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与写作(插图第11版)》书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10065583
作者:[美]梅尔文·门彻
页数:640页

乱,且啰嗦。

如果不是先看了卡罗尔·里奇的《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再看这本,也许会给它打个四星。总的来说,这本书对新闻写作的介绍还是比较全面的,内容也很浅显,对初学者有一定帮助。但和前者一比较,你会感觉这本书的每章节里的内容十分杂乱,语言也很啰嗦,扯一堆没用的还老重复。新闻最关键的要点就是语言的简练,即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多的内容,此书作为这方面的反面教材还是非常形象生动的。引用的新闻案列大多数也不是完整的一篇新闻,让读者无法从整体上对好的新闻稿进行思考和学习,而且前者每章课后都有练习和任务,我认为这个十分有用,如果你对每章课后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动手写一写,相信我,你的进步是飞速的,可惜此书没有。就这样还比《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报厚了整整150面左右。要不是为了买书的那88块钱,我是真看不下去了。。。。

媒体权威来源于专业--由一本国外新闻教材想到的

翻开这本书前,关于国外新闻教材,我也泛泛拜读过几本。这本书到手时,恰好赶上了马航370事件,结合这一重大国际事件中西方媒体的表现与我国媒体之对比,再细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媒体的权威,来源于专业。这本书堪称是西方新闻学教材的经典之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西方新闻教育的缩影。全书从基础开始,介绍了记者的职业特点和要求,介绍了报道的几大要素,然后开始进入细分化的教育,甚至细致到采访时的动作神情,写稿时的句子长度,一篇报道的广播电视新闻版和平面媒体新闻版之异同,都娓娓道来,辅之以大量的新闻实例和记者随笔,使本书成为了一个新闻报道大学堂。此前在考研究生时,我也读过大量国内教授写的新闻学教材,采写编评面面俱到。但是若论细致程度,显然是粗枝大叶者多,而像这本书这样,细分到“演说,会议,发布会,灾难,突发事件,讣闻,警事,法院,商业,科技”各个具体方面的,却少之又少。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在于使用。全书通篇没有一句宣传用语,作者的笔调跟记者的笔调一样客观平实。虽然说新闻永远与政治沾边,但作者从没有提到过“党性”“喉舌”,相反却在每一个可能具有争议的地方,加入了“伦理”板块。所以,不要问为什么,在马航班机失联之后,CNN找到了国际刑警核实假护照、WSJ挖掘出RR引擎线索发现飞机折返、NYT拿到雷达数据认定飞机西拐,BBC找到了卫星数据,他们一起倒逼了马来西亚政府,而与此同时,事件最大的相关国家,主流媒体只是在祈福和煽情。是的,专业水平高下立判。早在新闻成为学院派之前,这是地中海沿岸一门师传徒的技术活儿,即便新闻院校遍及世界各地之后,新闻工作的实质依旧是师徒相传,从新闻媒体对应聘者的工作经历要求可见一斑。这本书更像是一个深耕新闻多年的老师傅,手把手教会徒弟怎么做报道。也希望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青年,能够从这本书获取有益借鉴。

以技传道才是新闻上选

读电子书时候不觉得,但真拿到这本大书时,还是着实吓了一跳,心说,这要读完,依照目前的阅读速度,最快也得个把月吧。      好在要言不烦,真的读起来,却是相当快速的,因为,这不是一本让你通读到底的书,基本上,你可以把它当做工具书来用。      新闻最为重要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这是每一个从业人士的共识,真正踏上了这条路,你就越发会发现,所谓的新闻敏感、所谓的新闻价值以及所谓的报道方式,都是随着你一步步的进阶而习得,而发展的,在此之前,无论你能够列举出多少关于新闻教科书中的冠冕堂皇的长篇大论,在遇到现实时,仍将一筹莫展。      这就是这本书存在的意义,再版了这么多次,依旧长盛不衰,因为确实有用。用处在于,它告诉你,新闻怎么来做,而不是,新闻是什么。      考研那阵儿选了新闻,教科书上一堆摘编,几乎每个教授都有自己一套关于新闻的说辞,比如,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啦,新闻是为了消除别人的不确定性了,新闻是熵了,信息是水啊,受众是鱼啊,种种种种让你无从得知——新闻的意义是什么。孔子说,君子不器,自古以来,似乎那些真正高深的学问都不是拿来用的,这话在某些方面确实成立,但用在新闻上,却十足地不合时宜。      而且更让人无语的是,很多教新闻的教授,竟然没有一天报社的经历,他们的人生轨迹是,学了新闻,留校任职,继续教新闻,一代传一代,从思想到境界完全固化,最后剩下的,就是所有学新闻的人最后都去了银行去了政府去了公关,不仅是因为这些地方丰足,而是学新闻的在搞新闻时,根本缺乏竞争力。      而缺乏竞争力的根本,除了中国新闻的大环境外,更大的原因则是,很多人只是在那些故纸堆中逡巡徘徊畏葸不前,对于什么是新闻,要如何做新闻,根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闻是什么?新闻已经不是那些简单术语可以解释的东西,新闻是电新闻是网络,它本身并无任何特色可言,最终,是做新闻的人最终决定了新闻的成色,当一个人与一个事实发生了真切的反应,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用所有人都能够听懂的看懂的表达方式把它公之于众,这就是新闻。      回到前述,在把新闻的定义搞明白之后,我们再来看这本书究竟想教你什么。为了直观,就拿个事情来说一下。      先举书中的一个例子   费城一家报纸记者去采访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场矿难,到了地方,发现死亡矿工数量已经超过200人,哭泣的亲属包围了矿场,记者看到了死亡与悲痛的场景,然后在发回报社的的新闻导语里写道:今夜,上帝坐在一座小山上,俯瞰着灾难现场。      新闻传回,主编刚看到前面这几个字的时候,便大呼停下,然后迅速写了一则电文,发给记者——那里面写道:别去管什么灾难了,去采访上帝。      看到这里,你是否似曾相识,马航事件快两周的时间里,人民日报的微博上, 充斥着各类拼图,那拼图上,没有事实,没有观点,没有猛料,上面只写着,等你回来,为你祈祷——姑且不论一个新闻媒体应该做的是什么,即便是祈祷两个字也显得极其失范,在一个信仰缺失犬儒横行的国度里,一个国家级媒体所做的,只有祈祷,而且更加讽刺的是,这竟然是一个宣扬无神论的国度,这就导致,人们祈祷的时候,甚至不知道,究竟自己的神在哪里。      当然,随后中央台发挥了作用,在报道搜救的时候不遗余力,并采访了相关的专家,对于我国搜救船只的性能大加赞赏,接着就是派记者去马航新闻发布会蹲守,并随时关注境外媒体报道,一有风吹草动,即刻翻译发布,主要的信源也是来自以上两种方式。      反观外媒,姑且不论信息真实程度,其透露出来的新闻素养足以让所有中国媒体汗颜,CNN一篇what we know and don't know 是我目前看到最为客观冷静的一篇,将已经知道的信息归类,分成乘客篇、护照篇、机组篇,再将其中的一切疑点提出,留待解答,一目了然,摒弃了传谣加辟谣的发稿游戏,直接将事实摆在读者面前,让你思考并一窥全貌,这一点,实在惊人。      中国人重态度,西方人重事实,这个已经在骨血里面传承千年的传统似乎在新闻上同样显露无疑。中国传统的新闻教育总是脱离不了宣传喉舌的篱笆,是以对事实置若罔闻,而纵观美国新闻发展的历史,却是一幕幕对于真相,对于事实的探索,(远有水门事,今有纸牌屋)。书中的大量例子都是在为从事新闻或者立志从事此行业的人建立三观——但无奈的是,你最终要肉体生存的,仍是美好到极致的天朝。      拉拉杂杂说了许多,观点貌似仍未摆出,坦白说,此书到手后,仅仅挑了对自己有用的商业报道以及财经一类详细读了,其他走马观花,仅总结了个脉络,但正如前面所说,此书最大的功用,不是让你像教材一样通读让后忘记,而是随时随处翻阅,不会的地方,不懂的地方,总有一个类似的案例跳出来,告诉你,如果这事情发生在美国,记者是怎么报道的,哪些是重要的,是要去重点突破的,那些又是你必须注意,尽量避免的——也许这真的有些实用主义,不符合文以载道的传统,但在实践中,你真的会知道,什么是新闻,新闻应该做什么,继而了解到这所有做法背后的一整套新闻观,这比任何教条都来得有用。接着,慢慢读下去,你会产生一种小悲凉,因为在弄清了新闻的真实面目后,你不知道新闻专业主义距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但无论如何,你至少明白,那些你曾以为正确无比的东西,其实真的不堪一击。

阐述者的自我修养

正如医生这个悠久的传统行业有传承了2400多年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记者这个新兴行业也有1954年提出的国际记者联盟宣言。而之所以这两个行业需要职业誓言自我约束,因为医生手上掌控的,是患者的生命与健康,而记者笔下所掌控的,是信息的力量。然而正如希波克拉底誓言并不能杜绝医疗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国际记者宣言也不能消除记者在现实中遇到的种种困境,甚至可以说,记者面对的职业挑战和干扰,在很多方面超出医生,为何?因为信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甚至可以说,在我们接下来的时代里,它将会成为权力游戏中最具主导性的力量,它如同指导火炮方位的信号弹一般,将决定权力游戏中的所有其他力量投入何处使用。无论是否自觉和自愿,当你运用一种权力筹码的时候,你自然地成为了权力游戏的一员,受其规则的束缚,即使你说自己对权力没有兴趣,但其他的玩家是不会忽视你的存在的。这一基本博弈前提,是记者面临困境的一半来源,即使记者本人只关心技术问题,新闻业本身却是需要盈利才能运转的,而既然进入盈利体系,就意味着其他利益团体对新闻业具有影响力,有机可趁。所以独立的盈利和组织结构,可以说是一家新闻机构独立的基本前提。但是,组织和盈利的独立,仍然只解决了一半问题,记者拥有了独立的立场,不再是某个大型利益群体的附庸,但这仍然没有解决记者立于何处的问题。每个人只要存在,就具有至少一个立场,只要观察,就在使用至少一种视角,只要发言,就在使用至少一种语言,而立场决定观点,视角决定景象,语言决定阐述方式,而观测与阐述又会反过来对事实产生干涉。故而从逻辑上来讲,人类永远无法成为完全超然的观察和阐述者,当你playing power,你是不可能脱离power play的。问题是,记者应该以什么样的身份进行这场power play?答案理所当然,以一个称职记者的身份。而这本书提供的正是如何成为一名称职记者的经典教程,教人们如何获得记者的职业立场与专业素养。尽最大可能地保持客观中立,远离错觉与偏见,尽力反映现实的原本面貌。这本书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些工作中记者的经典案例,第二部分是报道中的核心要素,第三部分关于撰写报道的方法和准则,第四部分关于取材和采访的种种技巧和标准,第五部分是关于各种不同新闻类型的特点分析,第六部分则是关于记者工作中的法律、品味、伦理方面的守则这六大部分的类别划分是很明确的,但每一部分中都包含了数不清的细碎条目与小节,细碎到了几乎让人觉得杂乱之处——但这并非教材之过,而是新闻学的真实面貌就是如此。新闻不是一门限定研究范围的理论学问,而是对无限的现实的观察和实践活动,新闻工作者必须理解和阐述大千世界发生的无数新老现象,而真实世界的消息来源从来不会给你限定考试范围,也很少给你备考时间,这就对记者的专业素质有极高的要求,他们需要知识、判断力、理解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几乎一切信息传递工作中的核心技巧。记者在做什么,应该秉承何种原则,撰写报道和进行取材的职业技巧有哪些,各种不同的新闻类别应该注意些社么,以及记者自身的法律、社会、伦理定位,这本教材对于所有这些方面都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细节条目、经验教训、注意事项、现实案例,它成为经典绝对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你想要进行新闻从业,这是一本不可错过的教材,如果你想要了解新闻行业,这是一本再好不过的目录,而即使你对这个行业本身没兴趣,而仅仅是对于信息传递的power play感兴趣,这本书同样能够提供数不清的教益。


 新闻报道与写作(插图第11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