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
ISBN:9787532126095
作者:余华
页数:154页

内容概要

余华,1960年4月3日出生,浙江海盐人。在文革中读完小学和中学,此后从事过五年牙医。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3卷、中短篇小说集6卷、随笔集3卷。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国外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2年)、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2004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

书籍目录

自序
詹姆斯・乔伊斯基金会颁奖词
偶然事件
一个地主的死
战栗

作者简介

我的经验是写作可以不断地去唤醒记忆,我相信这样的记忆不仅属于我个人,这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世界在某一个人心灵深处的烙印,那是无法愈合的疤痕……    
书中收入了余华的三篇中篇小说,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品。《偶然事件》揭示的是命运的偶然性与重复性;《一个地主的死》展示的是走向不归途的命运;而《战栗》中,一个被命运捉弄的诗人,无奈地用痛苦的方式表达欢乐……这些关于命运的故事,既有现实的,也有内心的。


 战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9条)

  •     总觉得余华的中短篇小说是他的“试验品”,从中可以窥视到很多创作上的技巧,后来我在看余华的长篇小说时,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那些中短篇小说的影子,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很喜欢他写的。说实话第一篇文章,偶然事件,我没怎么用心看,看完后我也没怎么思索,就紧接着去看第二篇了,一个地主的死,特别是这样篇,可以很分明的感觉到余华小说上的创建技巧,看完后也算是有所收获吧,到了第三篇,战粟,对于这篇我也是迷糊,深究性不强,总之这样的“实验性”文章写得还不错啦,已经很好看了,个人也很喜欢。接下来就是老老实实看完他写的每一部长篇小说咯~
  •     一个夏至的午后,风扇呼次呼次催过来潮湿的空气。门口就是嘈杂的公路,偶然翻起桌子底有一本一本余华全集。模糊记得是高中时候在手机上看了余华的小说活着,然后毫不犹豫的掏钱买了这本余华全集。当时只翻了《河边的错误》就和我大多数书一样放在桌子下吃灰。今天是被《战栗》这个标题吸引。战栗是什么感觉?战栗让我首先联想到的是害怕,像一个小孩偷吃了糖果,难以承受家长愤怒的责罚。从周林翻开十二年前的来信开始,他就像落入猎人枪口下的孤狼一步一步走向猎人张开的陷阱。马兰揭露周林:你能背诵多少流行歌词? 事实马兰从来没有放下过周林。分别后的三次不期而遇里,周林对马兰形同陌路,马兰对他的变化和认知却深刻无比。很难说清楚是误会还是故意。当马兰一步一步揭开他的伪装,把自己完全暴露的时候,内心是否也在颤抖?我不知道马兰向周林描述:我们得从里面楼梯下去,哪里一片漆黑,你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互相看不见。在漆黑里,我突然听到你急促的呼吸声、、、、、我觉得自己随时都会被你抱住,我心里很害怕,同时有很激动,激动得差点都喘不过起来。周林向马兰坦白:当时我完全糊涂了,忘记自己是在下楼、、、、、、、我以为我们还要在漆黑的里走很久,所以我一次又一次的胆怯了。在这段对白中,周林和马兰表现完全是未经情事的懵懂少年。这样的激动又兴奋情绪身体是不是在战栗?有人形容爱情是触电的感觉,我没有经历过触电的爱情。但是我有过这样的体验:比如读到一本触动内心的好书(比如卢梭的忏悔录),看大一些拨动人心的句子。好像心里压抑的淤塞之气完全被冲散,一股股电流通过神经由心脏窜到四肢的神经末梢,伴随的是一阵酥麻。我肯定这只是身体愉悦,无关精神的满足。男人爱情是不是只为了一秒钟的“战栗”而耍的一连串小花招?读到最后,我还是不知道什么是战栗。
  •     8月下旬借了余华的《战栗》,是本中短篇小说集,里面有3个故事,《偶然事件》、《战栗》、《一个地主的死》。奇妙的是,最开始阅读时,我并没有喜欢上,直到读到最后一篇《一个地主的死》,才被小说紧紧抓住,待到那一篇看完,也就是全书看完,再回头来想的时候,发现,这一本都是值得回味的。从总体上说,3篇小说都构思精巧,结构细密,特别是第一篇《偶然事件》,以咖啡馆中的杀人事件开场,以咖啡馆中的另一场杀人事件终结。以杀人者与被杀者的书信往来为线索,一步步向我们展开整个故事情节,展示着故事发展的走向,让我们不禁随之而产生某种预感,某种第六感的想象,而事实最终说明读者的聪明智慧,果然如此~这样的小说读来该何等爽快,虽然其过程也曲折,充满了侦破案情的紧张与刺激,充满了脑力激荡与想象。以构思精巧、结构细密来形容是有绝不为过的。第二篇《战栗》,作者继续与读者展开一场思维的躲猫猫游戏。在不断的否定、再否定、否定之否定之否定上,在陈年的文学女青年与过气的作家之间展开的对记忆的不断追索、扭曲、修正、变形中完成整个故事的叙述。小说以一种奇怪的角度讽刺了所谓的作家,不过是借着文学的名头与无数文学女青年行方便之事之人,并结束在中年妇女与过气作家的高潮之后,他们终于走完了这一段路,虽然很有点不堪。或许,战栗就是高潮的一种体现方式。全书最沉重也最有感觉的自然是最后一篇《一个地主的死》,一个莫名被鬼子抓住让带路的地主的儿子,就因为习惯拢着手在袖子里,被鬼子用铁丝穿过两手掌。而地主的儿子不动声色地将鬼子们一路引向死亡的深渊,我们不知道他的思想活动,作者只是就那样冷静地描述着事情的发展,一步一步,毫不动情,带着一丝丝的残忍,带着一丝丝的压抑,让我们从空中俯视着这一切,一切人的死亡,一切人的悲剧,一切人的麻木,一切人的痛苦。被触动,却很难描述是怎样的触动。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看诗人怎样勾引女人
  •     《偶然事件》《一个地主的死》《战栗》,都只能说是转型期的左顾右盼。
  •     都听不错的,个人最喜欢战栗
  •     评论里有人说短篇不如长篇,我也大致认同。有些短篇故事角度奇特,比较好读
  •     我在用痛苦的方式表达快乐。这就是战栗。
  •     -是现实的也是内心的-
  •     短篇里憋着一股劲儿~
  •     《偶然事件》展示了两人确定的命运和命运的轮回。《一个地主的死》有太多《活着》的影子 。《战栗》展示了面对本能时人类的可笑。
  •     《一个地主的死》 王香火和福贵都是地主的独子 老长工给香火脱裤子擦屁股 福贵赌完牌有胖女人专门背他回家 老地主喜欢在自己田里听别人恭恭敬敬喊他一声老爷 喜欢蹲在粪缸上拉屎 平民英雄王香火临死前“爹呀 疼死我啦”一点也不英雄 很人性 王香火终究为了村里别的人断了自己家的香火 大部分的篇幅还是安静恬然的农村画卷 《战栗》 他打开的不是信箱 而是一册书 看到的却是一封信 马兰并不在意自己的身体 可她热爱她的脸蛋 周林晕倒被七八个人抬出去 他们不像在抬你 倒像是扯着一面国旗 去游行时扯着的国旗 美丽的等在梧桐树下的曼妙少女 像一张贴在斑驳墙上的洁白的纸 美国遗产 嘹亮的大腿 周林高潮:“我用痛苦的方式表达欢乐。”
  •     躲藏 欲望
  •     《偶然事件》《一个地主的死》《战栗》
  •     前面读的,现在已经完全忘了
  •     最后也没有读懂战栗的意义,是经历痛苦之后是释放吗?还是习惯了生活的艰难过的片刻欢愉?
  •     念念不忘 在读余华的时候正好梁文道最近在讲《活着》顺便说了他早期的小说本来没有看明白,他一讲似乎就豁然开朗了。
  •     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这部作品看完了,他的人物性格鲜明,读到第二个故事还是被小日本鬼子的丑陋人性给恶心到了……
  •     来信
  •     还好吧
  •     还是看不懂 不过就是喜欢
  •     很不错,第一次读余华的书,有兴趣继续读其他的。以后要是有姑娘,这本书就应该在她的书单上。
  •     第一篇《偶然事件》很有意思,看到一半还觉得是陌生人对身边无关事件的莫名其妙关注与讨论,结尾居然是一方以此身外事件的讨论执行了!《一个地主的死》可以和毕飞宇《楚水》对看。
  •     一口气看完 推荐 余华早期的作品 有点黑暗 看的时候有点如鲠在喉的揪心
  •     有好多好多女友,又喜欢和她们吹牛逼是什么样的体验?
  •     丢了的书还能一本一本地再买回来。
  •     还是觉得,余华年轻的时候写作有点看不懂,感觉为炫技而写。
  •     好
  •     读完于2014年5月25日。
  •     读的余华的第一本书。
  •     喜欢偶然故事,没有明确的背景介绍什么的,只有两个男人之间的信件,可是读起来结构完整,故事完美。喜欢。悲苦变态的陈河,潇洒浪荡的江飘。
  •     巧合的事一旦成为事实,那么谁也不会大惊小怪,都会觉得很正常——余华《偶然事件》
  •     书如其名,看完会感觉背后一凉。
  •     三篇小说主题各异,主要的叙述载体也不同,但还是可以看出余华作品的一些共性,直面底层,透视人心,关注命运,满纸苍凉。故事架构独特,也善用悬念,引人入胜。
  •     语言的核心是逻辑。
  •     可能是余华写着玩儿的吧
  •     机心过重,则不会有好小说
  •     《偶然事件》其实并没有看懂,很仔细的看了江飘和陈河的信,大概是一个目击者和一个凶手一直通信聊案件的故事?《一个地主的死》还蛮有感触,抗日战争中小人物的生死早已经埋没于历史长河,却不能泯灭地主的儿子带他们去孤岛却把让人把桥都拆了的决心,地主虽然一直叫儿子孽子,大概心里也是称赞的;《战栗》的读后感最简单,爱情是让人忍不住战栗的。读完整本书觉得自序最好。。回首往事有时就像是翻阅陈旧的日历,昔日出现过的快乐和痛苦的时光成为了同样的颜色,在泛黄的纸上字迹都是一样的暗淡,使人难以区分。
  •     学到了很多情话(☆_☆)“你的头发使我感到脸上长满青草。”她微微一笑,将身体稍稍挪开了一些地方。“别这样。”他说,“没有青草太荒凉了。”他的身体挪了过去。
  •     看了三个故事,偶然事件,一个地主的死,战栗,第一个故事是偶然遇见必然,第二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有活着的影子,第三个故事想表达的是被一个爱逢场作戏的男人征服的故事。其实没太看明白,或者说,故事想表达的思想还没有理解。
  •     果然是阴冷、潮湿,没有生命力
  •     2012-10-18
  •     没感觉
  •     三个故事,执着点在于,性是原因,是助推的因素,更是最后的结束。感觉无厘头,但又似乎是命运。
  •     其实年少无知的时候看过很多余华……
  •     余华作品,污与暴力同在
  •     三篇文字,每一篇都很震撼。描述了一些常见而不好评判的形象,颓废的、愤怒的、猖狂的、投机的……很血性很真实很现实。多读这样的文章,感受到平时被杂乱文字所掩埋的屈辱
  •     《战栗》1、〈偶然事件〉,看命运轮回,性与欲望;2、〈一个地主的死〉,茅坑与宿命,民族与痛;3、〈战栗〉,用痛苦的方式来表达欢乐,这才是战栗。
  •     并不知道有多好的,也就能看吧。唉,余华还是那个余华。
  •     一个落魄的诗人与曾经崇拜他的粉丝之间的故事。一封信引起了约炮。我不是太懂战栗的正真含义,文中多次提到,在男女相互接触的时候最多,文中一部分纯洁的爱情写的不错,特别是与美国遗产的做爱情节,诗意让人觉得痒痒的不由得回想起自己的曾经。
  •     战栗: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感觉自己的战抖;地主的死:沉重的战争像拉屎一样无奈;偶然事件:是最喜欢的一篇,与执着的人在一起会牵连到死。///////////////都是很孤独适合自我思索的故事。书购自“蚂蚁与海洋”6.5折
  •     看完怎么这么难过,都是人性最阴暗面,残暴得令人发指。
  •     叙事圈套。神马鬼!套路套路。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