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
ISBN:9787206040986
作者:伊琳娜·帕佩尔诺
页数:264页

章节摘录

书摘  他一开始便驳斥了一种论点,即医学开始声称自杀是其研究对象:“如果设想在每·例自觉自愿的死亡中都是精神错乱的现象………那么死亡便是一个纯粹个人苦恼。”他通过质疑埃斯奎罗(Eequirol)那颇有影响的论点中的“仅仅”(“一个人试图自我毁灭仅仅是因为他处于神志昏迷状态”),从而打破那咒语,即:如果“精神错乱者的自杀并不能构成整个种属(genuss),那么构成精神错乱的精神病态状态便不能为一般性集体自杀倾向提供线索”,亦即为道德统计学所揭示的自杀率之规律性提供线索。  涂尔干最后的结论是,自杀的原因不在个体(肉体或灵魂),不在自然环境,而是在社会,即,在于集体生活及集体活动。他证明,对自杀与外在或内在于个体的自然科学及生物学特性(如气候、季节、土壤、性别及年龄,对此特性道德统计学家们做了记载并将其归结于物质因素对“自杀倾向”的影响)的解释可以从“集体生活”方面进行:“如果说自杀的女性大大少于男性,那是因为参与集体生活的女性大大少于男性”;“如果说1月至6月的自杀者增多,但此后便减少,那是因为社会活动显示出类似的季节性波动。”@只有当我们将自杀与社会环境的特定状态联系在一起,我们才能最终“直面现实法则”。读者受到预告警告,本书的每一页都会给人“一个印象,即个体受道德现实的控制大于受其自身,即集体现实的控制”。这个集体现实就是社会——社会学真正的研究对象。  《论自杀》的每一页也浮现了一个特别的社会形象:作为一个“集体人格”、一个充满“社会机构”及“集体道德心”的“社会有机体”的社会。因此,涂尔干造就的研究对象是一个隐喻,该隐喻已出现在了他之间的社会学家们,包括凯特勒、莫尔斯利、孔德、斯宾塞以及利利恩费德的著作中。但是与道德统计学家们不同,涂尔干将该隐喻发展成为一个充满强大解释力的连贯模型。  “集体人格”有一个与社会自杀率相联系的明显的特性:“所有这些个体案例的总和有其本身的一致性和个性,社会自杀率是每个集体人格的一个明显特性。”它是与凯特勒的“平均人”明显不同的一个实体:“混淆一个社会的集体类型与它的个体成员的正常类型是一个大错误。”涂尔干强调,集体类型与其成员的总和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集体习性与个体习性和思想是不同本质的,”“前者具有后者所缺乏的性质。”他期望得到无信仰者的反驳:“既然社会中只有个体,这怎么可能呢?”为了说服怀疑者,他用原子和细胞理论进行了类比:“既然细胞完全是由无生命的原子组成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说在生机勃勃的自然界中除了无机物之外什么都没有。与此类似,社会中似乎除了个体之外没有其他活性的力量;但是个体通过组合形成了一个客观存在的新物种,它具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特性。”从原子到细胞到个人机体到社会机体形成了一条彼此相连的线。沿着这种演化阶梯向上,我们了解到了由组合而生成新物种的过程。一系列的突变在每一阶段形成了一种新的、更复杂的存在形式。阶梯的顶端是“一个社会机体”——一个具有思想和感情的高度发达的生物体。  将自杀划分为利己的和利他的,这种著名的分类方法带有同样的隐喻色彩。当“社会的某些部分或是全部不能充分地聚集,从而允许个体从社会中逃脱”时,利己的自杀会发生;当“社会对个体的监护过于严厉,自我不是本身的特性,而是融入了不属于自身的某些特性”时,利他的自杀便会发生。  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对于自杀原因的解释并不符合这些分类:在医学概念从人体向社会的集合体转化方面,隐喻的使用是不明确的。比如,涂尔干声称社会的重要性取决于它的组成部分的凝聚程度。他认为,“在一个紧密结合的、有生命力的社会中,思想与感情的交流来自集体对个人和个人对集体”;这些贯穿社会机体的“潜流”使个体将营养自身的能量“与集体能量共享”。单独个体的生命是他加入社会机体的一个功能:“当我们感到从社会中分离出去时,由于生命来源的目标是社会,因此我们实际与生命分离了。”就像一个细胞,尽管个体是一个独立自主的“重要的”单元,但它不能独立生存。单个细胞脱离机体必然死亡——这就是自杀产生的原因。自杀也是单个细胞病态增大的结果。有人认为涂尔1=将个体自杀解释成一种自然死亡,由疾病引起的死亡——尽管不是个体的疾病,而是社会群体的疾病。  涂尔于的表述充满了医学概念:“社会束缚的放松”是“一种集体衰弱症”,“一种社会不适症,就如同当个体长期处于悲伤状态时。悲伤便反映该个体虚弱的机体状态”。作为个体自杀的一个原因,社会群体“衰败”与“堕落”的概念或许与塞泽尔·隆布罗索的退化理论有关,该理论将“机体的衰败”作为自杀意向的一个原因。涂尔干通过将描述个人机体的语言转化成了描述社会机体的语言,从而用字面意思解释了隆布罗索的退化隐喻:在涂尔干的论述中,机体的“衰败”字面上被理解为整体分散成零散的部分。  总的来说,他的隐喻逻辑使《论自杀》的作者成为一名唯物主义者。在他的论述中,社会机体的思想行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外在情况的一个症状。在自杀流行病引起的“集体衰弱”时代,“形而上学和宗教体系出现生机,它们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的无意义性”。在涂尔干的论述中,观念是生理状况的一个“代号”。与观念相对应的客体和独立个体似乎根本不存在;社会群体是惟一的客观现实。  然而,关于“现实”的论述使涂尔干像个唯心主义者——哲学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他曾说过,由于“集体人格仅仅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因此“物质的或客观存在的”集体人格并不存在;他又补充道,“然而,集体人格和其组成元素一样是真实的”。如同杰克·道格拉斯指出的那样,涂尔干“勇敢地面对现实主义者与唯名论者之间无休止的冲突——并且与现实主义者共命运”。然而,正像我们前面所看到的,医学隐喻的逻辑使涂尔干同时与唯物主义者共命运。  我认为他的理论和方法是科学实证主义与哲学现实主义的合成。涂尔干对于现实的隐喻的论点与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类比是互相结合的。在讨论道德秩序的力量时,涂尔干认为:“无论怎样称呼这种力量。重要的是意识到它们的客观存在,并且将它们看作是力量的总和,它们引发我们的行为,就像物理化学力量一样。因此他们是自成一类的真实事物,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实体,而是像电流强度或光线焦点一样,其本质可以被测量,相对大小可以被比较”。用与自然科学的客体相同的模式创建的社会学这一事实使社会学的客体充满“现实”。实证主义的、科学的“现实主义”混合进了哲学的、唯心主义的“现实主义”。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总序  中国乃一文明古国,而人文精神又于其间特见其长。“周文”已灿然可观,而孔孟老庄苟韩等先秦诸子更大略厘定此后二千年中华文化发展基本格局,且时有奇芭竞放,异彩纷呈。然近代以来遇强劲欧风美雨,不免花果凋零。究其因,既有外来文明之横决.亦有自身后继之乏力。  今日世界一体,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发展乃至生存,古老的华夏文化更有从域外接引各种源头活水之亟需。百年来国人译事多多,今不揣浅陋,亦立此一“人文译丛”,名称不惮其大,俾使各种有价值译著多能收入其中,且有愿为中华人文复兴略尽绵薄之意焉。  译丛取材选目则不吝其小,且力求主题相对集中,现约略勒成数专辑:一日西方古典思想与人物,尤以古希腊为要。二日西方政治理论与实践,特重近代以来作为西方思想制度主流之自由民主的发展。三日知识分子与自由市场,全球化使我们皆卷入市场经济.而人文知识分子对此的态度尤可玩味。四日基督精神与人文,此种超越性大概正是较现实的中华人文所需特别留意处。五日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思想,藉此希望国人眼光也能注意我们近邻心灵的深邃。六日《学术思想评论》,由贺君照田主编,其中有译有评.最近几辑尤注意中西历史交叉延人“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  数年来能有此初步实绩,端赖吉林出版界领导周君殿富、胡君维革大力支持,及责编与诸多译校者鼎力相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文复兴并非“指日可待”之事,我们愿使“人文译丛”成一长久的事业,除继续充实现有专辑外,亦将开辟新专辑,并深祈此一事业继续得到各界同人的关注与支持。                                 何怀宏                             2002年11月18日                           谨识于北京西郊泓园

内容概要

作者:(美国)伊琳娜·帕佩尔诺 译者:文娟 彭卫红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原序:自杀的象征含义第一章 自杀与西方科学:人的两个身体第二章 俄国人的观点:教会、法律及科学第三章 俄国新闻报道中的自杀事件第四章 自杀者的留言条和日记第五章 佗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自杀的形而上学第六章 《作家日记》:佗思妥耶夫斯基以其读者第七章 一位记者的特写:阿尔伯特·科夫纳译后记

编辑推荐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视野中,自杀往往用来对生命价值作黑色注解的。本书想把这一表述置于俄国同时代的语境下考量。藉以剥离出陀思胺耶夫斯基对人类存在之本真形态的思考,以及在现代条件下,人类对生命意义肯定与否定方式。显然,本书并不是希望作出某种判断,但它却开了内省之门,并努力把人们引进一种深度的自我状态。

作者简介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视野中,自杀往往用来对生命价值作黑色注解的。本书想把这一表述置于俄国同时代的语境下考量。藉以剥离出陀思胺耶夫斯基对人类存在之本真形态的思考,以及在现代条件下,人类对生命意义肯定与否定方式。显然,本书并不是希望作出某种判断,但它却开了内省之门,并努力把人们引进一种深度的自我状态。


 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加缪在评论《群魔》中那个著名的形象基里洛夫时,指出他的自杀属于一种纯粹的“形而上学式自杀”,是一种纯粹出于形上理念的自杀---由于既深知上帝“应然”存在,但又知道上帝其实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由于无法忍受这个可怕的事实,他最终不得不选择开枪自杀。帕佩尔诺指出,他的死重新上演了苏格拉底以及耶稣基督死亡时的情形,并将这两种死亡模式重合在一起----这很容易使我联想起尼采,他的“上帝之死”---尤其是基里洛夫所说的这段话,简直堪称是尼采的先声(尽管尼采或许未读过《群魔》,但据作者考证,他与俄国的虚无主义者有着私人联系,当然,还有莎乐美对他的影响):“将会出现一位快乐而骄傲的新人,对他来说生存或死亡并无差异。克服了疼痛与恐惧的他本人将会是一个神,而上帝将不会存在。”不难看出,基里洛夫的思想是深受康德的“二律背反”所影响的(尤其是康德对待宗教的态度)---对上帝应该存在的道德上的预设与上帝并不存在之间的parodox(悖论)。然而,有人可能会问:康德主张的是:上帝处于超感官知觉的“物自体界”,是不可能感知的。这难道不是他对康德的误解吗? 但事实恰好相反。早在海德格尔之前,雅各比就已经以其天才般的洞见发现了康德哲学中暗含的深刻虚无主义危机----雅各比对康德的那句著名批评:“没有(物自身)这个预设,我无法进入这个(康德的批判)体系,但有了这个预设,我却也不能停留其中”, 正是击中了康德哲学的要害:“物自身”是康德抵御虚无主义的最后防线, 它一方面保障划界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着实在性的基础。然而物自身除了作为理性“我思”设定的相关项之外,其实在性却始终是不可知的。通过雅各比的批评,实在性的问题成为后康德哲学的核心问题。无论是费希特重新引回“我在”的维度,还是谢林、黑格尔反对康德的主观的主客结构,提出研究客观的主客结构的必要性,都是为了回应雅各比所提出的虚无主义问题。事实上,虚无主义不仅是德国观念论的结果,而且也是其一直试图克服的对象。正是通过雅各比,人们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试图对之加以自觉防范。雅各比对康德哲学中的虚无主义危机的洞见,导向他对全部理性体系的批判。他认为,虚无主义的哲学危机与理论体系的建立连体并枝。彻底的理性体系就是真正的虚无主义体系。假如只有这种体系能被叫做哲学的话,那么,雅各比就将其哲学思考自命为“非哲学”。体系批判早在康德时代就已经获得了伟大的生命力,并且一直与整个德国古典体系哲学传统缠斗不休。人们以为对体系的反抗是从克尔凯郭尔或者尼采才开始,既低估了体系批判哲学的实力,也低估了德国体系哲学与之斗争的实力。而认识到这一点,对于重估德国古典哲学的整体进程意义非凡。由此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以文学的形式对康德哲学提出了致命的质疑。而与基里洛夫之死相关联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卷入的一场漫长的神学论战—基督之死是否可以视作是一种自杀?基里洛夫的思想中有很强烈的救世主义之色彩,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与斯塔夫罗金的那段对话之中: “他将降临,他的名字是人神。”“是基督吗?”“不,是人神----这就是全部的差异所在。”基里洛夫的思想在此处极有可能是来自费尔巴哈。在费尔巴哈那里,神与人最终等同:“上帝即人,人即上帝……我发现了破解基督教之密码的钥匙,无神论是宗教本身之奥秘。”在对现存哲学典范进行重新阐释时,陀氏通过基斯洛夫之自杀创造了一个新的自杀典范,一个适宜于实证主义及无神论时代的典范---也是与苏格拉底与耶稣并立的第三种典范。按照作者的说法,尼采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具有如此的一致性之原因应该追溯至黑格尔,以及由黑格尔学派的人工改造过的基督教神学箴言。关于这一点,卡尔•洛维特在《从黑格尔到尼采》中也有过类似阐释,但洛维特更关注的是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史,故而没有论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熟悉黑格尔著作的人都知道,黑氏相当频繁地使用过“上帝死了”这个观念。对于他来说,基督之死是带有乐观色彩的,因为这一事件与复活与终末审判之间有着复杂的关联。而在陀氏和尼采这里,“上帝之死”已经由一种哲学式的形上陈述,而是人类的一个心理学事实,逻辑性已经变为了一个心理学体系。俄国“白银时代”作家梅列日科夫斯基认为,陀氏与尼采是出于神性之手的展示性文本中的人物。然而,正是他尖锐而颇具洞见地指出:基里洛夫和尼采并未如他们一开始所设想的那样成为“人神”,而是下场悲惨----基里洛夫如一个精神失常的白痴在疯狂中自杀,尼采则在精神错乱中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十年。而两者死亡之巧合被梅氏解释为是对未来世界一种流行病的警告:“基里洛夫与尼采的发疯仅仅是历史性的世界范围发疯病毒感染初具之端倪。”再回到文章开始指出提及的加缪。《西西弗神话》开篇的“世上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是能否自杀”。在后面的正文中,他总结并详尽复述了《群魔》中的某些段落,遵循着基里洛夫的进程,对他的思想进行了逻辑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思想合乎逻辑的结果就是发疯,或者自杀---基里洛夫和尼采的结局难道不是恰好印证了这一点吗? 【补记:作者认为,亚历山大•科耶夫对黑格尔的解读正是沿着基里洛夫与尼采的思想路向而重新解读了黑格尔,其实由此可以联想到: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对于“赴死”之解释也正是沿着这一路向。而由“自杀”这一现象正可以揭示出近代哲学发展的隐秘脉络】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很多思维颠覆了之前的认知。
  •     玛莎躺在桌子上。我今后还能再见到玛莎吗?
  •     ...这本书我看过.
  •     从文学的角度阐述自杀这个社会问题,展示了十九世纪俄国社会的巨变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     我想我写不完这350个字了,所以我想唠叨一番。上周日前就看完的书(快速的扫描完),本打算在去还书的路上再看下重点的,可是那天太困了,我在公交车上几乎睡着了。这不是我的习惯,我的习惯是对于要还的某些重要的觉得有些重点需要再看的书,我都会在去图书馆的公交车上花约50分钟的时间来复习下。回到主题,这不是一本很好的书,我认为它是一篇很好的很长的论文,上面有无数的引用,而其中有些有启发性的观点也在引用之列。基本上重要的观点都在前面两章说了,我知道的最重要的观点是涂尔干的《论自杀》(人的自杀主要归因于社会的困锁)及其他,比如在西方直至二十世纪甚至现在都还存在的法律规定,自杀未遂等于谋杀未遂,因为根据基督教道义,人的生命属于上帝,所以它的支配权属于上帝,人生是一个救赎的过程,如果做得好,则可以灵魂不朽。
  •     很有启发
  •     一些哲学专名的翻译不到位
  •     Après moi,le déluge
  •     具体细节处理很详细,很严谨,不愧是斯坦福的教授。但是整体不够完整,前后关联性论述不够。尤其是那个编辑啊,麻烦你校对时能认真点嘛,错别字一大堆啊啊啊啊!
  •     关于自杀的描述总是超验的,而自杀本身却是如此真实。近代科学与研究总是试图以经验主义、科学实证去解释自杀现象,不如说这些解读都是我们作为幸存者对生与死的反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