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蘭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9575984052
作者:比爾波特
页数:352页

内容概要

比爾‧波特(Bill Porter)
(赤松居士)
美國當代作家、翻譯家和著名漢學家。他將許多中國古代的佛教典籍翻譯成英文,在歐美引起了極大的迴響。曾經以「赤松」為筆名,將《寒山詩集》、《石屋山詩集》和《菩提達摩禪法》等翻譯成英文出版。從一九七二年起,他一直生活在台灣和香港,經常在中國大陸旅行,並撰寫了大量介紹中國風土文物的書籍和遊記。本書是最著名的作品,曾在歐美各國掀起了一股學習中國文化的熱潮。
譯者簡介
明潔
原名董曉鸝,一九九三年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德語系。曾任大學教師,後為自由撰稿人。主要譯著及自著有:《活得安祥》、《與生命相約》、《生命的轉化與療救》、《佛之心法》、《步入解脫》、《正念的奇蹟》、《禪宗大德悟道因緣》、《空谷幽蘭》、《花落的聲音》等。

作者简介

本書為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所寫的一部「尋隱之旅」,親自探訪隱居在終南山附近的現代隱士,尋找隱士文化的傳統和歷史的蹤跡,表達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讚歎、嚮往和懷念,敘述他所看到的中國傳統文化未來發展的希望。
本書雖然是作者的「尋隱之旅」,但風格並不凝重。比爾描寫被摧殘的老樹時,也同時讓讀者看到老樹上的嫩芽。本書的文字優美,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字裡行間透露著美國式的幽默,常常讓讀者會心一笑。因此更正確地說,這是一本關於傳統文化復興的「希望之旅」。
本書穿插數十張優美的風景照片,是作者的好友、美國著名的攝影師史蒂芬‧約翰遜冒者生命危險所拍攝的。


 空谷幽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隱士,在一般人的概念中,似乎只存活於古代的深山之中。諸葛亮、陶淵明、傳真教祖師王揚明、蘇東坡等都是歷史上有名的隱士。但是,在現今受盡文化與政治災劫之害的中國大陸中,會不會有可能仍存在着隱士呢?       《空谷幽蘭-尋訪當代隱士》以優美的文字描述隱士們的的生活。他們所遁隱的深山,在作者的筆下亦增添了靈氣。書中除了講述作者冒着被公安以間諜罪拘捕的危險,前往深山尋找隱士的經歷之外,更加插了與古代終南山隱士有關的事跡、古文獻及名勝古蹟的介紹。《空谷幽蘭》具學術性之餘,又集遊記、冒險、人生價值的討論於一身,讀來趣味央然。       隱士們的反璞歸真、為尋覓生命之道而入山過着與世隔絕生活的決意,對生活在現今物慾橫流、功利主義社會的我們而言,又何嘗不是一劑清爽的良藥?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想来我们更应关注于隐士的目的,即成为能与天对话的萨满,最终得到那个永恒可“无”。萨满、天、无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和演进过程?当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晓得一些天道,就如饿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之类的。那么更高级的道是什么?怎样洞察?怎样与之互动?也许只有极少数的隐士才能晓得。
      
      仰视还是平视,抑或低头践行,当然还有视而不见,这就是我们的态度。
      
  •     霁月光风同作伴,青山绿水共为邻。隐士,这群最和善最幸福的人,不受幻想和习俗强加于人的各种价值观念的左右,他们一直是中国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承载了中国文化最古老的价值观。独处高峰上,白云去复还;群山拥足下,岚雾出岫间; 坐观天地阔,静听古今闲;天真亦无妄。明暗落山前。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隐去了所有的沉重,伤感和苦难,只剩下飘逸和幽雅。此間堪避世,箕坐已忘年……
  •       如果当你已经读过了“道德经”,你就会明白波特用自己行动在践行着他对老子的理解,用虔诚的诉述和深刻的自我反省来与这位道家的创始人进行空谷对话,当他去拜访隐士,之前他他先对老子的生迹进行了体悟,他体悟到了,老子的道是什么,他继续像现在还在继续践行道的隐士进行深刻的访谈,或许,波特想告诉我们,这些类似生长在空谷的兰花,虽然看着孤独,其实他们在追求老子真正的道,也就是每个人自己道。
  •       为什么现在仍身处尘世?
      
      不知道。只是感到时间未到。
    ——————————————
    这也是自己曾经思考过的问题。
    想起从前失恋的时候去了寺庙祈祷,刚一进去,师太幽幽地说:施主,你尘缘未了~
  •       偶然在书架上发现这本书。犹如碑文般凹版的印刷,上面若隐若现的墨迹,真如石碑一般。在看这样文气十足的书名却是一个外国人所著,顿时吸引住了眼球。再看书背的介绍——隐士,的确是可以让外国人心驰神往的一个主题。
      
      再看全书,书中文字平铺直叙,简单直白,多记录所寻道士、和尚所言以及作者所行路径,偶有作者感想穿插,最诗意的大概就是这个书名了。类似的主题若是国人所著,想必文中其行其感能更富有韵味(当然作者在书中引经据典所显其对中国禅、道、历史等了解比常人更甚),更让人好奇此书英文原著是如何表达的。
      
      书中所言隐士,多是道士、和尚、比丘尼等。隐士初给的印象倒不是和宗教所关,只是再想,若无类似宗教的支撑也很少能去做此孤独修行吧。即便是作者此行,也是其对道的追寻。
      
      作者1989年走进终南山寻找隐士。那个年代遗留的寺庙,多还未修缮,能吸引游客的也就寥寥,而此时已有多名道士、和尚已言游客的到来对修行有很大的影响,而真正修行的人愈发减少的事实。那时至今日,想来真修行的人也定不在那些闻名于世香火众多的寺庙之中,更是在群山流水之间了。而终南山的开发,想必留给修行之人的空间愈发减少。
      不过正如作者来大陆时,台湾告知其大陆已没有隐士而其还能寻到一样,也许现在隐士虽更是寥寥但始终会存在于常人难以涉足的山间林中,去修行,追开悟。在任何一个时代,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对永恒的追求,是始终有人去追寻的。
      
      想来此时也绝非最坏的时代。
      
      P.S.1.一直不能理解国画中对山水的描画,看了此书中的照片方知原是我不曾见山罢了。书中照片虽模糊,黑白也不分明,却恰是山水画中的山水。山水画也是源于此处。
      P.S.2.竟然是安妮宝贝序,一开始都没发现,还好一开始没发现,否则估计看不下去了。
  •       纵观我国的历史,上下数千年,从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到尧、舜时代的许由和卷,下及百年前的虚云大师,几乎从有文字记载起,就已有隐士。隐士大至分为好几类:
      一类是绝对的隐居,独自修行,寄居于尘世之外,悠然自得,不再摄履红尘;
      一类是在悟道前隐居清修,悟道后入世教化,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如三国的诸葛亮,如百年前的虚云大师;
      一类不一定隐于山林,也许是隐于城市,也许就是我们身边的很普通的朋友,他们和光同尘,但又能独立于天地之外,如列子;
      一类是当国家有难之时,出世拯救万民于水火,国家安定的时候,不留恋荣华富贵,退隐泉林,“功成遂退”,如汉代之张良,唐代之李泌。
      但有一类,却是以隐为名,以隐求名,以名博官升,此所谓“终南捷径”,这便不知道算不算是隐士了。
  •       读了一半,总觉得有哪里不对。捕捉到的思绪说,是对这本书抱有的期冀本身就错了。
      先不说好坏,这是一本安静的书。只能一个人安静地读,一点音乐都不能有。可是你想从一本书中读出道是什么?笑话。这是一本书而已。
      也不知道应该从哪个方面来看待“寻访隐士”这件事。第一个念头是,这是一个很尴尬的行为。不被人找到才是隐士的意义所在。想得道,自己悟去;想了解隐士的生活,问别人去;想旅游——这本书看上去确实更像是一本游记——何必打扰不想被打扰的人。可终究宗教不是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隐士需要人供养,寺庙需要人修缮,衣钵需要人继承。这个群体需要被人了解。不问世事的出家人需要和执政者打交道以求得一席立足之地,寺庙成了人们参观修行者的动物园,住持坐上了宝马大师开通了博客空间。
      所以不是对书的期待有错,而是我太理想。做研究也必须给本科生上课不是么。
  •       我推断:没有森林,就没有枯枝;没有枯枝,就没有木柴;没有木柴,就没有茶;没有茶,就没有禅;没有禅,就没有隐士。
      根据埃利亚德所说,一个被称为萨满的人,“寻求着孤独,变得心不在焉,喜欢在森林里或人迹罕至的地方漫游,有幻觉,在睡眠中唱着歌儿”(出处同上)。假如这段话不是描述萨满学徒入门时期的出神状态的话,那么它也很可以适用于遵循隐士传统的人。在古代中国,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着的。
      
      
      或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中国人一直把隐士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恩人中的一个族群,因此,不管他们的修道追求看起来多么不同寻常和消极遁世,中国人都是持鼓励的态度,而不是泼冷水。不管隐士是否走出隐居生活去从政,他们对于整个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是一泓泓“纯粹的思考”和“纯粹的生活”的源泉,迟早会找到合适的渠道,流向城市的。
      
      1958年,中央政府开始鼓励农民从事艺术创作和手工艺制作。从那时起,户县农民就成为中国最有名的画家中的一个族群。无论何时,只要农活儿不太忙,他们就会骑上自行车,来到当地的艺术中心。中心给他们提供纸、画笔、海报画和少得不能再少的指导。
      我们在田河边停下来。在田河宽阔的沙质河床上,有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山平地凸起。这座小山就是楼观台,也就是《道德经》的家
      在古代,统治者们认为,掌握天道的知识对于管理国家事务是至关重要的。战役的胜负常常得取决于天气;而朝代的盛衰则要看彗星的尾巴
      
      农夫锁上门以后,邀请我们到他家喝碗热糖水。我们解完渴,他的妻子开始准备新鲜面条,农夫则开始削土豆。于是我回到外面,点燃了一支抽剩的香烟。农舍两侧长着高高的树,树枝上有几个喜鹊窝,喜鹊们在窝里吱吱喳喳地叫着。那个池塘占去了这个村子的大部分地盘,里面长满了干枯的灯芯草,正在风中瑟瑟作响。当我沿着池塘绕到对岸去的时候,惊起了两只青蛙,跳进水里去了。村里的孩子们告诉我,他们正在池塘里捉五色鱼。我想,不知道这五色鱼是不是一种鲑鱼,可是我所看到的,只有灯芯草。
      根据杜而未教授的语言学分析和文本分析,“道”这个字最初是指月相。中国最早的道教徒就是拜月的男女萨满,他们利用自己灵魂飞行的力量,去探索月亮永恒更生、亘古长存的秘密。在中国早期的萨满和他们的道教继承者们看来,太阳是永恒不变的。在变化的世界里,月亮掌握着所有的秘密。所以,探索道的秘密就是探索月亮的秘密。而要探索月亮的秘密,就要住在月亮神居住的地方,也即生活在城墙之外——因为那些城墙是人们修建起来以阻挡变化的。
      
      中国的警察就像北欧神话中的巨人。不管在哪里,警察检查一次,一般都要花上20~100元人民币——100元人民币相当于20美元。交多少钱取决于哪些证件出了问题。幸运的是,我们司机的所有五套证件都没有问题。
      
      在佛教里,觉悟是主要目标;在道教里,觉悟是次要的。觉悟后你还要继续修行,直到你逐渐地、非常自然地与道融为一体。如果你此生没有成功,那么你下一辈子还有机会。但是不修行的人就没有机会,他们的生命就此终结了。道教修行就是要修成一个长生不死之身,临终时它会从肉体中分离出来。你可以参观一下老子墓。他成仙的时候,把自己的骨骸留在了那里。我们的目标与他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要与道融为一体。
      
      如道教徒所宣称的,道教的历史形态可能起源于终南山西端的楼观台。可是它的史前形式,却远在很早以前,就已在终南山东端的华山上兴盛了。对于道教徒来说,华山的意义甚至要超出史前时期,一直回溯到万物创始的时候。
      经过几千年的风化之后,盘古的脚逐渐变得像一朵石头叶子上开出的花,因此早期的中国人把西岳称为“华山”——花山。它开在中国最早的部落文明的中心地带,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喜欢称自己为“华人”。这一称呼表明了这座山对于他们的祖先曾经有过多么重大的意义。
      
      始也,我以汝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天生万民,必授之职。多男子而授之职,则何惧之有?富而使人分之,则何事之有?夫圣人,鹑居而食,鸟行而无彰,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
      
      2000年前,汉代的历史学家们说,在汉明帝统治期间,全国的人口是5000万左右,而登记在册的道教大师有1300人。换句话来说,当时全国的人口是现在的1/20,而道教大师的数目却是现在的10倍。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悲哀的现状,可是很多中国人现在还把道教称为他们的国教。
      
      通过望远镜,我看见史蒂芬把几个登山者吓住了。他爬过铁链,以得到一个更佳的角度,去拍摄华山北峰——此时北峰的岩顶正兀立在旋转的岚气中。我身边站着三位广东来的商业艺术家,他们和我一样,正注视着这同一幕场景。他们中的两位使用的是油画颜料,另一位用的是粉蜡笔。中国墨汁再也看不到了。
  •        文/暮邑
      
        儒释道如何入门是件大课题,但对初时兴趣的培养,稍作简单些。一些掌故、风物种种都易引导“无知者”对其产生探知的意向,有这种功效的记述,便是大文章。其中,《空谷幽兰》便颇有感染力。
        这是一本常年旅居台湾与大陆间的美国人——比尔-波特,写的游记。他是一名汉学家,尤功中国的佛教和道教,同时他自身也是一位佛教居士。这本书书写了他在终南山中寻找当代山中隐士的详细经过,并加以评论和介绍。隐士,是一个神秘的族群,却也有着大众化的基础,很多人都会在一时一地升起过隐居情怀,却也只是闪念而已。
         读过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了解了人的恒心与毅力是如此之大!宗教信仰不是一种强制的事物,所以他们有的更多的还是平常心。一位在山上住了七十多年的隐士,这七十多年的岁月里没下过一次山,他并不知道谁是毛泽东,更不晓得共产党,但他明了“生”与“死”,明了生存的智慧。谁又能否认这不算是一种伟大呢?在他的采访中,得知有很多佛教隐士是北大中文系的毕业生,他们风华正茂,却安静的像位百年老人。或许他们天生喜欢安静,把孤独当作一种享受;或许他们有更高的追求,把人生当做一次旅行。无论怎么说,这便是空山幽谷,空谷幽兰。
         生存的阻力是欲望,包括食欲。生存的目标是死亡,包括地狱。只有消去一切感受,不高歌、不哀悼、不畏惧、不祈求,才能融入自然,融入真实的天与地。对凡人来说,这或许就是孤独!但对于隐士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隐士也分很多种,儒释道的隐者们探寻者自己的修行路径,无论修什么,其实都不如不修。书中记述着这么一句话,“努力活着就够我忙活的了”,这是一位老和尚对笔者提问修哪个法门的回答。在与世隔绝的深山中,也同样要生活。也许,这才是一位真正的隐士。
         生活其实不必那么劳累,栉风沐雨、日理万机的感受是自己强加于自身的,这种自我摧残式的生活完全是靠自身的意念坚持着,这种坚持还有来自外界、他人的鼓励与影响。社会就像一个蜘蛛网,各个人生交叉在一起。人与人互相警示、引导着他人的生活,其实也让自己陷入了生活的困苦之中,不能自拔。隐士们,正是看透了这种关系,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甚至不拘泥于道德的规范,把人性的本真畅快淋漓的发挥了出来。他们懂得过去与未来是造成苦难的原因,所以隐者不会等待,不会留恋,他们只吸当下气,吐当下息,不受时间、空间、事件、人物的影响与圈囿。人,本是自由的;生活,本可以没有桎梏。
        隐士情怀是我们都曾怀揣过的,但又不舍抛下现有的生活,继续在劳累中咒骂一切,而这债是谁酿的又该如何还,没有人在意。因为现在的价值观必须让人们在劳累中生存,所以我们也心安理得的生活着。隐居,也只是生活的一种偏离主流的形式而已;各种形式的生活,都无可厚非,无需评论。
        故,文中大道亦可抛弃,仅探访的所闻所见,便可令“无知者”对儒释道的好奇心,陡增一码。
  •       此书的主要发生时段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距今已经20余载,我很好奇的是现在终南山是否还有隐者存在?他们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和20年年前相比,和数百、上千年前相比,是否有所不同?
      
      如果说20多年前还有那么一部分虔诚寻道,修炼自我的隐者,那在当今被物质扁平的这个世界中,是否还有他们存在的空间,二十年后的他们现在又是怎么样的,当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很希望能够有这么一本续篇。
      
      何为道,即为天,何为天,即在心。换想之,隐者自有隐者之道,我等凡夫究竟也是过虑了。
      
      文者为一美国学者,但对于道、佛、禅、儒的理解远甚于大多国人,我们在口口声声要弘扬文化的时候,但又有多少人会如同文者一般苦旅寻道?
      
      昨日还和一好友在探讨佛教,我本初涉,理解尚浅,但困扰我数年的问题就是当今的中原佛教,已经变得功利,我烧香布施请愿,菩萨保佑实现,我再还愿,犹如合同契约,成为了一种交易。
      关于这点,本书中有了部分隐者的回答,他们之所以隐,即为远离人间尘嚣,皈依道之本意,书中记载了很多位识字不多的隐者,但话语间却透出哲人般的见解,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       读完这卷书,终南山、道士、僧人,那些山,那些水,那些人,那些纯朴的微笑,一直在心头产生联想,而宗教该走向何方,则一直积压心头。
      清幽、宁静、淳朴,是我认为可以用来形容这本书的三个词。深山里的人,与世隔绝,但是又不至于孤僻,这是每一个身居都市的人要思考的现象。为什么你会焦虑?则是每个人要探索的问题。
      在我看来,要达到修道者的境界,必须做到两件事: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以及适当的减负,万事万物不要想太多,否则只会徒增烦恼。
      中国不仅科技上出不了大师,就连宗教上也出不了大师。从古时候的人才辈出,到今天的寥若孤星,值得我们深思。究竟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
      
  •       读完《空谷幽兰》,久久不能平静。一周之后,用脑图软件写了读书笔记,回头又花了一个下午对书中的访谈做了摘录。拷几节如下:
      摘录1:【志诚和尚:只要你不受欲望的困扰,只要你的心不受妄想左右,那么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根本没有区别。一旦你的心很清净,你就能理解业。。。你知道,我只是一个山人。我只是把话串在一起,它们并不一定有什么意义。给你的土豆来点儿热辣椒怎么样?】
      摘录2:【续洞住持:在禅宗里,我们不停地问,谁在念佛。我们所想的一切就是,佛号是哪里升起来的。我们不停地问,直到我们发现自己出生以前的本来面目。这就是神。我们一心一意地坐着。如果心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不管它到哪儿,我们都跟着它,直到最后心变得安静下来;直到无禅可参,无问可问;直到我们到了这种境界,不问而问,问而无问。我们不停地问,直到我们最终找到一个答案,直到妄想消尽;直到我们能够吞下这个世界,它所有的山河大地,一切的一切,但是这个世界不能吞下我们;直到我们能够骑虎,而虎不能骑我们;直到我们发现了我们到底是谁。这就是禅。】
      摘录3:【谢道长:你不能只靠逛逛道观就能学到东西。。。你必须头脑清醒、心地纯净。就像我刚才说过的,至少要有三年的体能训练,你的心才会变得足够宁静,才能够理解道。】
      几个结论:
      1,隐士生活是人生选择的结果,不是目标。
      2,隐士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特别在乱世。
      3,隐士是古代农耕文明的灾备库。
      
      
  •         我在暑假重读了一次《空谷幽兰》。
        一本写中国隐士的书,作者却是一个外国人——来自美国的比尔·波特,译者是著有《花落的声音》的明洁。
        比尔是为寻找隐士而来,在道教文化日渐衰微的现在,他与他的好友,摄影师史蒂芬沿着终南山的山脉探求中国古老的修行方式。即使他事先并不知道是否能找到他们。这一条路并不平坦,总有大大小小的考验在前方。警察的盘问,险峻的环境,以及隐士们的拒绝。但同时沿途有风光秀丽,有遗址庄严。比尔将此写成了一本书。
        全书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措辞简单、平凡。是想象中该有的笔调,娓娓道来,比起写书,更像在讲一个故事。
        比尔在序言中提到:“……找到生活中‘独处’的乐趣——不是离群索居,而是因为更深的觉悟和仁慈,与大家更为和谐地共处。”这是他崇尚的生活方式,在滚滚红尘,利益蒙蔽双眼的现实似有更深的意义。比尔的“独处”之趣与中国传统的“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的隐士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只要心静,哪里都是修行之所。是这个意思。
        比尔的旅程串联起了《空谷幽兰》的脉络。按照比尔自己的叙述,因为“《道德经》是我最喜欢的篇章之一”,所以“当我得知它是在终南山里写出来的时候,我决定追随它的作者的足迹”。(P058)
        在函谷关,比尔分别拜访了诸如“丰都和镐都被埋葬了的遗址”、祖庵村重阳宫等地,并与一位姓张的道姑进行了交谈。在楼观台上,比尔对住持任法融进行了采访。
        华山的路途中,比尔拜访了谢道长。在文中的插图(P095)中可看到,即使胡子头发已白,这个老人精神依旧矍铄。信仰可以给人带来一种力量,可以自如的抵抗生命。即使肉体已老去,精神世界依然年轻。
        而在之后的路途中,比尔拜访了续洞、宏林等人。有一些是已经出名了的大师,也有一些是萍水相逢的隐士。他们有着各种的不同,而他们的相同则是他们都在寻求一种自我与自然的平衡点。
        儒道释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似融合在了一起。邵汉明与漆思在《“和而不同”:儒道释和谐思想分疏及其当代启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中指出:“儒道释三教合流,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多元一体’的思想结构”,由此,似乎并不难理解比尔所拜访的隐士中既有道家的,也有佛教的。他们寻求的东西始终是相同的,如其中一位道长所言:“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与这个自然的过程融为一体。”
        因为目标坚定,所以他们能够在精神世界上进行自我束缚。自持修身,可以忍耐。生活条件的简陋以及环境的恶劣并不能阻挡他们探究自身的脚步。相反,能让他们更为自省。
        所谓修行者,并不是居于荒郊野岭,那只不过是一种生活的环境。真正的修行者,无惧于外界条件,他们所追求的,是物质之外的精神顿悟。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的高于肉体的开悟,一种道。这种开悟是对自身的一种提升,而不是提高自己身价的资本。这种道让他们的精神世界永远超脱于现实,处于尘世所无法轻易抵达的高度。
        也正因为如此,俗世里的人们,对于可以称之为“隐士”的人,有着一种可称之为盲目崇拜的情绪。这也可以称之为是中国人的隐士情结。
        
        我读《空谷幽兰》读了多遍,从最初的匆匆一览到最后仔细耐心地做笔记,期间,我也从高中升入了大学。阅历的改变带来对文字不同的领悟,每一次阅读都像在与作者对话。而当岁月流逝之后,重新去翻阅之前所写下的只言片语,也在感慨着自己的成长和曾几何时所拥有过的天真。
        闲暇时与同学交流心得,同学笑语:“比尔很天真。”
        当中国人自己都已经不相信有隐士的存在的时候,他仍旧固执地相信着,并且身体力行的踏上了路途。当曾经被尊为“国教”的道教都已经快消失在民众的视野的时候,他仍旧以一种洁身自持的方式进行着自己的修行,寻求生出世界万物的本源——道。我们所遗弃的,他捡起来了,然后在他的那个世界里宣扬。而到最后,又是曾不屑一顾的我们,将此奉为人生哲学。
        这未尝不是一种讽刺。
        对古代宗教文化的喜爱让我去阅读这一方面的书,从比尔的《空谷幽兰》为起点,相继阅读了明洁《花落的声音》,后来接触顾野生的《朝圣》。都不是非常大众的书,但都在那个文化圈子里颇有声名。
        从一种书类的兴起和没落可以看到一种文化的兴起和没落。时代的前进似乎总会带来一些改变,然后又带走那些改变。触动过心灵的东西毕竟不会变的,因为在心里留下了刻印。然而,让人觉得遗憾的是,文字的世界那么大,而人终究太渺小了。哪怕究其一生都在阅读,也无法将所有读尽。
        而身在此间,能做的无非就是铭记和传承。
        
        将这篇书评取名为《探究之旅》,毕竟并不是很恰当。而这篇文章在严格意义上来讲,也算不得一篇书评。只是当我在回忆《空谷幽兰》里的点点滴滴的时候,串联起记忆的终究还是比尔的旅程。
        此探究,既可称之为比尔的寻求隐士之旅,也可称之为探索人生之旅吧。
        有一些零碎感想终究写不出来,那种在阅读期间产生的对只言片语的共鸣,到最后也终究只能由自己领悟了。
  •       大学在西安,多次和室友提到上一次太白山,却一直未能成行,终以为憾。太白山属于终南山的一部分,南山盛产道士、和尚,当然还有其中的隐者。老子在楼观台记录下了他的《道德经》,山的北边西安境内有众多寺庙,著名如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等。八十年代,当作者冒着被认为是间谍的危险在山间穿行的时候,不知是否在享受着如隐者那样的孤独。
      
      最后,作者提到西安柏树林路有一条巷子,拐进去就是一个隐士聚集的寺庙,所谓大隐于市。对于我而言,这条路是那么熟悉,每次一到这条路上就是去柏树林一号买夹膜。好吧,我是享受不了孤独的人。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在中国,隐士们有一种解脱自在的精神。保持自在的心灵,有些身体与心灵远离喧嚣大都市,有些处闹市而修行。
       老子说,要修静和不偏不倚。要自然。自然的意思是不强求。当你自然地行事的时候,你就会得到你需要的东西。但是为了了解什么是自然的,你必须修静。
       关于修行,基础的东西你哪儿都能学到,要学更深的秘密。当你修行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你自然就会遇到一位师傅。但是你不要着急,得有终身献身于修行的准备。修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首先,得悟。保持清心寡欲。道教的修行是修炼成一个长生不死之身而佛教是寻求摆脱一切的真相。
       你可以不信。但你修就会有所得,不修,你就会无所获。
      
      
      
      --------------------------------------------------------------------------------------------------------------------------- 这就让我想起前几日。在馆里,有几位学生过来咨询“请问这个瑜伽要学多久,才能减肥,才能变得有气质。我要面试作为才艺,三天必须学会舞韵。”“我不想老作为一名写手,我想作作家。”“我想学书画”“一个礼拜学会游泳”“我的论文要写庄子,赶紧看下南怀瑾的《读庄子》”
       我们想做的事情太多,看上去任何事情都合适。做点这儿,一点那个。可每件都很片面。没办法将气沉到底,没法去思。终日持有妄想。或许,我可以做到。就算做到又如何,那是什么?运气。
       隐士,现在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多。恐怕,能放下,不执着,去修行的人。太少了吧。那书中也讲述。隐士,也居于闹市。我们生活在闹市和其它人不一样。也在修行,也在寻找道。放宽范围那也算上隐士?
       关于修行,可否理解成是种信仰。而这份信仰督促你的还是神。而这个神,不单单是神户鬼怪的神。这个神也不是耶稣基督里的神。而是某种至高无上的精神意识了?不论在《圣经》《佛经》都有提过,不论是谁都无法填满你的心。而只有神能进入到你的心,你的灵,你的魂。
       每个人,从落地那一刻便有了他(她)的道.这条道,你看得见,看不见。只有去寻找她便清楚。你不寻找也有道。毛姆在《面纱》里也提及过。“有的人从鸦片里寻求这个道,有的人从上帝那里,有的人投奔了威士忌,有的人想从爱情里寻个究竟。而有了道,你还是什么也没得到”
       当人们努力去寻找道时,他们就失去了道。我们感觉看到了我们的道,我们感觉听到了我们的道。最终什么也得不到。修道,最终还得修德。就象食物能填饱肚子却填饱不了心。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从起点一路跋涉到终点。有得有失,过程中,有些难以割舍,最终只是大漠幻想。到终点你全都得放下。
      
  •       这本书缘起《禅的行囊》,说来这书整体写得很散,但总会在觉得有些乏味的时候,不经意地出现一句大智慧的话,多半出自终南山的隐士,也有一部分出自作者口中。他们都应该是得了道的人吧,内心是有大智慧的,这种智慧使他们拥有平和的心态,幸福的笑容,清贫的生活。
      生活中好脾气的人是不是也应该分俩种,一种是天生的好脾气。一种是对生活大彻大悟后的慈悲胸怀,可以容纳下生活的酸甜苦辣,使人平和宽容。
      说到底应该怎么才能做到这样呢?是不是也要靠我们在自己的生活里一点点的修行?
  •       我怎么觉得挺一般的
      
      尤其开头儿几章,把中国文化写成什么了。
      屈原还成了萨满了。还中国人至今还在往河里扔粽子,追赶屈原。
      
      站在另一个角度讲,各位可以想想,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美国人读了这本书,不知道这位作者在“美国人”眼中把中国人塑造成了什么形象。。。
      
      书名起的不错,里边内容也还行,但就是上述,觉得不太妥。
  •     极有味
  •       看网上终南山隐士的介绍提到了这本书,拿来翻一翻。按照作者的说法,与世界上其他地方迥然不同,隐士在中国自古以来地位崇高, 可以说是整个国家人民的精神引领者。这让他产生了寻访的强烈愿望。
      
      不过怎么来界定这个隐士?特别是作者一开头就把尧舜禹这些人都归为“隐士”,甚至屈原都成了“萨满”,实在让人读得有点岔气。必定每个文明的发展进程都是一样的?必定每个部落在成为国家之前都是通过“萨满”出魂来与天地沟通的?如果说负责祭祀事宜的就是萨满,屈原是“萨满”,那是不是后世那么多礼部尚书也都得称为萨满了?通篇来说,只要是曾经住在过终南山里的名人,通通都拿来说成是隐士,这个实在有点牵强,王维是隐士,孙思邈是隐士,华佗是隐士。。长安离终南山那么近,随便撇个腿就成隐士了。
      
      隐士为何要隐在终南山,这个作者似乎说清楚了,但隐士为何要隐?作者却是语焉不详。诸葛亮的隐,与老子的隐,与汉钟离的隐,这能一样么?作者寻访到的这些人,真的当得起中国的精神引领者么?求仙求道求问内心,说来说去还是有个求字。
      
      也许真正的隐士正如作者自己提到的那个薛道长,连话都不愿多与作者说一句的。
      
      不过我总觉得,博学未必是明智的必然条件,但明智者多半博学这总没有错的。作者寻访到的这些人,恕我不客气的说,很多人是没有多少识见的,其实就是来求学一些神秘主义的东西,一些得道成仙的捷径。这个事情该怎么说?对于我们不了解的事物,你可以说不懂不了解不能妄言,也可以说就是邪魔歪道。对于无法确定的事物,贸然就死心塌地相信它,这与愚昧何异?
      
      要修省内心,何必非要去深山?就像小孩子做功课,非得给他一个书桌一个安静的房间?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真是不错的。
      
      ps: 看到《沉思录》里的一句话,用在这里很合适:“一般人隐居在乡间,在海边,在山上,你也曾最向往这样的生活;但这乃是最为庸俗的事,因为你随时可以退隐到自己心里去。一个人不能找到一个去处比他自己的灵魂更为清净,尤其是如果他心中自有丘壑,只消凝神一顾,立刻便可获得宁静。”
      
      
  •        如果在人们历史生活的长久进程中,能有一些东西可称为精髓的话,我想就是人们对其自身以及身处宇宙处境所做的思考与探寻。在东西方文明发展启蒙的早期,都有先哲注意到这个问题,其中东方的哲学探索方式以其独特的向内追寻的实践特性显出异样的光芒。就像法遵比丘尼《灭苦之道》这本书所提到的:“中国哲学(百家争鸣)很快地沦为政治工具而显得乏善可陈!希腊哲学则于稍后开始忙着为一神信仰背书而无暇他顾!“,而佛教与道教却始终以实际修行为主,千年来几乎没有变化。
       作者比尔波特秉承了西方式的冒险探寻手段,以此来找寻东方文化的隐秘精髓,两者结合为世人展现了东方山中隐士的精神与生活。让人不得不觉得这些隐士就是东方文化的精髓,有他们,法就不会断。佛教很讲究缘分,书中几次讲到和尚认为是前世的缘分让他(她)得以遇到合适的修行环境,或者在濒死之际遇到菩萨搭救。在这些看似浪漫的叙述中,波特仿佛也是在寻找前缘般固执地探访隐士。
       本书主要讲的是终南山的隐士,2003年Edward A. Burger受此书影响,拿起摄像机拍出了一部影像版空谷幽兰(电影:《共坐白云中》)。
      其实除了终南山以外,其他山间仍有隐修的隐士。2011年,我两度参访五台山,见到一些出家隐居几十年的隐士,并打听到五台山仍有1949年以前闭关的高龄隐士,并打算于2017年出关,只是很少有人能找到他们。
       跑入山中做隐士,精神状态与生活都将面临极大考验。在这个物质文明日趋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本来面目越来越被喧嚣所遮蔽,而隐士们仿佛在背道而驰。我不相信一个人只靠着宗教感情能维持这种修行生活,所以我相信他们是有所得的,这种得使得他们仿佛要赶快从火宅绮梦中跳脱一样迫切,而开悟或见道的那一刻,如梦方醒的愉悦可能是常人无法体会的。
       也许我们仅仅把这本书当做一本书来看,看过就忘了。也许我们会想到书中的那些修行者,想到人生最后的归宿,那时可能会有认真纯粹的人打算做一些人生的抉择。
      
  •       空谷幽兰,早闻大名,今日拜读。
      
      写得好,当然,我认为翻译有很大关系,翻译的好。
      
      前几章,谈到对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理解,是在一般人以上的,那一章引经据典,则可以当做是对幼儿启蒙的教科书了。
      
      由道谈到佛,甚至萨满或者神仙,文章前行的脚步舒缓,沉稳。
      
      虽然访谈的内容,势必受到接受访谈者的影响,但我们可以不论真假,至少是一种当年风貌的回顾了。
      
      而作者本身,恰是因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而有了一种内心的关照感,故而虽然寻访的色彩仍旧有些猎奇,但平淡的陈述,更趋向于表现一种理解性的对一种内心向往文化的展示。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本更早的,寻路中国。
      
      外国作者对于中国的描绘,大不相同,但是流传的优秀作品,莫不是语言平白,细节充分的作品。我们有时候大大惊叹于这些细节,因为我们作为存在于此中文化的人,是很多时候,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的。
      
      佛道从无到有,从深到浅,在漫长的历史中,早已经浸淫了太多的世俗色彩,这些色彩,来自于我们中国独特的地理,气候,人文,制度,社会变迁。
      
      隐士文化其实也并非遥不可及,但是今日已非昨日。故所有的记述都是有不可重复的独一性。所以,他们是那么的美好。
      
      更不用提,在都市的烦恼中,我们还有一颗无比疲惫的心了。
  •     很纪实的文章,但是可能因为更喜欢看张剑峰的《寻访终南隐士》,所以少给一星,但是的确还是很好的一本书,尤其在那个年代,两个大胡子外国人,在所有人都说“隐士已经死了”的时代,到深山之中找寻还“幸存”的修行人,且找到了。。。那些饱含着智慧的朴实话语,更证明了这一点。而多年后,张剑峰们重蹈终南山,证明了那些修行人仍然“活着”,千百年来一直如此。。。
  •     中国国学研究之深入,对旅游寻隐之执着,文笔幽默之意趣,值得推荐
  •     这本书是高中的时候一个有信佛倾向的语文老师推荐的,拖了很久,现在才看完。这本书就是“寻隐士手记”,里面也记载了和部分隐士对话的语录。翻译得很不错;内容来说,现在的我看不懂也看不透。不过一贯对隐士的感觉就是好像高深但多半属于“自欺”,明明活在尘世中却要弄德很出尘╮(╯▽╰)╭
  •       密宗:密宗,又称为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秘密乘、金刚乘。综合各国的传承,统称为"密教"。八世纪时印度的密教,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祖师传入中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此宗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 密宗,又称为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秘密乘、金刚乘。综合各国的传承,统称为"密教"。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宝鸡眉县,东至陕西西安蓝田县,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主峰位于长安区境内,海拔2604米。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终南山主峰太白山盛产药材,素有“草药王国”之称,在当地至今都传唱着“太乙山,遍地宝、有病不用愁,上山扯把草”的歌谣。
      
      鬼谷:王诩,又名王禅,鬼谷子,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
      
      法华经:《妙法莲华经》[1]说一乘圆教,表清净了义,究竟圆满,微妙无上。《法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所说教法,属于开权显实的圆融教法,大小无异,显密圆融,显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义。在五时教判中,属于法华、涅盘之最后一时。因经中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誉为「经中之王」。
      [2]《妙法莲华经》关键词就是“妙法莲华”这四个字。“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莲华”是作比喻,形象地讲“妙”在什么地方,他的殊胜处,第一是花果同时;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内敛不露。
      
      地藏经: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佛在经中赞扬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的宏大誓愿,并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典型事例,如婆罗门女、光目女救度母亲的故事。还通过文殊菩萨、佛母摩耶夫人、定自在王菩萨、四天王、普贤菩萨、普广菩萨、大辩长者、阎罗天子、无毒鬼王、主命鬼王、坚牢地神、观世音菩萨、虚空藏菩萨的依次提问,以及地藏菩萨与释迦牟尼佛的对话,介绍了地狱的状况,解释了众生解脱生死、忏悔业障、救拔亲人眷属苦难的种种方法。释迦牟尼佛还在此经中表明,自己入灭之后至弥勒成佛以前的无佛世界中,教育度化世人的任务由大愿地藏菩萨负责。
      
      易经:《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因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等意,被相传为周人所做。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禅宗:禅宗,又称宗门[1],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2],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人,又称作“机锋”,为的是要让弟子们悟入真如法性、第八识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名为开悟[3]。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4],意指透过自身修证,从日常生活中参究真理,直到最后悟道,也就是真正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5]。然“悟道”并非事毕,而是才刚刚踏入佛道的“无门之门”,真正懂得“空性”的真实义,由此“悟后起修”,一直到净除二障: 烦恼障与所知障后,成就佛果。
      
      比丘:佛教受具足戒之后的男性出家僧侣,即称为比丘(女性出家众称为比丘尼)。为佛教五众、七众之一,与比丘尼合称出家二众。汉地居民通常以和尚或沙门来作为比丘的通称。
      因未成年而未受具足戒的男性佛教僧侣称为沙弥,只需受十戒。但在成年受具足戒之后,则要遵守二百五十条的比丘戒。
      
      黄粱梦:是中国《唐人传奇·枕中记》(作者沈既济)中的一段情节。
      内容大要:主角卢生住在邯郸的旅馆中,借道士吕翁(俗谓吕洞宾)的枕头一用,梦到自己考上科举作了丞相获得荣华富贵,醒来却发现是作梦,为时极短,连旅馆主人正在蒸的黄粱都还没熟。卢生因而领悟,功名富贵只是一场梦。这个主题后来为许多文学作品所运用。
      
      楞伽经: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是大乘佛法中综合了‘虚妄唯识系’及‘真常唯心系’之重要经典,亦即说明唯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之教义。属于如来藏学派,与《解深密经》同为论述唯识思想的重要经典
      
      读后感:
      1.红卫兵无处不在,他们就像凯撒大帝,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
      2.外国人比我们自己人还珍惜文化,感慨万千啊。
  •       这是写于2009.10.31的夜晚,那时刚读完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今天翻了一下旧本子,偶然发现了,看了一遍,几年前的自己的确和现在不同,那时写的东西也好幼稚。
      
      正文:
      
       自从对《庄子》痴迷之后,对《空谷幽兰》也是带着极大的兴趣去读。“空谷幽兰”好名字,很久很久之前就十分爱这个词,空寂、幽静,是一种超然的境界,人心之中世俗之外。
      
       比尔·波特去台湾的寺庙,台湾的和尚都向他保证:中国隐士已经不复存在了。曾经我也这么认为,一直觉得魏晋时期隐士比较多,鸦片战争以后,隐士就应该所剩无几了吧?现在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自己的思想太唯心了。
      
       “中国当然还有隐士。但是当你遇到他们的时候,你认不出他们;除非他们愿意让你找到,否则你就找不到。”
      五台山老和尚的一番话让我们醍醐灌顶,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如此见解?想必这就是常人与高人之间的差距吧!
      
       第四章《访道》,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内容详尽备至。“道”这个字我认为是很玄深的,它应该指的是:事物的道理。就如作者所说的:生活之道。将“道”与“月”相联系是因为二者都是变化中的。很喜欢书中这一段话:
      探索道的秘密就是探索月亮的秘密。而要探索月亮的秘密,就要住在月亮神居住的地方,也即生活在城墙之外——因为那些城墙是人们修建起来以阻挡变化的。
      
       这段话很有道理——人生活在阻挡变化的城墙之中。人总是害怕变化,不适应变化。《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哼哼就是最受不得变化的人,当变化已展现在眼前——奶酪没了,他仍是固守旧地不肯出发寻找新的奶酪,这样他将永远无法拥有新的奶酪。不适应变化的人终将会被淘汰,而主动去追寻变化的人是智者。
      
       第四章有一部分是作者对任道长(任法融,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的采访。任道长的回答中提到“道教修行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成仙,回归道之体,与道融为一体,道教修行就是要修成一个长生不死之身。——书中原话。让我不解的是:成仙、永生有何意义?难道这就是人生、道的至高境界?成了仙,获得了长生不死之身后,还要做什么?已达到了至高境界,再无其他美好的目标去追求,那这至高境界与死亡、回到虚无之中,又有何区别?我认为道教修行是自我内心的一种锻炼,是探索自然真理的一个历程;道教修行是提升思想高度、加深认知与理解外物能力的一种途径、方式。(这纯属我个人观点)
      
       在读佛家部分时,让我震惊的是,有许多大学生选择出家修行,而且他们当中大多是高等院校毕业,有些北大毕业生年岁轻轻就当了某些寺院的主持。
      
       志诚和尚:“只要你不受欲望的困扰,只要你的心不受妄想左右,那么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根本没有什么区别。一旦你的心很清净,你就能理解业。”(注:佛教徒称一切行为、言语、思想为业。)当我们不再受欲望的蛊惑,不再受纷繁的诱惑,当心清净下来,我们就有足够的精力去悟更有价值的事物。人生所追求的应当是美好的、有意义的、永久的东西;而不是肤浅的、缥缈的、庸俗的东西。追求精神层面的精髓而非物质层面的浮华。一个有思想的人站在另一个高度,一个平俗的人则更具动物特征。同样的人类则分为三大部分:先知、思想者、高级动物。这当中,大多数为第三类,他们缺乏自我认知,缺乏对世界的认知。他们只满足于在狭小的圈子内的争夺、斗争,对真理探索毫无兴趣。他们自娱自乐,对这种“争之游戏”乐此不疲,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多么可笑、可悲。
      
       隐士是抛开破碎世界而独自享受完整世界的人。他们以思想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但不同于尘世的世界。那是他们的精神栖息所,他们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去禅悟。中国有一句古话: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在如今这个世界,我们更应该懂得内心的修炼,懂得事物的外表与内在,懂得填补思想的空白。我们达不到完美境界,但我们可以一直追求完美,追求更高一层的人生境界,叩问人生应当如何度过。
      
      
      
      
      
  •       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人尊敬的人。
      
       ——《空谷幽兰》
      
      去年11月再次游历至西安时,郭兄说起,他有朋友在哲学系,每年都会去终南山拜访一些隐士,问我想不想一起去?有这样的事,想都不用想,我顺口就说,如果有机会请一定通知我。虽然那个时候终南山在我印象里只有诸如全真教、活死人墓这样的词语,但我依然想去对隐士的世界探个究竟。
      
      几个月后的今天,我拿到了一本书,名叫《空谷幽兰》,隐士的世界忽然间跃于纸上。
      
      作者波特是个美国人。“他1972年去往台湾,在一个佛教寺庙里生活了三年。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天亮前起来诵经,夜晚听钟声,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如果我的腿太疼,我就读书。三年后,他离开寺庙,隐居在一个山村里,开始着手翻译一些中国古代隐士的著作:寒山、拾得、丰干、石屋和菩提达摩。但最终,他决定自己亲自去寻访中国隐士,即使岁月流迁,他根本无法预知自己是否能够找到他们,或这种与宗教联结的生活方式是否存在。1989年,他找来自己的朋友,摄影师史蒂芬,两个人一起踏上去往终南山的路途。”
      
      我总感觉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成为隐士,或者过着一种隐居的生活。但为什么不是现在呢?这可能就是“尘缘未了”吧。什么时候这尘缘能了,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在生命最后一段时间,我终归能属于这个远离嘈杂人世的自然。
      
      “作者在书中采访了一些道教和佛教的代表性人物。年龄最大的已经九十多岁。他们大多常年在山上居住。过最简单的生活。自己种土豆,蔬菜,吃松树的松针和花粉。遵循严格的戒律。戒律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戒律使修行成为可能。如果你对自己不作要求,修行就会一无所获。……
      
      他们或者承担深重的孤独和贫寒,栖息在僻静无人抵达之处,或者在寺庙里忍受着游客喧嚣,琐碎杂物,无所事事,或者疾病缠身,平静等待死亡降临。他们的生活里并不是没有任何缺陷。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拥有灵魂深处纯粹而坚定的一簇火焰,那就是坚持和相信自己的修行。”
      
      对我来说:
      
      为什么修行?
      
      为生死悲痛敬畏,为自身的渺小感到深深恐惧,为人类反思本质的意识甚为困惑。所以,我选择修行作为个体独一无二存在的途径。
      
      为什么隐居?
      
      个人独处有利于入定沉思,与自然的融合能体验到强大的力量与喜悦,与宇宙精神合一的时刻便增进了对生命的理解。
      
      为什么现在仍身处尘世?
      
      不知道。只是感到时间未到。
  •       曾经有个信基督的姐姐极力向我说信仰的重要性,可惜我冥顽不灵。我总觉得信不信教,信不信佛,总不影响我做一个向善的人。那么既然我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我为什么一定要信基督、或者佛教呢?
      在最初接触这本书时,我是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去看的。作者是值得人尊敬的,一个外国人,即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再精通,对中文再熟悉,也改变不了一个人在异乡独自找寻的孤独感和茫然。
      作者追随者隐士的足迹,由此引出了佛教的教义、道教的教义等各方面的知识。由于个人对这些教义之类的不甚熟悉,所以有点一知半解。很想再去找点这些方面的书看看,但是终因为害怕自己太过沉迷而放弃。
      最终我把这本书看成了带着一点文化理想的旅游攻略书。说攻略也不太准确。因为我根本不会跑到深山处去寻找隐士。
      书里也对当时中国的宗教作了一点描述,令人汗颜的是,很多方面已经迷失了本义。总觉得让一个外国人看到我们自己的一些不好的东西就很羞愧。但是这就是现实。
      接着《禅的行囊》暂时看到一半。和《空谷幽兰》的时间比起来,社会、宗教等等产生了更多的问题。
      对于宗教,我始终是一个执念太深的人,无法深入体会。
  •     我想说我读的很认真
  •       总体来说我对这本书的感觉不是太强烈,以前喜欢看一下学科性的书和历史类的书,像这样旅行随笔类的(仅仅是我个人给他下的题材定义)还是第一次。第一、就书本本身来说我感觉让一个老外来描述中国隐士这么古老的话题总是感觉有点别扭,语言上有一丝的青涩,没有那么古香古色的味道,总是感觉特别肤浅,哲理性不高,当然对于一个外国友人能做到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还有就是有一点点羞愧,作为一个中国人想学习我们自家的文化要通过一个外国人,说实话以前我对隐士们不太了解,还不知道中国有大量的隐士存在,还不知道他们身上所代表的的精神,所以我感到羞愧。第二、关于隐士,确实隐士是中国文化很宝贵的一部分,他们身上有着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神,他们的精神也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东西,现在很难有人去体会那种精神,在现在社会中也很难有人去保持那种精神,我也打心底里尊重那些人,敬畏那些人,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竞争的社会你去做一个隐士实在是不可取的,人不能活的太自私,我个人认为我们活在这个社会就必须担当我们地责任,我们要报答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要培养我们的下一代,要为他们负责,为他们创造好的生活条件,而不能为了自己的一时解脱去选择当隐士,所以我们这些普通人在没有看破红尘之前还是不要去选择这条路,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做到大隐隐与市,在这个乌七八糟的社会保持我们人格的独立,保持那份原始的真善美,以宽容和乐观的心疼去对待你所遇到的人或事,做一个对家人对社会有用的人。第三、就是我感觉到了文革对于文化的迫害实在是毁灭性的,让很多人失去了信仰,让我们的很多文物受损,很多宗教的东西迫害实在是太大了,当然再多的也就不说了。第四、关于我们的宗教,其实什么事宗教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们的道教跟印度的佛教更像是一种哲学,因为他们两者都不某一个人,而是有很多人,(当然这只是个人拙见),所以我们中国宗教的未来到底如何,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到底会怎么样对待宗教,但是我还是相信,当科技发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还会有大量的人来重新探索宗教,寻找他们心灵的寄托,而政府方面对宗教的政策也比较宽松,但是现在真正修行的人很少,所以我希望多一些真正修行的人,多一些我们文化的传承者,相信我们国家的宗教会越来越好。
  •       在图书馆无意中寻得此书。
      读后有几个词语反复浮现在脑海中:佛,禅,文化大革命,隐士等
      书中所描写的道家,佛家的修行者以千万种姿态出现,有双目失明的,有大隐隐于市的,有孤独一身在山顶几十年的,但他们都一心向道,绝大多数城市人每天放不下,努力为之奋斗的东西,在他们这里只是和泥土,和果树并列的一种交换工具罢了,他们寻求的是这世间最珍贵,最神秘的东西——智慧。
      得道的人极少,但修行的方法不一。给我的一个启示就是,我们在修行时,没有一个正确或错误的方法,只要目标定下,一心向之,烧佛像取暖亦能证道。
      
      感谢波特先生,有了他的不懈寻访和记录才让我们有机会一窥当代真人。
      也为书中损失的文物和国人鲜有类似著作而惋惜。
  •        合上书的一刻,出现了些许的唏嘘。我本想应该不会有任何情绪的,毕竟读的过程中,什么实质的起伏内容都没有,没有太惊叹,没有多喜悲。你感觉那些隐士们什么也不做,也说不出什么深刻的大道理,但是合上书后,那个叫做“无”的精神气息,好像真的可以透过书悠悠地进入心里。书中隐士们的生活,明显和我们所知的古代名人隐士有所差别。后者无论如何,出山后都带了功绩,以至于被书卷记录传到今世。而书中那些隐士,无非是住在山里的贫苦出家人,追求他们自己的道。你无法运用世俗的功利标准对他们做出评价,因为他们仅仅是忠于自己,诚心修行,远离挣扎与喧嚣,更亲近内心。
       作者问一位老道长其眼瞎的原因,老道长没解释太多,其中说了句“我做错了一件事,它们就像蜡烛一样,熄灭了。”我感动于这句话,但说不出原因。应该学习它们什么,这个总结不出来,也许也没必要,因为他们和我们已不在一个道路上。读后才知感谢,原来跟着作者云游一番,不必承担皮肉之苦,心却可以飘进深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