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通史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33671884
作者:李山
页数:467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从曹丕经梁简文帝(萧纲,503—551)、梁元帝(萧绎,508—554)到陈后主(陈叔宝,553—604),都是被士大夫文化所俘获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与文学的关系是曲线形的。开始帝王热切地参与文学,开一代风尚,这就是曹氏父子;之后,在两晋,帝王与文学无关,风流才子独占风骚,风流自赏;至南北朝,曹氏父子特别是曹丕与文学之士的关系模式又得到恢复,一直到陈朝(557—589)灭亡。与此相伴,曹魏时期(220—265)最显著的士大夫文学是诗赋,两晋特别是东晋的诗文成就,与玄学的清谈、书法(如王羲之、王献之)、绘画(如顾恺之)相比,明显声势不足。至南朝,寒门显贵热衷和擅长的又是诗文,清谈、书法、绘画他们也喜欢,但声势明显弱些。这是颇耐人寻味的。总之,这个时代的文学是属于士大夫阶层的,所表达的趣味归属于士大夫的文化意识。 那么,这个时代士大夫的精神状态又如何呢? 第四节 南朝赋作 宋、齐、梁、陈四朝共持续170年。古代诗文在这段时期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刘宋有“元嘉体”,南齐有“永明体”,到梁朝又有“宫体”等,指的是诗,也包括赋,乃至其他文章。“元嘉体”作家讲究雕绘,讲究发言惊挺,到“永明体”则提出讲究诗句平仄变化的“声律说”。这些诗歌创作的主要诉求,也大多体现在赋和其他文章上。不过,诗与文出现了明显的分张,在齐、梁讲究诗歌的“直寻”、“三易”(“易见事”、“易识字”、“易读诵”),追求“圆美流转如弹丸”的时候,包括赋在内的文章写作,却日益追求隶事、用典、对偶和声律。一篇文章既求文字优美,又要尽量用典,以避免有话直说。这就是骈体文,语言的华丽主要表现在隶事的得当、用典的丰富和妥帖。既要表现“才”,又要显示“学”,是这个时期作文的主要追求。因此南方四朝的文学家,在对汉语自身中所具有的表现力开掘——主要表现为对汉字的声调利用、对语言所潜藏的文化信息的调动、对汉语词汇所具特点的巧妙驱遣等等——上,是有其特殊贡献的。形式追求本不算错,过分追求则失之于矫造,深层的问题,正如前代学者早就曾指出的,是南朝士大夫大多缺少成为伟大作家的人格和情操。 南朝作家,多是从北方南渡的豪门的后裔。齐梁以后则南方士族文人(如沈约等)的上升趋势颇为明显。就出身而言,门阀出身的文士占据明显的优势,真正寒门出身而有名的作家(如鲍照、吴均等)很少。

书籍目录

绪论 魏晋士人文化的“展现形态” 第一节士人精神的“展现形态” 第二节“展现形态”的三大面相 第三节新选举法则:“展现形态”的社会磁力 第四节文体与语体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赋体之文 第一节魏晋赋体文概说 第二节曹魏主要赋作 第三节两晋赋作 第四节南朝赋作 第五节庾信等离乱作家的赋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论说文 第一节魏晋论说文概说 第二节曹魏论说文 第三节两晋论说文 第四节南北朝论说文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章表奏疏类文 第一节文体概说 第二节魏晋章表奏疏 第三节南北朝章表奏疏 第四节魏晋南北朝诏策等下行公文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书信文 第一节书信文概说 第二节三国曹魏书信 第三节两晋书信 第四节南朝书信 第五节北朝书信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序文 第一节序体文概说 第二节魏晋序文 第三节南朝序文 第四节北朝序文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箴铭颂赞 第一节文体概说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箴铭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颂赞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诔碑哀祭 第一节文体概说 第二节魏晋诔碑哀祭文 第三节南朝诔碑哀祭文 第四节北朝碑祭文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山水游记 第一节山水文概述 第二节序、书信等文体中的山水 第三节行记、游记和地记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人物传记 第一节三国曹魏人物传 第二节两晋人物传 第三节南朝人物传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散文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中国散文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以“文体”为线索写一个时代散文发展的历程,从文体角度写散文史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更切近地了解古人文章的脉络及其前后变化。以书信体文章言,将其作为一种文体单独看可以更加集中地观察一个时代书信体制的确立及写法的变迁。


 中国散文通史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