》中有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入选过初中语文教材,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其中有一段描写在三味书屋读书的场景:“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鲁迅先生的老师所读的句子“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即是出自《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这篇赋,单从骈体文角度来看,写得还是很不错的,更何况它是一篇应试作文呢。六在我大三那一年的秋天的一个周末,阴雨连绵。闲来无事,全天窝在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看十六卷版本的《鲁迅全集》。翻到第二卷的《朝花夕拾》时,心里忽然动了一下。其时这部文集早在初中时就已经接触到了,但这时候我却对这部散文集的名字而非里面的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时,不必翻看里边的内容,单凭这个名字就能让人忆及往事,浮想联翩。正如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那本书一样,你根本不必通读这长达七部十五卷二百三十一万字的内容,只看书名就足够了——《追忆逝水年华》。“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象朵永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朝花夕拾》记载的其时是一个梦,一个童年之梦。当你长大了,梦醒了以后,你会发现现实和梦境实在是相差太远,但我们又没有能力改变这一点,于是只好怀旧,旧事重提,朝花夕拾。不信的话,你看鲁迅先生所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这个五一假期,很多七〇后、八〇后都走进电影院,观看一部叫做《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电影。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年轻人看《新白娘子传奇》、唱《红日》,男生理着"郭富城头",所有这些细节,无一不点燃了一代人有关青春的集体记忆。每个人的青春都有着挥之不去的故事,每个人的青春也有着时代的烙印。在这部电影里,无论是音乐,还是故事,都充满着浓浓的怀旧味道。曾经在那个年代走过大学岁月的观众,看完电影后,感触颇深。其时,《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大卖,与电影无关,与怀旧有染。“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终于有一天,你不再问暗恋的人“在吗”,你开始渐渐地不在网上发表心情,不再和太多人说自己的事情。偶尔和老友发发牢骚,却也只是寒暄那么几句。头像永远是灰色的,你就像个路人,手机每天就那么几条短信,你开始感情变得空旷,提不起兴致,也不知道为什么活着,却也怕死。对过去很怀念,对未来很迷茫,对现在很无奈。你没太多的朋友,一直以来是一个人。生日的时候,也只是自己犒劳下自己。你开始回忆,开始明白时间的宝贵,开始后悔当初没有抓紧某些人某些事,后悔的好多。这时候你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令一种风韵

从书架里拿出从未看过一眼的的《朝花夕拾》,对着那个书名发呆。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回味无穷。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虽然在鲁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学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激情。   小时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住在一起,那时我时常和楼道里的一些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嬉戏,每次都玩的很开心,以至于每次都忘了时间的匆匆流去,每次都要大人在窗口大喊一声才会依依不舍的结束游戏回家。每逢佳节,吃完团圆饭,我们又会聚集在那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空地上,点燃我们早就准备好的小烟花,在火光中,尽情的奔跑着,欢笑着,舞蹈着,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快乐。如今,我搬了新家,不在出门和其他伙伴们嬉戏了,而是不停的为学业操劳。每封佳节,也不在出去和伙伴们一起放烟花了,而是站在窗口凝视着那些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的五彩缤纷的“鲜花”,独自享受着……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真 大师

读书的时候,总觉得老师分析先生的文章都是后来人自己想的,先生万没有达到如此的思想高度。现在,我承认我错了,先生是真的猛士。

真的感想

鲁迅先生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家.他的许多作品,既是他独特的生活历程的写照,也是全民族所经历的心理历程的反射.读《朝花夕拾》让我走进了鲁迅自己的记忆的窗口,站在作者自己的思想高度上,观望作家的童年记忆和青年历程. 童年当然是美好的.从作者对百草园那一串充满诗情画意的描述中,我似乎随着他的心情愉快的回到了那个充满童趣的,碧绿的,生机勃勃的院子里,体验一个孩子与大自然相处的无忧无虑. 即使去了学堂,有一位古板的老师,读一些难懂的语句,也压抑不了孩子们折梅,寻蝉蜕的浪漫,天真. 作者的童年乐趣中,还包括画画和看戏到来的渴望和满足. 我很羡慕作者有这样丰富多彩的童年,这是我们这些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感受不到的.文中的一切对于我都是那样的新鲜,鲜活. 不仅这些,读完这本书后还让我明白了友情的可贵以及当时清政府的昏庸,百姓对政府的痛恨,对我实在是受益匪浅.

我爱看的书

只看这个名字,就会喜欢上这本书,充满诗情画意。当年读高中的时候,读过这本书,记得有次语文考试,问:有哪些人物出自《朝花夕拾》?我答得是藤野先生和范爱农,全班就我一个人答对,很是得意。遥想当年,年少轻狂,想必这是每个少年都会有过的心情。

小时候看皱眉头 长大时候看喜笑颜开

鲁爷的文字,好比周星驰的电影,相同的是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理解与感悟。鲁爷的文字小时候看是天书,晦涩难懂皱眉头;大学时看是热血,血气方刚愤世嫉俗;进入社会时在看是哲学,每个人都觉得他的文字有种别样的幽默感,但是字字入骨。

朝花夕拾

一、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如果要我来回答:他是我中学时代不怎么喜欢的一个“课文作家”,一个面容冷峻眉毛浓密嘴唇上都是胡子的男人,说话半文不白的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不喜欢的原因呢?一言难尽啊!我第一次接触鲁迅,大概就是小学时代的那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章讲了什么,我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一直记得这个片段:鲁迅说他小时候鼻子又高又挺,后来碰了几次壁,鼻子就变平了。作者问他“为什么会碰壁”的时候,鲁迅回答:“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被放在课后习题里重点分析。于是我知道,“黑洞洞的”是表示当时社会的黑暗, “碰壁”是形容革命遭到了挫折,而鲁迅先生幽默的说法表达了他乐观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决心。虽然我一点儿都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好幽默的,但这个初次相遇的确在某种意义上奠定了鲁迅的基调:六年的时光里,他的影子苦大仇深地飘扬在语文课本的字里行间。每一次出现,他肯定在严厉地抨击什么、无情地批判什么、辛辣地讽刺什么——这些“什么”内容很丰富,但无非就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啊、反动派啊、“旧势力”之类的很抽象但一听就觉得“不像个好东西”的事物。如果鲁迅是我们身边的一个人,那他一定在不停地抱怨、抱怨、再抱怨……而谁会喜欢一个一天到晚传播“负能量”的人呢?再说了,他说话还文绉绉的,看着就头大……所以他哪里是在传播负能量,他就是负能量!从2006年中学毕业到2013年研究生毕业,整整七年的时间里,我都没有再读过鲁迅。只有在《现当代文学史》的试卷上,遇到填空题我工工整整地写下“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遇到简答题、论述题,一看“鲁迅”二字立马大笔一挥“严厉地抨击什么、无情地批判什么、辛辣地讽刺什么”……二、2014年的1月,在老家翻书架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本薄薄的《朝花夕拾》——只见标题的正上方,赫然写着“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我当然知道这本书了!我还记得它是散文集、还记得它最初发表在《莽原》杂志,原名“旧事重提”。你看,我没背错吧?!在书的第一页,“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很贴心地为小读者们准备了一篇导读:先介绍鲁迅、再介绍创作背景,然后对10篇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进行了分别概括。我一直觉得写导读剧透是一件很没意思的事情,就像看《我是歌手》之前不小心看了一眼微博,然后发生了什么、最后的名次是什么全都知道了,再去看节目趣味全无。于是我跳过了导读,花一个上午的时间,慢悠悠地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我有点不敢相信:天呐!我竟然读完了鲁迅的《朝花夕拾》?!我竟然又读了一遍《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更要命的是,我竟然觉得每一篇散文,都挺“有意思”的!而同样的文章,多年前,恰恰造成了我痛苦的中学语文学习体验。当我返回到导读的时候,读着读着就开始困惑了:我眼中的《朝花夕拾》明明就是一个经历了人生酸苦的成人回忆童年、少年时光的文字集,怎么被这位署名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的作者导读得充满了政治斗争的味道?三、我不太明白“革命家”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但大概觉得是这一种以革命为职业——或者事业——的人吧?钢琴家弹钢琴、舞蹈家跳舞、歌唱家唱歌……所以革命家天然搞革命:不仅搞,还要比别人搞得好、搞得精、搞得频繁。可是,钢琴家也有不弹钢琴而吃饭的时候,舞蹈家也有不跳舞打开微信水一水朋友圈的时候,歌唱家除了唱歌有时候还是会说说脏话的……因此,革命家在搞革命之余,也有自己作为普通人类的一面——而人,是复杂的。中学语文课上我见到的鲁迅“一点儿人味儿都没有”;而今天我读到的《朝花夕拾》中的鲁迅却颇为真实。打一个不太恰当地比方:鲁迅就像我一个研究生毕业、进了事业单位的老同学,偶尔聚会跟我讲起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他是个性格有点叛逆、言辞时不时过激的老青年,经过世事磨练因而眼神浑浊、叙述往事时难免感怀一下现实艰难。他会怀念生命中遇到的一些人:世俗而善良的保姆(阿长)、对他关爱有加的师长(藤野先生)、命运坎坷的朋友(范爱农);他也会想起一些不怎么让人开心的人——比如有些猥琐、自私、病态的长辈(衍太太)。他同样会怀念起往事:比如小时候读的一些书,回想起来却觉得那些故事荒唐而虚伪(《二十四孝图》);小时候去看玩耍之前,被父亲要求学习,以至于最后去玩儿了都没有觉得快乐(《五猖会》);离开家去读小学,感叹旧时光逝去,但在小学的日子似乎也并不是完全乏味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外地读书,读了几个大学,结果发现大学教育不太对自己的胃口(《琐记》)……如果去掉上面两段中括弧里的内容,一遍读过来,我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丰满而又正常的人应有的生活轨迹。鲁迅文笔犀利是显而易见的,但他并未失去凡人所应有的情怀。可是导读的部分解释却总让我觉得用力过猛:比如说《五猖会》吧,导读表示这篇文章“指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我实在不明白什么是“封建教育”?按照文章的情节,在看迎赛神会之前,父亲要求幼年鲁迅背《鉴略》,背不好就不让出去玩,这个难道就是“封建教育”吗?既然可以指出当时的“封建教育”落后,今天的教育起码应该是“非封建教育”或者“不那么封建的教育”了吧?我很难回答今天的教育是否很好地保护了儿童的天性。何况什么是“儿童的天性”,这个东西是否需要“保护”以及怎样才算是“保护”,这些似乎都是可以扔到清华大学辩论队里辩上三天三夜的问题。再比如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读中认为这篇文章“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情趣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该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又来了!“束缚儿童天性”、“封建私塾教育”……这二者怎样界定、是否对立、以及文章是不是表达了这样的对立……这都是非常令人困惑的问题。在读了三遍原文之后,我总觉得鲁迅离开百草园之后虽然依依不舍,在三味书屋被“束缚天性”之后也在“苦中作乐”,二者之间并没有“尖锐的矛盾”。快乐的童年逝去,鲁迅固然不舍,在三味书屋的日子似乎也是“快乐”的一部分,或者说起码不痛苦。我宁愿相信这两篇文章只是表达作者的遗憾和怅惘这样容易被理解的情结,而不是恶狠狠地要用自己一个人的亲身经历来控诉教育。毕竟一个理性的作者和读者都不应该由“我一个人的童年时代受教育不快乐”得出“这个教育是摧残天性的”。四、当然,《朝花夕拾》中的讽刺、抨击、批判是非常普遍的。这些批判有些在辛辣老到的文字中非常直接和明确,还有一部分隐晦到需要借助于文章的尾注来了解历史背景。比如《狗•猫•鼠》这篇散文,如果读者不了解鲁迅和陈西滢、徐志摩的论战简直不知道鲁迅在说什么,《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如果没有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也会感到不知所云。如果读者没有文学史的研究任务或者特别的兴趣,我相信这些内容非但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反而会增加阅读负担、降低阅读效率。我们想象一百年以后,“方寒大战”期间的各种各样的长微博被集结成册并由认真的编辑加入注解。读者读到“这是真的吗?”、“这就是xxxx的又一铁证”……等等的时候,必须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样的论战、双方是怎样表现的、围观群众是怎样反应的才恍然大悟:哦,这个短语或者句子原来是方舟子说过的原话,它被引用之后有的确会有奇特的修辞效果。一个对方舟子、韩寒感兴趣的读者也许会如饥似渴地挖掘这段历史,更多无关的读者却容易被搞晕然后“读不下去”。我总觉得一篇杂文、时评,首先必须要做的功课是交代好前因后果,其次才是有针对性的攻击或立论。对时事的评论在其他文学作品如狭义的散文、小说中隐晦的带入不应当影响文章的可阅读性。这样一个普通读者可以读到一个流畅运行的故事或者感悟到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而一个喜欢考据和历史知识丰富的阅读者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探测到还原的史实和作者的态度。但鲁迅和很多其他的作者并不这么认为,起码我就见过不看尾注、不用Google就根本看不懂的文章,看起来相当伤脑筋。五、让我从自身的角度,来总结一下鲁迅曾经带给我痛苦的语文学习体验的原因吧:一方面是语言的隔阂——中学时代的我,对于半文不白的汉语没有很好的兼容能力;另一方面则是生活阅历和历史知识的欠缺;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则是由于教材编写者和语文老师的生硬解读所造成的刻板印象。而今天我觉得《朝花夕拾》是一本不错的散文集并且喜欢阅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年龄大了以后,阅读汉语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则是在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之后,我开始能够理解鲁迅的一部分思想感情。阅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阅读应当是一种乐趣,而不应当是负担;阅读是去了解世界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去浏览已经定义好的世界的说明文档;阅读应当锻炼感性和理性的思维,令读者感受到文字的张力和语言的美好——而思维和美好,是冰冷的“标准答案”和“答题要点”所不能给予的。事实上,我认为只要有充分的证据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怎么解读鲁迅和他的文字都不应为过。重要的不是答案,重要的是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对于语文教育者来说,在阅读方面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要可贵得多。当我们看到网上的“论战”中,笔仗的双方都罔顾逻辑的缜密而忙于不断的人身攻击的时候,我都在怀疑:这样批判性思维的缺失,跟语文课上的阅读教育是否有关联?起码在我的眼里,这些论战的主角和我的语文老师门一样,都在做着“告诉你一个无比正确的结论”这样的事情。我不知道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是如何解读鲁迅文章的,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能否理解鲁迅和他的语言。不过想想看,今天的互联网是如此的发达,还有什么事情他们不会懂呢? 即使今天不懂,以后也会懂得吧?但愿他们有能力懂得的时候,还有阅读的习惯。十年后,第一次读完《朝花夕拾》。我更加坚定地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贴附在文字上面的那些花花绿绿的标签都会随风剥落,文学作品中与人性最接近的那一部分才是永恒的。十年前我可以乖乖地在试卷上写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达了对封建私塾教育的控诉,十年之后我会指着当初的试卷追问自己“What?”、 “Why?”、 “When?”、 “Where”和“How?” .再加上一个:“Seriously?”。

对口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学医出身的周树人能把文章写那么好,专业不对口也能干得那么出色的人中影响最深远的了。

不是谁都能成为语言大师

我个人觉得鲁迅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的语言组织能力。很多的东西,包括一些思想,大家都想到过,但无法用文字这种形式熟练的表达出来。而鲁迅做到了,于是成就了一切。但凡思想这类的东西,都是比较抽象的。如果有人能用文字表达出来,那他基本是一个大师。所以我觉得,对于现下的教育来说,还是以训练人的文字表达能力为重。另外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去年在家里的一个邮政报店里面,用8块钱淘了一本92年版本的绝对正版的鲁迅书信集。把我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感觉还是老书好。

当我们在讨论要不要把鲁迅的文章选进教科书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提起鲁迅,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想到“大文学家”这四个字。但是也会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对这个顶级的大文学家一副敬而远之的态度。我们很熟悉他,小学时代几乎每学期的语文课本上都会有他的文章。但我们也很不了解他,除了课本上读过他的几篇文章之外,再没看过有关他的其它作品。我们难以理解他,觉得他的文章晦涩难懂,好似每一句话都带着寓意,提起他便额头冒汗,更别说专门去买他的书阅读了。可是我还是买了他的书,并且还在Kindle上下载了好几本他的书。我就想知道,为什么我们觉得那么神秘遥远,熟悉又陌生的人,会有那么多人把他誉为大师。白岩松就曾说过,如果让他只带一本书去一个小岛上,那么他一定会带鲁迅的书。他还说,想找个时间把鲁迅的书再细细读一遍。也有很多人说,最好的文学都一定是接地气的,能简单直白绝不要晦涩难懂。那么我想,小学已经过去那么久了,时隔多年我再读一遍这个大师的作品或许会有不同的看法。《朝花夕拾》是在公交车上读完的,用了很长时间。虽然这本书并不厚,但由于我惰性严重,且一上公交车总爱打瞌睡,所以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前前后后加起来快一个月了。这也是读散文的好处,读完一篇丢掉,下次可以接着看下一篇。不会像小说一样,连贯性强,放置久了再读,还要重温前面的内容,一本小说频频打断,最后也就没有耐心再读下去了。《朝花夕拾》总共十二篇散文组成的,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我记忆中,学生时代学过的有《阿长与<</span>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剩余的几篇包括:《小引》《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父亲的病》《琐记》《范爱农》《后记》。这次阅读最大的感受就是,这真的是鲁迅吗?记忆中晦涩难懂的文字跑哪里去了?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小学时学过这篇文章,到现在,这篇文章的内容我基本上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唯独记得这篇文章的寓意,那就是俩字“批判”。其实只要提到鲁迅的文章,甭管内容是否记得,我永远都知道他写文章的目的和寓意都是“批判”。可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的文字是这样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这么温馨而生动的描写,我完全不记得了,只记得他文章的目的无一例外都是批判些什么。我想如果当时老师少讲一些他文章的寓意,多讲述一些他的文字,那么鲁迅在我们心中就是另一个形象了。最近几年,有关鲁迅文章要不要选进课本教材的讨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说,小学生根本读不懂鲁迅的作品,选进去也没什么用;也有人说,学生读不懂,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述加深理解。我想讨论这些,终究是因为老师课堂上只会讲这篇作品的目的和意义,很少讲这篇文章的文字有多好,技巧有多高。其实对于小学生,给他讲寓意,他也不会理解,只会死记硬背的把它照搬到试卷上。我回想起自己的小学时代,对“封建思想”这四个字也根本没太理解是什么意思,而为了能得到一个高分,我却一次又一次的把它填到试卷上。所以当我们讨论“鲁迅的文章要不要收录到学生教材中”时,不妨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讨论?为什么说起鲁迅就是他的作品难以理解?为什么一提到鲁迅孩子们都是额头冒汗?当我们用全部时间再给小孩子讲述让他们懵比的作品意义时,不如分出点时间讲些他们容易理解的文字。把沉重的批判变成美妙的文字,我想就不会再有“要不要把鲁迅的作品选进到教材中”这样的讨论了。要不要把鲁迅的作品收入到教材中了。

曾经的解释

诺亚方舟时期,上帝的洪水毁灭了人类,因为邪恶。作为一种假设,即怀旧也是一种罪恶,一种对己甚于对其他人的罪恶,也即,怀旧在某种意想的情形下还可以成为敌人,可以成为邪恶之物。然而悖论的东西必然存在,谁能解释得清楚?(或许因为有此世间许多物件方可严实存在)一个并不明显却大有可谓的东西便是毒品。怀旧与之不同的是我们不知何时沾染上了它们,只是当我们对它们有莫大而极至的仇恨方能解它,这种矛盾并非没有决绝的可能,可是首先我们有那么大的勇气或仇恨?因此这种路大约总是走走停停,时常发生在受挫的时候——悲伤或仇恨滋生出两种东西,对象不同,结果一致,那就是怀旧,如果再有些什么原因,那 必是感触,像那么一个愤世与仇恨的人,鲁迅,背地里也很哀伤,他不怕别人知道自己哀伤,只是大多数情形下很落寞,镇日烟不离手,如何解释呢?在《呐喊》里的描述:“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那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地落在脖颈里”这一段描写更改了我对先生的印象,我终于知道这位严肃的老者也是一个活在自己内心的人,也终于知道从那不会淡忘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发掘《野草》,《故事新谝》的众多篇什,再到《坟》的后序,《热风》的前后序,以及《夜》《死吊》《马上支日记》都是不仅易于接受,也同样精彩。而《朝花夕拾 小引》所说的:"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直接道出了这位老者的心言.在获得了与先生其实很简单的相同之后,我的心便开始放肆起来,这种放肆源于一种疯狂的理解,我在几年后作的<<解放被缠住的树林>>里写:"或许小时候被影响的多了,春的,夏的,秋的,冬的,绿的,红黄相间的,落叶落得赤裸裸的,安静的,还是感伤的树林,都对我都有一种不由自主的吸引力,一个信仰上帝,相信上帝存在的人,除了教堂,树林也同样亲切,因为它同样宁静,这种人遁入树林,在别人看来,他仿佛消逝了,在他自己看来,则是投入了温暖静谧的怀抱."并想象了一个伤心的旅行家,来到了一个陌生之地,访问了一家作为学校用的教堂,于一棵叶子泛着阳光的苹果树下,遇到了一位尖下巴的小女孩--手里那着一朵小黄花,等到旅行家第二次看到她的时候,她一现就消失了,旅行家"聆听回音般一路跟过去"而后  "一大片一大片小黄花在脚边蔓延开去,直至眼角的末端,这是一片被小黄花统治着的地域,每走几步就会遇到一潭浓绿的池水,为了少踩坏花朵,我尽量放缓脚步,这儿大得出人意料,我不停地把眼光往四处放,预感一定会有更加奇异的事情让我吃惊,突然间脚下一绊,整个人一下子向前扑倒,我并没摔痛,甚至只是坐了下来,脸庞感触得到小黄花上露珠的冰凉,周围泥土气息浓烈,我竟然舍不得站起来,过了好久才起身,低着头也不知道走了多远,最终在一个大水池旁坐了下来.小黄花依旧向着前方蔓延,飘出我的视野之外,我眼前的黄花地中央有一圃红花,近前一闻,原来是一大圃的红玫瑰,它们几乎让人陶醉,每一朵都是那么美,花瓣充满了水分,鲜艳得明显有力,那位尖下巴的小女孩站在它们面前,白皙的脸庞上,红玫瑰似的嘴唇动人地笑着."  这个故事幻想的地点源于小时侯对一则童话卡通的记忆--一位公主被囚禁于黑森林里幽然却极至华丽的花园--那画面经过岁月的添加与想象,让我铭记,而故事想说的,是美能拯救心灵,旅行家是一位伤心的人,小女孩完成了这种拯救,为了突出这种拯救的震撼,我让那穿着蓝裙子的小女孩把旅行家从一朵小黄花到蔓延天地的黄花地,直到投入那圃天堂似的红玫瑰面前,似乎让他已经没有了记忆.

《朝花夕拾》书评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主要是鲁迅回忆他童年和青年发生的事情,体现了当时他眼中的世界。他的保姆长妈妈虽然有些时候有些粗神经并且没文化,但是还是很关心他,给他买了山海经。和蔼可亲的藤野先生不但纠正他学习上的错误,也教会了他认真做人。他小时候很憎恨的范爱农,长大了后再次认识了并很同情他。这些人物被描写的很真实,而事情充分的再现了他那个年代的样子。作为一个学生党,我读这本书纯粹是因为被老师要求读一篇散文,而且鲁迅的《朝花夕拾》又比较有名。由于这个,虽然我并不是非常喜欢读这本书,但我还是觉得鲁迅用简单平凡的语气描绘出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与事件。我看这本书纯粹是抱着“看故事”的感觉看的,所以除了最表面的一层讽刺之外(封建孝道什么的),也没有读出什么更深层次的对当时社会的不认同。这本书比起我这样的学生,更适合年龄再大一点的读者,而且最好不要当课文或者是为了作业而看。一篇书评有时候会毁了整本书……

经典常读

小时候就极爱这本书,仿佛作者并不是那个“睚眦必报”的鲁迅。最近再次翻起,尤其是看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看着他认真地写着小时候在墙角边那些植物,那些小虫子,那些童年的乐趣,顿时也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外婆家的墙角边玩的时光。两月前曾回外婆家一次,由于年久失修,无人居住,屋子里都长了野草。曾经最喜欢叠了纸船放在里面漂的小河,已经消失了;曾经是夏天最喜欢的乘凉大树,也没有了;最后在别家的菜园里玩了把真实的“偷菜”,才算是捡回点儿时的乐趣。也很想借鲁迅的那句“Ade”,表示对已逝的童年的怀念。

老书新翻

学生时代基本没有认真翻过鲁迅的书,显然我对于他实在是又敬又畏。《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的名字,当年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早已烂熟于心,然而真正去翻阅,却是在十年之后。感谢Kindle,要不是书城中的书太少,我说不定还不会去翻。虽然人们都说周作人在散文上的成就更胜一筹,但我更喜欢鲁迅这本只有寥寥数篇的小集子。老前辈的记忆力实在太好,于少年的琐事都写描写得如此分明,特别是去看五猖会被父亲唤回背书的片断,那种天真与失落的心情于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涟漪。父亲的病这篇,没有写入课本也是憾事。那样的年代,西学早已东渐,而民间行医则依旧多半是混杂迷信,专坑本来绝望的病人的钱。蟋蟀入药还要抓原配,真是醉驴吃无花果,让人忍俊不禁了。散文毕竟比杂文读起来顺畅好多,真实且直击心腑。在这个矫揉造作的年代,再读这样的文字,有如凉风习习,沁人心脾。

重拾是感动

重读鲁迅,感慨颇多。鲁迅留给我的印象并不好,因为在小学的教科书中经常出现他的文章,那时候的感觉就是:鲁迅的文章怎么这么长啊!怎么这么难懂啊!非但这样,老师讲鲁迅课文的时候讲得也非常枯燥,经常一个字,一个词也要分析半天。所以在我的童年,看到鲁迅这两个字心里早就畏了三分。很幸运今天有勇气重新拿起鲁迅的文字来读,一点儿都不遗憾,反而有很大的收获!原来鲁迅的文字是这样的有味道,有历史的积淀,有朴素的清香。就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说吧,今天读到这篇文章真的很感动,文字是那么的美,而他展现出的那一幅幅图景在我的大脑里简直挥之不去。小学老师真的毁了这篇这么美的文章。总之,从他的文字中,有一种精神,有一种力量,有时推着你向前,有时拉着你往后。

9.鲁迅《朝花夕拾》

其实算是第二遍看了。个人觉得这本书只是鲁迅先生用来怀念过去的人和事的,虽偶尔批评现实的句子,但这不是这本小集子所主要表达的。相较于之前阅读的《故事新编》,这本白话语言运用更熟练,也更贴近自然和生活。《故事新编》让我觉得鲁迅是一个充满想象力有着打破传统思维的新青年,那么《朝花夕拾》则让我感到一个历经生活而不失本真的老者

火苗20︰魯迅《朝花夕拾》讀書會後記(一一年六月)

主題︰魯迅《朝花夕拾》讀書會內容︰討論魯迅《朝花夕拾》讀書會時間︰2011年6月18日,星期六,18:30-21:30地點︰城市大學飯堂參古人數︰8個參加者︰子軒、詩哲、許栩、業、Alvin、家欣、志森、大榮後記︰感謝詩哲為這次讀書會預備了不少延伸閱讀材料。首先從「小引」開始,從中勾勒魯迅的寫作緣起,對讀〈《故事新編》序言〉,嘗試捕捉其思緒,點出回憶的關鍵。參看鈴木將久、丸尾常喜兩位日本學者整理的〈魯迅作品一覽1924-1927〉,留意作品的創作年份,點出「三一八事件」對《朝花夕拾》創作之影響。閱讀附加材料,魯迅的〈無花的薔薇之二〉,對比前三章與後六章的題材和語調的分別,又思考《朝花夕拾》與其他雜文的風格轉向問題。接著,嘗試進入記憶、哀悼、書寫的角度,悼人,悼過去的時光。對讀〈父親的病〉與《自言自語》中的〈我的父親〉,以及對讀〈藤野先生〉與〈《吶喊》自序〉,探討相同題材的書寫的變化特點,以及這種改動的意義為何。最後嘗試以《野草》的〈題辭〉進入魯迅其否定與肯定之悖論關係的書寫狀態作結。另外一些要點︰《朝花夕拾》的性質如何把握?從文體角度切入作品?「記憶與書寫」,也可能是「記憶與閱讀」?雜文的主題之傾向性問題?魯迅對書寫與救國的信念有無變化?魯迅對學術的態度?文學史對魯迅的定位情況?巨人魯迅與個人魯迅之形象如何?火苗6月19日

漫长的致歉--关于《朝花夕拾》

1、本书是鲁迅1926年所作。鲁迅1881年生,逝于1936年。写这书时,他45岁,是回忆性的散文集,共10篇。在创作中间,经历过一段流离的时光。本书主要记录的是鲁迅年少时的故乡生活以及青年时期的一些回忆,很生活,很有青年气。大抵是人们对于童年、对于故乡,总有多一份的温情,对年轻时总有一份留恋的缘故。2、鲁迅对于动物的态度很有意思,具有平等的气息。比如,年少时他救了一只蛇口逃生的隐鼠,收作宠物。被救的隐鼠也亲人,鲁迅便赋予了它超俗的期望,将其视为自己的“墨猴”。(虽然后面隐鼠被长妈妈踩死了,是个非常悲伤的结局,还因中间有欺骗的缘故与猫结下仇。)另比如,鲁迅对于动物园的描写:“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猫·狗·鼠》)3、他也描述了一类最差的婚姻:“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鲁迅将这个老人称为“是个寂寞者”。(《阿长与<山海经>》)4、关于他写的两个版本郭巨埋子的故事,让我想了特别多。故事版本一:郭巨家贫,为节省食物以供母,埋子。故事版本二(刘向《孝子传》):郭巨家本来是富的,但他把财产都给了两个弟弟。孩子还没长到三岁,接下来就和版本一差不多的发展,但在挖坑的过程中,挖到了黄金一釜,上面写着: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鲁迅玩笑说,知道这故事后,因为家景正在变坏,很怕自己父亲去做这样的孝子。(《<二十四孝图>》)不知为什么这版本二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或许是因为,两个故事都是对男权社会下不平等家庭关系赤裸裸的展现吧。郭巨要埋子,孩子根本没有被作为人来看待,孩子母亲的意见也寻不到。而愚公也类似,他要移山,那是他自己的选择,可是他的妻子、儿子、孙子们应该有他们自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有么?没有!只有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的豪言壮语。在“父父子子”、“三从四德”等观念的束缚下,一家之主便是家庭的暴君,能捆绑一整个家庭一起毁灭。也或许,是因为这两个故事中都有多管人间闲事的上天或神力的缘故吧。作为非人类、超脱于人类之上的力量,却没有一点超脱性,或者说没有神性。理解不了天帝怎么会被愚公给感动的,更理解不了上天怎么会送给郭巨一釜黄金的。不说作为天界本不应该轻易插手人间事,插手还协助混蛋事,平添厌恶。在故事中增添一个超自然力,为的是达到作者意识形态上的目的,但用的却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与侥幸为手段,这是非常无赖的。移用鲁迅先生其他篇章中的话来说,就是:“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5、非常具有现代意义的一段:“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化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哈哈哈哈,真是真性情,抚掌而笑。6、鲁迅经典的讽刺与辩论自然也有,看的时候标注了下,但就不摘抄了。因为这天实在是太冷了。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中共含了10个故事。每个故事的开始鲁迅都用大量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来传达自己的感想,所以我不能理解全部。可是当他开始回忆从前的故事的时候,我却能理解很多他的想法了。他在第一个故事中就说了自己不喜欢猫这件事。我非常能感同身受,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狗,不喜欢猫。我不像鲁迅那样与猫有过什么不好的经历,也不是因为看到过的猫的形象而憎恶它们。我觉得狗有许多让我敬佩的精神—— 它们乐于奉献,忠诚于善待过它们的人,并且会为主人付出它们的感情。可猫却似乎只为自己着想,并不会真的关心他们的主人。鲁迅回忆了他曾经的保姆——长妈妈。听他的描述,他小时候非常讨厌他的这个保姆,可在故事中他却说了很多长妈妈好的地方。每个人对自己的过去中的人都会有一些宽容和大方的。这也是人们变得开心的一种方法吧,忆起忽略的好,丢弃不好的回忆。当下激烈的感情早已磨灭,重新回忆过去时自然会看得不同。这总会引起人们懊悔自己曾经的行为。虽然那时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但现在看到的也不一定就是真的。我觉得讨厌一个人也不是什么过错,只要保守道德并保持善心就好了 。之后鲁迅提到了《二十四孝图》。 鲁迅提到了许多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三个故事便是“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听到这些故事的时候我完全不能接受这些所谓孝顺的行为。在我的印象中父母都会无私地为儿女着想,而作为儿女就要孝顺父母,不仅是照顾他们,也要照顾好自己才能不让父母担心。于是我非常不理解《二十四孝图》对孝顺的定义,更不理解那些故事中的父母的思想。鲁迅作出了解释,他认为许多这些故事是被后来的人给改变了,从而“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其实随着时代的改变思想本来就会改变,现实中也没有什么人会因为一些古代的故事而做出荒谬的行为。鲁迅的许多故事都引起了我的共鸣,但是他写这些故事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讽刺封建社会。他在不同的故事中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讽刺了封建思想。在一个故事中他的父亲让他背完书才可以出去玩,可他到现在也只记得几行字了,因为那时候根本就没有理解背的是什么。他在书孰的时候也同样被逼着读书,可他真正好奇的却不能得知。他的童心,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被抑制了。鲁迅讽刺了这种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不仅是封建教育,鲁迅对于封建礼仪也非常反感。在他父亲临死时,他按照封建观念不停地呼喊着他的父亲,可现在却十分后悔,觉得自己那时增加了父亲的痛苦。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到他在对待将要去世的人的态度是偏向西方思想的,认为应该减少他们的痛苦,而不是争取让他们多活一分一秒。在后文鲁迅也表达了他认为中国的封建思想太过顽固,不愿意接受任何外国文化。


 朝花夕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