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与萧军-纪实与回忆丛书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
ISBN:9787806167823
作者:秋石

书籍目录


前引
第一章姑娘啊,春天到了
第二章一是双双悄倚肩
第三章浪儿无国亦无家
第四章“我好像一只牛”
第五章阳光下
第六章比翼双飞
第七章奴隶的呼喊
第八章高歌一曲《乡村》颂
第九章春泥护花
第十章享受温馨
第十一章不谐的琴瑟
第十二章天各一方
第十三章赤胆奉尊
第十四章海上巧遇
第十五章忠贞不贰
第十六章生活正在逝去


 萧红与萧军-纪实与回忆丛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不知道现在的人们还有多少会对这样一对苦难岁月里的苦命儿感兴趣,也许他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比不上鲁迅胡适,在政治影响上比不过周扬郭沫若,但这样一对非常典型的左翼作家夫妇爱恨交织的经历,实在不应该轻易的绕开过去。秋石先生的这本书看的出来是很下了一些功夫的,这里固然有他长期与萧军共同生活且有师生之谊的关系,同时也与他的潜心研究和实地调查考证分不开的,这也让本书有了比较厚重的历史资料的意味,而不是简单的文摘类的汇编。但是,作者也不可避免的有种为尊者讳的考虑,他虽然多次提到萧军非完人,但在行文叙述中还是偏重于同情萧军,对萧红显然有些刻薄了,比如把西安分手比较简单的记述成萧红的任性而为,比如萧军在与萧红分手后,迅速的与王德芬结合是不是有先前的一些渊源,书中“萧军与王德芬进行了由相识、相知到相爱长达一个月的苦恋,.....两人自此喜结良缘。”其中的褒贬就太溢于言表了,毕竟两个人的情感世界外人是难以了解的。我知道萧军的名字是他在延安整风会议上的仗义执言和为王实味的奔走呼吁,知道萧红则是看她的《呼兰河传》,一个豪爽粗犷一个委婉细腻,这样的两个人居然共同走过了5年半的时光,这其中该有多么大的缘分。他们的邂逅相恋到结合而分开,就像一个轮回,有着传奇般浪漫相遇,毕竟敌不过性格上的巨大差异和双方的无法容忍与牺牲。同时,他们身处在危急存亡之秋的中国,这样的大环境,为无以为国无以为家的他们的最终离异,也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的分手,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遗憾的是书中没有记述萧军建国后所受到的遭遇,也许是受《萧军与萧红》题目限制的缘故吧,不过只要想想萧军在延安整风的表现,其后所受到的不测与坎坷,大约可以想见吧。王子拯救公主固然只需要一个吻,但他们其后一起的生活可能会因草率的开始而困难百十倍,如果只看剧目欢乐的开场,是不会知道这是喜剧还是悲剧的。
  •     像春天的燕子似的:一嘴泥,一嘴草,我和我的爱人终于也筑成了一个家。——萧军春是温柔恬静的季节,一树一树的樱花美得令人心醉。随身带了三本关于萧红的书,在湖边坐到黄昏。沉静祥和的老人带着可爱的孙儿从身边经过,他们安静幸福的微笑,这是生的气息,真好。合上最后一本书,看着封面上曾经真挚快乐的萧红与萧军,默默地想,这样的女子一定也曾梦想能有一日带着孩子和所爱的人静静地走着吧。可是,不能了,她从未有过那样的美满。她知道“那是不能的了,春天的命运就是这么短。”对于萧红,心里始终是深深的疼惜。如此短暂的生命,却遭遇了种种戏剧甚至荒唐的人生变故。童年时代亲情的缺失使她的个性永远摆脱不了苍凉孤寂的底色。记忆里惟有疼爱自己的祖父,和那片颇有情趣的后花园是温暖的安慰,奢侈的快乐。在那样冷漠功利的家庭里,这个倔强的少女常常独自躲在后花园,与花儿为伴,向草儿倾诉,望着高远的天,幻想有一日可以自由自在地飞出去。“在朝露里,那样嫩弱的须蔓的梢头,好象淡绿色的玻璃抽成的,不敢去触,一触非断不可的样子。同时,一边结着果子,一边攀着窗棂往高处伸张,它们彼此学着样,一个跟着一个都爬上窗子来了。”这样通灵的句子,隐隐透着天真和叛逆,她想冒出头去,她要向阳光升发。少年时代常常是冷静孤僻的样子,偶尔碰到快乐的人和事,眼睛会突然变得柔和。那时候还有很多幸福的憧憬。“祖父时时把多纹的双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后又放在我的头上,我的耳边便响着这样的声音:‘快快长吧!长大就好了。’长大是长大了,却没有好。”毕竟青春的心是鲜活有力的,倔强而叛逆的个性使她永远不会循规蹈矩地遵守现实规则。于是,为了逃婚她毅然离家出走,无牵无挂,一无所有,从此再无真正的归宿。是女人的懦弱还是少年的无知?她满怀着憧憬,逃出牢笼一般死寂的生活,却一脚踏进令女人身心惧痛的感情磨难。在人生最美丽的时候被那个虚伪的男人欺骗,大腹便便的她怀着身孕竟被抛弃在旅馆里,天地不应,荒凉成冢。贫穷饥饿丑陋羞耻病痛悲凉,人生的痛苦对她而言从来没有底限。她静静躺在床上,也许已无力痛苦,她的身体和感觉被一丝一丝割裂,她已不想追问,只是等待着,等待着命运还会送给她怎样可笑的惩罚。而这次,命运带来的是这样一位侠义的文学青年。细细想来,萧红与萧军的相识相知竟透着古希腊悲剧式的激烈与震撼。个人的痛苦无限加剧,战争与灾难将个体搁浅在最困苦无力的生活里。他们挣扎的不仅是感情的荒凉,世事的冷漠,更是真真切切活下去的勇气和能力,是一间避难的茅屋,一餐维持生命的食物。而爱情里所谓的理想,激情,浪漫,美好,早已如此苍白无力。在这个同样贫穷却充满英雄豪气的进步青年眼里,萧红此刻的难堪遭遇正是动荡社会残酷的迫害所致。他们是乱世里彼此搀扶着生存的难民,是同一阵营里同样具有反抗精神的志同道合者。于是,在那间阴暗,霉湿的房间里,萧军的眼里看到的不是遭受饥饿与病痛甚至身体变形的孕妇,而是最美丽,可爱,闪亮的灵魂。他的英雄气概在心里激荡,他要拯救她,拯救这颗美丽的灵魂!他们的结合跨越了外表与情欲的初浅碰撞,而直接进入精神伴侣与理想支撑者的层面。在动荡纷乱的哈尔滨,他们度过了最贫穷却快乐的日子。她伤痕累累的身体与思想完全依赖着这个热情豪气的男子。他们常常穷到轮流穿一件外套,她守着冰冷昏暗的屋子,等待她的三郎带回来一点点吃的东西。那是怎样的日子!“桌子能吃吗?草褥子能吃吗?”偶尔他们用极少的稿费买来一点食物,两个人在街上吃着,走着,快乐得像个孩子。他救她于水火之中,给她生存的勇气和力量。而她的天真,纯朴与软弱常常使这个刚毅的男子温柔地落下泪来。当生活中所有奢华的附加物完全消失的时候,最本质最简单的快乐却显得如此真切动人。是那样贫穷而充实的日子!实际上,他们都是同样的倔强。陷在生活的泥沼里无力自拔的萧红完完全全依在萧军的肩膀下,满足而幸福。女人的爱情往往包含着太多的自我想象和自我暗示。他是她的英雄,疼爱她,呵护她。所以在他的面前她甘愿柔顺。她一直从属着他,不论是感情,思想,甚或是事业。然而,萧军必然是奔放式的,是倔强而高傲的带有英雄气概的男子。一旦他们度过两个人孤立的困境,他自然有另外的社会生活。他的思想固执而坚硬,而她却太多女性的柔弱与善感。她觉得自己日益孤立冷落,找不回曾经那个疼爱自己的正直而专一的英雄。很自然,她个性里的尖锐与反叛一一突显。爱情果然都是甘愿。两颗同样倔强的灵魂,如果愿意为爱放弃自我,便甘愿拔掉身上的刺,作他柔顺的爱人。而境遇不同时,人的思想,感情,理想相应的变化,想努力抓住的一方再怎样付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这个柔弱的女子终于突破了他的恩情,放了他的爱情。她说“三郎,我们永远分开吧。”从此,她再不与他单独讲话,她的文字对自己的爱情只字不提。她的决裂带走的不仅是爱情,更是众多友人的一一离弃。在朋友的眼里,她与萧军分离,既而与端木结合实属背叛与懦弱。爱情,不论好与坏,常常是外人无法理解,也无法解释的。两人各自的朋友所站角度不同,对他们感情破裂的原委也有不同措辞。骆宾基的《萧红小传》更多透漏了萧红作为女性的柔弱与艰难,而秋石的《萧红与萧军》极力褒扬了萧军的包容与豁达。至于胡风的口述更是明显透漏出对萧红与端木结合的不满。感情原本没有对错,彼此都是个性所至。重要的是,他们曾经在一起度过那样非凡而真挚的时光。我一直对萧军的存在颇感欣慰。如萧红所言“在人生的路上,总算有一个时期在我的脚迹旁边,也踏着他的脚迹。总算两个灵魂和两根琴弦似的互相调谐过。”寂寞如她,一生的某个时期有他呵护也算不枉白走一遭。绿川英子说“萧红悲剧的后半生中最悲惨的一页,常常伴随着只有同性才感触到的同情与悲哀。”悲剧的后半生,呵,她的后半生应该从离开萧军算起吧。在封建的男权社会里,她这样反叛,倔强,自由,要强的女性永远都只能落得无边的孤寂。她那样干脆的诀别,真的释然了吗?分别之后,某日在胡风的家里看到萧军再婚的结婚照,她竟然怔在那里长久不出一言,“我没有想到她的感情还那样深,这对她的打击还那样大。”对于那段感情还有谁能够比她刻骨铭心?她只是太自尊,太反叛的女子,抓不住的东西她宁愿自动放弃。可是,可是,心,还在那里。端木这个人完全是更怯懦软弱的类型,想来萧红这样饱经折磨身心俱累的人跟他在一起也极少有被呵护的安全感吧。这期间的孤独与苍凉自不必言说。她是对痛麻木了, “筋骨若是痛得厉害了,皮肤流点血也就麻木不觉了。”直至生命最后的日子,三十一岁的她躺在香港的病房里,守护她的竟只有一个朋友。命运悲凉至此,真是可笑。在荒凉的尾声里,她还期盼地说着“如果三郎在重庆,我给他拍电报,他还会像当年在哈尔滨那样来救我吧!” 爱极了这一句话。如此深情,怎能释怀?一直认为最深的感情,最真的思念不是常常挂在嘴边,而是在最孤寂沉静的时候,在时间的荒原里,在漆黑的长夜里,在凌晨被世界遗弃般的恐慌里,在与生命诀别的不舍里,想要那个人在身边。生命最真实的呼唤,永远只有那一个人。爱情绝美的方式是死亡,如宝黛,如梁祝。而我们都是凡人,只要平平淡淡真实的爱。萧红与端木结合时说:“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可是,到底她还是没有得到。越来越相信性格决定命运。萧军曾有一段分析萧红性格的话,不能确定是否属实,只是觉得颇有道理。“她的‘自尊’到了病态化的程度,有时又陷在了深沉的几乎是难以自拔的痛苦泥沼中。表面上又好象矜持逞刚强,这便苦了她自己,往往成了一个两重、三重、甚至多重性格的人,活起来实在是吃力,陷在了感情的危机中。”她的一生都陷在感情的困苦里,被爱过却没有相守之人,经历两次孕育之苦却没有生下属于自己的孩子。很多人责备她的懦弱与依赖,认为她完全可以独自生活,专心写作,可是,怎不知从童年开始她就在寻找一个温暖的窝,一个相亲相爱,没有残酷的角落。她这样害怕孤独,害怕被遗弃。的确,也是女性的懦弱。她在自己痛苦的世界里挣扎,不肯屈从,不肯忘记自我,直至孤寂如此。《为了爱的缘故》是两人相爱之时萧军的一个集子。是那样美好的彼此爱怜。这世上有许多事是我们无法理解,也无法掌控的,比如聚散,比如生死,比如爱情。在一个女人一生最美丽最沉静的时刻,她甘愿爱着一个人,而此后经历怎样的人海浮沉,分聚离散,那都将是一生最美的慰藉。为了爱的缘故,我们不再计较情与理的对错,我们不再追求茫茫的永恒。相守在每一个当下,便是今生最好的时光。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一是双双悄倚肩
  •     内容翔实,不够客观
  •     明显看出作者的主观倾向,对两人关系中的一方有强烈的批判,可能与作者是男性以及是萧军的崇拜者有关
  •     萧军诗好,萧红文好。乱世之中,刚强的人也许更易生存。流传下来的却仅仅是爱情故事。
  •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艺术家有过多次婚恋经历,中国男作家婚变与再婚者亦不计其数。为什么唯独萧红不可以有自己的再选择?她和‘拯救她出苦海’的男作家难道不是同样争取平等的战友吗?她的苦海难道不是他的苦海吗?人类的解放难道不包括女性的解放吗?‘出苦海’者必须终生依附‘拯救者’吗?还有,作者有什么权利如此叱责萧红:萧红的心始终停留在哈尔滨东兴顺旅馆那件充作备用客房的阴暗、霉湿的储藏室里,而老是‘长不大’?值得思索的是,这本书广受好评,没有人认为诋毁一个过世的女作家实有不公。莫非在萧红去世五十年忌日,要用这样的磐石重新压服她不屈的灵魂吗?”——章海宁《萧红印象·书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