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作品精选

出版社:郁达夫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12出版)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535459305
作者:郁达夫
页数:348页

章节摘录

雪后的东京,比平时更添了几分生气。从富士山顶上吹下来的微风,总凉不了满都男女的白热的心肠。一千九百二十年前,在伯利恒的天空游动的那颗明星出现的日期又快到了。街街巷巷的店铺,都装饰得同新郎新妇一样,竭力的想多吸收几个顾客,好添些年终的利泽。这正是贫儿富主,一样多忙的时候。这也是逐客离人,无穷伤感的时候。    在上野不忍池的近边。在一群乱杂的住屋的中间,有一间楼房,立在澄明的冬天的空气里。这一家人家,在这年终忙碌的时候,好像也没有什么生气似的。楼上的门窗,还紧紧的闭在那里。金黄的日球,离开了上野的丛林,已经高挂在海青色的天体中间,悠悠的在那里笑人间的多事了。    太阳的光线,从那紧闭的门缝中间,斜射到他的枕上的时候,他那一双同胡桃似的眼睛,就睁开了。他大约已经有二十四五岁的年纪。在黑漆漆的房内的光线里,他的脸色更加觉得灰白,从他面上左右高出的颧骨,同眼下的深深的眼窝看来,他却是一个清瘦的人。    他开了半只眼睛,看看桌上的钟,长短针正重叠在X字的上面。开了口,打了一个呵欠,他并不知道他自家是一个大悲剧的主人公,又仍旧嘶嘶的睡着了。半醒半觉的睡了一忽,听着间壁的挂钟打了十一点之后,他才跳出被来。胡乱地穿好了衣服,跑下了楼,洗了手面,他就套上了一双破皮鞋,跑出外面去了。    他近来的生活状态,比从前大有不同的地方。自从十月底到如今,两个月的中间,他总每是昼夜颠倒的要到各处酒馆里去喝酒。东京的酒馆。当炉的大约都是十七八岁的少妇。他虽然知道她们是想骗他的金钱,所以肯同他闹,同他玩的,然而一到了太阳西下的时候,他总不能在家里好好的住着。有时候他想改过这恶习惯来,故意到图书馆里去取他平时所爱读的书来看,然而到了上灯的时候,他的耳朵里,忽然会有各种悲凉的小曲儿的歌声听见起来。他的鼻孔里,会有脂粉,香油,油沸鱼肉,香烟醇酒的混合的香味到来。他的书的字里行间,忽然会跳出一个红白的脸色来。一双迷人的眼睛,一点一点的扩大起来。同蔷薇花苞似的嘴唇,渐渐儿的开放起来,两颗笑靥,也看得出来了。洋磁似的一排牙齿,也看得出来了。他把眼睛一闭,他的面前,就有许多妙年的妇女坐在红灯的影里,微微的在那里笑着。也有斜视他的,也有点头的,也有把上下的衣服脱下来的,也有把雪样嫩的纤手伸给他的。到了那个时候,他总会不知不觉的跟了那只纤手跑去,同做梦的一样,走了出来。等到他的怀里有温软的肉体坐着的时候,他才知道他是已经不在图书馆内了。    昨天晚上,他也在这样的一家酒馆里坐到半夜过后一点钟的时候,才走出来,那时候他的神志已经不清了。在路上跌来跌去的走了一会,看看四面并不能看见一个人影,万户千门,都寂寂的闭在那里,只有一行参差不齐的门灯,黄黄的在街上投射出了几处朦胧的黑影。街心的两条电车的路线,在那里放磷火似的青光。他立住了足,靠着了大学的铁栏杆,仰起头来就看见了那十三夜的明月,同银盆似的浮在淡青色的空中。他再定睛向四面一看,才知道清静的电车线路上。电柱上,电线上,歪歪斜斜的人家的屋顶上,都洒满了同霜也似的月光。他觉得自家一个人孤冷得很,好像同遇着了风浪后的船夫,一个人在北极的雪世界里漂泊着的样子。背靠着了铁栏杆,他尽在那里看月亮。看了一会,他那一双衰弱得同老犬似的眼睛里,忽然滚下了两颗眼泪来。去年夏天,他结婚的时候的景象,同走马灯一样,旋转到他的眼前来了。    三面都是高低的山岭,一面宽广的空中,好像有江水的气味蒸发过来的样子。立在山中的平原里,向这空空荡荡的方面一望,人们便能生出一种灵异的感觉来,知道这天空的底下,就是江水了。在山坡的煞尾的地方,在平原的起头的区中,有几点人家,沿了一条同曲线似的青溪,散在疏林蔓草的中间。在一个多情多梦的夏天的深更里,因为天气热得很,他同他新婚的夫人,睡了一会,又从床上爬了起来,到朝溪的窗口去纳凉去。灯火已经吹灭了,月光从窗里射了进来。在藤椅上坐下之后,他看见月光射在他夫人的脸上。定睛一看,他觉得她的脸色,同大理白石的雕刻没有半点分别。看了一会,他心里害怕起来,就不知不觉的伸出了右手,摸上她的面上去。    “怎么你的面上会这样凉的?”    “轻些儿吧,快三更了,人家已经睡着在那里,别惊醒了他们。”    “我问你,唉,怎么你的面上会一点儿血色都没有的呢?”    “所以我总是要早死的呀!”    听了她这一句话,他觉得眼睛里一霎时的热了起来。不知是什么缘故,他就忽然伸了两手,把她紧紧的抱住了。他的嘴唇贴上她的面上的时候,他觉得她的眼睛里,也有两条同山泉似的眼泪在流下来。他们两人肉贴肉的泣了许久,他觉得胸中渐渐儿的舒爽起来了,望望窗外看,远近都洒满了皎洁的月光。抬头看看天,苍苍的天空里,有一条薄薄的云影,浮漾在那里。    “你看那天河。……”    “大约河边的那颗小小的星儿,就是我的星宿了。”    P3-5

前言

郁达夫及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是我国现代文坛享有盛名的作家。他那自传式的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作品,不仅在20年代震撼过一代青年人的心灵,至今仍然广有影响。郁达夫才情奇高,率真坦诚,在他那坎坷悲凉的生命旅程的抒写中,交织着20世纪上半期无数知识分子苦难心灵历程的体验。    郁达夫生于浙江富阳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他自幼身体赢弱,但聪颖好学,“九岁题诗四座惊”,有良好的古代文学基础。1913年赴日留学,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其间大量接触了西方文学、日本文学。在留日的最初四年,读了差不多一千种俄德英日法的小说;同时也饱尝了弱国学子所遭受的民族压迫与屈辱。1921年开始小说创作。他在《忏余独白》里谈到当时的创作:“我的这抒情时代,是在那荒淫惨酷,军阀专权的岛国里过的。眼看到的故国的陆沉,身受到的异乡的屈辱,与夫所感所思,所经历的一切,剔括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忧伤,同初丧了夫主的少妇一般,毫无气力,毫无勇毅,哀哀切切,悲鸣出来的,就是那一卷当时很惹起了许多非难的《沉沦》。”《沉沦》1921年在上海出版,收集的是作者在留Et期间的最初三部小说(《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后,立即产生了惊世骇俗的影响。郭沫若说:“他的清新的笔调,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面好像吹起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无数青年的心。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百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沉沦》激动青年知识分子心灵的,是强烈的反封建的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极其大胆直率地表达出来的对于爱情幸福的灵与肉的渴望。《沉沦》中的主人公于质夫说:“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能安慰我体谅我的‘心’。”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洗礼,刚刚从礼教的幽闭中觉醒的青年,希望听到的正是这样的“人”的声音。然而,“五四”后,中国的社会现实依然黑暗如漆,梦醒了无路可走的青年知识分子,彷徨苦闷,颓废感伤,愤世嫉俗,徘徊歧路。郁达夫的小说全都写于二三十年代,它记录的“零余者”的苦闷人生,倾吐的“说不出的悲哀”,正映现了二三十年代青年知识分子人生历程与心灵历程的面貌,他的创作是烙印着深刻的时代性特征的。    郁达夫的小说具有鲜明的“自叙传”色彩。作者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主张作家“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他的小说与其他作家迥然不同的特色,就是常常以自己的遭际、经历作为小说素材。他的作品多采用第一人称“我”,叙写自己的经历:有时采用第三人称,仍然是作者自己的化身。但是这种“自叙传”小说并不等于自传,作者主要是想借“自叙传”这种抒情小说体式“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以求“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    郁达夫的小说不以情节取胜,而是以强烈的主观抒情性感染人,以真率、坦诚的自我告白吸引人。作者认为小说“重在感情”的表现。他说:“欧洲的近代以及现代的小说,大别起来,也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叙述外面的事件起伏的”,另一种“就是那些注意于描写内心的纷争苦闷,而不将全力倾泻在外部事变的记叙上的作品”,而后一种才是“近代小说的真正开始”。郁达夫的小说较少连贯的事件,更无曲折的情节,似乎也没有周致的构思,他常凭情绪的流动,情感的燃烧,只求抒情的真切。作者在对人物的表现中,或直抒胸臆,或以充满激情的笔调去描写,或在叙述中作自我心理的解剖,或采用自白的形式作心灵对话和灵魂的自我暴露。作者用抒情的方式,塑造真实感人的主人公形象,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情绪。    郁达夫的小说呈现出一种感伤美与病态美。这种特征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的苦闷,二是性的苦闷。郁达夫的作品中不少地方是有意地通过青春期忧郁症的描写表达性的苦闷与青春的感伤的,这也是他的小说引人注意的地方。如窥浴、嫖妓、手淫等等,这在旧小说中也是常见的情节。但郁达夫的小说,特别注重精神病态的揭示。灵与肉冲突的紧张心理,将性的苦闷与生的苦闷联系在一起,性的苦闷是由生的苦闷造成的,不是为了展览性的病态。像《沉沦》中的主人公由于弱国子民的地位,渴求友情、爱情而不得,产生了心理上与生理上的极度苦闷与忧郁。他不得不采取病态的形式在孤独幻想的天地里寻求心理与生理上的泄导与满足。作者当时深感黑暗重压下的痛苦,他常对人说:“名誉、金钱、女人,都同时地三角联盟来向我进攻。悲哀呀,真正有说不出的悲哀!”苦闷源于生的困境与社会的压迫。因此,沈从文说,“多数的读者,由郁达夫的作品,认识了自己的脸色和环境。”作品中主人公的苦闷是一个时代一代青年人的苦闷。郁达夫小说的大胆无忌的“性”的表现,也受到了西方启蒙主义思潮与日本“私”小说的影响,用人的自然本性的觉醒对抗封建禁欲主义,强调情欲的天然合理性,表现心灵苏醒后的人的自由。感伤的情调又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种自觉美学追求。而这样一些特征又正顺应了“五四”这个青春时代的社会心理氛围,因此,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是那个时代的产儿,郁达夫的小说成了新文学开创期的重要收获。    在郁达夫的文学世界中,他的散文,尤其是纪游写景散文与自叙传小说堪为并蒂奇葩。进入三十年代后。郁达夫的创作中心从小说转入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开阔,行文自由,形式不拘一格。有记录社会时事的,有絮谈风土人情的,有怀念至亲好友的。当然更能代表他散文成就的是山水游记散文。他的纪游散文主要收集在《履痕处处》(上海书局1934年出版)和《达夫游记》(上海文学创作出版社1936年版1两书中。    郁达夫写散文,“总是把热情渗入。不能达到忘我的境地。”以平常的取材,容纳复杂的情感,在“景语”中蕴含丰富的“情感”。作者较多地受到柳宗元、陆游、范成大山水小品的启迪,在他那富于才情的笔下,山光水色总有一种清幽玄妙、空疏灵达的风韵。现,实生活中山河的破碎,世态的炎凉,身世的悲怆,广大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无不给他笔下的山水景物抹上一层凄清幽冷的色彩与感伤基调。郁达夫履痕处处,做着“漫无边际的无聊的幻梦”。他游兰溪、上超山、走宜兴,登东西天目,去金华探洞,观天台石梁;再北画青岛海景,南写闽中风情,他“爬山涉水,聊以寄啸傲于空虚”。——这种难以遣散的苦闷与空虚的胸臆。才是他“散文的心”。    郁达夫的游记兴致所至。格局自由、洒脱。常常在情感线索中或游踪的顺序中,自然结成文章的脉络或时空联系。他的游记不刻意构思。或书信,或日记,或随感,时而言情,时而说理,或述地理,或谈历史,随意写来,从容自在。当然也给人以纷奇、散漫的感觉。他的游记散文,文字平和、简洁、清隽。他很少怪异的修饰,人为的雕琢。行文落墨,追求流畅清新。他善于在自然流畅的白话文中,传达出中国古诗词和山水画的神韵。他文笔的干净,得力于他古典文学的修养。他说:“曾记幼年的时候,学作古文,一位老塾师教我们说。‘少用虚字,勿用浮词,文章便不古自古了。’我觉得写小品文字,欲写得清新动人,也可以应用这一句话。”文章之美,又不见刻意经营,这正是郁达夫游记散文美的魅力。    编者    二〇〇二年十月一日

书籍目录

郁达夫及其作品小说编  银灰色的死  沉沦  茫茫夜  采石矶  茑萝行  春风沉醉的晚上  迷羊  她是一个弱女子  迟桂花散文  一个人在途上  志摩在回忆里  钓台的春昼  故都的秋  雁荡山的秋月  超山的梅花  花坞  怀鲁迅

编辑推荐

郁达夫是以专情而放任的矛盾形象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他个人的情感经历,充满传奇、怪诞和自我中心的色彩,带有五四那代人的心灵轨迹,曾是媒体的炒作热点,更是当时书商热烈追逐的对象……《郁达夫作品(珍藏版)》是他一生所创作的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有《迟桂花》、《故都的秋》、《志摩在回忆里》、《怀鲁迅》等等,是一本不可获缺的经典收藏本!

作者简介

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三十年的短暂历程,但在东西方文化浪潮的交汇与激荡之中,却风生水起、云蒸霞蔚,涌现出一代灿若星河的新文学作家,开启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伟大新纪元。《郁达夫作品(珍藏版)》风格绚丽多彩,文体摇曳生姿,各臻其美,蔚为大观。通过读《郁达夫作品(珍藏版)》可领略中国现代文学难以企及的博大气象和独特魅力。

图书封面


 郁达夫作品精选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纸张质量很好,书的内容也还行,不过里面有少量错别字哦。编辑审稿的时候要更仔细才好。
  •     郁达夫和三岛由纪夫之相似
  •     在堪称文豪的同辈人中间,郁达夫的文风可以用“敦厚”形容。从他的诗词和文中常常透出的爱国情怀,想到他后来的悲壮结局,不得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
  •     相见太晚。
  •     都说郁达夫小说一般,散文比较好。尴尬的是,小说看了沉沦、春风沉醉的夜晚、迟桂花,感觉的确一般,而这里的散文多数是游记,而对于游记我还是无法看的下去。唯一的收获就是看了里面怀念鲁迅那篇文章,知道了几句话的出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