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十年》章节试读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15
ISBN:9787536068131
作者:南风窗杂志社
页数:288页

《中国这十年》的笔记-第26页 - 自由的沉思——对话龙应台

解放不等于自由
……在80年代我们那样要求民主,但90年代得到民主后,才发现这种解放并不等于心中向往的自由。你才发现人民素质要经过相当长时间去成熟。解放跟自由之间不能划等号,欧洲或美国,它得到比较成熟的自由要经过非常长时间的沉淀,沉淀到文化底层里头,沉淀到每一个细胞里头。也许到那个地步,才能得到真正想要的东西。
感悟:人民素质的成熟至关重要,但这的确是一个需要漫长岁月沉积才能达到的。我们现在显然是不够成熟的,冲动,盲目,自私,依赖,懦弱,没有担当,推卸责任,……各种不成熟病都亟待治疗。
当精英不那么重要
在一个多元的、开放的、人民有自己声音的社会里,知识分子的影响力是减少的,而这种减少其实就是你努力的目标。……如果是诚实的所谓精英,追求的就应是市民的自我意识和成熟度。
如果一个政府部门,工作目的是使自己变得非常强大,滋养着庞大的利益群体,这绝不该在民主社会里出现。
感悟:全民的成熟会不会只是一个理想,精英管理与民意采纳应有一个适度的调和,中庸之道。

《中国这十年》的笔记-第39页 - 大学的责任

杨玉良 16字治学理念
“学术为魂、育人为本、依法治校、民主决策”
说“学术民主”这不完全对,……学术是谈自由的,学术是为思想而奠基的。
感悟:我很怀念大学,怀念图书馆,怀念优秀的老师们,怀念校园里的宁静,怀念我可爱的室友和我的朋友们……

《中国这十年》的笔记-第36页 - 代表

……我们要的是可以持续地交流,可以对话的平台或纽带。
我所理解的真实的代表,就是不在文字里标榜自己的全知全能,不高高在上地龟缩在文字世界里享受着、自我感动着,而是忠实地代表并报告各种社会运动的矛盾处、复杂处、互动处,从而保证公共决策体现多方意志并切实地增进全民福祉。
感悟: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一个人大代表,向局里反应问题,结果却是因为自己的事情,实在是一种令人鄙夷的行为。

《中国这十年》的笔记-第24页 - 反思从“话语神话”开始

邓小平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当市场高速我们它会失灵的时候,不要再盲目地搞市场拜物教;当西方的民主体制呈现空洞化的危机,政府濒临破产的时候,不可以再把“西方如何如何”当作讨论的前提。
……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积极作用,对其可能导致的负面效果足够警惕,把市场当做一种经济手段,而不是把市场当成什么绝对的真理。
感悟:市场是经济手段,手段不是真理。坦诚面对现实,不搞“话语神话”,与时俱进,更新理论。

《中国这十年》的笔记-第14页 - 怎样的经济学,怎样的人民

堕落的自由,道德的自由。
“谁在自由中寻求自由本身以外的东西,谁就只配享受奴隶般没有担当的浪荡生活。”
美国州长在立国前夕演讲:“实际上,有两种自由。有一种是堕落的自由,动物和人均可享用它,它的本质就是为所欲为。这种自由是一切权威的敌人,它忍受不了一切规章制度。实行这种自由,我们就要自行堕落。这种自由也是真理与和平的敌人,上帝也认为应当起来反对它!但是还有一种公民和道德的自由看,它的力量在于联合,而政权本身的使命则在于保护这种自由。凡是公正和善良的,这种自由都无所畏惧地予以支持。这是神圣的自由,我们应当冒着一切危险去保护它。”
当自私自利被夸大
经济学家的教育从两个方面削弱了民众……经过这样削弱的民众就等于被解除了武装,他们失去了参与公共事务和自己动手来管理自己的念头……他们就像一群凭手艺吃饭的游民,浪荡在异域的上空,哪里有个人利益就在哪里停留。
能够自我管理的“人”和只知道维护自己利益的“人”,不是同样的“理性人”。他们是不同的国家目的的产物,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他们能够成就的国家也不是一样的国家。
感悟:经济学腐蚀着我们的政治本能,把我们孤立起来,各自钻营,变得势单力薄,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毁灭。
经济学,不能摒弃道德。

《中国这十年》的笔记-第22页 - 重申科学的边界

科学主义是在于科学本身几乎无关的某些方面利用科学威望的一种倾向。
如以中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都可能遭到攻击和打压,被冠以“不科学”或“伪科学”之名。
真正的科学精神不但相信通过科学获得进步,而且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科学的边界。科学不能解答所有的问题,正如它不涉及终极关怀,不恩能够赋予人生以意义。在科学尚且不能解释的领域面前,他应该停住脚步,而不是做攻城略地的“科学殖民者”。

《中国这十年》的笔记-第1页 - For the Public Good

这本书起了一个非常有误导性的名字:中国这十年。然而它其实只是《南风窗》从2003年到2013年的文章精选集。全书并不是围绕“中国这十年”来写,此名,只是噱头,好卖。
艾伦·纽哈斯在《一个狗娘养的自白》中这样鼓励过对报业充满激情的人:“人生最残酷的一个现实在于,没有哪个人能靠站在原地不动或不出声地排队而升到顶层,除非你生来就在那里……”
-------------------------------------------------------------------------------
12页:在今天的中国,理想主义在市场的降临中溃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既然找对了路,就不怕路远。不管愿不愿意,我们已经在路上……
-------------------------------------------------------------------------------
15页:州长说:“实际上,有两种自由。有一种是堕落的自由,动物和人均可享用它,它的本质就是为所欲为。这种自由是一切权威的敌人,它忍受不了一切规章制度。实行这种自由,我们就要自行堕落。这种自由也是真理与和平的敌人,上帝也认为应当起来反对它!但是还有一种公民和道德的自由,它的力量在于联合,而政权本身的使命则在于保护这种自由。凡是公正的和善良的,这种自由都无所畏惧地予以支持。这时神圣的自由,我们应当冒着一切危险去保护它。”
坦率来说,我以为现在中国的经济学家为之辩护和炉里争取的自由,更接近第一种……2002年的文章,作者还用了两处马克思的理论与例子。我自己感觉,以后遇到那些拿马克思理论来论证自己观点的,大可不看。但用马克思论著里考证过的实例做自己的例子,尚可接受(只要不犯马克思的逻辑错误就行)。
-------------------------------------------------------------------------------
23页:
重申科学的边界真正的科学精神不但相信通过科学获得进步,而且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的边界。科学不能解答所有问题,正如它不涉及终极关怀,不能赋予人生以意义。在科学尚且不能解释的领域面前,它应该停住脚步,而不是做攻城略地的“科学殖民者”。一个真正有科学精神的人必然反对将科学意识形态化,用中立的“非科学”视角看待中医等传统文化的价值。想起“方寒大战”,科普作家及打假斗士方舟子企图用读文章的方式论证作家韩寒的所有作品都是有人代笔的。但是,真正的科学分析(词法统计)则给出“木有代笔”的结论。可以说,方舟子就是一个“科学主义者”,科学已然成了他的意识形态,而非科学本身了。
另外,不单单是“科学主义”,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以及人总是容易随大流,于是很多东西便容易“意识形态化”。但像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本来是纯粹的学术思想,它们的意识形态化是经由自上而下的强权推广而来,与“科学主义”又有所不同。
--------------------------------------------------------------------------------
34页
《哈哈镜里的历史》人民群众都过河了,官员们都还在河里假装摸石头。作者是用当代国人的话来说民国前革命的原因。但不知道,历史上的辛亥革命能否重演。
或许重演革命并非最佳途径。而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运动——是的,我认为当前的中国绝大多数人仍是需要被启蒙的。
----------------------------------------------------------------------------------
39页
《大学的责任》杨玉良在大学里面,“学术为魂”是经常被想到的,但有一点我要说,学术不是讲民主的,很多人经常说错话,说“学术民主”,这不完全对,因为学术上面的正确与否不是靠少数服从多数来解决的,历史上不论哪个学科在学术上永远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所以学术是谈自由的,学术是为思想而奠基的。杨校长谈到的这一点确实容易被那些在各个领域大谈民主的人所忽视——我刚读到这段也是不理解,稍后一想,便明了了。民主并是不适用于任何领域的。像《十二怒汉》所表明的那样:11个人都这么说,那么第12个人就必须站出来质疑。这是言论与思想自由——制约泛滥民主的良药。所以,大家在喊口号的时候,总是把民主和自由放在一起喊的~~
----------------------------------------------------------------------------------
53页
《第三种可能》秦晖2005年法国发生移民骚乱,实际上严格说不是移民骚乱,而是移民第二代的骚乱。发生了骚乱以后有朋友曾经问过两位法国朋友,说这个骚乱对中国有什么教训呢?当时两位法国朋友都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说给穷人盖的福利房不能太多地集中在某一个地方。可是过去中国人从来没有想过给这些新移民(注:指来到城市的农民工)盖什么福利房,恰恰相反,我们不给他们盖,他们自己要盖一些房子,我们还叫它“违章建筑”。我们过去是既不给新移民盖福利房、也不允许他们形成所谓的贫民窟,我们只允许他们以单身劳工的方式住在所谓的工棚里面,而他们在工棚里面是永远无法在城市定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问题,将是未来30年的大问题。其中10年是现在这些外出务工的人的问题,20年是他们的后代将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
54页
《中国社会的瓦解与重构》李北方 201280年代的中国不是这样的。学者李陀概括说,80年代的一个特征是人人有激情,一种继往开来的激情。80年代的人,无论高低贫富都有历史观和历史意识,人人都相信自己对历史负有责任。
  80年代的思想界都在探讨一个宏大的话题:中国向何处去。事实上,“文革”的失败为80年代投下了阴影,极左思潮对个人在道德方面提出的过高要求和由此产生的失落感播下了虚无主义的种子。吊诡的是,80年代的虚无也是以理想主义的面目呈现出来,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主张告别“黄色文明”,彻底倒向所谓的“蓝色文明”。
  当打击第二次到来之后,再难觅理想主义的雪泥鸿爪了。一位知识分子回忆当年的心路,在被当头打了一棒之后,他对自己说,我对这个国家的责任到此为止了。对政治生活的热忱、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隐匿了,留存历史感的中国人渐成少数,人们转向个人生活和经济领域为个人的存在价值寻找寄托。挣钱,是一个政治上安全的选择,后来又变成了政治上的正确。“第二次打击”,应该就是指……吧。
农民工的诞生:
90年代,国家政策向三资企业大力倾斜,乡镇企业逐步失去竞争力,被淘汰出局,“苏南模式”成为历史。这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乡镇企业代表着独立自主的方向,选择三资企业则表示中国决意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原本可以通过“离土不离乡”的方式参与工业化的农民,不得不“孔雀东南飞”,到沿海城市打工,于是出现了农民工这个中国才有的群体。第二代农民工,即80后、90后农民工,在东莞、深圳等诸多劳动力密集型城市的工厂里,才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做“阶级压迫”。我们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残酷剥削着两亿多农民工。
----------------------------------------------------------------------------------
66页
《从效率政府到公平中国》李北方 2013
发现李北方的文章还是比较有深度的。在这本集子里就是鹤立鸡群。有人给孙志刚拟了一则墓志铭,最后一句是“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值得纪念的人”。有些人完全无视这样一个事实,过去10年间中国真正在世界上叫得响的成就都是在非市场化的机制下发展出来的,比如高铁、航天、军工等。成就不能用来否认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比如刘志军腐败案影响极坏,但至少说明发展的核心问题不在于市场主导还是国家主导。这种简单而不容辩驳的道理在市场意识形态面前显得虚弱无力,铁道改革已经开始,理由仍是推进市场化改革。作者的的思维很敏锐,捕捉到了这点。确实,即使是体制内,也有可以称得上伟大的成就。分析如何成就“伟大”,比单纯推进市场化改革,似乎更有研究价值。
----------------------------------------------------------------------------------
75页
《期待一场新的新文化运动》李北方 2012
陈独秀:“吾人于共和政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苦。”
此话放在今天,何如?
----------------------------------------------------------------------------------
145页
《科学的灵魂与包袱》讴歌 2008
很喜欢这篇文章,除了提到的韩国造假科学家黄禹锡的那段。艾略特:
为了到达现在你所在的地方
离开你现在不在的地方
你必须经历一条
其中并无引人入胜之处的道路

《中国这十年》的笔记-第34页 - 哈哈镜里的历史

历史轮廓、人生社会正义等等少有复习,我们收获的多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式的论断。
南方朔说得好,民国史的残余问题是政治问题,不是历史问题,将它变成历史问题,预设了历史的动荡还要继续。
感悟:大时代之后,我们都是小角色,默默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才是我们该做的,而不是非要制造大的声音,甚至不惜将历史变个样子,来迎合自己的“大论”。
做一个朴素的人,以一种朴素的眼光审视历史,真理本就是最朴素的。


 中国这十年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