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薇依评传》书评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540771631
作者:[美]帕拉·尤格拉
页数:220页

笔记

她在交给阿兰的一篇论文中写道:“行动从来都不困难,我们总是做的太多……缝制六件银莲花衬衣,同时保持沉默:这是我们获取力量的唯一途径…”在此我们发现她生命中也许是最重要的概念:分离。有人可能认为,伟人事实上就是“高高在上”,因此与我们本来就是分离的,对薇依来说,事情恰恰相反:善的事物拒绝所有的分离。亚历山大不是因为有一支征服世界的军队而伟大,而是尽管他有这样一支军队,他仍然伟大。他真正征服的是内在的宇宙,而不是他周遭的世界。“每一件事都发生于亚历山大的灵魂深处……“波伏娃和萨特虽然都敬佩她,却没有讲她视为志同道合者,这一不和谐很正常。赫尔曼明智说:“这对伴侣属于一种单纯的知识分子,追寻人类存在的意义,而不是探讨人类的痛苦和不幸。”他还进一步说道:“波伏娃的基本追求从来就是独立、自由和意义……”简而言之,她追求自我实现,相比之下,薇依的理想是自我消弭或无私。问及学生上薇依的课有什么收获时,其回忆说,西蒙娜说过:“无论做什么决定,都要选择代价最大的”。(看得出维特根斯坦的影子,他有次写道:“你取得的任何成就,对你自己的意义总要大于他人的意义。无论你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应该付出的代价。”薇依写道:“善作为恶的对立面,在某种意义上,其实与恶一样,与恶对立的一面从来不属于更高层次的善。”

一个伟大的法国思想家和她的信仰

对法国哲学家西蒙娜·薇依的关注是因为十多年前买了一套《历代基督教学术文库》中的六本:尼古拉·库萨的《隐秘的上帝》和奥特的《不可言说的言说》及其他四本。由于这套书语言比较深奥,虽然我读了前面提到的两本书,而且也感觉很不错,但是读完后还是觉得大脑挺累的,于是其他四本中我选择了西蒙娜·薇依的《在期待中》。不过虽然是一个女性写的书,但是在语言表达方式和传递的思想信息方面,一点不输那些男性思想家,甚或有些方面还略胜一筹。一个拒绝受洗的基督徒在内心剧烈搏斗,她站在教会的门口和一位神父朋友进行心灵对话。其时我读得也很艰难,但是对她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我被她那些勇敢的、特立独行的宗教思想探索所折服。这是一个哲学史上特别是宗教存在主义哲学史上个性鲜明、见识卓著的女性。薇依曾在巴黎高师读哲学(那个年代的巴黎高师学生后来大多成为法国思想界的中流砥柱),和著名的女权主义思想家、作家、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女友、另一个西蒙娜·波伏娃是同学。高考时薇依考第一,波伏娃名列第二。她们二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迥然相异,虽然都是法国思想界璀璨的明星,也有作为杰出女性的共同之处,但是波伏娃显得更入世,而薇依则显得像个圣女。在思想界,人们就是称她为“圣女”。她出身很好,物质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但她从小就对智性的思想和问题兴趣盎然。她和那个聪明绝顶的天才弟弟安德烈·韦依一样,从小就喜欢在形而上的高深领域游弋思考,他们会经常就某些数学问题和哲学问题进行智慧训练般的讨论。不过后来一个走上了数学研究的道路,一个走上了自我灵魂救赎的宗教存在主义哲学的道路。安德烈后来因为杰出的成就被称为“当代的帕斯卡”,成为一个著名的数学家;而薇依则因为她对宗教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贡献被法国思想界尊奉为偶像。《在期待之中》因为一些原因我未能卒读,我不仅对里面的很多语言障碍未能厘清,还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后来在当当上看到有《西蒙娜·薇依评传》这本书,于是毫不犹豫立即拍下,并即刻开始阅读。这本书的语言不像《在期待之中》那样艰涩,因为是别人写的评传,所以既有传主生平的介绍,又有她的思想剖析。我花了大概一个多星期(因为要上电脑和微信,每天的阅读时间大打折扣)才读完这本书,一般是每天凌晨时分醒来时阅读一个小时左右。偶尔还会有些即兴感受写下来。下面就是我的“晨读薇依”:1.晨读薇依:我注定不可能成为西蒙娜.薇依,甚至连仿效她都不可能。但是我仰慕她,她就是我仰视时那一抺灼灼闪烁的存在之光,在漫漫的长夜里,是什么机缘使我幸运的遭遇这位伟大的女性?刚在网上买的复印本《源于期待》2.晨读薇依:薇依清醒的意识到整个世界之间的各种“分离”;所谓“爱国主义”所导致的族群之间的分离,我认为还有同一国的文化差异和宗教信仰造成的地域性族群的分离和不同信仰的信众之间、社会不同组织团体阶层的分离。为了弥合后一种分离,她主动去尝试各种自己不擅长的需要动手能力的工作。在这种经历中,她吃尽了近乎自虐的苦头。这使我想到卡夫卡笔下的《饥饿艺术家》,她就是那个艺术家,不!她是一个饥饿思想家……那个必须采取自虐的生活方式才能生存的艺术家。而这种生存方式驱使她更早迎接死神的降临……二十世纪的欧洲思想界尊奉她为伟大的偶像,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她最反对偶像崇拜。她质疑和解构分析圣经中的权威《旧约》,揭露其中和市俗世界相联系的权力崇拜和滥施暴力的思想。她的思想中开创性的发现是对历史思想经典的解构……对善与恶的关系的思考,对权威思想的质疑拓展出一个新的思想维度……(她主动到底层的人们中去,比如到纺织女工中去,自己也穿着粗衣陋服作为一个普通的纺织女工上下班。还有其他很多制造业方面的工作,每次都因身体累垮而不得不中断工作。她吃得很少,她认为她没必要比那些底层人吃更多的东西。所以她总是营养不良,贫病交加。)这些都发生在她早期对共产主义抱有信仰的时期。但是她后来发现这种乌托邦式的思想最终导致了专 制和暴力,于是她的思想价值观念就立刻发生改变。她认为基督教是穷人的宗教,而共 产 主 义则利用了穷人的信仰方式,而且主张阶 级 斗 争。于是她改弦易张,转而由政 治化的神学信仰为私人化的个体信仰实践,即某种神秘主义色彩的个体自我与上帝的直接相遇和对话,一种看重个体修为的宗教信仰。她对基督教会和个人宗教信仰做了甄别,信仰基督不等于必须成为某个教会的基督教徒;一个基督徒的身上不一定有基督精神。她一直拒绝受洗加入教会,她认为她在等待上帝的召唤。她要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各种不幸并拥有大爱之情怀后才能和基督媲美,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基督徒。)3.晨读薇依:薇依以一种宗教的方式追求“危险之美”,依照旁人的说法,她在“浪费死亡”。其实她是在决定一种纯粹的死亡方式,就像她自虐式的或自残式的生存方式一样,这种死亡是前者迁延发展的必然结局。她已经成为了约伯,不过不是圣经上那个被动的受难者,而是主动积极的去体验各种危险性的磨难……上帝让她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让她追求尘世肤浅的快乐,而是为了让她主动追求苦难,一种充盈着人性意义的苦难。所以“她对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充满嫉妒。”突然想到加缪和米沃什……在他俩的生存经历中确实有薇依的影子……所以理解了加缪为何在接受诺奖之前拜谒薇依的墓地,为何写出《西绪弗斯的神话》;米沃什本来作为一个体制内的即得利益者会主动选择流亡……4. 晨读薇依:道成肉身可以在任何具有正直、正义的人格的人身上实现,Ta具有“完美纯净的善的人生”,不仅是耶稣,也可能是苏格拉底或克利希那穆提,甚至是善的莫扎特,莫扎特的音乐之美是超验之精神的伟大反射……在此,我们体验了上帝之存在。所以在这里,我们才可以说美即善。在其他的人类事件中,有可能美孕育了恶,比如权力之美、暴力之美、奴役之美……所以美即善是有特定的条件和范畴的。如何让“上帝进入我们”,美是一种重要的途径,“那些从来没有感受过美的人,也许选择其他任何途径都无法抵达上帝”。美是上帝为了赢得人的灵魂最常用的“陷阱”。被上帝所遴选的只是具有修为能力的个体,绝不是一个群体,和集体无关。任何社会世俗的组织或族群党派作为遮蔽淹没个体的集体都与上帝的“选民”无关,所谓“爱国主义”的激情便是善的绝对缺席而呈现出虚无甚至恶的形式。而要获得善的终极形式,唯一的途径就是灵魂转向爱,“爱是光明……渴求与现实某一部分的接触就是爱。”5.晨读薇依:从昨天到今天,理解这一段话的思想内涵颇为纠结。“在尘世间,恶的存在不仅不能对上帝的实在表示否定,而且恰恰证明了上帝确实存在。……以上帝而言,创造并不是一种自我扩展的行为,而是后退,弃绝……”今晨顿悟其表达的思想是:上帝在造物之后不再轻易彰显而是退隐,这样是为了人在漫长的历史时间中完善或完成自我的塑造,上帝将创造的可能性让渡给人,人在完成自我塑造的过程中便会具有各种创造的能力,还要经受来自恶的阻挠和侵犯。在困境中或灾难中,人们常常质疑上帝的存在,认为上帝是缺席的。其实不然,上帝只是退隐静观:人是如何自我拯救的。在巴黎遭受恐怖袭击之后,梵蒂冈的教皇怀疑上帝的存在,如同奥斯威辛之后一样……其实应当怀疑的是人为什么陷入恶的深渊无法自拔,为什么人失去了爰的能力,失去了自我救赎的能力……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并不能代世人受苦,那只是一个隐喻……人类必须经历很多苦难才能趋近上帝,趋近上帝彰显自己的时候……当薇依在践行自己的宗教思想的过程中,波伏娃则投身于世俗世界为女性的人格独立而战斗。她自封为“海狸”,永远在社会生活中为女性的人格独立而战斗。波伏娃欣赏薇依的才华和思想,但是她像普通人一样并不赞同薇依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因为我同时在读《战斗的海狸》这本书,所以将两个杰出的西蒙娜进行不由自主的比较。薇依选择一种斯多葛主义的生活方式,一种苦行僧或圣徒的生存方式。作为一个美丽的女人,而且她也知道自己众所周知的出色容貌,她并没有像一般女性那样感到欣悦并自恋,反而为此感到烦恼。她认为自己的美貌妨碍了自己对智慧的追求,对信仰的追求。更遑论利用天赐之姿来用作功利的目的。而波伏娃则不然,她更加入世一些,她应该属于那种伊壁鸠鲁主义者。她享受欣赏各种人世间和大自然的美食美景,享受和追求作为普通女人的爱和被爱的欲望和权利。她和萨特一见钟情。两人订下情侣契约,不会在一起长期厮守,居住地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是在旅行的时候互相做伴;互不干预两人结构之外所发生的情感事件,而且毫不隐瞒并分享彼此的各种猎艳经历(虽然在后来的生活中其实二人都饱受嫉妒后的克制的折磨)。他俩的那种情侣生活方式在当时也是对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的颠覆和挑战,堪称离经叛道和惊世骇俗。后来在他俩的生活中发生了如此多关涉彼此和各自的三角恋,四角恋,双性恋、公开情和地下情……过程真是狗血和奇葩……而薇依却好像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岁月,都没有一次男欢女爱的体验……但是却不妨碍两个人享有法国思想界的最高礼遇。因为优雅自在自由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波伏娃一直到78岁才谢世;而薇依则由于自己选择的那种少食过劳的生存方式,仅仅在34岁就因营养缺乏罹患肺病而辞世……不能不令人感到痛心!虽然薇依享年仅34岁,但是她给世界思想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她也成为法国哲学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

天鹅

  叔本华曾说:“一个天才是很难合群的,因为除了他的独白之外还有什么对话能如此智慧而有趣呢?”西蒙娜•薇依并不是叔本华式的哲学家,虽然他们对人世间的悲苦都有深切的体会,且都具有孤独的气质。不得不说,作为一名卓越的思想者,西蒙娜•薇依是20世纪著名的女哲学家,虽然她自己未必愿意被这样称道。从留世的照片可以看出,她具有天使般的美貌,而据说这与对于饮食的反感一道,是困扰她一生的烦恼。  这对我们来说或许不可思议。食与色,既是生活的根本,也是为人的乐趣。许多人为了追求美貌而对自己的容颜呵护有加,更多人为了美味佳肴一掷千金。而这些对薇依来说,统统都不重要。不仅不重要,还会令人堕落和远离真理。正如她的传记作者帕拉•尤格拉所认为的,对于薇依来说,“吃以其特有的消化方式来构成一种对现实的奇特关系”。通过这一对她来说“近乎奇迹”的日常之事,薇依思考着关于“存在”和“苦难”的哲学议题。  人类依赖不断地进食来维持生存,这在薇依看来便是一种“摧毁”:毁灭有生命的事物,进而消化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其中鲜有智慧或虔诚可言。薇依认为,人类之间的“爱”,便仿佛一种“消化”行为,因此“我们吃我们的朋友和所爱的人”,这令人感到惶恐和哀伤。于是薇依终其一生在饮食上不太顺畅,不仅胃口小,有时还拒斥进食,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她自幼的消化不良。而基督教的圣餐在薇依看来却是一种“逆向吃法”。基督将酒和面包分享给众人,仿佛分享自己的血肉。但这并非众人在“消化”上帝,事实恰恰相反:“吃者成为被吃的”。由是,薇依对“吃”的反感,与她的哲学思考互为表里。  真正虔诚者大多乐于分享而非索要,一方面是因为对神或真理的热爱令人变得善良,另一方面,或许更重要的,是因为索取带来痛苦,使他们沦为自己所鄙夷的那些生物:贪婪而被动。于是在虔诚的世界里,放弃“索取”——美食、舒适,甚至生命——免去了人在这个重负世界的痛苦,而“分享”的行为以主动的姿态为自己争取着更多的快乐和光明。因此,无独有偶,维特根斯坦放弃巨额遗产并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扔到枪林弹雨的战壕中受难,这一自我摧毁的方式一如西蒙娜•薇依要求作为空降兵被派往前线,或者在艰苦的工厂里折磨自己。“他将一切困难,哪怕是很微小的,都看成是他不想反抗的恶运的征兆。”卡尔维诺的男爵因为年少时的一个偶然事件把自己放逐到树上,这一拒绝人群的“逃跑”行为,也令他开拓了一个更绚丽和真实的世界。困难,或者说苦难,对于天才来说便是命运的预言和召唤。而无论是虚构世界中的树上的男爵还是西蒙娜•薇依,都并非出生于苦难之中。于是,他们便自我缔造属于自己的真实命运。  苦难的世界需要更强大的面对方式。薇依以沉默的方式来呼应现实的咆哮。与库尔特•哥德尔一样,薇依是童话的深沉爱好者。在他们看来,童话“代表的是正确观照下的世界”并“呼唤着读者的阐释”。那些父母念给孩子的枕边故事,不是幼稚的魔法或者幻想。或者说,不仅仅是幼稚的。格林童话中有一个关于六只天鹅的故事。巫婆将女孩的六个哥哥变成了天鹅,而拯救他们的唯一方法是女孩亲手缝制六件银莲花的衬衣,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沉默。  可是,面对苦难的侮辱,我们不应报以最顽强的斗志吗?难道沉默不是最消极的态度吗?薇依写道:“行动从来都不困难;我们总是做得太多……要将银莲花缝成衬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防止了多余的行为破坏六年沉默的纯洁。在这个世界上……克制行动:这是我们唯一的力量……和道德。”圣徒式的哲学家以沉默替代了行动,正如对美貌和吃的厌恶使她更接近生命的最大欢乐,因为我们既是救赎者,也是被救赎者。银莲花衬衣拯救了六位变形为天鹅的哥哥,而六年的沉默则拯救了女孩自己。童话故事的真实性在于,它们用虚幻的场景为我们描述最真实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目的与过程、原因与结果、善与恶,以一种倒置的形态结构着文本。因此关于拯救的故事或许只是为了教人习惯生活的日常,于是沉默成为了背负命运的最好行动,一如我们对于生活的忍受。  对于犹太人大屠杀,无人不闻之泪下,而薇依“一点也不惊奇”。她的沉默并非无动于衷,而是饱含着无可名状的悲痛。“一个有面包的人给正在挨饿的人一片面包,这也不奇怪。令人惊奇的是,他做此事的姿态,竟然可以与我们买件普通物品的姿态如此不同。”施舍与漠视,这两种看似相反的行为往往源于同一种姿态:真正意义上的无动于衷。沉默着的薇依,在拒绝付出廉价泪水的同时给予这个世界圣徒式的牺牲,而这与不热衷于与人交往的她最为惧怕的恰恰是分离也如出一辙。

相信任何人,无论赞同还是反对,都不会对她的著作无动于衷!

刚创建”西蒙娜薇依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simone/)时我正在读一本讲二战前后三女性哲学家的传记《黑暗三女哲》,看到其中西蒙娜的部分时,被这个如此真实、如此善良、如此践行,从内而外散发着如此存粹之美的人,震惊了!于是在网上疯狂搜索有关她的一切——读了那篇传播较广的评论“穿越的光辉”,买来她的3部作品研读……事实证明她是我见到的少有的“字如其人,身体力行”的思想家。我要谢谢这5年里加入小组的每一个“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们让她的思想存在并继续着,借用《源于期待》前言一句”相信任何人——无论赞同还是反对她思想的人——都不会对她的著作无动于衷“,曾经读过,便是缘分。 在记录了她随笔的那本《源于期待》的前言中,杜小真写道,“法国20世界杰出宗教思想家帕斯卡尔认为:信仰不是拿来炫耀之物,而是艰难、绝非轻松的重负。”西蒙娜 薇依用自己的生死、血肉铸成的信仰就是一声震耳发聩的呼喊,对真、善、美——即,对存在之物间,最美好的关系——”爱“——的呼喊。她好似一位现身说法的基督——她,就是“信仰”本身!那段时间,在这个充斥着现代化思路里一切只注重当前利益和暂时结果的去人性化、淡漠的生存环境里,她是盏明灯,让我有力量践行美好的初心,谢谢你,薇依!!!翻出旧诗以资纪念:致西蒙娜·薇依薇依,我昨夜梦见了你   你还是那样年轻、貌美   那么纯朴、拼命   空气中悬浮着烤面包的气味      薇依,我梦见了你   军旅帽,工装衣   你沿着帕斯卡尔的步履   却穿越了他的光辉!      薇依,不是每个人都像你   具有柏拉图似的感情   薇依,你孱弱的身体可曾疲惫?   当初你执拗地走出家门   化身为工厂的一颗螺丝钉   抛却高教的体面待遇   置身吵杂的机器声中   在灰尘里,   在不被理解的疲惫和痛苦中,   你是否,想起过疼爱你的母亲?   也许,在你的馈赠中还有她的不遗余力      薇依,昨夜我梦见了你   还有那些跟从你的善男信女   太多人对你嬉笑不理   唯独他们,头也不回地跟随你去      薇依,你可曾爱恋过谁,只片刻?   我就快要到了你的年纪   谁又能轻易地忘怀青春的妩媚?   薇依,我觉得,我真得觉得——   也许这条路并非你的唯一   趋利乃人之本性   占有、炫耀、诋毁   看看吧!薇依,这些就是你所怜悯的市民   在这个年代   人人都只为自己,你却为了谁?   无论活着或死去。   告诉我,你可曾有过片刻的怀疑?      薇依,昨夜我梦见了你   透过你高度近视的眼镜   我看见,这异形的城市   尚未升起贫贱的标志   你的爱仍无迹可寻   他们真的值得拯救,你确定?   薇依,你曾在冥冥之中   预示了黑暗的来临   可那些执掌权势者   还是毫无疑问地在真、善、美的天平上   选择了利益   人类使人类   陷入不义⋯⋯      薇依,我昨夜梦见了你   挥之不去

《西蒙娜•薇依评传》:一个女人的英雄史

(发表于20141201《光明日报》)善的事物拒绝所有分离。(西蒙娜•薇依)在文学体例中,“评传”是很独特且不易驾驭的一种。它既需要如评论一般,对传主的思想脉络有所把握并进行评析;同时还需要像传记一样,对其生平进行叙述和阐释。如果两件事分开来做尚且不难办到,但要将其组合却需要一定的功力了。好在美国人帕拉•尤格拉是个足够优秀的作者。他的努力,使有关西蒙娜•薇依的一切,在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关于西蒙娜•薇依,通常来说人们会以这样的头衔来描述她:神秘主义者、宗教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但在她短暂的三十四年生命中,这个女人用“艰苦卓绝的劳作”,践行了她所认定的生命价值。或许正因如此,比起以上的词语,我更愿意用“英雄”来称呼她。一个人,想要成为“英雄”,究竟有多难?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下,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去判定“英雄”,来固定所谓的“主体思想”。但无论如何,“英雄”总要脱颖而出,因而他必定是个独一无二的人,并且执意地,要将这“独一无二”,演绎到极致。薇依显然就是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女人。出生于犹太家庭的她自幼便展现了罕见的学习能力,而由于某种家庭禁忌,在她的童年时光里,她始终被以“抚养男孩”的方式对待,这似乎是她在日后展现出的性格复杂性的伏笔。生于1909年,卒于1943年,在这短暂的生命旅程中,这个女人经历了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光。两次大战几乎都对她的生命产生了足以改变方向的影响。在一战期间,她的学业受挫,但凭借过人的天赋,她还是在16岁时进入中学就读。从维克多•杜吕依中学到亨利第四中学,薇依经历了人生中最愉快的时光——她的天赋在最优质的教学环境中,实现了近乎井喷般的迸发。而在中学时,薇依结识了另一个在法国历史上足够有名的女人。这两个人几乎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一般,代表了“知性”与“女人”结合的不同方式——这另一个女人,名叫波伏娃。英雄的世界,总与冒险有关。薇依的第一次冒险,发生在她刚刚走出校园的时候。由于对无产阶级者的同情,她选择加入他们的队伍,成为一名女工。这是她生命中的第一次“受难”,在艰苦的环境中劳作,使她的健康状况遭到了重创。但对于始终坚信“受难是与神沟通的唯一方式”的她而言,这段经历,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尝试改变人类“共同厄运”的决心。1935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得知此事的她选择参加这场战争——书斋里的正义终究无法令人信服,她要亲自对“赤色分子”与“佛朗哥分子”之间的斗争作出判断。在西班牙,她见识了战争灾难所能给予人类的绝望。这无疑对她后来的思考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本书作者所说,薇依的一生经历了两次死里逃生,“但是……不会有下一次了。”从西班牙前线回到法国,到二战爆发,战火燃至法兰西之前,是她创作的高峰期,“她尝试回顾历史,寻找人类不断制造黑暗的根源,而希特勒,却在继续书写黑暗的历史”。1942年,薇依来到了美国,这似乎是唯一令她蒙羞的事——她是个英雄,却要像老鼠一样东躲西藏。她的健康状况也是在这一期间出现了进一步的恶化。一年后,她在英国与世长辞。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薇依选择了节食——每天只进食少量“圣洁的”食物。这似乎成为她实践自己思想的方式——作为一位宗教思想家,食用“圣餐”在她看来并非是“进食”,而是人们将自己与神融为一体的方式,而普通的吃,则意味着不洁与粗暴。于是她的“节食”,变成了一场由自己主导的“祭献”。只可惜薇依死得过早,以至于她的思想无法得到进一步阐释,反而被人们认定成是来自“神秘主义者”的呓语。作为一个独特的存在,“不妥协”显然是其表现自己独特性的方式。薇依也着实是从不妥协——她的思想与主流格格不入,她的做法总令人诧异,甚至她作为一个女性这件事本身,在尚由男权主导的世界里,她所表现的杰出,也是“不妥协”的一种表现。但由此,我们便可以定义她是一个英雄了吗?显然还不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将“成为英雄”当做唯一目的去生活的人,恐怕很难实现他的目的。英雄的认定是个评价,而非客观存在的标准。换言之,你的生命里,除了独特,还要有他人。事实上,在薇依的生命中,总是隐藏着显而易见的同情。她参加工作、战争,显然是出于对正义的渴望。她不懈的思考,是在谋求一条出路,给所有不安的人。“维护真与善以及非世俗之物的力量并非来自内心。如果相信它是来自内心,那只会是出于傲慢,其本身就背叛了心中所爱。”她的思考与追寻,不止于心灵。尽管灵魂不断寻求与“神”的共鸣,但她的善意,却从未离开这人世。我敬佩这样的灵魂——即便流星划过天际的时间再短,它也足以照亮一片暗夜。


 西蒙娜·薇依评传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