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思维》书评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28
ISBN:9787213058646
作者:[美]雷·库兹韦尔
页数:300页

一本广告书

本书的内容过于浅陋,说来说去是为了其刚成立的模式公司打广告。而且天真的以为隐马尔科夫链模型可以解释人脑。我看2045年奇点远不会到来,之所以是2045年,是因为这个时候大概是作者一百岁,希望可以赶上意识上传可以长生不老。 就忽悠这些小白吧,可怜李淼,刘慈欣这样连这本书写啥都看不懂的人还来写书评。老库本书虽然不济,但是至少是做实事的人,这本书当科普还可以看看。剧透一下吧一到六章,科普大脑科学第七章是核心,推销隐马尔科夫模型八章以后是作者开始讨论一些自己也搞不明白的事情。我原来还以为奇点理论很靠谱呢,结果看了这书以后才觉得这老兄也没摸到门呢,所以对奇点预言也表示怀疑了。

另外一种信仰

书的前半部分是一些科普,包括大脑神经元的模型,以及人工智能的方法。对于稍微有点背景知识的我来说,还是学到很多东西。并且因为自己也是这个领域的,所以,比较认同观点。但是从某一章开始,就完全是作者的信仰了,完全假设电脑能够模拟人脑,完全不顾人脑有生物学基础,并且还由于在这个物理世界,所以还会被量子所影响。所以,我不是很认同这个逻辑上的跳跃。当然,也看到有很多公司或者组织在基于这个假设,做很多工作。至少奇点在靠近

请问这本书是人工智能翻译的结果吗?

翻译太机械举个例子:P79“模式的重复使得我们能识别物体、人和那些有变化且发生在不同环境中的想法。尺寸和大小的变化参数也使得新皮质能够编码不同维度的变化幅度(就声音而言是持续时间)。编码这些幅度参数的一条途径就是通过不同数量重复输入各种模式……”这种完全不帮读者理清作者英文逻辑的翻译,个人认为还不如看英文原著容易理解。

如何抛开作者所有的预测,我们还可以学点什么

书评及推荐上更多地是推荐了作者如何有远见地预测很多人工智能方面及计算机方向上的发展及成绩。书的内容很多是专业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 ,涉及非常多的理论及科研实际工作,包括非常复杂的模型及图表及很多老鼠的实验,这些都是我所不熟悉的,也是我所不的,通过这本书我接触到了这些东西。我对其中下面几个事情比较有感觉:1、指数增加。作者提出的公式的核心就是指数增长,我觉得这个东西可以放到传播里面来使用:1个人传播给10个人,10个人分别传播给10个人,这样传播的威力就这样不断辐射出去,信息的传播面就会越来越广泛。2、分层架构及分层思考大脑是一个分层组织的器官,通过分层大脑实现了高度的精密及高超的能力,在现在社会中不论是思考还是信息处理还是知识管理还是书的整理,我无时无刻不在使用这种分层思考。3、意识的可贵大脑就是跟动物一样的细胞组织的一个器官,那我们人为何可以成为了,作者提出了意识的重要性,也提出判断是否成为人的一个分水岭,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界面,人或者说一个个体是如何成立的,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是存在的,这样的一个基础命题,让人不得不得感叹意识之伟大,更不得不重视意识的培养。人的层次及水平受这个超越于大脑物理及生物学结构之上的意识的控制,甚至说受这些理念的操纵,从这个角度上讲心理学是不是也与生物学及大脑结构有深入的关系呢,现代科学把一个人这样的一个整体分割成了各种各样的科学门类,对于学习及贯通也实在是一个困难而长久的工作呀。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一些科学知识,也开拓一些对于大脑方面的知识及眼光,对于自己的思想有一定的开拓当然,但我想这个还是有局限的,可能是由于自己对于人工智能及计算机基础并不是非常了解吧。里面提出到維特恩斯坦,从很多书里面都可以看到这位哲学家的名字,推荐《维特恩斯坦-天才之为责任》

有依据的预言让人信服

读过不少趋势专家和未来学家所撰写的趋势类著作,在这些人中,库兹韦尔是最令我信服的。首先,他是个发明家,而且成就非凡,比如扫描仪、语音识别系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背景,让我们对它的预言更为乐观。他预言2045年奇点到来。也许早几年,也许晚几年,这都不会影响他这种预言的伟大意义。这一切,都缘于他的“库兹韦尔定律”。我相信,指数增长模式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事情,或喜,或忧。大家可能都听过“一粒米”的故事。在64个格的国际象棋棋盘上,第一个格放一粒米,第二个格放2粒米,以后,每一格均是前一格的两倍,直到放满整个棋盘为止,需要多少米呢?是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天文数字。爱因斯坦的朋友曾帮助他买过股票。过了很多年后,朋友让爱因斯坦看看他的股票,爱因斯坦打开股票账户一看,吓了一跳。爱因斯坦惊呼:“复利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摩尔定律,毫无疑问是指数增长规律的典型代表。从1990年开始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呈完美的指数型增长。上述例子无一不在述说着指数增长的神奇,也都有着库兹韦尔定律的影子。库兹韦尔告诉我们,一旦一种技术成为信息技术,它就得服从库兹韦尔定律。我们完全有理由对2045年到来的新文明充满期待。那时,我们可能对对自己的身份多少有些模糊:我是谁?我是什么?

如何创造思维

本书不仅仅是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预测,而且对人类思维做了哲学上的探讨。正如推荐序中所说,读完此书,感触最大的就是“解放思想”。人工智能如何模拟人类智能,总觉得人造的算法诸如神经网络等等有些山寨,而作者引证生物学的发现,从相对底层的角度解释了人类大脑的运行可能的机制。突然,人工脑与自然脑的界限仿佛就不是那么清晰了。图灵测试从一场跳高比赛中的标杆变成了跨栏赛道中一条路径上的一个栏。此外,本书还讲述了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内容,通过人脑的对比,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也值得相关专业的学习者看一看。

还不能精确认知思维,该怎么去创造,祝愿开拓者

全书没读完,如下几个原因:- 涉及的陌生概念太多,特别是脑科学、认证领域的一些前沿概念和动态;- 上述新知识、新概念中的大多数,并没有获得严谨的论证或实验;很多概念还不能精确定义;比如什么是意识、什么是人工智能、什么情况下才能被判定为人工智能;图灵测试或是中文屋测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基于上述数据并无法得出结论,人工智能是否真的会涌现并在什么时候涌现;作者有自己的乐观观点,对于此,我也保持乐观观点。对未知的事情,我充满好奇和乐观精神。毕竟,人类历史上的所有进步,都是从接触未知开始的。对于人工智能,让我们拭目以待。即便人工智能将终结人类,我觉得也没什么:- 人类的发展是必然趋势,不管是以人类的形态还是以其他形态;- 人类文明的发展,其本质就是在不断异化自我的过程;如果人类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只是这次异化有些强烈而已;个人认为,人类的未来,是要和机器合一的。《必然》中提到,通过长期的智能硬件指南训练(在身上穿戴一个有指南反馈的震动腰带),人可以获得方向的感知。最后,讯飞已经发布ai接口,有机会可以去测试。PS:还不能精确认知思维,该怎么去创造,祝愿开拓者。在飞机发明之时,相关的航空动力学模型还没建立,科学界还没形成定论。

定位不清

更新:补充扒皮Ray Kurzweil的文章:http://weibo.com/p/1001603811157545745463现在看来,不仅仅是定位不清的问题了勉强读完,很失望。从书名和包装上看像一本面向大众的书,但实际上作者想要包含的内容太深太专,结果两头不讨好:作为介绍性读物,包含了太多专业内容,外行人必然很晕;而作为专业读物来看,有过于简单,每个主题几页实在说无法把问题说清楚。作者也许是技术大牛,但并没想清楚自己读者是谁,缺少必要的加工。


 如何创造思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