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选读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07
ISBN:9787560014562
作者:张伯香
页数:689页

作者简介

英美文学选读,ISBN:9787560014562,作者:张伯香主编


 英美文学选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莎士比亚在所有的文学人物中首屈一指,这看来是无容置辩的。莎士比亚创造词汇的天赋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话常被引用。近四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给读者和评论家带来了许多欢乐。莎士比亚的作品接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据统计,莎士比亚用词高达两万个以上。它广泛采用民间语言,注意吸收外来词汇,还大量运用比喻、隐喻、双关语,可谓集当时英语之大成。莎剧中许多语句已成为现代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和格言。  虽然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闻名世界的人物。虽然英语不完全是一种世界语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语言都更接近世界语言。而且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译成许多种文学,许多国家都读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戏剧。世世代代的戏剧家都研究他的作品,企图获得他的文学气质。他的戏剧中放射出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家的范围。他对文学界造成如此大的影响,难怪著名的戏剧家本·琼斯说:“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在他的故居,已竖起了近200多个国家的国旗,每一面都代表一个国家翻译了他的作品。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也成了一门学问,叫做“莎学”。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几乎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莎士比亚在运用这个诗体时,极为得心应手,主要表现为语汇丰富、用词洗练、比喻新颖、结构巧妙、音调铿锵悦耳。而其最擅长的是最后两行诗,往往构思奇诡,语出惊人,既是全诗点睛之作,又自成一联警语格言。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当得起空前绝后的美称。丁尼生(A.L .Tennyson,1809-1892),19世纪英国最受欢迎的著名诗人,1851年继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后的获桂冠诗人称号。他的作品音韵优美,文字纯净,激发了众多英国美术家的创作灵感。丁尼生诗艺精湛,被誉为“可能是耳朵最灵敏的英国诗人”。丁尼生根据老子的生平和著作创作了长诗《先贤》。他把《先贤》当作自己后期最好的诗作之一,诗中“先贤”或先知指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代表作品为组诗《悼念》。这是英国文学中最伟大的挽歌之一,也是丁尼生最能经受时间考验的作品。《伊诺克·阿登》是丁尼生最著名的诗歌之一。他的优美的短篇抒情诗《过沙洲》展示了丁尼生恬静的宗教信仰。丁尼生的短篇抒情诗非常精彩,对英国景色、自然风光和天籁的描写十分出色。他的创作技能几乎是完美无暇。威廉·华兹华斯他以表现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反映他个人与自然的交流,以及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闻名于世。从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中,华兹华斯领悟到我们应在自然面前保持一种“明智的消极”,对自然虚怀以待,积极回应,避免过度的理性干预,这样才可能领会到自然的真谛。他认为自然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囊括人类世界及整个外部自然界,人类及自然界中各种物体都是其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将自己的生命融于自然,从自然中汲取欢乐、智慧与力量,华兹华斯领悟到了自然是一具有生命的有机整体这一最为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并将它通过诗歌传达给读者。就此而言,华兹华斯不愧是一位自然的先知。我们应向他致以高度的礼赞。华兹华斯的诗歌里面充满了种种宁静、和谐和哲理。在他看来:大自然就是一个老师,就是他心灵的指导、卫士和道德生命的灵魂。大自然能分享人的感情,能同情人类。华兹华斯笔下的自然就是如此。大自然给了他生活的目标,纯净了他的心灵,激发了他的灵感,开拓了他的视野,升华了他的境界。华兹华斯在大自然中不断地去完善自己,在大自然中开拓出一种新的和谐与统一的境 界,在大自然中去发现人生的真谛,在大自然中去领悟永恒的生命。 华兹华斯感到自然有一种巨大的魅力,大自然处处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伟大力量, 这力量给人们以福泽,以启示,同时也唤醒、教育人们。 被称为"自然诗人"的华兹华斯,一生对自然关注的目的是拯救人类。他认为人类要从资本主义工业化文明的灾难性后果中得到拯救,其出路是接近自然、重返自然.他的到自然中去不是一种逃遁或逍遥,而是一种救赎。他的诗是人类共同精神财富宝库中的珍宝!自觉的灵、英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小说家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作品在20世纪初世界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吉卜林的“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他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英国第一位获此奖的作家,也是至今诺贝尔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得者。吉卜林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他的作品既有反映他的印度生活现实的小说《山中故事》(Plain Tales From The Hills), 也有儿童读物的经典童话著作《从林故事》,The Jungle Books)和《如此故事》(Just So Stories),还有为儿童创作的充满神奇色彩的小说《基姆》(Kim)、游记《从大海到大海》、 诗集《营房谣》(Gunga Din)、短诗《如果》(If—)以及许多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吉卜林的《丛林之书》里的动物故事,已被译成数十种语言,传遍了全世界。吉卜林丰富的知识,奇妙的想象力,幽默的文笔,创造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童话世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受孩子喜爱的故事之一。有人评论道:“它们不像是在现代炉火旁讲给孩子听的童话,而更像是在世界的清晨讲给成人听的故事”。吉卜林也被誉为是“短篇小说艺术创新之人”,在短篇小说方面,他是无与伦比的。吉卜林曾被授予英国爵士头衔和英国桂冠诗人的头衔,但都被他放弃了。吉卜林也以其作品高超的文学性和复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吉卜林对科幻小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科幻小说家们表露出来的,科幻小说家坎贝尔评价吉卜林为“第一位现代科幻小说家”。吉卜林的诗词创作同样丰富多彩, 感情真挚, 一首在英国脍炙人口的的著名短诗《如果》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在1995年BBC的“英国人最喜爱的诗”的民意调查中,这首立意于克制主义和淡泊主义的诗被选为吉卜林最著名的诗。以下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写给他12岁的儿子的诗,短短的一首诗,语言质朴,风格简约,平淡之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令人久久回味。毛姆(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是个自觉的灵,被称为是“20世纪最会讲故事的人之一”、“绝代的流行作家”;他在20世纪初,风靡了整个世纪和世界。他是当时英国红极一时的剧作家,在伦敦舞台曾竟同时上演他的四个剧本。他的第十个剧本《弗雷德里克夫人》连续上演达一年之久。毛姆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他用解剖刀一样冷峻、犀利的目光来剖视人生和社会。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授予他“荣誉侍从”的称号。毛姆晚年享有很高的声誉,英国牛津大学和法国图鲁兹大学分别授予他颇为显赫的“荣誉团骑士“称号。英国著名的嘉里克文学俱乐部曾特地设宴庆贺他的八十寿辰;在英国文学史上受到这种礼遇的,只有三位作家。毛姆的作品除在英美畅销外,还译成多种外文。1961年,他的母校,德国海德堡大学,授予他名誉校董称号。1965年12月,毛姆在法国去世,享年91岁。死后,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建立了档案馆以资纪念。 毛姆是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脍炙人口的作品像他的名字一样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有人说用心读他的《刀锋》,估计40岁前思想上的疑难杂症、忧愁幽思都会被排解掉,你对东方心灵的探索的兴趣说不定也会被勾引起来,人会渐渐变得温和、深刻、内敛。威廉.布莱克,是个神圣、无畏、单纯的诗人、孤独的先知。虽然布莱克现在被誉为伟大及独一无二的富想象力的英国诗人,但对于他,我们知道的无疑太少了。布莱克是想象力的先知,和经验的忠实记录者。布莱克最被人们引用和传诵的,也是后代文学大家反复赞美的几首诗歌如《擦烟囱的少年》、《保姆之歌》、《病玫瑰》、《老虎》,皆可以看作构筑布莱克之“天国原形”的一部分,并且可以用一种亲喃的语言和“白色诸神”寂静的交谈,尽管世风低落,但布莱克怀着壮丽的想象力与战斗力,投入了 “世俗反讽”运动中。布莱克同时代的人除了为他的不同寻常的举止和热情四溢的精力而感到困惑外,还为他的高深与可敬而感到迷惑。布莱克显然不是为属他的身体命运的那个时代写作的作家,他藉一种基于神秘与特有经验而“对感官不同程度”的扰乱,找到了一条通向自由和赞美的 “天国诗歌”的归依与信仰。也许,这就是布莱克为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经验与价值。 布莱克一生浓厚的天启意识、艺术家的天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它的诗歌具有明显的预言性、宗教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特点。他对英国诗歌作出了巨大贡献,其诗作内容以神秘、宗教及象征为主要特征。布莱克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亦长期倍受冷落,直到19世纪中叶之后,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才惊讶于他的纯真与深刻,重新发现了这位大师,他的作品日渐成为热点。刘易斯一生著述甚丰,包括诗集、科幻小说、童话、文学批评,以及阐明基督教精义的作品,不下50多本。这些作品在他于1963年逝世后,仍持续再版发行,盛况至今不缀。他被当代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也是二十世纪最具领导地位的作家兼思想家。刘易斯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他的宗教信仰。为他赢得最广泛读者的,却是他的系列儿童故事《纳尼亚王国传奇》。有人说:「这是一部标准的福音电影,不着痕迹的描述耶稣的牺牲受死以及复活得胜。」 《纳尼亚传奇》故事中所传达的爱、希望、勇气与信心是现代社会所逐渐被忽略的,书中摆脱教条式的语言,用生动的情结将这些概念深植人心。《纳尼亚传奇》被认为有基督教义的隐喻,是继《耶稣受难记》后又一部备受全世界基督徒关注的电影。由于电影忠于作者的世界观,故在奇幻历险内容的背后充满寓意,如片中亚斯兰代为背负艾文的罪行,象征着代替罪人背负十字架的耶稣。 《纳尼亚魔幻王国》这部奇幻文学巨著风靡全世界,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佳儿童图书之一,被全世界的孩子们广泛地接受,它成为二战以后英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该书还获得英国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卡耐基文学奖”,更是被翻译成35个语言版本,全球累积销售超过8500万,而目前每年仍以平均600万册的销售持续吸引新世代的读者。有评论家说它是里程碑似的作品。刘易斯是公认的文学巨擘,也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灵性作者。 作为20世纪最畅销的魔幻经典,英美文坛最成功、影响最广、在全世界销量最大的一本文学作品,已被译成40多种不同语言,全球拥有两亿多读者,销售量达9000万册以上!英国作家J.R.R.托尔金(J.R.R.Tolkien)的文学巨著《魔戒》(又称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几代读者。J.R.R. 托尔金是个得到自觉的灵。指环王是英国作家J.R.R. 托尔金的史诗奇幻小说,是现代正统奇幻文学小说的开山鼻祖,被英国最大连锁书店WATERSTONE的读者评选为“最能代表二十世纪的一百”,《指环王》中列为第一位。他的作品风靡世界,不过他的传奇人生却鲜为人知。托尔金是一个学者,但除了学术研究外,他几乎将他一生的光阴都奉献在奇幻小说的创作上,长约六十年时光。其中最为杰出的就是史诗巨著——《魔戒》系列。J.R.R.托尔金( 1892年—1973年),牛津大学教授,古英语专家。童年家境窘迫,12岁时成了孤儿。托尔金在学校里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1911年到牛津大学学习,显示出令人瞩目的语言学天才。之后又回到那里教授语言学。他一直是牛津最著名的教授之一。托尔金作为一名语言学家。他是1918年-1920年版的《新英语词典》的编委,这使得他广泛接触到英国以及北欧各地流传的神话和民间传说。自觉的灵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出生于缅因州波特兰城一个律师家庭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牛律大学和剑桥大学曾分别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之角安放了他的胸像,他是获得这种尊荣的第一位美国诗人。他一生创作的大量抒情诗、叙事诗、歌谣和诗剧曾在美国和欧洲广泛流传,受到赞赏。1807年2月27日出生于缅因州波特兰城一个律师家庭。1822年进入博多因学院,毕业后去过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等地,研究这些国家的语言和文学。1836年开始在哈佛大学讲授语言,文学长达十八年,致力于介绍欧洲文化和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成为新英格兰文化中心剑桥文学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 1839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夜吟》(Voices of the Night),包括著名的《夜的赞歌》、《生命颂》(即《人生礼赞》A Psalm of Life)、《群星之光》等音韵优美的抒情诗。1841年出版诗集《歌谣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诗《铠甲骷髅》、《金星号遇难》,也有叙事中含有简朴哲理的《乡村铁匠》、《向更高处攀登》等。诗中充溢了淬质奋发的精神和乐观情绪。这两部诗集在大西洋两岸风靡一时,他从此以诗人闻名于世。1845年发表诗集《布吕赫钟楼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尔德的军火库》、《桥》、《努伦堡》和《布吕赫钟楼及其他》等佳篇而为人称道。《海边与炉边》(1849)包含了诗人向读者宣告创作意图的《献辞》以及通过造船的形象讴歌联邦的缔造的长诗《航船的建造》1850年发表了《李君裕的悲惨命运》。朗费罗的主要诗作包括3首长篇叙事诗,或“通俗史诗”:《伊凡吉林》(1847)、《海华沙之歌》和《迈尔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1854年辞去哈佛大学教职,专事创作。次年发表《海华沙之歌》。这是采用印第安人传说而精心构思的长诗,写印第安人领袖海华沙一生克敌制胜的英雄业绩,以及他结束部落混战,教人民种植玉米,清理河道,消除疾病等重要贡献。在美国文学史上这是描写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诗,但诗的素材主要来源于斯库尔克拉夫特的著作,作者缺乏直接的生活体验;诗的韵律完全模仿芬兰史诗《卡勒瓦拉》,当时虽然受到了读者的赞赏,却遭到后代一些评论家的责难。从1843年起,朗费罗夫妇在幽静的克雷吉别墅中度过了17年幸福的家庭生活。1861年他的夫人不幸被火烧伤致死,这一直使他无比悲痛,为了摆脱精神上的重负,他投身于但丁的《神曲》的翻译,还写了6首关于但丁的十四行诗,是他最佳的诗作。《路畔旅舍的故事》(1863)大体上仿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基督》命名的三部曲诗剧于1872年完成。
  •     我读的是1999年的版本。属于浓缩版。吴伟仁的系列会更详细些。但这本可作为通识本了解全纲之用。发现了一些BUG。比如,P10“...including Chaucer's The Canterbury Tales(1483) and Malory's Morte Darthur(1485)." Malory 的这本书应该是Le Morte D'arthur,翻译过来是“亚瑟王之死”。本书不但书名有误,而且在其辅导书内竟也直接翻译成了《马洛利的默特•达瑟》,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新书有否做更正。还是觉得诺顿的文学选读系列最权威。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大二下课程,大学里难度最高的一门之一,但最终的成绩让我满意,A+
  •     总算在一个月之内春节前把这本厚又长的书过了一遍(┳_┳)...
  •     一言难尽~继续努力~
  •     生于忧患,死于英美文学
  •     bless.
  •     终于看完了,吐血
  •     这书翻烂了也没记住,我老了。
  •     看多了都是泪
  •     一本了解英美文学的基本教材。
  •     2014.2.23想读,5.5购于外院毕业生旧书摊。2015.11考完试。
  •     水平相當高的一位編者,很不錯的一本選集。盡管摻和著一些研究生編寫,導致有多處大段剽竊國外學術著作的地方;盡管編輯工作根本不負責任,有些印刷錯誤,比如有選文直接引諾頓文選,不加任何編輯、校對,造成錯得一模一樣;但這本選集仍不失為國內最好的英美文選之一。本書對各個時期及其作家作品介紹詳略得當,但編選教材必定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于是後來張先生又編寫了自己的《英國文學教程》,很能看出編者的功力);且編者水平很高,連《英國文學名篇選注》、陳嘉先生、羅經國先生編選的集子都注錯之處,編者也能注釋正確,看得出編者英文水平之高,且是完全在自己獨立研究的基礎上編注成書的,不像國內某些選集,東抄西湊,沒任何存在的價值和質量可言。
  •     由于某种原因两周试着突击了这本,张伯香依然赞,很多和英国文学教程重复的段,不过greene对Shakespeare的评价那段容易引起误导,他原义是讽刺来着
  •     大二时考了,61分,喜坏了,结果学位英语,我去,现在要重考,真心难,看了2小时,就6页。苦
  •     考过了
  •     不知道什么阶段的人适合读这一类的书。没有读过的作家和书,这里读到好像剧透(尤其是“节选”了关键结局那一章的那种),避之唯恐不及;读过的作家和书,这里再读来好像没有太大意思。而真正好奇的德法瑞的文选,又找不到诺顿级的。读这本整十年前买的书好像还债,没有还得太清,总算可以在这里标记一下。有些事隔得太久了,就真的没有重头来过的必要了。
  •     无限怀念王敏的文学课!!!
  •     这封面...oh~ those old good days~
  •     回看真恐怖
  •     复习到想死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