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學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10
ISBN:9789866272769
作者:珍.博克,萊諾拉.袁
页数:336页

前言

  作家理當非常了解自己撰寫的主題。我們對拖延心理的確有深刻的體悟:我倆都知道彼此做過哪些不方便公開的糗事,熬過無數個夜晚,為了博士論文痛苦掙扎了好幾年,繳了多次稅款的滯納金,為我們的拖延編造過種種的藉口(最極端的藉口是家人過世)。  除了親身的拖延經歷外,我們在工作上也和拖延者有多年的接觸經歷。一九七九年,我們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諮詢中心任職,運用個人所學,為學生開設第一個集體治療的課程。在這個拖延治療團體中,我們看到一些拖延的型態與主題一再出現。儘管每個人拖延的狀況各不相同,他們彼此之間還是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例如,我們原本打算週一早上從九點開始治療到十一點,結果發現這計畫根本不切實際,因為十點以前沒半個人到場。  後來我們對外開放治療拖延的課程,讓社會大眾報名參加,這次我們再次見識到人性拖延的真相。在預定開課的前一週,我們差點就因為報名人數太少而取消課程。最後我們反而需要另外換間更大的教室,因為有三分之二的人趕在最後一刻才報名。  三十年來,我們在臨床心理治療和心理分析中接觸過許多拖延的個案,長期深入探索拖延的心理。患者對我們敞開心扉,吐露心聲,他們的勇氣讓我們從研究中受惠良多。  這些經驗讓我們更加肯定我們的想法:拖延主要不是時間管理的問題或品格缺失,而是一種心理症候群。根本來說,拖延其實是個人自處的問題,反映出個人自尊的脆弱。我們在本書初版中提到,這是一種自我價值的認定問題。現在我們強調,自我價值的認定,源自於自我接納的能力,包括對我們的生理、歷史、環境、許多人類極限的接受度。  為什麼二十五年後的今天,我們覺得該是修訂本書的時候了?我們想把拖延放在當今的文化背景中來探討,為我們既有的拖延論點增添新的觀念。如今我們除了對議題有更深入的了解外,也增添了其他領域的新資訊,例如神經科學和行為經濟學,這些都有助於對拖延心理的了解。  二十五年前,拖延方面幾乎沒什麼研究,但現在已有研究釐清拖延的成因。卡加利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的心理學家皮爾斯.史迪爾(Piers Steel)檢閱了近八百篇關於拖延的研究,其中包含我們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書。他於二○○七年發表一篇評論,我們的著作是他引用的早期研究之一。史迪爾在報告中指出四個可能造成拖延的主因:對成功的信心不足、任務令人反感、注意力分散和衝動、目標和報酬太過遙遠。我們很高興看到這些研究結果呼應我們的臨床觀察和看法,不過我們覺得拖延涉及的層面更廣,有些是研究中沒看到的。  從本書初版問世以來,世界已大幅改變。一九八○年代初期,一般人還無法上網,個人電腦尚未普及。我們先以鉛筆在筆記本上寫稿,再用IBM打字機打成草稿(機器上有令人感動的「消除」鍵),之後兩人碰面,交換彼此寫好的章節。為了在隔夜把手稿送達出版社,我們常常要趕在下午六點的市區截止收件時間前,衝到聯邦快遞的收件處(萬一錯過了,我們知道還可以趕在晚上八點以前衝到機場交件)。如今電腦取代了紙筆、圖書館和送件者。  當時沒有黑莓機、PDA、手機或iPhone,現在科技進步,讓我們可以全天候工作,也更容易全天候拖延!不管是在何時何地,上班也好,在家也好,我們可能一上網就流連好幾個小時,瀏覽新聞、不停地研究、寫部落格、看比賽、沉迷於度假或色情網站中,網路上什麼東西都有,任何人都可以找到他感興趣的東西。  事實上,這些年來逃避任務的現象愈來愈多,網路的興起是罪魁禍首。如今資訊不僅無窮無盡,還可以立即取得。資訊之多,遠非我們所能管理,更別說是運用了。資訊太多,決定太多,選擇太多──這種資訊過度氾濫的現象導致很多人陷入拖延的泥沼中,動彈不得。  如今我們再寫拖延這個主題,發現拖延比我們以前所想的還要複雜,不僅牽涉到個人心理、行為和情緒上的議題,也涉及社會、文化和技術的動態,生理和神經傾向,以及普遍的人性,所以我們以更審慎的態度來看待拖延的複雜性。  在撰寫這一版時,就像二十五年前一樣,我們還是認為,要擺脫拖延對生活所造成的影響,需要先了解導致你拖延的原因,想辦法對症下藥。  你可能知道拖延對你有哪些不利,但我們覺得你可能還不太清楚拖延對你的作用。在你了解拖延對你的影響以前,你可能會一直擱著我們教你的技巧,就像你擱著其他事情不做一樣。如果你不曉得自己為什麼會拖延,世上任何的實用方法都幫不了你。然而,即使你充分了解自己拖延的原因,除非你付諸行動,克服拖延的心理,否則你還是不會進步。閱讀那些克服拖延的技巧或許有趣,但閱讀和行動是兩碼事。所以找出付諸行動的新方法非常重要。  在本書的第一單元,我們探索拖延的種種根源。在第二單元中,我們提出幫你採取行動的建議。我們的目的不是要消除拖延,很多時候把事情擱著、不予理會其實對你最有利。我們希望本書可以讓你從自我接納中學會取捨,希望讀者因為對人性更樂觀,接納自己的優缺點,更懂得自處,從而減少拖延的習慣。我們不是要建議你放棄雄心壯志,不再追求卓越,或不接受新的挑戰,但是採取行動時,我們應該要排除伴隨內心衝突而產生的恐懼、羞愧、擔心和自我憎恨感。  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拖延了,儘管筆者之一的萊諾拉每年還是要申請補稅延期,不過這是每年意料中的事,不再是最後一刻的慌亂之舉。儘管珍買了PDA以後,拖了五個月才開箱,她現在也會設法盡早處理多數的職責。儘管我們第一本書比預定的出版日期晚了兩年,這次我們只延了四週。我們可以證明,改變是可能的,雖然我們也知道那不容易。  在本書中,我們想陪讀者克服拖延的挑戰,邁向心理成長、自我接納、付諸行動。我們請許多合作過的伙伴來現身說法,不過基於隱私考量,我們改動了所有的姓名和識別資訊。書中描述的拖延者是集合多位我們熟悉對象的綜合體。我們在此分享他們的故事,希望讀者能更了解自己。唯有了解你自己的故事,才能找出拖延習性的來龍去脈。這點很重要,因為當我們接受真實自我,而不是自己希望的樣子時,才能採取對自己最有利的行動,而不是任憑拖延心理的擺佈。

媒体关注与评论

  「想改掉拖延的惡習嗎?這兩位加州的心理學家從治療拖延者的實務中,找到了幾個根本的原因。」  --《今日美國》   「探索造成拖延的原因,以及多種拖延的型態……相當精采!」  --《健身》雜誌   「博克和袁兩位博士讓拖延者覺得好過一些……拖延者在學習克服拖延的技巧後,除了績效變好,更享受生活以外,也得到許多額外的好處。」  --《紐約時報》   「拖延可能對生活的每個面向都有致命的影響……博克和袁為習慣拖拖拉拉的人帶來了希望。」  --《波士頓先鋒報》

内容概要

珍‧博克(Jane B. Burka)
萊諾拉‧袁(Lenora M . Yuen)
珍‧博克和萊諾拉‧袁是在舊金山灣區執業的心理醫生,也是美國率先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開設拖延團體治療課程的專家。他們上過《歐普拉》和《20/20》等電視節目,《紐約時報》、《今日美國》、《洛杉磯時報》、《時人》雜誌和《當代心理學》等平面媒體也曾報導他們。他們在全美各地爲學生、企業和公衆團體開設治療課程和講習班。

书籍目录

謝辭

第一單元 認識拖延
第一章 拖延是煩人精,還是頑敵?
第二章 失敗恐懼症:審視拖延者的心理
第三章 成功恐懼症:迎接拖延,告別成功
第四章 應戰的拖延者:吞敗的恐懼
第五章 安適區:疏離恐懼症和親近恐懼症
第六章 你知道現在幾點嗎?
第七章 現代神經科學的大發現
第八章 拖延與大腦
第九章 你是怎麼變成拖延者的
第十章 展望成功
第二單元 克服拖延
第十一章 盤點拖延狀況
第十二章 設定與達成目標
第十三章 學習如何判斷時間
第十四章 學會接受和拒絕
第十五章 運用身體減少拖延
第十六章 給患有注意力缺陷和執行功能失調的拖延者的建議
第十七章 拖延與跨文化體驗
第十八章 如何跟拖延者相處和共事
後記
附錄A:拖延──二十五年的研究
附錄B:管理拖延的技巧清單

作者简介

25年經典研究╳最新科學證據:拖延,其實不是時間管理的問題,更不是品格缺失--拖延,有時候反而是害怕成功!拖延,其實是你害怕被人看穿的煙幕彈!拖延,已經變成你刻意反抗權威的手段!愛拖延的人,常常是完美主義者!你對時間的主觀感覺,是不是與別人不同?為什麼你什麼都願意做,就是不願做這件事?真的有「拖延基因」嗎?拖延,就像是個不離不棄的麻煩精,但如果你不曉得自己為什麼會拖延,世上任何的實用方法都幫不了你。讓頂尖心理學專家幫助你,克服拖延的痼疾,邁向心理成長、自我接納、付諸行動!從學生到科學家,從祕書到總裁,從家庭主婦到業務員,拖延問題幾乎影響了每個人。本書由兩位傑出心理學家以他們備受好評與創新的拖延治療課程為基礎,擷取他們豐富的諮詢經驗,以詳盡且幽默的方式,深入檢視與探索拖延的心理,並找出讓我們擱著事情不做的真正原因,像是對失敗、成功、控制、疏遠、依賴的恐懼,以及我們的時間觀念和大腦神經科學等因素,教我們了解拖延的衝動,以及如何以全新的方式採取行動。而本書第二單元,則以一整套經過驗證的實用課程,教人如何達成目標、管理時間、尋求支援、應付壓力,從而克服拖延的心理。本書並提供不少實用的建議,教大家如何與拖延者共事和生活。本書內容實用有效,是想避免拖延的人當下就該閱讀的好書。千萬別拖到改天才讀!為什麼你總是擺脫不了拖延的壞習慣?趕快檢查一下,你是否有以下的「拖延心理」:我每件事都想要做到完美。與其冒險而失敗,我不如什麼都不做還比較安全。如果我積極求表現,很可能會讓別人受傷。萬一我這次表現非常好,代表以後每次都要表現得一樣好。我為什麼要按照你的要求準時完成?我喜歡自己掌控!如果我展現真實的自我,大家一定不會喜歡我。每件事我都一定要找到正確作法才開始。


 拖延心理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拖延症似乎已经成了最近非常流行的一个病症,从作者到学生普遍都说自己有拖延症。而我不幸地从进入大学开始也开始感染拖延症了,也可以换句话说,我体内的勤奋小人已经快要被打死了。虽然还没有到要被送进ICU的程度,然而察觉到这一事实的时候我已经是拖延症的严重患者。鉴于此我在网上买了《拖延心理学》,期望能治好自己的拖延症。想要治疗某种病,先想想它的成因是不错的着手思路,拖延症也是如此。在书的前半部分里我们可以看到拖延症的成因如此复杂,并且盘根错节,因此周围能完全治好拖延症人并不多。在读这本书的同时,思考对照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其中对于自己的心理变化可以着重感觉,但是早期记忆等对于拖延的影响则可以不必深究,只要知道拖延有可能部分原因来自于已过去的早期记忆就好。于我自己,我拖延的主要原因是(1)恐惧自己变成工作狂(2)对于自己独立的维护(3)对于未来的时间感不强烈,未来折扣严重(4)有时候自我认知不明,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偏好、价值、需要以及目标是什么。在书的后半部分则列出了许多战拖延的方法。其中最主要叙述的方法是一周实验和“非计划”,主要侧重于建立自身的记录监督以及对于时间分配能力的加强。其他的一些零碎方法在叙述拖延的成因时有过介绍,在书的最后也有列表给出。在各个方法中最实用的感觉还是所谓的“正念”或者“神圣停顿”,因为很多时候拖延已经成为了一种自动行为,没有打断无法终止。只有打断自动的拖延,才可能选择自己接下来做什么。不过,拖延还是比较难完全根除的。我想我们更需要的是理解它,了解它真正表达了什么。很多时候拖延都是为了逃避某个感受,然而那感受是什么我们还是要到内心深处去询问。最好的减少拖延的过程,我想应该是了解自己并和自己和解的过程。正如作者在最后所言:“快乐来自于按照你的价值观健康地生活,来自于跟他人和跟自己的内心深处联通,它还来自于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来自于不管拖延是否你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仍然能够如实地接受它,就像虽然花园里长着一些蒲公英,而你依然能够乐在其中。”
  •     强力推荐这个微信公众号:easyreading,读取精华书评,就是这样读了一本书~拖延可真是从小就伴随我们长大的小伙伴。我们尽管不喜欢这个小伙伴,但他确实实实一直和我们呆在一起。这个小伙伴从哪里来?如何去正确面对他?让我们一起来读《拖延心理学》。  拖延的根本来源于我们自己的心理,是我们的一种心理行为。拖延的发生有四大原因:  1.对成功信心不足:我弄的不好,再弄一下,再弄一下...  2.讨厌被人委派任务:我讨厌做!  3.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东搞一下西搞一下,然后没时间了...  4.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我干嘛要去弄呢?又没有结果  那么如何改善拖延呢?我从书中抽取了一些有效方式和大家分享:  1.确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可观察,具体而实在的),而不是那种模糊而抽象的目标。   不是:“我要停止拖延。”   而是:“我要在每月一日前打扫和整理我的车库。”      2.设定一个务实的目标,从小事做起,选择一个能接受的程度最低的目标。   不是:“我绝不再拖延!”   而是:“我会每天花一个小时时间学习数学。”      3.将你的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迷你目标,用小目标可以累积成大目标。   不是:“我打算要写那份报告。”   而是:“今晚我将花半小时设计表格,明天我将花另半个小时把数据填进去,再接下来一天,我将根据那些数据花一个小时将报告写出来。”      4.现实地(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对待时间。问自己;这个任务事实上将花去我多少时间?我真正能抽出多少时间么?   不是:“明天我有充足的时间去做这件事。”   而是:“我最好看一下我的日程表,看看我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做。上次那件事所花的时间超出了我的预期。”      5.只管开始做!不要想一下子做完整件事情,每次只要迈出一小步。   记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而是:“我可以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是什么?”      6.利用接下来的15分钟。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忍受15分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15分钟才能完成一件事情。   不是:“我只有15分钟的时间了,何必费力去做呢?”   而是:“在接下来的15分钟内,这件事的哪个部分我可以上手去做呢?”      7.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   不是:“教授不在办公室,所以我没办法写论文了。我想去看场电影。”   而是:“虽然教授不在,但是我可以在他回来之前先列出论文提纲。”      8.留意你的借口,要将它看做是只做15分钟的一个信号。  不是:“我累了(抑郁、饿了、很忙、很烦,等等),我以后再做。”   而是:“我累了,所以我将只花15分钟写报告,接下来我会小睡片刻。”      9.奖赏你一路上的进步,哪怕迈出一小步也是进步。   不是:“除非我全部完成,否则我就会感觉哪里不对。”   而是:“我已经走出了几步,而且我做事非常努力。这感觉很好,现在我打算去看一部电影。”      10.停下来问自己:“拖延传递给我的是什么信息?”   不是:“我又在拖延,我恨我自己。”   而是:“我又在拖延,我的感受是怎样的?它意味着什么?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记住:“你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你可以拖延,你也可以行动。”  不要去恨拖延,因为那样于事无补;承认拖延,接受拖延,逐步改善拖延,会让我们和这个小伙伴相处的更好。  点击“查看原文”,可以看到关于这本书的更多情况。  本文撰稿:波波羊  欢迎大家回复好书和书评,让我们共同来分享!
  •     整本书看完了觉得,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很有帮助。可合上书才发现,原来“拖延”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社会。如果整个社会都或多或少有“拖延”这个心理疾病的话,那这就是一个“拖延”的环境。我们又该怎么面对呢?环境我们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应该怎么去适应这种拖延?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切中要害
  •     我更喜歡在香港買的這本,封面是一隻懶洋洋的哈皮狗!前前後後終於看完了,很詳細的探究,很實際的例子,很容易理解的文字,作者寫作的誠意也很讚!我絕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拖延者,也很希望改變自己的生活,Just act now!!!
  •     当我看这本书的时候 满脑子在思考怎样才算拖延症 看完发现自己拖延症不算晚期 故这本书写的东西没同感。 而且不太喜欢这种经验性的总结式的书 完全不讲道理。
  •     看我”分析病因“以后,“解决方法”部分,就完全读不下去了……这莫非是中了里面一条拖延原因“对成功的恐惧”
  •     好好治治(PД`q。)·
  •     拖延并非道德或智力问题,其本身亦非绝对有害.学会认识拖延行为背后的复杂缘由,是与自己达成和解,勉力前行的重要一步.
  •     很专业!一一戳中!
  •     (2013.71)作为典型的拖延症患者,我只能说如果没把这本书拖延那么久才读或许会更好。的确是很有启发,书中的方法也刚刚开始实践中。但全书太过偏精神分析和人本理论,很多例子都是我有一个朋友怎样怎样,这点太弱了…
  •     很多年没有看类似的“方法书”了,而且这本还是繁体电子版,所以有些字甚至直到现在我也不清楚,但还好不影响主要内容的理解。 内容的编排很清晰条理,两个主要单元:1认识拖延。2克服拖延。显得非常合理,就像生病之后,先要了解症状,明白病因,然后才好对症下药。后记里附录A关于拖延25年的研究,B技巧清单。 在第一单元里有一些新鲜的观点,比如 成功恐惧,拖延有的时候是因为害怕成功,成功会毫不例外地导致一个人失去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和选择权。还有一些拖延的人有完美主义情结:面对一件事,要么做到最好,要么宁愿拖延不去做。······ 在第二单元里首先是一些对症下药的方法,能收为己用的有:每周记录拖延的原因、设定小而清晰的目标、做出公开承诺、与朋友一起进步、运动(身体的锻炼最好找一个朋友一起,大脑的锻炼例如学习
  •     里面的分析让我很有共鸣,可是建议相对来说笼统抽象了点。
  •     分析得很透彻原因包容万向,手册用途
  •     拖延症读来可能会处处中枪。非拖延症亦可一读,强悍的理论。
  •     拖延后面还有个叫做“逃避”的大毛怪,分析自我的佳作!
  •     大脑和身体不能离得太远...看书是理解力的升华和无知的减除 但懒惰是天性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     受益匪浅
  •     看到恐惧成功一节,便是五星
  •     光靠一本书还是很难治愈顽疾
  •     深度挖掘了拖延的原因,方法全面,可择而行之。
  •     只做了相似现象归纳总结,根本的心理不解决问题,认知论
  •     从心理学的根本上研究拖延的种种内因,然后再给予小建议。好多原因直戳我的软肋,我就是书里说的那种“适应不良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但是对自己不抱希望。
  •     正如书中所言,拖延症涉及到了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因此这本书涉及到的方面还是挺广的。
  •     我居然读完了
  •     前半部分论道,从心理、生理、经历三方面描述拖延的成因;后半部分授术,从自我认知、目标、时间管理等角度给出具体措施。不只限于拖延,一本认知心理学准教材级别的神作,不算太晦涩。我承认面对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拖延症又犯了。完美主义、本我、认知、正念…反求诸己吧……
  •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相信能治疗下我的拖延症:)
  •     拖延,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恐惧失败、恐惧成功、争夺权控制、成长环境。
  •     你陷入拖延的怪圈了吗?
  •     =。=重度拖延。。看完一本繁体字的书实在都要哭了。
  •     "快樂來自於按照你的價值觀健康地生活,來自於跟他人和跟自己內心深處的連通,它還來自於能夠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來自於不管拖延是否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仍能夠如實地接受它,就像雖然花園裡長著一些蒲公英,而你依然能夠樂在其中。"
  •     有用
  •     一定程度上能解决问题
  •     关于拖延症,非常实用的一本书。针对拖延症产生的心理状态、生理因素、社会背景(成长环境、文化差异等)进行分析,文中引述的案例丰富且有趣。看完之后,懂得自身拖延症,原来产生于恐惧、完美主义等心理原因,明白病症的症结所在。而本书最后,罗列的自用方法以及帮助拖延症患者的方法,对于解决拖延症,可实际操作性小,感觉看过也不会去做,太过泛泛。文章语言亲民,即使门外汉,也可以读的下去,但是内容过于啰嗦,叙述性文字过多,干货掺杂其中,要自己寻找。最后,我觉得文章诱导性内容过多,病症基本涵盖每一个人的日常,我希望可以更加严谨的表述,来区分病态以及常态的拖延,从而更具有针对性的给出指导意见。而且文章叙述的角度,感觉是为现代社会服务的,而不是为了个人,难道,只是因为拖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规律,才是不好的吗?值得反思。
  •     拖延症晚期
  •     拖延了很久才读完呢。 再一次印证万理归一。
  •     这本书主要分两个部分,前半段主要阐述为什么会有拖延心理,后半段讲解一些克服拖延的小技巧,但后半段在我看来很多都算是时间管理的技巧,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只有前半段可读,但本书的确算是拖延者的必读书籍。从经典的角度来说可以评4分。
  •     字字句句中槍⋯等我病好再給五星。
  •     如果以后拖延现象又反复的话,可快速看下最后一章,以明大义。
  •     这本书并没有给出能轻松解决拖延症的方法~反之告诉你,你是如何去选择拖延,而拖延又给了你什么好处。 前半部分读着很痛苦,因为要正视自己的这个过程很让人难为情。这本书也一拖再拖的读了两个多星期。 本书不能帮你解决掉拖延,但能让你明白你面对的到底是什么。
  •     这类书我很喜欢,边看边对比自己和那些比较厉害的人的区别,也会在日常生活中提醒自己。
  •     使用性不强,大部分篇幅用在分析你为什么有拖延症。
  •     果断中枪了……
  •     像照鏡子一樣
  •     牛x 的一本书。作者像算命先生一样,句句点中要害,让你赞叹不已。很惭愧,1年前推荐别人看。别人看完了,给我说这本书不错。而我直到昨天才算真正看完。回头整理一份笔记到博客上,好好回顾一下。
  •     实用科学
  •     一般,心理学的书我还真看不下去,看一半丢了
  •     第二次读,开始治疗自己的拖延症,不得不说一周开八场会,不停准备会议资料和写会议纪要,还有繁重的日常工作,让我在抗击拖延症的战场上取得了伟大胜利。【所以拖延症都是闲出来的。。。。。。。】
  •     对实际理解和改善自己的拖延行为很有效,值得思考阅读。
  •     读完后,立志要戒掉拖延症,好吧,从明年开始,会开始吗
  •     比简体翻译的好点。一些片面的有道理。
  •     2013.12 作者很用心,从心理、生理、人生经验等方面分析了拖延的原因。即使后面没有一些办法,我都觉得很有收获。只有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比另一些只有tips的书高太多了。
  •     很少有心理学的书籍可以这么实用。虽然繁体字版本稍微影响了一点阅读速度。但是这本书真的是给自己的生活打开了另外一扇门,很多比较有效的可操作性,强力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